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其平均人口密度位居各大洲首位。

西歐則是歐洲的核心所在,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5.1億人口。就人口密度而言,歐洲與中國大致相等。

可為什麼,相比於國內城市上千萬規模的人口,歐洲城市卻顯得玲瓏許多。

那些人盡皆知的歐洲名城中:法蘭克福人口70萬、慕尼黑140萬、巴黎200萬、里昂60萬、巴塞羅那160萬、米蘭135萬,簡直不勝枚舉。


"

歐洲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其平均人口密度位居各大洲首位。

西歐則是歐洲的核心所在,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5.1億人口。就人口密度而言,歐洲與中國大致相等。

可為什麼,相比於國內城市上千萬規模的人口,歐洲城市卻顯得玲瓏許多。

那些人盡皆知的歐洲名城中:法蘭克福人口70萬、慕尼黑140萬、巴黎200萬、里昂60萬、巴塞羅那160萬、米蘭135萬,簡直不勝枚舉。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在歐洲近700座城市中,85%的城市人口低於50萬,只有三座城市人口超500萬。

中小型城市,是歐洲城市類別中的中堅力量。56%的歐洲人,都居住在小城市中(人口少於50萬)。


1

Smaller is Smarter

小城故事多。咱們先來談談小城的優勢。

新世紀以來,歐盟力推“smart city”(智能城市),每年至少要投幾十個項目。

新商業模式或新技術,其生長週期會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試驗

投產

大規模推廣與應用

其中,試驗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試驗效果的優劣,決定著新模式的生死存亡。

相比之下,歐洲小城市更適合作為試點。在這一點上,北美則大大落後。

巴黎有許多小城不一定有奢侈品店。除此之外,巴黎有的,里昂和馬賽都有,其他小城也都有。

經歷了數個世紀的自我完善,每一座歐洲小城市,都具備城市該有的所有功能。正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本身就是一片肥沃的試驗田。

舉個例子:

有人知道,“共享單車”的概念,最初來自於哪裡嗎?

學過法語的朋友,大概都做過一篇名為《Vélo’V》的閱讀理解。

文章講,從2005年開始,里昂推出了共享單車項目。在349多個站點,投放了4000輛自行車,基本覆蓋全城。

沒錯,里昂才是共享單車的發源地。

那麼,為什麼非要挑里昂,而不在巴黎試驗和推廣呢?

很顯然,小城的投資門檻更低,試錯成本也更低。就算虧光,損失也不大。

說白了,船小好調頭。

其實反過來也容易想通。投資額小,意味著更多商家有資格參與進來。對許多中小型企業而言,這可是難得的良機。

當然,有些朋友或許會詬病:共享單車在國內的名聲都臭大街了,你怎麼還好意思拿出來說?

時至今日,里昂共享單車誕生了快十五年,目前運行狀況良好。

共享單車並沒有失敗,只不過在中國沒有成功。這至少給我們以兩點教訓:

1.別人能成,不代表你就能成。本土化的過程,必須結合國情。(看看那些被上了鎖、推下河的車,就明白了)

2.隨便一個新概念,就能被拿來騙投資。風險管理制度落後,投資需謹慎。

smart city的案例不勝枚舉。比如同樣來自里昂的、世界首列無人駕駛地鐵,又比如北歐小城的無人駕駛公交車。

今年,雷諾和空客還推出了更先進的新技術,包括可逆性充電汽車和空中出租車(可航行60公里的自動化載人航空器)。其試點均定在德國和法國小城市。

總體而言,人類生活方式的變革,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歐洲城市。自工業革命開始,便是如此。

其實,我國又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上海在國內的地位首屈一指,但不少新嘗試,偏偏選在了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

原因就在於試錯成本低。例如,無錫鴻山街道的物聯網試點。倘若真投到上海去,恐怕資金量要成指數上漲。一旦經歷失敗,那必將是血虧。


2

行政區域劃分

外國有city(市內)、urban(郊外) 和 metropole (大都會)三種劃分方式。

放在國內,city 相當於上海市區,urban 相當於整個上海行政區,metropole相當於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滬一小時高鐵經濟圈”。

在歐洲,metropole 可以解釋為:公交車、地鐵能到達的最遠範圍。

由於帶上了眾多周邊衛星城,metropole的面積,一般要比city大5-10倍。

鑑於筆者最熟悉法國第二大城市——里昂,所以在此以里昂為例,談談“歐式大都會”。


"

歐洲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其平均人口密度位居各大洲首位。

西歐則是歐洲的核心所在,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5.1億人口。就人口密度而言,歐洲與中國大致相等。

可為什麼,相比於國內城市上千萬規模的人口,歐洲城市卻顯得玲瓏許多。

那些人盡皆知的歐洲名城中:法蘭克福人口70萬、慕尼黑140萬、巴黎200萬、里昂60萬、巴塞羅那160萬、米蘭135萬,簡直不勝枚舉。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在歐洲近700座城市中,85%的城市人口低於50萬,只有三座城市人口超500萬。

中小型城市,是歐洲城市類別中的中堅力量。56%的歐洲人,都居住在小城市中(人口少於50萬)。


1

Smaller is Smarter

小城故事多。咱們先來談談小城的優勢。

新世紀以來,歐盟力推“smart city”(智能城市),每年至少要投幾十個項目。

新商業模式或新技術,其生長週期會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試驗

投產

大規模推廣與應用

其中,試驗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試驗效果的優劣,決定著新模式的生死存亡。

相比之下,歐洲小城市更適合作為試點。在這一點上,北美則大大落後。

巴黎有許多小城不一定有奢侈品店。除此之外,巴黎有的,里昂和馬賽都有,其他小城也都有。

經歷了數個世紀的自我完善,每一座歐洲小城市,都具備城市該有的所有功能。正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本身就是一片肥沃的試驗田。

舉個例子:

有人知道,“共享單車”的概念,最初來自於哪裡嗎?

學過法語的朋友,大概都做過一篇名為《Vélo’V》的閱讀理解。

文章講,從2005年開始,里昂推出了共享單車項目。在349多個站點,投放了4000輛自行車,基本覆蓋全城。

沒錯,里昂才是共享單車的發源地。

那麼,為什麼非要挑里昂,而不在巴黎試驗和推廣呢?

很顯然,小城的投資門檻更低,試錯成本也更低。就算虧光,損失也不大。

說白了,船小好調頭。

其實反過來也容易想通。投資額小,意味著更多商家有資格參與進來。對許多中小型企業而言,這可是難得的良機。

當然,有些朋友或許會詬病:共享單車在國內的名聲都臭大街了,你怎麼還好意思拿出來說?

