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三雕,農村果園立體種養模式,太有“錢途”了!

農村 畜牧業 農民 農業 農家營 農家營 2017-08-28

在農村,果園的收益受到天氣的影響,特別是一些“嬌氣”的水果比如櫻桃,一旦在生長的關鍵期出現連續的陰雨天,早熟品種還未採摘就已爛在枝頭,晚熟品種也會因為雨水太多而沒有滋味兒,果農收益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發展林下經濟,可以提高林下空地利用率,降低風險增加收益,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果園的立體增收模式。

一箭三雕,農村果園立體種養模式,太有“錢途”了!

“樹上結果、樹下產菇”的立體種植模式主要利用果樹下的陰溼條件,通過林下床埋和林地擺放兩種方式,適度發展種植雞腿菇、慄蘑、杏鮑菇、口蘑等食用菌品種。由於所需原料多是麩皮、玉米芯、木屑和甘蔗渣等農業副產品和廢棄物,成本低廉,留給農民的利潤空間足夠大。

農民春季可以種植低溫菇,填補早春時節果園無收入狀況;夏季栽培高溫菇,可以與櫻桃等夏季水果觀光采摘相配合;秋季則結合蘋果等的觀光采摘。林下種植食用菌模式不僅豐富了採摘品種,而且增加了果農的經濟效益,達到林果和食用菌雙豐收!一箭三雕,農村果園立體種養模式,太有“錢途”了!另外,還可以在果園的其它區域劃定土雞養殖區、波斯菊、銀花、連翹等種植區,整個果園一片生機勃勃,令人分外愉悅,增加了消費者的消費項目。有數據顯示,根據食用菌品種的不同,畝產食用菌產量在2000斤~3000斤左右,仿野生種植的蘑菇售價高,配合遊客採摘及土雞、土雞蛋等的銷售,農村農民平均每畝地毛收入3萬元左右。

農村這種立體種養模式可謂一箭三雕。對於遊客來說,不僅可以摘水果還可以採蘑菇,撿土雞蛋,消費省級了;對於農民來說,在不增加耕種土地的基礎上,產出多了,土地利用率高了,收入翻倍了;對於果園生態系統來講,廢棄的菌棒和雞糞是果樹生長的有機肥料,既促進了林木生長,又節約了成本,降低了汙染,實現了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有限資源的高效利用。

一箭三雕,農村果園立體種養模式,太有“錢途”了!

這類高效立體種養模式帶來了高產的同時,對農民種植技術和養殖技術的要求標準也高了。農戶要想確保高效高產,必須在專業的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系統掌握種植技術和養殖技術,並且做到精準實施。整個過程涉及到很多細節,一個細節出現紕漏就會給農民帶來損失,不可馬虎大意。

一箭三雕,農村果園立體種養模式,太有“錢途”了!

聲明:本文為農家營原創並擁有全部版權,首發於今日頭條,僅授權微信公眾號“尚羽農業學堂”(ID:shangyunongye)和個人微信號(ID:abcd0120601)發佈,其他自媒體人或者網路平臺如無本人授權發佈該文章,均屬抄襲,將追究侵權責任。數據僅供參考,圖片來源於網絡!

頭條號【農家營】介紹

農家營致力於種養結合生態農業、休閒農業模式規劃與設計, 提供土雞養殖一站式解決方案,全力打造土雞養殖聯盟。農家營寓意新型職業農民的聚集地,讓“農家贏”!加入農家營,大家一起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