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的首次出訪均選在了歐洲,足見中國對歐洲的重視。3月23日,在習近平主席訪問期間,意大利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成為七國集團(G7)首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

隨後,3月27日,在中國海南博鰲,在李克強總理和盧森堡首相貝泰爾共同見證下,盧森堡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至此,共有26個歐洲國家與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協議。

此外,法國和德國近期也都做出了積極表示。3月25日,在與到訪的習近平主席會談時,法國總理馬克龍表示,歐盟互聯互通戰略要加強同“一帶一路”倡議對接。26日,在巴黎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論壇閉幕式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同習近平主席會談時表示,願意積極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德方期待著充分用好中國擴大開放帶來的市場機遇,也將為中國企業赴德投資興業提供公正、良好的市場環境。

歐洲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正從之前的懷疑、觀望,向接受和積極加入轉變。


“一帶一路”在歐洲圈粉

▲ 2018年11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白俄羅斯國家館展示中白工業園建設情況。

“一帶一路”對歐洲充滿吸引力

目前,中國已是13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2018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近1300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三;再加上改革開放40年所帶來的巨大紅利,所有這些都讓“一帶一路”建設有了堅實的基礎。在歐洲,中國也是大多數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並從貿易向投資夥伴邁進。

以中東歐為例,中國對這一地區國家的順差很大,而在“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中國已同相關國家簽署協議,加大從中東歐國家進口肉製品、乳製品、水產品、水果、蜂蜜、葡萄酒等優質農產品,滿足中國居民多樣化消費需求,也促進雙方貿易平衡發展。李克強總理4月12日在克羅地亞杜布羅夫尼克出席第八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時透露,2018年中國與中東歐農產品貿易額超過12億美元,其中葡萄酒、乳品比2014年分別增長了37.6%和85.5%。此外,他表示,中方將進一步加快檢驗檢疫准入程序,為中東歐優質農產品輸華提供便利。同時,中國的資金、大型基建項目建設和管理經驗都是中東歐所需。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簽署的大型項目涉及能源、鐵路、銅須、燃氣、汙水處理等很多領域。此外,一批互通互聯重點項目也在加快推進。“我高興地看到,去年‘16+1合作’又取得一系列新成果。匈塞鐵路、克羅地亞佩列沙茨跨海大橋等大項目取得新進展,黑山與中國、馬耳他三方合作的莫祖拉風電項目穩步推進,德國曼海姆開通途經波蘭至重慶的中歐班列新線路。中國公民赴中東歐國家旅遊人數超過140萬人次,中東歐國家來華旅遊達到35萬人次。”李克強在此次會晤中表示。所有這些無疑將大大推進這些國家的發展。截至2017年底,所有中東歐國家都與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協議。

2015年6月,匈牙利作為歐洲首個國家與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匈牙利前駐華大使、中國問題專家庫紹伊•山多爾說,“一帶一路”是一項偉大的倡議,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是跨區域的務實合作平臺,有利於促進歐盟的均衡發展。在近日央視的採訪中,匈牙利漢學家紹萊特表示,匈牙利的基礎設施非常落後,狀況不佳,而“中國的火車要好得多、快得多、準時得多”,所以他們“真的需要基礎設施”。紹萊特還介紹說,中國企業已經為匈牙利創造了1萬個就業崗位,而匈牙利是一個只擁有1000萬人口的國家。紹萊特認為,從全球層面來看,“一帶一路”倡議加強了世界各地的經貿聯繫和人文交往,阻止了地區衝突甚至戰爭的發生,促進了世界和平,因為它加強了國與國之間的相互依存。

“一帶一路”正給歐洲帶來切實的發展機遇。金融危機以來,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緩慢。近年來,為消除歐債危機的影響,歐央行推出歐版量化寬鬆政策,導致歐元不斷貶值。為提升歐洲經濟競爭力,歐委會提出3510億歐元的戰略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容克計劃,這一計劃正與“一帶一路”對接,推動歐亞互聯互通建設,進一步延伸歐洲市場,提振歐洲經濟。

2018年8月,作為首個西歐國家,希臘與中國也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近年來,在希臘遭遇債務危機衝擊的情況下,中方不僅給予了堅定的政治支持,還提供了互惠的經貿合作,進一步贏得了希臘政府和人民的信賴。此外,希臘地理位置優越,不僅是中東歐與東南歐之間的重要通道,緊鄰北非、中東,地處連接“一帶”與“一路”的重要節點,海陸空交通完善,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難以替代的區位優勢。另外,儘管希臘開始告別舉債度日的艱難境地,但其經濟總量仍未恢復到危機前水平,債務負擔GDP佔比仍高達170%以上,可持續發展仍面臨巨大挑戰,因此迫切希望從“一帶一路”共建中獲得發展機遇。希臘政府認識到,“一帶一路”倡議“對於經濟正在回暖的希臘而言意義重大,希臘可以利用好自身比較優勢,將自身打造成為全球重要的貿易、能源和交通中心”。此外,近年來中希旅遊合作增長迅速且潛力巨大,不僅為希臘帶來了經濟實惠,也為促進雙方民心相通打下了良好基礎。


