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


"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俯瞰黃泥老街及周邊地貌

"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俯瞰黃泥老街及周邊地貌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的老房子

"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俯瞰黃泥老街及周邊地貌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的老房子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居民相見,微笑拉家常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位於潛山南部,地處潛山、懷寧、太湖交界長河中游北岸,是三縣(市)交界重鎮,素有“三縣重鎮,五邑市場”之稱。

黃泥老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曾是潛山最為繁華的商貿中心。清朝嘉慶年間黃泥鎮商店已有200餘家,已成為潛山首鎮。道光年間,商店已發展到300餘家,人口3000有餘,成為江淮重鎮。如今的黃泥老街仍保留著一批保存較好的古民居、古街井等。

拍攝手記:

下午4:20坐上去潛山城區的班車。到西站門口,我問正在吃香蕉的老師傅,怎麼坐車去黃泥。他說了兩次:“你跟我走吧,我也去。”肩上行李沉,我先上車了。不一會,老師傅上車坐到了我旁邊。他叫吳火育,開口就說:“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下車後,吳火育師傅主動帶我到老街河邊逛,他說他熟悉這裡的一切。河邊有一座橋,是鋼架結構。吳師傅介紹,該橋是黃泥房地產老闆修建,主要為方便對岸懷寧人往來,黃泥街上的生意也因此好了不少。

吳師傅被家人叫回去了。我獨自留在老街,沒有路線卻有目的地走著拍著。天慢慢黑了,我來捉它的深沉。細雨淋溼的老街滋潤出許多的美好在腦海裡想象著,蔓延著,惹我廢寢忘食地遊蕩。

兩三盞路燈襯托著街巷的寧靜,奶白色的光亮畫龍點睛,街巷活了起來。老街此時像個武士,它集結內功,準備綻放一個武藝高強的瞬間,讓我驚訝,讓我折服。

肚子在抗議飢餓的折磨,我收起器材還沒走幾步,竟然又遇見了吳師傅!他驚訝著撐開傘,說把我先送到賓館。儘管雨不大,他仍堅持為我撐開。這一撐,就是一個儀式,也如雕塑般偉岸。幾分鐘後,我接過他的傘,我為我們一起撐上!

這異鄉的夜的街頭,霓虹點點,撲來陣陣溫暖。

吳師傅熱心帶我找賓館,還幫我砍價,接著又帶我去飯店。我知道他晚上還有事,讓他先走。大雨把他的背影很快淹沒了。

次日早上6:50起床,我吃了兩個包子一根油條一碗稀飯,飽飽地上路,準備大幹一場。

黃泥,我來遲了,但幸好我來了。

老街真不小。抽黃煙的老人們圍坐在茶館閒聊,他們還把煙槍展示給我看。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在太湖採風的日子。一晃兩年過去了,真快!

行走在老街,和氣的居民提高了我按快門的頻率。順利進入老宅,自由與居民溝通,獲得的信息點太多,也拍到了一些珍貴畫面。

九旬老奶奶程毛秀很善良。她放手讓我拍,還介紹說,眼前的床是她曾經的嫁妝。她還帶我到廚房和院子看了看。程奶奶的女兒站在一旁默默笑著,想等我拍完再上前搭理她母親。老人家很有意思,女兒給她買來新衣服,她一邊微笑試穿一邊又責怪女兒亂花錢。衣服穿著很合身,程奶奶突然問我要不要喝水,又開心地說買衣服的是她大女兒。

賣竹器的郝鳳琴大姐絕對是個好人,幾次路過她家門口她都笑臉相迎。我問她貴姓,她卻報她丈夫的名字,她說,這個家就是老公的。那種典型的家庭主婦賢妻良母的形象一覽無餘。

家裡掛著“文明富裕戶”的大叔劉新生滔滔不絕講他以前當兵的經歷,他興奮自己曾在部隊見過毛主席,還驕傲他的父親曾是潛山縣政府的辦事科員。年輕時他見多識廣,緊靠他老宅的兩層紅磚房是鎮上較早建的,而且自己設計了房子的草圖。與他家相近的頭戴著圍巾的阿姨誇讚她的女婿是世上最好的,又順帶表揚我這個陌生的年輕人長得很“江南”(起初我以為她說“艱難”,確認是“江南”後,我放心地笑了)。

老街口,賣衣服的老奶奶傅榮花家,中堂掛著一幅毛主席像,她指著牆上的她死去的老伴的照片說:“他是我的榮譽,可惜因心臟病過早離去了。”她似乎是那種任勞任怨的人,善良和慈祥寫在臉上,刻在語句裡。

用扁擔挑電視的老人王雙五讓我給她幫忙。我從她肩上卸下電視再把線插好。我認為的一件小事,她卻特別高興。她指著牆上鏡框裡的照片說,這個福建的媳婦真不錯,每年過年都回來看她。走時,她非要送我兩袋渣肉粉,我拒絕,他笑著說:“好人一生平安啊。”

當地人說黃泥史上有“三多”,即所謂“孔家土地多,高姓銀子多,金家人口多”。我覺得還有一個“多”,那就是“黃泥老街好人多”。黃泥老街人的善良和氣是老街的光芒,更是老街的珍寶。

那天晚上10:30回到合肥,我取出照相機裡的卡,腦海裡迴盪的全是黃泥老街居民的歡聲笑語。我毫不猶豫地決定,日後一定要再去幾次黃泥老街。(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俯瞰黃泥老街及周邊地貌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的老房子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居民相見,微笑拉家常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位於潛山南部,地處潛山、懷寧、太湖交界長河中游北岸,是三縣(市)交界重鎮,素有“三縣重鎮,五邑市場”之稱。

黃泥老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曾是潛山最為繁華的商貿中心。清朝嘉慶年間黃泥鎮商店已有200餘家,已成為潛山首鎮。道光年間,商店已發展到300餘家,人口3000有餘,成為江淮重鎮。如今的黃泥老街仍保留著一批保存較好的古民居、古街井等。

拍攝手記:

下午4:20坐上去潛山城區的班車。到西站門口,我問正在吃香蕉的老師傅,怎麼坐車去黃泥。他說了兩次:“你跟我走吧,我也去。”肩上行李沉,我先上車了。不一會,老師傅上車坐到了我旁邊。他叫吳火育,開口就說:“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下車後,吳火育師傅主動帶我到老街河邊逛,他說他熟悉這裡的一切。河邊有一座橋,是鋼架結構。吳師傅介紹,該橋是黃泥房地產老闆修建,主要為方便對岸懷寧人往來,黃泥街上的生意也因此好了不少。

吳師傅被家人叫回去了。我獨自留在老街,沒有路線卻有目的地走著拍著。天慢慢黑了,我來捉它的深沉。細雨淋溼的老街滋潤出許多的美好在腦海裡想象著,蔓延著,惹我廢寢忘食地遊蕩。

兩三盞路燈襯托著街巷的寧靜,奶白色的光亮畫龍點睛,街巷活了起來。老街此時像個武士,它集結內功,準備綻放一個武藝高強的瞬間,讓我驚訝,讓我折服。

肚子在抗議飢餓的折磨,我收起器材還沒走幾步,竟然又遇見了吳師傅!他驚訝著撐開傘,說把我先送到賓館。儘管雨不大,他仍堅持為我撐開。這一撐,就是一個儀式,也如雕塑般偉岸。幾分鐘後,我接過他的傘,我為我們一起撐上!

這異鄉的夜的街頭,霓虹點點,撲來陣陣溫暖。

吳師傅熱心帶我找賓館,還幫我砍價,接著又帶我去飯店。我知道他晚上還有事,讓他先走。大雨把他的背影很快淹沒了。

次日早上6:50起床,我吃了兩個包子一根油條一碗稀飯,飽飽地上路,準備大幹一場。

黃泥,我來遲了,但幸好我來了。

老街真不小。抽黃煙的老人們圍坐在茶館閒聊,他們還把煙槍展示給我看。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在太湖採風的日子。一晃兩年過去了,真快!

行走在老街,和氣的居民提高了我按快門的頻率。順利進入老宅,自由與居民溝通,獲得的信息點太多,也拍到了一些珍貴畫面。

九旬老奶奶程毛秀很善良。她放手讓我拍,還介紹說,眼前的床是她曾經的嫁妝。她還帶我到廚房和院子看了看。程奶奶的女兒站在一旁默默笑著,想等我拍完再上前搭理她母親。老人家很有意思,女兒給她買來新衣服,她一邊微笑試穿一邊又責怪女兒亂花錢。衣服穿著很合身,程奶奶突然問我要不要喝水,又開心地說買衣服的是她大女兒。

賣竹器的郝鳳琴大姐絕對是個好人,幾次路過她家門口她都笑臉相迎。我問她貴姓,她卻報她丈夫的名字,她說,這個家就是老公的。那種典型的家庭主婦賢妻良母的形象一覽無餘。

家裡掛著“文明富裕戶”的大叔劉新生滔滔不絕講他以前當兵的經歷,他興奮自己曾在部隊見過毛主席,還驕傲他的父親曾是潛山縣政府的辦事科員。年輕時他見多識廣,緊靠他老宅的兩層紅磚房是鎮上較早建的,而且自己設計了房子的草圖。與他家相近的頭戴著圍巾的阿姨誇讚她的女婿是世上最好的,又順帶表揚我這個陌生的年輕人長得很“江南”(起初我以為她說“艱難”,確認是“江南”後,我放心地笑了)。

老街口,賣衣服的老奶奶傅榮花家,中堂掛著一幅毛主席像,她指著牆上的她死去的老伴的照片說:“他是我的榮譽,可惜因心臟病過早離去了。”她似乎是那種任勞任怨的人,善良和慈祥寫在臉上,刻在語句裡。

用扁擔挑電視的老人王雙五讓我給她幫忙。我從她肩上卸下電視再把線插好。我認為的一件小事,她卻特別高興。她指著牆上鏡框裡的照片說,這個福建的媳婦真不錯,每年過年都回來看她。走時,她非要送我兩袋渣肉粉,我拒絕,他笑著說:“好人一生平安啊。”

當地人說黃泥史上有“三多”,即所謂“孔家土地多,高姓銀子多,金家人口多”。我覺得還有一個“多”,那就是“黃泥老街好人多”。黃泥老街人的善良和氣是老街的光芒,更是老街的珍寶。

那天晚上10:30回到合肥,我取出照相機裡的卡,腦海裡迴盪的全是黃泥老街居民的歡聲笑語。我毫不猶豫地決定,日後一定要再去幾次黃泥老街。(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街巷趕集的居民

"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俯瞰黃泥老街及周邊地貌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的老房子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居民相見,微笑拉家常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位於潛山南部,地處潛山、懷寧、太湖交界長河中游北岸,是三縣(市)交界重鎮,素有“三縣重鎮,五邑市場”之稱。

黃泥老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曾是潛山最為繁華的商貿中心。清朝嘉慶年間黃泥鎮商店已有200餘家,已成為潛山首鎮。道光年間,商店已發展到300餘家,人口3000有餘,成為江淮重鎮。如今的黃泥老街仍保留著一批保存較好的古民居、古街井等。

拍攝手記:

下午4:20坐上去潛山城區的班車。到西站門口,我問正在吃香蕉的老師傅,怎麼坐車去黃泥。他說了兩次:“你跟我走吧,我也去。”肩上行李沉,我先上車了。不一會,老師傅上車坐到了我旁邊。他叫吳火育,開口就說:“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下車後,吳火育師傅主動帶我到老街河邊逛,他說他熟悉這裡的一切。河邊有一座橋,是鋼架結構。吳師傅介紹,該橋是黃泥房地產老闆修建,主要為方便對岸懷寧人往來,黃泥街上的生意也因此好了不少。

吳師傅被家人叫回去了。我獨自留在老街,沒有路線卻有目的地走著拍著。天慢慢黑了,我來捉它的深沉。細雨淋溼的老街滋潤出許多的美好在腦海裡想象著,蔓延著,惹我廢寢忘食地遊蕩。

兩三盞路燈襯托著街巷的寧靜,奶白色的光亮畫龍點睛,街巷活了起來。老街此時像個武士,它集結內功,準備綻放一個武藝高強的瞬間,讓我驚訝,讓我折服。

肚子在抗議飢餓的折磨,我收起器材還沒走幾步,竟然又遇見了吳師傅!他驚訝著撐開傘,說把我先送到賓館。儘管雨不大,他仍堅持為我撐開。這一撐,就是一個儀式,也如雕塑般偉岸。幾分鐘後,我接過他的傘,我為我們一起撐上!

