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

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紀錄片,也是第一次在IMAX影廳看紀錄片,就是這部榮獲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徒手攀巖》。

看完之後,腦中反覆迴響著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紀錄片,也是第一次在IMAX影廳看紀錄片,就是這部榮獲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徒手攀巖》。

看完之後,腦中反覆迴響著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1

所謂“徒手攀巖”,Free solo,就是無任何保護措施的自由攀巖。沒有繩索,沒有頭盔,沒有安全帶,沒有下降器,只有一雙攀巖鞋,一個鎂粉袋。

剩下的只有一雙手腳,和十個手指。 這樣的攀巖,不能有一絲差錯,一個失誤

在幾百米高的巖壁上,一失足,不是成千古恨,而是粉身碎骨。

要麼完美登頂,要麼命喪崖底,是這項極限運動中的極限運動唯二的結局。

影片記錄的正是從事著這樣一項運動的美國青年Alex Honnold,成功征服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中酋長巖的壯舉。


"

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紀錄片,也是第一次在IMAX影廳看紀錄片,就是這部榮獲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徒手攀巖》。

看完之後,腦中反覆迴響著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1

所謂“徒手攀巖”,Free solo,就是無任何保護措施的自由攀巖。沒有繩索,沒有頭盔,沒有安全帶,沒有下降器,只有一雙攀巖鞋,一個鎂粉袋。

剩下的只有一雙手腳,和十個手指。 這樣的攀巖,不能有一絲差錯,一個失誤

在幾百米高的巖壁上,一失足,不是成千古恨,而是粉身碎骨。

要麼完美登頂,要麼命喪崖底,是這項極限運動中的極限運動唯二的結局。

影片記錄的正是從事著這樣一項運動的美國青年Alex Honnold,成功征服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中酋長巖的壯舉。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2

Alex是一個奇人。出生於85年的加州大男孩,性格內向,卻總是一臉陽光般的笑容。

從小接觸攀巖,便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一生所愛。

19歲從伯克利大學退學,開啟了攀巖的職業生涯。

他離群索居,開著一輛房車到各個巖壁挑戰。 他雖然不是唯一的徒手攀巖實踐者,但已經成為了圈子裡最優秀、影響力最大的一位。


"

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紀錄片,也是第一次在IMAX影廳看紀錄片,就是這部榮獲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徒手攀巖》。

看完之後,腦中反覆迴響著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1

所謂“徒手攀巖”,Free solo,就是無任何保護措施的自由攀巖。沒有繩索,沒有頭盔,沒有安全帶,沒有下降器,只有一雙攀巖鞋,一個鎂粉袋。

剩下的只有一雙手腳,和十個手指。 這樣的攀巖,不能有一絲差錯,一個失誤

在幾百米高的巖壁上,一失足,不是成千古恨,而是粉身碎骨。

要麼完美登頂,要麼命喪崖底,是這項極限運動中的極限運動唯二的結局。

影片記錄的正是從事著這樣一項運動的美國青年Alex Honnold,成功征服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中酋長巖的壯舉。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2

Alex是一個奇人。出生於85年的加州大男孩,性格內向,卻總是一臉陽光般的笑容。

從小接觸攀巖,便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一生所愛。

19歲從伯克利大學退學,開啟了攀巖的職業生涯。

他離群索居,開著一輛房車到各個巖壁挑戰。 他雖然不是唯一的徒手攀巖實踐者,但已經成為了圈子裡最優秀、影響力最大的一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從事這樣的運動,用我們的俗話講,就是把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我們會驚歎他的勇氣,敬佩他的執著,但或許依然難以理解他與死神並肩卻樂此不疲的動因到底為何?

從世俗的角度講,幹這種玩命的活似乎沒有任何的裨益。

對本人而言,強身健體就是個偽命題,畢竟人只有活著強身健體才有意義。

賺錢或者出名?那大把的職業體育項目可比徒手攀巖強多了。

對社會而言,就算能激勵人們不畏艱險勇於挑戰堅持夢想,也不可能讓人把隨時喪命當成人生理想和榜樣。

攀上去又能怎樣?酋長巖、乃至整個世界不會因此多了什麼或少了什麼,而他本人賭上的卻是自己的性命。

這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紀錄片,也是第一次在IMAX影廳看紀錄片,就是這部榮獲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徒手攀巖》。

看完之後,腦中反覆迴響著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1

所謂“徒手攀巖”,Free solo,就是無任何保護措施的自由攀巖。沒有繩索,沒有頭盔,沒有安全帶,沒有下降器,只有一雙攀巖鞋,一個鎂粉袋。

剩下的只有一雙手腳,和十個手指。 這樣的攀巖,不能有一絲差錯,一個失誤

在幾百米高的巖壁上,一失足,不是成千古恨,而是粉身碎骨。

要麼完美登頂,要麼命喪崖底,是這項極限運動中的極限運動唯二的結局。

影片記錄的正是從事著這樣一項運動的美國青年Alex Honnold,成功征服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中酋長巖的壯舉。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2

Alex是一個奇人。出生於85年的加州大男孩,性格內向,卻總是一臉陽光般的笑容。

從小接觸攀巖,便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一生所愛。

19歲從伯克利大學退學,開啟了攀巖的職業生涯。

他離群索居,開著一輛房車到各個巖壁挑戰。 他雖然不是唯一的徒手攀巖實踐者,但已經成為了圈子裡最優秀、影響力最大的一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從事這樣的運動,用我們的俗話講,就是把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我們會驚歎他的勇氣,敬佩他的執著,但或許依然難以理解他與死神並肩卻樂此不疲的動因到底為何?

從世俗的角度講,幹這種玩命的活似乎沒有任何的裨益。

對本人而言,強身健體就是個偽命題,畢竟人只有活著強身健體才有意義。

賺錢或者出名?那大把的職業體育項目可比徒手攀巖強多了。

對社會而言,就算能激勵人們不畏艱險勇於挑戰堅持夢想,也不可能讓人把隨時喪命當成人生理想和榜樣。

攀上去又能怎樣?酋長巖、乃至整個世界不會因此多了什麼或少了什麼,而他本人賭上的卻是自己的性命。

這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前不久,一個叫張偉麗的女孩突然刷屏。

她僅用42秒就KO對手,成為中國乃至全亞洲首個UFC搏擊世界冠軍。


"

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紀錄片,也是第一次在IMAX影廳看紀錄片,就是這部榮獲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徒手攀巖》。

看完之後,腦中反覆迴響著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1

所謂“徒手攀巖”,Free solo,就是無任何保護措施的自由攀巖。沒有繩索,沒有頭盔,沒有安全帶,沒有下降器,只有一雙攀巖鞋,一個鎂粉袋。

剩下的只有一雙手腳,和十個手指。 這樣的攀巖,不能有一絲差錯,一個失誤

在幾百米高的巖壁上,一失足,不是成千古恨,而是粉身碎骨。

要麼完美登頂,要麼命喪崖底,是這項極限運動中的極限運動唯二的結局。

影片記錄的正是從事著這樣一項運動的美國青年Alex Honnold,成功征服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中酋長巖的壯舉。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2

Alex是一個奇人。出生於85年的加州大男孩,性格內向,卻總是一臉陽光般的笑容。

從小接觸攀巖,便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一生所愛。

19歲從伯克利大學退學,開啟了攀巖的職業生涯。

他離群索居,開著一輛房車到各個巖壁挑戰。 他雖然不是唯一的徒手攀巖實踐者,但已經成為了圈子裡最優秀、影響力最大的一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從事這樣的運動,用我們的俗話講,就是把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我們會驚歎他的勇氣,敬佩他的執著,但或許依然難以理解他與死神並肩卻樂此不疲的動因到底為何?

