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

從記事起,張丙儀和孫海雲看到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燒殺搶掠。從那時起,他們就萌生了抗日救國、保衛家園的念頭。抗戰全面爆發後,二人毅然入伍,為抗戰救國獻出了青春,立下了赫赫戰功。

“抗戰老兵”——張丙儀

"

從記事起,張丙儀和孫海雲看到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燒殺搶掠。從那時起,他們就萌生了抗日救國、保衛家園的念頭。抗戰全面爆發後,二人毅然入伍,為抗戰救國獻出了青春,立下了赫赫戰功。

“抗戰老兵”——張丙儀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

張丙儀,1924年出生,慶雲縣東辛店鎮張家村人。1943年6月入伍,1949年回鄉。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

"

從記事起,張丙儀和孫海雲看到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燒殺搶掠。從那時起,他們就萌生了抗日救國、保衛家園的念頭。抗戰全面爆發後,二人毅然入伍,為抗戰救國獻出了青春,立下了赫赫戰功。

“抗戰老兵”——張丙儀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

張丙儀,1924年出生,慶雲縣東辛店鎮張家村人。1943年6月入伍,1949年回鄉。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老人今年95歲,因為抗戰時耳朵受過傷,現在聽力很差,他的老伴張鳳春老人向我們講述了老人當年戰鬥的故事。

"

從記事起,張丙儀和孫海雲看到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燒殺搶掠。從那時起,他們就萌生了抗日救國、保衛家園的念頭。抗戰全面爆發後,二人毅然入伍,為抗戰救國獻出了青春,立下了赫赫戰功。

“抗戰老兵”——張丙儀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

張丙儀,1924年出生,慶雲縣東辛店鎮張家村人。1943年6月入伍,1949年回鄉。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老人今年95歲,因為抗戰時耳朵受過傷,現在聽力很差,他的老伴張鳳春老人向我們講述了老人當年戰鬥的故事。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的老伴張鳳春:“起來一天根本見不到人,光打仗,光打仗。從解集打到滄州、打到天津,那仗打的多了。”

"

從記事起,張丙儀和孫海雲看到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燒殺搶掠。從那時起,他們就萌生了抗日救國、保衛家園的念頭。抗戰全面爆發後,二人毅然入伍,為抗戰救國獻出了青春,立下了赫赫戰功。

“抗戰老兵”——張丙儀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

張丙儀,1924年出生,慶雲縣東辛店鎮張家村人。1943年6月入伍,1949年回鄉。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老人今年95歲,因為抗戰時耳朵受過傷,現在聽力很差,他的老伴張鳳春老人向我們講述了老人當年戰鬥的故事。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的老伴張鳳春:“起來一天根本見不到人,光打仗,光打仗。從解集打到滄州、打到天津,那仗打的多了。”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影視資料圖△

紅色記憶

據瞭解,張丙儀所在部隊為慶雲抗日救國軍(後為八路軍)縣大隊,他曾擔任過班排長等職務,老人蔘加抗戰時十分英勇。1944年7月,在陽信縣的一場戰鬥中,張丙儀帶領和班裡的戰士負責突襲日偽軍在縣城周邊的一個炮樓。當時,裡面有11名日偽軍把守,火力十分凶猛,周圍還有密密麻麻的鐵絲網,想拔掉它十分困難。

"

從記事起,張丙儀和孫海雲看到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燒殺搶掠。從那時起,他們就萌生了抗日救國、保衛家園的念頭。抗戰全面爆發後,二人毅然入伍,為抗戰救國獻出了青春,立下了赫赫戰功。

“抗戰老兵”——張丙儀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

張丙儀,1924年出生,慶雲縣東辛店鎮張家村人。1943年6月入伍,1949年回鄉。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老人今年95歲,因為抗戰時耳朵受過傷,現在聽力很差,他的老伴張鳳春老人向我們講述了老人當年戰鬥的故事。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的老伴張鳳春:“起來一天根本見不到人,光打仗,光打仗。從解集打到滄州、打到天津,那仗打的多了。”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影視資料圖△

