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周易》清朝潮汕易學奇人陳英猷'

"
"
《演周易》清朝潮汕易學奇人陳英猷

演周易塵封三百年驚現疊石山——清朝潮汕易學奇人陳英猷清代康乾年間,廣東潮陽縣招收都河浦鄉(今汕頭市濠江區河浦街道)出了一位易學高人,他就是至今鄉梓引以為榮的“死國師”陳英猷。這位清朝早期較有影響的玄學奇才,著《演周易》四卷,但由於種種原因,其事蹟、其學術思想卻鮮為人知——這不能不說是非常遺憾的。在三百年後的今天,我們往事鉤沉,把湮沒於歷史雲煙的一位奇人、一段史實、一部奇書作一番索引介紹,以期引起各方高人同好的關注,進而對其學術思想和成果展開探索和研究,相信這是很有意義的。故此,筆者不揣淺陋,就目前所掌握的有關材料整理分述如下: 一、陳英猷的生平及疊石山的易學遺存 陳英猷,廣東省潮陽縣(今屬汕頭市濠江區)河浦鄉人,生於清康熙十五年(西元1676年),卒於清乾隆十七年(西元1752年),名福,字式靄,號疊石先生、石泉先生(因其晚年隱居於疊石山而號)。關於其生平,早在乾隆年間編修的《潮州府志》就有記載,該志卷二十八《儒林傳》曰:“陳英猷,字式靄,潮陽河浦人。天性至孝,重道義,矜氣節。讀書直探玄奧,不屑循循章句。淹沒經、史,旁及釋道、諸子百家,嗜孫吳兵書及《武候陣法》……尤精於《易》;以為疑義殊多,既觀其象、玩其辭,當極其數。晚年築室鄉北之迭(疊)石山,室依廠下岫,僅容一榻,終日危坐,或匝月不出。著《演周易》四卷,分為說數、說辭,多奪邵氏之席,而翻程朱之臼,以諸生卒於家。彌留之際,猶執其弟泰年手,迭畫‘演易’二字。既歿,門人為鐫版藏所居之石室,號曰:‘迭石先生’。” 陳英猷之胞弟陳泰年(1701-1777年,乾隆元年舉人,曾住浙江於潛縣知縣,晚年告老還鄉,伴隨其兄陳英猷,經營疊石書院)在其著作《潛州信獻錄》中也回憶道:“先兄學積年深,潛心篤嗜,山居日久,絕跡囂塵,攬舊典以咀華,緣苦思而生悟。先天后天之旨,溯委窮源;河圖洛書之文,推同勘異。雖痾沉語亂,不離推數之呼……憤而發,感而通,著《演周易》之書,以為習卜筮之用。中列圖象、解訓申詳;說出數、辭、占驗參至。” 自此以後,在粵東編修的各類志書中,均有紹介“陳英猷”之專條,獨立記傳,無不推許備至。