從世俗的角度講,幹這種玩命的活似乎沒有任何的裨益。

對本人而言,強身健體就是個偽命題,畢竟人只有活著強身健體才有意義。

賺錢或者出名?那大把的職業體育項目可比徒手攀巖強多了。

對社會而言,就算能激勵人們不畏艱險勇於挑戰堅持夢想,也不可能讓人把隨時喪命當成人生理想和榜樣。

攀上去又能怎樣?酋長巖、乃至整個世界不會因此多了什麼或少了什麼,而他本人賭上的卻是自己的性命。

這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前不久,一個叫張偉麗的女孩突然刷屏。

她僅用42秒就KO對手,成為中國乃至全亞洲首個UFC搏擊世界冠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9年前,她還是個連工作都不太好找到的北漂女青年。

張偉麗89年出生於河北邯鄲一個煤礦工人家庭,12歲進入武校學習散打,曾經在河北獲得省青年散打冠軍。

2010年她受傷退役,來到北京。為了生存,她一直做著和搏擊運動無關的工作,收入微薄。

低迷期時,她的內心始終有個聲音在說:“不應該這樣過,應該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

於是,她到健身房當教練,又重新開始了搏擊訓練。

她是如此的熱愛搏擊,哪怕沒有教練、沒有贊助,所有的開銷、傷病都自己處理。

就這樣,她堅持訓練,並開始參加比賽,結果第一場就輸了。

後來又受重傷,9個月沒法訓練。即便如此,她仍沒有放棄。

到了2015年,連戰連捷的她拿到全國冠軍;2018年,UFC與她簽約。

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在UFC三連勝,排名進入前十。

這場冠軍賽之前,她都不被外界看好。最終,一戰成名。 這就是熱愛的力量!


"

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紀錄片,也是第一次在IMAX影廳看紀錄片,就是這部榮獲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徒手攀巖》。

看完之後,腦中反覆迴響著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1

所謂“徒手攀巖”,Free solo,就是無任何保護措施的自由攀巖。沒有繩索,沒有頭盔,沒有安全帶,沒有下降器,只有一雙攀巖鞋,一個鎂粉袋。

剩下的只有一雙手腳,和十個手指。 這樣的攀巖,不能有一絲差錯,一個失誤

在幾百米高的巖壁上,一失足,不是成千古恨,而是粉身碎骨。

要麼完美登頂,要麼命喪崖底,是這項極限運動中的極限運動唯二的結局。

影片記錄的正是從事著這樣一項運動的美國青年Alex Honnold,成功征服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中酋長巖的壯舉。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2

Alex是一個奇人。出生於85年的加州大男孩,性格內向,卻總是一臉陽光般的笑容。

從小接觸攀巖,便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一生所愛。

19歲從伯克利大學退學,開啟了攀巖的職業生涯。

他離群索居,開著一輛房車到各個巖壁挑戰。 他雖然不是唯一的徒手攀巖實踐者,但已經成為了圈子裡最優秀、影響力最大的一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從事這樣的運動,用我們的俗話講,就是把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我們會驚歎他的勇氣,敬佩他的執著,但或許依然難以理解他與死神並肩卻樂此不疲的動因到底為何?

從世俗的角度講,幹這種玩命的活似乎沒有任何的裨益。

對本人而言,強身健體就是個偽命題,畢竟人只有活著強身健體才有意義。

賺錢或者出名?那大把的職業體育項目可比徒手攀巖強多了。

對社會而言,就算能激勵人們不畏艱險勇於挑戰堅持夢想,也不可能讓人把隨時喪命當成人生理想和榜樣。

攀上去又能怎樣?酋長巖、乃至整個世界不會因此多了什麼或少了什麼,而他本人賭上的卻是自己的性命。

這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前不久,一個叫張偉麗的女孩突然刷屏。

她僅用42秒就KO對手,成為中國乃至全亞洲首個UFC搏擊世界冠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9年前,她還是個連工作都不太好找到的北漂女青年。

張偉麗89年出生於河北邯鄲一個煤礦工人家庭,12歲進入武校學習散打,曾經在河北獲得省青年散打冠軍。

2010年她受傷退役,來到北京。為了生存,她一直做著和搏擊運動無關的工作,收入微薄。

低迷期時,她的內心始終有個聲音在說:“不應該這樣過,應該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

於是,她到健身房當教練,又重新開始了搏擊訓練。

她是如此的熱愛搏擊,哪怕沒有教練、沒有贊助,所有的開銷、傷病都自己處理。

就這樣,她堅持訓練,並開始參加比賽,結果第一場就輸了。

後來又受重傷,9個月沒法訓練。即便如此,她仍沒有放棄。

到了2015年,連戰連捷的她拿到全國冠軍;2018年,UFC與她簽約。

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在UFC三連勝,排名進入前十。

這場冠軍賽之前,她都不被外界看好。最終,一戰成名。 這就是熱愛的力量!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Alex和張偉麗都是幸運的,他們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並獲得了成功。他們又是偉大的,能夠堅持自己所愛,毫不畏懼,從未放棄。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可你熱愛的東西卻會一直在,哪怕它埋藏在你心底。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愛好當做職業,可我們永遠都會因愛好帶來內心真正的喜悅和快樂。

我們都聽過那句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Free solo,原本就含有“自由”。

什麼是自由?隨心所欲地做自己熱愛的事就是一種自由。 生而為人,因為熱愛,所以存在。這或許就是生命的意義。


"

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紀錄片,也是第一次在IMAX影廳看紀錄片,就是這部榮獲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徒手攀巖》。

看完之後,腦中反覆迴響著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1

所謂“徒手攀巖”,Free solo,就是無任何保護措施的自由攀巖。沒有繩索,沒有頭盔,沒有安全帶,沒有下降器,只有一雙攀巖鞋,一個鎂粉袋。

剩下的只有一雙手腳,和十個手指。 這樣的攀巖,不能有一絲差錯,一個失誤

在幾百米高的巖壁上,一失足,不是成千古恨,而是粉身碎骨。

要麼完美登頂,要麼命喪崖底,是這項極限運動中的極限運動唯二的結局。

影片記錄的正是從事著這樣一項運動的美國青年Alex Honnold,成功征服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中酋長巖的壯舉。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2

Alex是一個奇人。出生於85年的加州大男孩,性格內向,卻總是一臉陽光般的笑容。

從小接觸攀巖,便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一生所愛。

19歲從伯克利大學退學,開啟了攀巖的職業生涯。

他離群索居,開著一輛房車到各個巖壁挑戰。 他雖然不是唯一的徒手攀巖實踐者,但已經成為了圈子裡最優秀、影響力最大的一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從事這樣的運動,用我們的俗話講,就是把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我們會驚歎他的勇氣,敬佩他的執著,但或許依然難以理解他與死神並肩卻樂此不疲的動因到底為何?