時至今日,里昂共享單車誕生了快十五年,目前運行狀況良好。

共享單車並沒有失敗,只不過在中國沒有成功。這至少給我們以兩點教訓:

1.別人能成,不代表你就能成。本土化的過程,必須結合國情。(看看那些被上了鎖、推下河的車,就明白了)

2.隨便一個新概念,就能被拿來騙投資。風險管理制度落後,投資需謹慎。

smart city的案例不勝枚舉。比如同樣來自里昂的、世界首列無人駕駛地鐵,又比如北歐小城的無人駕駛公交車。

今年,雷諾和空客還推出了更先進的新技術,包括可逆性充電汽車和空中出租車(可航行60公里的自動化載人航空器)。其試點均定在德國和法國小城市。

總體而言,人類生活方式的變革,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歐洲城市。自工業革命開始,便是如此。

其實,我國又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上海在國內的地位首屈一指,但不少新嘗試,偏偏選在了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

原因就在於試錯成本低。例如,無錫鴻山街道的物聯網試點。倘若真投到上海去,恐怕資金量要成指數上漲。一旦經歷失敗,那必將是血虧。


2

行政區域劃分

外國有city(市內)、urban(郊外) 和 metropole (大都會)三種劃分方式。

放在國內,city 相當於上海市區,urban 相當於整個上海行政區,metropole相當於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滬一小時高鐵經濟圈”。

在歐洲,metropole 可以解釋為:公交車、地鐵能到達的最遠範圍。

由於帶上了眾多周邊衛星城,metropole的面積,一般要比city大5-10倍。

鑑於筆者最熟悉法國第二大城市——里昂,所以在此以里昂為例,談談“歐式大都會”。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里昂大都會包含:

里昂市(九個區,核心所在)

維尼雪(絲路終點)

維勒班(國立研究所、里昂一大和INSA所在地)

埃居里(里昂高商和里昂中央理工所在地)

布隆(機場所在地)等五十餘個衛星城。

里昂大都會設有主席一職,但這只是名譽上的。

每座衛星城都有自己的市長,行政上相互獨立。在這一點上,區別於國內“大市”和“下屬縣級市”的概念。

法國市政廳被稱為“Hotel de Ville”(城市的酒店)。

事實上,這個稱謂正是來源於獨特的小城模式。

還是以里昂為例,五十多座衛星城中,唯獨維勒班的人口勉強超過了10萬。最小的衛星城,只有1170人口,光有城市的名分,實際規模連小鎮都算不上。

這麼多小城市,都得有市長。但為此建個市政廳又不划算,怎麼辦呢?

法國人想出了一個點子:在酒店長租一個房間,用來給市長辦公不就行了?

在以前,不少市長並不是全職的,也不領薪酬。這些市長看起來,更像是兼職的村委會書記。

長租一個酒店房間,每週花兩個下午辦公,足以處理市內事務。畢竟在一千多人的小城市裡,能有多少事情需要處理?

里昂的情況,基本可以推廣到歐洲絕大多數城市身上。

法蘭克福city 70萬人、urban 200萬人、metropole500萬人。

無獨有偶,巴黎city200萬人,metropole700萬人。

為什麼一定把大都會,拆分成許“中心城市+衛星城”的模式呢?

原因有兩個:

——歷史根源

在漫長血腥的千年中世紀裡,歐洲只有“城邦”和“騎士領地”的概念。

德意志地區小邦林立,極盛時期坐擁兩千多座“騎士領”。

騎士們往往扮演著地方治安官的角色,他們帶著隨從,居住在城堡裡。

遇到大批強盜入侵、敵軍來襲時,居民們習慣於搬進城堡裡,仰仗於騎士提供的武力保護。

久而久之,人口隨時間自然增長,騎士領就成了小城市。

騎士領的概念,有點類似於北美的“FORT”(堡)。比如新法蘭西的杜凱納堡、新英格蘭的威廉堡。

印第安人一來,殖民者紛紛懷揣細軟、牽牛拉羊,躲進軍事堡壘裡避難。

——好管


歐洲持“小政府,大社會”理念,很少會有國家背靠強大的中央政府。

“自治+聯合”的概念,深入人心。毫無疑問,小城市越小越好治理,不容易成為芝加哥那樣的“犯罪之都”。

另一方面,小城一般不搞勞民傷財的大工程。市財政壓力小,稅務成本也相對低些。


3

平面城市VS立體城市

立體城市高樓林立,天際線宏偉壯觀。

要知道,大多數歐洲城市沒有天際線。不僅劍橋沒有,倫敦也沒有。

退一步講,即便有所謂的天際線,也僅限於金融街邊小小的一圈。


"

歐洲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其平均人口密度位居各大洲首位。

西歐則是歐洲的核心所在,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5.1億人口。就人口密度而言,歐洲與中國大致相等。

可為什麼,相比於國內城市上千萬規模的人口,歐洲城市卻顯得玲瓏許多。

那些人盡皆知的歐洲名城中:法蘭克福人口70萬、慕尼黑140萬、巴黎200萬、里昂60萬、巴塞羅那160萬、米蘭135萬,簡直不勝枚舉。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在歐洲近700座城市中,85%的城市人口低於50萬,只有三座城市人口超500萬。

中小型城市,是歐洲城市類別中的中堅力量。56%的歐洲人,都居住在小城市中(人口少於50萬)。


1

Smaller is Smarter

小城故事多。咱們先來談談小城的優勢。

新世紀以來,歐盟力推“smart city”(智能城市),每年至少要投幾十個項目。

新商業模式或新技術,其生長週期會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試驗

投產

大規模推廣與應用

其中,試驗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試驗效果的優劣,決定著新模式的生死存亡。

相比之下,歐洲小城市更適合作為試點。在這一點上,北美則大大落後。

巴黎有許多小城不一定有奢侈品店。除此之外,巴黎有的,里昂和馬賽都有,其他小城也都有。

經歷了數個世紀的自我完善,每一座歐洲小城市,都具備城市該有的所有功能。正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本身就是一片肥沃的試驗田。

舉個例子:

有人知道,“共享單車”的概念,最初來自於哪裡嗎?

學過法語的朋友,大概都做過一篇名為《Vélo’V》的閱讀理解。

文章講,從2005年開始,里昂推出了共享單車項目。在349多個站點,投放了4000輛自行車,基本覆蓋全城。

沒錯,里昂才是共享單車的發源地。

那麼,為什麼非要挑里昂,而不在巴黎試驗和推廣呢?

很顯然,小城的投資門檻更低,試錯成本也更低。就算虧光,損失也不大。

說白了,船小好調頭。

其實反過來也容易想通。投資額小,意味著更多商家有資格參與進來。對許多中小型企業而言,這可是難得的良機。

當然,有些朋友或許會詬病:共享單車在國內的名聲都臭大街了,你怎麼還好意思拿出來說?

