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敦刻爾克》火了:國外“吃瓜群眾”怎麼看?

電影《敦刻爾克》火了:國外“吃瓜群眾”怎麼看?

《敦刻爾克》挺不錯,不過丘吉爾和希特勒哪兒去了?

文 ✎ 張慧

《敦刻爾克》在中國的票房超過3億人民幣,全球票房也突破了5億美元。

影片7月已率先在歐洲和美國上線,尤其在英國本土掀起了觀影熱潮,但人們對這部影片的觀感並不相同:

“有些部分拍得很準確,但無法和真實的敦刻爾克相比。”

——敦刻爾克老兵

年逾九旬的敦刻爾克老兵阿爾弗萊德·斯賓納和諾爾曼·劉易斯陷在座位裡,一動不動地看著影廳在片尾的音樂中逐漸恢復光亮。過去的106分鐘,光影將他們送回了77年前曾經掙扎求生的海灘——敦刻爾克。

為了來看電影,斯賓諾和劉易斯特意穿了軍裝,整齊地佩戴上勳章。含淚的觀眾注意到這兩位老兵,紛紛排隊與他們握手,向他們致敬。斯賓諾說,電影拍得不錯,但是真實的敦刻爾克更令人絕望。這位98歲的老人當年在那個海灘上熬過4天3夜,親歷過影片中的生存鬥爭。

電影《敦刻爾克》火了:國外“吃瓜群眾”怎麼看?

影片中有一架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襲擊海灘上士兵的鏡頭。在真實的敦刻爾克海灘,隨時有四五架這樣的轟炸機襲擊海灘,士兵只能在沙子裡挖洞,或者把沙子壘成掩體。若是炸彈正好落在沙坑裡,裡面的士兵一丁點兒生還的機會都沒有。

“當我看到那些船開過來,簡直太美好了。”斯賓諾回憶,他登上一艘掃雷艦離開海灘,他至今記得“沒有比多佛白色懸崖更美的景象了”。

影片的對話之少堪比默片時代,這是極簡抽象藝術,因為幾乎沒什麼對話。

——美國《好萊塢報道者》

《敦刻爾克》中即使主演也沒有多少臺詞,在諾蘭的鏡頭下,主人公也只是戰爭沙盤上的螻蟻。

這已經是諾蘭妥協的結果,諾蘭最初考慮過完全不用劇本、沒有設計好的對話,只用流動的鏡頭表達一切。“我已經熟悉了要展現的歷史、人物活動以及調度範圍,”加之拍攝的地點和場景高度集中,他打算直接“把場景擺好拍出來”。

摒棄劇本的想法被他的太太艾瑪·托馬斯否定了。“她看著我,好像我有點癲狂,告訴我此路不通。”

在有對話的電影中,諾蘭自稱“箇中高手”。他用三條時間線畫出電影的結構,然後用飛一般的速度完成了只有76頁的劇本。隨著電影的熱映,劇本也在英國出版熱賣。

“只有我對這部影片無感嗎?”

——英國《衛報》影評人大衛·考克斯

《敦刻爾克》成為今夏的爆款,吸引了大量英國觀眾進入影院,無論男女老少。

多數人對它極力推薦,IMDb評分8.4,爛番茄好評率93%。但是也有“千禧一代”的觀眾表示,該片“娛樂性不足”,與諾蘭自己的《星際迷航》、《盜夢空間》更是沒法比。

電影《敦刻爾克》火了:國外“吃瓜群眾”怎麼看?

有了愛國主義的加持,英國民眾直言“膽敢”這部影片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一名英國女士撰寫專欄文章吐槽,因為看過影片沒被感動,身邊的朋友紛紛指責她“冷血”、“無情”。她的文章下,有不少人表示,也受到了類似的“道德綁架”。更多的評論則是對她的指責。

“好萊塢只對美國人的故事感興趣。可敦刻爾克中一個美國人都沒有。”

——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

諾蘭在腦中盤算《敦刻爾克》足有20年,上世紀50年代後就再沒有人拍過以此為主題的電影。按照常規邏輯,再現近40萬人大撤退的歷史畫面,需要大製作、大預算。“那是好萊塢的慣例,但是好萊塢只對美國人的故事感興趣。敦刻爾克中一個美國人都沒有。”敦刻爾克比珍珠島事件和希特勒向美國宣戰還早了幾個月。

美國影評人稱,諾蘭給美國觀眾上了堂歷史課,多數美國人認為二戰是從珍珠島戰役開始的。

諾蘭說,他等了這麼多年就是為了找到一個可以信賴的電影公司,可以給他美國大片的預算,供他拍攝一部英國式的影片。

諾蘭成功地將一次並不光榮的軍事撤退塑造成了一場勝利——雖然不是軍事上的勝利,卻是人類精神的勝利。

——美國“沙龍”網絡雜誌

《敦刻爾克》取得的票房佳績提振了電影市場,但是與它重塑的歷史相比,票房已經不值一提了。

電影《敦刻爾克》火了:國外“吃瓜群眾”怎麼看?

士兵在敦刻爾克海灘等待撤退時,海峽對岸的英國人同樣感到絕望。當時的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在5月26日那天通過全國廣播呼籲國民為海峽對岸的同胞禱告,祈求上帝的幫助,當天就有幾百萬人湧入教堂。

在1940年6月4日那次著名的下議院演講的最後,丘吉爾提醒人們要“格外小心”,不要“將這次解救看做勝利。”因為“戰爭是無法靠撤退取得勝利的”。

《敦刻爾克》挺不錯,不過丘吉爾和希特勒哪兒去了?

——美國《舊金山紀事報》

丘吉爾在敦刻爾克撤退的16天前才成為英國首相。

對很多英國人來說,敦刻爾克大撤退與丘吉爾“永遠不要投降”的著名演講是分不開的,就如同提到抗日戰爭初期就不可避免地提到《論持久戰》一樣。電影《敦刻爾克》中沒有丘吉爾的身影,成為很多英國觀眾對這部電影的不滿之處。

諾蘭曾表示是刻意為之,目的是避免觀眾“跑偏”到政治辯論上。也有“善解人意”的影評人為諾蘭辯解稱,在1940年的敦刻爾克海灘上的人,沒有什麼機會見到丘吉爾本人。既然這部電影通過他們的眼睛讓觀眾看到求生的強烈慾望和被屠殺的恐懼,那麼站在他們的角度觀察領導人——只能通過報紙上的講話全文接觸首相,也是符合事實的。說到底,這是一部求生的電影,在這樣的語境下,丘吉爾註定只能是不露臉的配角。

電影《敦刻爾克》火了:國外“吃瓜群眾”怎麼看?

但真實歷史中的丘吉爾也在掙扎求生,他並沒預計敦刻爾克撤退的奇蹟。當時的法國政府幾乎已經崩潰,他們投降時擁有的士兵和坦克數量比德國人還多。面對德國政府的求和,丘吉爾曾表示只要保留英國最核心的力量,他願意以放棄部分領土為代價,結束戰爭。歷史學家則認為,如果沒有敦刻爾克的奇蹟,丘吉爾會很快下臺,替代他的將是一個把綏靖政策進行到底的英國政府,世界的歷史將從此不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