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服裝 我在宮裡做廚師 明朝 成都 錦州 清朝 冷兵器研究所 2019-09-05
"
"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編者按:讀明末清初戰爭史時,清方的史料,總給人一種感覺:八旗軍是戰無不勝的人形高達,每每都是以極小的代價取勝。而對面的明軍則是一觸即潰,毫無戰鬥力可言。那麼,歷史真是這樣的嗎?真相到底如何?

我們以崇禎十三年的遼東戰事為例,做一分析。此時距離清軍入關還有四年,八旗軍數次入內地劫掠,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明朝內憂外患嚴重。就是在這樣風雨飄搖的動亂時期,八旗軍在遼東戰場的表現也離清代史書中“戰無不勝”的形象相差甚遠。蔡家樓臺是“錦北傳烽緊地”,“烽火嚴明”,是八旗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崇禎十三年五月初九黎明時分,八旗軍“馬步四面合圍攻臺”。

"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編者按:讀明末清初戰爭史時,清方的史料,總給人一種感覺:八旗軍是戰無不勝的人形高達,每每都是以極小的代價取勝。而對面的明軍則是一觸即潰,毫無戰鬥力可言。那麼,歷史真是這樣的嗎?真相到底如何?

我們以崇禎十三年的遼東戰事為例,做一分析。此時距離清軍入關還有四年,八旗軍數次入內地劫掠,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明朝內憂外患嚴重。就是在這樣風雨飄搖的動亂時期,八旗軍在遼東戰場的表現也離清代史書中“戰無不勝”的形象相差甚遠。蔡家樓臺是“錦北傳烽緊地”,“烽火嚴明”,是八旗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崇禎十三年五月初九黎明時分,八旗軍“馬步四面合圍攻臺”。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駐守在墩臺的明軍“設誓,人人竭力用命,有死無二”。對付距離稍遠的敵人,他們用“槍炮、弓箭射打”;對付靠近墩臺的敵人,就“擲火罐噴燒”。守軍“四面互為接應”,在“臺牆窄處”誘敵深入,等八旗軍大舉攻擊之時,“接放火罐三個”。八旗軍“一時不能轉出,多被燒死”。由於墩臺小而圍者眾,所以明軍“槍炮箭射俱無虛發”,給八旗軍造成巨大人員傷亡,使之不得不暫停攻勢。

"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編者按:讀明末清初戰爭史時,清方的史料,總給人一種感覺:八旗軍是戰無不勝的人形高達,每每都是以極小的代價取勝。而對面的明軍則是一觸即潰,毫無戰鬥力可言。那麼,歷史真是這樣的嗎?真相到底如何?

我們以崇禎十三年的遼東戰事為例,做一分析。此時距離清軍入關還有四年,八旗軍數次入內地劫掠,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明朝內憂外患嚴重。就是在這樣風雨飄搖的動亂時期,八旗軍在遼東戰場的表現也離清代史書中“戰無不勝”的形象相差甚遠。蔡家樓臺是“錦北傳烽緊地”,“烽火嚴明”,是八旗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崇禎十三年五月初九黎明時分,八旗軍“馬步四面合圍攻臺”。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駐守在墩臺的明軍“設誓,人人竭力用命,有死無二”。對付距離稍遠的敵人,他們用“槍炮、弓箭射打”;對付靠近墩臺的敵人,就“擲火罐噴燒”。守軍“四面互為接應”,在“臺牆窄處”誘敵深入,等八旗軍大舉攻擊之時,“接放火罐三個”。八旗軍“一時不能轉出,多被燒死”。由於墩臺小而圍者眾,所以明軍“槍炮箭射俱無虛發”,給八旗軍造成巨大人員傷亡,使之不得不暫停攻勢。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趁著這個當口,明軍趁機下臺割取首級六顆,想著能“保全驗功請賞”。不一會兒,八旗軍發動第二波攻勢。他們本想著一波流拿下墩臺,不想守軍如此頑強。所以這次八旗軍拉來“九道箍天字號大炮六位,四面架高衝打”,“以至垛口漸被擊倒”。八旗軍趁勢發起衝擊,想要奪取墩臺。明軍又一次互相發誓死守,誓與墩臺共存亡。面對攀援而上的八旗軍,明軍把衣服撕開包裹火藥,製成簡易炸藥包,“裂衣包藥,亂擲燒焚,隨擲隨燒”。因八旗軍擠作一團,死傷無數。守軍每人都身中數箭,多者十餘箭,少的四五箭。但明軍“箭不及拔,猶各奮力周圍,奔顧四應”。到傍晚時分,八旗軍才停止攻勢。此時“垛口盡壞,臺身亦裂,無有遮攔,難以站立”。第二天二更時分,八旗軍“起噴煙,隨煙而上”。此時,明軍“火藥、箭炮擊打等物,俱已用竭無已”,只能“執短刀並木槓刺擊”。但因眾寡懸殊,墩臺終被攻克。

"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編者按:讀明末清初戰爭史時,清方的史料,總給人一種感覺:八旗軍是戰無不勝的人形高達,每每都是以極小的代價取勝。而對面的明軍則是一觸即潰,毫無戰鬥力可言。那麼,歷史真是這樣的嗎?真相到底如何?

