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區,隸屬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位於牡丹江市區東部,中心位置北緯44°6′,東經129°63′,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區總面積1345平方公里,下轄4鎮2個街道辦事處;人口25.3萬(2013年)[1]

東北淪陷後,曾是牡丹江市掖河區的一部分,1942年,改為漢陽特別分區。1945年,始設陽明區。1948年,撤銷陽明區。1970年初,以東風區和愛民區各一部分區域成立前進人民公社,同年10月改為陽明區。1980年,正式批准陽明區的建制。

境內著名景點有:牡丹峰國家森林公園、 八女投江紀念群雕等。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陽明區”概況

區域概況

全區面積1345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2平方公里。下轄鐵嶺、樺林、磨刀石、五林四個鎮,陽明、前進2個街道辦事處,有59個行政村和30個社區居委會。地處哈—牡—綏東產業帶前沿,201和301國道穿區而過,是牡丹江市的東部門戶。1970年10月重新設立縣級建制。人口25.2萬人,有漢、朝鮮、滿、蒙、回等13個民族。是牡丹江市的工業區、國家級民營科技企業示範區、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行政區劃

下轄鐵嶺、樺林、磨刀石、五林四個鎮,陽明、前進2個街道辦事處,有59個行政村和30個社區居委會。

人口數據

據2000年末全國 第五次 人口普查統計,全區共有52125戶,163290人,其中男性82711人,女性80579人, 非農業人口112969人,農業人口50321人,城鄉人口比例為100:5,住有漢、朝鮮、回、蒙、苗等11個民族。其中漢族152994人,佔總人口的93.6%,少數民族10296人,佔總人口的6.4%。

區域景色1

牡丹江處於哈爾濱經 俄羅斯海參崴到日本 新瀉的國際貿易大通道中段,是歐亞經貿大通道的 橋頭堡,為黑龍江省東南部政治、經濟、文化和 交通中心(打字幕)。 出海到日本距離最短 牡丹江市處於哈爾濱經俄羅斯海參崴到日本新潟的國際大通道中段,境內有3個縣(市)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221公里,與 俄羅斯遠東地區有上百年的通商曆史。牡丹江市與 海參崴直線距離248公里,與 納霍德卡直線距離331公里,距黑龍江省進入 日本海和太平洋最近的出海口俄羅斯海參崴市340公里,是黑龍江省東出海參崴、南下 圖們江的交通樞紐,從這裡出海到日本比之 大連港運距要短1600公里。

區域景色2

境內有眾多口岸轄區內有牡丹江 航空港、 綏芬河鐵路、公路和 東寧公路4個國家一類口岸,年貨運能力700萬噸、客運能力200萬人次,是東北亞 區域經濟合作中的一個重要的人員流動、物資集散、信息傳遞和交通中心。1989年9月,李鵬委員長為我市口岸欣然題詞:"經濟貿易的窗口中蘇友誼的橋樑"。2000年中俄兩國貿易額首次突破80億美元,其中牡丹江市達12億美元,佔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總額的4/5,佔中國對俄貿易總額的1/6強。2001年,牡丹江市對俄貿易額達到13.5億美元。

重要的交通樞紐 牡丹江境內有濱綏、牡佳、牡圖等6條鐵路通達全國各地,其中一條幹線與俄羅斯接軌;301、201兩條國道和兩條省道縱貫城鄉,並開通了與俄羅斯 烏蘇里斯克市的跨國公路貨(客)運輸;牡丹江至上海、廣州、 大連、海參崴等10條空中航線業已開通。年鐵路 貨物週轉量過百億 噸公里,公路貨物週轉量60多億噸公里,民航貨物週轉量80多萬噸公里;鐵路 旅客週轉量15.4億人公里,公路 客運週轉量8.5億人公里,民航旅客週轉量16217萬人公里。

以其別具一格的湖光山色和樸素無華的自然之美著稱於世,1982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首批44個重點 風景名勝之一。