這異鄉的夜的街頭,霓虹點點,撲來陣陣溫暖。

吳師傅熱心帶我找賓館,還幫我砍價,接著又帶我去飯店。我知道他晚上還有事,讓他先走。大雨把他的背影很快淹沒了。

次日早上6:50起床,我吃了兩個包子一根油條一碗稀飯,飽飽地上路,準備大幹一場。

黃泥,我來遲了,但幸好我來了。

老街真不小。抽黃煙的老人們圍坐在茶館閒聊,他們還把煙槍展示給我看。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在太湖採風的日子。一晃兩年過去了,真快!

行走在老街,和氣的居民提高了我按快門的頻率。順利進入老宅,自由與居民溝通,獲得的信息點太多,也拍到了一些珍貴畫面。

九旬老奶奶程毛秀很善良。她放手讓我拍,還介紹說,眼前的床是她曾經的嫁妝。她還帶我到廚房和院子看了看。程奶奶的女兒站在一旁默默笑著,想等我拍完再上前搭理她母親。老人家很有意思,女兒給她買來新衣服,她一邊微笑試穿一邊又責怪女兒亂花錢。衣服穿著很合身,程奶奶突然問我要不要喝水,又開心地說買衣服的是她大女兒。

賣竹器的郝鳳琴大姐絕對是個好人,幾次路過她家門口她都笑臉相迎。我問她貴姓,她卻報她丈夫的名字,她說,這個家就是老公的。那種典型的家庭主婦賢妻良母的形象一覽無餘。

家裡掛著“文明富裕戶”的大叔劉新生滔滔不絕講他以前當兵的經歷,他興奮自己曾在部隊見過毛主席,還驕傲他的父親曾是潛山縣政府的辦事科員。年輕時他見多識廣,緊靠他老宅的兩層紅磚房是鎮上較早建的,而且自己設計了房子的草圖。與他家相近的頭戴著圍巾的阿姨誇讚她的女婿是世上最好的,又順帶表揚我這個陌生的年輕人長得很“江南”(起初我以為她說“艱難”,確認是“江南”後,我放心地笑了)。

老街口,賣衣服的老奶奶傅榮花家,中堂掛著一幅毛主席像,她指著牆上的她死去的老伴的照片說:“他是我的榮譽,可惜因心臟病過早離去了。”她似乎是那種任勞任怨的人,善良和慈祥寫在臉上,刻在語句裡。

用扁擔挑電視的老人王雙五讓我給她幫忙。我從她肩上卸下電視再把線插好。我認為的一件小事,她卻特別高興。她指著牆上鏡框裡的照片說,這個福建的媳婦真不錯,每年過年都回來看她。走時,她非要送我兩袋渣肉粉,我拒絕,他笑著說:“好人一生平安啊。”

當地人說黃泥史上有“三多”,即所謂“孔家土地多,高姓銀子多,金家人口多”。我覺得還有一個“多”,那就是“黃泥老街好人多”。黃泥老街人的善良和氣是老街的光芒,更是老街的珍寶。

那天晚上10:30回到合肥,我取出照相機裡的卡,腦海裡迴盪的全是黃泥老街居民的歡聲笑語。我毫不猶豫地決定,日後一定要再去幾次黃泥老街。(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街巷趕集的居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章師傅15歲開始就在長河打魚

"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俯瞰黃泥老街及周邊地貌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的老房子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居民相見,微笑拉家常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位於潛山南部,地處潛山、懷寧、太湖交界長河中游北岸,是三縣(市)交界重鎮,素有“三縣重鎮,五邑市場”之稱。

黃泥老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曾是潛山最為繁華的商貿中心。清朝嘉慶年間黃泥鎮商店已有200餘家,已成為潛山首鎮。道光年間,商店已發展到300餘家,人口3000有餘,成為江淮重鎮。如今的黃泥老街仍保留著一批保存較好的古民居、古街井等。

拍攝手記:

下午4:20坐上去潛山城區的班車。到西站門口,我問正在吃香蕉的老師傅,怎麼坐車去黃泥。他說了兩次:“你跟我走吧,我也去。”肩上行李沉,我先上車了。不一會,老師傅上車坐到了我旁邊。他叫吳火育,開口就說:“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下車後,吳火育師傅主動帶我到老街河邊逛,他說他熟悉這裡的一切。河邊有一座橋,是鋼架結構。吳師傅介紹,該橋是黃泥房地產老闆修建,主要為方便對岸懷寧人往來,黃泥街上的生意也因此好了不少。

吳師傅被家人叫回去了。我獨自留在老街,沒有路線卻有目的地走著拍著。天慢慢黑了,我來捉它的深沉。細雨淋溼的老街滋潤出許多的美好在腦海裡想象著,蔓延著,惹我廢寢忘食地遊蕩。

兩三盞路燈襯托著街巷的寧靜,奶白色的光亮畫龍點睛,街巷活了起來。老街此時像個武士,它集結內功,準備綻放一個武藝高強的瞬間,讓我驚訝,讓我折服。

肚子在抗議飢餓的折磨,我收起器材還沒走幾步,竟然又遇見了吳師傅!他驚訝著撐開傘,說把我先送到賓館。儘管雨不大,他仍堅持為我撐開。這一撐,就是一個儀式,也如雕塑般偉岸。幾分鐘後,我接過他的傘,我為我們一起撐上!

這異鄉的夜的街頭,霓虹點點,撲來陣陣溫暖。

吳師傅熱心帶我找賓館,還幫我砍價,接著又帶我去飯店。我知道他晚上還有事,讓他先走。大雨把他的背影很快淹沒了。

次日早上6:50起床,我吃了兩個包子一根油條一碗稀飯,飽飽地上路,準備大幹一場。

黃泥,我來遲了,但幸好我來了。

老街真不小。抽黃煙的老人們圍坐在茶館閒聊,他們還把煙槍展示給我看。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在太湖採風的日子。一晃兩年過去了,真快!

行走在老街,和氣的居民提高了我按快門的頻率。順利進入老宅,自由與居民溝通,獲得的信息點太多,也拍到了一些珍貴畫面。

九旬老奶奶程毛秀很善良。她放手讓我拍,還介紹說,眼前的床是她曾經的嫁妝。她還帶我到廚房和院子看了看。程奶奶的女兒站在一旁默默笑著,想等我拍完再上前搭理她母親。老人家很有意思,女兒給她買來新衣服,她一邊微笑試穿一邊又責怪女兒亂花錢。衣服穿著很合身,程奶奶突然問我要不要喝水,又開心地說買衣服的是她大女兒。

賣竹器的郝鳳琴大姐絕對是個好人,幾次路過她家門口她都笑臉相迎。我問她貴姓,她卻報她丈夫的名字,她說,這個家就是老公的。那種典型的家庭主婦賢妻良母的形象一覽無餘。

家裡掛著“文明富裕戶”的大叔劉新生滔滔不絕講他以前當兵的經歷,他興奮自己曾在部隊見過毛主席,還驕傲他的父親曾是潛山縣政府的辦事科員。年輕時他見多識廣,緊靠他老宅的兩層紅磚房是鎮上較早建的,而且自己設計了房子的草圖。與他家相近的頭戴著圍巾的阿姨誇讚她的女婿是世上最好的,又順帶表揚我這個陌生的年輕人長得很“江南”(起初我以為她說“艱難”,確認是“江南”後,我放心地笑了)。

老街口,賣衣服的老奶奶傅榮花家,中堂掛著一幅毛主席像,她指著牆上的她死去的老伴的照片說:“他是我的榮譽,可惜因心臟病過早離去了。”她似乎是那種任勞任怨的人,善良和慈祥寫在臉上,刻在語句裡。

用扁擔挑電視的老人王雙五讓我給她幫忙。我從她肩上卸下電視再把線插好。我認為的一件小事,她卻特別高興。她指著牆上鏡框裡的照片說,這個福建的媳婦真不錯,每年過年都回來看她。走時,她非要送我兩袋渣肉粉,我拒絕,他笑著說:“好人一生平安啊。”

當地人說黃泥史上有“三多”,即所謂“孔家土地多,高姓銀子多,金家人口多”。我覺得還有一個“多”,那就是“黃泥老街好人多”。黃泥老街人的善良和氣是老街的光芒,更是老街的珍寶。

那天晚上10:30回到合肥,我取出照相機裡的卡,腦海裡迴盪的全是黃泥老街居民的歡聲笑語。我毫不猶豫地決定,日後一定要再去幾次黃泥老街。(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街巷趕集的居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章師傅15歲開始就在長河打魚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2歲的傅品先開了30多年茶館,目前一碗茶一元錢


"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俯瞰黃泥老街及周邊地貌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的老房子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居民相見,微笑拉家常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位於潛山南部,地處潛山、懷寧、太湖交界長河中游北岸,是三縣(市)交界重鎮,素有“三縣重鎮,五邑市場”之稱。

黃泥老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曾是潛山最為繁華的商貿中心。清朝嘉慶年間黃泥鎮商店已有200餘家,已成為潛山首鎮。道光年間,商店已發展到300餘家,人口3000有餘,成為江淮重鎮。如今的黃泥老街仍保留著一批保存較好的古民居、古街井等。

拍攝手記:

下午4:20坐上去潛山城區的班車。到西站門口,我問正在吃香蕉的老師傅,怎麼坐車去黃泥。他說了兩次:“你跟我走吧,我也去。”肩上行李沉,我先上車了。不一會,老師傅上車坐到了我旁邊。他叫吳火育,開口就說:“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下車後,吳火育師傅主動帶我到老街河邊逛,他說他熟悉這裡的一切。河邊有一座橋,是鋼架結構。吳師傅介紹,該橋是黃泥房地產老闆修建,主要為方便對岸懷寧人往來,黃泥街上的生意也因此好了不少。

吳師傅被家人叫回去了。我獨自留在老街,沒有路線卻有目的地走著拍著。天慢慢黑了,我來捉它的深沉。細雨淋溼的老街滋潤出許多的美好在腦海裡想象著,蔓延著,惹我廢寢忘食地遊蕩。

兩三盞路燈襯托著街巷的寧靜,奶白色的光亮畫龍點睛,街巷活了起來。老街此時像個武士,它集結內功,準備綻放一個武藝高強的瞬間,讓我驚訝,讓我折服。

肚子在抗議飢餓的折磨,我收起器材還沒走幾步,竟然又遇見了吳師傅!他驚訝著撐開傘,說把我先送到賓館。儘管雨不大,他仍堅持為我撐開。這一撐,就是一個儀式,也如雕塑般偉岸。幾分鐘後,我接過他的傘,我為我們一起撐上!