我們以崇禎十三年的遼東戰事為例,做一分析。此時距離清軍入關還有四年,八旗軍數次入內地劫掠,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明朝內憂外患嚴重。就是在這樣風雨飄搖的動亂時期,八旗軍在遼東戰場的表現也離清代史書中“戰無不勝”的形象相差甚遠。蔡家樓臺是“錦北傳烽緊地”,“烽火嚴明”,是八旗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崇禎十三年五月初九黎明時分,八旗軍“馬步四面合圍攻臺”。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駐守在墩臺的明軍“設誓,人人竭力用命,有死無二”。對付距離稍遠的敵人,他們用“槍炮、弓箭射打”;對付靠近墩臺的敵人,就“擲火罐噴燒”。守軍“四面互為接應”,在“臺牆窄處”誘敵深入,等八旗軍大舉攻擊之時,“接放火罐三個”。八旗軍“一時不能轉出,多被燒死”。由於墩臺小而圍者眾,所以明軍“槍炮箭射俱無虛發”,給八旗軍造成巨大人員傷亡,使之不得不暫停攻勢。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趁著這個當口,明軍趁機下臺割取首級六顆,想著能“保全驗功請賞”。不一會兒,八旗軍發動第二波攻勢。他們本想著一波流拿下墩臺,不想守軍如此頑強。所以這次八旗軍拉來“九道箍天字號大炮六位,四面架高衝打”,“以至垛口漸被擊倒”。八旗軍趁勢發起衝擊,想要奪取墩臺。明軍又一次互相發誓死守,誓與墩臺共存亡。面對攀援而上的八旗軍,明軍把衣服撕開包裹火藥,製成簡易炸藥包,“裂衣包藥,亂擲燒焚,隨擲隨燒”。因八旗軍擠作一團,死傷無數。守軍每人都身中數箭,多者十餘箭,少的四五箭。但明軍“箭不及拔,猶各奮力周圍,奔顧四應”。到傍晚時分,八旗軍才停止攻勢。此時“垛口盡壞,臺身亦裂,無有遮攔,難以站立”。第二天二更時分,八旗軍“起噴煙,隨煙而上”。此時,明軍“火藥、箭炮擊打等物,俱已用竭無已”,只能“執短刀並木槓刺擊”。但因眾寡懸殊,墩臺終被攻克。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八旗軍,面對一個小小的墩臺,用了一整天時間,在火炮的協助下,發動多次攻擊,才以極大的代價攻佔。那麼守軍有多少人呢?不過十七人。如果說這是堡壘攻防戰,守軍佔盡地利,那麼平地野戰,八旗軍的表現也不怎麼符合“戰無不勝”的形象。崇禎十三年五月初九日,八旗軍數千騎兵突襲寧遠。明軍主力與之正面對抗,同時埋伏在棗山等地的“伏兵四起”,“弓箭大炮齊發”,八旗軍傷亡慘重,奔北三十里。之所以明軍準備充分,是因為早在五月初七,明軍的偵查部隊就獲悉八旗的動向蹤跡,明前線指揮準確判斷出八旗的作戰意圖,故有此勝。

"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編者按:讀明末清初戰爭史時,清方的史料,總給人一種感覺:八旗軍是戰無不勝的人形高達,每每都是以極小的代價取勝。而對面的明軍則是一觸即潰,毫無戰鬥力可言。那麼,歷史真是這樣的嗎?真相到底如何?

我們以崇禎十三年的遼東戰事為例,做一分析。此時距離清軍入關還有四年,八旗軍數次入內地劫掠,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明朝內憂外患嚴重。就是在這樣風雨飄搖的動亂時期,八旗軍在遼東戰場的表現也離清代史書中“戰無不勝”的形象相差甚遠。蔡家樓臺是“錦北傳烽緊地”,“烽火嚴明”,是八旗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崇禎十三年五月初九黎明時分,八旗軍“馬步四面合圍攻臺”。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駐守在墩臺的明軍“設誓,人人竭力用命,有死無二”。對付距離稍遠的敵人,他們用“槍炮、弓箭射打”;對付靠近墩臺的敵人,就“擲火罐噴燒”。守軍“四面互為接應”,在“臺牆窄處”誘敵深入,等八旗軍大舉攻擊之時,“接放火罐三個”。八旗軍“一時不能轉出,多被燒死”。由於墩臺小而圍者眾,所以明軍“槍炮箭射俱無虛發”,給八旗軍造成巨大人員傷亡,使之不得不暫停攻勢。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趁著這個當口,明軍趁機下臺割取首級六顆,想著能“保全驗功請賞”。不一會兒,八旗軍發動第二波攻勢。他們本想著一波流拿下墩臺,不想守軍如此頑強。所以這次八旗軍拉來“九道箍天字號大炮六位,四面架高衝打”,“以至垛口漸被擊倒”。八旗軍趁勢發起衝擊,想要奪取墩臺。明軍又一次互相發誓死守,誓與墩臺共存亡。面對攀援而上的八旗軍,明軍把衣服撕開包裹火藥,製成簡易炸藥包,“裂衣包藥,亂擲燒焚,隨擲隨燒”。因八旗軍擠作一團,死傷無數。守軍每人都身中數箭,多者十餘箭,少的四五箭。但明軍“箭不及拔,猶各奮力周圍,奔顧四應”。到傍晚時分,八旗軍才停止攻勢。此時“垛口盡壞,臺身亦裂,無有遮攔,難以站立”。第二天二更時分,八旗軍“起噴煙,隨煙而上”。此時,明軍“火藥、箭炮擊打等物,俱已用竭無已”,只能“執短刀並木槓刺擊”。但因眾寡懸殊,墩臺終被攻克。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八旗軍,面對一個小小的墩臺,用了一整天時間,在火炮的協助下,發動多次攻擊,才以極大的代價攻佔。那麼守軍有多少人呢?不過十七人。如果說這是堡壘攻防戰,守軍佔盡地利,那麼平地野戰,八旗軍的表現也不怎麼符合“戰無不勝”的形象。崇禎十三年五月初九日,八旗軍數千騎兵突襲寧遠。明軍主力與之正面對抗,同時埋伏在棗山等地的“伏兵四起”,“弓箭大炮齊發”,八旗軍傷亡慘重,奔北三十里。之所以明軍準備充分,是因為早在五月初七,明軍的偵查部隊就獲悉八旗的動向蹤跡,明前線指揮準確判斷出八旗的作戰意圖,故有此勝。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五月十七日,八旗軍五千餘騎兵想要夜襲明軍,不想被明軍一千騎兵打了埋伏,八旗軍潰逃。十八日,明軍接獲情報,八旗軍萬餘騎兵欲突襲杏山。明軍集結於夾馬山,八旗軍“分頭數十股”率先發動攻擊。明軍“迎頭赴敵,直搗中堅,連展數陣,砍倒大旗數杆”,八旗軍大敗而逃,明軍進行追擊。此時,八旗援軍趕到,“糾集餘眾拼命衝突”。見此情形,明軍繼續攻擊,八旗軍一“戴金盔、執金刀”的將領被明軍射殺,餘眾逃回大營。六月二十八日,明軍偵查發現,八旗軍“分十餘股,齊向錦城飛奔前來”,遂做好戰鬥準備。八旗兵“黃白紅藍旗”一萬五千餘騎兵,“三面飛繞錦城”,並且在錦州西北角集中多門火炮轟擊城牆。