時至今日,里昂共享單車誕生了快十五年,目前運行狀況良好。

共享單車並沒有失敗,只不過在中國沒有成功。這至少給我們以兩點教訓:

1.別人能成,不代表你就能成。本土化的過程,必須結合國情。(看看那些被上了鎖、推下河的車,就明白了)

2.隨便一個新概念,就能被拿來騙投資。風險管理制度落後,投資需謹慎。

smart city的案例不勝枚舉。比如同樣來自里昂的、世界首列無人駕駛地鐵,又比如北歐小城的無人駕駛公交車。

今年,雷諾和空客還推出了更先進的新技術,包括可逆性充電汽車和空中出租車(可航行60公里的自動化載人航空器)。其試點均定在德國和法國小城市。

總體而言,人類生活方式的變革,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歐洲城市。自工業革命開始,便是如此。

其實,我國又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上海在國內的地位首屈一指,但不少新嘗試,偏偏選在了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

原因就在於試錯成本低。例如,無錫鴻山街道的物聯網試點。倘若真投到上海去,恐怕資金量要成指數上漲。一旦經歷失敗,那必將是血虧。


2

行政區域劃分

外國有city(市內)、urban(郊外) 和 metropole (大都會)三種劃分方式。

放在國內,city 相當於上海市區,urban 相當於整個上海行政區,metropole相當於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滬一小時高鐵經濟圈”。

在歐洲,metropole 可以解釋為:公交車、地鐵能到達的最遠範圍。

由於帶上了眾多周邊衛星城,metropole的面積,一般要比city大5-10倍。

鑑於筆者最熟悉法國第二大城市——里昂,所以在此以里昂為例,談談“歐式大都會”。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里昂大都會包含:

里昂市(九個區,核心所在)

維尼雪(絲路終點)

維勒班(國立研究所、里昂一大和INSA所在地)

埃居里(里昂高商和里昂中央理工所在地)

布隆(機場所在地)等五十餘個衛星城。

里昂大都會設有主席一職,但這只是名譽上的。

每座衛星城都有自己的市長,行政上相互獨立。在這一點上,區別於國內“大市”和“下屬縣級市”的概念。

法國市政廳被稱為“Hotel de Ville”(城市的酒店)。

事實上,這個稱謂正是來源於獨特的小城模式。

還是以里昂為例,五十多座衛星城中,唯獨維勒班的人口勉強超過了10萬。最小的衛星城,只有1170人口,光有城市的名分,實際規模連小鎮都算不上。

這麼多小城市,都得有市長。但為此建個市政廳又不划算,怎麼辦呢?

法國人想出了一個點子:在酒店長租一個房間,用來給市長辦公不就行了?

在以前,不少市長並不是全職的,也不領薪酬。這些市長看起來,更像是兼職的村委會書記。

長租一個酒店房間,每週花兩個下午辦公,足以處理市內事務。畢竟在一千多人的小城市裡,能有多少事情需要處理?

里昂的情況,基本可以推廣到歐洲絕大多數城市身上。

法蘭克福city 70萬人、urban 200萬人、metropole500萬人。

無獨有偶,巴黎city200萬人,metropole700萬人。

為什麼一定把大都會,拆分成許“中心城市+衛星城”的模式呢?

原因有兩個:

——歷史根源

在漫長血腥的千年中世紀裡,歐洲只有“城邦”和“騎士領地”的概念。

德意志地區小邦林立,極盛時期坐擁兩千多座“騎士領”。

騎士們往往扮演著地方治安官的角色,他們帶著隨從,居住在城堡裡。

遇到大批強盜入侵、敵軍來襲時,居民們習慣於搬進城堡裡,仰仗於騎士提供的武力保護。

久而久之,人口隨時間自然增長,騎士領就成了小城市。

騎士領的概念,有點類似於北美的“FORT”(堡)。比如新法蘭西的杜凱納堡、新英格蘭的威廉堡。

印第安人一來,殖民者紛紛懷揣細軟、牽牛拉羊,躲進軍事堡壘裡避難。

——好管


歐洲持“小政府,大社會”理念,很少會有國家背靠強大的中央政府。

“自治+聯合”的概念,深入人心。毫無疑問,小城市越小越好治理,不容易成為芝加哥那樣的“犯罪之都”。

另一方面,小城一般不搞勞民傷財的大工程。市財政壓力小,稅務成本也相對低些。


3

平面城市VS立體城市

立體城市高樓林立,天際線宏偉壯觀。

要知道,大多數歐洲城市沒有天際線。不僅劍橋沒有,倫敦也沒有。

退一步講,即便有所謂的天際線,也僅限於金融街邊小小的一圈。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沒有天際線的老城


誠然,整個歐洲範圍內,也挑不出如同上海、深圳、芝加哥、紐約和洛杉磯般立體的城市。

沒有天際線,也就不會有大都市的感覺。歐洲城市內絕大部分建築物,僅有四五層樓那麼高。

所以,當我多次轉機倫敦,飛掠城市上空時。倫敦只能給我以“爺曾經也闊過”之印象。

前兩天,有位即將前往澳洲的朋友諮詢我。

她問:房齡60年的住宅,住起來安全嗎?

我答道:我旅居歐洲時,住著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房子。體驗不要太好!

歐洲城市裡的建築物,大多承載了歷史的厚重感,尤其是位於市中心的那一批。


"

歐洲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其平均人口密度位居各大洲首位。

西歐則是歐洲的核心所在,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5.1億人口。就人口密度而言,歐洲與中國大致相等。

可為什麼,相比於國內城市上千萬規模的人口,歐洲城市卻顯得玲瓏許多。

那些人盡皆知的歐洲名城中:法蘭克福人口70萬、慕尼黑140萬、巴黎200萬、里昂60萬、巴塞羅那160萬、米蘭135萬,簡直不勝枚舉。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在歐洲近700座城市中,85%的城市人口低於50萬,只有三座城市人口超500萬。

中小型城市,是歐洲城市類別中的中堅力量。56%的歐洲人,都居住在小城市中(人口少於50萬)。


1

Smaller is Smarter

小城故事多。咱們先來談談小城的優勢。

新世紀以來,歐盟力推“smart city”(智能城市),每年至少要投幾十個項目。

新商業模式或新技術,其生長週期會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試驗

投產

大規模推廣與應用

其中,試驗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試驗效果的優劣,決定著新模式的生死存亡。

相比之下,歐洲小城市更適合作為試點。在這一點上,北美則大大落後。

巴黎有許多小城不一定有奢侈品店。除此之外,巴黎有的,里昂和馬賽都有,其他小城也都有。

經歷了數個世紀的自我完善,每一座歐洲小城市,都具備城市該有的所有功能。正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本身就是一片肥沃的試驗田。

舉個例子:

有人知道,“共享單車”的概念,最初來自於哪裡嗎?

學過法語的朋友,大概都做過一篇名為《Vélo’V》的閱讀理解。

文章講,從2005年開始,里昂推出了共享單車項目。在349多個站點,投放了4000輛自行車,基本覆蓋全城。

沒錯,里昂才是共享單車的發源地。

那麼,為什麼非要挑里昂,而不在巴黎試驗和推廣呢?

很顯然,小城的投資門檻更低,試錯成本也更低。就算虧光,損失也不大。

說白了,船小好調頭。

其實反過來也容易想通。投資額小,意味著更多商家有資格參與進來。對許多中小型企業而言,這可是難得的良機。

當然,有些朋友或許會詬病:共享單車在國內的名聲都臭大街了,你怎麼還好意思拿出來說?