紅色記憶

據瞭解,張丙儀所在部隊為慶雲抗日救國軍(後為八路軍)縣大隊,他曾擔任過班排長等職務,老人蔘加抗戰時十分英勇。1944年7月,在陽信縣的一場戰鬥中,張丙儀帶領和班裡的戰士負責突襲日偽軍在縣城周邊的一個炮樓。當時,裡面有11名日偽軍把守,火力十分凶猛,周圍還有密密麻麻的鐵絲網,想拔掉它十分困難。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兵張丙儀△

接到連長的命令後,張丙儀拖著鍘刀,向戰士們吼了一嗓子 “掩護我”,打了幾個滾,就衝到了鐵絲網旁邊。他用鍘刀剁開支撐鐵絲網的木樁,匍匐到炮樓下邊,把手榴彈從敵人的機槍口扔了進去。一下子將敵人的火力全部炸燬。因為在戰鬥中表現突出,這一次張丙儀所帶領的班還獲得了軍區嘉獎。

張丙儀老人:“叫能幹的,按照戰鬥要求,能完成任務的去炸炮樓去。”

"

從記事起,張丙儀和孫海雲看到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燒殺搶掠。從那時起,他們就萌生了抗日救國、保衛家園的念頭。抗戰全面爆發後,二人毅然入伍,為抗戰救國獻出了青春,立下了赫赫戰功。

“抗戰老兵”——張丙儀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

張丙儀,1924年出生,慶雲縣東辛店鎮張家村人。1943年6月入伍,1949年回鄉。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老人今年95歲,因為抗戰時耳朵受過傷,現在聽力很差,他的老伴張鳳春老人向我們講述了老人當年戰鬥的故事。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的老伴張鳳春:“起來一天根本見不到人,光打仗,光打仗。從解集打到滄州、打到天津,那仗打的多了。”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影視資料圖△

紅色記憶

據瞭解,張丙儀所在部隊為慶雲抗日救國軍(後為八路軍)縣大隊,他曾擔任過班排長等職務,老人蔘加抗戰時十分英勇。1944年7月,在陽信縣的一場戰鬥中,張丙儀帶領和班裡的戰士負責突襲日偽軍在縣城周邊的一個炮樓。當時,裡面有11名日偽軍把守,火力十分凶猛,周圍還有密密麻麻的鐵絲網,想拔掉它十分困難。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兵張丙儀△

接到連長的命令後,張丙儀拖著鍘刀,向戰士們吼了一嗓子 “掩護我”,打了幾個滾,就衝到了鐵絲網旁邊。他用鍘刀剁開支撐鐵絲網的木樁,匍匐到炮樓下邊,把手榴彈從敵人的機槍口扔了進去。一下子將敵人的火力全部炸燬。因為在戰鬥中表現突出,這一次張丙儀所帶領的班還獲得了軍區嘉獎。

張丙儀老人:“叫能幹的,按照戰鬥要求,能完成任務的去炸炮樓去。”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人獲得的榮譽獎章△

世代從軍

據張丙儀老人回憶,像這樣的戰鬥,他能記住的大大小小的有63場。他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新中國成立後,張丙儀復員回鄉。老人的大兒子、孫子又接過了老人“手中的鋼槍”進入了部隊服役。

"

從記事起,張丙儀和孫海雲看到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燒殺搶掠。從那時起,他們就萌生了抗日救國、保衛家園的念頭。抗戰全面爆發後,二人毅然入伍,為抗戰救國獻出了青春,立下了赫赫戰功。

“抗戰老兵”——張丙儀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

張丙儀,1924年出生,慶雲縣東辛店鎮張家村人。1943年6月入伍,1949年回鄉。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老人今年95歲,因為抗戰時耳朵受過傷,現在聽力很差,他的老伴張鳳春老人向我們講述了老人當年戰鬥的故事。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的老伴張鳳春:“起來一天根本見不到人,光打仗,光打仗。從解集打到滄州、打到天津,那仗打的多了。”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影視資料圖△

紅色記憶

據瞭解,張丙儀所在部隊為慶雲抗日救國軍(後為八路軍)縣大隊,他曾擔任過班排長等職務,老人蔘加抗戰時十分英勇。1944年7月,在陽信縣的一場戰鬥中,張丙儀帶領和班裡的戰士負責突襲日偽軍在縣城周邊的一個炮樓。當時,裡面有11名日偽軍把守,火力十分凶猛,周圍還有密密麻麻的鐵絲網,想拔掉它十分困難。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兵張丙儀△