"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編者按:讀明末清初戰爭史時,清方的史料,總給人一種感覺:八旗軍是戰無不勝的人形高達,每每都是以極小的代價取勝。而對面的明軍則是一觸即潰,毫無戰鬥力可言。那麼,歷史真是這樣的嗎?真相到底如何?

我們以崇禎十三年的遼東戰事為例,做一分析。此時距離清軍入關還有四年,八旗軍數次入內地劫掠,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明朝內憂外患嚴重。就是在這樣風雨飄搖的動亂時期,八旗軍在遼東戰場的表現也離清代史書中“戰無不勝”的形象相差甚遠。蔡家樓臺是“錦北傳烽緊地”,“烽火嚴明”,是八旗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崇禎十三年五月初九黎明時分,八旗軍“馬步四面合圍攻臺”。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駐守在墩臺的明軍“設誓,人人竭力用命,有死無二”。對付距離稍遠的敵人,他們用“槍炮、弓箭射打”;對付靠近墩臺的敵人,就“擲火罐噴燒”。守軍“四面互為接應”,在“臺牆窄處”誘敵深入,等八旗軍大舉攻擊之時,“接放火罐三個”。八旗軍“一時不能轉出,多被燒死”。由於墩臺小而圍者眾,所以明軍“槍炮箭射俱無虛發”,給八旗軍造成巨大人員傷亡,使之不得不暫停攻勢。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趁著這個當口,明軍趁機下臺割取首級六顆,想著能“保全驗功請賞”。不一會兒,八旗軍發動第二波攻勢。他們本想著一波流拿下墩臺,不想守軍如此頑強。所以這次八旗軍拉來“九道箍天字號大炮六位,四面架高衝打”,“以至垛口漸被擊倒”。八旗軍趁勢發起衝擊,想要奪取墩臺。明軍又一次互相發誓死守,誓與墩臺共存亡。面對攀援而上的八旗軍,明軍把衣服撕開包裹火藥,製成簡易炸藥包,“裂衣包藥,亂擲燒焚,隨擲隨燒”。因八旗軍擠作一團,死傷無數。守軍每人都身中數箭,多者十餘箭,少的四五箭。但明軍“箭不及拔,猶各奮力周圍,奔顧四應”。到傍晚時分,八旗軍才停止攻勢。此時“垛口盡壞,臺身亦裂,無有遮攔,難以站立”。第二天二更時分,八旗軍“起噴煙,隨煙而上”。此時,明軍“火藥、箭炮擊打等物,俱已用竭無已”,只能“執短刀並木槓刺擊”。但因眾寡懸殊,墩臺終被攻克。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八旗軍,面對一個小小的墩臺,用了一整天時間,在火炮的協助下,發動多次攻擊,才以極大的代價攻佔。那麼守軍有多少人呢?不過十七人。如果說這是堡壘攻防戰,守軍佔盡地利,那麼平地野戰,八旗軍的表現也不怎麼符合“戰無不勝”的形象。崇禎十三年五月初九日,八旗軍數千騎兵突襲寧遠。明軍主力與之正面對抗,同時埋伏在棗山等地的“伏兵四起”,“弓箭大炮齊發”,八旗軍傷亡慘重,奔北三十里。之所以明軍準備充分,是因為早在五月初七,明軍的偵查部隊就獲悉八旗的動向蹤跡,明前線指揮準確判斷出八旗的作戰意圖,故有此勝。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五月十七日,八旗軍五千餘騎兵想要夜襲明軍,不想被明軍一千騎兵打了埋伏,八旗軍潰逃。十八日,明軍接獲情報,八旗軍萬餘騎兵欲突襲杏山。明軍集結於夾馬山,八旗軍“分頭數十股”率先發動攻擊。明軍“迎頭赴敵,直搗中堅,連展數陣,砍倒大旗數杆”,八旗軍大敗而逃,明軍進行追擊。此時,八旗援軍趕到,“糾集餘眾拼命衝突”。見此情形,明軍繼續攻擊,八旗軍一“戴金盔、執金刀”的將領被明軍射殺,餘眾逃回大營。六月二十八日,明軍偵查發現,八旗軍“分十餘股,齊向錦城飛奔前來”,遂做好戰鬥準備。八旗兵“黃白紅藍旗”一萬五千餘騎兵,“三面飛繞錦城”,並且在錦州西北角集中多門火炮轟擊城牆。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明軍在城外列陣,嚴陣以待。錦州城中的明軍火炮也轟擊八旗軍,“炮到賊陣,遂開一路,傷虜紛紛落馬,無如賊勢嚴眾,隨分隨合”。錦州西面跟南面兩處的八旗軍,“倏進倏退,惕於我炮之急擊,不敢驟深”。此時,西北方向的八旗軍五百餘騎兵突擊,明軍騎兵“亦即奮迎,各相對射”。激戰中,八旗一名將領中箭落馬,餘眾潰散。明軍發動反衝鋒,這五百先鋒騎兵被迫退回本陣。雙方激戰一上午,八旗火炮被明軍壓制,且損失慘重,被迫撤退。七月初八日,明軍偵知八旗“列營於壯軍臺、楊官屯一帶”,於是前線四總兵“密挑精銳,銜枚前進”,夜襲敵營。初九日“四更時分直抵虜營”,八旗軍毫無防備,被明軍“衝殺三陣,死傷無數”,餘眾潰逃。明軍在完成預定作戰任務後,“五更時分收兵回營”,用了兩小時,乾淨利落。

"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編者按:讀明末清初戰爭史時,清方的史料,總給人一種感覺:八旗軍是戰無不勝的人形高達,每每都是以極小的代價取勝。而對面的明軍則是一觸即潰,毫無戰鬥力可言。那麼,歷史真是這樣的嗎?真相到底如何?

