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老照片」知青歲月

農民 攝影 農業 歷史 掌上曲靖 掌上曲靖 2017-09-26

“你剛剛走出學堂,就從繁華的都市,奔向祖國的邊彊……”唱起這支《知青之歌》,陳秋毅老先生的思緒總會回到那難忘的知青歲月。

“記得我踏上火車的那一天,寒風凜冽。父親用一個木盒把他的老寶貝裝好遞給我,‘帶著這個相機和半導體收音機,想我們了就寄點照片回來。’”陳老回憶道。

知青上山下鄉,讓他永遠記住了這一天——1969年4月15日。那一天,上海300多名知青乘著火車奔向雲南的山川峻嶺,奔向祖國的邊彊。

「曲靖老照片」知青歲月

“春天要開始種秋莊稼,種玉米,種稻谷。播種前,我們要用鋤頭、犁耙翻地。趕牛犁地是最難的,吆喝牛,你要用土語,牛才聽得懂。這些對於我們來說,彷彿天方夜譚,那滋味現在都忘不了!”陳老說。老鄉手把手地教他們種地、拾柴、做飯,讓他們從中感受到了當地農民的溫暖。

陳老說插隊期間有兩件事至今印象深刻。一件是下鄉沒多久,是個6月份,正是“雙搶”季節,又要收夏糧,又要栽秧。“記得第一次挑秧,那時我身高1.7米不到,體重才47公斤,肩膀上沒什麼肉,扁擔把肩膀壓磨得又紅又腫,但我硬是咬著牙一趟一趟地堅持了下來。另一件事就是“窮開心”了。“剛到公社時還沒種菜,另一個生產隊的隊長讓我去他們那裡拔。我一看那個蔬菜滿葉子的蟲洞就不想要了,轉過頭看到另一片綠油油的菜苗,一個蟲洞都沒有,我那個高興啊,拔了一揹簍。炒好我夾了一口放到嘴裡,一下全吐了出來。你猜怎麼著?苦的。正好這時那個隊長來了,又好氣又好笑,原來我拔的是他們種的煙苗。”

「曲靖老照片」知青歲月

「曲靖老照片」知青歲月

那時吃的主要是粗糧。知青們不會粗糧細做,加上沒油水,肚子裡總是感覺空空的,看到肥肉就流口水。”陳老感慨道:“現在回憶起來與農民群眾的朝夕相處,讓我們實實在在體驗到了稼穡之苦和衣食之難,讀懂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切身感受到了農民的喜怒哀樂和生活的不易,也感受到了他們為生存、為過上好日子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

「曲靖老照片」知青歲月

還記得一塊兒插隊的知青夥伴,無論來自哪裡,大家不分彼此,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一個人的快樂會變成大家的快樂,一個人的悲傷,會引來眾人的安慰,就像親兄弟姐妹一樣。

“除了勞動,當時的精神生活就是看露天電影、聽收音機和唱樣板戲。我因為父親給的蘇聯135相機則多了一項——給大夥照相……”說起這些,陳老眯起了眼,思緒彷彿又飄回到那個年代。

「曲靖老照片」知青歲月

「曲靖老照片」知青歲月

「曲靖老照片」知青歲月

「曲靖老照片」知青歲月

一次,隊裡的知青去縣裡匯演樣板戲,陳老給大家拍照,一位軍代表看到了,就把他調到縣政工組,參與宣傳“農業學大寨”。慢慢地,陳老就小有名氣了。

1971年,開始分工了,大多數知青到了煤礦、工廠、林場,表現好的留在了縣裡。陳老因為有特長,留在了縣裡。也是那年,陳老才第一次得回家。“每隔五年、十年,我們老知青在4月15日這天都要聚一聚,憶憶當年。”說到這,陳老的眼眶有些溼潤。

「曲靖老照片」知青歲月

「曲靖老照片」知青歲月

知青上山下鄉,是陳老他們這一代人的獨特經歷,是一種歷練。陳老說:“知青歲月讓我堅韌、執著和感恩,也讓我的腳步更加從容。”

「曲靖老照片」知青歲月

攝影家簡介

陳秋毅,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雲南省攝影家協會第三、四屆常務理事,曲靖市文聯第一、二、三屆常委,曲靖市攝影家協會第一、二、三、四屆副主席。1969年—1971年在雲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馬街公社下鄉,任過連長;1971年—1987年在尋甸縣文工隊、文化館工作,任館長和書記;1988年—2011年在曲靖市新聞圖片社工作,任社長。1987年11月被雲南省文化廳評為“群眾文化先進工作者”,2006年7月被市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並享受市政府“突出貢獻特殊津貼”,2006年9月榮獲“第三屆全國群藝杯攝影活動個人組織大獎”,2008年9月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市文學藝術先進個人”,2009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先進個人,2013年被評為中國攝影家協會百名服務基層優秀會員,2006年榮獲首屆“中國文藝傑出成就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