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

中國文化講究含蓄、內斂,中國畫也同樣講究含蓄,講究意境,除了“畫中有畫”之外,還講究“畫外有畫”,如果把想要表達的意思全部在畫面中呈現,也就缺了那份耐人尋味的意境。記得唐代著名詩人高蟾有一首古詩叫《金陵晚望》,詩中這樣寫道“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不僅讓人覺得詩中有畫,更讓人覺得詩外有無限意境。

"

中國文化講究含蓄、內斂,中國畫也同樣講究含蓄,講究意境,除了“畫中有畫”之外,還講究“畫外有畫”,如果把想要表達的意思全部在畫面中呈現,也就缺了那份耐人尋味的意境。記得唐代著名詩人高蟾有一首古詩叫《金陵晚望》,詩中這樣寫道“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不僅讓人覺得詩中有畫,更讓人覺得詩外有無限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馬遠《鬆月圖》

再比如南宋著名畫家馬遠名作《寒江獨釣圖》和《鬆月圖》同樣展現出了“畫外有畫”“畫外有意”這樣的意境,以《寒江獨釣圖》為例,馬遠僅繪製了一潭寒江,一葉扁舟,一位獨釣的老者,就構建出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不僅讓人看到畫面中清幽曠遠的意境,也讓人引發更多聯想:這大冬天裡,為什麼一位老者還在江上釣魚?周圍還有船嗎?還有人嗎?他的兒女不擔心老人嗎?等等更多的畫外聯想。

"

中國文化講究含蓄、內斂,中國畫也同樣講究含蓄,講究意境,除了“畫中有畫”之外,還講究“畫外有畫”,如果把想要表達的意思全部在畫面中呈現,也就缺了那份耐人尋味的意境。記得唐代著名詩人高蟾有一首古詩叫《金陵晚望》,詩中這樣寫道“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不僅讓人覺得詩中有畫,更讓人覺得詩外有無限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馬遠《鬆月圖》

再比如南宋著名畫家馬遠名作《寒江獨釣圖》和《鬆月圖》同樣展現出了“畫外有畫”“畫外有意”這樣的意境,以《寒江獨釣圖》為例,馬遠僅繪製了一潭寒江,一葉扁舟,一位獨釣的老者,就構建出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不僅讓人看到畫面中清幽曠遠的意境,也讓人引發更多聯想:這大冬天裡,為什麼一位老者還在江上釣魚?周圍還有船嗎?還有人嗎?他的兒女不擔心老人嗎?等等更多的畫外聯想。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馬遠《寒江獨釣圖》

從古至今,我國不僅有很多的非常具有詩外意境的著名詩篇,而且也有不少擅長表現畫外意境的著名畫家,除了剛剛舉例的著名畫家馬遠之外,近現代著名的畫家、人民藝術家齊白石老先生也是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創作了無數傑作,人們最為熟悉的就是他的魚蝦螃蟹以及花鳥草蟲作品。

"

中國文化講究含蓄、內斂,中國畫也同樣講究含蓄,講究意境,除了“畫中有畫”之外,還講究“畫外有畫”,如果把想要表達的意思全部在畫面中呈現,也就缺了那份耐人尋味的意境。記得唐代著名詩人高蟾有一首古詩叫《金陵晚望》,詩中這樣寫道“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不僅讓人覺得詩中有畫,更讓人覺得詩外有無限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馬遠《鬆月圖》

再比如南宋著名畫家馬遠名作《寒江獨釣圖》和《鬆月圖》同樣展現出了“畫外有畫”“畫外有意”這樣的意境,以《寒江獨釣圖》為例,馬遠僅繪製了一潭寒江,一葉扁舟,一位獨釣的老者,就構建出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不僅讓人看到畫面中清幽曠遠的意境,也讓人引發更多聯想:這大冬天裡,為什麼一位老者還在江上釣魚?周圍還有船嗎?還有人嗎?他的兒女不擔心老人嗎?等等更多的畫外聯想。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馬遠《寒江獨釣圖》