我們以崇禎十三年的遼東戰事為例,做一分析。此時距離清軍入關還有四年,八旗軍數次入內地劫掠,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明朝內憂外患嚴重。就是在這樣風雨飄搖的動亂時期,八旗軍在遼東戰場的表現也離清代史書中“戰無不勝”的形象相差甚遠。蔡家樓臺是“錦北傳烽緊地”,“烽火嚴明”,是八旗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崇禎十三年五月初九黎明時分,八旗軍“馬步四面合圍攻臺”。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駐守在墩臺的明軍“設誓,人人竭力用命,有死無二”。對付距離稍遠的敵人,他們用“槍炮、弓箭射打”;對付靠近墩臺的敵人,就“擲火罐噴燒”。守軍“四面互為接應”,在“臺牆窄處”誘敵深入,等八旗軍大舉攻擊之時,“接放火罐三個”。八旗軍“一時不能轉出,多被燒死”。由於墩臺小而圍者眾,所以明軍“槍炮箭射俱無虛發”,給八旗軍造成巨大人員傷亡,使之不得不暫停攻勢。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趁著這個當口,明軍趁機下臺割取首級六顆,想著能“保全驗功請賞”。不一會兒,八旗軍發動第二波攻勢。他們本想著一波流拿下墩臺,不想守軍如此頑強。所以這次八旗軍拉來“九道箍天字號大炮六位,四面架高衝打”,“以至垛口漸被擊倒”。八旗軍趁勢發起衝擊,想要奪取墩臺。明軍又一次互相發誓死守,誓與墩臺共存亡。面對攀援而上的八旗軍,明軍把衣服撕開包裹火藥,製成簡易炸藥包,“裂衣包藥,亂擲燒焚,隨擲隨燒”。因八旗軍擠作一團,死傷無數。守軍每人都身中數箭,多者十餘箭,少的四五箭。但明軍“箭不及拔,猶各奮力周圍,奔顧四應”。到傍晚時分,八旗軍才停止攻勢。此時“垛口盡壞,臺身亦裂,無有遮攔,難以站立”。第二天二更時分,八旗軍“起噴煙,隨煙而上”。此時,明軍“火藥、箭炮擊打等物,俱已用竭無已”,只能“執短刀並木槓刺擊”。但因眾寡懸殊,墩臺終被攻克。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八旗軍,面對一個小小的墩臺,用了一整天時間,在火炮的協助下,發動多次攻擊,才以極大的代價攻佔。那麼守軍有多少人呢?不過十七人。如果說這是堡壘攻防戰,守軍佔盡地利,那麼平地野戰,八旗軍的表現也不怎麼符合“戰無不勝”的形象。崇禎十三年五月初九日,八旗軍數千騎兵突襲寧遠。明軍主力與之正面對抗,同時埋伏在棗山等地的“伏兵四起”,“弓箭大炮齊發”,八旗軍傷亡慘重,奔北三十里。之所以明軍準備充分,是因為早在五月初七,明軍的偵查部隊就獲悉八旗的動向蹤跡,明前線指揮準確判斷出八旗的作戰意圖,故有此勝。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五月十七日,八旗軍五千餘騎兵想要夜襲明軍,不想被明軍一千騎兵打了埋伏,八旗軍潰逃。十八日,明軍接獲情報,八旗軍萬餘騎兵欲突襲杏山。明軍集結於夾馬山,八旗軍“分頭數十股”率先發動攻擊。明軍“迎頭赴敵,直搗中堅,連展數陣,砍倒大旗數杆”,八旗軍大敗而逃,明軍進行追擊。此時,八旗援軍趕到,“糾集餘眾拼命衝突”。見此情形,明軍繼續攻擊,八旗軍一“戴金盔、執金刀”的將領被明軍射殺,餘眾逃回大營。六月二十八日,明軍偵查發現,八旗軍“分十餘股,齊向錦城飛奔前來”,遂做好戰鬥準備。八旗兵“黃白紅藍旗”一萬五千餘騎兵,“三面飛繞錦城”,並且在錦州西北角集中多門火炮轟擊城牆。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明軍在城外列陣,嚴陣以待。錦州城中的明軍火炮也轟擊八旗軍,“炮到賊陣,遂開一路,傷虜紛紛落馬,無如賊勢嚴眾,隨分隨合”。錦州西面跟南面兩處的八旗軍,“倏進倏退,惕於我炮之急擊,不敢驟深”。此時,西北方向的八旗軍五百餘騎兵突擊,明軍騎兵“亦即奮迎,各相對射”。激戰中,八旗一名將領中箭落馬,餘眾潰散。明軍發動反衝鋒,這五百先鋒騎兵被迫退回本陣。雙方激戰一上午,八旗火炮被明軍壓制,且損失慘重,被迫撤退。七月初八日,明軍偵知八旗“列營於壯軍臺、楊官屯一帶”,於是前線四總兵“密挑精銳,銜枚前進”,夜襲敵營。初九日“四更時分直抵虜營”,八旗軍毫無防備,被明軍“衝殺三陣,死傷無數”,餘眾潰逃。明軍在完成預定作戰任務後,“五更時分收兵回營”,用了兩小時,乾淨利落。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七月十七日,明軍偵知八旗多路集結,準備攻擊錦州,於是做好戰鬥準備。當天八旗數千騎兵突襲錦州,明軍分三路迎擊。一路明軍“迎頭由東西遏其首”,另一路“由西南而衝其右”,第三路“從西北而衝其左”。除此之外,還有一路明軍作為預備隊列陣於後,以便隨時接應。同時,第五路明軍以火炮“相機遠近徐進”。明軍前三路騎兵“奮勇接戰,往來截殺,殆五六遍”,八旗軍最終敗退。明軍追擊數裡,因八旗援軍到達而撤退。七月二十六日,八旗數千騎兵攻擊亮馬山明軍大營,被明軍擊退。第二天,八旗萬餘騎兵再次攻擊,又被擊退。

