'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從太祖朱元璋以流民立國,到崇禎皇帝吊死煤山,自始至終,幾乎所有功高震主的強臣悍將,都不會好下場。這在中國曆代王朝中,都是較為特殊的狀況。

"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從太祖朱元璋以流民立國,到崇禎皇帝吊死煤山,自始至終,幾乎所有功高震主的強臣悍將,都不會好下場。這在中國曆代王朝中,都是較為特殊的狀況。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1525—1582,字叔大,號太嶽,生現在的湖北荊州

究其核心原因,也許就在於政體問題。因為明朝的體制,差不多是“國法”與“家法”混為一體。如朱永嘉那本《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所講的,明帝國的建章立制,是前所未有嚴密化,從國家權力組織結構到其運行機制,不僅是中央集權,也不只是封建專制,更是君主獨裁的。

明的體制,就理論而言,是隻有“天下是非定於一”,對公共權力的漠視,遠甚於之前的唐宋,甚至是異族的元。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獨夫,能有心胸與度量,去容忍別人在臥榻之側酣睡,可以坐視窗前同時升起兩個太陽。任何有威脅的力量,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從太祖朱元璋以流民立國,到崇禎皇帝吊死煤山,自始至終,幾乎所有功高震主的強臣悍將,都不會好下場。這在中國曆代王朝中,都是較為特殊的狀況。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1525—1582,字叔大,號太嶽,生現在的湖北荊州

究其核心原因,也許就在於政體問題。因為明朝的體制,差不多是“國法”與“家法”混為一體。如朱永嘉那本《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所講的,明帝國的建章立制,是前所未有嚴密化,從國家權力組織結構到其運行機制,不僅是中央集權,也不只是封建專制,更是君主獨裁的。

明的體制,就理論而言,是隻有“天下是非定於一”,對公共權力的漠視,遠甚於之前的唐宋,甚至是異族的元。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獨夫,能有心胸與度量,去容忍別人在臥榻之側酣睡,可以坐視窗前同時升起兩個太陽。任何有威脅的力量,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煤山,崇禎吊死處,現為著名的景點

所以,我的淺薄看法,“張居正改革失敗問題”,依然老生常談,核心還是國家制度設計上有死結,根本無法突圍。至於與貴族、大官僚衝突之類,正如後來蕭公權在他《中國政治思想史》一書中所分析的過的那樣,並非問題核心。

張居正的困擾,幾乎就是中國曆代改革者的共同處境。可以說,張之結局,及其改革何以會那麼快偃旗息鼓,像個煙霧彈一般光亮一現,放在明代,甚至置於中國悠悠歷史中,不過就是一道顯例而已。


張居正搞改革,表面上天時地利人和。可他最大的錯誤,還是剛愎自用,不其然地與整個明代官僚體制為敵,使得支持的基礎太薄弱了。

"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從太祖朱元璋以流民立國,到崇禎皇帝吊死煤山,自始至終,幾乎所有功高震主的強臣悍將,都不會好下場。這在中國曆代王朝中,都是較為特殊的狀況。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1525—1582,字叔大,號太嶽,生現在的湖北荊州

究其核心原因,也許就在於政體問題。因為明朝的體制,差不多是“國法”與“家法”混為一體。如朱永嘉那本《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所講的,明帝國的建章立制,是前所未有嚴密化,從國家權力組織結構到其運行機制,不僅是中央集權,也不只是封建專制,更是君主獨裁的。

明的體制,就理論而言,是隻有“天下是非定於一”,對公共權力的漠視,遠甚於之前的唐宋,甚至是異族的元。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獨夫,能有心胸與度量,去容忍別人在臥榻之側酣睡,可以坐視窗前同時升起兩個太陽。任何有威脅的力量,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煤山,崇禎吊死處,現為著名的景點

所以,我的淺薄看法,“張居正改革失敗問題”,依然老生常談,核心還是國家制度設計上有死結,根本無法突圍。至於與貴族、大官僚衝突之類,正如後來蕭公權在他《中國政治思想史》一書中所分析的過的那樣,並非問題核心。

張居正的困擾,幾乎就是中國曆代改革者的共同處境。可以說,張之結局,及其改革何以會那麼快偃旗息鼓,像個煙霧彈一般光亮一現,放在明代,甚至置於中國悠悠歷史中,不過就是一道顯例而已。


張居正搞改革,表面上天時地利人和。可他最大的錯誤,還是剛愎自用,不其然地與整個明代官僚體制為敵,使得支持的基礎太薄弱了。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改革是個最時髦的名詞,但任何改革,都意味著外界的抵抗和自身的奉獻。因為,所謂改革,說白了就是固有的利益集團不適用了,得重現洗牌。所以,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政治變動,名目上是改制也好,變法也好,改革也罷,在本質上都是統治階層內部關係的調整,其次才是對外面社會、百姓矛盾的化解。

任何改革,要成功,都必需得有權力,有魄力,且得不怕得罪任何人。在明,張居正其人,論內最有改革的能力,談外也最有改革的條件。但他的問題在於,過於擅權,過去綁緊,不善於團結,吝嗇於施利,完全是靠強權推行,是以固然令行禁止,可無形中也得罪了整個官僚體制——因為很明顯,改革成功了,國家起死回生了,人民受益了,可體制內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受損者,滿朝文武,包括皇帝。

"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從太祖朱元璋以流民立國,到崇禎皇帝吊死煤山,自始至終,幾乎所有功高震主的強臣悍將,都不會好下場。這在中國曆代王朝中,都是較為特殊的狀況。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1525—1582,字叔大,號太嶽,生現在的湖北荊州

究其核心原因,也許就在於政體問題。因為明朝的體制,差不多是“國法”與“家法”混為一體。如朱永嘉那本《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所講的,明帝國的建章立制,是前所未有嚴密化,從國家權力組織結構到其運行機制,不僅是中央集權,也不只是封建專制,更是君主獨裁的。

明的體制,就理論而言,是隻有“天下是非定於一”,對公共權力的漠視,遠甚於之前的唐宋,甚至是異族的元。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獨夫,能有心胸與度量,去容忍別人在臥榻之側酣睡,可以坐視窗前同時升起兩個太陽。任何有威脅的力量,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煤山,崇禎吊死處,現為著名的景點

所以,我的淺薄看法,“張居正改革失敗問題”,依然老生常談,核心還是國家制度設計上有死結,根本無法突圍。至於與貴族、大官僚衝突之類,正如後來蕭公權在他《中國政治思想史》一書中所分析的過的那樣,並非問題核心。

張居正的困擾,幾乎就是中國曆代改革者的共同處境。可以說,張之結局,及其改革何以會那麼快偃旗息鼓,像個煙霧彈一般光亮一現,放在明代,甚至置於中國悠悠歷史中,不過就是一道顯例而已。


張居正搞改革,表面上天時地利人和。可他最大的錯誤,還是剛愎自用,不其然地與整個明代官僚體制為敵,使得支持的基礎太薄弱了。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改革是個最時髦的名詞,但任何改革,都意味著外界的抵抗和自身的奉獻。因為,所謂改革,說白了就是固有的利益集團不適用了,得重現洗牌。所以,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政治變動,名目上是改制也好,變法也好,改革也罷,在本質上都是統治階層內部關係的調整,其次才是對外面社會、百姓矛盾的化解。

任何改革,要成功,都必需得有權力,有魄力,且得不怕得罪任何人。在明,張居正其人,論內最有改革的能力,談外也最有改革的條件。但他的問題在於,過於擅權,過去綁緊,不善於團結,吝嗇於施利,完全是靠強權推行,是以固然令行禁止,可無形中也得罪了整個官僚體制——因為很明顯,改革成功了,國家起死回生了,人民受益了,可體制內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受損者,滿朝文武,包括皇帝。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的改革,生前不可謂不成功。可他生前也太過於張揚了,太咄咄逼人了,奸孽要剷除,不幹事的要廢黜,連耿直的清流也不惜得罪。後果是什麼呢,眼睛一閉,就被上下倒算賬,連累一家子都倒黴,死的慘絕人寰。

張居正改革,之所以大獲成功,之所以“人亡政息”,都和他人格特質息息相關。


湖北老張,當年搞改革,捨生忘死,大刀斧闊,雷厲風行,主要要“搞”的,是什麼人,是什麼事?

"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從太祖朱元璋以流民立國,到崇禎皇帝吊死煤山,自始至終,幾乎所有功高震主的強臣悍將,都不會好下場。這在中國曆代王朝中,都是較為特殊的狀況。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1525—1582,字叔大,號太嶽,生現在的湖北荊州

究其核心原因,也許就在於政體問題。因為明朝的體制,差不多是“國法”與“家法”混為一體。如朱永嘉那本《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所講的,明帝國的建章立制,是前所未有嚴密化,從國家權力組織結構到其運行機制,不僅是中央集權,也不只是封建專制,更是君主獨裁的。

明的體制,就理論而言,是隻有“天下是非定於一”,對公共權力的漠視,遠甚於之前的唐宋,甚至是異族的元。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獨夫,能有心胸與度量,去容忍別人在臥榻之側酣睡,可以坐視窗前同時升起兩個太陽。任何有威脅的力量,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煤山,崇禎吊死處,現為著名的景點

所以,我的淺薄看法,“張居正改革失敗問題”,依然老生常談,核心還是國家制度設計上有死結,根本無法突圍。至於與貴族、大官僚衝突之類,正如後來蕭公權在他《中國政治思想史》一書中所分析的過的那樣,並非問題核心。

張居正的困擾,幾乎就是中國曆代改革者的共同處境。可以說,張之結局,及其改革何以會那麼快偃旗息鼓,像個煙霧彈一般光亮一現,放在明代,甚至置於中國悠悠歷史中,不過就是一道顯例而已。


張居正搞改革,表面上天時地利人和。可他最大的錯誤,還是剛愎自用,不其然地與整個明代官僚體制為敵,使得支持的基礎太薄弱了。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改革是個最時髦的名詞,但任何改革,都意味著外界的抵抗和自身的奉獻。因為,所謂改革,說白了就是固有的利益集團不適用了,得重現洗牌。所以,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政治變動,名目上是改制也好,變法也好,改革也罷,在本質上都是統治階層內部關係的調整,其次才是對外面社會、百姓矛盾的化解。

任何改革,要成功,都必需得有權力,有魄力,且得不怕得罪任何人。在明,張居正其人,論內最有改革的能力,談外也最有改革的條件。但他的問題在於,過於擅權,過去綁緊,不善於團結,吝嗇於施利,完全是靠強權推行,是以固然令行禁止,可無形中也得罪了整個官僚體制——因為很明顯,改革成功了,國家起死回生了,人民受益了,可體制內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受損者,滿朝文武,包括皇帝。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的改革,生前不可謂不成功。可他生前也太過於張揚了,太咄咄逼人了,奸孽要剷除,不幹事的要廢黜,連耿直的清流也不惜得罪。後果是什麼呢,眼睛一閉,就被上下倒算賬,連累一家子都倒黴,死的慘絕人寰。

張居正改革,之所以大獲成功,之所以“人亡政息”,都和他人格特質息息相關。


湖北老張,當年搞改革,捨生忘死,大刀斧闊,雷厲風行,主要要“搞”的,是什麼人,是什麼事?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說起來,老張的改革理想,確實不是圖私利——雖然他也不清白。他想達成的最後效應,就是強國富民貧官。可是如此一來,他要動的奶酪,太大了,是整個體制。可問題在於,他一方面有才幹,有絕對的“權”力,以高壓懾服朝野;另一方面,做事卻缺乏“有經有權”的“權”,驕橫、偏執、專斷、寡情。整個體制中人,是明面不得已支持,可暗地裡都不大願意,只是逡巡噤口而已。

王亞南有本名著,是為《中國官僚政治研究》,這方面的經典了。在這本書中,他講中國舊時代的制度,有兩大槓桿,一個是科舉制,另一個則為稅制。科舉,相當如今的高考和公務員考試製度,是國家行政人員的來源;而稅制,即財稅制度,在舊時代的農業社會,和土地緊密相聯,它在上面一舉一動的改革涉及,都與全國上下各地賴此獲取絕大部分收益的官僚、地主的利益筋骨相關。

"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從太祖朱元璋以流民立國,到崇禎皇帝吊死煤山,自始至終,幾乎所有功高震主的強臣悍將,都不會好下場。這在中國曆代王朝中,都是較為特殊的狀況。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1525—1582,字叔大,號太嶽,生現在的湖北荊州

究其核心原因,也許就在於政體問題。因為明朝的體制,差不多是“國法”與“家法”混為一體。如朱永嘉那本《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所講的,明帝國的建章立制,是前所未有嚴密化,從國家權力組織結構到其運行機制,不僅是中央集權,也不只是封建專制,更是君主獨裁的。

明的體制,就理論而言,是隻有“天下是非定於一”,對公共權力的漠視,遠甚於之前的唐宋,甚至是異族的元。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獨夫,能有心胸與度量,去容忍別人在臥榻之側酣睡,可以坐視窗前同時升起兩個太陽。任何有威脅的力量,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煤山,崇禎吊死處,現為著名的景點

所以,我的淺薄看法,“張居正改革失敗問題”,依然老生常談,核心還是國家制度設計上有死結,根本無法突圍。至於與貴族、大官僚衝突之類,正如後來蕭公權在他《中國政治思想史》一書中所分析的過的那樣,並非問題核心。

張居正的困擾,幾乎就是中國曆代改革者的共同處境。可以說,張之結局,及其改革何以會那麼快偃旗息鼓,像個煙霧彈一般光亮一現,放在明代,甚至置於中國悠悠歷史中,不過就是一道顯例而已。


張居正搞改革,表面上天時地利人和。可他最大的錯誤,還是剛愎自用,不其然地與整個明代官僚體制為敵,使得支持的基礎太薄弱了。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改革是個最時髦的名詞,但任何改革,都意味著外界的抵抗和自身的奉獻。因為,所謂改革,說白了就是固有的利益集團不適用了,得重現洗牌。所以,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政治變動,名目上是改制也好,變法也好,改革也罷,在本質上都是統治階層內部關係的調整,其次才是對外面社會、百姓矛盾的化解。