這異鄉的夜的街頭,霓虹點點,撲來陣陣溫暖。

吳師傅熱心帶我找賓館,還幫我砍價,接著又帶我去飯店。我知道他晚上還有事,讓他先走。大雨把他的背影很快淹沒了。

次日早上6:50起床,我吃了兩個包子一根油條一碗稀飯,飽飽地上路,準備大幹一場。

黃泥,我來遲了,但幸好我來了。

老街真不小。抽黃煙的老人們圍坐在茶館閒聊,他們還把煙槍展示給我看。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在太湖採風的日子。一晃兩年過去了,真快!

行走在老街,和氣的居民提高了我按快門的頻率。順利進入老宅,自由與居民溝通,獲得的信息點太多,也拍到了一些珍貴畫面。

九旬老奶奶程毛秀很善良。她放手讓我拍,還介紹說,眼前的床是她曾經的嫁妝。她還帶我到廚房和院子看了看。程奶奶的女兒站在一旁默默笑著,想等我拍完再上前搭理她母親。老人家很有意思,女兒給她買來新衣服,她一邊微笑試穿一邊又責怪女兒亂花錢。衣服穿著很合身,程奶奶突然問我要不要喝水,又開心地說買衣服的是她大女兒。

賣竹器的郝鳳琴大姐絕對是個好人,幾次路過她家門口她都笑臉相迎。我問她貴姓,她卻報她丈夫的名字,她說,這個家就是老公的。那種典型的家庭主婦賢妻良母的形象一覽無餘。

家裡掛著“文明富裕戶”的大叔劉新生滔滔不絕講他以前當兵的經歷,他興奮自己曾在部隊見過毛主席,還驕傲他的父親曾是潛山縣政府的辦事科員。年輕時他見多識廣,緊靠他老宅的兩層紅磚房是鎮上較早建的,而且自己設計了房子的草圖。與他家相近的頭戴著圍巾的阿姨誇讚她的女婿是世上最好的,又順帶表揚我這個陌生的年輕人長得很“江南”(起初我以為她說“艱難”,確認是“江南”後,我放心地笑了)。

老街口,賣衣服的老奶奶傅榮花家,中堂掛著一幅毛主席像,她指著牆上的她死去的老伴的照片說:“他是我的榮譽,可惜因心臟病過早離去了。”她似乎是那種任勞任怨的人,善良和慈祥寫在臉上,刻在語句裡。

用扁擔挑電視的老人王雙五讓我給她幫忙。我從她肩上卸下電視再把線插好。我認為的一件小事,她卻特別高興。她指著牆上鏡框裡的照片說,這個福建的媳婦真不錯,每年過年都回來看她。走時,她非要送我兩袋渣肉粉,我拒絕,他笑著說:“好人一生平安啊。”

當地人說黃泥史上有“三多”,即所謂“孔家土地多,高姓銀子多,金家人口多”。我覺得還有一個“多”,那就是“黃泥老街好人多”。黃泥老街人的善良和氣是老街的光芒,更是老街的珍寶。

那天晚上10:30回到合肥,我取出照相機裡的卡,腦海裡迴盪的全是黃泥老街居民的歡聲笑語。我毫不猶豫地決定,日後一定要再去幾次黃泥老街。(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街巷趕集的居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章師傅15歲開始就在長河打魚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2歲的傅品先開了30多年茶館,目前一碗茶一元錢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劉新生在南京當兵時恰逢毛主席視察。1985年劉新生在老宅旁蓋了黃泥第一棟兩層樓,當時花費8000元。1997年劉新生勤勞致富,政府給他頒發了“文明富裕戶”的獎章

"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俯瞰黃泥老街及周邊地貌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的老房子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居民相見,微笑拉家常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位於潛山南部,地處潛山、懷寧、太湖交界長河中游北岸,是三縣(市)交界重鎮,素有“三縣重鎮,五邑市場”之稱。

黃泥老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曾是潛山最為繁華的商貿中心。清朝嘉慶年間黃泥鎮商店已有200餘家,已成為潛山首鎮。道光年間,商店已發展到300餘家,人口3000有餘,成為江淮重鎮。如今的黃泥老街仍保留著一批保存較好的古民居、古街井等。

拍攝手記:

下午4:20坐上去潛山城區的班車。到西站門口,我問正在吃香蕉的老師傅,怎麼坐車去黃泥。他說了兩次:“你跟我走吧,我也去。”肩上行李沉,我先上車了。不一會,老師傅上車坐到了我旁邊。他叫吳火育,開口就說:“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下車後,吳火育師傅主動帶我到老街河邊逛,他說他熟悉這裡的一切。河邊有一座橋,是鋼架結構。吳師傅介紹,該橋是黃泥房地產老闆修建,主要為方便對岸懷寧人往來,黃泥街上的生意也因此好了不少。

吳師傅被家人叫回去了。我獨自留在老街,沒有路線卻有目的地走著拍著。天慢慢黑了,我來捉它的深沉。細雨淋溼的老街滋潤出許多的美好在腦海裡想象著,蔓延著,惹我廢寢忘食地遊蕩。

兩三盞路燈襯托著街巷的寧靜,奶白色的光亮畫龍點睛,街巷活了起來。老街此時像個武士,它集結內功,準備綻放一個武藝高強的瞬間,讓我驚訝,讓我折服。

肚子在抗議飢餓的折磨,我收起器材還沒走幾步,竟然又遇見了吳師傅!他驚訝著撐開傘,說把我先送到賓館。儘管雨不大,他仍堅持為我撐開。這一撐,就是一個儀式,也如雕塑般偉岸。幾分鐘後,我接過他的傘,我為我們一起撐上!

這異鄉的夜的街頭,霓虹點點,撲來陣陣溫暖。

吳師傅熱心帶我找賓館,還幫我砍價,接著又帶我去飯店。我知道他晚上還有事,讓他先走。大雨把他的背影很快淹沒了。

次日早上6:50起床,我吃了兩個包子一根油條一碗稀飯,飽飽地上路,準備大幹一場。

黃泥,我來遲了,但幸好我來了。

老街真不小。抽黃煙的老人們圍坐在茶館閒聊,他們還把煙槍展示給我看。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在太湖採風的日子。一晃兩年過去了,真快!

行走在老街,和氣的居民提高了我按快門的頻率。順利進入老宅,自由與居民溝通,獲得的信息點太多,也拍到了一些珍貴畫面。

九旬老奶奶程毛秀很善良。她放手讓我拍,還介紹說,眼前的床是她曾經的嫁妝。她還帶我到廚房和院子看了看。程奶奶的女兒站在一旁默默笑著,想等我拍完再上前搭理她母親。老人家很有意思,女兒給她買來新衣服,她一邊微笑試穿一邊又責怪女兒亂花錢。衣服穿著很合身,程奶奶突然問我要不要喝水,又開心地說買衣服的是她大女兒。

賣竹器的郝鳳琴大姐絕對是個好人,幾次路過她家門口她都笑臉相迎。我問她貴姓,她卻報她丈夫的名字,她說,這個家就是老公的。那種典型的家庭主婦賢妻良母的形象一覽無餘。

家裡掛著“文明富裕戶”的大叔劉新生滔滔不絕講他以前當兵的經歷,他興奮自己曾在部隊見過毛主席,還驕傲他的父親曾是潛山縣政府的辦事科員。年輕時他見多識廣,緊靠他老宅的兩層紅磚房是鎮上較早建的,而且自己設計了房子的草圖。與他家相近的頭戴著圍巾的阿姨誇讚她的女婿是世上最好的,又順帶表揚我這個陌生的年輕人長得很“江南”(起初我以為她說“艱難”,確認是“江南”後,我放心地笑了)。

老街口,賣衣服的老奶奶傅榮花家,中堂掛著一幅毛主席像,她指著牆上的她死去的老伴的照片說:“他是我的榮譽,可惜因心臟病過早離去了。”她似乎是那種任勞任怨的人,善良和慈祥寫在臉上,刻在語句裡。

用扁擔挑電視的老人王雙五讓我給她幫忙。我從她肩上卸下電視再把線插好。我認為的一件小事,她卻特別高興。她指著牆上鏡框裡的照片說,這個福建的媳婦真不錯,每年過年都回來看她。走時,她非要送我兩袋渣肉粉,我拒絕,他笑著說:“好人一生平安啊。”

當地人說黃泥史上有“三多”,即所謂“孔家土地多,高姓銀子多,金家人口多”。我覺得還有一個“多”,那就是“黃泥老街好人多”。黃泥老街人的善良和氣是老街的光芒,更是老街的珍寶。

那天晚上10:30回到合肥,我取出照相機裡的卡,腦海裡迴盪的全是黃泥老街居民的歡聲笑語。我毫不猶豫地決定,日後一定要再去幾次黃泥老街。(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街巷趕集的居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章師傅15歲開始就在長河打魚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2歲的傅品先開了30多年茶館,目前一碗茶一元錢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劉新生在南京當兵時恰逢毛主席視察。1985年劉新生在老宅旁蓋了黃泥第一棟兩層樓,當時花費8000元。1997年劉新生勤勞致富,政府給他頒發了“文明富裕戶”的獎章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吳師傅在上世紀70年代花260元購置的永久牌自行車,使用至今

"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俯瞰黃泥老街及周邊地貌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的老房子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居民相見,微笑拉家常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位於潛山南部,地處潛山、懷寧、太湖交界長河中游北岸,是三縣(市)交界重鎮,素有“三縣重鎮,五邑市場”之稱。

黃泥老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曾是潛山最為繁華的商貿中心。清朝嘉慶年間黃泥鎮商店已有200餘家,已成為潛山首鎮。道光年間,商店已發展到300餘家,人口3000有餘,成為江淮重鎮。如今的黃泥老街仍保留著一批保存較好的古民居、古街井等。

拍攝手記:

下午4:20坐上去潛山城區的班車。到西站門口,我問正在吃香蕉的老師傅,怎麼坐車去黃泥。他說了兩次:“你跟我走吧,我也去。”肩上行李沉,我先上車了。不一會,老師傅上車坐到了我旁邊。他叫吳火育,開口就說:“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下車後,吳火育師傅主動帶我到老街河邊逛,他說他熟悉這裡的一切。河邊有一座橋,是鋼架結構。吳師傅介紹,該橋是黃泥房地產老闆修建,主要為方便對岸懷寧人往來,黃泥街上的生意也因此好了不少。

吳師傅被家人叫回去了。我獨自留在老街,沒有路線卻有目的地走著拍著。天慢慢黑了,我來捉它的深沉。細雨淋溼的老街滋潤出許多的美好在腦海裡想象著,蔓延著,惹我廢寢忘食地遊蕩。

兩三盞路燈襯托著街巷的寧靜,奶白色的光亮畫龍點睛,街巷活了起來。老街此時像個武士,它集結內功,準備綻放一個武藝高強的瞬間,讓我驚訝,讓我折服。

肚子在抗議飢餓的折磨,我收起器材還沒走幾步,竟然又遇見了吳師傅!他驚訝著撐開傘,說把我先送到賓館。儘管雨不大,他仍堅持為我撐開。這一撐,就是一個儀式,也如雕塑般偉岸。幾分鐘後,我接過他的傘,我為我們一起撐上!

這異鄉的夜的街頭,霓虹點點,撲來陣陣溫暖。

吳師傅熱心帶我找賓館,還幫我砍價,接著又帶我去飯店。我知道他晚上還有事,讓他先走。大雨把他的背影很快淹沒了。

次日早上6:50起床,我吃了兩個包子一根油條一碗稀飯,飽飽地上路,準備大幹一場。

黃泥,我來遲了,但幸好我來了。

老街真不小。抽黃煙的老人們圍坐在茶館閒聊,他們還把煙槍展示給我看。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在太湖採風的日子。一晃兩年過去了,真快!