在最新編修的《潮陽縣誌》中《人物傳》曰: “陳英猷又名福,字式靄,號石泉,人稱疊石先生,招收都濠(河)浦人,清廩生,自幼聰慧好學,讀書直探精微奧祕。少年時胸懷大志,發憤研讀經史、諸子萬家,特別愛孫、吳兵書及《武候陣法》,康熙五十七年(1718)赴京科考,途中與同行舉子相比,自感學識不足,毅然棄考返家,在河浦疊石山博覽群書,收納門徒,縣內外慕名求學者頗多。英猷潛心鑽研《周易》,發現疑義甚多,晚年於疊石山築室,閉門著書立說,歷30年的研究,於乾隆十六年(1751)寫就《演周易》10多萬字,分為“說數”、“說辭”等四卷,還批註評選經史、諸子百家等著作。乾隆十七年(1752年)逝,享年77歲。” 傳中述及的“赴京科考”,據其後人證實,是赴欽天監的錄考,與普通科舉不同。同行的儒生姓陳,京考後任欽天監主事,臨終之際向朝廷推薦陳英猷可承欽天監之職,朝廷派使者至潮陽河浦疊石山見召,但陳英猷已去世一年有餘,於是遂有“死國師”的諡號。 由此可知,陳英猷是吾潮的一代學人,對當時、對後世都產生了一定的學術影響的。《演周易》是他一生心血的結晶,也是一部值得研究的重要著作。 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在其所著《潮州藝文志》的“經學易類”中引述了上述這段話,並按曰:“鄭昌時曰:‘迄今潮陽迭石山房陳氏之以《易》世其家也,有《易數》。’又曰:‘陳刻已成’(《韓江聞見錄》卷十)是陳英猷著《論易》,有《易數》一書,且曾鋟諸版,然《府志》稱,猶著《演周易》四卷,分為說數、說辭,則鄭所言之《易數》,當即《演周易》中之《說數》,非別一書也。此編《阮通志》注曰:‘存’,則世當有傳本,餘不獲睹其書,以考核異同,是可惜也。” 現在,可告慰饒公的是,陳英猷的這部《演周易》在塵封三百年後,今天重現天日,讓我們得獲先賢之教益,幸甚幸甚! 陳英猷晚年隱居的疊石山,位於河浦街道西北方向五公里處,茂林修竹,清幽寂靜,滿山怪石嶙峋,形肖逼真,讓人歎為觀止,由於三百年來少人問津,山路崎嶇,灌木叢生,當年疊石先生卜此潛修,自有其深遠寄託。誰都不會想到,就在這片叢林中,竟隱藏著無數奇觀。叢林深處的“疊石書院”是當年陳英猷所創建,是許多巨石聳迭而成的連環洞穴,最大的一個石洞高一丈有餘,寬則足夠容納二、三百人,據說當年慕疊石先生之名而拜山追隨者眾多,全盛時達一百多人。於現場仍可辯二百多年前學子們讀書生活的各種狀跡。洞中泉水叮咚,極為涼爽,風過處,松濤如潮,欣然出世。“陳英猷讀書處”則是旁近的一個較小洞穴,有石榻石桌石椅,是陳英猷的靜修之所。更讓人稱奇者,洞穴外面若干巨石上,分別鑿有乾、坎、艮、震、離、坤、巽、兌八卦以及兩卦相疊推演的伏羲六十四卦,並詳錄各種變化;另一高約三丈的石壁則鑿畫了河圖洛書的圖文!此外,還有無數暗語般的示謁以及各種題詠,讓人目不暇接。這是為教學之用?還是在昭示天地之道,不得而知。這樣內容的石刻群在全國可能是絕無僅有的。“以畫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值得探索和研究。可以想象,當時一百多位易學高士在此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通萬物之情、究天人之際、探索宇宙人生,那是一幅多麼讓人嚮往的景象。 “疊石書院”遠在乾隆年間就非常有名了,據說有一年潮州府鄉考,陳英猷之弟子十三人赴考竟有十二人中秀才,一時名聲大噪。

一、陳英猷的生平及疊石山的易學遺存

陳英猷,廣東省潮陽縣(今屬汕頭市濠江區)河浦鄉人,生於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卒於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名福,字式靄,號疊石先生、石泉先生(因其晚年隱居於疊石山而號)。關於其生平,早在乾隆年間編修的《潮州府志》就有記載,該志卷二十八《儒林傳》曰:“陳英猷,字式靄,潮陽河浦人。天性至孝,重道義,矜氣節。讀書直探玄奧,不屑循循章句。淹沒經、史,旁及釋道、諸子百家,嗜孫吳兵書及《武候陣法》……尤精於《易》;以為疑義殊多,既觀其象、玩其辭,當極其數。晚年築室鄉北之迭(疊)石山,室依廠下岫,僅容一榻,終日危坐,或匝月不出。著《演周易》四卷,分為說數、說辭,多奪邵氏之席,而翻程朱之臼,以諸生卒於家。彌留之際,猶執其弟泰年手,迭畫‘演易’二字。既歿,門人為鐫版藏所居之石室,號曰:‘迭石先生’。”

陳英猷之胞弟陳泰年(1701-1777年,乾隆元年舉人,曾住浙江於潛縣知縣,晚年告老還鄉,伴隨其兄陳英猷,經營疊石書院)在其著作《潛州信獻錄》中也回憶道:“先兄學積年深,潛心篤嗜,山居日久,絕跡囂塵,攬舊典以咀華,緣苦思而生悟。先天后天之旨,溯委窮源;河圖洛書之文,推同勘異。雖痾沉語亂,不離推數之呼……憤而發,感而通,著《演周易》之書,以為習卜筮之用。中列圖象、解訓申詳;說出數、辭、占驗參至。”