任何改革,要成功,都必需得有權力,有魄力,且得不怕得罪任何人。在明,張居正其人,論內最有改革的能力,談外也最有改革的條件。但他的問題在於,過於擅權,過去綁緊,不善於團結,吝嗇於施利,完全是靠強權推行,是以固然令行禁止,可無形中也得罪了整個官僚體制——因為很明顯,改革成功了,國家起死回生了,人民受益了,可體制內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受損者,滿朝文武,包括皇帝。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的改革,生前不可謂不成功。可他生前也太過於張揚了,太咄咄逼人了,奸孽要剷除,不幹事的要廢黜,連耿直的清流也不惜得罪。後果是什麼呢,眼睛一閉,就被上下倒算賬,連累一家子都倒黴,死的慘絕人寰。

張居正改革,之所以大獲成功,之所以“人亡政息”,都和他人格特質息息相關。


湖北老張,當年搞改革,捨生忘死,大刀斧闊,雷厲風行,主要要“搞”的,是什麼人,是什麼事?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說起來,老張的改革理想,確實不是圖私利——雖然他也不清白。他想達成的最後效應,就是強國富民貧官。可是如此一來,他要動的奶酪,太大了,是整個體制。可問題在於,他一方面有才幹,有絕對的“權”力,以高壓懾服朝野;另一方面,做事卻缺乏“有經有權”的“權”,驕橫、偏執、專斷、寡情。整個體制中人,是明面不得已支持,可暗地裡都不大願意,只是逡巡噤口而已。

王亞南有本名著,是為《中國官僚政治研究》,這方面的經典了。在這本書中,他講中國舊時代的制度,有兩大槓桿,一個是科舉制,另一個則為稅制。科舉,相當如今的高考和公務員考試製度,是國家行政人員的來源;而稅制,即財稅制度,在舊時代的農業社會,和土地緊密相聯,它在上面一舉一動的改革涉及,都與全國上下各地賴此獲取絕大部分收益的官僚、地主的利益筋骨相關。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老張目光很遠大,也可謂當時最清醒之人。他之改革,就是要重新分配,希圖重建兩大槓桿。論手段,是以刷新吏治為輔助,其真正核心,又放在了財政上。他為啥要在財政這塊下重手,其因不難揣測,黃仁宇那本《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一書早有分析,說是在張居正上臺改革前,明王朝就因為了嘉靖年間已興的南倭北虜衝突,國家內庫早就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稍有現代經濟學常識的朋友,也都會清楚,在那樣的一種狀況下,國家財政一旦告急,將會釜底抽薪地造成整個國家崩潰。像張居正這般身居朝堂之上的財政專家,是很早就看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張居正以強腕治國,說一不二,不遺餘力,從行政到財政作出全面革新,試圖重建出一個優良的官僚體制,尤其是有效率的中央集權財政體系。

"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從太祖朱元璋以流民立國,到崇禎皇帝吊死煤山,自始至終,幾乎所有功高震主的強臣悍將,都不會好下場。這在中國曆代王朝中,都是較為特殊的狀況。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1525—1582,字叔大,號太嶽,生現在的湖北荊州

究其核心原因,也許就在於政體問題。因為明朝的體制,差不多是“國法”與“家法”混為一體。如朱永嘉那本《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所講的,明帝國的建章立制,是前所未有嚴密化,從國家權力組織結構到其運行機制,不僅是中央集權,也不只是封建專制,更是君主獨裁的。

明的體制,就理論而言,是隻有“天下是非定於一”,對公共權力的漠視,遠甚於之前的唐宋,甚至是異族的元。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獨夫,能有心胸與度量,去容忍別人在臥榻之側酣睡,可以坐視窗前同時升起兩個太陽。任何有威脅的力量,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煤山,崇禎吊死處,現為著名的景點

所以,我的淺薄看法,“張居正改革失敗問題”,依然老生常談,核心還是國家制度設計上有死結,根本無法突圍。至於與貴族、大官僚衝突之類,正如後來蕭公權在他《中國政治思想史》一書中所分析的過的那樣,並非問題核心。

張居正的困擾,幾乎就是中國曆代改革者的共同處境。可以說,張之結局,及其改革何以會那麼快偃旗息鼓,像個煙霧彈一般光亮一現,放在明代,甚至置於中國悠悠歷史中,不過就是一道顯例而已。


張居正搞改革,表面上天時地利人和。可他最大的錯誤,還是剛愎自用,不其然地與整個明代官僚體制為敵,使得支持的基礎太薄弱了。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改革是個最時髦的名詞,但任何改革,都意味著外界的抵抗和自身的奉獻。因為,所謂改革,說白了就是固有的利益集團不適用了,得重現洗牌。所以,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政治變動,名目上是改制也好,變法也好,改革也罷,在本質上都是統治階層內部關係的調整,其次才是對外面社會、百姓矛盾的化解。

任何改革,要成功,都必需得有權力,有魄力,且得不怕得罪任何人。在明,張居正其人,論內最有改革的能力,談外也最有改革的條件。但他的問題在於,過於擅權,過去綁緊,不善於團結,吝嗇於施利,完全是靠強權推行,是以固然令行禁止,可無形中也得罪了整個官僚體制——因為很明顯,改革成功了,國家起死回生了,人民受益了,可體制內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受損者,滿朝文武,包括皇帝。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的改革,生前不可謂不成功。可他生前也太過於張揚了,太咄咄逼人了,奸孽要剷除,不幹事的要廢黜,連耿直的清流也不惜得罪。後果是什麼呢,眼睛一閉,就被上下倒算賬,連累一家子都倒黴,死的慘絕人寰。

張居正改革,之所以大獲成功,之所以“人亡政息”,都和他人格特質息息相關。


湖北老張,當年搞改革,捨生忘死,大刀斧闊,雷厲風行,主要要“搞”的,是什麼人,是什麼事?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說起來,老張的改革理想,確實不是圖私利——雖然他也不清白。他想達成的最後效應,就是強國富民貧官。可是如此一來,他要動的奶酪,太大了,是整個體制。可問題在於,他一方面有才幹,有絕對的“權”力,以高壓懾服朝野;另一方面,做事卻缺乏“有經有權”的“權”,驕橫、偏執、專斷、寡情。整個體制中人,是明面不得已支持,可暗地裡都不大願意,只是逡巡噤口而已。

王亞南有本名著,是為《中國官僚政治研究》,這方面的經典了。在這本書中,他講中國舊時代的制度,有兩大槓桿,一個是科舉制,另一個則為稅制。科舉,相當如今的高考和公務員考試製度,是國家行政人員的來源;而稅制,即財稅制度,在舊時代的農業社會,和土地緊密相聯,它在上面一舉一動的改革涉及,都與全國上下各地賴此獲取絕大部分收益的官僚、地主的利益筋骨相關。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老張目光很遠大,也可謂當時最清醒之人。他之改革,就是要重新分配,希圖重建兩大槓桿。論手段,是以刷新吏治為輔助,其真正核心,又放在了財政上。他為啥要在財政這塊下重手,其因不難揣測,黃仁宇那本《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一書早有分析,說是在張居正上臺改革前,明王朝就因為了嘉靖年間已興的南倭北虜衝突,國家內庫早就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稍有現代經濟學常識的朋友,也都會清楚,在那樣的一種狀況下,國家財政一旦告急,將會釜底抽薪地造成整個國家崩潰。像張居正這般身居朝堂之上的財政專家,是很早就看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張居正以強腕治國,說一不二,不遺餘力,從行政到財政作出全面革新,試圖重建出一個優良的官僚體制,尤其是有效率的中央集權財政體系。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但是他的一系列搞法,固然極大地充裕了積貧的國庫,但未免不近人情,實際是和全國上下官僚、地主等利益集團相奪利的,是你強必然我弱的單一化循環。這勢必將自身安危及改革舉措,都置於幾乎全體公務員乃至皇權的對立面之上,備受煎烤。他太驕傲自負了,幾乎沒有意識到這種危險,或者很明白但不屑一顧。

比如,他在全國範圍推行清丈田糧政策,一舉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具規模與實效的國家土地調查,可謂是明的三農大工程,使社會盤面作出了大重組。這條舉措,是旨在杜絕偷稅漏稅、制止土地兼併、保障田糧額度的完納,可也讓國之上下的土地私有者的利益大大受損。這是跟為官者搶銀子。

"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從太祖朱元璋以流民立國,到崇禎皇帝吊死煤山,自始至終,幾乎所有功高震主的強臣悍將,都不會好下場。這在中國曆代王朝中,都是較為特殊的狀況。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1525—1582,字叔大,號太嶽,生現在的湖北荊州

究其核心原因,也許就在於政體問題。因為明朝的體制,差不多是“國法”與“家法”混為一體。如朱永嘉那本《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所講的,明帝國的建章立制,是前所未有嚴密化,從國家權力組織結構到其運行機制,不僅是中央集權,也不只是封建專制,更是君主獨裁的。

明的體制,就理論而言,是隻有“天下是非定於一”,對公共權力的漠視,遠甚於之前的唐宋,甚至是異族的元。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獨夫,能有心胸與度量,去容忍別人在臥榻之側酣睡,可以坐視窗前同時升起兩個太陽。任何有威脅的力量,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煤山,崇禎吊死處,現為著名的景點

所以,我的淺薄看法,“張居正改革失敗問題”,依然老生常談,核心還是國家制度設計上有死結,根本無法突圍。至於與貴族、大官僚衝突之類,正如後來蕭公權在他《中國政治思想史》一書中所分析的過的那樣,並非問題核心。

張居正的困擾,幾乎就是中國曆代改革者的共同處境。可以說,張之結局,及其改革何以會那麼快偃旗息鼓,像個煙霧彈一般光亮一現,放在明代,甚至置於中國悠悠歷史中,不過就是一道顯例而已。


張居正搞改革,表面上天時地利人和。可他最大的錯誤,還是剛愎自用,不其然地與整個明代官僚體制為敵,使得支持的基礎太薄弱了。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改革是個最時髦的名詞,但任何改革,都意味著外界的抵抗和自身的奉獻。因為,所謂改革,說白了就是固有的利益集團不適用了,得重現洗牌。所以,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政治變動,名目上是改制也好,變法也好,改革也罷,在本質上都是統治階層內部關係的調整,其次才是對外面社會、百姓矛盾的化解。

任何改革,要成功,都必需得有權力,有魄力,且得不怕得罪任何人。在明,張居正其人,論內最有改革的能力,談外也最有改革的條件。但他的問題在於,過於擅權,過去綁緊,不善於團結,吝嗇於施利,完全是靠強權推行,是以固然令行禁止,可無形中也得罪了整個官僚體制——因為很明顯,改革成功了,國家起死回生了,人民受益了,可體制內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受損者,滿朝文武,包括皇帝。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的改革,生前不可謂不成功。可他生前也太過於張揚了,太咄咄逼人了,奸孽要剷除,不幹事的要廢黜,連耿直的清流也不惜得罪。後果是什麼呢,眼睛一閉,就被上下倒算賬,連累一家子都倒黴,死的慘絕人寰。

張居正改革,之所以大獲成功,之所以“人亡政息”,都和他人格特質息息相關。


湖北老張,當年搞改革,捨生忘死,大刀斧闊,雷厲風行,主要要“搞”的,是什麼人,是什麼事?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說起來,老張的改革理想,確實不是圖私利——雖然他也不清白。他想達成的最後效應,就是強國富民貧官。可是如此一來,他要動的奶酪,太大了,是整個體制。可問題在於,他一方面有才幹,有絕對的“權”力,以高壓懾服朝野;另一方面,做事卻缺乏“有經有權”的“權”,驕橫、偏執、專斷、寡情。整個體制中人,是明面不得已支持,可暗地裡都不大願意,只是逡巡噤口而已。

王亞南有本名著,是為《中國官僚政治研究》,這方面的經典了。在這本書中,他講中國舊時代的制度,有兩大槓桿,一個是科舉制,另一個則為稅制。科舉,相當如今的高考和公務員考試製度,是國家行政人員的來源;而稅制,即財稅制度,在舊時代的農業社會,和土地緊密相聯,它在上面一舉一動的改革涉及,都與全國上下各地賴此獲取絕大部分收益的官僚、地主的利益筋骨相關。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老張目光很遠大,也可謂當時最清醒之人。他之改革,就是要重新分配,希圖重建兩大槓桿。論手段,是以刷新吏治為輔助,其真正核心,又放在了財政上。他為啥要在財政這塊下重手,其因不難揣測,黃仁宇那本《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一書早有分析,說是在張居正上臺改革前,明王朝就因為了嘉靖年間已興的南倭北虜衝突,國家內庫早就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稍有現代經濟學常識的朋友,也都會清楚,在那樣的一種狀況下,國家財政一旦告急,將會釜底抽薪地造成整個國家崩潰。像張居正這般身居朝堂之上的財政專家,是很早就看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張居正以強腕治國,說一不二,不遺餘力,從行政到財政作出全面革新,試圖重建出一個優良的官僚體制,尤其是有效率的中央集權財政體系。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但是他的一系列搞法,固然極大地充裕了積貧的國庫,但未免不近人情,實際是和全國上下官僚、地主等利益集團相奪利的,是你強必然我弱的單一化循環。這勢必將自身安危及改革舉措,都置於幾乎全體公務員乃至皇權的對立面之上,備受煎烤。他太驕傲自負了,幾乎沒有意識到這種危險,或者很明白但不屑一顧。

比如,他在全國範圍推行清丈田糧政策,一舉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具規模與實效的國家土地調查,可謂是明的三農大工程,使社會盤面作出了大重組。這條舉措,是旨在杜絕偷稅漏稅、制止土地兼併、保障田糧額度的完納,可也讓國之上下的土地私有者的利益大大受損。這是跟為官者搶銀子。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不用海瑞