行走在老街,和氣的居民提高了我按快門的頻率。順利進入老宅,自由與居民溝通,獲得的信息點太多,也拍到了一些珍貴畫面。

九旬老奶奶程毛秀很善良。她放手讓我拍,還介紹說,眼前的床是她曾經的嫁妝。她還帶我到廚房和院子看了看。程奶奶的女兒站在一旁默默笑著,想等我拍完再上前搭理她母親。老人家很有意思,女兒給她買來新衣服,她一邊微笑試穿一邊又責怪女兒亂花錢。衣服穿著很合身,程奶奶突然問我要不要喝水,又開心地說買衣服的是她大女兒。

賣竹器的郝鳳琴大姐絕對是個好人,幾次路過她家門口她都笑臉相迎。我問她貴姓,她卻報她丈夫的名字,她說,這個家就是老公的。那種典型的家庭主婦賢妻良母的形象一覽無餘。

家裡掛著“文明富裕戶”的大叔劉新生滔滔不絕講他以前當兵的經歷,他興奮自己曾在部隊見過毛主席,還驕傲他的父親曾是潛山縣政府的辦事科員。年輕時他見多識廣,緊靠他老宅的兩層紅磚房是鎮上較早建的,而且自己設計了房子的草圖。與他家相近的頭戴著圍巾的阿姨誇讚她的女婿是世上最好的,又順帶表揚我這個陌生的年輕人長得很“江南”(起初我以為她說“艱難”,確認是“江南”後,我放心地笑了)。

老街口,賣衣服的老奶奶傅榮花家,中堂掛著一幅毛主席像,她指著牆上的她死去的老伴的照片說:“他是我的榮譽,可惜因心臟病過早離去了。”她似乎是那種任勞任怨的人,善良和慈祥寫在臉上,刻在語句裡。

用扁擔挑電視的老人王雙五讓我給她幫忙。我從她肩上卸下電視再把線插好。我認為的一件小事,她卻特別高興。她指著牆上鏡框裡的照片說,這個福建的媳婦真不錯,每年過年都回來看她。走時,她非要送我兩袋渣肉粉,我拒絕,他笑著說:“好人一生平安啊。”

當地人說黃泥史上有“三多”,即所謂“孔家土地多,高姓銀子多,金家人口多”。我覺得還有一個“多”,那就是“黃泥老街好人多”。黃泥老街人的善良和氣是老街的光芒,更是老街的珍寶。

那天晚上10:30回到合肥,我取出照相機裡的卡,腦海裡迴盪的全是黃泥老街居民的歡聲笑語。我毫不猶豫地決定,日後一定要再去幾次黃泥老街。(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街巷趕集的居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章師傅15歲開始就在長河打魚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2歲的傅品先開了30多年茶館,目前一碗茶一元錢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劉新生在南京當兵時恰逢毛主席視察。1985年劉新生在老宅旁蓋了黃泥第一棟兩層樓,當時花費8000元。1997年劉新生勤勞致富,政府給他頒發了“文明富裕戶”的獎章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吳師傅在上世紀70年代花260元購置的永久牌自行車,使用至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55歲的劉師傅13歲開始做被子,曾帶的34個徒弟後來都轉崗了



"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俯瞰黃泥老街及周邊地貌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的老房子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居民相見,微笑拉家常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位於潛山南部,地處潛山、懷寧、太湖交界長河中游北岸,是三縣(市)交界重鎮,素有“三縣重鎮,五邑市場”之稱。

黃泥老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曾是潛山最為繁華的商貿中心。清朝嘉慶年間黃泥鎮商店已有200餘家,已成為潛山首鎮。道光年間,商店已發展到300餘家,人口3000有餘,成為江淮重鎮。如今的黃泥老街仍保留著一批保存較好的古民居、古街井等。

拍攝手記:

下午4:20坐上去潛山城區的班車。到西站門口,我問正在吃香蕉的老師傅,怎麼坐車去黃泥。他說了兩次:“你跟我走吧,我也去。”肩上行李沉,我先上車了。不一會,老師傅上車坐到了我旁邊。他叫吳火育,開口就說:“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下車後,吳火育師傅主動帶我到老街河邊逛,他說他熟悉這裡的一切。河邊有一座橋,是鋼架結構。吳師傅介紹,該橋是黃泥房地產老闆修建,主要為方便對岸懷寧人往來,黃泥街上的生意也因此好了不少。

吳師傅被家人叫回去了。我獨自留在老街,沒有路線卻有目的地走著拍著。天慢慢黑了,我來捉它的深沉。細雨淋溼的老街滋潤出許多的美好在腦海裡想象著,蔓延著,惹我廢寢忘食地遊蕩。

兩三盞路燈襯托著街巷的寧靜,奶白色的光亮畫龍點睛,街巷活了起來。老街此時像個武士,它集結內功,準備綻放一個武藝高強的瞬間,讓我驚訝,讓我折服。

肚子在抗議飢餓的折磨,我收起器材還沒走幾步,竟然又遇見了吳師傅!他驚訝著撐開傘,說把我先送到賓館。儘管雨不大,他仍堅持為我撐開。這一撐,就是一個儀式,也如雕塑般偉岸。幾分鐘後,我接過他的傘,我為我們一起撐上!

這異鄉的夜的街頭,霓虹點點,撲來陣陣溫暖。

吳師傅熱心帶我找賓館,還幫我砍價,接著又帶我去飯店。我知道他晚上還有事,讓他先走。大雨把他的背影很快淹沒了。

次日早上6:50起床,我吃了兩個包子一根油條一碗稀飯,飽飽地上路,準備大幹一場。

黃泥,我來遲了,但幸好我來了。

老街真不小。抽黃煙的老人們圍坐在茶館閒聊,他們還把煙槍展示給我看。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在太湖採風的日子。一晃兩年過去了,真快!

行走在老街,和氣的居民提高了我按快門的頻率。順利進入老宅,自由與居民溝通,獲得的信息點太多,也拍到了一些珍貴畫面。

九旬老奶奶程毛秀很善良。她放手讓我拍,還介紹說,眼前的床是她曾經的嫁妝。她還帶我到廚房和院子看了看。程奶奶的女兒站在一旁默默笑著,想等我拍完再上前搭理她母親。老人家很有意思,女兒給她買來新衣服,她一邊微笑試穿一邊又責怪女兒亂花錢。衣服穿著很合身,程奶奶突然問我要不要喝水,又開心地說買衣服的是她大女兒。

賣竹器的郝鳳琴大姐絕對是個好人,幾次路過她家門口她都笑臉相迎。我問她貴姓,她卻報她丈夫的名字,她說,這個家就是老公的。那種典型的家庭主婦賢妻良母的形象一覽無餘。

家裡掛著“文明富裕戶”的大叔劉新生滔滔不絕講他以前當兵的經歷,他興奮自己曾在部隊見過毛主席,還驕傲他的父親曾是潛山縣政府的辦事科員。年輕時他見多識廣,緊靠他老宅的兩層紅磚房是鎮上較早建的,而且自己設計了房子的草圖。與他家相近的頭戴著圍巾的阿姨誇讚她的女婿是世上最好的,又順帶表揚我這個陌生的年輕人長得很“江南”(起初我以為她說“艱難”,確認是“江南”後,我放心地笑了)。

老街口,賣衣服的老奶奶傅榮花家,中堂掛著一幅毛主席像,她指著牆上的她死去的老伴的照片說:“他是我的榮譽,可惜因心臟病過早離去了。”她似乎是那種任勞任怨的人,善良和慈祥寫在臉上,刻在語句裡。

用扁擔挑電視的老人王雙五讓我給她幫忙。我從她肩上卸下電視再把線插好。我認為的一件小事,她卻特別高興。她指著牆上鏡框裡的照片說,這個福建的媳婦真不錯,每年過年都回來看她。走時,她非要送我兩袋渣肉粉,我拒絕,他笑著說:“好人一生平安啊。”

當地人說黃泥史上有“三多”,即所謂“孔家土地多,高姓銀子多,金家人口多”。我覺得還有一個“多”,那就是“黃泥老街好人多”。黃泥老街人的善良和氣是老街的光芒,更是老街的珍寶。

那天晚上10:30回到合肥,我取出照相機裡的卡,腦海裡迴盪的全是黃泥老街居民的歡聲笑語。我毫不猶豫地決定,日後一定要再去幾次黃泥老街。(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街巷趕集的居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章師傅15歲開始就在長河打魚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2歲的傅品先開了30多年茶館,目前一碗茶一元錢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劉新生在南京當兵時恰逢毛主席視察。1985年劉新生在老宅旁蓋了黃泥第一棟兩層樓,當時花費8000元。1997年劉新生勤勞致富,政府給他頒發了“文明富裕戶”的獎章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吳師傅在上世紀70年代花260元購置的永久牌自行車,使用至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55歲的劉師傅13歲開始做被子,曾帶的34個徒弟後來都轉崗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90歲的程毛秀17歲結婚,嫁妝使用至今,老房子已住了四代人

"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俯瞰黃泥老街及周邊地貌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的老房子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居民相見,微笑拉家常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位於潛山南部,地處潛山、懷寧、太湖交界長河中游北岸,是三縣(市)交界重鎮,素有“三縣重鎮,五邑市場”之稱。

黃泥老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曾是潛山最為繁華的商貿中心。清朝嘉慶年間黃泥鎮商店已有200餘家,已成為潛山首鎮。道光年間,商店已發展到300餘家,人口3000有餘,成為江淮重鎮。如今的黃泥老街仍保留著一批保存較好的古民居、古街井等。

拍攝手記:

下午4:20坐上去潛山城區的班車。到西站門口,我問正在吃香蕉的老師傅,怎麼坐車去黃泥。他說了兩次:“你跟我走吧,我也去。”肩上行李沉,我先上車了。不一會,老師傅上車坐到了我旁邊。他叫吳火育,開口就說:“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下車後,吳火育師傅主動帶我到老街河邊逛,他說他熟悉這裡的一切。河邊有一座橋,是鋼架結構。吳師傅介紹,該橋是黃泥房地產老闆修建,主要為方便對岸懷寧人往來,黃泥街上的生意也因此好了不少。

吳師傅被家人叫回去了。我獨自留在老街,沒有路線卻有目的地走著拍著。天慢慢黑了,我來捉它的深沉。細雨淋溼的老街滋潤出許多的美好在腦海裡想象著,蔓延著,惹我廢寢忘食地遊蕩。

兩三盞路燈襯托著街巷的寧靜,奶白色的光亮畫龍點睛,街巷活了起來。老街此時像個武士,它集結內功,準備綻放一個武藝高強的瞬間,讓我驚訝,讓我折服。

肚子在抗議飢餓的折磨,我收起器材還沒走幾步,竟然又遇見了吳師傅!他驚訝著撐開傘,說把我先送到賓館。儘管雨不大,他仍堅持為我撐開。這一撐,就是一個儀式,也如雕塑般偉岸。幾分鐘後,我接過他的傘,我為我們一起撐上!

這異鄉的夜的街頭,霓虹點點,撲來陣陣溫暖。

吳師傅熱心帶我找賓館,還幫我砍價,接著又帶我去飯店。我知道他晚上還有事,讓他先走。大雨把他的背影很快淹沒了。

次日早上6:50起床,我吃了兩個包子一根油條一碗稀飯,飽飽地上路,準備大幹一場。

黃泥,我來遲了,但幸好我來了。

老街真不小。抽黃煙的老人們圍坐在茶館閒聊,他們還把煙槍展示給我看。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在太湖採風的日子。一晃兩年過去了,真快!