從古至今,我國不僅有很多的非常具有詩外意境的著名詩篇,而且也有不少擅長表現畫外意境的著名畫家,除了剛剛舉例的著名畫家馬遠之外,近現代著名的畫家、人民藝術家齊白石老先生也是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創作了無數傑作,人們最為熟悉的就是他的魚蝦螃蟹以及花鳥草蟲作品。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除此之外,齊白石老先生也創作了很多充滿別樣意趣的畫作,這些作品中就有這麼兩幅作品,完美地表達了含蓄的韻味,展現出了“畫外有畫”的意境。我們一起來看看齊白石這兩幅耐人尋味的國畫傑作。

先看第一幅:《蛙聲十里出山泉》,這幅作品最有趣也最耐人尋味的地方就是“畫蛙不見蛙”,但卻讓人覺得彷彿能聽見青蛙的叫聲。

"

中國文化講究含蓄、內斂,中國畫也同樣講究含蓄,講究意境,除了“畫中有畫”之外,還講究“畫外有畫”,如果把想要表達的意思全部在畫面中呈現,也就缺了那份耐人尋味的意境。記得唐代著名詩人高蟾有一首古詩叫《金陵晚望》,詩中這樣寫道“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不僅讓人覺得詩中有畫,更讓人覺得詩外有無限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馬遠《鬆月圖》

再比如南宋著名畫家馬遠名作《寒江獨釣圖》和《鬆月圖》同樣展現出了“畫外有畫”“畫外有意”這樣的意境,以《寒江獨釣圖》為例,馬遠僅繪製了一潭寒江,一葉扁舟,一位獨釣的老者,就構建出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不僅讓人看到畫面中清幽曠遠的意境,也讓人引發更多聯想:這大冬天裡,為什麼一位老者還在江上釣魚?周圍還有船嗎?還有人嗎?他的兒女不擔心老人嗎?等等更多的畫外聯想。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馬遠《寒江獨釣圖》

從古至今,我國不僅有很多的非常具有詩外意境的著名詩篇,而且也有不少擅長表現畫外意境的著名畫家,除了剛剛舉例的著名畫家馬遠之外,近現代著名的畫家、人民藝術家齊白石老先生也是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創作了無數傑作,人們最為熟悉的就是他的魚蝦螃蟹以及花鳥草蟲作品。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除此之外,齊白石老先生也創作了很多充滿別樣意趣的畫作,這些作品中就有這麼兩幅作品,完美地表達了含蓄的韻味,展現出了“畫外有畫”的意境。我們一起來看看齊白石這兩幅耐人尋味的國畫傑作。

先看第一幅:《蛙聲十里出山泉》,這幅作品最有趣也最耐人尋味的地方就是“畫蛙不見蛙”,但卻讓人覺得彷彿能聽見青蛙的叫聲。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

這幅作品創作於1951年,是齊白石為他的好友,我國著名文學家老舍創作的一幅作品,兩人交往甚密,除了文學藝術交流之外,兩人還經常一起喝茶聊天侃大山,時值1951年夏天,老舍到好友齊白石家中來做客,交談間,老舍隨手從書案上拿起一本書,剛好翻到清代著名詩人查慎行的一首詩,這首詩的名字叫《次實君溪邊步月韻》,當下心意一動,於是便從詩中選了一句“蛙聲十里出山泉”,並請齊白石用畫筆來展現這句古詩的意境。

"

中國文化講究含蓄、內斂,中國畫也同樣講究含蓄,講究意境,除了“畫中有畫”之外,還講究“畫外有畫”,如果把想要表達的意思全部在畫面中呈現,也就缺了那份耐人尋味的意境。記得唐代著名詩人高蟾有一首古詩叫《金陵晚望》,詩中這樣寫道“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不僅讓人覺得詩中有畫,更讓人覺得詩外有無限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馬遠《鬆月圖》

再比如南宋著名畫家馬遠名作《寒江獨釣圖》和《鬆月圖》同樣展現出了“畫外有畫”“畫外有意”這樣的意境,以《寒江獨釣圖》為例,馬遠僅繪製了一潭寒江,一葉扁舟,一位獨釣的老者,就構建出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不僅讓人看到畫面中清幽曠遠的意境,也讓人引發更多聯想:這大冬天裡,為什麼一位老者還在江上釣魚?周圍還有船嗎?還有人嗎?他的兒女不擔心老人嗎?等等更多的畫外聯想。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馬遠《寒江獨釣圖》