時至今日,里昂共享單車誕生了快十五年,目前運行狀況良好。

共享單車並沒有失敗,只不過在中國沒有成功。這至少給我們以兩點教訓:

1.別人能成,不代表你就能成。本土化的過程,必須結合國情。(看看那些被上了鎖、推下河的車,就明白了)

2.隨便一個新概念,就能被拿來騙投資。風險管理制度落後,投資需謹慎。

smart city的案例不勝枚舉。比如同樣來自里昂的、世界首列無人駕駛地鐵,又比如北歐小城的無人駕駛公交車。

今年,雷諾和空客還推出了更先進的新技術,包括可逆性充電汽車和空中出租車(可航行60公里的自動化載人航空器)。其試點均定在德國和法國小城市。

總體而言,人類生活方式的變革,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歐洲城市。自工業革命開始,便是如此。

其實,我國又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上海在國內的地位首屈一指,但不少新嘗試,偏偏選在了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

原因就在於試錯成本低。例如,無錫鴻山街道的物聯網試點。倘若真投到上海去,恐怕資金量要成指數上漲。一旦經歷失敗,那必將是血虧。


2

行政區域劃分

外國有city(市內)、urban(郊外) 和 metropole (大都會)三種劃分方式。

放在國內,city 相當於上海市區,urban 相當於整個上海行政區,metropole相當於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滬一小時高鐵經濟圈”。

在歐洲,metropole 可以解釋為:公交車、地鐵能到達的最遠範圍。

由於帶上了眾多周邊衛星城,metropole的面積,一般要比city大5-10倍。

鑑於筆者最熟悉法國第二大城市——里昂,所以在此以里昂為例,談談“歐式大都會”。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里昂大都會包含:

里昂市(九個區,核心所在)

維尼雪(絲路終點)

維勒班(國立研究所、里昂一大和INSA所在地)

埃居里(里昂高商和里昂中央理工所在地)

布隆(機場所在地)等五十餘個衛星城。

里昂大都會設有主席一職,但這只是名譽上的。

每座衛星城都有自己的市長,行政上相互獨立。在這一點上,區別於國內“大市”和“下屬縣級市”的概念。

法國市政廳被稱為“Hotel de Ville”(城市的酒店)。

事實上,這個稱謂正是來源於獨特的小城模式。

還是以里昂為例,五十多座衛星城中,唯獨維勒班的人口勉強超過了10萬。最小的衛星城,只有1170人口,光有城市的名分,實際規模連小鎮都算不上。

這麼多小城市,都得有市長。但為此建個市政廳又不划算,怎麼辦呢?

法國人想出了一個點子:在酒店長租一個房間,用來給市長辦公不就行了?

在以前,不少市長並不是全職的,也不領薪酬。這些市長看起來,更像是兼職的村委會書記。

長租一個酒店房間,每週花兩個下午辦公,足以處理市內事務。畢竟在一千多人的小城市裡,能有多少事情需要處理?

里昂的情況,基本可以推廣到歐洲絕大多數城市身上。

法蘭克福city 70萬人、urban 200萬人、metropole500萬人。

無獨有偶,巴黎city200萬人,metropole700萬人。

為什麼一定把大都會,拆分成許“中心城市+衛星城”的模式呢?

原因有兩個:

——歷史根源

在漫長血腥的千年中世紀裡,歐洲只有“城邦”和“騎士領地”的概念。

德意志地區小邦林立,極盛時期坐擁兩千多座“騎士領”。

騎士們往往扮演著地方治安官的角色,他們帶著隨從,居住在城堡裡。

遇到大批強盜入侵、敵軍來襲時,居民們習慣於搬進城堡裡,仰仗於騎士提供的武力保護。

久而久之,人口隨時間自然增長,騎士領就成了小城市。

騎士領的概念,有點類似於北美的“FORT”(堡)。比如新法蘭西的杜凱納堡、新英格蘭的威廉堡。

印第安人一來,殖民者紛紛懷揣細軟、牽牛拉羊,躲進軍事堡壘裡避難。

——好管


歐洲持“小政府,大社會”理念,很少會有國家背靠強大的中央政府。

“自治+聯合”的概念,深入人心。毫無疑問,小城市越小越好治理,不容易成為芝加哥那樣的“犯罪之都”。

另一方面,小城一般不搞勞民傷財的大工程。市財政壓力小,稅務成本也相對低些。


3

平面城市VS立體城市

立體城市高樓林立,天際線宏偉壯觀。

要知道,大多數歐洲城市沒有天際線。不僅劍橋沒有,倫敦也沒有。

退一步講,即便有所謂的天際線,也僅限於金融街邊小小的一圈。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沒有天際線的老城


誠然,整個歐洲範圍內,也挑不出如同上海、深圳、芝加哥、紐約和洛杉磯般立體的城市。

沒有天際線,也就不會有大都市的感覺。歐洲城市內絕大部分建築物,僅有四五層樓那麼高。

所以,當我多次轉機倫敦,飛掠城市上空時。倫敦只能給我以“爺曾經也闊過”之印象。

前兩天,有位即將前往澳洲的朋友諮詢我。

她問:房齡60年的住宅,住起來安全嗎?

我答道:我旅居歐洲時,住著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房子。體驗不要太好!

歐洲城市裡的建築物,大多承載了歷史的厚重感,尤其是位於市中心的那一批。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

歐洲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其平均人口密度位居各大洲首位。

西歐則是歐洲的核心所在,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5.1億人口。就人口密度而言,歐洲與中國大致相等。

可為什麼,相比於國內城市上千萬規模的人口,歐洲城市卻顯得玲瓏許多。

那些人盡皆知的歐洲名城中:法蘭克福人口70萬、慕尼黑140萬、巴黎200萬、里昂60萬、巴塞羅那160萬、米蘭135萬,簡直不勝枚舉。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在歐洲近700座城市中,85%的城市人口低於50萬,只有三座城市人口超500萬。

中小型城市,是歐洲城市類別中的中堅力量。56%的歐洲人,都居住在小城市中(人口少於50萬)。


1

Smaller is Smarter

小城故事多。咱們先來談談小城的優勢。

新世紀以來,歐盟力推“smart city”(智能城市),每年至少要投幾十個項目。

新商業模式或新技術,其生長週期會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試驗

投產

大規模推廣與應用

其中,試驗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試驗效果的優劣,決定著新模式的生死存亡。

相比之下,歐洲小城市更適合作為試點。在這一點上,北美則大大落後。

巴黎有許多小城不一定有奢侈品店。除此之外,巴黎有的,里昂和馬賽都有,其他小城也都有。

經歷了數個世紀的自我完善,每一座歐洲小城市,都具備城市該有的所有功能。正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本身就是一片肥沃的試驗田。

舉個例子:

有人知道,“共享單車”的概念,最初來自於哪裡嗎?

學過法語的朋友,大概都做過一篇名為《Vélo’V》的閱讀理解。

文章講,從2005年開始,里昂推出了共享單車項目。在349多個站點,投放了4000輛自行車,基本覆蓋全城。

沒錯,里昂才是共享單車的發源地。

那麼,為什麼非要挑里昂,而不在巴黎試驗和推廣呢?

很顯然,小城的投資門檻更低,試錯成本也更低。就算虧光,損失也不大。

說白了,船小好調頭。

其實反過來也容易想通。投資額小,意味著更多商家有資格參與進來。對許多中小型企業而言,這可是難得的良機。

當然,有些朋友或許會詬病:共享單車在國內的名聲都臭大街了,你怎麼還好意思拿出來說?