"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編者按:讀明末清初戰爭史時,清方的史料,總給人一種感覺:八旗軍是戰無不勝的人形高達,每每都是以極小的代價取勝。而對面的明軍則是一觸即潰,毫無戰鬥力可言。那麼,歷史真是這樣的嗎?真相到底如何?

我們以崇禎十三年的遼東戰事為例,做一分析。此時距離清軍入關還有四年,八旗軍數次入內地劫掠,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明朝內憂外患嚴重。就是在這樣風雨飄搖的動亂時期,八旗軍在遼東戰場的表現也離清代史書中“戰無不勝”的形象相差甚遠。蔡家樓臺是“錦北傳烽緊地”,“烽火嚴明”,是八旗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崇禎十三年五月初九黎明時分,八旗軍“馬步四面合圍攻臺”。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駐守在墩臺的明軍“設誓,人人竭力用命,有死無二”。對付距離稍遠的敵人,他們用“槍炮、弓箭射打”;對付靠近墩臺的敵人,就“擲火罐噴燒”。守軍“四面互為接應”,在“臺牆窄處”誘敵深入,等八旗軍大舉攻擊之時,“接放火罐三個”。八旗軍“一時不能轉出,多被燒死”。由於墩臺小而圍者眾,所以明軍“槍炮箭射俱無虛發”,給八旗軍造成巨大人員傷亡,使之不得不暫停攻勢。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趁著這個當口,明軍趁機下臺割取首級六顆,想著能“保全驗功請賞”。不一會兒,八旗軍發動第二波攻勢。他們本想著一波流拿下墩臺,不想守軍如此頑強。所以這次八旗軍拉來“九道箍天字號大炮六位,四面架高衝打”,“以至垛口漸被擊倒”。八旗軍趁勢發起衝擊,想要奪取墩臺。明軍又一次互相發誓死守,誓與墩臺共存亡。面對攀援而上的八旗軍,明軍把衣服撕開包裹火藥,製成簡易炸藥包,“裂衣包藥,亂擲燒焚,隨擲隨燒”。因八旗軍擠作一團,死傷無數。守軍每人都身中數箭,多者十餘箭,少的四五箭。但明軍“箭不及拔,猶各奮力周圍,奔顧四應”。到傍晚時分,八旗軍才停止攻勢。此時“垛口盡壞,臺身亦裂,無有遮攔,難以站立”。第二天二更時分,八旗軍“起噴煙,隨煙而上”。此時,明軍“火藥、箭炮擊打等物,俱已用竭無已”,只能“執短刀並木槓刺擊”。但因眾寡懸殊,墩臺終被攻克。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八旗軍,面對一個小小的墩臺,用了一整天時間,在火炮的協助下,發動多次攻擊,才以極大的代價攻佔。那麼守軍有多少人呢?不過十七人。如果說這是堡壘攻防戰,守軍佔盡地利,那麼平地野戰,八旗軍的表現也不怎麼符合“戰無不勝”的形象。崇禎十三年五月初九日,八旗軍數千騎兵突襲寧遠。明軍主力與之正面對抗,同時埋伏在棗山等地的“伏兵四起”,“弓箭大炮齊發”,八旗軍傷亡慘重,奔北三十里。之所以明軍準備充分,是因為早在五月初七,明軍的偵查部隊就獲悉八旗的動向蹤跡,明前線指揮準確判斷出八旗的作戰意圖,故有此勝。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五月十七日,八旗軍五千餘騎兵想要夜襲明軍,不想被明軍一千騎兵打了埋伏,八旗軍潰逃。十八日,明軍接獲情報,八旗軍萬餘騎兵欲突襲杏山。明軍集結於夾馬山,八旗軍“分頭數十股”率先發動攻擊。明軍“迎頭赴敵,直搗中堅,連展數陣,砍倒大旗數杆”,八旗軍大敗而逃,明軍進行追擊。此時,八旗援軍趕到,“糾集餘眾拼命衝突”。見此情形,明軍繼續攻擊,八旗軍一“戴金盔、執金刀”的將領被明軍射殺,餘眾逃回大營。六月二十八日,明軍偵查發現,八旗軍“分十餘股,齊向錦城飛奔前來”,遂做好戰鬥準備。八旗兵“黃白紅藍旗”一萬五千餘騎兵,“三面飛繞錦城”,並且在錦州西北角集中多門火炮轟擊城牆。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明軍在城外列陣,嚴陣以待。錦州城中的明軍火炮也轟擊八旗軍,“炮到賊陣,遂開一路,傷虜紛紛落馬,無如賊勢嚴眾,隨分隨合”。錦州西面跟南面兩處的八旗軍,“倏進倏退,惕於我炮之急擊,不敢驟深”。此時,西北方向的八旗軍五百餘騎兵突擊,明軍騎兵“亦即奮迎,各相對射”。激戰中,八旗一名將領中箭落馬,餘眾潰散。明軍發動反衝鋒,這五百先鋒騎兵被迫退回本陣。雙方激戰一上午,八旗火炮被明軍壓制,且損失慘重,被迫撤退。七月初八日,明軍偵知八旗“列營於壯軍臺、楊官屯一帶”,於是前線四總兵“密挑精銳,銜枚前進”,夜襲敵營。初九日“四更時分直抵虜營”,八旗軍毫無防備,被明軍“衝殺三陣,死傷無數”,餘眾潰逃。明軍在完成預定作戰任務後,“五更時分收兵回營”,用了兩小時,乾淨利落。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七月十七日,明軍偵知八旗多路集結,準備攻擊錦州,於是做好戰鬥準備。當天八旗數千騎兵突襲錦州,明軍分三路迎擊。一路明軍“迎頭由東西遏其首”,另一路“由西南而衝其右”,第三路“從西北而衝其左”。除此之外,還有一路明軍作為預備隊列陣於後,以便隨時接應。同時,第五路明軍以火炮“相機遠近徐進”。明軍前三路騎兵“奮勇接戰,往來截殺,殆五六遍”,八旗軍最終敗退。明軍追擊數裡,因八旗援軍到達而撤退。七月二十六日,八旗數千騎兵攻擊亮馬山明軍大營,被明軍擊退。第二天,八旗萬餘騎兵再次攻擊,又被擊退。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裡,八旗對明軍發動多次大規模攻擊,大都以失敗告終。而明軍也不是清史中所描繪的一副衰敗模樣,反而是擁有優秀的偵察預警系統,既能夠在守城時予敵殺傷,也能夠在野戰中正面擊敗敵人,還可以夜襲劫營,戰鬥素質不可謂不高。如果說上述史料只是戳破八旗軍“戰無不勝”的神話,那麼下面這則史料則是把他們諱敗言勝、修改史料的行為直接暴露出來了。

