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未來誰來種地

農民 種植業 農村 三農 中國森林食品大宗交易 2017-04-27

眼下正值春耕農忙時節,但在河南、安徽等產糧大省,大片農田撂荒嚴重,面臨著“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的窘境,“誰來種地”的憂慮越來越重。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未來誰來種地

“誰來種地”不是個小問題。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創始人威廉·配第曾說:“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農業穩,天下安。然而,一方面,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進城打工,“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談種地”,農村空心化、農村人口老齡化現象突出,農業後繼無人;另一方面,近年來,種糧效益低,農資價格持續上漲,成本不斷增加,棄耕拋荒時有發生,農田“非農化”、“非糧化”嚴重。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未來誰來種地

現在土地由誰在種?

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應運而生,被寄予厚望

讓有經驗、懂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來種糧,讓專業化、機械化和集約化的生產方式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這是時代和現實的呼喚。由此,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應運而生,成為一支重要的生力軍,被寄予厚望。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未來誰來種地

近幾年,隨著糧價下跌,外出務工農民的增多,農村的大部分田地都被流轉出去,承包給大戶統一種植管理。他們通過土地流轉,變分散經營為規模化生產,使各類農業基礎設施得到充分利用,進行專業化生產,統一購買優質優價的種子、化肥、農藥,實行機械化耕作,科學管理,精心經營,有效化解單家獨戶經營成本高的問題,極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

農村承包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實行“三權分置”,這是中央在深化農村改革中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這一改革的深化,進一步確立了集體對土地的所有權,穩定了農民對土地的承包權,讓經營權能夠順暢流動起來,滿足了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對土地生產要素的需求,同時讓農民通過經營權的流轉,能夠從承包地中獲得更多的收益。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未來誰來種地

但是,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也有著共同的“成長的煩惱”。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未來誰來種地

目前我國農村的現狀

有地的不想種,想種的又沒有地

農民怕大戶虧錢跑路,大戶怕農民坐地起價

近些年來我國工業化的極大發展,推動了農業產業規模的進一步壯大,加之眾多農村勞動力出現了轉移就業,因而在廣袤的農村地區產生了有田卻沒人耕作的狀況。擁有土地的農村群眾,年紀大的沒有精力和體力去種田,而年輕人卻更傾向於外出務工,以至於勞動力斷代的問題不斷產生。同時,一些具備技術和資金,並且懂得管理的種植大戶雖然希望能夠得到連片規模化的土地進行經營,但是往往因為種種原因卻無法取得。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未來誰來種地

國家鼓勵土地流轉的初衷是盤活農村閒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進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有地的不想種,想種的又沒有地,與國家鼓勵土地流轉的初衷背道而馳,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對於農村土地流轉的規模和農民的經濟效益產生不利影響。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未來誰來種地

目前,大部分地區土地流轉價格普遍呈現快速上漲趨勢,儘管土地流轉價格由市場因素決定,但農戶的漲幅預期普遍較高。有的地方三年一大漲,有的地方每年一小漲。

土地流轉合同也越籤越短,近年來,因玉米等農作物價格波動較大,種糧大戶賺不到錢甚至虧錢,毀約退地、虧錢跑路已不是個象,農民擔心簽訂長期合同後,利益受損,寧願選擇短期多次流轉。甚至發生有的農戶看到經營主體效益好,隨即提出漲價,否則以終止合同相要挾。而經營主體因為土地流轉合同簽訂的時間短,不願意在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購置農業機械、改善土肥條件等方面長期投入。缺乏長期投入的動力,甚至進行掠奪式土地經營,幹一年算一年。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未來誰來種地

有地的不想種,想種的又沒有地,農民怕大戶虧錢跑路,大戶怕農民坐地起價,供需雙方難以建立信任,只追求眼前利益,影響到土地流轉健康有序發展。

在土地流轉火熱的背景下,土地流轉交易市場不健全,其實也有諸多亟需解決的問題。

土地流轉價格混亂。由於全國各地實際情況不同,土地流轉的實際價格差異化較大,價格多為流轉雙方自行協商確定,這本無可厚非,但價格亂象卻極大的損害了農民的基本利益,也阻礙了農村土地流轉的推行和發展。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未來誰來種地

農村土地產權不明晰,權能沒保障,權益不平衡。所以,要保障農民權益,首先要明晰農民的土地產權。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手中有地,心中不慌”。即便在當今農民的打工收入遠遠超過其種地收入的情況下,土地在農民心中仍被視為其最後的保障,土地確權是給農民的一顆“定心丸”。確權其實就像過去的老式家庭分家,只有確權了,才能把大家庭的財產量化到每一個家庭成員頭上,你才會有了處置的權利。土地確權使農戶的承包權就有越來越大的權利強度和含金量,也為以後的處置打下了基礎。

當前,有關部門在農村全面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登記頒證。所謂土地確權登記,就是把農戶承包土地的地塊、面積、位置等信息載於登記簿,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保護農民對承包土地的權益。目前,已經有2545個縣(市、區)、2.9萬個鄉鎮、49.2萬個村開展確權登記頒證,全國已完成承包地確權8.5億畝,佔比約68%。但在土地流轉的現實中,仍有一些鄉村組織越俎代庖,隨意改變土地承包關係,強制性流轉集體土地或農民承包地。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未來誰來種地

交易雙方權利義務不清晰,糧食補貼給誰爭論不休。農村土地流轉很多並不是通過市場交易進行,而是在熟人、親戚、朋友之間進行流轉,交易雙方多以口頭約定為主,很少會去簽訂書面協議和合同。這就造成了土地流轉的期限不明確,容易引發糾紛,交易雙方權利義務不清晰,給耕地的保護和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未來誰來種地

糧食補貼是按照誰種地補給誰的原則,承包地轉包給他人的,按承包協議處理。但很多土地承包協議中並沒有明確補貼歸誰,在雙方發生糾紛時,除協商外並無太好的解決方案。糧食種植效益好的情況下,種糧大戶多會做出讓步;糧食種植效益差,總體土地流轉租金下滑的情況下,擁地農民多會做出讓步;雙方都不能做出讓步的情況下,只能廢除土地承包協議。糧食直補,原本是為促進糧食生產、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國家財政按糧食實際種植面積,對農戶直接給予的補貼。可當大量土地經營權從承包權中分離出來時,糧食直補政策卻依然如故。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糧食直補的補貼力度增大,無論是土地承包者(擁地農民)還是實際種植者(種糧大戶)都希望能領取到補貼,交易雙方為此爭論不休,已經成為土地流轉過程中一大普遍問題。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未來誰來種地

森林大宗認為:國家鼓勵土地流轉的初衷是盤活農村閒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進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但目前土地流轉過程中風險保障體系弱、農民群眾的認知程度低、監管力度不夠等因素,使得農村土地流轉湧現出許多新的共性矛盾,農民流轉意願低,土地撂荒嚴重。若無法解決這些矛盾,建立健全完善的土地流轉交易市場體系,必然會影響農村土地流轉規模和經濟效益,甚至影響農村土地資源的整體調配與利用。農村土地流轉,未來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只有在前進中不斷摸索,方可找到土地發展的最佳方案,才能讓擁地農民和種糧大戶利潤最大化!(文/張晶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