在比如,他為了政令的上行下效、言出必行,提高政府機關的行政效率,推行嚴苛的考成法。所謂考成法,說穿了就是治官法,此項舉措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建立起了嚴密的簿冊制度,嚴格考核並全面整頓吏治,是做官都如驚弓之鳥。


張居正依靠這些“新國法”,一,充裕國庫,舒緩內外財政之困;二,同時在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同時治官,從而讓二者互相流動促進。

他做的很成功。他的實質做法,其實是利用制度的高度權威,把最高權力統一到自身手中,比如掌控對六科給事中的糾舉之權等等,讓官民兩造不得不唯他是從。權力高壓,成為他推動此番變革的最重要支柱,讓改革效率猛躍提升,“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新政順利實施,從而才有了萬曆前十年的太平景象。

"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從太祖朱元璋以流民立國,到崇禎皇帝吊死煤山,自始至終,幾乎所有功高震主的強臣悍將,都不會好下場。這在中國曆代王朝中,都是較為特殊的狀況。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1525—1582,字叔大,號太嶽,生現在的湖北荊州

究其核心原因,也許就在於政體問題。因為明朝的體制,差不多是“國法”與“家法”混為一體。如朱永嘉那本《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所講的,明帝國的建章立制,是前所未有嚴密化,從國家權力組織結構到其運行機制,不僅是中央集權,也不只是封建專制,更是君主獨裁的。

明的體制,就理論而言,是隻有“天下是非定於一”,對公共權力的漠視,遠甚於之前的唐宋,甚至是異族的元。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獨夫,能有心胸與度量,去容忍別人在臥榻之側酣睡,可以坐視窗前同時升起兩個太陽。任何有威脅的力量,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煤山,崇禎吊死處,現為著名的景點

所以,我的淺薄看法,“張居正改革失敗問題”,依然老生常談,核心還是國家制度設計上有死結,根本無法突圍。至於與貴族、大官僚衝突之類,正如後來蕭公權在他《中國政治思想史》一書中所分析的過的那樣,並非問題核心。

張居正的困擾,幾乎就是中國曆代改革者的共同處境。可以說,張之結局,及其改革何以會那麼快偃旗息鼓,像個煙霧彈一般光亮一現,放在明代,甚至置於中國悠悠歷史中,不過就是一道顯例而已。


張居正搞改革,表面上天時地利人和。可他最大的錯誤,還是剛愎自用,不其然地與整個明代官僚體制為敵,使得支持的基礎太薄弱了。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改革是個最時髦的名詞,但任何改革,都意味著外界的抵抗和自身的奉獻。因為,所謂改革,說白了就是固有的利益集團不適用了,得重現洗牌。所以,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政治變動,名目上是改制也好,變法也好,改革也罷,在本質上都是統治階層內部關係的調整,其次才是對外面社會、百姓矛盾的化解。

任何改革,要成功,都必需得有權力,有魄力,且得不怕得罪任何人。在明,張居正其人,論內最有改革的能力,談外也最有改革的條件。但他的問題在於,過於擅權,過去綁緊,不善於團結,吝嗇於施利,完全是靠強權推行,是以固然令行禁止,可無形中也得罪了整個官僚體制——因為很明顯,改革成功了,國家起死回生了,人民受益了,可體制內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受損者,滿朝文武,包括皇帝。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的改革,生前不可謂不成功。可他生前也太過於張揚了,太咄咄逼人了,奸孽要剷除,不幹事的要廢黜,連耿直的清流也不惜得罪。後果是什麼呢,眼睛一閉,就被上下倒算賬,連累一家子都倒黴,死的慘絕人寰。

張居正改革,之所以大獲成功,之所以“人亡政息”,都和他人格特質息息相關。


湖北老張,當年搞改革,捨生忘死,大刀斧闊,雷厲風行,主要要“搞”的,是什麼人,是什麼事?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說起來,老張的改革理想,確實不是圖私利——雖然他也不清白。他想達成的最後效應,就是強國富民貧官。可是如此一來,他要動的奶酪,太大了,是整個體制。可問題在於,他一方面有才幹,有絕對的“權”力,以高壓懾服朝野;另一方面,做事卻缺乏“有經有權”的“權”,驕橫、偏執、專斷、寡情。整個體制中人,是明面不得已支持,可暗地裡都不大願意,只是逡巡噤口而已。

王亞南有本名著,是為《中國官僚政治研究》,這方面的經典了。在這本書中,他講中國舊時代的制度,有兩大槓桿,一個是科舉制,另一個則為稅制。科舉,相當如今的高考和公務員考試製度,是國家行政人員的來源;而稅制,即財稅制度,在舊時代的農業社會,和土地緊密相聯,它在上面一舉一動的改革涉及,都與全國上下各地賴此獲取絕大部分收益的官僚、地主的利益筋骨相關。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老張目光很遠大,也可謂當時最清醒之人。他之改革,就是要重新分配,希圖重建兩大槓桿。論手段,是以刷新吏治為輔助,其真正核心,又放在了財政上。他為啥要在財政這塊下重手,其因不難揣測,黃仁宇那本《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一書早有分析,說是在張居正上臺改革前,明王朝就因為了嘉靖年間已興的南倭北虜衝突,國家內庫早就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稍有現代經濟學常識的朋友,也都會清楚,在那樣的一種狀況下,國家財政一旦告急,將會釜底抽薪地造成整個國家崩潰。像張居正這般身居朝堂之上的財政專家,是很早就看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張居正以強腕治國,說一不二,不遺餘力,從行政到財政作出全面革新,試圖重建出一個優良的官僚體制,尤其是有效率的中央集權財政體系。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但是他的一系列搞法,固然極大地充裕了積貧的國庫,但未免不近人情,實際是和全國上下官僚、地主等利益集團相奪利的,是你強必然我弱的單一化循環。這勢必將自身安危及改革舉措,都置於幾乎全體公務員乃至皇權的對立面之上,備受煎烤。他太驕傲自負了,幾乎沒有意識到這種危險,或者很明白但不屑一顧。

比如,他在全國範圍推行清丈田糧政策,一舉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具規模與實效的國家土地調查,可謂是明的三農大工程,使社會盤面作出了大重組。這條舉措,是旨在杜絕偷稅漏稅、制止土地兼併、保障田糧額度的完納,可也讓國之上下的土地私有者的利益大大受損。這是跟為官者搶銀子。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不用海瑞

在比如,他為了政令的上行下效、言出必行,提高政府機關的行政效率,推行嚴苛的考成法。所謂考成法,說穿了就是治官法,此項舉措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建立起了嚴密的簿冊制度,嚴格考核並全面整頓吏治,是做官都如驚弓之鳥。


張居正依靠這些“新國法”,一,充裕國庫,舒緩內外財政之困;二,同時在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同時治官,從而讓二者互相流動促進。

他做的很成功。他的實質做法,其實是利用制度的高度權威,把最高權力統一到自身手中,比如掌控對六科給事中的糾舉之權等等,讓官民兩造不得不唯他是從。權力高壓,成為他推動此番變革的最重要支柱,讓改革效率猛躍提升,“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新政順利實施,從而才有了萬曆前十年的太平景象。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外援戚繼光

但核心問題在於,這是一種高壓政策,沒有任何懷柔的色彩。是弄權樹威,是任人唯親,是制度的後退,是宰相沒有法理的越權,更非國家官員集體的自覺選擇,不但得不到貪腐官僚的歡迎,也讓朝堂內外正直的清流深惡痛絕。

因此,改革領頭羊的張居正,一旦身敗名裂,他所擬置的制度安排,理所當然,情所必至,幾乎都要跟著付之東流。


張居正這一點失敗的經驗,對於後世的改革大業,顯然可以獲取很多啟發。

美國過去名政治家約翰·亞當斯有句名言,“政治是什麼,政治就是妥協”,意思就在說明,任何改革理想,不管再完美,它唯一的意義,還在於能夠被實踐,而不是折騰;它最需要的藉助,不是權力高壓,而是得儘可能讓各階層收益,包括官僚們,如此才能被誠心推行,被接續下去。

比如,幾百年後的現代,新加坡等地也推行廉政、財政改革,所用的方法,一方面固然也是高壓,可另一方面是“既往不咎”,以期獲得最絕大多數官僚集體的支持,讓他們也樂意合作。如此下來,才有後來矚目的成績。

"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從太祖朱元璋以流民立國,到崇禎皇帝吊死煤山,自始至終,幾乎所有功高震主的強臣悍將,都不會好下場。這在中國曆代王朝中,都是較為特殊的狀況。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1525—1582,字叔大,號太嶽,生現在的湖北荊州

究其核心原因,也許就在於政體問題。因為明朝的體制,差不多是“國法”與“家法”混為一體。如朱永嘉那本《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所講的,明帝國的建章立制,是前所未有嚴密化,從國家權力組織結構到其運行機制,不僅是中央集權,也不只是封建專制,更是君主獨裁的。

明的體制,就理論而言,是隻有“天下是非定於一”,對公共權力的漠視,遠甚於之前的唐宋,甚至是異族的元。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獨夫,能有心胸與度量,去容忍別人在臥榻之側酣睡,可以坐視窗前同時升起兩個太陽。任何有威脅的力量,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煤山,崇禎吊死處,現為著名的景點

所以,我的淺薄看法,“張居正改革失敗問題”,依然老生常談,核心還是國家制度設計上有死結,根本無法突圍。至於與貴族、大官僚衝突之類,正如後來蕭公權在他《中國政治思想史》一書中所分析的過的那樣,並非問題核心。

張居正的困擾,幾乎就是中國曆代改革者的共同處境。可以說,張之結局,及其改革何以會那麼快偃旗息鼓,像個煙霧彈一般光亮一現,放在明代,甚至置於中國悠悠歷史中,不過就是一道顯例而已。


張居正搞改革,表面上天時地利人和。可他最大的錯誤,還是剛愎自用,不其然地與整個明代官僚體制為敵,使得支持的基礎太薄弱了。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改革是個最時髦的名詞,但任何改革,都意味著外界的抵抗和自身的奉獻。因為,所謂改革,說白了就是固有的利益集團不適用了,得重現洗牌。所以,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政治變動,名目上是改制也好,變法也好,改革也罷,在本質上都是統治階層內部關係的調整,其次才是對外面社會、百姓矛盾的化解。

任何改革,要成功,都必需得有權力,有魄力,且得不怕得罪任何人。在明,張居正其人,論內最有改革的能力,談外也最有改革的條件。但他的問題在於,過於擅權,過去綁緊,不善於團結,吝嗇於施利,完全是靠強權推行,是以固然令行禁止,可無形中也得罪了整個官僚體制——因為很明顯,改革成功了,國家起死回生了,人民受益了,可體制內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受損者,滿朝文武,包括皇帝。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的改革,生前不可謂不成功。可他生前也太過於張揚了,太咄咄逼人了,奸孽要剷除,不幹事的要廢黜,連耿直的清流也不惜得罪。後果是什麼呢,眼睛一閉,就被上下倒算賬,連累一家子都倒黴,死的慘絕人寰。

張居正改革,之所以大獲成功,之所以“人亡政息”,都和他人格特質息息相關。


湖北老張,當年搞改革,捨生忘死,大刀斧闊,雷厲風行,主要要“搞”的,是什麼人,是什麼事?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說起來,老張的改革理想,確實不是圖私利——雖然他也不清白。他想達成的最後效應,就是強國富民貧官。可是如此一來,他要動的奶酪,太大了,是整個體制。可問題在於,他一方面有才幹,有絕對的“權”力,以高壓懾服朝野;另一方面,做事卻缺乏“有經有權”的“權”,驕橫、偏執、專斷、寡情。整個體制中人,是明面不得已支持,可暗地裡都不大願意,只是逡巡噤口而已。

王亞南有本名著,是為《中國官僚政治研究》,這方面的經典了。在這本書中,他講中國舊時代的制度,有兩大槓桿,一個是科舉制,另一個則為稅制。科舉,相當如今的高考和公務員考試製度,是國家行政人員的來源;而稅制,即財稅制度,在舊時代的農業社會,和土地緊密相聯,它在上面一舉一動的改革涉及,都與全國上下各地賴此獲取絕大部分收益的官僚、地主的利益筋骨相關。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老張目光很遠大,也可謂當時最清醒之人。他之改革,就是要重新分配,希圖重建兩大槓桿。論手段,是以刷新吏治為輔助,其真正核心,又放在了財政上。他為啥要在財政這塊下重手,其因不難揣測,黃仁宇那本《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一書早有分析,說是在張居正上臺改革前,明王朝就因為了嘉靖年間已興的南倭北虜衝突,國家內庫早就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稍有現代經濟學常識的朋友,也都會清楚,在那樣的一種狀況下,國家財政一旦告急,將會釜底抽薪地造成整個國家崩潰。像張居正這般身居朝堂之上的財政專家,是很早就看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張居正以強腕治國,說一不二,不遺餘力,從行政到財政作出全面革新,試圖重建出一個優良的官僚體制,尤其是有效率的中央集權財政體系。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但是他的一系列搞法,固然極大地充裕了積貧的國庫,但未免不近人情,實際是和全國上下官僚、地主等利益集團相奪利的,是你強必然我弱的單一化循環。這勢必將自身安危及改革舉措,都置於幾乎全體公務員乃至皇權的對立面之上,備受煎烤。他太驕傲自負了,幾乎沒有意識到這種危險,或者很明白但不屑一顧。

比如,他在全國範圍推行清丈田糧政策,一舉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具規模與實效的國家土地調查,可謂是明的三農大工程,使社會盤面作出了大重組。這條舉措,是旨在杜絕偷稅漏稅、制止土地兼併、保障田糧額度的完納,可也讓國之上下的土地私有者的利益大大受損。這是跟為官者搶銀子。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不用海瑞