"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編者按:讀明末清初戰爭史時,清方的史料,總給人一種感覺:八旗軍是戰無不勝的人形高達,每每都是以極小的代價取勝。而對面的明軍則是一觸即潰,毫無戰鬥力可言。那麼,歷史真是這樣的嗎?真相到底如何?

我們以崇禎十三年的遼東戰事為例,做一分析。此時距離清軍入關還有四年,八旗軍數次入內地劫掠,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明朝內憂外患嚴重。就是在這樣風雨飄搖的動亂時期,八旗軍在遼東戰場的表現也離清代史書中“戰無不勝”的形象相差甚遠。蔡家樓臺是“錦北傳烽緊地”,“烽火嚴明”,是八旗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崇禎十三年五月初九黎明時分,八旗軍“馬步四面合圍攻臺”。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駐守在墩臺的明軍“設誓,人人竭力用命,有死無二”。對付距離稍遠的敵人,他們用“槍炮、弓箭射打”;對付靠近墩臺的敵人,就“擲火罐噴燒”。守軍“四面互為接應”,在“臺牆窄處”誘敵深入,等八旗軍大舉攻擊之時,“接放火罐三個”。八旗軍“一時不能轉出,多被燒死”。由於墩臺小而圍者眾,所以明軍“槍炮箭射俱無虛發”,給八旗軍造成巨大人員傷亡,使之不得不暫停攻勢。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趁著這個當口,明軍趁機下臺割取首級六顆,想著能“保全驗功請賞”。不一會兒,八旗軍發動第二波攻勢。他們本想著一波流拿下墩臺,不想守軍如此頑強。所以這次八旗軍拉來“九道箍天字號大炮六位,四面架高衝打”,“以至垛口漸被擊倒”。八旗軍趁勢發起衝擊,想要奪取墩臺。明軍又一次互相發誓死守,誓與墩臺共存亡。面對攀援而上的八旗軍,明軍把衣服撕開包裹火藥,製成簡易炸藥包,“裂衣包藥,亂擲燒焚,隨擲隨燒”。因八旗軍擠作一團,死傷無數。守軍每人都身中數箭,多者十餘箭,少的四五箭。但明軍“箭不及拔,猶各奮力周圍,奔顧四應”。到傍晚時分,八旗軍才停止攻勢。此時“垛口盡壞,臺身亦裂,無有遮攔,難以站立”。第二天二更時分,八旗軍“起噴煙,隨煙而上”。此時,明軍“火藥、箭炮擊打等物,俱已用竭無已”,只能“執短刀並木槓刺擊”。但因眾寡懸殊,墩臺終被攻克。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八旗軍,面對一個小小的墩臺,用了一整天時間,在火炮的協助下,發動多次攻擊,才以極大的代價攻佔。那麼守軍有多少人呢?不過十七人。如果說這是堡壘攻防戰,守軍佔盡地利,那麼平地野戰,八旗軍的表現也不怎麼符合“戰無不勝”的形象。崇禎十三年五月初九日,八旗軍數千騎兵突襲寧遠。明軍主力與之正面對抗,同時埋伏在棗山等地的“伏兵四起”,“弓箭大炮齊發”,八旗軍傷亡慘重,奔北三十里。之所以明軍準備充分,是因為早在五月初七,明軍的偵查部隊就獲悉八旗的動向蹤跡,明前線指揮準確判斷出八旗的作戰意圖,故有此勝。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五月十七日,八旗軍五千餘騎兵想要夜襲明軍,不想被明軍一千騎兵打了埋伏,八旗軍潰逃。十八日,明軍接獲情報,八旗軍萬餘騎兵欲突襲杏山。明軍集結於夾馬山,八旗軍“分頭數十股”率先發動攻擊。明軍“迎頭赴敵,直搗中堅,連展數陣,砍倒大旗數杆”,八旗軍大敗而逃,明軍進行追擊。此時,八旗援軍趕到,“糾集餘眾拼命衝突”。見此情形,明軍繼續攻擊,八旗軍一“戴金盔、執金刀”的將領被明軍射殺,餘眾逃回大營。六月二十八日,明軍偵查發現,八旗軍“分十餘股,齊向錦城飛奔前來”,遂做好戰鬥準備。八旗兵“黃白紅藍旗”一萬五千餘騎兵,“三面飛繞錦城”,並且在錦州西北角集中多門火炮轟擊城牆。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明軍在城外列陣,嚴陣以待。錦州城中的明軍火炮也轟擊八旗軍,“炮到賊陣,遂開一路,傷虜紛紛落馬,無如賊勢嚴眾,隨分隨合”。錦州西面跟南面兩處的八旗軍,“倏進倏退,惕於我炮之急擊,不敢驟深”。此時,西北方向的八旗軍五百餘騎兵突擊,明軍騎兵“亦即奮迎,各相對射”。激戰中,八旗一名將領中箭落馬,餘眾潰散。明軍發動反衝鋒,這五百先鋒騎兵被迫退回本陣。雙方激戰一上午,八旗火炮被明軍壓制,且損失慘重,被迫撤退。七月初八日,明軍偵知八旗“列營於壯軍臺、楊官屯一帶”,於是前線四總兵“密挑精銳,銜枚前進”,夜襲敵營。初九日“四更時分直抵虜營”,八旗軍毫無防備,被明軍“衝殺三陣,死傷無數”,餘眾潰逃。明軍在完成預定作戰任務後,“五更時分收兵回營”,用了兩小時,乾淨利落。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七月十七日,明軍偵知八旗多路集結,準備攻擊錦州,於是做好戰鬥準備。當天八旗數千騎兵突襲錦州,明軍分三路迎擊。一路明軍“迎頭由東西遏其首”,另一路“由西南而衝其右”,第三路“從西北而衝其左”。除此之外,還有一路明軍作為預備隊列陣於後,以便隨時接應。同時,第五路明軍以火炮“相機遠近徐進”。明軍前三路騎兵“奮勇接戰,往來截殺,殆五六遍”,八旗軍最終敗退。明軍追擊數裡,因八旗援軍到達而撤退。七月二十六日,八旗數千騎兵攻擊亮馬山明軍大營,被明軍擊退。第二天,八旗萬餘騎兵再次攻擊,又被擊退。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裡,八旗對明軍發動多次大規模攻擊,大都以失敗告終。而明軍也不是清史中所描繪的一副衰敗模樣,反而是擁有優秀的偵察預警系統,既能夠在守城時予敵殺傷,也能夠在野戰中正面擊敗敵人,還可以夜襲劫營,戰鬥素質不可謂不高。如果說上述史料只是戳破八旗軍“戰無不勝”的神話,那麼下面這則史料則是把他們諱敗言勝、修改史料的行為直接暴露出來了。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崇禎十年,八旗軍攻佔皮島。清代官方史書《清實錄》對此役的記載顯示,八旗軍不過陣亡四十人,似乎又是一場人形高達式的勝利。但是盛京滿文老檔的一條關於此戰的記錄顯示,八旗的傷亡要大得多。統計有:護軍參領2人,牛錄章京4人,章京10人,侍衛15人,梅勒/甲喇章京10人,護軍校1人,驍騎校1人,軍官合計陣亡43人。另有護軍陣亡11人,披甲人257人,其餘士兵73人----總計損失384人。由於原檔有缺失的部分,所以不能確定這是否是皮島之役八旗的全部損失。但即使如此,40對384,幾乎十倍的差距,可見清初史料對己方人員傷亡的修改有多嚴重。

