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悼念張士平背後:中國農民企業家群體的家國情懷

最近幾日,在山東,魏橋集團創始人張士平的離去,引發了無數人的悼念。

不同於海歸和官員下海,以張士平為代表的中國農民企業家,雖然出身平凡,但兢兢業業,埋頭苦幹實業,他們精神深處的家國情懷同樣感人至深。

這其中的優秀代表還有已經離去的華西村吳仁寶、萬向集團魯冠球、依然奮鬥在一線的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大午集團董事長孫大午、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等。

這些農民企業家,都是教父級人物,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人們,財富都是奮鬥出來的,農民企業家照樣可以寫出大大的“人”字,他們的故事仍將激勵著更多的草根創業者,激烈著更多的人為這個國家、為這個時代做出更多貢獻。

有良知的農民企業家

曹德旺曾被人評價為敢說真話的企業家。的確,梳理這些農民企業家,不難發現,真性情是他們的一個共性。

曹德旺曾提議,將個稅起徵點提到3萬元。1946年出生的曹德旺,小時候家裡窮,讀不起書,只能去放牛。也許是這種經歷,他更關注低層人的生活。他時常到鄉下調研,結果發現很多人依然貧困。

萬人悼念張士平背後:中國農民企業家群體的家國情懷

為此,曹德旺捐出了自己的很多財富。到現在,他已經累計捐款70多億元。

張士平也是如此。他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卻默默為10多萬職工蓋起了房子。他以實業為榮,曾說不羨慕李嘉誠,卻尊重王永慶,他把紡織、電解鋁行業做到了全球第一。

他解決了16萬人的就業。在鄒平,很多人談起張士平,都是一臉的感激。

還有華西村的吳仁寶,他用自己的智慧讓華西村站在了中國農村發展的巔峰,整個華西村因此受益,很多人成了百萬富翁,華西村成了天下第一村。他曾經說:我是窮過來的,看到有人窮,我就心疼。我要讓窮人過上好日子。

碧桂園的楊國強,小時候家裡窮,讀不起書,村裡人湊錢給他讀書。創業成功後,楊國強蓋了很多學校,他說要讓更多人有學習的機會。

正是這種家國情懷,讓他們的理想和信念不休不止,創造出一個個的傳奇和榮耀。

艱苦創業的本色

農民企業家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依靠艱苦創業的不斷打拼,建立了自己的商業帝國。

萬人悼念張士平背後:中國農民企業家群體的家國情懷

萬向集團的魯冠球對艱苦創業有很深的體會。他曾經說:“別人每週工作5天,你就一年365天都不休息,盡心、盡責、盡力去做,一定能成功。”

張士平也是扛過麻袋,推過小車。很多農民企業家,曾經夜宿火車站,捨不得掏錢住旅館。

大午集團的孫大午,曾經挎一籃瓜子和菸捲開始自己的創業。碧桂園的創始人楊國強,曾經在工地打過小工,被人稱作泥腿子。

農民企業家一開始的創業都不是一帆風順。曹德旺創業時,玻璃廠就曾連接虧損。但在惡劣的環境中,他們堅持了下來,成就了當今的事業。他們的兢兢業業,贏得了人們的認同。

馬雲在悼念魯冠球時說,魯老身上最鮮明的東西,就是他骨子裡與生俱來的企業家精神,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洞見和氣度。

精神傳承更重要

中國的農民企業家,正逐次凋零。吳仁寶走了。魯冠球走了,張士平離開了。他們是時代的產物,但卻時代推向了更好的境地。

在他們離去之後,很多人也在思考一個問題,農民企業家留下來的究竟是什麼?是不菲財富還是企業家精神的傳承?

相比於財富,他們的精神是否更加值得傳承?現在,創業的浪潮還在繼續,那些創業者特別是草根創業者,又將如何汲取農民企業家創造的理念營養?

萬人悼念張士平背後:中國農民企業家群體的家國情懷

其實,這些才是我們深刻悼念農民企業家之後,更應思考的問題。現在的社會,變得越來越功利,越來越浮躁,很多創業者甚至,今天剛創業,明天就想企業上市。後天則要成為首富。

這種浮躁的心態和農民企業家的執著、堅定、腳踏實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褚時健曾告誡說,年輕人創業不要太急。

除了這些,我們應該思考的還有,企業做到一定程度之後,企業家應該怎樣回饋社會、前一段時間,步長製藥董事長替女買學的事情就引發了公眾的廣泛討論,企業家創富之後到底應該有怎樣的財富支配行為。是千萬嫁女表面風光,還是投身公益做一番表率?

等等這些,很多優秀的農民企業家都給出了答案。也許,贏得人們的尊重並不難,難的是有一顆怎樣的初心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