行走在老街,和氣的居民提高了我按快門的頻率。順利進入老宅,自由與居民溝通,獲得的信息點太多,也拍到了一些珍貴畫面。

九旬老奶奶程毛秀很善良。她放手讓我拍,還介紹說,眼前的床是她曾經的嫁妝。她還帶我到廚房和院子看了看。程奶奶的女兒站在一旁默默笑著,想等我拍完再上前搭理她母親。老人家很有意思,女兒給她買來新衣服,她一邊微笑試穿一邊又責怪女兒亂花錢。衣服穿著很合身,程奶奶突然問我要不要喝水,又開心地說買衣服的是她大女兒。

賣竹器的郝鳳琴大姐絕對是個好人,幾次路過她家門口她都笑臉相迎。我問她貴姓,她卻報她丈夫的名字,她說,這個家就是老公的。那種典型的家庭主婦賢妻良母的形象一覽無餘。

家裡掛著“文明富裕戶”的大叔劉新生滔滔不絕講他以前當兵的經歷,他興奮自己曾在部隊見過毛主席,還驕傲他的父親曾是潛山縣政府的辦事科員。年輕時他見多識廣,緊靠他老宅的兩層紅磚房是鎮上較早建的,而且自己設計了房子的草圖。與他家相近的頭戴著圍巾的阿姨誇讚她的女婿是世上最好的,又順帶表揚我這個陌生的年輕人長得很“江南”(起初我以為她說“艱難”,確認是“江南”後,我放心地笑了)。

老街口,賣衣服的老奶奶傅榮花家,中堂掛著一幅毛主席像,她指著牆上的她死去的老伴的照片說:“他是我的榮譽,可惜因心臟病過早離去了。”她似乎是那種任勞任怨的人,善良和慈祥寫在臉上,刻在語句裡。

用扁擔挑電視的老人王雙五讓我給她幫忙。我從她肩上卸下電視再把線插好。我認為的一件小事,她卻特別高興。她指著牆上鏡框裡的照片說,這個福建的媳婦真不錯,每年過年都回來看她。走時,她非要送我兩袋渣肉粉,我拒絕,他笑著說:“好人一生平安啊。”

當地人說黃泥史上有“三多”,即所謂“孔家土地多,高姓銀子多,金家人口多”。我覺得還有一個“多”,那就是“黃泥老街好人多”。黃泥老街人的善良和氣是老街的光芒,更是老街的珍寶。

那天晚上10:30回到合肥,我取出照相機裡的卡,腦海裡迴盪的全是黃泥老街居民的歡聲笑語。我毫不猶豫地決定,日後一定要再去幾次黃泥老街。(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街巷趕集的居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章師傅15歲開始就在長河打魚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2歲的傅品先開了30多年茶館,目前一碗茶一元錢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劉新生在南京當兵時恰逢毛主席視察。1985年劉新生在老宅旁蓋了黃泥第一棟兩層樓,當時花費8000元。1997年劉新生勤勞致富,政府給他頒發了“文明富裕戶”的獎章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吳師傅在上世紀70年代花260元購置的永久牌自行車,使用至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55歲的劉師傅13歲開始做被子,曾帶的34個徒弟後來都轉崗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90歲的程毛秀17歲結婚,嫁妝使用至今,老房子已住了四代人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3歲的傅榮花曾在供銷社工作,老伴雖然走了21年但他的獎狀一直被張貼在牆上

"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俯瞰黃泥老街及周邊地貌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的老房子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居民相見,微笑拉家常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位於潛山南部,地處潛山、懷寧、太湖交界長河中游北岸,是三縣(市)交界重鎮,素有“三縣重鎮,五邑市場”之稱。

黃泥老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曾是潛山最為繁華的商貿中心。清朝嘉慶年間黃泥鎮商店已有200餘家,已成為潛山首鎮。道光年間,商店已發展到300餘家,人口3000有餘,成為江淮重鎮。如今的黃泥老街仍保留著一批保存較好的古民居、古街井等。

拍攝手記:

下午4:20坐上去潛山城區的班車。到西站門口,我問正在吃香蕉的老師傅,怎麼坐車去黃泥。他說了兩次:“你跟我走吧,我也去。”肩上行李沉,我先上車了。不一會,老師傅上車坐到了我旁邊。他叫吳火育,開口就說:“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下車後,吳火育師傅主動帶我到老街河邊逛,他說他熟悉這裡的一切。河邊有一座橋,是鋼架結構。吳師傅介紹,該橋是黃泥房地產老闆修建,主要為方便對岸懷寧人往來,黃泥街上的生意也因此好了不少。

吳師傅被家人叫回去了。我獨自留在老街,沒有路線卻有目的地走著拍著。天慢慢黑了,我來捉它的深沉。細雨淋溼的老街滋潤出許多的美好在腦海裡想象著,蔓延著,惹我廢寢忘食地遊蕩。

兩三盞路燈襯托著街巷的寧靜,奶白色的光亮畫龍點睛,街巷活了起來。老街此時像個武士,它集結內功,準備綻放一個武藝高強的瞬間,讓我驚訝,讓我折服。

肚子在抗議飢餓的折磨,我收起器材還沒走幾步,竟然又遇見了吳師傅!他驚訝著撐開傘,說把我先送到賓館。儘管雨不大,他仍堅持為我撐開。這一撐,就是一個儀式,也如雕塑般偉岸。幾分鐘後,我接過他的傘,我為我們一起撐上!

這異鄉的夜的街頭,霓虹點點,撲來陣陣溫暖。

吳師傅熱心帶我找賓館,還幫我砍價,接著又帶我去飯店。我知道他晚上還有事,讓他先走。大雨把他的背影很快淹沒了。

次日早上6:50起床,我吃了兩個包子一根油條一碗稀飯,飽飽地上路,準備大幹一場。

黃泥,我來遲了,但幸好我來了。

老街真不小。抽黃煙的老人們圍坐在茶館閒聊,他們還把煙槍展示給我看。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在太湖採風的日子。一晃兩年過去了,真快!

行走在老街,和氣的居民提高了我按快門的頻率。順利進入老宅,自由與居民溝通,獲得的信息點太多,也拍到了一些珍貴畫面。

九旬老奶奶程毛秀很善良。她放手讓我拍,還介紹說,眼前的床是她曾經的嫁妝。她還帶我到廚房和院子看了看。程奶奶的女兒站在一旁默默笑著,想等我拍完再上前搭理她母親。老人家很有意思,女兒給她買來新衣服,她一邊微笑試穿一邊又責怪女兒亂花錢。衣服穿著很合身,程奶奶突然問我要不要喝水,又開心地說買衣服的是她大女兒。

賣竹器的郝鳳琴大姐絕對是個好人,幾次路過她家門口她都笑臉相迎。我問她貴姓,她卻報她丈夫的名字,她說,這個家就是老公的。那種典型的家庭主婦賢妻良母的形象一覽無餘。

家裡掛著“文明富裕戶”的大叔劉新生滔滔不絕講他以前當兵的經歷,他興奮自己曾在部隊見過毛主席,還驕傲他的父親曾是潛山縣政府的辦事科員。年輕時他見多識廣,緊靠他老宅的兩層紅磚房是鎮上較早建的,而且自己設計了房子的草圖。與他家相近的頭戴著圍巾的阿姨誇讚她的女婿是世上最好的,又順帶表揚我這個陌生的年輕人長得很“江南”(起初我以為她說“艱難”,確認是“江南”後,我放心地笑了)。

老街口,賣衣服的老奶奶傅榮花家,中堂掛著一幅毛主席像,她指著牆上的她死去的老伴的照片說:“他是我的榮譽,可惜因心臟病過早離去了。”她似乎是那種任勞任怨的人,善良和慈祥寫在臉上,刻在語句裡。

用扁擔挑電視的老人王雙五讓我給她幫忙。我從她肩上卸下電視再把線插好。我認為的一件小事,她卻特別高興。她指著牆上鏡框裡的照片說,這個福建的媳婦真不錯,每年過年都回來看她。走時,她非要送我兩袋渣肉粉,我拒絕,他笑著說:“好人一生平安啊。”

當地人說黃泥史上有“三多”,即所謂“孔家土地多,高姓銀子多,金家人口多”。我覺得還有一個“多”,那就是“黃泥老街好人多”。黃泥老街人的善良和氣是老街的光芒,更是老街的珍寶。

那天晚上10:30回到合肥,我取出照相機裡的卡,腦海裡迴盪的全是黃泥老街居民的歡聲笑語。我毫不猶豫地決定,日後一定要再去幾次黃泥老街。(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街巷趕集的居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章師傅15歲開始就在長河打魚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2歲的傅品先開了30多年茶館,目前一碗茶一元錢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劉新生在南京當兵時恰逢毛主席視察。1985年劉新生在老宅旁蓋了黃泥第一棟兩層樓,當時花費8000元。1997年劉新生勤勞致富,政府給他頒發了“文明富裕戶”的獎章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吳師傅在上世紀70年代花260元購置的永久牌自行車,使用至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55歲的劉師傅13歲開始做被子,曾帶的34個徒弟後來都轉崗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90歲的程毛秀17歲結婚,嫁妝使用至今,老房子已住了四代人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3歲的傅榮花曾在供銷社工作,老伴雖然走了21年但他的獎狀一直被張貼在牆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4歲的林豆英(音)上世紀70年代經營藥鋪至今,老房子有百年曆史了


"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俯瞰黃泥老街及周邊地貌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的老房子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居民相見,微笑拉家常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位於潛山南部,地處潛山、懷寧、太湖交界長河中游北岸,是三縣(市)交界重鎮,素有“三縣重鎮,五邑市場”之稱。

黃泥老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曾是潛山最為繁華的商貿中心。清朝嘉慶年間黃泥鎮商店已有200餘家,已成為潛山首鎮。道光年間,商店已發展到300餘家,人口3000有餘,成為江淮重鎮。如今的黃泥老街仍保留著一批保存較好的古民居、古街井等。

拍攝手記:

下午4:20坐上去潛山城區的班車。到西站門口,我問正在吃香蕉的老師傅,怎麼坐車去黃泥。他說了兩次:“你跟我走吧,我也去。”肩上行李沉,我先上車了。不一會,老師傅上車坐到了我旁邊。他叫吳火育,開口就說:“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下車後,吳火育師傅主動帶我到老街河邊逛,他說他熟悉這裡的一切。河邊有一座橋,是鋼架結構。吳師傅介紹,該橋是黃泥房地產老闆修建,主要為方便對岸懷寧人往來,黃泥街上的生意也因此好了不少。

吳師傅被家人叫回去了。我獨自留在老街,沒有路線卻有目的地走著拍著。天慢慢黑了,我來捉它的深沉。細雨淋溼的老街滋潤出許多的美好在腦海裡想象著,蔓延著,惹我廢寢忘食地遊蕩。

兩三盞路燈襯托著街巷的寧靜,奶白色的光亮畫龍點睛,街巷活了起來。老街此時像個武士,它集結內功,準備綻放一個武藝高強的瞬間,讓我驚訝,讓我折服。

肚子在抗議飢餓的折磨,我收起器材還沒走幾步,竟然又遇見了吳師傅!他驚訝著撐開傘,說把我先送到賓館。儘管雨不大,他仍堅持為我撐開。這一撐,就是一個儀式,也如雕塑般偉岸。幾分鐘後,我接過他的傘,我為我們一起撐上!

這異鄉的夜的街頭,霓虹點點,撲來陣陣溫暖。

吳師傅熱心帶我找賓館,還幫我砍價,接著又帶我去飯店。我知道他晚上還有事,讓他先走。大雨把他的背影很快淹沒了。

次日早上6:50起床,我吃了兩個包子一根油條一碗稀飯,飽飽地上路,準備大幹一場。

黃泥,我來遲了,但幸好我來了。

老街真不小。抽黃煙的老人們圍坐在茶館閒聊,他們還把煙槍展示給我看。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在太湖採風的日子。一晃兩年過去了,真快!