從世俗的角度講,幹這種玩命的活似乎沒有任何的裨益。

對本人而言,強身健體就是個偽命題,畢竟人只有活著強身健體才有意義。

賺錢或者出名?那大把的職業體育項目可比徒手攀巖強多了。

對社會而言,就算能激勵人們不畏艱險勇於挑戰堅持夢想,也不可能讓人把隨時喪命當成人生理想和榜樣。

攀上去又能怎樣?酋長巖、乃至整個世界不會因此多了什麼或少了什麼,而他本人賭上的卻是自己的性命。

這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前不久,一個叫張偉麗的女孩突然刷屏。

她僅用42秒就KO對手,成為中國乃至全亞洲首個UFC搏擊世界冠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9年前,她還是個連工作都不太好找到的北漂女青年。

張偉麗89年出生於河北邯鄲一個煤礦工人家庭,12歲進入武校學習散打,曾經在河北獲得省青年散打冠軍。

2010年她受傷退役,來到北京。為了生存,她一直做著和搏擊運動無關的工作,收入微薄。

低迷期時,她的內心始終有個聲音在說:“不應該這樣過,應該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

於是,她到健身房當教練,又重新開始了搏擊訓練。

她是如此的熱愛搏擊,哪怕沒有教練、沒有贊助,所有的開銷、傷病都自己處理。

就這樣,她堅持訓練,並開始參加比賽,結果第一場就輸了。

後來又受重傷,9個月沒法訓練。即便如此,她仍沒有放棄。

到了2015年,連戰連捷的她拿到全國冠軍;2018年,UFC與她簽約。

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在UFC三連勝,排名進入前十。

這場冠軍賽之前,她都不被外界看好。最終,一戰成名。 這就是熱愛的力量!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Alex和張偉麗都是幸運的,他們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並獲得了成功。他們又是偉大的,能夠堅持自己所愛,毫不畏懼,從未放棄。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可你熱愛的東西卻會一直在,哪怕它埋藏在你心底。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愛好當做職業,可我們永遠都會因愛好帶來內心真正的喜悅和快樂。

我們都聽過那句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Free solo,原本就含有“自由”。

什麼是自由?隨心所欲地做自己熱愛的事就是一種自由。 生而為人,因為熱愛,所以存在。這或許就是生命的意義。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我們無法像Alex那樣可以不顧一切,甚至不惜丟掉性命。​但我們做自己熱愛的事情,不也都是要貫穿生命的始終嗎?

朝聞道,夕死可矣。

Alex當然知道他隨時可能因攀巖喪命,就像他身邊的那幾十個已經死掉的同好。

可他在做自己熱愛之事的過程中死去,跟那些窮盡一生只為熱愛之事直到死去,又有什麼區別?

當Alex登頂成功,你在鏡頭裡看到的,是他像孩子一般滿足、純粹、天真的笑臉。


"

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紀錄片,也是第一次在IMAX影廳看紀錄片,就是這部榮獲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徒手攀巖》。

看完之後,腦中反覆迴響著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1

所謂“徒手攀巖”,Free solo,就是無任何保護措施的自由攀巖。沒有繩索,沒有頭盔,沒有安全帶,沒有下降器,只有一雙攀巖鞋,一個鎂粉袋。

剩下的只有一雙手腳,和十個手指。 這樣的攀巖,不能有一絲差錯,一個失誤

在幾百米高的巖壁上,一失足,不是成千古恨,而是粉身碎骨。

要麼完美登頂,要麼命喪崖底,是這項極限運動中的極限運動唯二的結局。

影片記錄的正是從事著這樣一項運動的美國青年Alex Honnold,成功征服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中酋長巖的壯舉。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2

Alex是一個奇人。出生於85年的加州大男孩,性格內向,卻總是一臉陽光般的笑容。

從小接觸攀巖,便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一生所愛。

19歲從伯克利大學退學,開啟了攀巖的職業生涯。

他離群索居,開著一輛房車到各個巖壁挑戰。 他雖然不是唯一的徒手攀巖實踐者,但已經成為了圈子裡最優秀、影響力最大的一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從事這樣的運動,用我們的俗話講,就是把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我們會驚歎他的勇氣,敬佩他的執著,但或許依然難以理解他與死神並肩卻樂此不疲的動因到底為何?

從世俗的角度講,幹這種玩命的活似乎沒有任何的裨益。

對本人而言,強身健體就是個偽命題,畢竟人只有活著強身健體才有意義。

賺錢或者出名?那大把的職業體育項目可比徒手攀巖強多了。

對社會而言,就算能激勵人們不畏艱險勇於挑戰堅持夢想,也不可能讓人把隨時喪命當成人生理想和榜樣。

攀上去又能怎樣?酋長巖、乃至整個世界不會因此多了什麼或少了什麼,而他本人賭上的卻是自己的性命。

這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前不久,一個叫張偉麗的女孩突然刷屏。

她僅用42秒就KO對手,成為中國乃至全亞洲首個UFC搏擊世界冠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9年前,她還是個連工作都不太好找到的北漂女青年。

張偉麗89年出生於河北邯鄲一個煤礦工人家庭,12歲進入武校學習散打,曾經在河北獲得省青年散打冠軍。

2010年她受傷退役,來到北京。為了生存,她一直做著和搏擊運動無關的工作,收入微薄。

低迷期時,她的內心始終有個聲音在說:“不應該這樣過,應該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

於是,她到健身房當教練,又重新開始了搏擊訓練。

她是如此的熱愛搏擊,哪怕沒有教練、沒有贊助,所有的開銷、傷病都自己處理。

就這樣,她堅持訓練,並開始參加比賽,結果第一場就輸了。

後來又受重傷,9個月沒法訓練。即便如此,她仍沒有放棄。

到了2015年,連戰連捷的她拿到全國冠軍;2018年,UFC與她簽約。

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在UFC三連勝,排名進入前十。

這場冠軍賽之前,她都不被外界看好。最終,一戰成名。 這就是熱愛的力量!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Alex和張偉麗都是幸運的,他們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並獲得了成功。他們又是偉大的,能夠堅持自己所愛,毫不畏懼,從未放棄。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可你熱愛的東西卻會一直在,哪怕它埋藏在你心底。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愛好當做職業,可我們永遠都會因愛好帶來內心真正的喜悅和快樂。

我們都聽過那句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Free solo,原本就含有“自由”。

什麼是自由?隨心所欲地做自己熱愛的事就是一種自由。 生而為人,因為熱愛,所以存在。這或許就是生命的意義。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我們無法像Alex那樣可以不顧一切,甚至不惜丟掉性命。​但我們做自己熱愛的事情,不也都是要貫穿生命的始終嗎?