在比如,他為了政令的上行下效、言出必行,提高政府機關的行政效率,推行嚴苛的考成法。所謂考成法,說穿了就是治官法,此項舉措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建立起了嚴密的簿冊制度,嚴格考核並全面整頓吏治,是做官都如驚弓之鳥。


張居正依靠這些“新國法”,一,充裕國庫,舒緩內外財政之困;二,同時在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同時治官,從而讓二者互相流動促進。

他做的很成功。他的實質做法,其實是利用制度的高度權威,把最高權力統一到自身手中,比如掌控對六科給事中的糾舉之權等等,讓官民兩造不得不唯他是從。權力高壓,成為他推動此番變革的最重要支柱,讓改革效率猛躍提升,“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新政順利實施,從而才有了萬曆前十年的太平景象。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外援戚繼光

但核心問題在於,這是一種高壓政策,沒有任何懷柔的色彩。是弄權樹威,是任人唯親,是制度的後退,是宰相沒有法理的越權,更非國家官員集體的自覺選擇,不但得不到貪腐官僚的歡迎,也讓朝堂內外正直的清流深惡痛絕。

因此,改革領頭羊的張居正,一旦身敗名裂,他所擬置的制度安排,理所當然,情所必至,幾乎都要跟著付之東流。


張居正這一點失敗的經驗,對於後世的改革大業,顯然可以獲取很多啟發。

美國過去名政治家約翰·亞當斯有句名言,“政治是什麼,政治就是妥協”,意思就在說明,任何改革理想,不管再完美,它唯一的意義,還在於能夠被實踐,而不是折騰;它最需要的藉助,不是權力高壓,而是得儘可能讓各階層收益,包括官僚們,如此才能被誠心推行,被接續下去。

比如,幾百年後的現代,新加坡等地也推行廉政、財政改革,所用的方法,一方面固然也是高壓,可另一方面是“既往不咎”,以期獲得最絕大多數官僚集體的支持,讓他們也樂意合作。如此下來,才有後來矚目的成績。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萬曆皇帝幾被架空

歷史上很多改革者,都是絕頂聰明之人,可總忘記了一條很樸素的道理:得民心者固然可以穩天下,但是獲官心者才能治天下。假如一項改革,只有鐵腕,缺乏妥協的智慧,人亡政息也就指日可待了。


張居正改革人亡政息,最核心的弊端,又不是他個人的問題,而在於明帝國的機制問題。正是這種扭曲的機制,使得當時此後任何改革之爭,不管利弊,最終都將衍為權力之鬥。

中國的歷代政治問題,至為可悲的是,都沒有辦法離開體制問題,去談其餘問題。因為除開了體制問題,其餘所有問題,雖大小不一,可基本都算細枝末節,是具體操作上的當否討論,構不成致命要害。

"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從太祖朱元璋以流民立國,到崇禎皇帝吊死煤山,自始至終,幾乎所有功高震主的強臣悍將,都不會好下場。這在中國曆代王朝中,都是較為特殊的狀況。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1525—1582,字叔大,號太嶽,生現在的湖北荊州

究其核心原因,也許就在於政體問題。因為明朝的體制,差不多是“國法”與“家法”混為一體。如朱永嘉那本《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所講的,明帝國的建章立制,是前所未有嚴密化,從國家權力組織結構到其運行機制,不僅是中央集權,也不只是封建專制,更是君主獨裁的。

明的體制,就理論而言,是隻有“天下是非定於一”,對公共權力的漠視,遠甚於之前的唐宋,甚至是異族的元。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獨夫,能有心胸與度量,去容忍別人在臥榻之側酣睡,可以坐視窗前同時升起兩個太陽。任何有威脅的力量,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煤山,崇禎吊死處,現為著名的景點

所以,我的淺薄看法,“張居正改革失敗問題”,依然老生常談,核心還是國家制度設計上有死結,根本無法突圍。至於與貴族、大官僚衝突之類,正如後來蕭公權在他《中國政治思想史》一書中所分析的過的那樣,並非問題核心。

張居正的困擾,幾乎就是中國曆代改革者的共同處境。可以說,張之結局,及其改革何以會那麼快偃旗息鼓,像個煙霧彈一般光亮一現,放在明代,甚至置於中國悠悠歷史中,不過就是一道顯例而已。


張居正搞改革,表面上天時地利人和。可他最大的錯誤,還是剛愎自用,不其然地與整個明代官僚體制為敵,使得支持的基礎太薄弱了。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改革是個最時髦的名詞,但任何改革,都意味著外界的抵抗和自身的奉獻。因為,所謂改革,說白了就是固有的利益集團不適用了,得重現洗牌。所以,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政治變動,名目上是改制也好,變法也好,改革也罷,在本質上都是統治階層內部關係的調整,其次才是對外面社會、百姓矛盾的化解。

任何改革,要成功,都必需得有權力,有魄力,且得不怕得罪任何人。在明,張居正其人,論內最有改革的能力,談外也最有改革的條件。但他的問題在於,過於擅權,過去綁緊,不善於團結,吝嗇於施利,完全是靠強權推行,是以固然令行禁止,可無形中也得罪了整個官僚體制——因為很明顯,改革成功了,國家起死回生了,人民受益了,可體制內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受損者,滿朝文武,包括皇帝。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的改革,生前不可謂不成功。可他生前也太過於張揚了,太咄咄逼人了,奸孽要剷除,不幹事的要廢黜,連耿直的清流也不惜得罪。後果是什麼呢,眼睛一閉,就被上下倒算賬,連累一家子都倒黴,死的慘絕人寰。

張居正改革,之所以大獲成功,之所以“人亡政息”,都和他人格特質息息相關。


湖北老張,當年搞改革,捨生忘死,大刀斧闊,雷厲風行,主要要“搞”的,是什麼人,是什麼事?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說起來,老張的改革理想,確實不是圖私利——雖然他也不清白。他想達成的最後效應,就是強國富民貧官。可是如此一來,他要動的奶酪,太大了,是整個體制。可問題在於,他一方面有才幹,有絕對的“權”力,以高壓懾服朝野;另一方面,做事卻缺乏“有經有權”的“權”,驕橫、偏執、專斷、寡情。整個體制中人,是明面不得已支持,可暗地裡都不大願意,只是逡巡噤口而已。

王亞南有本名著,是為《中國官僚政治研究》,這方面的經典了。在這本書中,他講中國舊時代的制度,有兩大槓桿,一個是科舉制,另一個則為稅制。科舉,相當如今的高考和公務員考試製度,是國家行政人員的來源;而稅制,即財稅制度,在舊時代的農業社會,和土地緊密相聯,它在上面一舉一動的改革涉及,都與全國上下各地賴此獲取絕大部分收益的官僚、地主的利益筋骨相關。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老張目光很遠大,也可謂當時最清醒之人。他之改革,就是要重新分配,希圖重建兩大槓桿。論手段,是以刷新吏治為輔助,其真正核心,又放在了財政上。他為啥要在財政這塊下重手,其因不難揣測,黃仁宇那本《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一書早有分析,說是在張居正上臺改革前,明王朝就因為了嘉靖年間已興的南倭北虜衝突,國家內庫早就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稍有現代經濟學常識的朋友,也都會清楚,在那樣的一種狀況下,國家財政一旦告急,將會釜底抽薪地造成整個國家崩潰。像張居正這般身居朝堂之上的財政專家,是很早就看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張居正以強腕治國,說一不二,不遺餘力,從行政到財政作出全面革新,試圖重建出一個優良的官僚體制,尤其是有效率的中央集權財政體系。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但是他的一系列搞法,固然極大地充裕了積貧的國庫,但未免不近人情,實際是和全國上下官僚、地主等利益集團相奪利的,是你強必然我弱的單一化循環。這勢必將自身安危及改革舉措,都置於幾乎全體公務員乃至皇權的對立面之上,備受煎烤。他太驕傲自負了,幾乎沒有意識到這種危險,或者很明白但不屑一顧。

比如,他在全國範圍推行清丈田糧政策,一舉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具規模與實效的國家土地調查,可謂是明的三農大工程,使社會盤面作出了大重組。這條舉措,是旨在杜絕偷稅漏稅、制止土地兼併、保障田糧額度的完納,可也讓國之上下的土地私有者的利益大大受損。這是跟為官者搶銀子。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不用海瑞

在比如,他為了政令的上行下效、言出必行,提高政府機關的行政效率,推行嚴苛的考成法。所謂考成法,說穿了就是治官法,此項舉措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建立起了嚴密的簿冊制度,嚴格考核並全面整頓吏治,是做官都如驚弓之鳥。


張居正依靠這些“新國法”,一,充裕國庫,舒緩內外財政之困;二,同時在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同時治官,從而讓二者互相流動促進。

他做的很成功。他的實質做法,其實是利用制度的高度權威,把最高權力統一到自身手中,比如掌控對六科給事中的糾舉之權等等,讓官民兩造不得不唯他是從。權力高壓,成為他推動此番變革的最重要支柱,讓改革效率猛躍提升,“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新政順利實施,從而才有了萬曆前十年的太平景象。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外援戚繼光

但核心問題在於,這是一種高壓政策,沒有任何懷柔的色彩。是弄權樹威,是任人唯親,是制度的後退,是宰相沒有法理的越權,更非國家官員集體的自覺選擇,不但得不到貪腐官僚的歡迎,也讓朝堂內外正直的清流深惡痛絕。

因此,改革領頭羊的張居正,一旦身敗名裂,他所擬置的制度安排,理所當然,情所必至,幾乎都要跟著付之東流。


張居正這一點失敗的經驗,對於後世的改革大業,顯然可以獲取很多啟發。

美國過去名政治家約翰·亞當斯有句名言,“政治是什麼,政治就是妥協”,意思就在說明,任何改革理想,不管再完美,它唯一的意義,還在於能夠被實踐,而不是折騰;它最需要的藉助,不是權力高壓,而是得儘可能讓各階層收益,包括官僚們,如此才能被誠心推行,被接續下去。

比如,幾百年後的現代,新加坡等地也推行廉政、財政改革,所用的方法,一方面固然也是高壓,可另一方面是“既往不咎”,以期獲得最絕大多數官僚集體的支持,讓他們也樂意合作。如此下來,才有後來矚目的成績。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萬曆皇帝幾被架空

歷史上很多改革者,都是絕頂聰明之人,可總忘記了一條很樸素的道理:得民心者固然可以穩天下,但是獲官心者才能治天下。假如一項改革,只有鐵腕,缺乏妥協的智慧,人亡政息也就指日可待了。


張居正改革人亡政息,最核心的弊端,又不是他個人的問題,而在於明帝國的機制問題。正是這種扭曲的機制,使得當時此後任何改革之爭,不管利弊,最終都將衍為權力之鬥。

中國的歷代政治問題,至為可悲的是,都沒有辦法離開體制問題,去談其餘問題。因為除開了體制問題,其餘所有問題,雖大小不一,可基本都算細枝末節,是具體操作上的當否討論,構不成致命要害。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任何一個國家的體制,本質上是國家權力機構的組織及其運轉的程序與方式。它在無形中,時刻主導和制約著朝野內外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在現代文明社會,體制就是社會的公共權力,可在明這般的集權王朝,體制就是某一人的私有權力,是家法。

張居正改革,失敗的核心原因,就出在於這種畸形的國家機制。它使得本來良性的改革之爭、有分歧的國是之爭、並沒那麼絕對的理念之爭,全面扭曲變形,被完全簡約化成為赤裸裸的、你死我活的權力之爭。

張居正不過湖北荊州一寒傖的家庭出身,卻有如此權力,本身就是靠著帝弱母貴等這般千載難逢的機遇而得,並非常態,而是偶然。他以首輔之位,收歸核心權力,厲行高壓方式,去施行公共權力,本身就是要得罪整個體制,更要命的是,是要衝撞到、消減到皇權的威權與利益的。可是他又不具備佔據核心權力的合法性呀,是以皇權闇弱時忍氣吞聲,一稍有反制的能量,必然反過來反攻倒算。

"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從太祖朱元璋以流民立國,到崇禎皇帝吊死煤山,自始至終,幾乎所有功高震主的強臣悍將,都不會好下場。這在中國曆代王朝中,都是較為特殊的狀況。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1525—1582,字叔大,號太嶽,生現在的湖北荊州

究其核心原因,也許就在於政體問題。因為明朝的體制,差不多是“國法”與“家法”混為一體。如朱永嘉那本《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所講的,明帝國的建章立制,是前所未有嚴密化,從國家權力組織結構到其運行機制,不僅是中央集權,也不只是封建專制,更是君主獨裁的。

明的體制,就理論而言,是隻有“天下是非定於一”,對公共權力的漠視,遠甚於之前的唐宋,甚至是異族的元。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獨夫,能有心胸與度量,去容忍別人在臥榻之側酣睡,可以坐視窗前同時升起兩個太陽。任何有威脅的力量,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煤山,崇禎吊死處,現為著名的景點

所以,我的淺薄看法,“張居正改革失敗問題”,依然老生常談,核心還是國家制度設計上有死結,根本無法突圍。至於與貴族、大官僚衝突之類,正如後來蕭公權在他《中國政治思想史》一書中所分析的過的那樣,並非問題核心。

張居正的困擾,幾乎就是中國曆代改革者的共同處境。可以說,張之結局,及其改革何以會那麼快偃旗息鼓,像個煙霧彈一般光亮一現,放在明代,甚至置於中國悠悠歷史中,不過就是一道顯例而已。


張居正搞改革,表面上天時地利人和。可他最大的錯誤,還是剛愎自用,不其然地與整個明代官僚體制為敵,使得支持的基礎太薄弱了。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改革是個最時髦的名詞,但任何改革,都意味著外界的抵抗和自身的奉獻。因為,所謂改革,說白了就是固有的利益集團不適用了,得重現洗牌。所以,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政治變動,名目上是改制也好,變法也好,改革也罷,在本質上都是統治階層內部關係的調整,其次才是對外面社會、百姓矛盾的化解。

