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說“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為啥不觀燈才是好女人呢?

農村 農民 農業 三農 駿景農業 2018-11-29

在農村一直流傳著很多的俗語老話,這些老話是農村的人對自身生活經驗的總結,對後輩的人們的生活也產生了不小的教育意義。這些俗語老話有的是關於人們的柴米油鹽的生活小事,有的是講述了人與人之間的人情世故。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些農村的俗語!

農村說“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為啥不觀燈才是好女人呢?

“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

好女不觀燈:在這裡,燈指的是燈會,咱們都知道,每年都會有燈會舉辦,這時候熱鬧非凡,人數自然也就非常多了,總是人擠人的,而且燈會都是晚上舉行,如果這時候女子去看燈會的話,人山人海的,難免會被不還好意的人佔了便宜,所以人們才有“好女不觀燈”的說法!

好男不鞭春:在農村的不少地區,都有鞭春,以求五穀豐登的習俗。所謂鞭春就是人們用紙紮成一頭牛,並在牛肚子裡裝滿吃食,然後用鞭子抽打,一旦牛肚子被打爛,牛肚子的食物就會出來,這些食物代表著富裕和豐收,所以人們都會爭奪。而爭奪的時候很容易產生身體上的接觸,加上小夥子都是年輕氣盛,很容易惡化成矛盾。所以有“好男不鞭春”之說。

農村說“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為啥不觀燈才是好女人呢?

“久病床前方知孝,深陷苦痛才識友”

說的就是老人家久病在床兒女們誰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床前盡孝才知道誰才是真心實意孝順的,人生遇到了低谷身邊的朋友不離不棄才知道誰才是真正的朋友!

自古以來"久病床前無孝子",一天兩天生病在床兒女們可以照顧,但是成年累月病患在床就是親生兒女也日久生厭了。這是因為人性都是自私的,都不願意為了得不到利益的事兒去耗費精力,就連親生爹孃成年累月拖累自己心裡難免也會生怨,所以真正能做到久病床前依然盡孝的兒女古來之就十分稀少,所以農村老輩人就用“久病在床”才能試探出孩子是不是真正的孝順還是虛偽的偽裝;

農村說“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為啥不觀燈才是好女人呢?

既然人性是自私的,對待養育自己的雙親尚且如此,那朋友之間的交往不就更靠不住了嗎!其實事實上就是這樣的,人與人之間交往無外乎是因為一個“名”和“利”,這是人性深處的貪婪作祟,為“情”相交的不是沒有隻是太少。所以民間有句話說朋友之間“患難見真情”,只有人生走入低谷以後才能看清楚平時在周圍的誰是朋友誰是小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