朝聞道,夕死可矣。

Alex當然知道他隨時可能因攀巖喪命,就像他身邊的那幾十個已經死掉的同好。

可他在做自己熱愛之事的過程中死去,跟那些窮盡一生只為熱愛之事直到死去,又有什麼區別?

當Alex登頂成功,你在鏡頭裡看到的,是他像孩子一般滿足、純粹、天真的笑臉。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3

其實,片長100分鐘的電影,只在最後的十幾分鍾裡記錄了Alex正式徒手攀爬酋長巖的過程。 900多米的酋長巖,很多攀巖者要幾天才能攀上去,Alex無任何保護只用了3小時56分。

在那之前,影片用大量篇幅記錄了這個壯舉之前的準備工作。


"

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紀錄片,也是第一次在IMAX影廳看紀錄片,就是這部榮獲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徒手攀巖》。

看完之後,腦中反覆迴響著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1

所謂“徒手攀巖”,Free solo,就是無任何保護措施的自由攀巖。沒有繩索,沒有頭盔,沒有安全帶,沒有下降器,只有一雙攀巖鞋,一個鎂粉袋。

剩下的只有一雙手腳,和十個手指。 這樣的攀巖,不能有一絲差錯,一個失誤

在幾百米高的巖壁上,一失足,不是成千古恨,而是粉身碎骨。

要麼完美登頂,要麼命喪崖底,是這項極限運動中的極限運動唯二的結局。

影片記錄的正是從事著這樣一項運動的美國青年Alex Honnold,成功征服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中酋長巖的壯舉。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2

Alex是一個奇人。出生於85年的加州大男孩,性格內向,卻總是一臉陽光般的笑容。

從小接觸攀巖,便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一生所愛。

19歲從伯克利大學退學,開啟了攀巖的職業生涯。

他離群索居,開著一輛房車到各個巖壁挑戰。 他雖然不是唯一的徒手攀巖實踐者,但已經成為了圈子裡最優秀、影響力最大的一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從事這樣的運動,用我們的俗話講,就是把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我們會驚歎他的勇氣,敬佩他的執著,但或許依然難以理解他與死神並肩卻樂此不疲的動因到底為何?

從世俗的角度講,幹這種玩命的活似乎沒有任何的裨益。

對本人而言,強身健體就是個偽命題,畢竟人只有活著強身健體才有意義。

賺錢或者出名?那大把的職業體育項目可比徒手攀巖強多了。

對社會而言,就算能激勵人們不畏艱險勇於挑戰堅持夢想,也不可能讓人把隨時喪命當成人生理想和榜樣。

攀上去又能怎樣?酋長巖、乃至整個世界不會因此多了什麼或少了什麼,而他本人賭上的卻是自己的性命。

這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前不久,一個叫張偉麗的女孩突然刷屏。

她僅用42秒就KO對手,成為中國乃至全亞洲首個UFC搏擊世界冠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9年前,她還是個連工作都不太好找到的北漂女青年。

張偉麗89年出生於河北邯鄲一個煤礦工人家庭,12歲進入武校學習散打,曾經在河北獲得省青年散打冠軍。

2010年她受傷退役,來到北京。為了生存,她一直做著和搏擊運動無關的工作,收入微薄。

低迷期時,她的內心始終有個聲音在說:“不應該這樣過,應該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

於是,她到健身房當教練,又重新開始了搏擊訓練。

她是如此的熱愛搏擊,哪怕沒有教練、沒有贊助,所有的開銷、傷病都自己處理。

就這樣,她堅持訓練,並開始參加比賽,結果第一場就輸了。

後來又受重傷,9個月沒法訓練。即便如此,她仍沒有放棄。

到了2015年,連戰連捷的她拿到全國冠軍;2018年,UFC與她簽約。

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在UFC三連勝,排名進入前十。

這場冠軍賽之前,她都不被外界看好。最終,一戰成名。 這就是熱愛的力量!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Alex和張偉麗都是幸運的,他們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並獲得了成功。他們又是偉大的,能夠堅持自己所愛,毫不畏懼,從未放棄。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可你熱愛的東西卻會一直在,哪怕它埋藏在你心底。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愛好當做職業,可我們永遠都會因愛好帶來內心真正的喜悅和快樂。

我們都聽過那句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Free solo,原本就含有“自由”。

什麼是自由?隨心所欲地做自己熱愛的事就是一種自由。 生而為人,因為熱愛,所以存在。這或許就是生命的意義。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我們無法像Alex那樣可以不顧一切,甚至不惜丟掉性命。​但我們做自己熱愛的事情,不也都是要貫穿生命的始終嗎?

朝聞道,夕死可矣。

Alex當然知道他隨時可能因攀巖喪命,就像他身邊的那幾十個已經死掉的同好。

可他在做自己熱愛之事的過程中死去,跟那些窮盡一生只為熱愛之事直到死去,又有什麼區別?

當Alex登頂成功,你在鏡頭裡看到的,是他像孩子一般滿足、純粹、天真的笑臉。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3

其實,片長100分鐘的電影,只在最後的十幾分鍾裡記錄了Alex正式徒手攀爬酋長巖的過程。 900多米的酋長巖,很多攀巖者要幾天才能攀上去,Alex無任何保護只用了3小時56分。

在那之前,影片用大量篇幅記錄了這個壯舉之前的準備工作。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這次徒手攀巖發生的時間是2017年6月,Alex第一次有保護的試攀是十年前也就是2007年。在那之後,他要用整整十年時間在心中建立自己可以徒手攀上這座被稱為“攀巖界的宇宙中心”的酋長巖的信心。

正式徒手攀巖前的多次有保護試攀更是必不可少

你能在影片裡看到Alex規劃路線,熟悉並記住每個動作、每個落手點和落腳點。

試攀時,在最難的地方他也多次失敗,甚至一度腳踝受傷,修養了幾個月。

在第一次正式攀登開始後不久,他還因為心理上的準備不足而提前放棄。

這些都讓我們意識到,整個過程沒有那麼簡單,是有很大可能失敗的。

要成功完成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情,都離不開反覆的練習,精心的準備和專業的訓練這是電影告訴我們的另一個道理。