"
《演周易》清朝潮汕易學奇人陳英猷

演周易塵封三百年驚現疊石山——清朝潮汕易學奇人陳英猷清代康乾年間,廣東潮陽縣招收都河浦鄉(今汕頭市濠江區河浦街道)出了一位易學高人,他就是至今鄉梓引以為榮的“死國師”陳英猷。這位清朝早期較有影響的玄學奇才,著《演周易》四卷,但由於種種原因,其事蹟、其學術思想卻鮮為人知——這不能不說是非常遺憾的。在三百年後的今天,我們往事鉤沉,把湮沒於歷史雲煙的一位奇人、一段史實、一部奇書作一番索引介紹,以期引起各方高人同好的關注,進而對其學術思想和成果展開探索和研究,相信這是很有意義的。故此,筆者不揣淺陋,就目前所掌握的有關材料整理分述如下: 一、陳英猷的生平及疊石山的易學遺存 陳英猷,廣東省潮陽縣(今屬汕頭市濠江區)河浦鄉人,生於清康熙十五年(西元1676年),卒於清乾隆十七年(西元1752年),名福,字式靄,號疊石先生、石泉先生(因其晚年隱居於疊石山而號)。關於其生平,早在乾隆年間編修的《潮州府志》就有記載,該志卷二十八《儒林傳》曰:“陳英猷,字式靄,潮陽河浦人。天性至孝,重道義,矜氣節。讀書直探玄奧,不屑循循章句。淹沒經、史,旁及釋道、諸子百家,嗜孫吳兵書及《武候陣法》……尤精於《易》;以為疑義殊多,既觀其象、玩其辭,當極其數。晚年築室鄉北之迭(疊)石山,室依廠下岫,僅容一榻,終日危坐,或匝月不出。著《演周易》四卷,分為說數、說辭,多奪邵氏之席,而翻程朱之臼,以諸生卒於家。彌留之際,猶執其弟泰年手,迭畫‘演易’二字。既歿,門人為鐫版藏所居之石室,號曰:‘迭石先生’。” 陳英猷之胞弟陳泰年(1701-1777年,乾隆元年舉人,曾住浙江於潛縣知縣,晚年告老還鄉,伴隨其兄陳英猷,經營疊石書院)在其著作《潛州信獻錄》中也回憶道:“先兄學積年深,潛心篤嗜,山居日久,絕跡囂塵,攬舊典以咀華,緣苦思而生悟。先天后天之旨,溯委窮源;河圖洛書之文,推同勘異。雖痾沉語亂,不離推數之呼……憤而發,感而通,著《演周易》之書,以為習卜筮之用。中列圖象、解訓申詳;說出數、辭、占驗參至。” 自此以後,在粵東編修的各類志書中,均有紹介“陳英猷”之專條,獨立記傳,無不推許備至。