接到連長的命令後,張丙儀拖著鍘刀,向戰士們吼了一嗓子 “掩護我”,打了幾個滾,就衝到了鐵絲網旁邊。他用鍘刀剁開支撐鐵絲網的木樁,匍匐到炮樓下邊,把手榴彈從敵人的機槍口扔了進去。一下子將敵人的火力全部炸燬。因為在戰鬥中表現突出,這一次張丙儀所帶領的班還獲得了軍區嘉獎。

張丙儀老人:“叫能幹的,按照戰鬥要求,能完成任務的去炸炮樓去。”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人獲得的榮譽獎章△

世代從軍

據張丙儀老人回憶,像這樣的戰鬥,他能記住的大大小小的有63場。他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新中國成立後,張丙儀復員回鄉。老人的大兒子、孫子又接過了老人“手中的鋼槍”進入了部隊服役。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人獲得光榮之家榮譽△

張丙儀老伴張鳳春:“自己願意去。跟老頭子一說,老頭子說,你不保衛祖國保衛誰,我從小要飯我都保衛祖國。”

“抗戰老兵”——孫海雲

"

從記事起,張丙儀和孫海雲看到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燒殺搶掠。從那時起,他們就萌生了抗日救國、保衛家園的念頭。抗戰全面爆發後,二人毅然入伍,為抗戰救國獻出了青春,立下了赫赫戰功。

“抗戰老兵”——張丙儀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

張丙儀,1924年出生,慶雲縣東辛店鎮張家村人。1943年6月入伍,1949年回鄉。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老人今年95歲,因為抗戰時耳朵受過傷,現在聽力很差,他的老伴張鳳春老人向我們講述了老人當年戰鬥的故事。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的老伴張鳳春:“起來一天根本見不到人,光打仗,光打仗。從解集打到滄州、打到天津,那仗打的多了。”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影視資料圖△

紅色記憶

據瞭解,張丙儀所在部隊為慶雲抗日救國軍(後為八路軍)縣大隊,他曾擔任過班排長等職務,老人蔘加抗戰時十分英勇。1944年7月,在陽信縣的一場戰鬥中,張丙儀帶領和班裡的戰士負責突襲日偽軍在縣城周邊的一個炮樓。當時,裡面有11名日偽軍把守,火力十分凶猛,周圍還有密密麻麻的鐵絲網,想拔掉它十分困難。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兵張丙儀△

接到連長的命令後,張丙儀拖著鍘刀,向戰士們吼了一嗓子 “掩護我”,打了幾個滾,就衝到了鐵絲網旁邊。他用鍘刀剁開支撐鐵絲網的木樁,匍匐到炮樓下邊,把手榴彈從敵人的機槍口扔了進去。一下子將敵人的火力全部炸燬。因為在戰鬥中表現突出,這一次張丙儀所帶領的班還獲得了軍區嘉獎。

張丙儀老人:“叫能幹的,按照戰鬥要求,能完成任務的去炸炮樓去。”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人獲得的榮譽獎章△

世代從軍

據張丙儀老人回憶,像這樣的戰鬥,他能記住的大大小小的有63場。他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新中國成立後,張丙儀復員回鄉。老人的大兒子、孫子又接過了老人“手中的鋼槍”進入了部隊服役。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人獲得光榮之家榮譽△

張丙儀老伴張鳳春:“自己願意去。跟老頭子一說,老頭子說,你不保衛祖國保衛誰,我從小要飯我都保衛祖國。”

“抗戰老兵”——孫海雲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孫海雲

孫海雲,1927年4月生,慶雲縣徐園子鄉西安務村人。1944年9月入伍,1952年回鄉。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

從記事起,張丙儀和孫海雲看到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燒殺搶掠。從那時起,他們就萌生了抗日救國、保衛家園的念頭。抗戰全面爆發後,二人毅然入伍,為抗戰救國獻出了青春,立下了赫赫戰功。

“抗戰老兵”——張丙儀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

張丙儀,1924年出生,慶雲縣東辛店鎮張家村人。1943年6月入伍,1949年回鄉。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老人今年95歲,因為抗戰時耳朵受過傷,現在聽力很差,他的老伴張鳳春老人向我們講述了老人當年戰鬥的故事。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的老伴張鳳春:“起來一天根本見不到人,光打仗,光打仗。從解集打到滄州、打到天津,那仗打的多了。”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影視資料圖△