沒有什麼成就輕而易舉可以獲得,更不是靠心血來潮和魯莽傲慢。


"

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紀錄片,也是第一次在IMAX影廳看紀錄片,就是這部榮獲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徒手攀巖》。

看完之後,腦中反覆迴響著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1

所謂“徒手攀巖”,Free solo,就是無任何保護措施的自由攀巖。沒有繩索,沒有頭盔,沒有安全帶,沒有下降器,只有一雙攀巖鞋,一個鎂粉袋。

剩下的只有一雙手腳,和十個手指。 這樣的攀巖,不能有一絲差錯,一個失誤

在幾百米高的巖壁上,一失足,不是成千古恨,而是粉身碎骨。

要麼完美登頂,要麼命喪崖底,是這項極限運動中的極限運動唯二的結局。

影片記錄的正是從事著這樣一項運動的美國青年Alex Honnold,成功征服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中酋長巖的壯舉。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2

Alex是一個奇人。出生於85年的加州大男孩,性格內向,卻總是一臉陽光般的笑容。

從小接觸攀巖,便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一生所愛。

19歲從伯克利大學退學,開啟了攀巖的職業生涯。

他離群索居,開著一輛房車到各個巖壁挑戰。 他雖然不是唯一的徒手攀巖實踐者,但已經成為了圈子裡最優秀、影響力最大的一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從事這樣的運動,用我們的俗話講,就是把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我們會驚歎他的勇氣,敬佩他的執著,但或許依然難以理解他與死神並肩卻樂此不疲的動因到底為何?

從世俗的角度講,幹這種玩命的活似乎沒有任何的裨益。

對本人而言,強身健體就是個偽命題,畢竟人只有活著強身健體才有意義。

賺錢或者出名?那大把的職業體育項目可比徒手攀巖強多了。

對社會而言,就算能激勵人們不畏艱險勇於挑戰堅持夢想,也不可能讓人把隨時喪命當成人生理想和榜樣。

攀上去又能怎樣?酋長巖、乃至整個世界不會因此多了什麼或少了什麼,而他本人賭上的卻是自己的性命。

這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前不久,一個叫張偉麗的女孩突然刷屏。

她僅用42秒就KO對手,成為中國乃至全亞洲首個UFC搏擊世界冠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9年前,她還是個連工作都不太好找到的北漂女青年。

張偉麗89年出生於河北邯鄲一個煤礦工人家庭,12歲進入武校學習散打,曾經在河北獲得省青年散打冠軍。

2010年她受傷退役,來到北京。為了生存,她一直做著和搏擊運動無關的工作,收入微薄。

低迷期時,她的內心始終有個聲音在說:“不應該這樣過,應該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

於是,她到健身房當教練,又重新開始了搏擊訓練。

她是如此的熱愛搏擊,哪怕沒有教練、沒有贊助,所有的開銷、傷病都自己處理。

就這樣,她堅持訓練,並開始參加比賽,結果第一場就輸了。

後來又受重傷,9個月沒法訓練。即便如此,她仍沒有放棄。

到了2015年,連戰連捷的她拿到全國冠軍;2018年,UFC與她簽約。

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在UFC三連勝,排名進入前十。

這場冠軍賽之前,她都不被外界看好。最終,一戰成名。 這就是熱愛的力量!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Alex和張偉麗都是幸運的,他們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並獲得了成功。他們又是偉大的,能夠堅持自己所愛,毫不畏懼,從未放棄。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可你熱愛的東西卻會一直在,哪怕它埋藏在你心底。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愛好當做職業,可我們永遠都會因愛好帶來內心真正的喜悅和快樂。

我們都聽過那句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Free solo,原本就含有“自由”。

什麼是自由?隨心所欲地做自己熱愛的事就是一種自由。 生而為人,因為熱愛,所以存在。這或許就是生命的意義。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我們無法像Alex那樣可以不顧一切,甚至不惜丟掉性命。​但我們做自己熱愛的事情,不也都是要貫穿生命的始終嗎?

朝聞道,夕死可矣。

Alex當然知道他隨時可能因攀巖喪命,就像他身邊的那幾十個已經死掉的同好。

可他在做自己熱愛之事的過程中死去,跟那些窮盡一生只為熱愛之事直到死去,又有什麼區別?

當Alex登頂成功,你在鏡頭裡看到的,是他像孩子一般滿足、純粹、天真的笑臉。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3

其實,片長100分鐘的電影,只在最後的十幾分鍾裡記錄了Alex正式徒手攀爬酋長巖的過程。 900多米的酋長巖,很多攀巖者要幾天才能攀上去,Alex無任何保護只用了3小時56分。

在那之前,影片用大量篇幅記錄了這個壯舉之前的準備工作。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這次徒手攀巖發生的時間是2017年6月,Alex第一次有保護的試攀是十年前也就是2007年。在那之後,他要用整整十年時間在心中建立自己可以徒手攀上這座被稱為“攀巖界的宇宙中心”的酋長巖的信心。

正式徒手攀巖前的多次有保護試攀更是必不可少

你能在影片裡看到Alex規劃路線,熟悉並記住每個動作、每個落手點和落腳點。

試攀時,在最難的地方他也多次失敗,甚至一度腳踝受傷,修養了幾個月。

在第一次正式攀登開始後不久,他還因為心理上的準備不足而提前放棄。

這些都讓我們意識到,整個過程沒有那麼簡單,是有很大可能失敗的。

要成功完成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情,都離不開反覆的練習,精心的準備和專業的訓練這是電影告訴我們的另一個道理。

沒有什麼成就輕而易舉可以獲得,更不是靠心血來潮和魯莽傲慢。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儘管Alex本人天生對恐懼不敏感,但他依然理性的明白一切後果並對Free solo 保有敬畏。專業還體現在拍攝團隊,影片還記錄了要完成這部紀錄片導演和攝製團隊所做的各種工作,這在其他的紀錄片裡很少見到。

攝製團隊全部是職業攀巖運動員,包括導演Jimmy Chin自己。

他們要選擇合適的拍攝點,十幾個人分佈在巖壁的關鍵部位。

他們還要考慮儘可能降低因拍攝給Alex帶來的無形壓力,其實他們本身壓力也極大:成功了都好說,一旦失敗這些記錄者們每個人都要經受內心煎熬。


"

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紀錄片,也是第一次在IMAX影廳看紀錄片,就是這部榮獲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徒手攀巖》。

看完之後,腦中反覆迴響著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1

所謂“徒手攀巖”,Free solo,就是無任何保護措施的自由攀巖。沒有繩索,沒有頭盔,沒有安全帶,沒有下降器,只有一雙攀巖鞋,一個鎂粉袋。

剩下的只有一雙手腳,和十個手指。 這樣的攀巖,不能有一絲差錯,一個失誤

在幾百米高的巖壁上,一失足,不是成千古恨,而是粉身碎骨。

要麼完美登頂,要麼命喪崖底,是這項極限運動中的極限運動唯二的結局。

影片記錄的正是從事著這樣一項運動的美國青年Alex Honnold,成功征服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中酋長巖的壯舉。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2

Alex是一個奇人。出生於85年的加州大男孩,性格內向,卻總是一臉陽光般的笑容。

從小接觸攀巖,便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一生所愛。

19歲從伯克利大學退學,開啟了攀巖的職業生涯。

他離群索居,開著一輛房車到各個巖壁挑戰。 他雖然不是唯一的徒手攀巖實踐者,但已經成為了圈子裡最優秀、影響力最大的一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從事這樣的運動,用我們的俗話講,就是把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我們會驚歎他的勇氣,敬佩他的執著,但或許依然難以理解他與死神並肩卻樂此不疲的動因到底為何?

