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專家:生長激素不是“神藥”,改善身高不能只靠生長激素'

""醫學專家:生長激素不是“神藥”,改善身高不能只靠生長激素

航空總醫院兒童身高管理專家原春青接受澎湃新聞採訪。主辦方供圖

“生長激素真的不是神藥。” 8月24日,在航空總醫院主辦的兒童身高規範化管理論壇上,多位醫學專家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現在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到醫院門診要求使用生長激素藥物讓孩子長高,其實兒童的身高管理需要規範化指導,矮小的孩子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接受相關治療。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許多的媒體報道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足球明星梅西小時候曾被診斷為矮小症,因為家裡承擔不起注射生長激素治療所需的費用,梅西險些因為矮小症而斷送自己的足球生涯。因為梅西的天賦和努力,一家足球俱樂部為他支付了治療費用,最終他擺脫了矮小症。

在這樣的故事的激勵下,許多懷有讓孩子再長高願意的家長去央求醫生給孩子開生長激素。但專家表示,生長激素、促生長因子等物質的缺乏導致的矮身材只佔所有矮身材病因中的2%,很多兒童身材矮小並非用藥就能解決。

所謂的生長激素(GH)是大腦垂體前葉細胞合成和分泌的蛋白質,是肽類激素的一種,GH主要生理作用是促進機體合成代謝和蛋白質合成,刺激骨骼生長。因疾病導致生長激素缺乏時可以給予生長激素藥物進行治療。

澎湃新聞查詢國家藥監局官網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約有5家國內藥企生產包括粉劑、水劑、短效、長效等多種劑型和品種的生長激素藥物。

“生長激素對於一部分因生長激素缺乏導致矮身材的孩子來說確實有效果,但是使用生長激素要非常慎重,醫生也會很嚴格地把握適應症。”航空總醫院兒童身高管理專家原春青對澎湃新聞表示,家長對孩子長高的美好願望是可以理解的。

“我記得有個家長來門診找我說孩子將來想當模特,能不能用生長激素讓她再長几釐米。”原春青頗為無奈的表示,女孩骨齡達到14歲、男孩骨齡達到16歲骨骺線已基本閉合,這個時候即使使用生長激素,效果也非常有限,而且從經濟角度來說也不划算,就不建議使用。

矮身材是指在相似生活環境下,同種族、同性別和同年齡的個體身高低於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個標準差者或低於第3百分位數。《2005年九省市兒童發育調查數據表》是目前我國廣泛運用的兒童身高參考表,在這個表中詳細列舉了0-18歲兒童在對應年齡段中正常範圍內的身高體重值。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出現身材矮小?北京兒童醫院內分泌遺傳代謝專業副主任醫師李豫川給出的建議是,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身高以及生長速度,如果3歲以下的孩子每年身高增長在7釐米以下,3~10歲的孩子每年身高增長在5釐米以下,青春期的孩子(男孩10~14歲,女孩10~12歲)每年身高增長在6釐米以下,要警惕身材矮小。

“兒童身材矮小的原因中,70%到80%取決於遺傳背景,比如青春期延遲、家族性矮身材等等。”李豫川解釋,平日家長要多留意孩子的平衡營養、加強運動鍛鍊;平時注意對孩子的體格檢查,包括孩子身高、體重、頭圍、座高、指間距等等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生長激素必須在有經驗的專科醫生指導下使用。生長激素的使用有許多禁忌症,比如活動性的腫瘤、唐氏綜合徵、乙肝大三陽等。所以,在使用生長激素藥物對矮小症治療時,醫生需要全程對患兒進行相關指標檢測,包括生長因子水平、甲狀腺功能、眼科、脊柱、血糖等等。

“矮小不等於不健康,並不是所有的矮小都需要治療。”李豫川強調,家長平時應多注意觀察孩子的生長速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