紅色記憶

據瞭解,張丙儀所在部隊為慶雲抗日救國軍(後為八路軍)縣大隊,他曾擔任過班排長等職務,老人蔘加抗戰時十分英勇。1944年7月,在陽信縣的一場戰鬥中,張丙儀帶領和班裡的戰士負責突襲日偽軍在縣城周邊的一個炮樓。當時,裡面有11名日偽軍把守,火力十分凶猛,周圍還有密密麻麻的鐵絲網,想拔掉它十分困難。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兵張丙儀△

接到連長的命令後,張丙儀拖著鍘刀,向戰士們吼了一嗓子 “掩護我”,打了幾個滾,就衝到了鐵絲網旁邊。他用鍘刀剁開支撐鐵絲網的木樁,匍匐到炮樓下邊,把手榴彈從敵人的機槍口扔了進去。一下子將敵人的火力全部炸燬。因為在戰鬥中表現突出,這一次張丙儀所帶領的班還獲得了軍區嘉獎。

張丙儀老人:“叫能幹的,按照戰鬥要求,能完成任務的去炸炮樓去。”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人獲得的榮譽獎章△

世代從軍

據張丙儀老人回憶,像這樣的戰鬥,他能記住的大大小小的有63場。他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新中國成立後,張丙儀復員回鄉。老人的大兒子、孫子又接過了老人“手中的鋼槍”進入了部隊服役。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人獲得光榮之家榮譽△

張丙儀老伴張鳳春:“自己願意去。跟老頭子一說,老頭子說,你不保衛祖國保衛誰,我從小要飯我都保衛祖國。”

“抗戰老兵”——孫海雲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孫海雲

孫海雲,1927年4月生,慶雲縣徐園子鄉西安務村人。1944年9月入伍,1952年回鄉。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已是鮐背之年的孫海雲老人,雖然聽力有些障礙,但身體依舊硬朗,得知我們來家採訪時,老人早早地就到大門口迎接。談論起抗戰時的情景,老人思路依然十分清晰。

紅色記憶

"

從記事起,張丙儀和孫海雲看到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燒殺搶掠。從那時起,他們就萌生了抗日救國、保衛家園的念頭。抗戰全面爆發後,二人毅然入伍,為抗戰救國獻出了青春,立下了赫赫戰功。

“抗戰老兵”——張丙儀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

張丙儀,1924年出生,慶雲縣東辛店鎮張家村人。1943年6月入伍,1949年回鄉。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老人今年95歲,因為抗戰時耳朵受過傷,現在聽力很差,他的老伴張鳳春老人向我們講述了老人當年戰鬥的故事。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的老伴張鳳春:“起來一天根本見不到人,光打仗,光打仗。從解集打到滄州、打到天津,那仗打的多了。”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影視資料圖△

紅色記憶

據瞭解,張丙儀所在部隊為慶雲抗日救國軍(後為八路軍)縣大隊,他曾擔任過班排長等職務,老人蔘加抗戰時十分英勇。1944年7月,在陽信縣的一場戰鬥中,張丙儀帶領和班裡的戰士負責突襲日偽軍在縣城周邊的一個炮樓。當時,裡面有11名日偽軍把守,火力十分凶猛,周圍還有密密麻麻的鐵絲網,想拔掉它十分困難。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兵張丙儀△

接到連長的命令後,張丙儀拖著鍘刀,向戰士們吼了一嗓子 “掩護我”,打了幾個滾,就衝到了鐵絲網旁邊。他用鍘刀剁開支撐鐵絲網的木樁,匍匐到炮樓下邊,把手榴彈從敵人的機槍口扔了進去。一下子將敵人的火力全部炸燬。因為在戰鬥中表現突出,這一次張丙儀所帶領的班還獲得了軍區嘉獎。

張丙儀老人:“叫能幹的,按照戰鬥要求,能完成任務的去炸炮樓去。”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人獲得的榮譽獎章△

世代從軍

據張丙儀老人回憶,像這樣的戰鬥,他能記住的大大小小的有63場。他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新中國成立後,張丙儀復員回鄉。老人的大兒子、孫子又接過了老人“手中的鋼槍”進入了部隊服役。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人獲得光榮之家榮譽△