鏡泊湖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距 牡丹江市區110公里,它是大約一萬年前, 第四紀的中晚期 火山爆發, 玄武岩漿形成堵塞牡丹江道而成為 火山熔岩 堰塞湖泊。全湖面積90.3平方公里,湖深平均為40米,蜿蜒曲折,呈“S“形。湖岸多港灣,湖中大小島嶼星羅棋佈,而最著名的湖中八大景猶如八顆光彩照人的明珠鑲嵌在這條飄繞在萬綠叢中的緞帶上。

----八景中,以 吊水樓瀑布最為著名,它酷似聞名世界的“ 尼亞加拉大瀑布”,後人有詩讚曰“飛落千堆雪,雷鳴萬里秋;深潭 霞飛霧漫,更有露浸岸秀”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

在馳名中外的 鏡泊湖風景名勝區中,有一個令人矚目的史蹟區,它就是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這個中世紀赫赫有名的大都市,當年就座落在距鏡泊湖不足20公里的寧安市 渤海鎮的位置上,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現今可見的遺址有: 上京龍泉府遺址、古井址、禁苑址、街壇址、寺廟址、 古墓、古橋址、 興隆寺。主要遺物有 石燈幢、大石佛、 舍利函、大石龜、文字瓦等

牡丹江市境內江河縱橫,森林茂密,山川秀麗,氣候宜人,有馳名中外的高山堰塞湖----鏡泊湖,景色秀麗的 牡丹峰自然保護區,歷史悠久的唐代 渤海國遺址等三十多處旅遊觀光點,正在開闢成獨具特色的 國際旅遊熱線。 八女投江紀念群雕 八女投江紀念群雕位於牡丹江畔的江濱公園。該群雕1988年落成,高13米,長8.8米採用花崗岩石材雕鑿而成," 八女投江"四個大字由全國政協主席 鄧穎超生前書寫。站在這碩大的群雕前,無不使人思維翻滾,心潮澎湃,當年八女視死如歸,英勇戰鬥的情景又呈現在人們的面前,1938年10月下旬,東北抗聯四、 五軍西征婦女團,在指導員冷雲帶領下,擔負著掩護大部隊轉移的任務,她們英勇抗擊日軍 熊谷部隊的襲擊,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寧死不屈,最後毅然揹著負傷的戰友,投入 林口縣境內的凶猛暴烈冰冷刺骨的烏斯 渾河,為國捐軀,譜寫了一篇驚天地,泣鬼神的抗日史詩。電影 《中華兒女》 、 《八女投江》都是根據她們的事蹟拍攝的。1982年10月在 林口烏斯渾河畔建起了" 八女投江紀念碑",上題"八女英烈光照千秋"八個大字,它揹負蒼山,河水縈繞,其志銘記述了冷雲、 楊貴珍、 安順福、 胡秀芝、 郭桂琴、 黃桂清、 王惠民和李風善八位巾幗的英雄業績。1984年被國家列為二級文物保護單位。牡丹江市江濱公園的八女投江群雕也被批准為省級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牡丹峰國家級森林公園 牡丹峰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牡丹江市區東南約15公里處,地處 老爺嶺山脈西北端,東與太平嶺相接,西與 張廣才嶺毗鄰,總面積四萬公頃。它是一處較原始的 自然生態系統區域和巨大而豐富的植物種屬基因庫,是世界上少有的距城市和交通樞紐最近的原始森林式的國家級森林公園,1994年被國家列為全國20個示範森林公園之一。園內氣勢宏偉,風光秀麗,空氣清新,環境宜人。山有山勢,樹有樹姿,水有水容,物有物軌,具有旅遊觀光、休閒娛樂和科研教學等多種功能,是牡丹江市得天獨厚的天然綠色寶庫。加之它充滿原始風情,飽含天然秀色,是發展森林旅遊的勝地,是人們認識大自然的教材。牡丹峰自然保護區主要景觀有 牡丹峰、 龍頭泉、玄武河、古城垣、牡丹塔、小桂林、 仙人洞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