任何改革,要成功,都必需得有權力,有魄力,且得不怕得罪任何人。在明,張居正其人,論內最有改革的能力,談外也最有改革的條件。但他的問題在於,過於擅權,過去綁緊,不善於團結,吝嗇於施利,完全是靠強權推行,是以固然令行禁止,可無形中也得罪了整個官僚體制——因為很明顯,改革成功了,國家起死回生了,人民受益了,可體制內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受損者,滿朝文武,包括皇帝。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的改革,生前不可謂不成功。可他生前也太過於張揚了,太咄咄逼人了,奸孽要剷除,不幹事的要廢黜,連耿直的清流也不惜得罪。後果是什麼呢,眼睛一閉,就被上下倒算賬,連累一家子都倒黴,死的慘絕人寰。

張居正改革,之所以大獲成功,之所以“人亡政息”,都和他人格特質息息相關。


湖北老張,當年搞改革,捨生忘死,大刀斧闊,雷厲風行,主要要“搞”的,是什麼人,是什麼事?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說起來,老張的改革理想,確實不是圖私利——雖然他也不清白。他想達成的最後效應,就是強國富民貧官。可是如此一來,他要動的奶酪,太大了,是整個體制。可問題在於,他一方面有才幹,有絕對的“權”力,以高壓懾服朝野;另一方面,做事卻缺乏“有經有權”的“權”,驕橫、偏執、專斷、寡情。整個體制中人,是明面不得已支持,可暗地裡都不大願意,只是逡巡噤口而已。

王亞南有本名著,是為《中國官僚政治研究》,這方面的經典了。在這本書中,他講中國舊時代的制度,有兩大槓桿,一個是科舉制,另一個則為稅制。科舉,相當如今的高考和公務員考試製度,是國家行政人員的來源;而稅制,即財稅制度,在舊時代的農業社會,和土地緊密相聯,它在上面一舉一動的改革涉及,都與全國上下各地賴此獲取絕大部分收益的官僚、地主的利益筋骨相關。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老張目光很遠大,也可謂當時最清醒之人。他之改革,就是要重新分配,希圖重建兩大槓桿。論手段,是以刷新吏治為輔助,其真正核心,又放在了財政上。他為啥要在財政這塊下重手,其因不難揣測,黃仁宇那本《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一書早有分析,說是在張居正上臺改革前,明王朝就因為了嘉靖年間已興的南倭北虜衝突,國家內庫早就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稍有現代經濟學常識的朋友,也都會清楚,在那樣的一種狀況下,國家財政一旦告急,將會釜底抽薪地造成整個國家崩潰。像張居正這般身居朝堂之上的財政專家,是很早就看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張居正以強腕治國,說一不二,不遺餘力,從行政到財政作出全面革新,試圖重建出一個優良的官僚體制,尤其是有效率的中央集權財政體系。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但是他的一系列搞法,固然極大地充裕了積貧的國庫,但未免不近人情,實際是和全國上下官僚、地主等利益集團相奪利的,是你強必然我弱的單一化循環。這勢必將自身安危及改革舉措,都置於幾乎全體公務員乃至皇權的對立面之上,備受煎烤。他太驕傲自負了,幾乎沒有意識到這種危險,或者很明白但不屑一顧。

比如,他在全國範圍推行清丈田糧政策,一舉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具規模與實效的國家土地調查,可謂是明的三農大工程,使社會盤面作出了大重組。這條舉措,是旨在杜絕偷稅漏稅、制止土地兼併、保障田糧額度的完納,可也讓國之上下的土地私有者的利益大大受損。這是跟為官者搶銀子。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不用海瑞

在比如,他為了政令的上行下效、言出必行,提高政府機關的行政效率,推行嚴苛的考成法。所謂考成法,說穿了就是治官法,此項舉措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建立起了嚴密的簿冊制度,嚴格考核並全面整頓吏治,是做官都如驚弓之鳥。


張居正依靠這些“新國法”,一,充裕國庫,舒緩內外財政之困;二,同時在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同時治官,從而讓二者互相流動促進。

他做的很成功。他的實質做法,其實是利用制度的高度權威,把最高權力統一到自身手中,比如掌控對六科給事中的糾舉之權等等,讓官民兩造不得不唯他是從。權力高壓,成為他推動此番變革的最重要支柱,讓改革效率猛躍提升,“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新政順利實施,從而才有了萬曆前十年的太平景象。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外援戚繼光

但核心問題在於,這是一種高壓政策,沒有任何懷柔的色彩。是弄權樹威,是任人唯親,是制度的後退,是宰相沒有法理的越權,更非國家官員集體的自覺選擇,不但得不到貪腐官僚的歡迎,也讓朝堂內外正直的清流深惡痛絕。

因此,改革領頭羊的張居正,一旦身敗名裂,他所擬置的制度安排,理所當然,情所必至,幾乎都要跟著付之東流。


張居正這一點失敗的經驗,對於後世的改革大業,顯然可以獲取很多啟發。

美國過去名政治家約翰·亞當斯有句名言,“政治是什麼,政治就是妥協”,意思就在說明,任何改革理想,不管再完美,它唯一的意義,還在於能夠被實踐,而不是折騰;它最需要的藉助,不是權力高壓,而是得儘可能讓各階層收益,包括官僚們,如此才能被誠心推行,被接續下去。

比如,幾百年後的現代,新加坡等地也推行廉政、財政改革,所用的方法,一方面固然也是高壓,可另一方面是“既往不咎”,以期獲得最絕大多數官僚集體的支持,讓他們也樂意合作。如此下來,才有後來矚目的成績。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萬曆皇帝幾被架空

歷史上很多改革者,都是絕頂聰明之人,可總忘記了一條很樸素的道理:得民心者固然可以穩天下,但是獲官心者才能治天下。假如一項改革,只有鐵腕,缺乏妥協的智慧,人亡政息也就指日可待了。


張居正改革人亡政息,最核心的弊端,又不是他個人的問題,而在於明帝國的機制問題。正是這種扭曲的機制,使得當時此後任何改革之爭,不管利弊,最終都將衍為權力之鬥。

中國的歷代政治問題,至為可悲的是,都沒有辦法離開體制問題,去談其餘問題。因為除開了體制問題,其餘所有問題,雖大小不一,可基本都算細枝末節,是具體操作上的當否討論,構不成致命要害。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任何一個國家的體制,本質上是國家權力機構的組織及其運轉的程序與方式。它在無形中,時刻主導和制約著朝野內外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在現代文明社會,體制就是社會的公共權力,可在明這般的集權王朝,體制就是某一人的私有權力,是家法。

張居正改革,失敗的核心原因,就出在於這種畸形的國家機制。它使得本來良性的改革之爭、有分歧的國是之爭、並沒那麼絕對的理念之爭,全面扭曲變形,被完全簡約化成為赤裸裸的、你死我活的權力之爭。

張居正不過湖北荊州一寒傖的家庭出身,卻有如此權力,本身就是靠著帝弱母貴等這般千載難逢的機遇而得,並非常態,而是偶然。他以首輔之位,收歸核心權力,厲行高壓方式,去施行公共權力,本身就是要得罪整個體制,更要命的是,是要衝撞到、消減到皇權的威權與利益的。可是他又不具備佔據核心權力的合法性呀,是以皇權闇弱時忍氣吞聲,一稍有反制的能量,必然反過來反攻倒算。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其人,是俾斯麥、伊藤博文一流的人物,可惜所遇之主不是威廉一世、不是明治天皇。更遺憾的是,所處的大明王朝,也不是有20世紀文明曙光透進的德國與日本。


張居正的掌權,是偶然的。也因此,在這種權力必一統於某個人的機制下,多少決定他改革,失敗是必然的。

想明萬曆初年,新帝甫立,正是主少國疑未穩、朝堂波詭雲譎之際,萬曆皇帝尚在無知青少年之齡,根本沒辦法去掌控皇權、鞏固己位、理治國政。國事又日非,可謂內憂外患。

而他的母親李太后,憂心在幕後,勢力又太過薄弱,當此之時亟需找尋到一個既能強硬、有魄力又富理政才幹的朝臣作為支持,暫時代為主管朝政。張居正就是憑藉這一可遇不可求的時機,升任首輔,成為彼時的權力核心。

"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從太祖朱元璋以流民立國,到崇禎皇帝吊死煤山,自始至終,幾乎所有功高震主的強臣悍將,都不會好下場。這在中國曆代王朝中,都是較為特殊的狀況。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1525—1582,字叔大,號太嶽,生現在的湖北荊州

究其核心原因,也許就在於政體問題。因為明朝的體制,差不多是“國法”與“家法”混為一體。如朱永嘉那本《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所講的,明帝國的建章立制,是前所未有嚴密化,從國家權力組織結構到其運行機制,不僅是中央集權,也不只是封建專制,更是君主獨裁的。

明的體制,就理論而言,是隻有“天下是非定於一”,對公共權力的漠視,遠甚於之前的唐宋,甚至是異族的元。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獨夫,能有心胸與度量,去容忍別人在臥榻之側酣睡,可以坐視窗前同時升起兩個太陽。任何有威脅的力量,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煤山,崇禎吊死處,現為著名的景點

所以,我的淺薄看法,“張居正改革失敗問題”,依然老生常談,核心還是國家制度設計上有死結,根本無法突圍。至於與貴族、大官僚衝突之類,正如後來蕭公權在他《中國政治思想史》一書中所分析的過的那樣,並非問題核心。

張居正的困擾,幾乎就是中國曆代改革者的共同處境。可以說,張之結局,及其改革何以會那麼快偃旗息鼓,像個煙霧彈一般光亮一現,放在明代,甚至置於中國悠悠歷史中,不過就是一道顯例而已。


張居正搞改革,表面上天時地利人和。可他最大的錯誤,還是剛愎自用,不其然地與整個明代官僚體制為敵,使得支持的基礎太薄弱了。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改革是個最時髦的名詞,但任何改革,都意味著外界的抵抗和自身的奉獻。因為,所謂改革,說白了就是固有的利益集團不適用了,得重現洗牌。所以,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政治變動,名目上是改制也好,變法也好,改革也罷,在本質上都是統治階層內部關係的調整,其次才是對外面社會、百姓矛盾的化解。

任何改革,要成功,都必需得有權力,有魄力,且得不怕得罪任何人。在明,張居正其人,論內最有改革的能力,談外也最有改革的條件。但他的問題在於,過於擅權,過去綁緊,不善於團結,吝嗇於施利,完全是靠強權推行,是以固然令行禁止,可無形中也得罪了整個官僚體制——因為很明顯,改革成功了,國家起死回生了,人民受益了,可體制內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受損者,滿朝文武,包括皇帝。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的改革,生前不可謂不成功。可他生前也太過於張揚了,太咄咄逼人了,奸孽要剷除,不幹事的要廢黜,連耿直的清流也不惜得罪。後果是什麼呢,眼睛一閉,就被上下倒算賬,連累一家子都倒黴,死的慘絕人寰。

張居正改革,之所以大獲成功,之所以“人亡政息”,都和他人格特質息息相關。


湖北老張,當年搞改革,捨生忘死,大刀斧闊,雷厲風行,主要要“搞”的,是什麼人,是什麼事?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說起來,老張的改革理想,確實不是圖私利——雖然他也不清白。他想達成的最後效應,就是強國富民貧官。可是如此一來,他要動的奶酪,太大了,是整個體制。可問題在於,他一方面有才幹,有絕對的“權”力,以高壓懾服朝野;另一方面,做事卻缺乏“有經有權”的“權”,驕橫、偏執、專斷、寡情。整個體制中人,是明面不得已支持,可暗地裡都不大願意,只是逡巡噤口而已。

王亞南有本名著,是為《中國官僚政治研究》,這方面的經典了。在這本書中,他講中國舊時代的制度,有兩大槓桿,一個是科舉制,另一個則為稅制。科舉,相當如今的高考和公務員考試製度,是國家行政人員的來源;而稅制,即財稅制度,在舊時代的農業社會,和土地緊密相聯,它在上面一舉一動的改革涉及,都與全國上下各地賴此獲取絕大部分收益的官僚、地主的利益筋骨相關。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老張目光很遠大,也可謂當時最清醒之人。他之改革,就是要重新分配,希圖重建兩大槓桿。論手段,是以刷新吏治為輔助,其真正核心,又放在了財政上。他為啥要在財政這塊下重手,其因不難揣測,黃仁宇那本《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一書早有分析,說是在張居正上臺改革前,明王朝就因為了嘉靖年間已興的南倭北虜衝突,國家內庫早就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稍有現代經濟學常識的朋友,也都會清楚,在那樣的一種狀況下,國家財政一旦告急,將會釜底抽薪地造成整個國家崩潰。像張居正這般身居朝堂之上的財政專家,是很早就看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張居正以強腕治國,說一不二,不遺餘力,從行政到財政作出全面革新,試圖重建出一個優良的官僚體制,尤其是有效率的中央集權財政體系。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但是他的一系列搞法,固然極大地充裕了積貧的國庫,但未免不近人情,實際是和全國上下官僚、地主等利益集團相奪利的,是你強必然我弱的單一化循環。這勢必將自身安危及改革舉措,都置於幾乎全體公務員乃至皇權的對立面之上,備受煎烤。他太驕傲自負了,幾乎沒有意識到這種危險,或者很明白但不屑一顧。

比如,他在全國範圍推行清丈田糧政策,一舉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具規模與實效的國家土地調查,可謂是明的三農大工程,使社會盤面作出了大重組。這條舉措,是旨在杜絕偷稅漏稅、制止土地兼併、保障田糧額度的完納,可也讓國之上下的土地私有者的利益大大受損。這是跟為官者搶銀子。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不用海瑞

在比如,他為了政令的上行下效、言出必行,提高政府機關的行政效率,推行嚴苛的考成法。所謂考成法,說穿了就是治官法,此項舉措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建立起了嚴密的簿冊制度,嚴格考核並全面整頓吏治,是做官都如驚弓之鳥。