時至今日,里昂共享單車誕生了快十五年,目前運行狀況良好。

共享單車並沒有失敗,只不過在中國沒有成功。這至少給我們以兩點教訓:

1.別人能成,不代表你就能成。本土化的過程,必須結合國情。(看看那些被上了鎖、推下河的車,就明白了)

2.隨便一個新概念,就能被拿來騙投資。風險管理制度落後,投資需謹慎。

smart city的案例不勝枚舉。比如同樣來自里昂的、世界首列無人駕駛地鐵,又比如北歐小城的無人駕駛公交車。

今年,雷諾和空客還推出了更先進的新技術,包括可逆性充電汽車和空中出租車(可航行60公里的自動化載人航空器)。其試點均定在德國和法國小城市。

總體而言,人類生活方式的變革,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歐洲城市。自工業革命開始,便是如此。

其實,我國又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上海在國內的地位首屈一指,但不少新嘗試,偏偏選在了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

原因就在於試錯成本低。例如,無錫鴻山街道的物聯網試點。倘若真投到上海去,恐怕資金量要成指數上漲。一旦經歷失敗,那必將是血虧。


2

行政區域劃分

外國有city(市內)、urban(郊外) 和 metropole (大都會)三種劃分方式。

放在國內,city 相當於上海市區,urban 相當於整個上海行政區,metropole相當於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滬一小時高鐵經濟圈”。

在歐洲,metropole 可以解釋為:公交車、地鐵能到達的最遠範圍。

由於帶上了眾多周邊衛星城,metropole的面積,一般要比city大5-10倍。

鑑於筆者最熟悉法國第二大城市——里昂,所以在此以里昂為例,談談“歐式大都會”。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里昂大都會包含:

里昂市(九個區,核心所在)

維尼雪(絲路終點)

維勒班(國立研究所、里昂一大和INSA所在地)

埃居里(里昂高商和里昂中央理工所在地)

布隆(機場所在地)等五十餘個衛星城。

里昂大都會設有主席一職,但這只是名譽上的。

每座衛星城都有自己的市長,行政上相互獨立。在這一點上,區別於國內“大市”和“下屬縣級市”的概念。

法國市政廳被稱為“Hotel de Ville”(城市的酒店)。

事實上,這個稱謂正是來源於獨特的小城模式。

還是以里昂為例,五十多座衛星城中,唯獨維勒班的人口勉強超過了10萬。最小的衛星城,只有1170人口,光有城市的名分,實際規模連小鎮都算不上。

這麼多小城市,都得有市長。但為此建個市政廳又不划算,怎麼辦呢?

法國人想出了一個點子:在酒店長租一個房間,用來給市長辦公不就行了?

在以前,不少市長並不是全職的,也不領薪酬。這些市長看起來,更像是兼職的村委會書記。

長租一個酒店房間,每週花兩個下午辦公,足以處理市內事務。畢竟在一千多人的小城市裡,能有多少事情需要處理?

里昂的情況,基本可以推廣到歐洲絕大多數城市身上。

法蘭克福city 70萬人、urban 200萬人、metropole500萬人。

無獨有偶,巴黎city200萬人,metropole700萬人。

為什麼一定把大都會,拆分成許“中心城市+衛星城”的模式呢?

原因有兩個:

——歷史根源

在漫長血腥的千年中世紀裡,歐洲只有“城邦”和“騎士領地”的概念。

德意志地區小邦林立,極盛時期坐擁兩千多座“騎士領”。

騎士們往往扮演著地方治安官的角色,他們帶著隨從,居住在城堡裡。

遇到大批強盜入侵、敵軍來襲時,居民們習慣於搬進城堡裡,仰仗於騎士提供的武力保護。

久而久之,人口隨時間自然增長,騎士領就成了小城市。

騎士領的概念,有點類似於北美的“FORT”(堡)。比如新法蘭西的杜凱納堡、新英格蘭的威廉堡。

印第安人一來,殖民者紛紛懷揣細軟、牽牛拉羊,躲進軍事堡壘裡避難。

——好管


歐洲持“小政府,大社會”理念,很少會有國家背靠強大的中央政府。

“自治+聯合”的概念,深入人心。毫無疑問,小城市越小越好治理,不容易成為芝加哥那樣的“犯罪之都”。

另一方面,小城一般不搞勞民傷財的大工程。市財政壓力小,稅務成本也相對低些。


3

平面城市VS立體城市

立體城市高樓林立,天際線宏偉壯觀。

要知道,大多數歐洲城市沒有天際線。不僅劍橋沒有,倫敦也沒有。

退一步講,即便有所謂的天際線,也僅限於金融街邊小小的一圈。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沒有天際線的老城


誠然,整個歐洲範圍內,也挑不出如同上海、深圳、芝加哥、紐約和洛杉磯般立體的城市。

沒有天際線,也就不會有大都市的感覺。歐洲城市內絕大部分建築物,僅有四五層樓那麼高。

所以,當我多次轉機倫敦,飛掠城市上空時。倫敦只能給我以“爺曾經也闊過”之印象。

前兩天,有位即將前往澳洲的朋友諮詢我。

她問:房齡60年的住宅,住起來安全嗎?

我答道:我旅居歐洲時,住著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房子。體驗不要太好!

歐洲城市裡的建築物,大多承載了歷史的厚重感,尤其是位於市中心的那一批。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兩百年來,里昂市中心城建基本沒有變化,這是同一個地方兩百年對比

實際上,在汽車、火車和地鐵出現之前,歐洲城市的雛形,早已塵埃落定。

如果觀察十六世紀巴黎地圖,很容易發現:越靠近市中心的居民,收入越高。

沒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就意味著去任何地方,只能靠馬車或者兩條腿。

有條件的人,寧可住得近一點,也不願意勞師襲遠,將大把寶貴時間花在上下班路上。

有錢人愛住別墅小院,而非高樓大廈,除非沒得選。

里昂六區是真正意義上富人區。那裡遍地別墅,接近市中心,又背靠金頭公園。

反觀十幾、二十層的高樓大廈,大多租給了阿拉伯人,幾乎淪為貧民窟。

城市的功能是什麼?

商業聚集、容納居民、保全和傳承文化、教育職能、交通、行政……

歐洲城市,是為居民設計的。

相反,北美城市,更注重交通、商業的職能。很顯然,立體城市能容納更多居民,為什麼不建呢?

