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風情,明清古建——青城古鎮

青城山 建築 黃河 文物 樹葉先森 樹葉先森 2017-10-29

青城古鎮位於甘肅省榆中縣最北端的黃河南岸,是蘭州市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和全國民間藝術之鄉,也是甘肅省古民居保存較為完整、非常難得的古鎮。

據史料記載,青城古鎮為宋仁宗年間秦州刺史狄青巡邊時所築,所以叫青城。

西北風情,明清古建——青城古鎮

歷史上的青城是以水煙為主的貨物集散地,水陸交通發達,北京、天津、太原等外地客商雲集,泊來文化使得青城古民居既有山西大宅院風味,又有北京四合院的格式。

西北風情,明清古建——青城古鎮

現存的50多處民宅四合院古建築,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和觀賞價值。

這些民宅絕大多數是清康熙、乾隆、嘉慶、道光時期的建築,主要分佈在城河、青城、新民三個村。

其中有明代建築一處,清代建築33處,民國建築15處。

西北風情,明清古建——青城古鎮

其中完整的四合院有12處,比較完整的四合院18處,殘缺的有14處,僅存門樓的有16處這些古民居的磚木雕刻藝術也非常精湛,從大門到照壁,從堂屋到廈房,從牆肘到屋簷,從門扇到窗戶,處處都有精美的圖案。

西北風情,明清古建——青城古鎮

青城古鎮有青城書院、青城隍廟、高氏祠堂、羅家大院等一些規模宏大、歷史悠久、古樸典雅的文物。

1. 青城書院

青城書院始建於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整個書院坐北朝南,面對崇蘭山和普濟閣,形如長條,共有三院,33間。

西北風情,明清古建——青城古鎮

主殿屋面形式採用大屋脊式歇山結構

2. 青城城隍廟

青城城隍廟坐南朝北,整個建築南北方向呈“王”字形,東西兩面相互對稱。

西北風情,明清古建——青城古鎮

青城城隍廟山門屬歇山式結構,戲樓、獻殿等均屬捲棚式歇山結構,大殿屬大屋脊式歇山結構,寢宮屬硬山一坡水結構

整個建築群中軸對稱,佈局合理,構造科學。

3. 高氏祠堂

條城高氏祠堂始建於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整個高氏祠堂基本採用的是懸山式建築結構,一層一層,逐層增高,意味著子孫後輩步步高昇。

西北風情,明清古建——青城古鎮

前過廳建築風格則採用的是捲棚式歇山結構,後過廳建築為大屋脊式歇山結構

高氏祠堂的門廳柱數為九,九為數字中最大。

在青城,祠堂用九根柱子的只有高氏祠堂。

4. 羅家大院

羅家大院為四合院建築,風格為典型的明清時期建築,造型獨特別緻,氣勢宏偉莊嚴,使整個祠堂更顯古樸典雅,是典型民俗文化博物館。

西北風情,明清古建——青城古鎮

院子中有當年水煙作坊、水缸,石桌和滿院子自然而生的草相映成趣。

二進院子陳設有刺繡、燈籠和一些小物件。

西北風情,明清古建——青城古鎮

院後花園裡有一處荷塘,荷葉碧綠,生機勃勃。電視劇《老柿子樹》在此院拍攝,成為劇中四個兒子居住的場所。

西北風情,明清古建——青城古鎮

青城南北兩山夾峙,黃河穿城自西南向東北流過,青城人要在山水間繁衍生息,必須學會利用這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將人、山、水三者充分的協調統一起來,從而在這獨特的環境下孕育了獨具特色的建築之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