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窮困的歐洲小城,卻有一群年輕人靠著假新聞,發家致富...

話說現在這個年代,誰還沒被假新聞騙過幾回呢?

也許頭一天大家熱議的新聞,轉天就被闢謠是假的,讓人防不勝防,

除了以訛傳訛的情況,還有一些人專門幹著編造假新聞賺錢的勾當,

在北馬其頓有一座名叫Veles的小城,那裡有一群年輕人就把編造假新聞當成了職業...

事情還要追溯到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

當時特朗普和希拉里選戰正酣,網絡上充斥著各種或真或假的新聞、傳言,

這時網上陸續出現一些對希拉里不利的假新聞,特朗普的支持者會積極轉發,把新聞擴散出去,

然而,

與此同時,遠在歐洲國家北馬其頓的小城Veles。 卻有著一群人,就這麼靠著像流水線一般的生產、傳播這些假新聞,賺了一大筆錢.....

在這個窮困的歐洲小城,卻有一群年輕人靠著假新聞,發家致富...

那段時間出現了約140個和特朗普有關的網站,發佈的都是積極支持特朗普的內容,還都有著美國域名,

可是他們的經營者不是美國人,也不在美國本土,

他們都來自這個馬其頓小城Veles。

在這個窮困的歐洲小城,卻有一群年輕人靠著假新聞,發家致富...

Veles是一座人口45000人的小城,那裡到處都是廢棄的工廠和陳舊的設施,經濟極其不景氣,毫無活力,

人均月工資只有350歐元(約2600元人民幣),和歐洲發達國家比實在少得可憐,

這樣的經濟環境下,年輕人找工作難如登天。

在這個窮困的歐洲小城,卻有一群年輕人靠著假新聞,發家致富...

沒辦法通過正規途徑打工賺錢,他們動起了歪腦筋,

有人瞅準了美國大選時候選人雙方打口水戰的時機,編造對特朗普有利且具有煽動性的新聞發佈到網上,

特朗普的支持者們會積極擴散這條新聞,為網站或賬戶帶來流量,

流量大了,靠著廣告就可以狠賺一筆。

漸漸的,這種賺快錢的方法在Veles的年輕人當中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人入了這一行,

新聞裡經常稱這種現象為“數字淘金熱”,

Veles也成了假新聞的集散地,被稱為“靠假新聞致富的城市”。

在這個窮困的歐洲小城,卻有一群年輕人靠著假新聞,發家致富...

Tamara(化名)就是這群年輕人中的一員,她住在離Veles不遠的地方,為Veles的假新聞網站打工。

2017年4月的一天,待業的Tamara接到一位朋友的電話,朋友為她介紹了一份工作,

“這種工作能賺錢還不用走出家門,”朋友說,

“你對政治挺了解,英語也不錯,你想在新聞網站工作嗎?”

Tamara聽朋友這麼說,馬上應承下來,並約定了和對方負責人視頻面試的時間。

面試時Tamara見到了一位自稱Marco的年輕人,也就是她未來的老闆,

Marco的態度有些害羞彆扭,Tamara猜大概是因為對方年齡比自己小。

看上去還不到20歲的年輕人卻要當她的老闆,多少有些尷尬。

更讓Tamara尷尬的是,老闆Marco跟她如實介紹了這份工作的內容——寫假新聞,

接下來的幾次視頻通話中,Marco陸續介紹瞭如何編假新聞、如何用PS編輯圖片、如何把假新聞發佈到他們的網站上,

Tamara雖然有一些疑慮,但她當時在家待業,急需工作,最後還是答應為Marco工作。

在這個窮困的歐洲小城,卻有一群年輕人靠著假新聞,發家致富...