從古至今,我國不僅有很多的非常具有詩外意境的著名詩篇,而且也有不少擅長表現畫外意境的著名畫家,除了剛剛舉例的著名畫家馬遠之外,近現代著名的畫家、人民藝術家齊白石老先生也是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創作了無數傑作,人們最為熟悉的就是他的魚蝦螃蟹以及花鳥草蟲作品。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除此之外,齊白石老先生也創作了很多充滿別樣意趣的畫作,這些作品中就有這麼兩幅作品,完美地表達了含蓄的韻味,展現出了“畫外有畫”的意境。我們一起來看看齊白石這兩幅耐人尋味的國畫傑作。

先看第一幅:《蛙聲十里出山泉》,這幅作品最有趣也最耐人尋味的地方就是“畫蛙不見蛙”,但卻讓人覺得彷彿能聽見青蛙的叫聲。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

這幅作品創作於1951年,是齊白石為他的好友,我國著名文學家老舍創作的一幅作品,兩人交往甚密,除了文學藝術交流之外,兩人還經常一起喝茶聊天侃大山,時值1951年夏天,老舍到好友齊白石家中來做客,交談間,老舍隨手從書案上拿起一本書,剛好翻到清代著名詩人查慎行的一首詩,這首詩的名字叫《次實君溪邊步月韻》,當下心意一動,於是便從詩中選了一句“蛙聲十里出山泉”,並請齊白石用畫筆來展現這句古詩的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局部

齊白石聽見老舍的話,心裡就開始琢磨:這蛙聲怎麼能畫出來呢?總不可能畫一堆青蛙吧,這樣也太直白無趣了。這可難住了齊白石老先生,據說他因為這幅畫幾乎整整思考了兩天兩夜,吃飯睡覺都忘不了尋思這事,後來在“出山泉”這三個字上得到啟發,並以此處在畫畫時作文章,於是就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幅作品。

"

中國文化講究含蓄、內斂,中國畫也同樣講究含蓄,講究意境,除了“畫中有畫”之外,還講究“畫外有畫”,如果把想要表達的意思全部在畫面中呈現,也就缺了那份耐人尋味的意境。記得唐代著名詩人高蟾有一首古詩叫《金陵晚望》,詩中這樣寫道“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不僅讓人覺得詩中有畫,更讓人覺得詩外有無限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馬遠《鬆月圖》

再比如南宋著名畫家馬遠名作《寒江獨釣圖》和《鬆月圖》同樣展現出了“畫外有畫”“畫外有意”這樣的意境,以《寒江獨釣圖》為例,馬遠僅繪製了一潭寒江,一葉扁舟,一位獨釣的老者,就構建出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不僅讓人看到畫面中清幽曠遠的意境,也讓人引發更多聯想:這大冬天裡,為什麼一位老者還在江上釣魚?周圍還有船嗎?還有人嗎?他的兒女不擔心老人嗎?等等更多的畫外聯想。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馬遠《寒江獨釣圖》

從古至今,我國不僅有很多的非常具有詩外意境的著名詩篇,而且也有不少擅長表現畫外意境的著名畫家,除了剛剛舉例的著名畫家馬遠之外,近現代著名的畫家、人民藝術家齊白石老先生也是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創作了無數傑作,人們最為熟悉的就是他的魚蝦螃蟹以及花鳥草蟲作品。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除此之外,齊白石老先生也創作了很多充滿別樣意趣的畫作,這些作品中就有這麼兩幅作品,完美地表達了含蓄的韻味,展現出了“畫外有畫”的意境。我們一起來看看齊白石這兩幅耐人尋味的國畫傑作。

先看第一幅:《蛙聲十里出山泉》,這幅作品最有趣也最耐人尋味的地方就是“畫蛙不見蛙”,但卻讓人覺得彷彿能聽見青蛙的叫聲。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

這幅作品創作於1951年,是齊白石為他的好友,我國著名文學家老舍創作的一幅作品,兩人交往甚密,除了文學藝術交流之外,兩人還經常一起喝茶聊天侃大山,時值1951年夏天,老舍到好友齊白石家中來做客,交談間,老舍隨手從書案上拿起一本書,剛好翻到清代著名詩人查慎行的一首詩,這首詩的名字叫《次實君溪邊步月韻》,當下心意一動,於是便從詩中選了一句“蛙聲十里出山泉”,並請齊白石用畫筆來展現這句古詩的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局部