當公共交通系統成型之前,歐洲城市已經定型。

在中國,土地是國有的,徵收成本相對低廉。

歐洲土地和住宅全部私有,使用成本非常高。

在發展過程中,歐洲城市幾乎都選擇向外平鋪,而非在市中心拔起高樓。

所以高樓一般建在較遠的成本低廉處,比如巴黎的新凱旋門地區。


4

Smaller is better ,越小越好


《2019年全球城市生活品質》排名中,唯有溫哥華和奧克蘭進入了前十名,其他八座均為歐洲城市。


"

歐洲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其平均人口密度位居各大洲首位。

西歐則是歐洲的核心所在,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5.1億人口。就人口密度而言,歐洲與中國大致相等。

可為什麼,相比於國內城市上千萬規模的人口,歐洲城市卻顯得玲瓏許多。

那些人盡皆知的歐洲名城中:法蘭克福人口70萬、慕尼黑140萬、巴黎200萬、里昂60萬、巴塞羅那160萬、米蘭135萬,簡直不勝枚舉。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在歐洲近700座城市中,85%的城市人口低於50萬,只有三座城市人口超500萬。

中小型城市,是歐洲城市類別中的中堅力量。56%的歐洲人,都居住在小城市中(人口少於50萬)。


1

Smaller is Smarter

小城故事多。咱們先來談談小城的優勢。

新世紀以來,歐盟力推“smart city”(智能城市),每年至少要投幾十個項目。

新商業模式或新技術,其生長週期會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試驗

投產

大規模推廣與應用

其中,試驗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試驗效果的優劣,決定著新模式的生死存亡。

相比之下,歐洲小城市更適合作為試點。在這一點上,北美則大大落後。

巴黎有許多小城不一定有奢侈品店。除此之外,巴黎有的,里昂和馬賽都有,其他小城也都有。

經歷了數個世紀的自我完善,每一座歐洲小城市,都具備城市該有的所有功能。正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本身就是一片肥沃的試驗田。

舉個例子:

有人知道,“共享單車”的概念,最初來自於哪裡嗎?

學過法語的朋友,大概都做過一篇名為《Vélo’V》的閱讀理解。

文章講,從2005年開始,里昂推出了共享單車項目。在349多個站點,投放了4000輛自行車,基本覆蓋全城。

沒錯,里昂才是共享單車的發源地。

那麼,為什麼非要挑里昂,而不在巴黎試驗和推廣呢?

很顯然,小城的投資門檻更低,試錯成本也更低。就算虧光,損失也不大。

說白了,船小好調頭。

其實反過來也容易想通。投資額小,意味著更多商家有資格參與進來。對許多中小型企業而言,這可是難得的良機。

當然,有些朋友或許會詬病:共享單車在國內的名聲都臭大街了,你怎麼還好意思拿出來說?

時至今日,里昂共享單車誕生了快十五年,目前運行狀況良好。

共享單車並沒有失敗,只不過在中國沒有成功。這至少給我們以兩點教訓:

1.別人能成,不代表你就能成。本土化的過程,必須結合國情。(看看那些被上了鎖、推下河的車,就明白了)

2.隨便一個新概念,就能被拿來騙投資。風險管理制度落後,投資需謹慎。

smart city的案例不勝枚舉。比如同樣來自里昂的、世界首列無人駕駛地鐵,又比如北歐小城的無人駕駛公交車。

今年,雷諾和空客還推出了更先進的新技術,包括可逆性充電汽車和空中出租車(可航行60公里的自動化載人航空器)。其試點均定在德國和法國小城市。

總體而言,人類生活方式的變革,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歐洲城市。自工業革命開始,便是如此。

其實,我國又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上海在國內的地位首屈一指,但不少新嘗試,偏偏選在了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

原因就在於試錯成本低。例如,無錫鴻山街道的物聯網試點。倘若真投到上海去,恐怕資金量要成指數上漲。一旦經歷失敗,那必將是血虧。


2

行政區域劃分

外國有city(市內)、urban(郊外) 和 metropole (大都會)三種劃分方式。

放在國內,city 相當於上海市區,urban 相當於整個上海行政區,metropole相當於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滬一小時高鐵經濟圈”。

在歐洲,metropole 可以解釋為:公交車、地鐵能到達的最遠範圍。

由於帶上了眾多周邊衛星城,metropole的面積,一般要比city大5-10倍。

鑑於筆者最熟悉法國第二大城市——里昂,所以在此以里昂為例,談談“歐式大都會”。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里昂大都會包含:

里昂市(九個區,核心所在)

維尼雪(絲路終點)

維勒班(國立研究所、里昂一大和INSA所在地)

埃居里(里昂高商和里昂中央理工所在地)

布隆(機場所在地)等五十餘個衛星城。

里昂大都會設有主席一職,但這只是名譽上的。

每座衛星城都有自己的市長,行政上相互獨立。在這一點上,區別於國內“大市”和“下屬縣級市”的概念。

法國市政廳被稱為“Hotel de Ville”(城市的酒店)。

事實上,這個稱謂正是來源於獨特的小城模式。

還是以里昂為例,五十多座衛星城中,唯獨維勒班的人口勉強超過了10萬。最小的衛星城,只有1170人口,光有城市的名分,實際規模連小鎮都算不上。

這麼多小城市,都得有市長。但為此建個市政廳又不划算,怎麼辦呢?

法國人想出了一個點子:在酒店長租一個房間,用來給市長辦公不就行了?

在以前,不少市長並不是全職的,也不領薪酬。這些市長看起來,更像是兼職的村委會書記。

長租一個酒店房間,每週花兩個下午辦公,足以處理市內事務。畢竟在一千多人的小城市裡,能有多少事情需要處理?

里昂的情況,基本可以推廣到歐洲絕大多數城市身上。

法蘭克福city 70萬人、urban 200萬人、metropole500萬人。

無獨有偶,巴黎city200萬人,metropole700萬人。

為什麼一定把大都會,拆分成許“中心城市+衛星城”的模式呢?

原因有兩個:

——歷史根源

在漫長血腥的千年中世紀裡,歐洲只有“城邦”和“騎士領地”的概念。

德意志地區小邦林立,極盛時期坐擁兩千多座“騎士領”。

騎士們往往扮演著地方治安官的角色,他們帶著隨從,居住在城堡裡。

遇到大批強盜入侵、敵軍來襲時,居民們習慣於搬進城堡裡,仰仗於騎士提供的武力保護。

久而久之,人口隨時間自然增長,騎士領就成了小城市。

騎士領的概念,有點類似於北美的“FORT”(堡)。比如新法蘭西的杜凱納堡、新英格蘭的威廉堡。

印第安人一來,殖民者紛紛懷揣細軟、牽牛拉羊,躲進軍事堡壘裡避難。

——好管


歐洲持“小政府,大社會”理念,很少會有國家背靠強大的中央政府。

“自治+聯合”的概念,深入人心。毫無疑問,小城市越小越好治理,不容易成為芝加哥那樣的“犯罪之都”。

另一方面,小城一般不搞勞民傷財的大工程。市財政壓力小,稅務成本也相對低些。


3

平面城市VS立體城市

立體城市高樓林立,天際線宏偉壯觀。

要知道,大多數歐洲城市沒有天際線。不僅劍橋沒有,倫敦也沒有。

退一步講,即便有所謂的天際線,也僅限於金融街邊小小的一圈。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沒有天際線的老城


誠然,整個歐洲範圍內,也挑不出如同上海、深圳、芝加哥、紐約和洛杉磯般立體的城市。

沒有天際線,也就不會有大都市的感覺。歐洲城市內絕大部分建築物,僅有四五層樓那麼高。

所以,當我多次轉機倫敦,飛掠城市上空時。倫敦只能給我以“爺曾經也闊過”之印象。

前兩天,有位即將前往澳洲的朋友諮詢我。

她問:房齡60年的住宅,住起來安全嗎?

我答道:我旅居歐洲時,住著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房子。體驗不要太好!