從世俗的角度講,幹這種玩命的活似乎沒有任何的裨益。

對本人而言,強身健體就是個偽命題,畢竟人只有活著強身健體才有意義。

賺錢或者出名?那大把的職業體育項目可比徒手攀巖強多了。

對社會而言,就算能激勵人們不畏艱險勇於挑戰堅持夢想,也不可能讓人把隨時喪命當成人生理想和榜樣。

攀上去又能怎樣?酋長巖、乃至整個世界不會因此多了什麼或少了什麼,而他本人賭上的卻是自己的性命。

這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前不久,一個叫張偉麗的女孩突然刷屏。

她僅用42秒就KO對手,成為中國乃至全亞洲首個UFC搏擊世界冠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9年前,她還是個連工作都不太好找到的北漂女青年。

張偉麗89年出生於河北邯鄲一個煤礦工人家庭,12歲進入武校學習散打,曾經在河北獲得省青年散打冠軍。

2010年她受傷退役,來到北京。為了生存,她一直做著和搏擊運動無關的工作,收入微薄。

低迷期時,她的內心始終有個聲音在說:“不應該這樣過,應該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

於是,她到健身房當教練,又重新開始了搏擊訓練。

她是如此的熱愛搏擊,哪怕沒有教練、沒有贊助,所有的開銷、傷病都自己處理。

就這樣,她堅持訓練,並開始參加比賽,結果第一場就輸了。

後來又受重傷,9個月沒法訓練。即便如此,她仍沒有放棄。

到了2015年,連戰連捷的她拿到全國冠軍;2018年,UFC與她簽約。

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在UFC三連勝,排名進入前十。

這場冠軍賽之前,她都不被外界看好。最終,一戰成名。 這就是熱愛的力量!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Alex和張偉麗都是幸運的,他們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並獲得了成功。他們又是偉大的,能夠堅持自己所愛,毫不畏懼,從未放棄。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可你熱愛的東西卻會一直在,哪怕它埋藏在你心底。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愛好當做職業,可我們永遠都會因愛好帶來內心真正的喜悅和快樂。

我們都聽過那句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Free solo,原本就含有“自由”。

什麼是自由?隨心所欲地做自己熱愛的事就是一種自由。 生而為人,因為熱愛,所以存在。這或許就是生命的意義。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我們無法像Alex那樣可以不顧一切,甚至不惜丟掉性命。​但我們做自己熱愛的事情,不也都是要貫穿生命的始終嗎?

朝聞道,夕死可矣。

Alex當然知道他隨時可能因攀巖喪命,就像他身邊的那幾十個已經死掉的同好。

可他在做自己熱愛之事的過程中死去,跟那些窮盡一生只為熱愛之事直到死去,又有什麼區別?

當Alex登頂成功,你在鏡頭裡看到的,是他像孩子一般滿足、純粹、天真的笑臉。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3

其實,片長100分鐘的電影,只在最後的十幾分鍾裡記錄了Alex正式徒手攀爬酋長巖的過程。 900多米的酋長巖,很多攀巖者要幾天才能攀上去,Alex無任何保護只用了3小時56分。

在那之前,影片用大量篇幅記錄了這個壯舉之前的準備工作。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這次徒手攀巖發生的時間是2017年6月,Alex第一次有保護的試攀是十年前也就是2007年。在那之後,他要用整整十年時間在心中建立自己可以徒手攀上這座被稱為“攀巖界的宇宙中心”的酋長巖的信心。

正式徒手攀巖前的多次有保護試攀更是必不可少

你能在影片裡看到Alex規劃路線,熟悉並記住每個動作、每個落手點和落腳點。

試攀時,在最難的地方他也多次失敗,甚至一度腳踝受傷,修養了幾個月。

在第一次正式攀登開始後不久,他還因為心理上的準備不足而提前放棄。

這些都讓我們意識到,整個過程沒有那麼簡單,是有很大可能失敗的。

要成功完成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情,都離不開反覆的練習,精心的準備和專業的訓練這是電影告訴我們的另一個道理。

沒有什麼成就輕而易舉可以獲得,更不是靠心血來潮和魯莽傲慢。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儘管Alex本人天生對恐懼不敏感,但他依然理性的明白一切後果並對Free solo 保有敬畏。專業還體現在拍攝團隊,影片還記錄了要完成這部紀錄片導演和攝製團隊所做的各種工作,這在其他的紀錄片裡很少見到。

攝製團隊全部是職業攀巖運動員,包括導演Jimmy Chin自己。

他們要選擇合適的拍攝點,十幾個人分佈在巖壁的關鍵部位。

他們還要考慮儘可能降低因拍攝給Alex帶來的無形壓力,其實他們本身壓力也極大:成功了都好說,一旦失敗這些記錄者們每個人都要經受內心煎熬。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4

影片的另一個看點,是Alex與身邊人的關係。比如他的媽媽,一直支持著兒子所愛的這份玩命事業。 媽媽有一句話讓人感受到母親的偉大: “我看到他開心,即使擔心也不能阻止他”。

除了攝製團隊和攀巖夥伴,影片著墨最多的就是他的女友Sanni。


"

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紀錄片,也是第一次在IMAX影廳看紀錄片,就是這部榮獲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徒手攀巖》。

看完之後,腦中反覆迴響著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1

所謂“徒手攀巖”,Free solo,就是無任何保護措施的自由攀巖。沒有繩索,沒有頭盔,沒有安全帶,沒有下降器,只有一雙攀巖鞋,一個鎂粉袋。

剩下的只有一雙手腳,和十個手指。 這樣的攀巖,不能有一絲差錯,一個失誤

在幾百米高的巖壁上,一失足,不是成千古恨,而是粉身碎骨。

要麼完美登頂,要麼命喪崖底,是這項極限運動中的極限運動唯二的結局。

影片記錄的正是從事著這樣一項運動的美國青年Alex Honnold,成功征服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中酋長巖的壯舉。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2

Alex是一個奇人。出生於85年的加州大男孩,性格內向,卻總是一臉陽光般的笑容。

從小接觸攀巖,便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一生所愛。

19歲從伯克利大學退學,開啟了攀巖的職業生涯。

他離群索居,開著一輛房車到各個巖壁挑戰。 他雖然不是唯一的徒手攀巖實踐者,但已經成為了圈子裡最優秀、影響力最大的一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從事這樣的運動,用我們的俗話講,就是把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我們會驚歎他的勇氣,敬佩他的執著,但或許依然難以理解他與死神並肩卻樂此不疲的動因到底為何?