張丙儀老伴張鳳春:“自己願意去。跟老頭子一說,老頭子說,你不保衛祖國保衛誰,我從小要飯我都保衛祖國。”

“抗戰老兵”——孫海雲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孫海雲

孫海雲,1927年4月生,慶雲縣徐園子鄉西安務村人。1944年9月入伍,1952年回鄉。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已是鮐背之年的孫海雲老人,雖然聽力有些障礙,但身體依舊硬朗,得知我們來家採訪時,老人早早地就到大門口迎接。談論起抗戰時的情景,老人思路依然十分清晰。

紅色記憶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據孫海雲介紹:

他的青少年時期是在槍林彈雨、硝煙戰火中度過的。他入伍後曾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華東戰役、濟南戰役等諸多戰役。1947年農曆8月14,老人所在的部隊與曾在美國受訓的國民黨19旅正面遭遇,面對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部隊,孫海雲和他的戰友們憑著不怕犧牲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與敵人廝殺了7天7夜,由於表現突出,孫海雲榮立三等功一次。

"

從記事起,張丙儀和孫海雲看到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燒殺搶掠。從那時起,他們就萌生了抗日救國、保衛家園的念頭。抗戰全面爆發後,二人毅然入伍,為抗戰救國獻出了青春,立下了赫赫戰功。

“抗戰老兵”——張丙儀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

張丙儀,1924年出生,慶雲縣東辛店鎮張家村人。1943年6月入伍,1949年回鄉。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老人今年95歲,因為抗戰時耳朵受過傷,現在聽力很差,他的老伴張鳳春老人向我們講述了老人當年戰鬥的故事。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的老伴張鳳春:“起來一天根本見不到人,光打仗,光打仗。從解集打到滄州、打到天津,那仗打的多了。”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影視資料圖△

紅色記憶

據瞭解,張丙儀所在部隊為慶雲抗日救國軍(後為八路軍)縣大隊,他曾擔任過班排長等職務,老人蔘加抗戰時十分英勇。1944年7月,在陽信縣的一場戰鬥中,張丙儀帶領和班裡的戰士負責突襲日偽軍在縣城周邊的一個炮樓。當時,裡面有11名日偽軍把守,火力十分凶猛,周圍還有密密麻麻的鐵絲網,想拔掉它十分困難。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兵張丙儀△

接到連長的命令後,張丙儀拖著鍘刀,向戰士們吼了一嗓子 “掩護我”,打了幾個滾,就衝到了鐵絲網旁邊。他用鍘刀剁開支撐鐵絲網的木樁,匍匐到炮樓下邊,把手榴彈從敵人的機槍口扔了進去。一下子將敵人的火力全部炸燬。因為在戰鬥中表現突出,這一次張丙儀所帶領的班還獲得了軍區嘉獎。

張丙儀老人:“叫能幹的,按照戰鬥要求,能完成任務的去炸炮樓去。”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人獲得的榮譽獎章△

世代從軍

據張丙儀老人回憶,像這樣的戰鬥,他能記住的大大小小的有63場。他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新中國成立後,張丙儀復員回鄉。老人的大兒子、孫子又接過了老人“手中的鋼槍”進入了部隊服役。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人獲得光榮之家榮譽△

張丙儀老伴張鳳春:“自己願意去。跟老頭子一說,老頭子說,你不保衛祖國保衛誰,我從小要飯我都保衛祖國。”

“抗戰老兵”——孫海雲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孫海雲

孫海雲,1927年4月生,慶雲縣徐園子鄉西安務村人。1944年9月入伍,1952年回鄉。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已是鮐背之年的孫海雲老人,雖然聽力有些障礙,但身體依舊硬朗,得知我們來家採訪時,老人早早地就到大門口迎接。談論起抗戰時的情景,老人思路依然十分清晰。

紅色記憶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據孫海雲介紹:

他的青少年時期是在槍林彈雨、硝煙戰火中度過的。他入伍後曾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華東戰役、濟南戰役等諸多戰役。1947年農曆8月14,老人所在的部隊與曾在美國受訓的國民黨19旅正面遭遇,面對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部隊,孫海雲和他的戰友們憑著不怕犧牲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與敵人廝殺了7天7夜,由於表現突出,孫海雲榮立三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人年輕時的照片△