歐洲城市裡的建築物,大多承載了歷史的厚重感,尤其是位於市中心的那一批。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兩百年來,里昂市中心城建基本沒有變化,這是同一個地方兩百年對比

實際上,在汽車、火車和地鐵出現之前,歐洲城市的雛形,早已塵埃落定。

如果觀察十六世紀巴黎地圖,很容易發現:越靠近市中心的居民,收入越高。

沒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就意味著去任何地方,只能靠馬車或者兩條腿。

有條件的人,寧可住得近一點,也不願意勞師襲遠,將大把寶貴時間花在上下班路上。

有錢人愛住別墅小院,而非高樓大廈,除非沒得選。

里昂六區是真正意義上富人區。那裡遍地別墅,接近市中心,又背靠金頭公園。

反觀十幾、二十層的高樓大廈,大多租給了阿拉伯人,幾乎淪為貧民窟。

城市的功能是什麼?

商業聚集、容納居民、保全和傳承文化、教育職能、交通、行政……

歐洲城市,是為居民設計的。

相反,北美城市,更注重交通、商業的職能。很顯然,立體城市能容納更多居民,為什麼不建呢?

當公共交通系統成型之前,歐洲城市已經定型。

在中國,土地是國有的,徵收成本相對低廉。

歐洲土地和住宅全部私有,使用成本非常高。

在發展過程中,歐洲城市幾乎都選擇向外平鋪,而非在市中心拔起高樓。

所以高樓一般建在較遠的成本低廉處,比如巴黎的新凱旋門地區。


4

Smaller is better ,越小越好


《2019年全球城市生活品質》排名中,唯有溫哥華和奧克蘭進入了前十名,其他八座均為歐洲城市。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全球生活品質最高城市排名

我不知道富豪們退休後,會選擇什麼樣的地方養老?但我知道,他們不可能選紐約和上海。

香港警匪片中,幫會大佬經常說這樣一句話:等幹完這一票,我就隱退了。去北歐養老,再也不回來。

上百萬英國人退休後,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大城市,前往地中海小鎮沿岸養老。

可不是麼?沙特王室每年花一個月度假。起初,他們偏好阿爾卑斯山脈裡的瑞士小鎮,後來又把目的地改為西班牙沿海小城。

屢次聽說人們希望前往歐洲小城養老,但我真的從來沒聽過有人想跑到紐約養老。

城市越小越舒適,是不爭的事實。歐洲人金貴,一心追求更好的生活。

暫且不談空氣質量,大城市喧囂嘈雜,交通擁堵。大城市節奏快,居民們大多隻關心自己的生活,總給人以冷漠的感受。

相反,小城風景尤美,生活悠哉悠哉。居民們沒有太多顧慮和負擔,只餘下濃郁的人情味。

初到里昂,我便迷了路,怎麼也找不著銀行。由於沒來得及辦電話卡,我不得不向當地人求助。

一位大叔親自駕車,送我到了幾公里外的銀行。因為這件事,我永遠記得法蘭西特有的溫情。

大城市居民忙著討生活,誰來在乎你迷不迷路?更遑論開車送你去。


"

歐洲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其平均人口密度位居各大洲首位。

西歐則是歐洲的核心所在,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5.1億人口。就人口密度而言,歐洲與中國大致相等。

可為什麼,相比於國內城市上千萬規模的人口,歐洲城市卻顯得玲瓏許多。

那些人盡皆知的歐洲名城中:法蘭克福人口70萬、慕尼黑140萬、巴黎200萬、里昂60萬、巴塞羅那160萬、米蘭135萬,簡直不勝枚舉。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在歐洲近700座城市中,85%的城市人口低於50萬,只有三座城市人口超500萬。

中小型城市,是歐洲城市類別中的中堅力量。56%的歐洲人,都居住在小城市中(人口少於50萬)。


1

Smaller is Smarter

小城故事多。咱們先來談談小城的優勢。

新世紀以來,歐盟力推“smart city”(智能城市),每年至少要投幾十個項目。

新商業模式或新技術,其生長週期會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試驗

投產

大規模推廣與應用

其中,試驗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試驗效果的優劣,決定著新模式的生死存亡。

相比之下,歐洲小城市更適合作為試點。在這一點上,北美則大大落後。

巴黎有許多小城不一定有奢侈品店。除此之外,巴黎有的,里昂和馬賽都有,其他小城也都有。

經歷了數個世紀的自我完善,每一座歐洲小城市,都具備城市該有的所有功能。正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本身就是一片肥沃的試驗田。

舉個例子:

有人知道,“共享單車”的概念,最初來自於哪裡嗎?

學過法語的朋友,大概都做過一篇名為《Vélo’V》的閱讀理解。

文章講,從2005年開始,里昂推出了共享單車項目。在349多個站點,投放了4000輛自行車,基本覆蓋全城。

沒錯,里昂才是共享單車的發源地。

那麼,為什麼非要挑里昂,而不在巴黎試驗和推廣呢?

很顯然,小城的投資門檻更低,試錯成本也更低。就算虧光,損失也不大。

說白了,船小好調頭。

其實反過來也容易想通。投資額小,意味著更多商家有資格參與進來。對許多中小型企業而言,這可是難得的良機。

當然,有些朋友或許會詬病:共享單車在國內的名聲都臭大街了,你怎麼還好意思拿出來說?

時至今日,里昂共享單車誕生了快十五年,目前運行狀況良好。

共享單車並沒有失敗,只不過在中國沒有成功。這至少給我們以兩點教訓:

1.別人能成,不代表你就能成。本土化的過程,必須結合國情。(看看那些被上了鎖、推下河的車,就明白了)

2.隨便一個新概念,就能被拿來騙投資。風險管理制度落後,投資需謹慎。

smart city的案例不勝枚舉。比如同樣來自里昂的、世界首列無人駕駛地鐵,又比如北歐小城的無人駕駛公交車。

今年,雷諾和空客還推出了更先進的新技術,包括可逆性充電汽車和空中出租車(可航行60公里的自動化載人航空器)。其試點均定在德國和法國小城市。

總體而言,人類生活方式的變革,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歐洲城市。自工業革命開始,便是如此。

其實,我國又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上海在國內的地位首屈一指,但不少新嘗試,偏偏選在了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

原因就在於試錯成本低。例如,無錫鴻山街道的物聯網試點。倘若真投到上海去,恐怕資金量要成指數上漲。一旦經歷失敗,那必將是血虧。


2

行政區域劃分

外國有city(市內)、urban(郊外) 和 metropole (大都會)三種劃分方式。

放在國內,city 相當於上海市區,urban 相當於整個上海行政區,metropole相當於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滬一小時高鐵經濟圈”。

在歐洲,metropole 可以解釋為:公交車、地鐵能到達的最遠範圍。

由於帶上了眾多周邊衛星城,metropole的面積,一般要比city大5-10倍。

鑑於筆者最熟悉法國第二大城市——里昂,所以在此以里昂為例,談談“歐式大都會”。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里昂大都會包含:

里昂市(九個區,核心所在)

維尼雪(絲路終點)

維勒班(國立研究所、里昂一大和INSA所在地)

埃居里(里昂高商和里昂中央理工所在地)

布隆(機場所在地)等五十餘個衛星城。

里昂大都會設有主席一職,但這只是名譽上的。

每座衛星城都有自己的市長,行政上相互獨立。在這一點上,區別於國內“大市”和“下屬縣級市”的概念。

法國市政廳被稱為“Hotel de Ville”(城市的酒店)。

事實上,這個稱謂正是來源於獨特的小城模式。

還是以里昂為例,五十多座衛星城中,唯獨維勒班的人口勉強超過了10萬。最小的衛星城,只有1170人口,光有城市的名分,實際規模連小鎮都算不上。

這麼多小城市,都得有市長。但為此建個市政廳又不划算,怎麼辦呢?