行走在老街,和氣的居民提高了我按快門的頻率。順利進入老宅,自由與居民溝通,獲得的信息點太多,也拍到了一些珍貴畫面。

九旬老奶奶程毛秀很善良。她放手讓我拍,還介紹說,眼前的床是她曾經的嫁妝。她還帶我到廚房和院子看了看。程奶奶的女兒站在一旁默默笑著,想等我拍完再上前搭理她母親。老人家很有意思,女兒給她買來新衣服,她一邊微笑試穿一邊又責怪女兒亂花錢。衣服穿著很合身,程奶奶突然問我要不要喝水,又開心地說買衣服的是她大女兒。

賣竹器的郝鳳琴大姐絕對是個好人,幾次路過她家門口她都笑臉相迎。我問她貴姓,她卻報她丈夫的名字,她說,這個家就是老公的。那種典型的家庭主婦賢妻良母的形象一覽無餘。

家裡掛著“文明富裕戶”的大叔劉新生滔滔不絕講他以前當兵的經歷,他興奮自己曾在部隊見過毛主席,還驕傲他的父親曾是潛山縣政府的辦事科員。年輕時他見多識廣,緊靠他老宅的兩層紅磚房是鎮上較早建的,而且自己設計了房子的草圖。與他家相近的頭戴著圍巾的阿姨誇讚她的女婿是世上最好的,又順帶表揚我這個陌生的年輕人長得很“江南”(起初我以為她說“艱難”,確認是“江南”後,我放心地笑了)。

老街口,賣衣服的老奶奶傅榮花家,中堂掛著一幅毛主席像,她指著牆上的她死去的老伴的照片說:“他是我的榮譽,可惜因心臟病過早離去了。”她似乎是那種任勞任怨的人,善良和慈祥寫在臉上,刻在語句裡。

用扁擔挑電視的老人王雙五讓我給她幫忙。我從她肩上卸下電視再把線插好。我認為的一件小事,她卻特別高興。她指著牆上鏡框裡的照片說,這個福建的媳婦真不錯,每年過年都回來看她。走時,她非要送我兩袋渣肉粉,我拒絕,他笑著說:“好人一生平安啊。”

當地人說黃泥史上有“三多”,即所謂“孔家土地多,高姓銀子多,金家人口多”。我覺得還有一個“多”,那就是“黃泥老街好人多”。黃泥老街人的善良和氣是老街的光芒,更是老街的珍寶。

那天晚上10:30回到合肥,我取出照相機裡的卡,腦海裡迴盪的全是黃泥老街居民的歡聲笑語。我毫不猶豫地決定,日後一定要再去幾次黃泥老街。(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街巷趕集的居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章師傅15歲開始就在長河打魚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2歲的傅品先開了30多年茶館,目前一碗茶一元錢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劉新生在南京當兵時恰逢毛主席視察。1985年劉新生在老宅旁蓋了黃泥第一棟兩層樓,當時花費8000元。1997年劉新生勤勞致富,政府給他頒發了“文明富裕戶”的獎章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吳師傅在上世紀70年代花260元購置的永久牌自行車,使用至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55歲的劉師傅13歲開始做被子,曾帶的34個徒弟後來都轉崗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90歲的程毛秀17歲結婚,嫁妝使用至今,老房子已住了四代人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3歲的傅榮花曾在供銷社工作,老伴雖然走了21年但他的獎狀一直被張貼在牆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4歲的林豆英(音)上世紀70年代經營藥鋪至今,老房子有百年曆史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鄭小江1970年開始賣木器

"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俯瞰黃泥老街及周邊地貌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的老房子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居民相見,微笑拉家常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位於潛山南部,地處潛山、懷寧、太湖交界長河中游北岸,是三縣(市)交界重鎮,素有“三縣重鎮,五邑市場”之稱。

黃泥老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曾是潛山最為繁華的商貿中心。清朝嘉慶年間黃泥鎮商店已有200餘家,已成為潛山首鎮。道光年間,商店已發展到300餘家,人口3000有餘,成為江淮重鎮。如今的黃泥老街仍保留著一批保存較好的古民居、古街井等。

拍攝手記:

下午4:20坐上去潛山城區的班車。到西站門口,我問正在吃香蕉的老師傅,怎麼坐車去黃泥。他說了兩次:“你跟我走吧,我也去。”肩上行李沉,我先上車了。不一會,老師傅上車坐到了我旁邊。他叫吳火育,開口就說:“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下車後,吳火育師傅主動帶我到老街河邊逛,他說他熟悉這裡的一切。河邊有一座橋,是鋼架結構。吳師傅介紹,該橋是黃泥房地產老闆修建,主要為方便對岸懷寧人往來,黃泥街上的生意也因此好了不少。

吳師傅被家人叫回去了。我獨自留在老街,沒有路線卻有目的地走著拍著。天慢慢黑了,我來捉它的深沉。細雨淋溼的老街滋潤出許多的美好在腦海裡想象著,蔓延著,惹我廢寢忘食地遊蕩。

兩三盞路燈襯托著街巷的寧靜,奶白色的光亮畫龍點睛,街巷活了起來。老街此時像個武士,它集結內功,準備綻放一個武藝高強的瞬間,讓我驚訝,讓我折服。

肚子在抗議飢餓的折磨,我收起器材還沒走幾步,竟然又遇見了吳師傅!他驚訝著撐開傘,說把我先送到賓館。儘管雨不大,他仍堅持為我撐開。這一撐,就是一個儀式,也如雕塑般偉岸。幾分鐘後,我接過他的傘,我為我們一起撐上!

這異鄉的夜的街頭,霓虹點點,撲來陣陣溫暖。

吳師傅熱心帶我找賓館,還幫我砍價,接著又帶我去飯店。我知道他晚上還有事,讓他先走。大雨把他的背影很快淹沒了。

次日早上6:50起床,我吃了兩個包子一根油條一碗稀飯,飽飽地上路,準備大幹一場。

黃泥,我來遲了,但幸好我來了。

老街真不小。抽黃煙的老人們圍坐在茶館閒聊,他們還把煙槍展示給我看。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在太湖採風的日子。一晃兩年過去了,真快!

行走在老街,和氣的居民提高了我按快門的頻率。順利進入老宅,自由與居民溝通,獲得的信息點太多,也拍到了一些珍貴畫面。

九旬老奶奶程毛秀很善良。她放手讓我拍,還介紹說,眼前的床是她曾經的嫁妝。她還帶我到廚房和院子看了看。程奶奶的女兒站在一旁默默笑著,想等我拍完再上前搭理她母親。老人家很有意思,女兒給她買來新衣服,她一邊微笑試穿一邊又責怪女兒亂花錢。衣服穿著很合身,程奶奶突然問我要不要喝水,又開心地說買衣服的是她大女兒。

賣竹器的郝鳳琴大姐絕對是個好人,幾次路過她家門口她都笑臉相迎。我問她貴姓,她卻報她丈夫的名字,她說,這個家就是老公的。那種典型的家庭主婦賢妻良母的形象一覽無餘。

家裡掛著“文明富裕戶”的大叔劉新生滔滔不絕講他以前當兵的經歷,他興奮自己曾在部隊見過毛主席,還驕傲他的父親曾是潛山縣政府的辦事科員。年輕時他見多識廣,緊靠他老宅的兩層紅磚房是鎮上較早建的,而且自己設計了房子的草圖。與他家相近的頭戴著圍巾的阿姨誇讚她的女婿是世上最好的,又順帶表揚我這個陌生的年輕人長得很“江南”(起初我以為她說“艱難”,確認是“江南”後,我放心地笑了)。

老街口,賣衣服的老奶奶傅榮花家,中堂掛著一幅毛主席像,她指著牆上的她死去的老伴的照片說:“他是我的榮譽,可惜因心臟病過早離去了。”她似乎是那種任勞任怨的人,善良和慈祥寫在臉上,刻在語句裡。

用扁擔挑電視的老人王雙五讓我給她幫忙。我從她肩上卸下電視再把線插好。我認為的一件小事,她卻特別高興。她指著牆上鏡框裡的照片說,這個福建的媳婦真不錯,每年過年都回來看她。走時,她非要送我兩袋渣肉粉,我拒絕,他笑著說:“好人一生平安啊。”

當地人說黃泥史上有“三多”,即所謂“孔家土地多,高姓銀子多,金家人口多”。我覺得還有一個“多”,那就是“黃泥老街好人多”。黃泥老街人的善良和氣是老街的光芒,更是老街的珍寶。

那天晚上10:30回到合肥,我取出照相機裡的卡,腦海裡迴盪的全是黃泥老街居民的歡聲笑語。我毫不猶豫地決定,日後一定要再去幾次黃泥老街。(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街巷趕集的居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章師傅15歲開始就在長河打魚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2歲的傅品先開了30多年茶館,目前一碗茶一元錢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劉新生在南京當兵時恰逢毛主席視察。1985年劉新生在老宅旁蓋了黃泥第一棟兩層樓,當時花費8000元。1997年劉新生勤勞致富,政府給他頒發了“文明富裕戶”的獎章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吳師傅在上世紀70年代花260元購置的永久牌自行車,使用至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55歲的劉師傅13歲開始做被子,曾帶的34個徒弟後來都轉崗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90歲的程毛秀17歲結婚,嫁妝使用至今,老房子已住了四代人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3歲的傅榮花曾在供銷社工作,老伴雖然走了21年但他的獎狀一直被張貼在牆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4歲的林豆英(音)上世紀70年代經營藥鋪至今,老房子有百年曆史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鄭小江1970年開始賣木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竹器店目前仍在售賣的家用物資

"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俯瞰黃泥老街及周邊地貌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的老房子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居民相見,微笑拉家常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位於潛山南部,地處潛山、懷寧、太湖交界長河中游北岸,是三縣(市)交界重鎮,素有“三縣重鎮,五邑市場”之稱。

黃泥老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曾是潛山最為繁華的商貿中心。清朝嘉慶年間黃泥鎮商店已有200餘家,已成為潛山首鎮。道光年間,商店已發展到300餘家,人口3000有餘,成為江淮重鎮。如今的黃泥老街仍保留著一批保存較好的古民居、古街井等。

拍攝手記:

下午4:20坐上去潛山城區的班車。到西站門口,我問正在吃香蕉的老師傅,怎麼坐車去黃泥。他說了兩次:“你跟我走吧,我也去。”肩上行李沉,我先上車了。不一會,老師傅上車坐到了我旁邊。他叫吳火育,開口就說:“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下車後,吳火育師傅主動帶我到老街河邊逛,他說他熟悉這裡的一切。河邊有一座橋,是鋼架結構。吳師傅介紹,該橋是黃泥房地產老闆修建,主要為方便對岸懷寧人往來,黃泥街上的生意也因此好了不少。

吳師傅被家人叫回去了。我獨自留在老街,沒有路線卻有目的地走著拍著。天慢慢黑了,我來捉它的深沉。細雨淋溼的老街滋潤出許多的美好在腦海裡想象著,蔓延著,惹我廢寢忘食地遊蕩。

兩三盞路燈襯托著街巷的寧靜,奶白色的光亮畫龍點睛,街巷活了起來。老街此時像個武士,它集結內功,準備綻放一個武藝高強的瞬間,讓我驚訝,讓我折服。

肚子在抗議飢餓的折磨,我收起器材還沒走幾步,竟然又遇見了吳師傅!他驚訝著撐開傘,說把我先送到賓館。儘管雨不大,他仍堅持為我撐開。這一撐,就是一個儀式,也如雕塑般偉岸。幾分鐘後,我接過他的傘,我為我們一起撐上!

