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出土的“歐洲甲骨文”&“人間蒸發”的精絕古城

新疆出土的“歐洲甲骨文”&“人間蒸發”的精絕古城


歡迎來到:自說自話的總裁


今天,我們來分享一個古城消失的都市傳說。這個傳說堪比“摩亨佐·達羅”。

“摩亨佐·達羅”傳說是因為一場“史前核爆”而消失的古城。

新疆出土的“歐洲甲骨文”&“人間蒸發”的精絕古城

但在中國新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中,有一座“精絕古城”消失得更加離奇。


塔克拉瑪干

“塔克拉瑪干”在維吾爾語中意為“被遺棄的故鄉”。

新疆出土的“歐洲甲骨文”&“人間蒸發”的精絕古城

1000多年前這裡無比昌盛,米蘭、樓蘭、于闐、龜茲等古國林立。

新疆出土的“歐洲甲骨文”&“人間蒸發”的精絕古城

絲綢之路為這裡帶來了來自華夏、波斯、希臘、印度、吐蕃和草原的商人、商品,也讓全世界的宗教、祕法、故事、傳說都在這裡彙集……

“精絕古城”就是其中之一,位於今天塔克拉瑪干沙漠的腹地。


“人間蒸發”的古城

當後人發現這個沉睡了1000多年的古城時,城市安詳而正常,唯獨居民們都“人間蒸發”了。

新疆出土的“歐洲甲骨文”&“人間蒸發”的精絕古城

城中找不到一具居民的遺骸,也找不到戰爭的痕跡……

1500年前,這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這一切祕密,我們從發現它的斯坦因說起……


斯坦因

用老高的話說,斯坦因絕對是一個“五歲能抬頭的天才”。

新疆出土的“歐洲甲骨文”&“人間蒸發”的精絕古城

21歲就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然後去到英國,先後考入倫敦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主攻東方語言學和考古學。

24歲他被派往英屬印度,出任旁遮普大學行政官和東方學院院長。

補充一句,在這個故事中他雖然是個天才,但現實中他除了是個天才,更是個強盜。

因為他為英屬印度效力時,主要的工作就是進入中國西域以探險、考古之名盜取中國寶藏。


“西方玄奘”

斯坦因自詡為“西方玄奘”,他用他廣博的學問和對東方文明的痴迷贏得了沿途清廷官員的好感,一路放行。

新疆出土的“歐洲甲骨文”&“人間蒸發”的精絕古城

而當他真踏上玄奘當年走過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時,他又有些發怵……

1901年1月,進入沙漠不到10天,斯坦因就重返綠洲,回到了今天的民豐縣。

在這裡,他又聽到了吸引他前來的那個傳說:這片沙漠裡掩埋了一處遺址,過去是個繁華的城市,突然有一天城市的居民“人間蒸發”,古城、財寶則被完整的保存。

他這次探險的目的,正是為了找到古城、找到財寶。

接著,斯坦因改變了策略,他開始在綠洲間四處高價收購文物。


歐洲甲骨文

有一天,他在市集上瞥見一塊寫滿文字的木板。

新疆出土的“歐洲甲骨文”&“人間蒸發”的精絕古城

當他從商販的舊貨車取下這塊被當做補丁的木板時,他差點跪在的地上。

這上面寫滿的是一種叫做“佉盧文”的古文字,這種文字可以說是“歐洲甲骨文”,是一種極原始的印歐文字。

新疆出土的“歐洲甲骨文”&“人間蒸發”的精絕古城

整個歐洲發現的“佉盧文”也不過寥寥幾座“貴霜石碑”而已。

斯坦因在他的日誌中說:

在新疆發現了“佉盧文”,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運氣——他斷定自己離古城已經很近了!而古城中的寶藏只會比他想象的更加驚人!

斯坦因立刻花重金見到了這塊木板的發現者——一位年輕的磨坊主——易卜拉欣·穆,並聘用他作嚮導帶領自己進入沙漠尋找遺蹟。

易卜拉欣帶著斯坦因循著一條叫做“尼雅河”的乾枯河道往北走,走了幾天之後。

新疆出土的“歐洲甲骨文”&“人間蒸發”的精絕古城

河道逐漸不見蹤影,眼前茫茫的一片全是起伏的沙丘,烈日當頭,眾人又渴又累,身後的腳印會被流沙迅速掩蓋——他們已經進入了“死亡沙漠”的禁區,再這麼走下去,他們將很快在“死亡沙漠”中迷失方向。

斯坦因提議向南返回河道,易卜拉欣則堅持向西繼續尋找河道……

新疆出土的“歐洲甲骨文”&“人間蒸發”的精絕古城

果然,他們向西很快找到了河道,同時在河道的不遠處,儼然是一大片城市的廢墟!

新疆出土的“歐洲甲骨文”&“人間蒸發”的精絕古城


挖掘傳說中的遺址

斯坦因發瘋似的跑向廢墟,他最先發現的是無數散落的佉盧文木簡,僅僅身邊幾步之內,數量就要超過歐洲所有佉盧文總和!