齊白石聽見老舍的話,心裡就開始琢磨:這蛙聲怎麼能畫出來呢?總不可能畫一堆青蛙吧,這樣也太直白無趣了。這可難住了齊白石老先生,據說他因為這幅畫幾乎整整思考了兩天兩夜,吃飯睡覺都忘不了尋思這事,後來在“出山泉”這三個字上得到啟發,並以此處在畫畫時作文章,於是就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幅作品。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局部

齊白石用濃墨畫出山澗,用淡墨勾線畫出自上而下汩汩流淌的山泉,用幾筆青色點畫出了遠處的兩座山峰,濃墨畫出了自泉水中順流而下的6只小蝌蚪,小蝌蚪離開了水的源頭,也就意味著小蝌蚪離開了媽媽,那麼要不了多久,這幾隻小蝌蚪就會變成青蛙,要不了幾天,這十里山泉中,自然就會充滿小青蛙的叫聲,也就應了“蛙聲十里出山泉”的意境。

"

中國文化講究含蓄、內斂,中國畫也同樣講究含蓄,講究意境,除了“畫中有畫”之外,還講究“畫外有畫”,如果把想要表達的意思全部在畫面中呈現,也就缺了那份耐人尋味的意境。記得唐代著名詩人高蟾有一首古詩叫《金陵晚望》,詩中這樣寫道“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不僅讓人覺得詩中有畫,更讓人覺得詩外有無限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馬遠《鬆月圖》

再比如南宋著名畫家馬遠名作《寒江獨釣圖》和《鬆月圖》同樣展現出了“畫外有畫”“畫外有意”這樣的意境,以《寒江獨釣圖》為例,馬遠僅繪製了一潭寒江,一葉扁舟,一位獨釣的老者,就構建出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不僅讓人看到畫面中清幽曠遠的意境,也讓人引發更多聯想:這大冬天裡,為什麼一位老者還在江上釣魚?周圍還有船嗎?還有人嗎?他的兒女不擔心老人嗎?等等更多的畫外聯想。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馬遠《寒江獨釣圖》

從古至今,我國不僅有很多的非常具有詩外意境的著名詩篇,而且也有不少擅長表現畫外意境的著名畫家,除了剛剛舉例的著名畫家馬遠之外,近現代著名的畫家、人民藝術家齊白石老先生也是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創作了無數傑作,人們最為熟悉的就是他的魚蝦螃蟹以及花鳥草蟲作品。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除此之外,齊白石老先生也創作了很多充滿別樣意趣的畫作,這些作品中就有這麼兩幅作品,完美地表達了含蓄的韻味,展現出了“畫外有畫”的意境。我們一起來看看齊白石這兩幅耐人尋味的國畫傑作。

先看第一幅:《蛙聲十里出山泉》,這幅作品最有趣也最耐人尋味的地方就是“畫蛙不見蛙”,但卻讓人覺得彷彿能聽見青蛙的叫聲。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

這幅作品創作於1951年,是齊白石為他的好友,我國著名文學家老舍創作的一幅作品,兩人交往甚密,除了文學藝術交流之外,兩人還經常一起喝茶聊天侃大山,時值1951年夏天,老舍到好友齊白石家中來做客,交談間,老舍隨手從書案上拿起一本書,剛好翻到清代著名詩人查慎行的一首詩,這首詩的名字叫《次實君溪邊步月韻》,當下心意一動,於是便從詩中選了一句“蛙聲十里出山泉”,並請齊白石用畫筆來展現這句古詩的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局部

齊白石聽見老舍的話,心裡就開始琢磨:這蛙聲怎麼能畫出來呢?總不可能畫一堆青蛙吧,這樣也太直白無趣了。這可難住了齊白石老先生,據說他因為這幅畫幾乎整整思考了兩天兩夜,吃飯睡覺都忘不了尋思這事,後來在“出山泉”這三個字上得到啟發,並以此處在畫畫時作文章,於是就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幅作品。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局部