從世俗的角度講,幹這種玩命的活似乎沒有任何的裨益。

對本人而言,強身健體就是個偽命題,畢竟人只有活著強身健體才有意義。

賺錢或者出名?那大把的職業體育項目可比徒手攀巖強多了。

對社會而言,就算能激勵人們不畏艱險勇於挑戰堅持夢想,也不可能讓人把隨時喪命當成人生理想和榜樣。

攀上去又能怎樣?酋長巖、乃至整個世界不會因此多了什麼或少了什麼,而他本人賭上的卻是自己的性命。

這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前不久,一個叫張偉麗的女孩突然刷屏。

她僅用42秒就KO對手,成為中國乃至全亞洲首個UFC搏擊世界冠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9年前,她還是個連工作都不太好找到的北漂女青年。

張偉麗89年出生於河北邯鄲一個煤礦工人家庭,12歲進入武校學習散打,曾經在河北獲得省青年散打冠軍。

2010年她受傷退役,來到北京。為了生存,她一直做著和搏擊運動無關的工作,收入微薄。

低迷期時,她的內心始終有個聲音在說:“不應該這樣過,應該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

於是,她到健身房當教練,又重新開始了搏擊訓練。

她是如此的熱愛搏擊,哪怕沒有教練、沒有贊助,所有的開銷、傷病都自己處理。

就這樣,她堅持訓練,並開始參加比賽,結果第一場就輸了。

後來又受重傷,9個月沒法訓練。即便如此,她仍沒有放棄。

到了2015年,連戰連捷的她拿到全國冠軍;2018年,UFC與她簽約。

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在UFC三連勝,排名進入前十。

這場冠軍賽之前,她都不被外界看好。最終,一戰成名。 這就是熱愛的力量!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Alex和張偉麗都是幸運的,他們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並獲得了成功。他們又是偉大的,能夠堅持自己所愛,毫不畏懼,從未放棄。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可你熱愛的東西卻會一直在,哪怕它埋藏在你心底。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愛好當做職業,可我們永遠都會因愛好帶來內心真正的喜悅和快樂。

我們都聽過那句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Free solo,原本就含有“自由”。

什麼是自由?隨心所欲地做自己熱愛的事就是一種自由。 生而為人,因為熱愛,所以存在。這或許就是生命的意義。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我們無法像Alex那樣可以不顧一切,甚至不惜丟掉性命。​但我們做自己熱愛的事情,不也都是要貫穿生命的始終嗎?

朝聞道,夕死可矣。

Alex當然知道他隨時可能因攀巖喪命,就像他身邊的那幾十個已經死掉的同好。

可他在做自己熱愛之事的過程中死去,跟那些窮盡一生只為熱愛之事直到死去,又有什麼區別?

當Alex登頂成功,你在鏡頭裡看到的,是他像孩子一般滿足、純粹、天真的笑臉。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3

其實,片長100分鐘的電影,只在最後的十幾分鍾裡記錄了Alex正式徒手攀爬酋長巖的過程。 900多米的酋長巖,很多攀巖者要幾天才能攀上去,Alex無任何保護只用了3小時56分。

在那之前,影片用大量篇幅記錄了這個壯舉之前的準備工作。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這次徒手攀巖發生的時間是2017年6月,Alex第一次有保護的試攀是十年前也就是2007年。在那之後,他要用整整十年時間在心中建立自己可以徒手攀上這座被稱為“攀巖界的宇宙中心”的酋長巖的信心。

正式徒手攀巖前的多次有保護試攀更是必不可少

你能在影片裡看到Alex規劃路線,熟悉並記住每個動作、每個落手點和落腳點。

試攀時,在最難的地方他也多次失敗,甚至一度腳踝受傷,修養了幾個月。

在第一次正式攀登開始後不久,他還因為心理上的準備不足而提前放棄。

這些都讓我們意識到,整個過程沒有那麼簡單,是有很大可能失敗的。

要成功完成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情,都離不開反覆的練習,精心的準備和專業的訓練這是電影告訴我們的另一個道理。

沒有什麼成就輕而易舉可以獲得,更不是靠心血來潮和魯莽傲慢。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儘管Alex本人天生對恐懼不敏感,但他依然理性的明白一切後果並對Free solo 保有敬畏。專業還體現在拍攝團隊,影片還記錄了要完成這部紀錄片導演和攝製團隊所做的各種工作,這在其他的紀錄片裡很少見到。

攝製團隊全部是職業攀巖運動員,包括導演Jimmy Chin自己。

他們要選擇合適的拍攝點,十幾個人分佈在巖壁的關鍵部位。

他們還要考慮儘可能降低因拍攝給Alex帶來的無形壓力,其實他們本身壓力也極大:成功了都好說,一旦失敗這些記錄者們每個人都要經受內心煎熬。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4

影片的另一個看點,是Alex與身邊人的關係。比如他的媽媽,一直支持著兒子所愛的這份玩命事業。 媽媽有一句話讓人感受到母親的偉大: “我看到他開心,即使擔心也不能阻止他”。

除了攝製團隊和攀巖夥伴,影片著墨最多的就是他的女友Sanni。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Sanni 只是個普通的女孩,認識Alex之前甚至不知道何為攀巖。而Alex的性格以及他的這份職業,似乎也讓他很難與女孩保持長久的關係,Alex自己也談到了這一點。

在他的眼中,沒有什麼比他的攀巖更重要,沒有誰能帶給他比攀巖更純粹的快樂。

對於Sanni而言,他愛上的這個傢伙不善表達,又有可能隨時丟掉性命。

她的存在可能讓Alex更容易分心,失去專注就更放大了攀巖的風險,Alex的受傷更是源於Sanni的失誤。


"

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紀錄片,也是第一次在IMAX影廳看紀錄片,就是這部榮獲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徒手攀巖》。

看完之後,腦中反覆迴響著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1

所謂“徒手攀巖”,Free solo,就是無任何保護措施的自由攀巖。沒有繩索,沒有頭盔,沒有安全帶,沒有下降器,只有一雙攀巖鞋,一個鎂粉袋。

剩下的只有一雙手腳,和十個手指。 這樣的攀巖,不能有一絲差錯,一個失誤

在幾百米高的巖壁上,一失足,不是成千古恨,而是粉身碎骨。

要麼完美登頂,要麼命喪崖底,是這項極限運動中的極限運動唯二的結局。

影片記錄的正是從事著這樣一項運動的美國青年Alex Honnold,成功征服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中酋長巖的壯舉。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2

Alex是一個奇人。出生於85年的加州大男孩,性格內向,卻總是一臉陽光般的笑容。

從小接觸攀巖,便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一生所愛。

19歲從伯克利大學退學,開啟了攀巖的職業生涯。

他離群索居,開著一輛房車到各個巖壁挑戰。 他雖然不是唯一的徒手攀巖實踐者,但已經成為了圈子裡最優秀、影響力最大的一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從事這樣的運動,用我們的俗話講,就是把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我們會驚歎他的勇氣,敬佩他的執著,但或許依然難以理解他與死神並肩卻樂此不疲的動因到底為何?

