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亞踩雷與行業拐點:道路會越走越窄嗎?

諾亞踩雷與行業拐點:道路會越走越窄嗎?

Photo by Katie Moum on Unsplash

有朋友談起諾亞踩雷一事,冷不丁冒出來一句:e租寶之後我清空了P2P,現在我也要逐步清空我的私募資產了。

不論這話是真是假,我看到的是,諾亞此次踩雷,對投資人和市場的影響之深已經超出事件本身。

7月10日,諾亞財富美股收盤價33.42美元,市值20.54億美元,距離其52周最低33.31美元僅有1毛1了。

諾亞此次踩雷事件,是投資人之痛,是諾亞之痛,是財富管理行業之痛,也是民營金融之痛。

我認為,這一事件,或有標誌性意義。第三方財富管理行業正在出現拐點——從一個草莽、繁盛的時代走向一個更尊重專業的時代。


1.投資人為何恐慌?

諾亞踩雷承興之前,私募行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2018年阜興事件——私募管理人實控人跑路,270多億資產蒸發,找不到管理人的投資人去託管銀行門口追責,引發行業內大規模的關於託管銀行之責的討論。

表面上看,此次踩雷金額34億元和270多億相比,數字上有差距,為何諾亞事件影響更大,更讓投資人警惕呢?

1.諾亞旗下的歌斐資產是個管理著1700多億資產的私募管理人,而1700億池子裡的34億出了問題,投資人自然容易聯想到其他項目是否也會出問題。這與阜興事件中200多億資產相比,不是一個數量級。

2.從2018年到2019年經濟大環境來看,所有人都對資產端信心不足,諾亞掌門人汪靜波在聲明中也提到了經濟下行的趨勢。換句話說,因為經濟下行,資產爆雷的可能性整體在增加。

3.諾亞事件中的話題性很強:

① 廣東承興的實際控制人——商界木蘭羅靜被拘捕,港股承興國際控股(HK2662)暴跌近90%;

② 諾亞旗下資產關聯,信息披露第一日諾亞暴跌20%,之後幾日持續下跌,至近52周最低價;

③ 諾亞稱底層資產是羅靜公司與京東的供應鏈金融產品,但京東矢口否認,此次事件的社會影響極大。

諾亞踩雷與行業拐點:道路會越走越窄嗎?

Photo by Charles Forerunner on Unsplash


2.民營金融之殤

這幾日,各路金融機構的朋友們紛紛表示,此前盡調過廣東承興的底層資產,但風控未過,或因對方無法在京東公司實現面籤而放棄為其融資。言下之意,即使是騙子到處行騙,也有人上當有人沒上當啊。

到底是底層資產造假還是諾亞風控之責,被認為是諾亞踩雷事件中的“羅生門“問題。這個“羅生門”的大概率結果是,底層資產有造假,諾亞風控也有責任。承興國際控股和諾亞財富的股價已經為其損失和責任大概估算出了市場的價格。

因此進一步的問題在於,諾亞風控之責是能力問題,還是制度問題抑或其它?

2010年,諾亞財富於紐交所上市,堪稱業內盛事。從湘財證券走出的商界花木蘭(無論如何,汪靜波女士不辜負這一美譽)從財富管理端出發,抓住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抓住房地產行業和政府平臺的歷史機遇,僅用5年時間就把諾亞帶進了紐交所。

上市後的諾亞除了要對自己的客戶負責,也要對股東負責。在規模和利潤的訴求面前,財富管理行業是否能夠跨經濟週期去支撐它?風光無限的財富管理行業在中國市場上其實盈利模式相對單一,從產品銷售費用做起,其他的費用都難收取。

即使是諾亞客戶2018年人均交易金額超過800萬元,但這些高淨值客戶並不習慣為財富管理機構提供的服務付費。

諾亞這幾年的戰略就是做大資產端,在資產管理業務上發力。從盈利效率的角度來看,2018年度其來自財富管理業務的收入為23.06億元,產生的淨利潤為6.07億元;來自資產管理業務的收入為7.485億元,產生的淨利潤為3.532億元。

資產管理業務本身就是在把控風險。作為三方財富機構旗下的資產管理機構,最好的資產在哪裡他們不會不知道,但最好的資產是否拿得到?最好的資產是否能夠帶來足夠的利潤?最好的資產拿來後,若收益不匹配客戶要求,銷售不出去怎麼辦?退而求其次,或許只能在次級資產中“火中取栗”了。這通常是在三方機構做資產的普遍心態和宿命。

或者說,這也是民營金融的宿命。

金融行業仍然是等級森嚴的小社會。持牌金融機構中的一些從業者,在諾亞事件後補刀的,比比皆是。

你看,民營金融機構要能在其中跳舞,這麼多年來或許還是混了個“外圍女”的身份。以前那些幹P2P的更“外圍”些,這些人現在大多也退了,少數等著上岸的苦不堪言。民營財富管理機構,也許同樣無法掙脫。

諾亞踩雷與行業拐點:道路會越走越窄嗎?

Photo by Ahmad Odeh on Unsplash


3.爆雷和拐點論

如果用時間軸來回溯中國第三方財富管理時代的話,諾亞財富發展和壯大的10多年無疑是黃金時代。人們常說,財富管理時代是一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行業,因為這個行業與人均財富直接相關。

那麼,第三方財富管理時代也會如此嗎?我的觀點是短期觀望和陣痛,長期平穩和求變。

以兩三年的時段來看,第三方財富管理已經並將繼續經歷陣痛。如果說P2P影響的,可能是普通投資者的資金和財富向銀行零售業務的迴歸,那麼諾亞事件影響的,可能是合規投資人的財富向傳統金融機構私人銀行的迴歸。

長期來看,這個“沒有終點”的行業必然是平穩的,全球資產配置的需求日益突出,財富管理行業需要更專業的機構和人才,需要更多百年老店,大家的路都很寬很長。

我們正在一個拐點上,我們等待另一個時代。

- The End -

撰文 覃木

ID:cnfamilywealth 非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