這異鄉的夜的街頭,霓虹點點,撲來陣陣溫暖。

吳師傅熱心帶我找賓館,還幫我砍價,接著又帶我去飯店。我知道他晚上還有事,讓他先走。大雨把他的背影很快淹沒了。

次日早上6:50起床,我吃了兩個包子一根油條一碗稀飯,飽飽地上路,準備大幹一場。

黃泥,我來遲了,但幸好我來了。

老街真不小。抽黃煙的老人們圍坐在茶館閒聊,他們還把煙槍展示給我看。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在太湖採風的日子。一晃兩年過去了,真快!

行走在老街,和氣的居民提高了我按快門的頻率。順利進入老宅,自由與居民溝通,獲得的信息點太多,也拍到了一些珍貴畫面。

九旬老奶奶程毛秀很善良。她放手讓我拍,還介紹說,眼前的床是她曾經的嫁妝。她還帶我到廚房和院子看了看。程奶奶的女兒站在一旁默默笑著,想等我拍完再上前搭理她母親。老人家很有意思,女兒給她買來新衣服,她一邊微笑試穿一邊又責怪女兒亂花錢。衣服穿著很合身,程奶奶突然問我要不要喝水,又開心地說買衣服的是她大女兒。

賣竹器的郝鳳琴大姐絕對是個好人,幾次路過她家門口她都笑臉相迎。我問她貴姓,她卻報她丈夫的名字,她說,這個家就是老公的。那種典型的家庭主婦賢妻良母的形象一覽無餘。

家裡掛著“文明富裕戶”的大叔劉新生滔滔不絕講他以前當兵的經歷,他興奮自己曾在部隊見過毛主席,還驕傲他的父親曾是潛山縣政府的辦事科員。年輕時他見多識廣,緊靠他老宅的兩層紅磚房是鎮上較早建的,而且自己設計了房子的草圖。與他家相近的頭戴著圍巾的阿姨誇讚她的女婿是世上最好的,又順帶表揚我這個陌生的年輕人長得很“江南”(起初我以為她說“艱難”,確認是“江南”後,我放心地笑了)。

老街口,賣衣服的老奶奶傅榮花家,中堂掛著一幅毛主席像,她指著牆上的她死去的老伴的照片說:“他是我的榮譽,可惜因心臟病過早離去了。”她似乎是那種任勞任怨的人,善良和慈祥寫在臉上,刻在語句裡。

用扁擔挑電視的老人王雙五讓我給她幫忙。我從她肩上卸下電視再把線插好。我認為的一件小事,她卻特別高興。她指著牆上鏡框裡的照片說,這個福建的媳婦真不錯,每年過年都回來看她。走時,她非要送我兩袋渣肉粉,我拒絕,他笑著說:“好人一生平安啊。”

當地人說黃泥史上有“三多”,即所謂“孔家土地多,高姓銀子多,金家人口多”。我覺得還有一個“多”,那就是“黃泥老街好人多”。黃泥老街人的善良和氣是老街的光芒,更是老街的珍寶。

那天晚上10:30回到合肥,我取出照相機裡的卡,腦海裡迴盪的全是黃泥老街居民的歡聲笑語。我毫不猶豫地決定,日後一定要再去幾次黃泥老街。(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街巷趕集的居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章師傅15歲開始就在長河打魚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2歲的傅品先開了30多年茶館,目前一碗茶一元錢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劉新生在南京當兵時恰逢毛主席視察。1985年劉新生在老宅旁蓋了黃泥第一棟兩層樓,當時花費8000元。1997年劉新生勤勞致富,政府給他頒發了“文明富裕戶”的獎章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吳師傅在上世紀70年代花260元購置的永久牌自行車,使用至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55歲的劉師傅13歲開始做被子,曾帶的34個徒弟後來都轉崗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90歲的程毛秀17歲結婚,嫁妝使用至今,老房子已住了四代人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3歲的傅榮花曾在供銷社工作,老伴雖然走了21年但他的獎狀一直被張貼在牆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4歲的林豆英(音)上世紀70年代經營藥鋪至今,老房子有百年曆史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鄭小江1970年開始賣木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竹器店目前仍在售賣的家用物資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15年來,老街小吃店從早經營到晚。老闆林師傅55歲,兒子在北京工作



"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俯瞰黃泥老街及周邊地貌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的老房子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居民相見,微笑拉家常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位於潛山南部,地處潛山、懷寧、太湖交界長河中游北岸,是三縣(市)交界重鎮,素有“三縣重鎮,五邑市場”之稱。

黃泥老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曾是潛山最為繁華的商貿中心。清朝嘉慶年間黃泥鎮商店已有200餘家,已成為潛山首鎮。道光年間,商店已發展到300餘家,人口3000有餘,成為江淮重鎮。如今的黃泥老街仍保留著一批保存較好的古民居、古街井等。

拍攝手記:

下午4:20坐上去潛山城區的班車。到西站門口,我問正在吃香蕉的老師傅,怎麼坐車去黃泥。他說了兩次:“你跟我走吧,我也去。”肩上行李沉,我先上車了。不一會,老師傅上車坐到了我旁邊。他叫吳火育,開口就說:“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下車後,吳火育師傅主動帶我到老街河邊逛,他說他熟悉這裡的一切。河邊有一座橋,是鋼架結構。吳師傅介紹,該橋是黃泥房地產老闆修建,主要為方便對岸懷寧人往來,黃泥街上的生意也因此好了不少。

吳師傅被家人叫回去了。我獨自留在老街,沒有路線卻有目的地走著拍著。天慢慢黑了,我來捉它的深沉。細雨淋溼的老街滋潤出許多的美好在腦海裡想象著,蔓延著,惹我廢寢忘食地遊蕩。

兩三盞路燈襯托著街巷的寧靜,奶白色的光亮畫龍點睛,街巷活了起來。老街此時像個武士,它集結內功,準備綻放一個武藝高強的瞬間,讓我驚訝,讓我折服。

肚子在抗議飢餓的折磨,我收起器材還沒走幾步,竟然又遇見了吳師傅!他驚訝著撐開傘,說把我先送到賓館。儘管雨不大,他仍堅持為我撐開。這一撐,就是一個儀式,也如雕塑般偉岸。幾分鐘後,我接過他的傘,我為我們一起撐上!

這異鄉的夜的街頭,霓虹點點,撲來陣陣溫暖。

吳師傅熱心帶我找賓館,還幫我砍價,接著又帶我去飯店。我知道他晚上還有事,讓他先走。大雨把他的背影很快淹沒了。

次日早上6:50起床,我吃了兩個包子一根油條一碗稀飯,飽飽地上路,準備大幹一場。

黃泥,我來遲了,但幸好我來了。

老街真不小。抽黃煙的老人們圍坐在茶館閒聊,他們還把煙槍展示給我看。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在太湖採風的日子。一晃兩年過去了,真快!

行走在老街,和氣的居民提高了我按快門的頻率。順利進入老宅,自由與居民溝通,獲得的信息點太多,也拍到了一些珍貴畫面。

九旬老奶奶程毛秀很善良。她放手讓我拍,還介紹說,眼前的床是她曾經的嫁妝。她還帶我到廚房和院子看了看。程奶奶的女兒站在一旁默默笑著,想等我拍完再上前搭理她母親。老人家很有意思,女兒給她買來新衣服,她一邊微笑試穿一邊又責怪女兒亂花錢。衣服穿著很合身,程奶奶突然問我要不要喝水,又開心地說買衣服的是她大女兒。

賣竹器的郝鳳琴大姐絕對是個好人,幾次路過她家門口她都笑臉相迎。我問她貴姓,她卻報她丈夫的名字,她說,這個家就是老公的。那種典型的家庭主婦賢妻良母的形象一覽無餘。

家裡掛著“文明富裕戶”的大叔劉新生滔滔不絕講他以前當兵的經歷,他興奮自己曾在部隊見過毛主席,還驕傲他的父親曾是潛山縣政府的辦事科員。年輕時他見多識廣,緊靠他老宅的兩層紅磚房是鎮上較早建的,而且自己設計了房子的草圖。與他家相近的頭戴著圍巾的阿姨誇讚她的女婿是世上最好的,又順帶表揚我這個陌生的年輕人長得很“江南”(起初我以為她說“艱難”,確認是“江南”後,我放心地笑了)。

老街口,賣衣服的老奶奶傅榮花家,中堂掛著一幅毛主席像,她指著牆上的她死去的老伴的照片說:“他是我的榮譽,可惜因心臟病過早離去了。”她似乎是那種任勞任怨的人,善良和慈祥寫在臉上,刻在語句裡。

用扁擔挑電視的老人王雙五讓我給她幫忙。我從她肩上卸下電視再把線插好。我認為的一件小事,她卻特別高興。她指著牆上鏡框裡的照片說,這個福建的媳婦真不錯,每年過年都回來看她。走時,她非要送我兩袋渣肉粉,我拒絕,他笑著說:“好人一生平安啊。”

當地人說黃泥史上有“三多”,即所謂“孔家土地多,高姓銀子多,金家人口多”。我覺得還有一個“多”,那就是“黃泥老街好人多”。黃泥老街人的善良和氣是老街的光芒,更是老街的珍寶。

那天晚上10:30回到合肥,我取出照相機裡的卡,腦海裡迴盪的全是黃泥老街居民的歡聲笑語。我毫不猶豫地決定,日後一定要再去幾次黃泥老街。(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街巷趕集的居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章師傅15歲開始就在長河打魚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2歲的傅品先開了30多年茶館,目前一碗茶一元錢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劉新生在南京當兵時恰逢毛主席視察。1985年劉新生在老宅旁蓋了黃泥第一棟兩層樓,當時花費8000元。1997年劉新生勤勞致富,政府給他頒發了“文明富裕戶”的獎章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吳師傅在上世紀70年代花260元購置的永久牌自行車,使用至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55歲的劉師傅13歲開始做被子,曾帶的34個徒弟後來都轉崗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90歲的程毛秀17歲結婚,嫁妝使用至今,老房子已住了四代人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3歲的傅榮花曾在供銷社工作,老伴雖然走了21年但他的獎狀一直被張貼在牆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4歲的林豆英(音)上世紀70年代經營藥鋪至今,老房子有百年曆史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鄭小江1970年開始賣木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竹器店目前仍在售賣的家用物資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15年來,老街小吃店從早經營到晚。老闆林師傅55歲,兒子在北京工作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老街之夜

"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俯瞰黃泥老街及周邊地貌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的老房子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居民相見,微笑拉家常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位於潛山南部,地處潛山、懷寧、太湖交界長河中游北岸,是三縣(市)交界重鎮,素有“三縣重鎮,五邑市場”之稱。

黃泥老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曾是潛山最為繁華的商貿中心。清朝嘉慶年間黃泥鎮商店已有200餘家,已成為潛山首鎮。道光年間,商店已發展到300餘家,人口3000有餘,成為江淮重鎮。如今的黃泥老街仍保留著一批保存較好的古民居、古街井等。

拍攝手記:

下午4:20坐上去潛山城區的班車。到西站門口,我問正在吃香蕉的老師傅,怎麼坐車去黃泥。他說了兩次:“你跟我走吧,我也去。”肩上行李沉,我先上車了。不一會,老師傅上車坐到了我旁邊。他叫吳火育,開口就說:“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下車後,吳火育師傅主動帶我到老街河邊逛,他說他熟悉這裡的一切。河邊有一座橋,是鋼架結構。吳師傅介紹,該橋是黃泥房地產老闆修建,主要為方便對岸懷寧人往來,黃泥街上的生意也因此好了不少。

吳師傅被家人叫回去了。我獨自留在老街,沒有路線卻有目的地走著拍著。天慢慢黑了,我來捉它的深沉。細雨淋溼的老街滋潤出許多的美好在腦海裡想象著,蔓延著,惹我廢寢忘食地遊蕩。

兩三盞路燈襯托著街巷的寧靜,奶白色的光亮畫龍點睛,街巷活了起來。老街此時像個武士,它集結內功,準備綻放一個武藝高強的瞬間,讓我驚訝,讓我折服。

肚子在抗議飢餓的折磨,我收起器材還沒走幾步,竟然又遇見了吳師傅!他驚訝著撐開傘,說把我先送到賓館。儘管雨不大,他仍堅持為我撐開。這一撐,就是一個儀式,也如雕塑般偉岸。幾分鐘後,我接過他的傘,我為我們一起撐上!