齊白石用濃墨畫出山澗,用淡墨勾線畫出自上而下汩汩流淌的山泉,用幾筆青色點畫出了遠處的兩座山峰,濃墨畫出了自泉水中順流而下的6只小蝌蚪,小蝌蚪離開了水的源頭,也就意味著小蝌蚪離開了媽媽,那麼要不了多久,這幾隻小蝌蚪就會變成青蛙,要不了幾天,這十里山泉中,自然就會充滿小青蛙的叫聲,也就應了“蛙聲十里出山泉”的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局部

如果只看畫面,還領會不到這種感覺,但結合畫面題款“蛙聲十里出山泉”,一下子就能讓人產生聯想,想到小蝌蚪會變成青蛙,也彷彿能聽見青蛙的叫聲,把觀眾的思緒從靜態畫面引入動態的景象,好像我們的腦中已經看到小蝌蚪變成了青蛙並呱噪地鳴叫著,如此巧妙的構思,不得不讓人佩服!這簡直是絕了!後來老舍看見這幅作品,更是大加讚賞,連連稱好!

再看第二幅作品:《放牛圖》,齊白石這幅放牛圖,畫面中連牛都沒有,這是真的把牛給“放了”!

"

中國文化講究含蓄、內斂,中國畫也同樣講究含蓄,講究意境,除了“畫中有畫”之外,還講究“畫外有畫”,如果把想要表達的意思全部在畫面中呈現,也就缺了那份耐人尋味的意境。記得唐代著名詩人高蟾有一首古詩叫《金陵晚望》,詩中這樣寫道“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不僅讓人覺得詩中有畫,更讓人覺得詩外有無限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馬遠《鬆月圖》

再比如南宋著名畫家馬遠名作《寒江獨釣圖》和《鬆月圖》同樣展現出了“畫外有畫”“畫外有意”這樣的意境,以《寒江獨釣圖》為例,馬遠僅繪製了一潭寒江,一葉扁舟,一位獨釣的老者,就構建出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不僅讓人看到畫面中清幽曠遠的意境,也讓人引發更多聯想:這大冬天裡,為什麼一位老者還在江上釣魚?周圍還有船嗎?還有人嗎?他的兒女不擔心老人嗎?等等更多的畫外聯想。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馬遠《寒江獨釣圖》

從古至今,我國不僅有很多的非常具有詩外意境的著名詩篇,而且也有不少擅長表現畫外意境的著名畫家,除了剛剛舉例的著名畫家馬遠之外,近現代著名的畫家、人民藝術家齊白石老先生也是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創作了無數傑作,人們最為熟悉的就是他的魚蝦螃蟹以及花鳥草蟲作品。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除此之外,齊白石老先生也創作了很多充滿別樣意趣的畫作,這些作品中就有這麼兩幅作品,完美地表達了含蓄的韻味,展現出了“畫外有畫”的意境。我們一起來看看齊白石這兩幅耐人尋味的國畫傑作。

先看第一幅:《蛙聲十里出山泉》,這幅作品最有趣也最耐人尋味的地方就是“畫蛙不見蛙”,但卻讓人覺得彷彿能聽見青蛙的叫聲。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

這幅作品創作於1951年,是齊白石為他的好友,我國著名文學家老舍創作的一幅作品,兩人交往甚密,除了文學藝術交流之外,兩人還經常一起喝茶聊天侃大山,時值1951年夏天,老舍到好友齊白石家中來做客,交談間,老舍隨手從書案上拿起一本書,剛好翻到清代著名詩人查慎行的一首詩,這首詩的名字叫《次實君溪邊步月韻》,當下心意一動,於是便從詩中選了一句“蛙聲十里出山泉”,並請齊白石用畫筆來展現這句古詩的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局部

齊白石聽見老舍的話,心裡就開始琢磨:這蛙聲怎麼能畫出來呢?總不可能畫一堆青蛙吧,這樣也太直白無趣了。這可難住了齊白石老先生,據說他因為這幅畫幾乎整整思考了兩天兩夜,吃飯睡覺都忘不了尋思這事,後來在“出山泉”這三個字上得到啟發,並以此處在畫畫時作文章,於是就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幅作品。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局部