張居正依靠這些“新國法”,一,充裕國庫,舒緩內外財政之困;二,同時在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同時治官,從而讓二者互相流動促進。

他做的很成功。他的實質做法,其實是利用制度的高度權威,把最高權力統一到自身手中,比如掌控對六科給事中的糾舉之權等等,讓官民兩造不得不唯他是從。權力高壓,成為他推動此番變革的最重要支柱,讓改革效率猛躍提升,“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新政順利實施,從而才有了萬曆前十年的太平景象。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外援戚繼光

但核心問題在於,這是一種高壓政策,沒有任何懷柔的色彩。是弄權樹威,是任人唯親,是制度的後退,是宰相沒有法理的越權,更非國家官員集體的自覺選擇,不但得不到貪腐官僚的歡迎,也讓朝堂內外正直的清流深惡痛絕。

因此,改革領頭羊的張居正,一旦身敗名裂,他所擬置的制度安排,理所當然,情所必至,幾乎都要跟著付之東流。


張居正這一點失敗的經驗,對於後世的改革大業,顯然可以獲取很多啟發。

美國過去名政治家約翰·亞當斯有句名言,“政治是什麼,政治就是妥協”,意思就在說明,任何改革理想,不管再完美,它唯一的意義,還在於能夠被實踐,而不是折騰;它最需要的藉助,不是權力高壓,而是得儘可能讓各階層收益,包括官僚們,如此才能被誠心推行,被接續下去。

比如,幾百年後的現代,新加坡等地也推行廉政、財政改革,所用的方法,一方面固然也是高壓,可另一方面是“既往不咎”,以期獲得最絕大多數官僚集體的支持,讓他們也樂意合作。如此下來,才有後來矚目的成績。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萬曆皇帝幾被架空

歷史上很多改革者,都是絕頂聰明之人,可總忘記了一條很樸素的道理:得民心者固然可以穩天下,但是獲官心者才能治天下。假如一項改革,只有鐵腕,缺乏妥協的智慧,人亡政息也就指日可待了。


張居正改革人亡政息,最核心的弊端,又不是他個人的問題,而在於明帝國的機制問題。正是這種扭曲的機制,使得當時此後任何改革之爭,不管利弊,最終都將衍為權力之鬥。

中國的歷代政治問題,至為可悲的是,都沒有辦法離開體制問題,去談其餘問題。因為除開了體制問題,其餘所有問題,雖大小不一,可基本都算細枝末節,是具體操作上的當否討論,構不成致命要害。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任何一個國家的體制,本質上是國家權力機構的組織及其運轉的程序與方式。它在無形中,時刻主導和制約著朝野內外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在現代文明社會,體制就是社會的公共權力,可在明這般的集權王朝,體制就是某一人的私有權力,是家法。

張居正改革,失敗的核心原因,就出在於這種畸形的國家機制。它使得本來良性的改革之爭、有分歧的國是之爭、並沒那麼絕對的理念之爭,全面扭曲變形,被完全簡約化成為赤裸裸的、你死我活的權力之爭。

張居正不過湖北荊州一寒傖的家庭出身,卻有如此權力,本身就是靠著帝弱母貴等這般千載難逢的機遇而得,並非常態,而是偶然。他以首輔之位,收歸核心權力,厲行高壓方式,去施行公共權力,本身就是要得罪整個體制,更要命的是,是要衝撞到、消減到皇權的威權與利益的。可是他又不具備佔據核心權力的合法性呀,是以皇權闇弱時忍氣吞聲,一稍有反制的能量,必然反過來反攻倒算。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其人,是俾斯麥、伊藤博文一流的人物,可惜所遇之主不是威廉一世、不是明治天皇。更遺憾的是,所處的大明王朝,也不是有20世紀文明曙光透進的德國與日本。


張居正的掌權,是偶然的。也因此,在這種權力必一統於某個人的機制下,多少決定他改革,失敗是必然的。

想明萬曆初年,新帝甫立,正是主少國疑未穩、朝堂波詭雲譎之際,萬曆皇帝尚在無知青少年之齡,根本沒辦法去掌控皇權、鞏固己位、理治國政。國事又日非,可謂內憂外患。

而他的母親李太后,憂心在幕後,勢力又太過薄弱,當此之時亟需找尋到一個既能強硬、有魄力又富理政才幹的朝臣作為支持,暫時代為主管朝政。張居正就是憑藉這一可遇不可求的時機,升任首輔,成為彼時的權力核心。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但是,大明國家的機制本身又是家天下的。權力在如此這般的機制中,並非平衡的設置,臣強必致主弱,而君權掌必權臣亡,這在歷代歷代都是真理。也因此,當神宗尚年幼時,還可以虛假地對張居正畢恭畢敬言聽計從,一旦羽翼得豐,有了獨自理政的條件,一切都顛倒過來了。

這樣的機制下,沒有國是國非之爭,只剩下赤裸裸的權力搶奪的表演。重新上臺的皇帝,為張揚君主集權者的權威,發洩長期被壓制的憤懣,必然要搞清算,不僅要清算張居正本人,也要清算他的政策。狠毒下來,還要清算他九族,以人腦所能想到的最慘酷無人道的方式,厲行誅殺。

"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從太祖朱元璋以流民立國,到崇禎皇帝吊死煤山,自始至終,幾乎所有功高震主的強臣悍將,都不會好下場。這在中國曆代王朝中,都是較為特殊的狀況。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1525—1582,字叔大,號太嶽,生現在的湖北荊州

究其核心原因,也許就在於政體問題。因為明朝的體制,差不多是“國法”與“家法”混為一體。如朱永嘉那本《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所講的,明帝國的建章立制,是前所未有嚴密化,從國家權力組織結構到其運行機制,不僅是中央集權,也不只是封建專制,更是君主獨裁的。

明的體制,就理論而言,是隻有“天下是非定於一”,對公共權力的漠視,遠甚於之前的唐宋,甚至是異族的元。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獨夫,能有心胸與度量,去容忍別人在臥榻之側酣睡,可以坐視窗前同時升起兩個太陽。任何有威脅的力量,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煤山,崇禎吊死處,現為著名的景點

所以,我的淺薄看法,“張居正改革失敗問題”,依然老生常談,核心還是國家制度設計上有死結,根本無法突圍。至於與貴族、大官僚衝突之類,正如後來蕭公權在他《中國政治思想史》一書中所分析的過的那樣,並非問題核心。

張居正的困擾,幾乎就是中國曆代改革者的共同處境。可以說,張之結局,及其改革何以會那麼快偃旗息鼓,像個煙霧彈一般光亮一現,放在明代,甚至置於中國悠悠歷史中,不過就是一道顯例而已。


張居正搞改革,表面上天時地利人和。可他最大的錯誤,還是剛愎自用,不其然地與整個明代官僚體制為敵,使得支持的基礎太薄弱了。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改革是個最時髦的名詞,但任何改革,都意味著外界的抵抗和自身的奉獻。因為,所謂改革,說白了就是固有的利益集團不適用了,得重現洗牌。所以,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政治變動,名目上是改制也好,變法也好,改革也罷,在本質上都是統治階層內部關係的調整,其次才是對外面社會、百姓矛盾的化解。

任何改革,要成功,都必需得有權力,有魄力,且得不怕得罪任何人。在明,張居正其人,論內最有改革的能力,談外也最有改革的條件。但他的問題在於,過於擅權,過去綁緊,不善於團結,吝嗇於施利,完全是靠強權推行,是以固然令行禁止,可無形中也得罪了整個官僚體制——因為很明顯,改革成功了,國家起死回生了,人民受益了,可體制內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受損者,滿朝文武,包括皇帝。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的改革,生前不可謂不成功。可他生前也太過於張揚了,太咄咄逼人了,奸孽要剷除,不幹事的要廢黜,連耿直的清流也不惜得罪。後果是什麼呢,眼睛一閉,就被上下倒算賬,連累一家子都倒黴,死的慘絕人寰。

張居正改革,之所以大獲成功,之所以“人亡政息”,都和他人格特質息息相關。


湖北老張,當年搞改革,捨生忘死,大刀斧闊,雷厲風行,主要要“搞”的,是什麼人,是什麼事?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說起來,老張的改革理想,確實不是圖私利——雖然他也不清白。他想達成的最後效應,就是強國富民貧官。可是如此一來,他要動的奶酪,太大了,是整個體制。可問題在於,他一方面有才幹,有絕對的“權”力,以高壓懾服朝野;另一方面,做事卻缺乏“有經有權”的“權”,驕橫、偏執、專斷、寡情。整個體制中人,是明面不得已支持,可暗地裡都不大願意,只是逡巡噤口而已。

王亞南有本名著,是為《中國官僚政治研究》,這方面的經典了。在這本書中,他講中國舊時代的制度,有兩大槓桿,一個是科舉制,另一個則為稅制。科舉,相當如今的高考和公務員考試製度,是國家行政人員的來源;而稅制,即財稅制度,在舊時代的農業社會,和土地緊密相聯,它在上面一舉一動的改革涉及,都與全國上下各地賴此獲取絕大部分收益的官僚、地主的利益筋骨相關。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老張目光很遠大,也可謂當時最清醒之人。他之改革,就是要重新分配,希圖重建兩大槓桿。論手段,是以刷新吏治為輔助,其真正核心,又放在了財政上。他為啥要在財政這塊下重手,其因不難揣測,黃仁宇那本《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一書早有分析,說是在張居正上臺改革前,明王朝就因為了嘉靖年間已興的南倭北虜衝突,國家內庫早就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稍有現代經濟學常識的朋友,也都會清楚,在那樣的一種狀況下,國家財政一旦告急,將會釜底抽薪地造成整個國家崩潰。像張居正這般身居朝堂之上的財政專家,是很早就看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張居正以強腕治國,說一不二,不遺餘力,從行政到財政作出全面革新,試圖重建出一個優良的官僚體制,尤其是有效率的中央集權財政體系。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但是他的一系列搞法,固然極大地充裕了積貧的國庫,但未免不近人情,實際是和全國上下官僚、地主等利益集團相奪利的,是你強必然我弱的單一化循環。這勢必將自身安危及改革舉措,都置於幾乎全體公務員乃至皇權的對立面之上,備受煎烤。他太驕傲自負了,幾乎沒有意識到這種危險,或者很明白但不屑一顧。

比如,他在全國範圍推行清丈田糧政策,一舉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具規模與實效的國家土地調查,可謂是明的三農大工程,使社會盤面作出了大重組。這條舉措,是旨在杜絕偷稅漏稅、制止土地兼併、保障田糧額度的完納,可也讓國之上下的土地私有者的利益大大受損。這是跟為官者搶銀子。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不用海瑞

在比如,他為了政令的上行下效、言出必行,提高政府機關的行政效率,推行嚴苛的考成法。所謂考成法,說穿了就是治官法,此項舉措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建立起了嚴密的簿冊制度,嚴格考核並全面整頓吏治,是做官都如驚弓之鳥。


張居正依靠這些“新國法”,一,充裕國庫,舒緩內外財政之困;二,同時在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同時治官,從而讓二者互相流動促進。

他做的很成功。他的實質做法,其實是利用制度的高度權威,把最高權力統一到自身手中,比如掌控對六科給事中的糾舉之權等等,讓官民兩造不得不唯他是從。權力高壓,成為他推動此番變革的最重要支柱,讓改革效率猛躍提升,“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新政順利實施,從而才有了萬曆前十年的太平景象。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外援戚繼光

但核心問題在於,這是一種高壓政策,沒有任何懷柔的色彩。是弄權樹威,是任人唯親,是制度的後退,是宰相沒有法理的越權,更非國家官員集體的自覺選擇,不但得不到貪腐官僚的歡迎,也讓朝堂內外正直的清流深惡痛絕。

因此,改革領頭羊的張居正,一旦身敗名裂,他所擬置的制度安排,理所當然,情所必至,幾乎都要跟著付之東流。


張居正這一點失敗的經驗,對於後世的改革大業,顯然可以獲取很多啟發。

美國過去名政治家約翰·亞當斯有句名言,“政治是什麼,政治就是妥協”,意思就在說明,任何改革理想,不管再完美,它唯一的意義,還在於能夠被實踐,而不是折騰;它最需要的藉助,不是權力高壓,而是得儘可能讓各階層收益,包括官僚們,如此才能被誠心推行,被接續下去。

比如,幾百年後的現代,新加坡等地也推行廉政、財政改革,所用的方法,一方面固然也是高壓,可另一方面是“既往不咎”,以期獲得最絕大多數官僚集體的支持,讓他們也樂意合作。如此下來,才有後來矚目的成績。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萬曆皇帝幾被架空

歷史上很多改革者,都是絕頂聰明之人,可總忘記了一條很樸素的道理:得民心者固然可以穩天下,但是獲官心者才能治天下。假如一項改革,只有鐵腕,缺乏妥協的智慧,人亡政息也就指日可待了。


張居正改革人亡政息,最核心的弊端,又不是他個人的問題,而在於明帝國的機制問題。正是這種扭曲的機制,使得當時此後任何改革之爭,不管利弊,最終都將衍為權力之鬥。

中國的歷代政治問題,至為可悲的是,都沒有辦法離開體制問題,去談其餘問題。因為除開了體制問題,其餘所有問題,雖大小不一,可基本都算細枝末節,是具體操作上的當否討論,構不成致命要害。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任何一個國家的體制,本質上是國家權力機構的組織及其運轉的程序與方式。它在無形中,時刻主導和制約著朝野內外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在現代文明社會,體制就是社會的公共權力,可在明這般的集權王朝,體制就是某一人的私有權力,是家法。

張居正改革,失敗的核心原因,就出在於這種畸形的國家機制。它使得本來良性的改革之爭、有分歧的國是之爭、並沒那麼絕對的理念之爭,全面扭曲變形,被完全簡約化成為赤裸裸的、你死我活的權力之爭。

