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紅軍戰士張其生'

"


"


史海鉤沉|紅軍戰士張其生


張其生的《革命軍人證明書》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地處巍巍烏蒙腹地的六盤水市盤縣,是貴州唯一有中央紅軍中央縱隊、紅三軍團、紅五軍團、紅九軍團和紅二、六軍團長征走過的地方。紅二、六軍團在盤縣召開的“盤縣會議”,更是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在這座深深印著紅色記憶的古城,處處流傳著紅軍戰士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 張其生,1915年出生於現盤州市淤泥彝族鄉中心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1934年,國民政府為加快滇黔公路修建進度,除了抓兵派款外,又給窮人增加一項“有錢的出錢,無錢的出力”的修路賦稅,一貧如洗的張其生只有出力修路這一選擇。修路期間,他不僅沒日沒夜幹活,還經常遭到監工的毒打,甚至被罰跪在瓦碴和碎石上。張其生和工友聽說專為窮人打天下的紅軍隊伍要經過盤縣,並且還聽說1935年4月下旬,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彭德懷、羅炳輝等率領的紅一軍團、紅五軍團、中央軍委縱隊、紅三軍團以及紅九軍團要經過盤縣。

1936年3月30日中午,4名穿著農民服裝的紅軍幹部來到張其生修橋工地宣傳:“紅軍打富濟貧,為窮人打天下,窮人應該參加紅軍,凡願意跟我們走的就跟我們走。”當日,張其生與400多名民工一起,毅然跟隨紅軍幹部來到亦資孔(今盤州市亦資街道辦),正式宣誓參加了紅軍,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自此,張其生成為了第17師49團1營重機槍排2班的戰士,隨部隊長征。

“綠原無垠漫風煙,蓬高沒膝步泥潭。野菜水煮果腹暖,乾草火燒驅夜寒。”一闕《過草地》道盡了長征途中的飢寒交迫,地凍天寒,在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紅軍還要應對敵軍的圍追堵截,真可謂是“半壁河山沉血海,幾多知友化沙蟲”。到長征結束時,張其生所在的重機槍排由原來的80餘人只剩30人。

1937年7月7日,日軍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拉開了歷時8年的抗日戰爭帷幕,已任班長的張其生隨部隊加入抗戰。抗日戰爭勝利後,張其生又隨部隊參加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歷任班長、排長、連長、營長,歷經艱難百戰多,輕傷不計其數,重傷4次之多。 新中國成立後,張其生毅然放棄復員到北京、武漢等大城市工作的機會,自願申請回到老家盤縣淤泥鄉當農民,帶領鄉親發展生產、興修水利、改造農田、修路建橋、綠化造林,改變家鄉面貌,前半生奉獻給了革命,後半生他只想為家鄉做點實事。

張其生的老家地處大山深處,山高谷深,素有“隔河相應,路行必天”的說法,全村500餘戶2000餘人出行非常困難。張其生決心帶領鄉親建橋修路,走出大山。1988年,張其生用自己的工資購買鋼釺、大錘、炸藥等物資,與鄉親們一起劈山修路。他帶領鄉親艱苦創業,發展生產,建學校、興水利、造樹林,為改變家鄉的貧困面貌無私奉獻了一生。 張德榮回憶,父親病重期間一再叮囑:“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必須要遵守黨的紀律,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我去世後喪事從簡,在農村雖不能火化,但我的墓地不能佔用良田好土,我要在高山脊樑上展望家鄉的發展變化。”

“我是農民又是軍人,也是家鄉的建設者,為革命戎馬半生,受黨和人民的關心培養,從一名紅軍戰士成為解放軍的營長。我一生歷盡艱辛、飽經風霜,雖與富貴無緣,但無憾能為無私奉獻而欣慰。在我從事家鄉建設的後半生,成績微薄,實為內疚,望後人倍加努力,奮發圖強,治窮致富。望子女繼承革命前輩遺志,不忘共產黨,不忘毛主席,不忘人民大眾;務農者需勤耕苦作,勤儉持家,厲行節約,靠勤勞致富;從政者需發奮進取,廉潔奉公,造福於民。”這就是老紅軍張其生留給後人的遺囑。(來源: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