“一帶一路”在歐洲圈粉

▲ 2018年11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芬蘭國家館舉行儀式慶祝中歐班列在芬蘭正式開行。

而意大利作為G7首個成員國與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對其他西歐國家產生很好的示範效應。目前,意大利是中國在歐盟的第五大貿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場和第四大進口來源地。雙方在港口基礎設施建設、5G通訊、第三方市場合作等方面正加快合作步伐。中意創新合作周已舉辦9屆,促成數千次技術對接,地方、旅遊、教育等各領域合作與人員往來愈加密切。所有這些都為雙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合作奠定了基礎。

意大利總理孔特表示,意大利在互聯互通建設方面有著特殊地理優勢,意大利很高興抓住歷史機遇,參加共建“一帶一路”,充分挖掘意中合作潛力;並期待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歐委會前主席、意前總理普羅迪表示,現在人們在談論“一帶一路”歐洲段港口時,提到的是荷蘭鹿特丹或希臘比雷埃夫斯,但意大利的這些港口卻是距離中國最近的。和中國共同發展基礎設施,將符合雙方共同的利益,也會為意大利公司帶來非常寶貴的發展機遇。

歐洲工商界摩拳擦掌

其實,在歐洲一些國家政府態度轉變之前,歐洲的工商界已經行動起來。

2018年3月3日,德國工商總會宣佈其下屬商會正發起推介活動,以便讓德國企業瞭解“一帶一路”項目中蘊藏的商機。德國工商總會外貿負責人弗爾克•特萊爾(Volker Treier)表示:“德國經濟界儘早介入是一件好事情。對於德國企業來說,在‘一帶一路’框架內參與一些項目,應當很有吸引力。”他表示,畢竟十年後世界經濟增長的90%都是在歐洲之外實現的。“因此,中長期內開發這些相互連接的新市場將成為焦點。”

負責為德國招商引資開展市場營銷的德國貿易與投資協會(GTAI)也認為,“一帶一路”建設會給德國工商界帶來巨大商機。該協會經理尤爾根•弗里德里希(Jürgen Friedrich)認為,在亞投行參與的項目中,機會更多,因為亞投行項目的招標過程透明度很高。他表示,“一帶一路”項目不僅只對已經立足中國的德國跨國公司擁有吸引力,一些專業程度高的中小型企業也同樣可以從中受益。德國駐外商會對2500家在華德資企業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大約35%的受訪企業相信會從“一帶一路”項目中受益。

法國企業施耐德電氣公司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法國跨國公司之一。公司副總裁皮埃爾•塔巴里說,“一帶一路”倡議正給公司提供更多機遇。他們還專門成立團隊,積極參與“一帶一路”項目。他說:“‘一帶一路’是中國非常有開創性的倡議,我認為這是一個促進多國多方商貿合作的平臺。我們針對‘一帶一路’相關各國不同的項目,採用不同的商業團隊來應對,由此來更好地參與到‘一帶一路’項目中來,這是我們公司開創性的發展戰略。”

此外,一些歐洲銀行也看好“一帶一路”大型基建項目在世界範圍內所帶來的巨大業務潛力,並積極行動起來。

據2018年3月1日《金融時報》報道,渣打行政總裁溫拓思(Bill Winters)對“一帶一路”的融資業務就表現了很大興趣。“(機會)巨大——如果一切按計劃實現的話,隨之而來的私人部門資本將非常有影響力,”他說,“我們的工作就是嘗試穿針引線,把不同的碎片湊成一塊拼圖,因為還必須有一些當地的融資。”

一些歐洲大型銀行還舉行了關於“一帶一路”的會議,任命資深銀行家為他們在這項倡議中爭取有利角色,並設立委員會來協調跨越不同業務活動的戰略。

據報道,渣打在2018報告年度業績時,著重介紹了該行在“一帶一路”相關業務上的強大地位。渣打列出了過去4年期間贏得的與“一帶一路”相關的20筆融資交易。這些交易包括為贊比亞一家發電廠提供的5.15億美元項目融資(中國提供擔保);為一箇中國財團承建的一家孟加拉國發電廠提供2億美元項目貸款;為斯里蘭卡一個天然氣碼頭提供4200萬美元出口信貸安排(中國提供擔保)。

所有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一帶一路”倡議對歐洲企業的吸引力。企業也正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主力軍。歐洲企業的積極參與和支持無疑會對政府的政策走向產生巨大影響。


(本刊記者 張輝)

(攝影 / 虞向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