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完成北極三大航道的試航,第一島鏈不攻自破

中國成功完成北極三大航道的試航,第一島鏈不攻自破

全球變暖的加劇,北極冰層進一步融化,北極航線的商業價值逐漸凸顯。

近日,我國成功完成北極西北航道首次試航。

至此,我國成功的完成了北極三大航道的穿越,將直接推動我國船舶對北極航道的商業利用。

中國成功完成北極三大航道的試航,第一島鏈不攻自破

總航程與航行時間較短

目前,國際航運市場上連通亞洲與歐洲以及美洲東部的航線主要是通過蘇伊士運河以及巴拿馬運河!歐亞之間也可繞行非洲好望角!

與這些航線相比,經北冰洋航行到達歐洲或美洲,平均航程縮短近3000海里,航行時間有望縮短9-10天。

中國成功完成北極三大航道的試航,第一島鏈不攻自破

北極東北航道

總通航成本低

首先,北極航道較短的航程與時間,意味著燃料、人工、等與時間相關的成本也將降低30%左右。

其次,運河通行費居高不下,以蘇伊士運河為例,超過25萬噸的油輪,從阿拉伯海一側進入,去程將被收取15.5萬美元的通行費,回程23萬美元。

船舶過運河,還需要有代理,安排船舶的引水等其他一系列事項都要付錢。如果要確保準時通過,還要提前預約,交納預約費。

油價低的時候,許多商船甚至繞行好望角到達歐洲!

中國對外貿易90%以上依賴於海路運輸,中國海運運費支出一般佔出口總額的10%左右。

2020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將達到5.3萬億美元,海運費用約為5300億美元,如果利用北冰洋航線則可以節省614億到1468億美元。

北極航道在總體安全性方面也更具優勢

較之於傳統航道,北冰洋附近的國家經濟發展程度都較好,與政治與經濟形勢動盪的中東與東南亞地區相比通航的安全性在總體上顯然更高。

俄羅斯成為未來東北航道主宰者的可能性非常大。西北航道則多數經過加拿大海域!北極航道中理論上還有一條直接穿越北極點航道。但常年的冰層,海冰密集且硬度極高,短期內無法實現商業價值!

北極航線的影響力

2013年8月15日,中遠集團“永盛”號貨輪,在有了中國“雪龍”號首航東北航道的經驗後,從江蘇太倉港出發,歷經27天,經由北極東北航道抵達荷蘭鹿特丹港。

依照目前北極冰川融化的速度來看,2025年時,北極東北航線可以維持三個季度的通航。

這種程度足夠顛覆現有的國際海運貿易、地緣政治、地緣經濟格局了。

很多國家的命運將被顛覆,比如控制蘇伊士運河的埃及,運河一直是埃及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也是埃及對外交往談判的重要籌碼,在失去蘇伊士的航運收入之後,或將引來新的動亂。

對北極附近的國家影響就更大了!

北極博弈

北極附近主要有三種勢力交叉,一股是美國和加拿大的北美勢力,一股是俄羅斯,另外一股就是相對弱小的夾在中間的北歐國家如挪威、瑞典、冰島、丹麥、芬蘭。

如果北極沒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介入,美俄憑藉其國力,肯定會在搶佔北極資源中佔盡優勢,俄羅斯甚至揚言不惜動用武力以保護俄羅斯在北極的利益!

俄羅斯雖然對開通北極東北航線十分熱心,但是在阻止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的正式觀察員國這一件事情上卻和美國達成了一致。

據估計,北極的原油儲量約為2500億桶,相當於世界原油儲量的25%;天然氣儲量估計為80萬億立方米,約為全球天然氣儲量的41%。

在未來的某個時間裡,北極的能源將成為全球能源供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中國的能源安全角度來講,一個多種力量彙集的北極比兩股力量的北極要安全得多!

北極海域可對北半球大國實施戰略威懾

北極地區扼亞、歐和北美大陸的戰略要衝。主導北極,便可佔領世界軍事制高點。

一旦戰爭需要,潛伏在北極的戰略核潛艇,便能選擇突破冰層發射洲際導彈,對美、加、俄全境實施核打擊。

目前,美、俄,加等已在北極建立多個軍事基地。

中國成功完成北極三大航道的試航,第一島鏈不攻自破

美海軍核潛艇衝破厚厚的北極冰層浮出水面

通過北極轉移西方注意力

美國與俄羅斯在北極的矛盾目前因為厚厚的北極冰層的阻擋,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但是通過推動北極航線把他們拉近一點,讓他們更真實的感受到彼此的威脅,加劇他們之間的直接對抗!

當前,在亞太地區,我國東海和南海方向面臨諸多挑戰,西方國家為了推進其在亞太地區的利益,藉助島鏈和同盟與夥伴關係,形成了一道對華遏制陣營,遲滯我崛起進程。

通過推動北極航線,讓北極爭端問題浮出水面,轉移西方的海上注意力。

所謂天下熙攘,皆為利往,如果沒有經濟的衝突,北歐與俄羅斯都不願與美國發生直接糾紛!

所有要在經濟上,加大同俄羅斯、芬蘭、挪威、丹麥等在北極地區的資金和技術合作,推進共同開發,讓他們儘快在北極圈地,讓美國提前感受到威脅。將北極的對抗時間提前!

屆時,所謂的幾大島鏈將自動瓦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