孫海雲老人:“最危險的時候,那到南方了。在咱們當地還沒有被敵人包圍過,打游擊情況不好就走了。在南方有一個時候叫敵人包圍了。”

教育子女回報社會

"

從記事起,張丙儀和孫海雲看到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燒殺搶掠。從那時起,他們就萌生了抗日救國、保衛家園的念頭。抗戰全面爆發後,二人毅然入伍,為抗戰救國獻出了青春,立下了赫赫戰功。

“抗戰老兵”——張丙儀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

張丙儀,1924年出生,慶雲縣東辛店鎮張家村人。1943年6月入伍,1949年回鄉。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老人今年95歲,因為抗戰時耳朵受過傷,現在聽力很差,他的老伴張鳳春老人向我們講述了老人當年戰鬥的故事。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的老伴張鳳春:“起來一天根本見不到人,光打仗,光打仗。從解集打到滄州、打到天津,那仗打的多了。”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影視資料圖△

紅色記憶

據瞭解,張丙儀所在部隊為慶雲抗日救國軍(後為八路軍)縣大隊,他曾擔任過班排長等職務,老人蔘加抗戰時十分英勇。1944年7月,在陽信縣的一場戰鬥中,張丙儀帶領和班裡的戰士負責突襲日偽軍在縣城周邊的一個炮樓。當時,裡面有11名日偽軍把守,火力十分凶猛,周圍還有密密麻麻的鐵絲網,想拔掉它十分困難。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兵張丙儀△

接到連長的命令後,張丙儀拖著鍘刀,向戰士們吼了一嗓子 “掩護我”,打了幾個滾,就衝到了鐵絲網旁邊。他用鍘刀剁開支撐鐵絲網的木樁,匍匐到炮樓下邊,把手榴彈從敵人的機槍口扔了進去。一下子將敵人的火力全部炸燬。因為在戰鬥中表現突出,這一次張丙儀所帶領的班還獲得了軍區嘉獎。

張丙儀老人:“叫能幹的,按照戰鬥要求,能完成任務的去炸炮樓去。”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人獲得的榮譽獎章△

世代從軍

據張丙儀老人回憶,像這樣的戰鬥,他能記住的大大小小的有63場。他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新中國成立後,張丙儀復員回鄉。老人的大兒子、孫子又接過了老人“手中的鋼槍”進入了部隊服役。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人獲得光榮之家榮譽△

張丙儀老伴張鳳春:“自己願意去。跟老頭子一說,老頭子說,你不保衛祖國保衛誰,我從小要飯我都保衛祖國。”

“抗戰老兵”——孫海雲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孫海雲

孫海雲,1927年4月生,慶雲縣徐園子鄉西安務村人。1944年9月入伍,1952年回鄉。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已是鮐背之年的孫海雲老人,雖然聽力有些障礙,但身體依舊硬朗,得知我們來家採訪時,老人早早地就到大門口迎接。談論起抗戰時的情景,老人思路依然十分清晰。

紅色記憶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據孫海雲介紹:

他的青少年時期是在槍林彈雨、硝煙戰火中度過的。他入伍後曾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華東戰役、濟南戰役等諸多戰役。1947年農曆8月14,老人所在的部隊與曾在美國受訓的國民黨19旅正面遭遇,面對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部隊,孫海雲和他的戰友們憑著不怕犧牲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與敵人廝殺了7天7夜,由於表現突出,孫海雲榮立三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人年輕時的照片△

孫海雲老人:“最危險的時候,那到南方了。在咱們當地還沒有被敵人包圍過,打游擊情況不好就走了。在南方有一個時候叫敵人包圍了。”

教育子女回報社會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部隊被包圍後,孫海雲的營長劉亞東派孫海雲前去突圍,面對敵人的層層封鎖,孫海雲從河底突圍,巧妙的避開了敵人的視線,成功突圍,引導援軍及時的趕到。由於孫海雲在淮海戰役中表現突出,榮立一等功一次。新中國成立以後,孫海雲被派到華東軍區司令部幹部學校學習。1952年,幹部學校學習結束後,孫海雲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成為了一名普通的農民。雖然離開了部隊,但孫海雲一直保持著軍人的作風,他教育子女們,要珍惜現在的好生活,積極工作,回報社會。

"