這異鄉的夜的街頭,霓虹點點,撲來陣陣溫暖。

吳師傅熱心帶我找賓館,還幫我砍價,接著又帶我去飯店。我知道他晚上還有事,讓他先走。大雨把他的背影很快淹沒了。

次日早上6:50起床,我吃了兩個包子一根油條一碗稀飯,飽飽地上路,準備大幹一場。

黃泥,我來遲了,但幸好我來了。

老街真不小。抽黃煙的老人們圍坐在茶館閒聊,他們還把煙槍展示給我看。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在太湖採風的日子。一晃兩年過去了,真快!

行走在老街,和氣的居民提高了我按快門的頻率。順利進入老宅,自由與居民溝通,獲得的信息點太多,也拍到了一些珍貴畫面。

九旬老奶奶程毛秀很善良。她放手讓我拍,還介紹說,眼前的床是她曾經的嫁妝。她還帶我到廚房和院子看了看。程奶奶的女兒站在一旁默默笑著,想等我拍完再上前搭理她母親。老人家很有意思,女兒給她買來新衣服,她一邊微笑試穿一邊又責怪女兒亂花錢。衣服穿著很合身,程奶奶突然問我要不要喝水,又開心地說買衣服的是她大女兒。

賣竹器的郝鳳琴大姐絕對是個好人,幾次路過她家門口她都笑臉相迎。我問她貴姓,她卻報她丈夫的名字,她說,這個家就是老公的。那種典型的家庭主婦賢妻良母的形象一覽無餘。

家裡掛著“文明富裕戶”的大叔劉新生滔滔不絕講他以前當兵的經歷,他興奮自己曾在部隊見過毛主席,還驕傲他的父親曾是潛山縣政府的辦事科員。年輕時他見多識廣,緊靠他老宅的兩層紅磚房是鎮上較早建的,而且自己設計了房子的草圖。與他家相近的頭戴著圍巾的阿姨誇讚她的女婿是世上最好的,又順帶表揚我這個陌生的年輕人長得很“江南”(起初我以為她說“艱難”,確認是“江南”後,我放心地笑了)。

老街口,賣衣服的老奶奶傅榮花家,中堂掛著一幅毛主席像,她指著牆上的她死去的老伴的照片說:“他是我的榮譽,可惜因心臟病過早離去了。”她似乎是那種任勞任怨的人,善良和慈祥寫在臉上,刻在語句裡。

用扁擔挑電視的老人王雙五讓我給她幫忙。我從她肩上卸下電視再把線插好。我認為的一件小事,她卻特別高興。她指著牆上鏡框裡的照片說,這個福建的媳婦真不錯,每年過年都回來看她。走時,她非要送我兩袋渣肉粉,我拒絕,他笑著說:“好人一生平安啊。”

當地人說黃泥史上有“三多”,即所謂“孔家土地多,高姓銀子多,金家人口多”。我覺得還有一個“多”,那就是“黃泥老街好人多”。黃泥老街人的善良和氣是老街的光芒,更是老街的珍寶。

那天晚上10:30回到合肥,我取出照相機裡的卡,腦海裡迴盪的全是黃泥老街居民的歡聲笑語。我毫不猶豫地決定,日後一定要再去幾次黃泥老街。(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街巷趕集的居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章師傅15歲開始就在長河打魚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2歲的傅品先開了30多年茶館,目前一碗茶一元錢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劉新生在南京當兵時恰逢毛主席視察。1985年劉新生在老宅旁蓋了黃泥第一棟兩層樓,當時花費8000元。1997年劉新生勤勞致富,政府給他頒發了“文明富裕戶”的獎章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吳師傅在上世紀70年代花260元購置的永久牌自行車,使用至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55歲的劉師傅13歲開始做被子,曾帶的34個徒弟後來都轉崗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90歲的程毛秀17歲結婚,嫁妝使用至今,老房子已住了四代人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3歲的傅榮花曾在供銷社工作,老伴雖然走了21年但他的獎狀一直被張貼在牆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4歲的林豆英(音)上世紀70年代經營藥鋪至今,老房子有百年曆史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鄭小江1970年開始賣木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竹器店目前仍在售賣的家用物資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15年來,老街小吃店從早經營到晚。老闆林師傅55歲,兒子在北京工作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老街之夜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胡珍一的特產店經營了20多年,產品主要銷往本地

"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俯瞰黃泥老街及周邊地貌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的老房子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居民相見,微笑拉家常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厚重。近年來,安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澱,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位於潛山南部,地處潛山、懷寧、太湖交界長河中游北岸,是三縣(市)交界重鎮,素有“三縣重鎮,五邑市場”之稱。

黃泥老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曾是潛山最為繁華的商貿中心。清朝嘉慶年間黃泥鎮商店已有200餘家,已成為潛山首鎮。道光年間,商店已發展到300餘家,人口3000有餘,成為江淮重鎮。如今的黃泥老街仍保留著一批保存較好的古民居、古街井等。

拍攝手記:

下午4:20坐上去潛山城區的班車。到西站門口,我問正在吃香蕉的老師傅,怎麼坐車去黃泥。他說了兩次:“你跟我走吧,我也去。”肩上行李沉,我先上車了。不一會,老師傅上車坐到了我旁邊。他叫吳火育,開口就說:“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下車後,吳火育師傅主動帶我到老街河邊逛,他說他熟悉這裡的一切。河邊有一座橋,是鋼架結構。吳師傅介紹,該橋是黃泥房地產老闆修建,主要為方便對岸懷寧人往來,黃泥街上的生意也因此好了不少。

吳師傅被家人叫回去了。我獨自留在老街,沒有路線卻有目的地走著拍著。天慢慢黑了,我來捉它的深沉。細雨淋溼的老街滋潤出許多的美好在腦海裡想象著,蔓延著,惹我廢寢忘食地遊蕩。

兩三盞路燈襯托著街巷的寧靜,奶白色的光亮畫龍點睛,街巷活了起來。老街此時像個武士,它集結內功,準備綻放一個武藝高強的瞬間,讓我驚訝,讓我折服。

肚子在抗議飢餓的折磨,我收起器材還沒走幾步,竟然又遇見了吳師傅!他驚訝著撐開傘,說把我先送到賓館。儘管雨不大,他仍堅持為我撐開。這一撐,就是一個儀式,也如雕塑般偉岸。幾分鐘後,我接過他的傘,我為我們一起撐上!

這異鄉的夜的街頭,霓虹點點,撲來陣陣溫暖。

吳師傅熱心帶我找賓館,還幫我砍價,接著又帶我去飯店。我知道他晚上還有事,讓他先走。大雨把他的背影很快淹沒了。

次日早上6:50起床,我吃了兩個包子一根油條一碗稀飯,飽飽地上路,準備大幹一場。

黃泥,我來遲了,但幸好我來了。

老街真不小。抽黃煙的老人們圍坐在茶館閒聊,他們還把煙槍展示給我看。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在太湖採風的日子。一晃兩年過去了,真快!

行走在老街,和氣的居民提高了我按快門的頻率。順利進入老宅,自由與居民溝通,獲得的信息點太多,也拍到了一些珍貴畫面。

九旬老奶奶程毛秀很善良。她放手讓我拍,還介紹說,眼前的床是她曾經的嫁妝。她還帶我到廚房和院子看了看。程奶奶的女兒站在一旁默默笑著,想等我拍完再上前搭理她母親。老人家很有意思,女兒給她買來新衣服,她一邊微笑試穿一邊又責怪女兒亂花錢。衣服穿著很合身,程奶奶突然問我要不要喝水,又開心地說買衣服的是她大女兒。

賣竹器的郝鳳琴大姐絕對是個好人,幾次路過她家門口她都笑臉相迎。我問她貴姓,她卻報她丈夫的名字,她說,這個家就是老公的。那種典型的家庭主婦賢妻良母的形象一覽無餘。

家裡掛著“文明富裕戶”的大叔劉新生滔滔不絕講他以前當兵的經歷,他興奮自己曾在部隊見過毛主席,還驕傲他的父親曾是潛山縣政府的辦事科員。年輕時他見多識廣,緊靠他老宅的兩層紅磚房是鎮上較早建的,而且自己設計了房子的草圖。與他家相近的頭戴著圍巾的阿姨誇讚她的女婿是世上最好的,又順帶表揚我這個陌生的年輕人長得很“江南”(起初我以為她說“艱難”,確認是“江南”後,我放心地笑了)。

老街口,賣衣服的老奶奶傅榮花家,中堂掛著一幅毛主席像,她指著牆上的她死去的老伴的照片說:“他是我的榮譽,可惜因心臟病過早離去了。”她似乎是那種任勞任怨的人,善良和慈祥寫在臉上,刻在語句裡。

用扁擔挑電視的老人王雙五讓我給她幫忙。我從她肩上卸下電視再把線插好。我認為的一件小事,她卻特別高興。她指著牆上鏡框裡的照片說,這個福建的媳婦真不錯,每年過年都回來看她。走時,她非要送我兩袋渣肉粉,我拒絕,他笑著說:“好人一生平安啊。”

當地人說黃泥史上有“三多”,即所謂“孔家土地多,高姓銀子多,金家人口多”。我覺得還有一個“多”,那就是“黃泥老街好人多”。黃泥老街人的善良和氣是老街的光芒,更是老街的珍寶。

那天晚上10:30回到合肥,我取出照相機裡的卡,腦海裡迴盪的全是黃泥老街居民的歡聲笑語。我毫不猶豫地決定,日後一定要再去幾次黃泥老街。(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街巷趕集的居民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章師傅15歲開始就在長河打魚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2歲的傅品先開了30多年茶館,目前一碗茶一元錢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9歲的劉新生在南京當兵時恰逢毛主席視察。1985年劉新生在老宅旁蓋了黃泥第一棟兩層樓,當時花費8000元。1997年劉新生勤勞致富,政府給他頒發了“文明富裕戶”的獎章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吳師傅在上世紀70年代花260元購置的永久牌自行車,使用至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55歲的劉師傅13歲開始做被子,曾帶的34個徒弟後來都轉崗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90歲的程毛秀17歲結婚,嫁妝使用至今,老房子已住了四代人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73歲的傅榮花曾在供銷社工作,老伴雖然走了21年但他的獎狀一直被張貼在牆上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64歲的林豆英(音)上世紀70年代經營藥鋪至今,老房子有百年曆史了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鄭小江1970年開始賣木器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黃泥老街竹器店目前仍在售賣的家用物資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15年來,老街小吃店從早經營到晚。老闆林師傅55歲,兒子在北京工作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老街之夜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胡珍一的特產店經營了20多年,產品主要銷往本地

《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十四:安慶市潛山黃泥老街

老街裡仍保持著傳統的生活習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