在最新編修的《潮陽縣誌》中《人物傳》曰: “陳英猷又名福,字式靄,號石泉,人稱疊石先生,招收都濠(河)浦人,清廩生,自幼聰慧好學,讀書直探精微奧祕。少年時胸懷大志,發憤研讀經史、諸子萬家,特別愛孫、吳兵書及《武候陣法》,康熙五十七年(1718)赴京科考,途中與同行舉子相比,自感學識不足,毅然棄考返家,在河浦疊石山博覽群書,收納門徒,縣內外慕名求學者頗多。英猷潛心鑽研《周易》,發現疑義甚多,晚年於疊石山築室,閉門著書立說,歷30年的研究,於乾隆十六年(1751)寫就《演周易》10多萬字,分為“說數”、“說辭”等四卷,還批註評選經史、諸子百家等著作。乾隆十七年(1752年)逝,享年77歲。” 傳中述及的“赴京科考”,據其後人證實,是赴欽天監的錄考,與普通科舉不同。同行的儒生姓陳,京考後任欽天監主事,臨終之際向朝廷推薦陳英猷可承欽天監之職,朝廷派使者至潮陽河浦疊石山見召,但陳英猷已去世一年有餘,於是遂有“死國師”的諡號。 由此可知,陳英猷是吾潮的一代學人,對當時、對後世都產生了一定的學術影響的。《演周易》是他一生心血的結晶,也是一部值得研究的重要著作。 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在其所著《潮州藝文志》的“經學易類”中引述了上述這段話,並按曰:“鄭昌時曰:‘迄今潮陽迭石山房陳氏之以《易》世其家也,有《易數》。’又曰:‘陳刻已成’(《韓江聞見錄》卷十)是陳英猷著《論易》,有《易數》一書,且曾鋟諸版,然《府志》稱,猶著《演周易》四卷,分為說數、說辭,則鄭所言之《易數》,當即《演周易》中之《說數》,非別一書也。此編《阮通志》注曰:‘存’,則世當有傳本,餘不獲睹其書,以考核異同,是可惜也。” 現在,可告慰饒公的是,陳英猷的這部《演周易》在塵封三百年後,今天重現天日,讓我們得獲先賢之教益,幸甚幸甚! 陳英猷晚年隱居的疊石山,位於河浦街道西北方向五公里處,茂林修竹,清幽寂靜,滿山怪石嶙峋,形肖逼真,讓人歎為觀止,由於三百年來少人問津,山路崎嶇,灌木叢生,當年疊石先生卜此潛修,自有其深遠寄託。誰都不會想到,就在這片叢林中,竟隱藏著無數奇觀。叢林深處的“疊石書院”是當年陳英猷所創建,是許多巨石聳迭而成的連環洞穴,最大的一個石洞高一丈有餘,寬則足夠容納二、三百人,據說當年慕疊石先生之名而拜山追隨者眾多,全盛時達一百多人。於現場仍可辯二百多年前學子們讀書生活的各種狀跡。洞中泉水叮咚,極為涼爽,風過處,松濤如潮,欣然出世。“陳英猷讀書處”則是旁近的一個較小洞穴,有石榻石桌石椅,是陳英猷的靜修之所。更讓人稱奇者,洞穴外面若干巨石上,分別鑿有乾、坎、艮、震、離、坤、巽、兌八卦以及兩卦相疊推演的伏羲六十四卦,並詳錄各種變化;另一高約三丈的石壁則鑿畫了河圖洛書的圖文!此外,還有無數暗語般的示謁以及各種題詠,讓人目不暇接。這是為教學之用?還是在昭示天地之道,不得而知。這樣內容的石刻群在全國可能是絕無僅有的。“以畫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值得探索和研究。可以想象,當時一百多位易學高士在此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通萬物之情、究天人之際、探索宇宙人生,那是一幅多麼讓人嚮往的景象。 “疊石書院”遠在乾隆年間就非常有名了,據說有一年潮州府鄉考,陳英猷之弟子十三人赴考竟有十二人中秀才,一時名聲大噪。

一、陳英猷的生平及疊石山的易學遺存

陳英猷,廣東省潮陽縣(今屬汕頭市濠江區)河浦鄉人,生於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卒於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名福,字式靄,號疊石先生、石泉先生(因其晚年隱居於疊石山而號)。關於其生平,早在乾隆年間編修的《潮州府志》就有記載,該志卷二十八《儒林傳》曰:“陳英猷,字式靄,潮陽河浦人。天性至孝,重道義,矜氣節。讀書直探玄奧,不屑循循章句。淹沒經、史,旁及釋道、諸子百家,嗜孫吳兵書及《武候陣法》……尤精於《易》;以為疑義殊多,既觀其象、玩其辭,當極其數。晚年築室鄉北之迭(疊)石山,室依廠下岫,僅容一榻,終日危坐,或匝月不出。著《演周易》四卷,分為說數、說辭,多奪邵氏之席,而翻程朱之臼,以諸生卒於家。彌留之際,猶執其弟泰年手,迭畫‘演易’二字。既歿,門人為鐫版藏所居之石室,號曰:‘迭石先生’。”

陳英猷之胞弟陳泰年(1701-1777年,乾隆元年舉人,曾住浙江於潛縣知縣,晚年告老還鄉,伴隨其兄陳英猷,經營疊石書院)在其著作《潛州信獻錄》中也回憶道:“先兄學積年深,潛心篤嗜,山居日久,絕跡囂塵,攬舊典以咀華,緣苦思而生悟。先天后天之旨,溯委窮源;河圖洛書之文,推同勘異。雖痾沉語亂,不離推數之呼……憤而發,感而通,著《演周易》之書,以為習卜筮之用。中列圖象、解訓申詳;說出數、辭、占驗參至。”

《演周易》清朝潮汕易學奇人陳英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