自從做了假新聞編輯,Tamara就過上了這樣的生活,

每天早上,她一打開電腦就會收到一封郵件,郵件中有一條電子表格的鏈接,

表格中包括8個發生在世界另一端的故事素材,以及對應的截止時間,

她的任務就是在截止時間之前完成這些故事的寫作,併發布到網上。

當然,這些假新聞並不是Tamara憑空編造的,

所有故事都有最初藍本,她會在一則真實事件的基礎上,或編造、或東拼西湊一些具有誤導性、煽動性的信息,整合成一則假新聞。

新聞需要她從頭到尾重寫一遍,不能直接在原有基礎上修改,以免被檢測為抄襲的文章,

而且重寫的文章行文流暢自然,更容易讓人當真。

“這件事發生過,當事人就在那兒,事發地點就在那兒,”Tamara說,

“除了編造一些虛假的細節,這並不是一個完全虛構的故事。”

“這麼講故事就是宣傳和洗腦。”

以真實故事為背景,又經過精心設計,這樣的假新聞更具迷惑性,

很容易把讀者帶偏,讓人產生恐慌或憤怒的情緒,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

一旦其中的偏激觀點起了作用,那Tamara的工作就達到效果了。

每過一段時間,Tamara會開車去Veles城找老闆Marco,

她能拿到一個裝著現金的信封,這是她工作的酬金,

每篇文章3歐元,一天掙24歐元,一個月能收入500多歐元(摺合3800多元人民幣)。這已經超過了當地平均水平...

一次接受採訪時,Tamara表示她也經常因為自己所寫的內容感到震驚,

比如她搜索一個新聞,會跑出來100多頁的搜索結果,其中沒準就有她的大作,

仔細觀察對比後就能發現,網上的報道里存在不靠譜的內容,

包括不準確的信息、從其他事件中挪用的圖片,

對於這些內容,Tamara覺得很多都不是真的。

出乎Tamara意料的是,這些在她眼中假得不能再假的新聞,很多人都會信,

她的文章通常都不短,大概一千字左右,

整篇文章中可能只有兩句是陳述事實的真話,其他都是造謠,讀起來很難心情舒暢。

她說自己編假新聞時,腦子裡經常會想,

“老天啊,誰會相信這些垃圾?多沒讀過書、智商多低的人才會讀這些東西?”

不過工作時間長了,她也想開了,

“如果有人對假新聞深信不疑,就是不想聽真話,那他們活該只知道這些事,這也算一種懲罰了。”

人們常說謊言重複十次就變成真的,

Tamara每天造假,其中還包括很多偏激的、帶有仇視色彩的內容,成功給很多人洗腦,

她自己不會被洗腦嗎?

Tamara認為自己還算清醒,從來沒把自己寫的假新聞當真,

她會把自己從假新聞當中分離出來,讓自己覺得她只是在寫作,不是在宣傳什麼觀點,

因為明確知道所寫內容是假的,所以這並不困難,

Tamara只把它看作為一份工作,一種賺錢的手段,平時只是用大腦和手指完成工作任務而已,

她說這就和很多人工作時,不得不接下不喜歡的工作一個意思。

在這個窮困的歐洲小城,卻有一群年輕人靠著假新聞,發家致富...

不過工作時間長了,Tamara的心境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她編的都是遠在美國的事,但仔細想想,這些事說不定哪天就發生在她身上,這讓Tamara感到害怕,

而且Tamara本身的政治觀點和文章中的背道而馳,她經常感覺不妥。

有時趁老闆不注意,她會縮減煽動性的內容,寫一些她真正想表達的觀點,

比如在文章結尾寫上一句積極的話,比如“當一天結束時,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後來假新聞的事件發酵,一些網站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對假新聞進行封殺。