齊白石用濃墨畫出山澗,用淡墨勾線畫出自上而下汩汩流淌的山泉,用幾筆青色點畫出了遠處的兩座山峰,濃墨畫出了自泉水中順流而下的6只小蝌蚪,小蝌蚪離開了水的源頭,也就意味著小蝌蚪離開了媽媽,那麼要不了多久,這幾隻小蝌蚪就會變成青蛙,要不了幾天,這十里山泉中,自然就會充滿小青蛙的叫聲,也就應了“蛙聲十里出山泉”的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局部

如果只看畫面,還領會不到這種感覺,但結合畫面題款“蛙聲十里出山泉”,一下子就能讓人產生聯想,想到小蝌蚪會變成青蛙,也彷彿能聽見青蛙的叫聲,把觀眾的思緒從靜態畫面引入動態的景象,好像我們的腦中已經看到小蝌蚪變成了青蛙並呱噪地鳴叫著,如此巧妙的構思,不得不讓人佩服!這簡直是絕了!後來老舍看見這幅作品,更是大加讚賞,連連稱好!

再看第二幅作品:《放牛圖》,齊白石這幅放牛圖,畫面中連牛都沒有,這是真的把牛給“放了”!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放牛圖》

這幅放牛圖創作於1937年,當時齊白石已經73歲,而這幅作品也同樣非常有趣,作品名字雖然叫《放牛圖》,但除了佔據畫面百分之七十面積的桃樹枝條之外,就只剩一個小板凳和凳子上的一小捆繩子,根本連半點牛的影子都沒看見!大家肯定納悶了“連牛都不畫,這怎麼能叫放牛圖呢?”。其實這正是齊白石老先生的巧思妙想之處。

"

中國文化講究含蓄、內斂,中國畫也同樣講究含蓄,講究意境,除了“畫中有畫”之外,還講究“畫外有畫”,如果把想要表達的意思全部在畫面中呈現,也就缺了那份耐人尋味的意境。記得唐代著名詩人高蟾有一首古詩叫《金陵晚望》,詩中這樣寫道“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不僅讓人覺得詩中有畫,更讓人覺得詩外有無限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馬遠《鬆月圖》

再比如南宋著名畫家馬遠名作《寒江獨釣圖》和《鬆月圖》同樣展現出了“畫外有畫”“畫外有意”這樣的意境,以《寒江獨釣圖》為例,馬遠僅繪製了一潭寒江,一葉扁舟,一位獨釣的老者,就構建出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不僅讓人看到畫面中清幽曠遠的意境,也讓人引發更多聯想:這大冬天裡,為什麼一位老者還在江上釣魚?周圍還有船嗎?還有人嗎?他的兒女不擔心老人嗎?等等更多的畫外聯想。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馬遠《寒江獨釣圖》

從古至今,我國不僅有很多的非常具有詩外意境的著名詩篇,而且也有不少擅長表現畫外意境的著名畫家,除了剛剛舉例的著名畫家馬遠之外,近現代著名的畫家、人民藝術家齊白石老先生也是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創作了無數傑作,人們最為熟悉的就是他的魚蝦螃蟹以及花鳥草蟲作品。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除此之外,齊白石老先生也創作了很多充滿別樣意趣的畫作,這些作品中就有這麼兩幅作品,完美地表達了含蓄的韻味,展現出了“畫外有畫”的意境。我們一起來看看齊白石這兩幅耐人尋味的國畫傑作。

先看第一幅:《蛙聲十里出山泉》,這幅作品最有趣也最耐人尋味的地方就是“畫蛙不見蛙”,但卻讓人覺得彷彿能聽見青蛙的叫聲。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

這幅作品創作於1951年,是齊白石為他的好友,我國著名文學家老舍創作的一幅作品,兩人交往甚密,除了文學藝術交流之外,兩人還經常一起喝茶聊天侃大山,時值1951年夏天,老舍到好友齊白石家中來做客,交談間,老舍隨手從書案上拿起一本書,剛好翻到清代著名詩人查慎行的一首詩,這首詩的名字叫《次實君溪邊步月韻》,當下心意一動,於是便從詩中選了一句“蛙聲十里出山泉”,並請齊白石用畫筆來展現這句古詩的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局部