張居正不過湖北荊州一寒傖的家庭出身,卻有如此權力,本身就是靠著帝弱母貴等這般千載難逢的機遇而得,並非常態,而是偶然。他以首輔之位,收歸核心權力,厲行高壓方式,去施行公共權力,本身就是要得罪整個體制,更要命的是,是要衝撞到、消減到皇權的威權與利益的。可是他又不具備佔據核心權力的合法性呀,是以皇權闇弱時忍氣吞聲,一稍有反制的能量,必然反過來反攻倒算。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其人,是俾斯麥、伊藤博文一流的人物,可惜所遇之主不是威廉一世、不是明治天皇。更遺憾的是,所處的大明王朝,也不是有20世紀文明曙光透進的德國與日本。


張居正的掌權,是偶然的。也因此,在這種權力必一統於某個人的機制下,多少決定他改革,失敗是必然的。

想明萬曆初年,新帝甫立,正是主少國疑未穩、朝堂波詭雲譎之際,萬曆皇帝尚在無知青少年之齡,根本沒辦法去掌控皇權、鞏固己位、理治國政。國事又日非,可謂內憂外患。

而他的母親李太后,憂心在幕後,勢力又太過薄弱,當此之時亟需找尋到一個既能強硬、有魄力又富理政才幹的朝臣作為支持,暫時代為主管朝政。張居正就是憑藉這一可遇不可求的時機,升任首輔,成為彼時的權力核心。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但是,大明國家的機制本身又是家天下的。權力在如此這般的機制中,並非平衡的設置,臣強必致主弱,而君權掌必權臣亡,這在歷代歷代都是真理。也因此,當神宗尚年幼時,還可以虛假地對張居正畢恭畢敬言聽計從,一旦羽翼得豐,有了獨自理政的條件,一切都顛倒過來了。

這樣的機制下,沒有國是國非之爭,只剩下赤裸裸的權力搶奪的表演。重新上臺的皇帝,為張揚君主集權者的權威,發洩長期被壓制的憤懣,必然要搞清算,不僅要清算張居正本人,也要清算他的政策。狠毒下來,還要清算他九族,以人腦所能想到的最慘酷無人道的方式,厲行誅殺。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所以,張居正的人亡政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歸結到根底,依然還是“封建”王朝的體制問題。可以說,中國曆代以來,國家管理的中心,還不在廟堂,而始終是皇權。它是宗法式的私家王朝的標誌,從決策到行政,在中央和地方等方方面面,都有著難以理清的相互糾纏關係。

王朝改革,特別是大的改革,假若不動此體制問題,不人亡政息也難矣。也之所以,中國歷史,暴力鼎革才是主流,改革者從來都沒下場。


任何時代,社會總有矛盾,集體又總希冀進步,因此總會出現改革與抵制並存之局,時常步履維艱,時常雲開日出,也時常血雨腥風。

"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從太祖朱元璋以流民立國,到崇禎皇帝吊死煤山,自始至終,幾乎所有功高震主的強臣悍將,都不會好下場。這在中國曆代王朝中,都是較為特殊的狀況。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1525—1582,字叔大,號太嶽,生現在的湖北荊州

究其核心原因,也許就在於政體問題。因為明朝的體制,差不多是“國法”與“家法”混為一體。如朱永嘉那本《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所講的,明帝國的建章立制,是前所未有嚴密化,從國家權力組織結構到其運行機制,不僅是中央集權,也不只是封建專制,更是君主獨裁的。

明的體制,就理論而言,是隻有“天下是非定於一”,對公共權力的漠視,遠甚於之前的唐宋,甚至是異族的元。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獨夫,能有心胸與度量,去容忍別人在臥榻之側酣睡,可以坐視窗前同時升起兩個太陽。任何有威脅的力量,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煤山,崇禎吊死處,現為著名的景點

所以,我的淺薄看法,“張居正改革失敗問題”,依然老生常談,核心還是國家制度設計上有死結,根本無法突圍。至於與貴族、大官僚衝突之類,正如後來蕭公權在他《中國政治思想史》一書中所分析的過的那樣,並非問題核心。

張居正的困擾,幾乎就是中國曆代改革者的共同處境。可以說,張之結局,及其改革何以會那麼快偃旗息鼓,像個煙霧彈一般光亮一現,放在明代,甚至置於中國悠悠歷史中,不過就是一道顯例而已。


張居正搞改革,表面上天時地利人和。可他最大的錯誤,還是剛愎自用,不其然地與整個明代官僚體制為敵,使得支持的基礎太薄弱了。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改革是個最時髦的名詞,但任何改革,都意味著外界的抵抗和自身的奉獻。因為,所謂改革,說白了就是固有的利益集團不適用了,得重現洗牌。所以,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政治變動,名目上是改制也好,變法也好,改革也罷,在本質上都是統治階層內部關係的調整,其次才是對外面社會、百姓矛盾的化解。

任何改革,要成功,都必需得有權力,有魄力,且得不怕得罪任何人。在明,張居正其人,論內最有改革的能力,談外也最有改革的條件。但他的問題在於,過於擅權,過去綁緊,不善於團結,吝嗇於施利,完全是靠強權推行,是以固然令行禁止,可無形中也得罪了整個官僚體制——因為很明顯,改革成功了,國家起死回生了,人民受益了,可體制內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受損者,滿朝文武,包括皇帝。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的改革,生前不可謂不成功。可他生前也太過於張揚了,太咄咄逼人了,奸孽要剷除,不幹事的要廢黜,連耿直的清流也不惜得罪。後果是什麼呢,眼睛一閉,就被上下倒算賬,連累一家子都倒黴,死的慘絕人寰。

張居正改革,之所以大獲成功,之所以“人亡政息”,都和他人格特質息息相關。


湖北老張,當年搞改革,捨生忘死,大刀斧闊,雷厲風行,主要要“搞”的,是什麼人,是什麼事?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說起來,老張的改革理想,確實不是圖私利——雖然他也不清白。他想達成的最後效應,就是強國富民貧官。可是如此一來,他要動的奶酪,太大了,是整個體制。可問題在於,他一方面有才幹,有絕對的“權”力,以高壓懾服朝野;另一方面,做事卻缺乏“有經有權”的“權”,驕橫、偏執、專斷、寡情。整個體制中人,是明面不得已支持,可暗地裡都不大願意,只是逡巡噤口而已。

王亞南有本名著,是為《中國官僚政治研究》,這方面的經典了。在這本書中,他講中國舊時代的制度,有兩大槓桿,一個是科舉制,另一個則為稅制。科舉,相當如今的高考和公務員考試製度,是國家行政人員的來源;而稅制,即財稅制度,在舊時代的農業社會,和土地緊密相聯,它在上面一舉一動的改革涉及,都與全國上下各地賴此獲取絕大部分收益的官僚、地主的利益筋骨相關。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老張目光很遠大,也可謂當時最清醒之人。他之改革,就是要重新分配,希圖重建兩大槓桿。論手段,是以刷新吏治為輔助,其真正核心,又放在了財政上。他為啥要在財政這塊下重手,其因不難揣測,黃仁宇那本《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一書早有分析,說是在張居正上臺改革前,明王朝就因為了嘉靖年間已興的南倭北虜衝突,國家內庫早就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稍有現代經濟學常識的朋友,也都會清楚,在那樣的一種狀況下,國家財政一旦告急,將會釜底抽薪地造成整個國家崩潰。像張居正這般身居朝堂之上的財政專家,是很早就看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張居正以強腕治國,說一不二,不遺餘力,從行政到財政作出全面革新,試圖重建出一個優良的官僚體制,尤其是有效率的中央集權財政體系。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但是他的一系列搞法,固然極大地充裕了積貧的國庫,但未免不近人情,實際是和全國上下官僚、地主等利益集團相奪利的,是你強必然我弱的單一化循環。這勢必將自身安危及改革舉措,都置於幾乎全體公務員乃至皇權的對立面之上,備受煎烤。他太驕傲自負了,幾乎沒有意識到這種危險,或者很明白但不屑一顧。

比如,他在全國範圍推行清丈田糧政策,一舉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具規模與實效的國家土地調查,可謂是明的三農大工程,使社會盤面作出了大重組。這條舉措,是旨在杜絕偷稅漏稅、制止土地兼併、保障田糧額度的完納,可也讓國之上下的土地私有者的利益大大受損。這是跟為官者搶銀子。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不用海瑞

在比如,他為了政令的上行下效、言出必行,提高政府機關的行政效率,推行嚴苛的考成法。所謂考成法,說穿了就是治官法,此項舉措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建立起了嚴密的簿冊制度,嚴格考核並全面整頓吏治,是做官都如驚弓之鳥。


張居正依靠這些“新國法”,一,充裕國庫,舒緩內外財政之困;二,同時在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同時治官,從而讓二者互相流動促進。

他做的很成功。他的實質做法,其實是利用制度的高度權威,把最高權力統一到自身手中,比如掌控對六科給事中的糾舉之權等等,讓官民兩造不得不唯他是從。權力高壓,成為他推動此番變革的最重要支柱,讓改革效率猛躍提升,“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新政順利實施,從而才有了萬曆前十年的太平景象。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外援戚繼光

但核心問題在於,這是一種高壓政策,沒有任何懷柔的色彩。是弄權樹威,是任人唯親,是制度的後退,是宰相沒有法理的越權,更非國家官員集體的自覺選擇,不但得不到貪腐官僚的歡迎,也讓朝堂內外正直的清流深惡痛絕。

因此,改革領頭羊的張居正,一旦身敗名裂,他所擬置的制度安排,理所當然,情所必至,幾乎都要跟著付之東流。


張居正這一點失敗的經驗,對於後世的改革大業,顯然可以獲取很多啟發。

美國過去名政治家約翰·亞當斯有句名言,“政治是什麼,政治就是妥協”,意思就在說明,任何改革理想,不管再完美,它唯一的意義,還在於能夠被實踐,而不是折騰;它最需要的藉助,不是權力高壓,而是得儘可能讓各階層收益,包括官僚們,如此才能被誠心推行,被接續下去。

比如,幾百年後的現代,新加坡等地也推行廉政、財政改革,所用的方法,一方面固然也是高壓,可另一方面是“既往不咎”,以期獲得最絕大多數官僚集體的支持,讓他們也樂意合作。如此下來,才有後來矚目的成績。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萬曆皇帝幾被架空

歷史上很多改革者,都是絕頂聰明之人,可總忘記了一條很樸素的道理:得民心者固然可以穩天下,但是獲官心者才能治天下。假如一項改革,只有鐵腕,缺乏妥協的智慧,人亡政息也就指日可待了。


張居正改革人亡政息,最核心的弊端,又不是他個人的問題,而在於明帝國的機制問題。正是這種扭曲的機制,使得當時此後任何改革之爭,不管利弊,最終都將衍為權力之鬥。

中國的歷代政治問題,至為可悲的是,都沒有辦法離開體制問題,去談其餘問題。因為除開了體制問題,其餘所有問題,雖大小不一,可基本都算細枝末節,是具體操作上的當否討論,構不成致命要害。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任何一個國家的體制,本質上是國家權力機構的組織及其運轉的程序與方式。它在無形中,時刻主導和制約著朝野內外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在現代文明社會,體制就是社會的公共權力,可在明這般的集權王朝,體制就是某一人的私有權力,是家法。

張居正改革,失敗的核心原因,就出在於這種畸形的國家機制。它使得本來良性的改革之爭、有分歧的國是之爭、並沒那麼絕對的理念之爭,全面扭曲變形,被完全簡約化成為赤裸裸的、你死我活的權力之爭。

張居正不過湖北荊州一寒傖的家庭出身,卻有如此權力,本身就是靠著帝弱母貴等這般千載難逢的機遇而得,並非常態,而是偶然。他以首輔之位,收歸核心權力,厲行高壓方式,去施行公共權力,本身就是要得罪整個體制,更要命的是,是要衝撞到、消減到皇權的威權與利益的。可是他又不具備佔據核心權力的合法性呀,是以皇權闇弱時忍氣吞聲,一稍有反制的能量,必然反過來反攻倒算。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其人,是俾斯麥、伊藤博文一流的人物,可惜所遇之主不是威廉一世、不是明治天皇。更遺憾的是,所處的大明王朝,也不是有20世紀文明曙光透進的德國與日本。


張居正的掌權,是偶然的。也因此,在這種權力必一統於某個人的機制下,多少決定他改革,失敗是必然的。

想明萬曆初年,新帝甫立,正是主少國疑未穩、朝堂波詭雲譎之際,萬曆皇帝尚在無知青少年之齡,根本沒辦法去掌控皇權、鞏固己位、理治國政。國事又日非,可謂內憂外患。

而他的母親李太后,憂心在幕後,勢力又太過薄弱,當此之時亟需找尋到一個既能強硬、有魄力又富理政才幹的朝臣作為支持,暫時代為主管朝政。張居正就是憑藉這一可遇不可求的時機,升任首輔,成為彼時的權力核心。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但是,大明國家的機制本身又是家天下的。權力在如此這般的機制中,並非平衡的設置,臣強必致主弱,而君權掌必權臣亡,這在歷代歷代都是真理。也因此,當神宗尚年幼時,還可以虛假地對張居正畢恭畢敬言聽計從,一旦羽翼得豐,有了獨自理政的條件,一切都顛倒過來了。

這樣的機制下,沒有國是國非之爭,只剩下赤裸裸的權力搶奪的表演。重新上臺的皇帝,為張揚君主集權者的權威,發洩長期被壓制的憤懣,必然要搞清算,不僅要清算張居正本人,也要清算他的政策。狠毒下來,還要清算他九族,以人腦所能想到的最慘酷無人道的方式,厲行誅殺。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所以,張居正的人亡政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歸結到根底,依然還是“封建”王朝的體制問題。可以說,中國曆代以來,國家管理的中心,還不在廟堂,而始終是皇權。它是宗法式的私家王朝的標誌,從決策到行政,在中央和地方等方方面面,都有著難以理清的相互糾纏關係。