"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編者按:讀明末清初戰爭史時,清方的史料,總給人一種感覺:八旗軍是戰無不勝的人形高達,每每都是以極小的代價取勝。而對面的明軍則是一觸即潰,毫無戰鬥力可言。那麼,歷史真是這樣的嗎?真相到底如何?

我們以崇禎十三年的遼東戰事為例,做一分析。此時距離清軍入關還有四年,八旗軍數次入內地劫掠,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明朝內憂外患嚴重。就是在這樣風雨飄搖的動亂時期,八旗軍在遼東戰場的表現也離清代史書中“戰無不勝”的形象相差甚遠。蔡家樓臺是“錦北傳烽緊地”,“烽火嚴明”,是八旗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崇禎十三年五月初九黎明時分,八旗軍“馬步四面合圍攻臺”。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駐守在墩臺的明軍“設誓,人人竭力用命,有死無二”。對付距離稍遠的敵人,他們用“槍炮、弓箭射打”;對付靠近墩臺的敵人,就“擲火罐噴燒”。守軍“四面互為接應”,在“臺牆窄處”誘敵深入,等八旗軍大舉攻擊之時,“接放火罐三個”。八旗軍“一時不能轉出,多被燒死”。由於墩臺小而圍者眾,所以明軍“槍炮箭射俱無虛發”,給八旗軍造成巨大人員傷亡,使之不得不暫停攻勢。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趁著這個當口,明軍趁機下臺割取首級六顆,想著能“保全驗功請賞”。不一會兒,八旗軍發動第二波攻勢。他們本想著一波流拿下墩臺,不想守軍如此頑強。所以這次八旗軍拉來“九道箍天字號大炮六位,四面架高衝打”,“以至垛口漸被擊倒”。八旗軍趁勢發起衝擊,想要奪取墩臺。明軍又一次互相發誓死守,誓與墩臺共存亡。面對攀援而上的八旗軍,明軍把衣服撕開包裹火藥,製成簡易炸藥包,“裂衣包藥,亂擲燒焚,隨擲隨燒”。因八旗軍擠作一團,死傷無數。守軍每人都身中數箭,多者十餘箭,少的四五箭。但明軍“箭不及拔,猶各奮力周圍,奔顧四應”。到傍晚時分,八旗軍才停止攻勢。此時“垛口盡壞,臺身亦裂,無有遮攔,難以站立”。第二天二更時分,八旗軍“起噴煙,隨煙而上”。此時,明軍“火藥、箭炮擊打等物,俱已用竭無已”,只能“執短刀並木槓刺擊”。但因眾寡懸殊,墩臺終被攻克。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八旗軍,面對一個小小的墩臺,用了一整天時間,在火炮的協助下,發動多次攻擊,才以極大的代價攻佔。那麼守軍有多少人呢?不過十七人。如果說這是堡壘攻防戰,守軍佔盡地利,那麼平地野戰,八旗軍的表現也不怎麼符合“戰無不勝”的形象。崇禎十三年五月初九日,八旗軍數千騎兵突襲寧遠。明軍主力與之正面對抗,同時埋伏在棗山等地的“伏兵四起”,“弓箭大炮齊發”,八旗軍傷亡慘重,奔北三十里。之所以明軍準備充分,是因為早在五月初七,明軍的偵查部隊就獲悉八旗的動向蹤跡,明前線指揮準確判斷出八旗的作戰意圖,故有此勝。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五月十七日,八旗軍五千餘騎兵想要夜襲明軍,不想被明軍一千騎兵打了埋伏,八旗軍潰逃。十八日,明軍接獲情報,八旗軍萬餘騎兵欲突襲杏山。明軍集結於夾馬山,八旗軍“分頭數十股”率先發動攻擊。明軍“迎頭赴敵,直搗中堅,連展數陣,砍倒大旗數杆”,八旗軍大敗而逃,明軍進行追擊。此時,八旗援軍趕到,“糾集餘眾拼命衝突”。見此情形,明軍繼續攻擊,八旗軍一“戴金盔、執金刀”的將領被明軍射殺,餘眾逃回大營。六月二十八日,明軍偵查發現,八旗軍“分十餘股,齊向錦城飛奔前來”,遂做好戰鬥準備。八旗兵“黃白紅藍旗”一萬五千餘騎兵,“三面飛繞錦城”,並且在錦州西北角集中多門火炮轟擊城牆。