齊白石聽見老舍的話,心裡就開始琢磨:這蛙聲怎麼能畫出來呢?總不可能畫一堆青蛙吧,這樣也太直白無趣了。這可難住了齊白石老先生,據說他因為這幅畫幾乎整整思考了兩天兩夜,吃飯睡覺都忘不了尋思這事,後來在“出山泉”這三個字上得到啟發,並以此處在畫畫時作文章,於是就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幅作品。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局部

齊白石用濃墨畫出山澗,用淡墨勾線畫出自上而下汩汩流淌的山泉,用幾筆青色點畫出了遠處的兩座山峰,濃墨畫出了自泉水中順流而下的6只小蝌蚪,小蝌蚪離開了水的源頭,也就意味著小蝌蚪離開了媽媽,那麼要不了多久,這幾隻小蝌蚪就會變成青蛙,要不了幾天,這十里山泉中,自然就會充滿小青蛙的叫聲,也就應了“蛙聲十里出山泉”的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局部

如果只看畫面,還領會不到這種感覺,但結合畫面題款“蛙聲十里出山泉”,一下子就能讓人產生聯想,想到小蝌蚪會變成青蛙,也彷彿能聽見青蛙的叫聲,把觀眾的思緒從靜態畫面引入動態的景象,好像我們的腦中已經看到小蝌蚪變成了青蛙並呱噪地鳴叫著,如此巧妙的構思,不得不讓人佩服!這簡直是絕了!後來老舍看見這幅作品,更是大加讚賞,連連稱好!

再看第二幅作品:《放牛圖》,齊白石這幅放牛圖,畫面中連牛都沒有,這是真的把牛給“放了”!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放牛圖》

這幅放牛圖創作於1937年,當時齊白石已經73歲,而這幅作品也同樣非常有趣,作品名字雖然叫《放牛圖》,但除了佔據畫面百分之七十面積的桃樹枝條之外,就只剩一個小板凳和凳子上的一小捆繩子,根本連半點牛的影子都沒看見!大家肯定納悶了“連牛都不畫,這怎麼能叫放牛圖呢?”。其實這正是齊白石老先生的巧思妙想之處。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放牛圖》局部

他並沒有直接在畫面中表現牛,甚至連放牛的牧童也壓根沒有出現,但畫面中的場景卻很能引發觀眾的思考:這畫叫放牛圖,怎麼我只看見小板凳和上面的韁繩?放牛娃呢跑哪去了?這牛又去了哪裡?是不是放牛娃獨自跑去玩耍,把牛弄丟了?這牛是不是獨自跑去溜達或者吃草去了?

"

中國文化講究含蓄、內斂,中國畫也同樣講究含蓄,講究意境,除了“畫中有畫”之外,還講究“畫外有畫”,如果把想要表達的意思全部在畫面中呈現,也就缺了那份耐人尋味的意境。記得唐代著名詩人高蟾有一首古詩叫《金陵晚望》,詩中這樣寫道“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不僅讓人覺得詩中有畫,更讓人覺得詩外有無限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馬遠《鬆月圖》

再比如南宋著名畫家馬遠名作《寒江獨釣圖》和《鬆月圖》同樣展現出了“畫外有畫”“畫外有意”這樣的意境,以《寒江獨釣圖》為例,馬遠僅繪製了一潭寒江,一葉扁舟,一位獨釣的老者,就構建出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不僅讓人看到畫面中清幽曠遠的意境,也讓人引發更多聯想:這大冬天裡,為什麼一位老者還在江上釣魚?周圍還有船嗎?還有人嗎?他的兒女不擔心老人嗎?等等更多的畫外聯想。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馬遠《寒江獨釣圖》

從古至今,我國不僅有很多的非常具有詩外意境的著名詩篇,而且也有不少擅長表現畫外意境的著名畫家,除了剛剛舉例的著名畫家馬遠之外,近現代著名的畫家、人民藝術家齊白石老先生也是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創作了無數傑作,人們最為熟悉的就是他的魚蝦螃蟹以及花鳥草蟲作品。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除此之外,齊白石老先生也創作了很多充滿別樣意趣的畫作,這些作品中就有這麼兩幅作品,完美地表達了含蓄的韻味,展現出了“畫外有畫”的意境。我們一起來看看齊白石這兩幅耐人尋味的國畫傑作。

