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列島概況

澎湖 臺灣 珊瑚礁 福建 舟山群島 交通 菲律賓 鄭成功 晉江 中國旅遊景點大全 2019-05-25

澎湖列島,位於臺灣島西部的臺灣海峽中,因港外海濤澎湃,港內水靜如湖而得名。由臺灣海峽東南部64個島嶼組成,主要島嶼有澎湖本島、漁翁島和白沙島,面積約為96.6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76.1%。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的島嶼還有虎井、吉貝、望安等8個,其餘53個島嶼的面積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個島嶼無人居住。

澎湖列島居臺灣海峽的中樞,扼亞洲東部的海運要衝,被稱為“東南鎖匙”。

澎湖的開發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以前。在文化的傳播上,澎湖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後來。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澎湖列島逐漸成為臺灣海峽兩岸交通的跳板。它有良好的港灣,是臺灣海峽中各種船隻活動的集匯點。澎湖於宋代已正式收入中國版圖,當時福建泉州已有人移居澎湖,臺灣光復後,1946年設澎湖縣。自蔣介石退守臺灣後,一直視澎湖列島為臺灣本島第一道防禦屏障,在澎湖本島設有一線陣地和二線陣地。

澎湖列島,位於臺灣本島與福建省之間,臺灣海峽中央偏東,東

澎湖列島概況

澎湖列島的地理位置

距臺灣本島最近處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村45千米,西距福建省最近處晉江圍頭140千米,北迴歸線橫跨列島中部。整個列島由大小64個島嶼組成(軍隊駐防16個),島嶼分佈範圍甚廣,從北端的目鬥嶼(北緯23°45.7')至南端的七美嶼(北緯23°09.7'),長約60餘千米;從東邊的查某嶼(東經119°42.9')至西緣的花嶼(東經119°18.1'),寬約40千米,總面積126.9平方千米,是扼守臺灣的主要屏障。

澎湖列島,往北可抵達馬祖列島、大陳島和舟山群島,往南可去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並可通往菲律賓和東南亞各國。澎湖列島居臺灣海峽的中樞,扼亞洲東部的海運要衝,被稱為“東南鎖匙”。當年鄭成功收復臺灣時,就將其作為橋頭堡,先在此登陸。

地形地貌

澎湖列島的底基為一隆起的玄武岩方山,是經過多次海陸升降、海蝕和火山噴發而形成的,一般在海拔20-30米。自海上望去,地勢低平,宛如大小平盤浮在海面;平均海拔17米,最高點為西南望安鄉大貓嶼,海拔78.9米。三島嶼環抱而成的內海就是澎湖灣,南北長約12千米,東西寬約8千米。北口為牛公灣海峽,已建跨海大橋,不能航行;南口被鳳櫃裡半島和漁翁島所扼,寬約3.3千米,水深10~62米。灣內無碼頭設施,但海峽巖北方的錨地,水深10米以上,泥沙底,是臺灣地區冬季最理想的避風錨地。

島嶼構成

在64個島嶼中,以澎湖本島面積最大,為64.24平方公里,其次是白沙、西嶼(漁翁島)二島。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的島嶼還有虎井、吉貝、望安等8個,其餘53個島嶼的面積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個島嶼無人居住。主要島嶼澎湖本島、漁翁島和白沙島,面積約為96.6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76.1%。三島間由白沙島與漁翁島之間長度為2150米的跨海大橋、中墩嶼與白沙島之間長度為500米的永安橋、馬公島與中墩嶼之間長度為1007米的中正橋連結成為一島,陸上無鐵路,主要公路有4條,總長約130千米。