法國人想出了一個點子:在酒店長租一個房間,用來給市長辦公不就行了?

在以前,不少市長並不是全職的,也不領薪酬。這些市長看起來,更像是兼職的村委會書記。

長租一個酒店房間,每週花兩個下午辦公,足以處理市內事務。畢竟在一千多人的小城市裡,能有多少事情需要處理?

里昂的情況,基本可以推廣到歐洲絕大多數城市身上。

法蘭克福city 70萬人、urban 200萬人、metropole500萬人。

無獨有偶,巴黎city200萬人,metropole700萬人。

為什麼一定把大都會,拆分成許“中心城市+衛星城”的模式呢?

原因有兩個:

——歷史根源

在漫長血腥的千年中世紀裡,歐洲只有“城邦”和“騎士領地”的概念。

德意志地區小邦林立,極盛時期坐擁兩千多座“騎士領”。

騎士們往往扮演著地方治安官的角色,他們帶著隨從,居住在城堡裡。

遇到大批強盜入侵、敵軍來襲時,居民們習慣於搬進城堡裡,仰仗於騎士提供的武力保護。

久而久之,人口隨時間自然增長,騎士領就成了小城市。

騎士領的概念,有點類似於北美的“FORT”(堡)。比如新法蘭西的杜凱納堡、新英格蘭的威廉堡。

印第安人一來,殖民者紛紛懷揣細軟、牽牛拉羊,躲進軍事堡壘裡避難。

——好管


歐洲持“小政府,大社會”理念,很少會有國家背靠強大的中央政府。

“自治+聯合”的概念,深入人心。毫無疑問,小城市越小越好治理,不容易成為芝加哥那樣的“犯罪之都”。

另一方面,小城一般不搞勞民傷財的大工程。市財政壓力小,稅務成本也相對低些。


3

平面城市VS立體城市

立體城市高樓林立,天際線宏偉壯觀。

要知道,大多數歐洲城市沒有天際線。不僅劍橋沒有,倫敦也沒有。

退一步講,即便有所謂的天際線,也僅限於金融街邊小小的一圈。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沒有天際線的老城


誠然,整個歐洲範圍內,也挑不出如同上海、深圳、芝加哥、紐約和洛杉磯般立體的城市。

沒有天際線,也就不會有大都市的感覺。歐洲城市內絕大部分建築物,僅有四五層樓那麼高。

所以,當我多次轉機倫敦,飛掠城市上空時。倫敦只能給我以“爺曾經也闊過”之印象。

前兩天,有位即將前往澳洲的朋友諮詢我。

她問:房齡60年的住宅,住起來安全嗎?

我答道:我旅居歐洲時,住著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房子。體驗不要太好!

歐洲城市裡的建築物,大多承載了歷史的厚重感,尤其是位於市中心的那一批。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兩百年來,里昂市中心城建基本沒有變化,這是同一個地方兩百年對比

實際上,在汽車、火車和地鐵出現之前,歐洲城市的雛形,早已塵埃落定。

如果觀察十六世紀巴黎地圖,很容易發現:越靠近市中心的居民,收入越高。

沒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就意味著去任何地方,只能靠馬車或者兩條腿。

有條件的人,寧可住得近一點,也不願意勞師襲遠,將大把寶貴時間花在上下班路上。

有錢人愛住別墅小院,而非高樓大廈,除非沒得選。

里昂六區是真正意義上富人區。那裡遍地別墅,接近市中心,又背靠金頭公園。

反觀十幾、二十層的高樓大廈,大多租給了阿拉伯人,幾乎淪為貧民窟。

城市的功能是什麼?

商業聚集、容納居民、保全和傳承文化、教育職能、交通、行政……

歐洲城市,是為居民設計的。

相反,北美城市,更注重交通、商業的職能。很顯然,立體城市能容納更多居民,為什麼不建呢?

當公共交通系統成型之前,歐洲城市已經定型。

在中國,土地是國有的,徵收成本相對低廉。

歐洲土地和住宅全部私有,使用成本非常高。

在發展過程中,歐洲城市幾乎都選擇向外平鋪,而非在市中心拔起高樓。

所以高樓一般建在較遠的成本低廉處,比如巴黎的新凱旋門地區。


4

Smaller is better ,越小越好


《2019年全球城市生活品質》排名中,唯有溫哥華和奧克蘭進入了前十名,其他八座均為歐洲城市。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全球生活品質最高城市排名

我不知道富豪們退休後,會選擇什麼樣的地方養老?但我知道,他們不可能選紐約和上海。

香港警匪片中,幫會大佬經常說這樣一句話:等幹完這一票,我就隱退了。去北歐養老,再也不回來。

上百萬英國人退休後,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大城市,前往地中海小鎮沿岸養老。

可不是麼?沙特王室每年花一個月度假。起初,他們偏好阿爾卑斯山脈裡的瑞士小鎮,後來又把目的地改為西班牙沿海小城。

屢次聽說人們希望前往歐洲小城養老,但我真的從來沒聽過有人想跑到紐約養老。

城市越小越舒適,是不爭的事實。歐洲人金貴,一心追求更好的生活。

暫且不談空氣質量,大城市喧囂嘈雜,交通擁堵。大城市節奏快,居民們大多隻關心自己的生活,總給人以冷漠的感受。

相反,小城風景尤美,生活悠哉悠哉。居民們沒有太多顧慮和負擔,只餘下濃郁的人情味。

初到里昂,我便迷了路,怎麼也找不著銀行。由於沒來得及辦電話卡,我不得不向當地人求助。

一位大叔親自駕車,送我到了幾公里外的銀行。因為這件事,我永遠記得法蘭西特有的溫情。

大城市居民忙著討生活,誰來在乎你迷不迷路?更遑論開車送你去。


為什麼歐洲城市都很小?你一定猜不出來


坐在餐廳露臺,握著一杯手磨咖啡,點上一根上好的哈瓦那雪茄。嘬一口咖啡,握著雪茄,靜觀街上來來往往的人流。

法國人會說——c’est la vie ,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模樣。這也是你在鋼鐵叢林中,永遠無法享受到的從容和優雅。

海明威說,巴黎是場流動的盛宴。

你我只是有幸坐上宴席的賓客,終有一天要離開。

當我身處里昂山上的草坪,坐看雲捲雲舒,追憶似水年華。

低下頭,腳下是熟悉的街道、遠處若影若現的阿爾卑斯山、蔚藍纖長的羅納河。

這時,我才明白了,什麼叫做“此心安處是故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