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汽車下鄉重啟,一輛車優惠幾萬塊,可農民仍不買賬,為啥?

農民 農村 保險 果然悠 2019-04-06

小汽車,代表的是人們的生活品質,而近幾年隨著購置稅的減免,城市居民的小汽車的擁有量是越來越高,而隨著汽車市場的飽和以及二三線品牌的不斷增多,現在的汽車產能已經嚴重過剩,為了解決汽車產能過剩的問題,那就需要想辦法增加銷量,既然城裡人的小汽車擁有量幾乎飽和,就有人打起了農民的主意。聯想到上一次汽車下鄉政策的巨大成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十部委今年發佈了相關方案,提出重啟汽車下鄉政策,對報廢和購買符合相關標準的新車的農民朋友提供一定補貼,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汽車下鄉“。

2019年汽車下鄉重啟,一輛車優惠幾萬塊,可農民仍不買賬,為啥?

汽車下鄉對於農民來說是個巨大的優惠,同樣的車輛經過汽車下鄉政策的補貼後可優惠幾萬元,理論上這是個雙贏的好事,一方面增加了車企的銷量,緩解了車企的庫存壓力;另一方面又讓農民獲得了實惠,可以購買到自己心儀的小汽車,可實際情況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即使汽車下鄉重啟,一輛車優惠幾萬塊,可農民仍不買賬。這讓專家也無法理解,汽車下鄉的優惠很大,可農民為何不掏腰包?

2019年汽車下鄉重啟,一輛車優惠幾萬塊,可農民仍不買賬,為啥?

農民不傻

懂車的農民一看便知,雖然車企拿出了部分車型做活動,而且優惠力度很大,可是在汽車下鄉車型補貼名錄裡的車輛多是車企庫存積壓比較嚴重的車,而一些銷量比較好,得到市場認可的車輛並不在補貼目錄裡。車輛滯銷就說明車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就是在某些方面表現過於不足。農民又不傻,對於這樣的補貼車輛他們自然不買賬。

2019年汽車下鄉重啟,一輛車優惠幾萬塊,可農民仍不買賬,為啥?

農村剩餘人口車輛需求不大

現在去農村剩下的人口不是小孩就是老人,最年輕的一部分人也有50左右了,對於這部分農民有能力買車的在前幾年購置稅減免的時候都已經買過了,而沒有能力買的即使優惠再大他們也不會買。

反而是對車輛需求最大的年輕人,現在多不在農村,很多年輕人都在城裡買了房,為了小孩上學也都把自己的戶口改成了城市戶口,不是農村戶口的人自然也就無法享受汽車下鄉的優惠。

2019年汽車下鄉重啟,一輛車優惠幾萬塊,可農民仍不買賬,為啥?

養車費用難以承擔

雖說汽車下鄉後車的價格是便宜了,可是養車的費用對於多數農民來說同樣是比不小的開始,農民也難以承擔。一輛普通的小汽車一年的保險要幾千塊錢,油費一年也要幾千塊錢,保養兩次上千塊錢,再加上平時出個遠門跑跑高速的高速費,一輛車平時用用一年就要小一萬塊錢的支出,以目前種地的收入,一萬塊錢至少需要5畝地才能賺回來。所以養車費用農民也難以承擔。

2019年汽車下鄉重啟,一輛車優惠幾萬塊,可農民仍不買賬,為啥?

這也就是為什麼汽車下鄉重啟了,而且下鄉汽車的優惠力度很大,農民仍然不買賬不願掏腰包的主要原因。對於汽車下鄉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