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太后死後,中國降半旗,外國也降半旗,全因她一個重要決定

清朝 隆裕太后 中國近代史 慈禧 指點江山 2017-06-05

隆裕太后的一生無疑是悲慘的,雖然她貴為太后,擁有顯赫的身份,但是她的一生都只不過是一顆棋子,活在當時的政治之下。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太后,為什麼民國政府和當時各個國家的大使館,會在她逝世之後都降半旗表示自己的哀切呢?

大家都知道,這位太后是清王朝的最後一位太后,她本來是清朝光緒皇帝載湉的表姐,但是她卻被當時的慈禧太后指給了載湉,成為了他的皇后。就這樣,她成為了慈禧監視載湉的一件工具,所以在載湉在位的時候,她並未受到寵愛。在載湉逝世後,宣統登上了皇位,隆裕這時候也開始了垂簾聽政。這個太后死後,中國降半旗,外國也降半旗,全因她一個重要決定

但是即使是這樣,她實際上也並沒有什麼實權,因為當時的清王朝時局動盪,往日的輝煌已經不復存在了,眼看大勢已去,隆裕也回天乏術,所以最後她也下了詔書宣佈遜位。

隆裕原本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和載湉是表哥表妹的關係。本來在兩個人還沒有結婚之前,他們關係還是很融洽的。但是當時的慈禧為了監視載湉的一舉一動,不顧他本人的反對,非要把隆裕嫁給他,所以這一系列的原因也使得在成親之後,隆裕和載湉的關係變得愈來愈差,兩人之間的距離也愈來愈遠。

雖然載湉按照慈禧的意願將隆裕娶進了皇宮,但是因為他認為隆裕是被派來監視自己的,所以在成親之後他並沒有過多的寵幸隆裕,並且還處處防著她,專寵珍妃。隆裕和他的關係並不是很好,再加上隆裕本來的性格就不強,是柔弱之輩,所以在太后的面前也說不上什麼話,根本不得她的疼愛。這個太后死後,中國降半旗,外國也降半旗,全因她一個重要決定

這樣一來,自己的丈夫不愛自己,婆婆也不疼自己,隆裕在後宮中的日子可想而知是有多麼的難過。

在載湉逝世之後,宣統帝即位。按照慈禧的安排,封了隆裕為皇太后。因為此時的皇帝年紀尚小,並不能打理朝政,所以就由隆裕在朝堂後打理朝政,她和當時的攝政王共同統領著當時時局動盪不堪的國度。

但是隆裕的性格天生就不適合在這些政事中周旋,她對於結交巴結那些大臣並不是很擅長,經過多年的沉澱她也知道,自己身處權利的頂峰,要是想自保,就必須要將宣統的王位保住,自己必須要培養自己的勢力。但是還沒有等到隆裕將實權拿到手上,她就被攝政王警告不要做什麼不利己的事,所以從此之後,本來就沒有擁有什麼權利的隆裕就更加的不敢打理朝政,對於這個王朝的復興她已經是有心也無力了。這個太后死後,中國降半旗,外國也降半旗,全因她一個重要決定

在宣統即位的第二年,一場大革命——辛亥革命爆發,之前的攝政王不堪重負選擇了辭職。無奈之下,隆裕只好成為了當時清王朝政府的最高負責人,權利都掌握在她的手中。

當時國內民眾想讓宣統退位的呼聲越來越大,情急之下她只好先召集了眾位大臣來商議應對之舉。在商議完了退位之事後,隆裕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失聲痛哭。這樣的一幕讓在場的幾位大臣也傷感不已,她還說道,現在我們商議的並不僅僅只是我們皇族的家裡事,還是關乎天下安危的大事,她如今只是想祈求天下百姓太平。

在下了詔書讓宣統退位之後,她對自己所做的這個決定一直無法釋懷,沒日沒夜的掉眼淚,最終因為自己內心莫大的哀痛,不久後就逝世了。在這位太后逝世之後,當時的民政府為她舉辦了一場隆重的葬禮,其規模之大令人驚歎。並且袁世凱還下令讓國旗降半旗三天,官員們都要身穿喪服二十七天來表示自己的沉重哀思。當時各國的大使館也都前來祭奠這位清王朝的最後一位太后,並且也紛紛效仿袁世凱降半旗來表示自己哀悼。這個太后死後,中國降半旗,外國也降半旗,全因她一個重要決定

這樣的情景可以是說史無前例了,在隆裕死後,她所享受的這份哀榮絕對算得上是隆重之至了,歷代的任何一位太后也沒有享受過如此衰榮。

不管當時是由於什麼原因,讓隆裕做了這個遜位的決定。不管是不是因為她軟弱或者是沒有能力勝任,但是在面對一個民族的關鍵時刻,在這樣的一個特殊的時期,她還是做出了一個正確並且相當聰明的決定,順應了當時時局的發展趨勢,這一點還是值得我們讚賞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