王朝改革,特別是大的改革,假若不動此體制問題,不人亡政息也難矣。也之所以,中國歷史,暴力鼎革才是主流,改革者從來都沒下場。


任何時代,社會總有矛盾,集體又總希冀進步,因此總會出現改革與抵制並存之局,時常步履維艱,時常雲開日出,也時常血雨腥風。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只因為,如魯迅說的,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維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弄甜頭。改革,就是重新洗牌,完全的共識是痴人妄想,扭結廝殺是必然的。

良性的改革,應該是所有人樂見其成功的。可中國曆代,權力中心過於收歸了,人治的因素過於強大了,尊重程序什麼的理念根本無法落地。因了這層機制的衝突,也使得一切改革顯得殘酷起來。張居正的失敗,他改革的人亡政息,不過就是一段小插曲罷了。

史學家唐德剛在其《袁氏當國》一書中,曾提出著名的“歷史三峽論”命題,意思就是中國舊時代,政治轉型改革不是沒有在做,可數千年下來,都是不斷改不斷失敗,歸因核心,就在於掉進機制的溝裡去了。而且,這溝還很長,很深幽,很曲折,裡面有太多的暗礁險灘,讓張居正這些人,始於寸步難行,終在功敗垂成。

"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從太祖朱元璋以流民立國,到崇禎皇帝吊死煤山,自始至終,幾乎所有功高震主的強臣悍將,都不會好下場。這在中國曆代王朝中,都是較為特殊的狀況。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1525—1582,字叔大,號太嶽,生現在的湖北荊州

究其核心原因,也許就在於政體問題。因為明朝的體制,差不多是“國法”與“家法”混為一體。如朱永嘉那本《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與得失》所講的,明帝國的建章立制,是前所未有嚴密化,從國家權力組織結構到其運行機制,不僅是中央集權,也不只是封建專制,更是君主獨裁的。

明的體制,就理論而言,是隻有“天下是非定於一”,對公共權力的漠視,遠甚於之前的唐宋,甚至是異族的元。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獨夫,能有心胸與度量,去容忍別人在臥榻之側酣睡,可以坐視窗前同時升起兩個太陽。任何有威脅的力量,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煤山,崇禎吊死處,現為著名的景點

所以,我的淺薄看法,“張居正改革失敗問題”,依然老生常談,核心還是國家制度設計上有死結,根本無法突圍。至於與貴族、大官僚衝突之類,正如後來蕭公權在他《中國政治思想史》一書中所分析的過的那樣,並非問題核心。

張居正的困擾,幾乎就是中國曆代改革者的共同處境。可以說,張之結局,及其改革何以會那麼快偃旗息鼓,像個煙霧彈一般光亮一現,放在明代,甚至置於中國悠悠歷史中,不過就是一道顯例而已。


張居正搞改革,表面上天時地利人和。可他最大的錯誤,還是剛愎自用,不其然地與整個明代官僚體制為敵,使得支持的基礎太薄弱了。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改革是個最時髦的名詞,但任何改革,都意味著外界的抵抗和自身的奉獻。因為,所謂改革,說白了就是固有的利益集團不適用了,得重現洗牌。所以,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政治變動,名目上是改制也好,變法也好,改革也罷,在本質上都是統治階層內部關係的調整,其次才是對外面社會、百姓矛盾的化解。

任何改革,要成功,都必需得有權力,有魄力,且得不怕得罪任何人。在明,張居正其人,論內最有改革的能力,談外也最有改革的條件。但他的問題在於,過於擅權,過去綁緊,不善於團結,吝嗇於施利,完全是靠強權推行,是以固然令行禁止,可無形中也得罪了整個官僚體制——因為很明顯,改革成功了,國家起死回生了,人民受益了,可體制內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受損者,滿朝文武,包括皇帝。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的改革,生前不可謂不成功。可他生前也太過於張揚了,太咄咄逼人了,奸孽要剷除,不幹事的要廢黜,連耿直的清流也不惜得罪。後果是什麼呢,眼睛一閉,就被上下倒算賬,連累一家子都倒黴,死的慘絕人寰。

張居正改革,之所以大獲成功,之所以“人亡政息”,都和他人格特質息息相關。


湖北老張,當年搞改革,捨生忘死,大刀斧闊,雷厲風行,主要要“搞”的,是什麼人,是什麼事?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說起來,老張的改革理想,確實不是圖私利——雖然他也不清白。他想達成的最後效應,就是強國富民貧官。可是如此一來,他要動的奶酪,太大了,是整個體制。可問題在於,他一方面有才幹,有絕對的“權”力,以高壓懾服朝野;另一方面,做事卻缺乏“有經有權”的“權”,驕橫、偏執、專斷、寡情。整個體制中人,是明面不得已支持,可暗地裡都不大願意,只是逡巡噤口而已。

王亞南有本名著,是為《中國官僚政治研究》,這方面的經典了。在這本書中,他講中國舊時代的制度,有兩大槓桿,一個是科舉制,另一個則為稅制。科舉,相當如今的高考和公務員考試製度,是國家行政人員的來源;而稅制,即財稅制度,在舊時代的農業社會,和土地緊密相聯,它在上面一舉一動的改革涉及,都與全國上下各地賴此獲取絕大部分收益的官僚、地主的利益筋骨相關。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老張目光很遠大,也可謂當時最清醒之人。他之改革,就是要重新分配,希圖重建兩大槓桿。論手段,是以刷新吏治為輔助,其真正核心,又放在了財政上。他為啥要在財政這塊下重手,其因不難揣測,黃仁宇那本《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一書早有分析,說是在張居正上臺改革前,明王朝就因為了嘉靖年間已興的南倭北虜衝突,國家內庫早就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稍有現代經濟學常識的朋友,也都會清楚,在那樣的一種狀況下,國家財政一旦告急,將會釜底抽薪地造成整個國家崩潰。像張居正這般身居朝堂之上的財政專家,是很早就看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張居正以強腕治國,說一不二,不遺餘力,從行政到財政作出全面革新,試圖重建出一個優良的官僚體制,尤其是有效率的中央集權財政體系。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但是他的一系列搞法,固然極大地充裕了積貧的國庫,但未免不近人情,實際是和全國上下官僚、地主等利益集團相奪利的,是你強必然我弱的單一化循環。這勢必將自身安危及改革舉措,都置於幾乎全體公務員乃至皇權的對立面之上,備受煎烤。他太驕傲自負了,幾乎沒有意識到這種危險,或者很明白但不屑一顧。

比如,他在全國範圍推行清丈田糧政策,一舉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具規模與實效的國家土地調查,可謂是明的三農大工程,使社會盤面作出了大重組。這條舉措,是旨在杜絕偷稅漏稅、制止土地兼併、保障田糧額度的完納,可也讓國之上下的土地私有者的利益大大受損。這是跟為官者搶銀子。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不用海瑞

在比如,他為了政令的上行下效、言出必行,提高政府機關的行政效率,推行嚴苛的考成法。所謂考成法,說穿了就是治官法,此項舉措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建立起了嚴密的簿冊制度,嚴格考核並全面整頓吏治,是做官都如驚弓之鳥。


張居正依靠這些“新國法”,一,充裕國庫,舒緩內外財政之困;二,同時在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同時治官,從而讓二者互相流動促進。

他做的很成功。他的實質做法,其實是利用制度的高度權威,把最高權力統一到自身手中,比如掌控對六科給事中的糾舉之權等等,讓官民兩造不得不唯他是從。權力高壓,成為他推動此番變革的最重要支柱,讓改革效率猛躍提升,“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新政順利實施,從而才有了萬曆前十年的太平景象。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外援戚繼光

但核心問題在於,這是一種高壓政策,沒有任何懷柔的色彩。是弄權樹威,是任人唯親,是制度的後退,是宰相沒有法理的越權,更非國家官員集體的自覺選擇,不但得不到貪腐官僚的歡迎,也讓朝堂內外正直的清流深惡痛絕。

因此,改革領頭羊的張居正,一旦身敗名裂,他所擬置的制度安排,理所當然,情所必至,幾乎都要跟著付之東流。


張居正這一點失敗的經驗,對於後世的改革大業,顯然可以獲取很多啟發。

美國過去名政治家約翰·亞當斯有句名言,“政治是什麼,政治就是妥協”,意思就在說明,任何改革理想,不管再完美,它唯一的意義,還在於能夠被實踐,而不是折騰;它最需要的藉助,不是權力高壓,而是得儘可能讓各階層收益,包括官僚們,如此才能被誠心推行,被接續下去。

比如,幾百年後的現代,新加坡等地也推行廉政、財政改革,所用的方法,一方面固然也是高壓,可另一方面是“既往不咎”,以期獲得最絕大多數官僚集體的支持,讓他們也樂意合作。如此下來,才有後來矚目的成績。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萬曆皇帝幾被架空

歷史上很多改革者,都是絕頂聰明之人,可總忘記了一條很樸素的道理:得民心者固然可以穩天下,但是獲官心者才能治天下。假如一項改革,只有鐵腕,缺乏妥協的智慧,人亡政息也就指日可待了。


張居正改革人亡政息,最核心的弊端,又不是他個人的問題,而在於明帝國的機制問題。正是這種扭曲的機制,使得當時此後任何改革之爭,不管利弊,最終都將衍為權力之鬥。

中國的歷代政治問題,至為可悲的是,都沒有辦法離開體制問題,去談其餘問題。因為除開了體制問題,其餘所有問題,雖大小不一,可基本都算細枝末節,是具體操作上的當否討論,構不成致命要害。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任何一個國家的體制,本質上是國家權力機構的組織及其運轉的程序與方式。它在無形中,時刻主導和制約著朝野內外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在現代文明社會,體制就是社會的公共權力,可在明這般的集權王朝,體制就是某一人的私有權力,是家法。

張居正改革,失敗的核心原因,就出在於這種畸形的國家機制。它使得本來良性的改革之爭、有分歧的國是之爭、並沒那麼絕對的理念之爭,全面扭曲變形,被完全簡約化成為赤裸裸的、你死我活的權力之爭。

張居正不過湖北荊州一寒傖的家庭出身,卻有如此權力,本身就是靠著帝弱母貴等這般千載難逢的機遇而得,並非常態,而是偶然。他以首輔之位,收歸核心權力,厲行高壓方式,去施行公共權力,本身就是要得罪整個體制,更要命的是,是要衝撞到、消減到皇權的威權與利益的。可是他又不具備佔據核心權力的合法性呀,是以皇權闇弱時忍氣吞聲,一稍有反制的能量,必然反過來反攻倒算。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張居正其人,是俾斯麥、伊藤博文一流的人物,可惜所遇之主不是威廉一世、不是明治天皇。更遺憾的是,所處的大明王朝,也不是有20世紀文明曙光透進的德國與日本。


張居正的掌權,是偶然的。也因此,在這種權力必一統於某個人的機制下,多少決定他改革,失敗是必然的。

想明萬曆初年,新帝甫立,正是主少國疑未穩、朝堂波詭雲譎之際,萬曆皇帝尚在無知青少年之齡,根本沒辦法去掌控皇權、鞏固己位、理治國政。國事又日非,可謂內憂外患。

而他的母親李太后,憂心在幕後,勢力又太過薄弱,當此之時亟需找尋到一個既能強硬、有魄力又富理政才幹的朝臣作為支持,暫時代為主管朝政。張居正就是憑藉這一可遇不可求的時機,升任首輔,成為彼時的權力核心。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但是,大明國家的機制本身又是家天下的。權力在如此這般的機制中,並非平衡的設置,臣強必致主弱,而君權掌必權臣亡,這在歷代歷代都是真理。也因此,當神宗尚年幼時,還可以虛假地對張居正畢恭畢敬言聽計從,一旦羽翼得豐,有了獨自理政的條件,一切都顛倒過來了。

這樣的機制下,沒有國是國非之爭,只剩下赤裸裸的權力搶奪的表演。重新上臺的皇帝,為張揚君主集權者的權威,發洩長期被壓制的憤懣,必然要搞清算,不僅要清算張居正本人,也要清算他的政策。狠毒下來,還要清算他九族,以人腦所能想到的最慘酷無人道的方式,厲行誅殺。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所以,張居正的人亡政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歸結到根底,依然還是“封建”王朝的體制問題。可以說,中國曆代以來,國家管理的中心,還不在廟堂,而始終是皇權。它是宗法式的私家王朝的標誌,從決策到行政,在中央和地方等方方面面,都有著難以理清的相互糾纏關係。

王朝改革,特別是大的改革,假若不動此體制問題,不人亡政息也難矣。也之所以,中國歷史,暴力鼎革才是主流,改革者從來都沒下場。


任何時代,社會總有矛盾,集體又總希冀進步,因此總會出現改革與抵制並存之局,時常步履維艱,時常雲開日出,也時常血雨腥風。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只因為,如魯迅說的,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維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弄甜頭。改革,就是重新洗牌,完全的共識是痴人妄想,扭結廝殺是必然的。

良性的改革,應該是所有人樂見其成功的。可中國曆代,權力中心過於收歸了,人治的因素過於強大了,尊重程序什麼的理念根本無法落地。因了這層機制的衝突,也使得一切改革顯得殘酷起來。張居正的失敗,他改革的人亡政息,不過就是一段小插曲罷了。

史學家唐德剛在其《袁氏當國》一書中,曾提出著名的“歷史三峽論”命題,意思就是中國舊時代,政治轉型改革不是沒有在做,可數千年下來,都是不斷改不斷失敗,歸因核心,就在於掉進機制的溝裡去了。而且,這溝還很長,很深幽,很曲折,裡面有太多的暗礁險灘,讓張居正這些人,始於寸步難行,終在功敗垂成。

張居正一代權相,搞改革竟“人亡政息”,核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那麼,有多長時間,中國人能從溝裡徹底走出來呢。 民國時期的唐德剛,看軍閥割據國家紛亂,沒有答案,只有悲觀。也許,讀史,容易使人失掉想象力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