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輝:鄉村振興需要城市和鄉村共同發力

黃祖輝:鄉村振興需要城市和鄉村共同發力

在座的極大多數都是搞規劃設計的專家,相對於我的研究就比較硬了,我是做“三農”問題研究的,在這裡重點是想談一個問題,鄉村振興戰略一定要放在整個經濟社會的全局來審視,尤其是需要城鄉一體推進,需要城市和鄉村共同發力。核心思想是:不論是鄉村本身的振興規劃,還是鄉村的振興發展,都應該與我們的城市發展,城市化戰略緊密結合。所以,我的第一個觀點是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充分發揮新型城市化的作用,要以新型城市化為引領。

黃祖輝:鄉村振興需要城市和鄉村共同發力

鄉村振興與城市化存在密切的關係。因為城市化的本質是產業和人口在空間的集聚過程,城市集聚的產業主要是非農產業,而集聚的人口則主要是農民,也就是非農化的農村人口。在我們國家,城市化是以人為本的城市化,這也是我國新型城市化的核心問題。然而,當前有不少人對城市化解決農民進城問題缺乏信心。從現實看,我國最近幾年經濟速度持續下行,沿海發達地區加快轉型發展,導致大城市出現了外來農民工的返流現象。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已從農村轉移出2.86億農民工,他們現在正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壓力和轉型壓力,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文化程度低,難以適應大城市的轉型升級,導致大城市待不了,只能逆向流動,甚至於返鄉。但這些問題並不意味著城市解決不了進城農民問題。我國現在不少農民工的返流現象,既有城市經濟轉型升級,農民工難以適應的原因,又有城鄉二元體制的問題,即城市不能最終解決農民在城市定居和養老等公共保障缺失等原因。因此,必須加快城鄉一體公共保障體系的建立,同時切實將就業優先和教育優先放在優先地位,使廣大農民不僅可以在城市就業,也可以在城市舉家定居。

有人認為中國城市化沒有必要發展到很高的水平,現在城市人口已經飽和了,接下來就要靠鄉村振興來解決農民問題,對於這樣的觀點我並不贊成。我們現在的城市化實際上是滯後的,我們講58.6%,本身並不是很高的水平,同時這一水平還包含了2億左右的農民工,他們實際很難講就是城市化的人口,基本上都是職業已經轉變,但身份都還是農民的城市常住人口,就算把他們都統計為城鎮化人口,相對於我們國家的產業結構演進和發展階段而言,58.6%的城鎮化水平依然是滯後的。在我國三次產業結構中,非農產業已經達到92.2%,而二、三產業主要是以城市作為載體的,很顯然,我國非農經濟比重已經達到這麼高,但從城鄉人口空間分佈來看,城鎮人口只佔58.6%,這顯然是極其不平衡的。關於農民進城問題,中央方針實際上很明確的,在黨的十九大報告當中,就城市化問題,一是強調城市群發展,也就是要以城市群為核心,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格局。其次是強調人口城市化問題。過去中央是講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現在是講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並且多次強調到2020年要解決三個一億人問題,這些人口問題都是農民問題,但要求在城市予以解決。一個億是指已經在城市的,並且已經被統計為城市化人口的進城農民,要求流入地要解決他們中一個億人口的市民化問題。第二個一億人是通過就地就近的城市化方針,再解決今後一個億農民從農村進城就業和市民化。第三個一億人是針對進城農民絕大多數買不起房的情況,中央政府要求解決一億進城農民的保障性住房。毫無疑問,所有這一切方針和政策舉措,都是著眼於通過城市化來解決農民問題。

黃祖輝:鄉村振興需要城市和鄉村共同發力

這就是鄉村振興必須堅持城鄉一體,城市和鄉村共同發力的基本邏輯。實際上,鄉村振興一定是鄉村本土人口不斷減少的過程,但這樣的過程必須通過城鄉融合和新型城市化引領來實現。換句話說,城市不僅應解決農民進城問題,包括解決農民進城就業,以及解決他們在城市的公共待遇,使他們能真正成為城市的主體、城市的居民。而且,城市引領鄉村振興還需要充分發揮城市優勢,以城帶鄉,以城興鄉,這就是要發揮城市人才,技術和資本的優勢,鼓勵這些要素下鄉。比如,浙江省提出新“上山下鄉”計劃,鼓勵城市的人才、技術和資本到鄉村助推鄉村振興。武漢市提出“三鄉”工程,即市民下鄉,能人返鄉,企業興鄉,都是城市帶動鄉村的具體措施。

我的第二個觀點是:鄉村振興既是鄉村本土人口不斷減少的過程,也是鄉村人口空間不斷優化的過程,換言之,在我國,即使今後鄉村大量人口進城了,鄉村還會有好幾億人口,這些人口在鄉村的分佈不應該是太散落,不應該是自然的分佈,而應該是經濟的分佈,這就需要通過鄉村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來進一步解決。我國鄉村人口的分佈總體上是非常離散的,有的村落人口不多,生態也不行,發展經濟很困難,公共服務覆蓋更困難,對於類似村落就需要考慮拆並問題。村莊需要科學分類,要保護特色村,改造城中村,拆並空殼或非宜居宜業的村莊,重點建設集聚村或中心村。從一定意義上講,鄉村振興既要以村為單位,但要以動態優化的角度來認識村為單位的含義,在有些情況下,涉及到村莊整合和鄉村人口空間優化的情況,也可以鄉鎮為單位和載體來推進,因為鄉鎮比起村莊,更有空間容量,更能集聚人口,更能發展服務業,更能發揮公共服務的效率。事實上,鄉村人口在鄉村的集聚,除了利益補償不能讓農民吃虧外,關鍵是要發揮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對人口遷移和集聚的吸引力,反過來講,公共服務的效率也必須建立在人口集聚的基礎上基於上述思想,我主張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應該通過科學規劃和鄉村要素優化配置,建立鄉村群,這種鄉村群的概念與城市群概念相對應,也就是要建立和形成空間合理,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公共服務有效覆蓋的鄉村群落。

總而言之,按照鄉村振興需要城市和鄉村共同發力的基本思想和邏輯,除了城市對鄉村人口吸納、對鄉村支持與帶動的發力,鄉村本身也應該通過空間優化、產業發展和產權制度改革深化的發力,使鄉村成為進城農民市民化的助推器,成為城市群、鄉村群和田園生態城市協同發展的新空間,成為城市居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所在地,只有這樣,我國的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才能真正實現。

(本文系作者2018年11月26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共同締造:高質量鄉村振興之路”論壇上的發言整理稿。)

黃祖輝:鄉村振興需要城市和鄉村共同發力

作者簡介:黃祖輝,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

鄉村發現轉自: 浙大卡特三農智庫 微信公眾號

相關鏈接

⊙黃祖輝:實現美麗鄉村建設與高質量發展相得益彰

⊙黃祖輝等: 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內涵與建構

⊙黃祖輝:中國農業產業組織的發展與若干問題

⊙黃祖輝:科學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邏輯與目標

⊙黃祖輝:三權分置與長久不變的政策協同邏輯與現實價值

★《中國鄉村發現》徵集封面圖片

★《中國鄉村發現》徵稿啟事

★中國鄉村發現網徵稿啟事

戳“閱讀原文”我們一起進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