澎湖本島,又名大山嶼,位於東經119°32.0'、北緯23°30.5',面積64.2(退潮時79.0)平方千米,為列島中最大的島嶼。位於島西部的馬公市,是該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1974年以來先後建成成功水庫、興仁水庫和東衛水庫,基本解決用水問題。島上的制高點有:拱北山52米,太武山46米,紗帽山45米,奎壁山34米。海岸線全長114.52千米,海岸曲折,近海多礁石,沿岸多陡崖。其中,龍門村(良文港)至鎖管港位於島南部,海岸線長約11千米,細沙或沙、礫混合灘,低潮灘寬150~300米;山水裡(豬母水)南側潤曰位於島最南端,海岸線長約1.2千米,沙質灘,低潮時灘寬在100米以內,臺灣軍隊經常在這兩處舉行實兵登陸演習。

漁翁島,又名西嶼,位於澎湖本島西北,東經119°27.6'、北緯2

澎湖列島概況

漁翁島

3°33.6',為列島中第二大島,水源較充足。島形狹長,南北長9千米,東西最窄處約1千米,面積為18.2平方千米。南端有數座標高50餘米的小高地,最高點為西南部外竣村東邊的58高地。海岸線長40.2千米,海岸曲折,沿岸多珊瑚礁盤。

白沙島,又名北山嶼,位於澎湖本島以北,東經119°32.7'、北緯23°37.2',為列島中第三大島,面積約14.1(退潮時25.6)平方千米,最高點為40米高的瞭望山(又名煙墩山)。海岸線長31.9千米,海岸曲折,沿岸多被珊瑚礁環抱,岸邊風大流急。

氣候特點

澎湖列島,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是臺灣省唯一雨量最少、氣候乾燥區域。降雨多集中於5~9月(以6~7月最多),尤以10~11月最少,冬季和夏季偶有鹹雨,年平均霧日為2~3天。氣溫2月份最冷,平均氣溫16℃;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8℃;年平均氣溫約23℃。多風,風速大,全年大風日數可達138天,風向穩定,年平均風速達6.1米/秒。11月至翌年4月多為北東風,以11~1月風力最強;6~8月多南或西南風;6~9月多臺風。

海流潮汐

海流與臺灣西部沿岸海流大致相同,一年中除東北季風強勁期自東北流向西南,流速微弱外,其餘時間均自西南流向東北,流速0.3~3..5節;澎湖水道流速較大;最大浪高可達6~7米。

澎湖列島概況

澎湖列島(18)

潮汐北半部為正規半日潮,南半部為不正規半日潮。潮進南半部早於北半部,潮差北半部大於南半部。平均高潮間隙11小時57分,平均大潮差2.25米,平均小潮差1.33米,平均潮差1..79米。由於島嶼、水道眾多,潮流流向多變,基本上是順水道而流,漲(落)潮流向北(南)或西北(東南),約於馬公港高、低潮時轉流;流速在臺灣附近最大,一般3節左右,最大可達5節以上。漲落潮流最強時刻,為馬公港高、低潮後3小時。虎井嶼東端,漲(落)潮流向西北(東南),流速4(4..8)節左右;吃子尾南方,漲(落)潮流向西(東南),流速4~5.8(3.8~5)節;澎湖灣南口,漲(落)潮流向東北(東南或西南),流速1.3(1.5)節;馬公港口附近,漲(落)潮流向東(西北),流速均小於0.5節;牛公灣北水道口附近,從高(低)潮後約3.5小時起至低(高)潮後3.5小時止,為西北(東南)流,流速均為4.5節,高、低潮後約3.5小時為轉流時間;澎湖水道,受北向海灣影響較大,查某嶼東2.5海里處,漲(落)潮時流向北(南),最大流速達5(1.8)節;查某嶼以東8海里處,海水經常流向北,漲潮時最大流速約5節,落潮時流速甚緩,僅0.5節;吉貝嶼以東10海里處,海水經常流向北,夏季漲潮時最大流速達5~6節,落潮時流速約0.5節;將軍水道,一般漲(落)潮時流向西北(東南),流速2~4(2.5~3)節,基本在高、低潮時轉流,漲潮流水道東側較西側大;八罩列島及其東、西、南面附近島嶼之間,一般漲(落)潮時向北(南)流,最大流速約3.5(2.5~3.5)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