從世俗的角度講,幹這種玩命的活似乎沒有任何的裨益。

對本人而言,強身健體就是個偽命題,畢竟人只有活著強身健體才有意義。

賺錢或者出名?那大把的職業體育項目可比徒手攀巖強多了。

對社會而言,就算能激勵人們不畏艱險勇於挑戰堅持夢想,也不可能讓人把隨時喪命當成人生理想和榜樣。

攀上去又能怎樣?酋長巖、乃至整個世界不會因此多了什麼或少了什麼,而他本人賭上的卻是自己的性命。

這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那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前不久,一個叫張偉麗的女孩突然刷屏。

她僅用42秒就KO對手,成為中國乃至全亞洲首個UFC搏擊世界冠軍。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9年前,她還是個連工作都不太好找到的北漂女青年。

張偉麗89年出生於河北邯鄲一個煤礦工人家庭,12歲進入武校學習散打,曾經在河北獲得省青年散打冠軍。

2010年她受傷退役,來到北京。為了生存,她一直做著和搏擊運動無關的工作,收入微薄。

低迷期時,她的內心始終有個聲音在說:“不應該這樣過,應該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

於是,她到健身房當教練,又重新開始了搏擊訓練。

她是如此的熱愛搏擊,哪怕沒有教練、沒有贊助,所有的開銷、傷病都自己處理。

就這樣,她堅持訓練,並開始參加比賽,結果第一場就輸了。

後來又受重傷,9個月沒法訓練。即便如此,她仍沒有放棄。

到了2015年,連戰連捷的她拿到全國冠軍;2018年,UFC與她簽約。

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在UFC三連勝,排名進入前十。

這場冠軍賽之前,她都不被外界看好。最終,一戰成名。 這就是熱愛的力量!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Alex和張偉麗都是幸運的,他們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並獲得了成功。他們又是偉大的,能夠堅持自己所愛,毫不畏懼,從未放棄。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可你熱愛的東西卻會一直在,哪怕它埋藏在你心底。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愛好當做職業,可我們永遠都會因愛好帶來內心真正的喜悅和快樂。

我們都聽過那句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Free solo,原本就含有“自由”。

什麼是自由?隨心所欲地做自己熱愛的事就是一種自由。 生而為人,因為熱愛,所以存在。這或許就是生命的意義。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我們無法像Alex那樣可以不顧一切,甚至不惜丟掉性命。​但我們做自己熱愛的事情,不也都是要貫穿生命的始終嗎?

朝聞道,夕死可矣。

Alex當然知道他隨時可能因攀巖喪命,就像他身邊的那幾十個已經死掉的同好。

可他在做自己熱愛之事的過程中死去,跟那些窮盡一生只為熱愛之事直到死去,又有什麼區別?

當Alex登頂成功,你在鏡頭裡看到的,是他像孩子一般滿足、純粹、天真的笑臉。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3

其實,片長100分鐘的電影,只在最後的十幾分鍾裡記錄了Alex正式徒手攀爬酋長巖的過程。 900多米的酋長巖,很多攀巖者要幾天才能攀上去,Alex無任何保護只用了3小時56分。

在那之前,影片用大量篇幅記錄了這個壯舉之前的準備工作。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這次徒手攀巖發生的時間是2017年6月,Alex第一次有保護的試攀是十年前也就是2007年。在那之後,他要用整整十年時間在心中建立自己可以徒手攀上這座被稱為“攀巖界的宇宙中心”的酋長巖的信心。

正式徒手攀巖前的多次有保護試攀更是必不可少

你能在影片裡看到Alex規劃路線,熟悉並記住每個動作、每個落手點和落腳點。

試攀時,在最難的地方他也多次失敗,甚至一度腳踝受傷,修養了幾個月。

在第一次正式攀登開始後不久,他還因為心理上的準備不足而提前放棄。

這些都讓我們意識到,整個過程沒有那麼簡單,是有很大可能失敗的。

要成功完成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情,都離不開反覆的練習,精心的準備和專業的訓練這是電影告訴我們的另一個道理。

沒有什麼成就輕而易舉可以獲得,更不是靠心血來潮和魯莽傲慢。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儘管Alex本人天生對恐懼不敏感,但他依然理性的明白一切後果並對Free solo 保有敬畏。專業還體現在拍攝團隊,影片還記錄了要完成這部紀錄片導演和攝製團隊所做的各種工作,這在其他的紀錄片裡很少見到。

攝製團隊全部是職業攀巖運動員,包括導演Jimmy Chin自己。

他們要選擇合適的拍攝點,十幾個人分佈在巖壁的關鍵部位。

他們還要考慮儘可能降低因拍攝給Alex帶來的無形壓力,其實他們本身壓力也極大:成功了都好說,一旦失敗這些記錄者們每個人都要經受內心煎熬。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04

影片的另一個看點,是Alex與身邊人的關係。比如他的媽媽,一直支持著兒子所愛的這份玩命事業。 媽媽有一句話讓人感受到母親的偉大: “我看到他開心,即使擔心也不能阻止他”。

除了攝製團隊和攀巖夥伴,影片著墨最多的就是他的女友Sanni。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Sanni 只是個普通的女孩,認識Alex之前甚至不知道何為攀巖。而Alex的性格以及他的這份職業,似乎也讓他很難與女孩保持長久的關係,Alex自己也談到了這一點。

在他的眼中,沒有什麼比他的攀巖更重要,沒有誰能帶給他比攀巖更純粹的快樂。

對於Sanni而言,他愛上的這個傢伙不善表達,又有可能隨時丟掉性命。

她的存在可能讓Alex更容易分心,失去專注就更放大了攀巖的風險,Alex的受傷更是源於Sanni的失誤。


《徒手攀巖》,這部與死神共舞的紀錄片,憑什麼征服觀眾?


可Sanni還是留在Alex身邊,她讓Alex變得不那麼與世隔絕、離群索居,甚至還一起在拉斯維加斯買了房。她會主動的在他正式徒手攀巖前離開,會擔心的哭泣,也會因他的成功喜極而泣。

她對Alex的感情和Alex對攀巖的感情一樣純粹,一樣觸動人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