先看第一幅:《蛙聲十里出山泉》,這幅作品最有趣也最耐人尋味的地方就是“畫蛙不見蛙”,但卻讓人覺得彷彿能聽見青蛙的叫聲。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

這幅作品創作於1951年,是齊白石為他的好友,我國著名文學家老舍創作的一幅作品,兩人交往甚密,除了文學藝術交流之外,兩人還經常一起喝茶聊天侃大山,時值1951年夏天,老舍到好友齊白石家中來做客,交談間,老舍隨手從書案上拿起一本書,剛好翻到清代著名詩人查慎行的一首詩,這首詩的名字叫《次實君溪邊步月韻》,當下心意一動,於是便從詩中選了一句“蛙聲十里出山泉”,並請齊白石用畫筆來展現這句古詩的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局部

齊白石聽見老舍的話,心裡就開始琢磨:這蛙聲怎麼能畫出來呢?總不可能畫一堆青蛙吧,這樣也太直白無趣了。這可難住了齊白石老先生,據說他因為這幅畫幾乎整整思考了兩天兩夜,吃飯睡覺都忘不了尋思這事,後來在“出山泉”這三個字上得到啟發,並以此處在畫畫時作文章,於是就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幅作品。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局部

齊白石用濃墨畫出山澗,用淡墨勾線畫出自上而下汩汩流淌的山泉,用幾筆青色點畫出了遠處的兩座山峰,濃墨畫出了自泉水中順流而下的6只小蝌蚪,小蝌蚪離開了水的源頭,也就意味著小蝌蚪離開了媽媽,那麼要不了多久,這幾隻小蝌蚪就會變成青蛙,要不了幾天,這十里山泉中,自然就會充滿小青蛙的叫聲,也就應了“蛙聲十里出山泉”的意境。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局部

如果只看畫面,還領會不到這種感覺,但結合畫面題款“蛙聲十里出山泉”,一下子就能讓人產生聯想,想到小蝌蚪會變成青蛙,也彷彿能聽見青蛙的叫聲,把觀眾的思緒從靜態畫面引入動態的景象,好像我們的腦中已經看到小蝌蚪變成了青蛙並呱噪地鳴叫著,如此巧妙的構思,不得不讓人佩服!這簡直是絕了!後來老舍看見這幅作品,更是大加讚賞,連連稱好!

再看第二幅作品:《放牛圖》,齊白石這幅放牛圖,畫面中連牛都沒有,這是真的把牛給“放了”!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放牛圖》

這幅放牛圖創作於1937年,當時齊白石已經73歲,而這幅作品也同樣非常有趣,作品名字雖然叫《放牛圖》,但除了佔據畫面百分之七十面積的桃樹枝條之外,就只剩一個小板凳和凳子上的一小捆繩子,根本連半點牛的影子都沒看見!大家肯定納悶了“連牛都不畫,這怎麼能叫放牛圖呢?”。其實這正是齊白石老先生的巧思妙想之處。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放牛圖》局部

他並沒有直接在畫面中表現牛,甚至連放牛的牧童也壓根沒有出現,但畫面中的場景卻很能引發觀眾的思考:這畫叫放牛圖,怎麼我只看見小板凳和上面的韁繩?放牛娃呢跑哪去了?這牛又去了哪裡?是不是放牛娃獨自跑去玩耍,把牛弄丟了?這牛是不是獨自跑去溜達或者吃草去了?

齊白石這兩幅畫太有創意!不服不行啊,簡直絕了!

《放牛圖》局部

如果您在看了這幅畫之後,也會產生類似以上的這些想法,就說明齊白石老先生已經成功地展現出了他想要表達的意境,這幅作品不僅體現了齊白石的妙筆巧思,更重要的是體現出了滿滿的童心童趣,讓人回味無窮......

以上兩幅作品,的確讓人覺得齊白石老先生簡直太有創意了!不得不讓人佩服!我覺得看了以上兩幅作品,的確讓人體會到了什麼是“畫中有畫”、“畫外之境”,也讓人感受到了齊白石老先生作為著名的人民藝術家,不僅藝術功力爐火純青,創意思維更是非常了得,也說明了做為藝術工作者,必須同時具備以上兩點,才能真正稱得上是藝術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