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明軍在城外列陣,嚴陣以待。錦州城中的明軍火炮也轟擊八旗軍,“炮到賊陣,遂開一路,傷虜紛紛落馬,無如賊勢嚴眾,隨分隨合”。錦州西面跟南面兩處的八旗軍,“倏進倏退,惕於我炮之急擊,不敢驟深”。此時,西北方向的八旗軍五百餘騎兵突擊,明軍騎兵“亦即奮迎,各相對射”。激戰中,八旗一名將領中箭落馬,餘眾潰散。明軍發動反衝鋒,這五百先鋒騎兵被迫退回本陣。雙方激戰一上午,八旗火炮被明軍壓制,且損失慘重,被迫撤退。七月初八日,明軍偵知八旗“列營於壯軍臺、楊官屯一帶”,於是前線四總兵“密挑精銳,銜枚前進”,夜襲敵營。初九日“四更時分直抵虜營”,八旗軍毫無防備,被明軍“衝殺三陣,死傷無數”,餘眾潰逃。明軍在完成預定作戰任務後,“五更時分收兵回營”,用了兩小時,乾淨利落。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七月十七日,明軍偵知八旗多路集結,準備攻擊錦州,於是做好戰鬥準備。當天八旗數千騎兵突襲錦州,明軍分三路迎擊。一路明軍“迎頭由東西遏其首”,另一路“由西南而衝其右”,第三路“從西北而衝其左”。除此之外,還有一路明軍作為預備隊列陣於後,以便隨時接應。同時,第五路明軍以火炮“相機遠近徐進”。明軍前三路騎兵“奮勇接戰,往來截殺,殆五六遍”,八旗軍最終敗退。明軍追擊數裡,因八旗援軍到達而撤退。七月二十六日,八旗數千騎兵攻擊亮馬山明軍大營,被明軍擊退。第二天,八旗萬餘騎兵再次攻擊,又被擊退。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裡,八旗對明軍發動多次大規模攻擊,大都以失敗告終。而明軍也不是清史中所描繪的一副衰敗模樣,反而是擁有優秀的偵察預警系統,既能夠在守城時予敵殺傷,也能夠在野戰中正面擊敗敵人,還可以夜襲劫營,戰鬥素質不可謂不高。如果說上述史料只是戳破八旗軍“戰無不勝”的神話,那麼下面這則史料則是把他們諱敗言勝、修改史料的行為直接暴露出來了。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崇禎十年,八旗軍攻佔皮島。清代官方史書《清實錄》對此役的記載顯示,八旗軍不過陣亡四十人,似乎又是一場人形高達式的勝利。但是盛京滿文老檔的一條關於此戰的記錄顯示,八旗的傷亡要大得多。統計有:護軍參領2人,牛錄章京4人,章京10人,侍衛15人,梅勒/甲喇章京10人,護軍校1人,驍騎校1人,軍官合計陣亡43人。另有護軍陣亡11人,披甲人257人,其餘士兵73人----總計損失384人。由於原檔有缺失的部分,所以不能確定這是否是皮島之役八旗的全部損失。但即使如此,40對384,幾乎十倍的差距,可見清初史料對己方人員傷亡的修改有多嚴重。

一個墩臺、十七個明軍,人形高達的八旗軍加六門大炮竟攻不下來?

但最能體現此種心態的,還是原檔文的一句話:dangse de araraku----不寫入檔子。只是由於當時某個書吏的疏忽,我們才得以一窺真相。八旗在明末的遼東戰爭中,損失絕對比史書中記載的要大得多。事實上,滿洲的損失是如此之大,以至於皇太極時期不得不跑到黑龍江地區抓“野人女真”來補充自己的人口損失。這些人被叫做“新滿洲”,如果不考慮老弱婦孺,只算“丁口”(成年男性)的話,數量至少在1.4萬人左右。而即使有了這麼多新鮮血液的補充,到順治五年統計人口時,滿洲男丁數也不過55330人。而滿洲最全盛時期有多少男丁呢?十萬。至於這中間缺失的那一部分人哪裡去了,只能是消耗在與明朝二十六年的遼東拉鋸戰之中了。

參考資料:《崇禎十三年遼東戰守明檔選》、《明清史料甲乙編》、《清實錄》、《滿文老檔》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超重裝輕騎兵,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