2017年12月,老闆Marco用於發佈假新聞的臉書賬號被封,他的個人賬號也同時被封,

Tamara給老闆打電話,對方聽說後非常驚訝,從那以後兩人就沒再聯繫,

直到2018年夏天,老闆Marco又給Tamara打電話,問她願不願意給另一個網站寫假新聞,

曾在這行工作9個月的Tamara深知這份工作的煎熬,斷然拒絕了。

然而,

Tamara只是當地各種假新聞撰寫者的其中一個。

如果說她還懂得迷途知返的話,當地有些年輕人吃到寫假新聞的甜頭後,就很難脫離這一行了。他們慢慢墮落,失去了道德準繩。

比如Veles城的大學生Goran(化名),2016年他接受採訪時只有19歲,也是一位假新聞寫手,

儘管好幾天沒刮鬍子,但他看起來還不算邋遢,身穿海軍風格外套和白襯衫,一副天真學生打扮,

不過他從事的工作一點兒都不天真美好,他對此毫不在意,

“美國人喜歡我們的故事,我們能從中賺錢,”

“誰在乎這些新聞是真是假?”

和Tamara的工作內容差不多,Goran也經常從美國政治網站上搜刮信息,

複製、粘貼拼出一篇文章,稍加潤色,再起個吸引眼球的標題,然後把假新聞臉書上,

假新聞被分享擴散後,他就能靠廣告費賺錢了。

(示意圖)

在這個窮困的歐洲小城,卻有一群年輕人靠著假新聞,發家致富...

在Veles有不少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學生和Goran一樣,做著這份不光彩的工作,

他們白天上課,其餘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寫假新聞賺零花錢,

有的人一晚上熬夜8個小時寫假新聞,白天繼續去上學,長期以往臉如菜色,

但他們毫不在乎,因為幹這行賺錢太快、太容易。

Goran說他一個月能有1800歐元收入,是當地平均收入的5倍多,

但他掙得還不算多,很多同行小夥伴每天就能掙到好幾千歐元。

拿著這些掙來的快錢,年輕人們就可以肆意揮霍,

開好車,買昂貴的衣服,泡酒吧狂歡,想怎麼玩兒就怎麼玩兒。

這些通過不光彩手段賺來的錢,他們花得毫不愧疚。

記者曾問Goran,是否考慮過他編的假新聞會對美國選舉造成不公平的影響,Goran是這麼回答的,

“我們這座城裡的年輕人不關心美國人投票選舉的事,”

“能賺錢就行,有錢買好衣服和酒他們就滿意了。”

在這個窮困的歐洲小城,卻有一群年輕人靠著假新聞,發家致富...

這幾年,Veles城靠假新聞致富的事被很多媒體報道過,大家的態度都非常明確,對這種做法嗤之以鼻,

但當地人對這件事卻有兩種不同的觀點。

2016年,Veles時任市長Slavco Chediev曾一口咬定,

“Veles沒有不乾淨的錢!”

他甚至戲謔地說,如果他們這座距離美國數千公里的小城,能以某種方式影響美國大選,

那他會非常自豪的...

在這個窮困的歐洲小城,卻有一群年輕人靠著假新聞,發家致富...

與這位市長不同,某新聞網站的調查記者Janevska屬於頭腦清醒的那一派,

她一直非常關注這件事,通過調查她能確認Veles城有7個獨立的團隊在網上兜售假新聞,

據她估計,牽扯其中的年輕人可能有數百名之多。

記者Janevska表示,自從美國大選以來,Veles城的年輕人就只想著靠假新聞賺錢,

道德水準一再下降,讓她非常擔憂。

現在這個時代,誰都能在互聯網上發表個人觀點,

造謠的代價太低,受益卻非常高,

這讓一些人願意拋棄道德,投入金錢的懷抱,

但假的終究是假的,事實總有一天會被澄清,

到那時,

Veles城這群年輕人又將何去何從呢?

ref:

http://www.bbc.com/future/story/20190528-i-was-a-macedonian-fake-news-writer

https://www.bbc.com/news/magazine-38168281

https://www.buzzfeednews.com/article/craigsilverman/how-macedonia-became-a-global-hub-for-pro-trump-misinfo#.hcRNEk6Ox

…………………………

事兒君有品,

專為大家準備英國的各種值得推薦的好產品~

牧場奶源,五大優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