從記事起,張丙儀和孫海雲看到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燒殺搶掠。從那時起,他們就萌生了抗日救國、保衛家園的念頭。抗戰全面爆發後,二人毅然入伍,為抗戰救國獻出了青春,立下了赫赫戰功。

“抗戰老兵”——張丙儀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

張丙儀,1924年出生,慶雲縣東辛店鎮張家村人。1943年6月入伍,1949年回鄉。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老人今年95歲,因為抗戰時耳朵受過傷,現在聽力很差,他的老伴張鳳春老人向我們講述了老人當年戰鬥的故事。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張丙儀的老伴張鳳春:“起來一天根本見不到人,光打仗,光打仗。從解集打到滄州、打到天津,那仗打的多了。”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影視資料圖△

紅色記憶

據瞭解,張丙儀所在部隊為慶雲抗日救國軍(後為八路軍)縣大隊,他曾擔任過班排長等職務,老人蔘加抗戰時十分英勇。1944年7月,在陽信縣的一場戰鬥中,張丙儀帶領和班裡的戰士負責突襲日偽軍在縣城周邊的一個炮樓。當時,裡面有11名日偽軍把守,火力十分凶猛,周圍還有密密麻麻的鐵絲網,想拔掉它十分困難。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兵張丙儀△

接到連長的命令後,張丙儀拖著鍘刀,向戰士們吼了一嗓子 “掩護我”,打了幾個滾,就衝到了鐵絲網旁邊。他用鍘刀剁開支撐鐵絲網的木樁,匍匐到炮樓下邊,把手榴彈從敵人的機槍口扔了進去。一下子將敵人的火力全部炸燬。因為在戰鬥中表現突出,這一次張丙儀所帶領的班還獲得了軍區嘉獎。

張丙儀老人:“叫能幹的,按照戰鬥要求,能完成任務的去炸炮樓去。”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人獲得的榮譽獎章△

世代從軍

據張丙儀老人回憶,像這樣的戰鬥,他能記住的大大小小的有63場。他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嘉獎特等功一次。新中國成立後,張丙儀復員回鄉。老人的大兒子、孫子又接過了老人“手中的鋼槍”進入了部隊服役。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人獲得光榮之家榮譽△

張丙儀老伴張鳳春:“自己願意去。跟老頭子一說,老頭子說,你不保衛祖國保衛誰,我從小要飯我都保衛祖國。”

“抗戰老兵”——孫海雲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孫海雲

孫海雲,1927年4月生,慶雲縣徐園子鄉西安務村人。1944年9月入伍,1952年回鄉。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已是鮐背之年的孫海雲老人,雖然聽力有些障礙,但身體依舊硬朗,得知我們來家採訪時,老人早早地就到大門口迎接。談論起抗戰時的情景,老人思路依然十分清晰。

紅色記憶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據孫海雲介紹:

他的青少年時期是在槍林彈雨、硝煙戰火中度過的。他入伍後曾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華東戰役、濟南戰役等諸多戰役。1947年農曆8月14,老人所在的部隊與曾在美國受訓的國民黨19旅正面遭遇,面對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部隊,孫海雲和他的戰友們憑著不怕犧牲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與敵人廝殺了7天7夜,由於表現突出,孫海雲榮立三等功一次。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老人年輕時的照片△

孫海雲老人:“最危險的時候,那到南方了。在咱們當地還沒有被敵人包圍過,打游擊情況不好就走了。在南方有一個時候叫敵人包圍了。”

教育子女回報社會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部隊被包圍後,孫海雲的營長劉亞東派孫海雲前去突圍,面對敵人的層層封鎖,孫海雲從河底突圍,巧妙的避開了敵人的視線,成功突圍,引導援軍及時的趕到。由於孫海雲在淮海戰役中表現突出,榮立一等功一次。新中國成立以後,孫海雲被派到華東軍區司令部幹部學校學習。1952年,幹部學校學習結束後,孫海雲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成為了一名普通的農民。雖然離開了部隊,但孫海雲一直保持著軍人的作風,他教育子女們,要珍惜現在的好生活,積極工作,回報社會。

慶雲抗戰老兵張丙儀、孫海雲講抗戰故事,銘記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孫海雲四兒子:“讓我們好好學習,對我們要求十分嚴格,像接人待物都很嚴。”

致敬革命老兵

珍惜美好生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