而且這些佉盧文的墨跡,就像昨天剛寫上去一樣鮮亮。

除了佉盧文,還有更多的是梵文書寫的佛經,無數的漢簡;

新疆出土的“歐洲甲骨文”&“人間蒸發”的精絕古城

陶器、銅鏡、漢朝錢幣、鐵器、玻璃、水晶、漆器、各類紡織品。更有一些東西是歐洲人從未見過的,比如捕鼠夾(1894年歐洲人才剛剛發明了捕鼠夾)、靴熨斗等等。

斯坦因在日誌中這樣描述這個遺址:

當年的文書還完好地封存在屋內,儲藏室裡厚積的穀子還有橙黃的顏色,房廳屋宇的門還是關著的……時間看似停止,人們彷彿剛剛離開這裡。

遺址周圍有官署、佛寺、民居、窯址、果園、桑林、古橋、水渠、墓地等遺蹟,這裡的文明曾經達到的高度毋庸置疑。

由於補給不足,斯坦因被迫早早結束了這次探險。

斯坦因離開時說,“此次再見,絕非永決!”

半個月後他把這些珍貴的文物裝成12大箱,迫不及待地運回倫敦。

他用尼雅河的名字給這個遺址起名為尼雅遺址。

新疆出土的“歐洲甲骨文”&“人間蒸發”的精絕古城

當時遠在北京的王國維得知此事後,就根據出土的漢簡編寫了《流沙墜簡》一書,並考證出,尼雅遺址就是精絕古城!


精絕寶藏

隨著斯坦因把尼雅遺址介紹給歐洲,歐洲的探險者紛至沓來,斯坦因自己也又來了三次。

新疆出土的“歐洲甲骨文”&“人間蒸發”的精絕古城

趁著清末民初中國混亂的局勢,他們足足運了近10年才將精絕古城搬空……

新疆出土的“歐洲甲骨文”&“人間蒸發”的精絕古城

時至今日,他們究竟運走了那些寶藏、發現了什麼祕密,他們不說,我們就永遠無法知道。

新疆出土的“歐洲甲骨文”&“人間蒸發”的精絕古城

但是新中國成立後從59年-97年,我們的考古隊還是在這裡清理出諸如“司禾府印”、“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精絕乾屍”等“國寶”。

然而,耀眼寶藏的背後,還存在一個我們不能忽略的問題,那就是保存如此完好的精絕古城,居民們都去哪兒了?


精絕傳說

在新疆民豐縣裡,有一個關於精絕古城消失的傳說:

精絕國王想把寵愛的女兒嫁給精絕國的勇士,而小公主卻愛上了異國的首領,於是引發了無休止的戰爭和殺戮,小公主不願意看到這一切,夜夜在緊閉的樓閣中吹響她的一支“人骨笛”向老天爺傾述人間的醜陋。終於,老天爺發怒了,決定用一場黑沙暴結束所有罪惡,在黑沙暴來臨之前,小公主勸說居民出城躲避,結果這場持續了7天7夜的黑沙暴掩蓋了精絕、掩蓋了敵人也掩蓋了在外躲避的精絕居民,一切都歸於塵土。

專家們這樣解釋這個傳說,他們說精絕城的消失離不開兩點線索:

1,戰爭危機

2,自然災害

已經破譯的佉盧文中就記載著很多關於戰爭的書信:

新疆出土的“歐洲甲骨文”&“人間蒸發”的精絕古城

比如,

“有來自蘇毗人的危險,汝不得疏忽,其他邊防哨兵,贏迅速派遣來此”、“現來自且末消息,有來自蘇毗人的危險,士兵必須開服,不管多少軍隊”

此外,城中還發現了裝滿文書的土堆,斯坦因就推測:

“土堆的用意是在仔細收藏這些文書,同時作為記號,這表示物主因為突發意外放棄此地,然而仍然懷著回來的希望。”

接著,我們還發現玄奘在他的《大唐西域記》中也給我們講了一個關於這裡的沙漠傳說:

“這裡上無飛鳥、下無走獸,人們到了這裡,只能通過前人死去後留下的枯骨來辨識方向。然而,很多迷路後瀕臨絕望的人,會在沙漠裡聽見悠揚的笛聲,尋聲而去,只會越走越遠,徹底困死在沙漠中”。


編織傳說

好了,用這些線索,我們試著將傳說編織成理性的故事,精絕居民“人間蒸發”的過程,會不會是這樣的呢:

蘇毗人大舉來襲,前線的士兵眼見毫無勝算,就只讓一個年輕的士兵不要回頭,趕緊跑回精絕送信。

隨後,精絕勇士以必死的信念血戰蘇毗大軍,不為取勝,只為多拖延一分鐘,這樣就能為全城居民組織撤離多爭取一分鐘。

逃回古城的士兵不辱使命,居民們剛撤出城池不遠,蘇毗人就殺到了。

蘇毗人正衝向城中之時,突然風沙大作,這場風沙不同以往,竟然持續了七天七夜,絕望的蘇毗人、精絕人都開始在風沙中四散尋找出路,結果紛紛死在沙暴之中。

最終,寥寥無幾的倖存者,看著被風沙掩埋的一切,開始伴著夜色吹響悠揚的笛聲……

這一切就此成為傳說……


(完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