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這個“網紅”文化禮堂是這樣煉成的'

""寧波這個“網紅”文化禮堂是這樣煉成的

【開欄語】

短短數年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盆景到風景,農村文化禮堂如繁華次第盛開在四明大地,這裡成為民有所樂的鄉村“會客廳”,傳承文脈記憶的“鄉愁基地”。一座文化禮堂,就可以喚醒一個村莊。村裡熱鬧了,村民有奔頭了,更重要的是,這裡成了凝心聚力的“精神家園”。今天起,現代金報將推出“禮堂家”欄目,聚焦寧波特色農村文化禮堂,講講這個“家”的故事。

平時學瑜伽,週末學舞蹈,不出村卻能享受媲美城市的生活。

自從家門口有了文化禮堂,寧波市鄞州區邱隘鎮回龍村村民忻海容每天的生活軌跡大不同了。“以前村民閒來無事就打麻將,現在大家都扎堆在文化禮堂找樂子,跳舞的跳舞,健身的健身,還能帶著孫子孫女去游泳。”她笑稱,現在每天的“檔期”排得滿滿當當,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

15個功能區塊,月均文化活動5場,年“訪問量”3萬餘人次,年收入16萬元……這一組數據,顯示了回龍村這個“網紅”文化禮堂的“不一般”。

上個週末,記者走進回龍村文化禮堂,探尋“不一般”背後的故事。

"寧波這個“網紅”文化禮堂是這樣煉成的

【開欄語】

短短數年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盆景到風景,農村文化禮堂如繁華次第盛開在四明大地,這裡成為民有所樂的鄉村“會客廳”,傳承文脈記憶的“鄉愁基地”。一座文化禮堂,就可以喚醒一個村莊。村裡熱鬧了,村民有奔頭了,更重要的是,這裡成了凝心聚力的“精神家園”。今天起,現代金報將推出“禮堂家”欄目,聚焦寧波特色農村文化禮堂,講講這個“家”的故事。

平時學瑜伽,週末學舞蹈,不出村卻能享受媲美城市的生活。

自從家門口有了文化禮堂,寧波市鄞州區邱隘鎮回龍村村民忻海容每天的生活軌跡大不同了。“以前村民閒來無事就打麻將,現在大家都扎堆在文化禮堂找樂子,跳舞的跳舞,健身的健身,還能帶著孫子孫女去游泳。”她笑稱,現在每天的“檔期”排得滿滿當當,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

15個功能區塊,月均文化活動5場,年“訪問量”3萬餘人次,年收入16萬元……這一組數據,顯示了回龍村這個“網紅”文化禮堂的“不一般”。

上個週末,記者走進回龍村文化禮堂,探尋“不一般”背後的故事。

寧波這個“網紅”文化禮堂是這樣煉成的

回龍村文化禮堂有高大上的恆溫標準游泳池。受訪者供圖

“進化”中的文化禮堂

從400平方米到2800平方米

“我們的文化禮堂從徐家舊祠堂改造而來,你都想不到,以前這裡就是個打穀場。現在,村裡的文化禮堂可熱鬧了,我們的舞蹈隊經常在這裡排練。每天晚上這裡跳舞的人特別多。每年還要上節目呢。”村民張菊利說起回龍村的文化禮堂,一臉的自豪。現在她還是回龍村舞蹈隊的隊長,三天兩頭要帶著村民在文化禮堂排練節目。

5年前,寧波農村文化禮堂建設蔚然成風。看著鄰村嶄新的禮堂、豐富的活動,回龍村的村民看著心癢癢。

在村裡的“圓桌會議”上,很多年輕黨員建議:“現在都說‘農村城市化’,我們村裡能不能建一個‘高大上’的文化禮堂?設施設備要齊全,不光要有老年人跳舞的地方,還要有年輕人鍛鍊的地方,孩子們游泳的地方。”

有村民現身說法:“我們孩子最近在學游泳,老人每週要坐公交車去開元大酒店,要是家門口有一個游泳館就好了。”

“建文化禮堂,村民滿意最重要。他們開口就提出‘高大上’,當時壓力是非常大的。”但回龍村黨總支書記董海浩心裡很篤定,要建就要建一座不一般的文化禮堂。

說幹就幹,很多村民主動請纓,和工程隊一起清理祠堂。

2015年初,回龍村文化禮堂第一期工程完工。

隨著各項活動越來越多,四五百平方米的文化禮堂有些捉襟見肘。資金不足,那就分期實施慢慢“長”。

“村民需要什麼樣的服務,我們就增加什麼樣的功能。”第一年,從徐家祠堂改建成文化禮堂,開放了村情廊、村史館和圖書室;第二年,兩棟老屋中間建起了籃球場、羽毛球場。第三年,增加了說事議事室、陽光談心室、健身房、瑜伽館、游泳池。今年,村裡又“摳”出空間,把10多平方米的倉庫改建成了書畫室,增加了跆拳道館和拉丁舞教室……

"寧波這個“網紅”文化禮堂是這樣煉成的

【開欄語】

短短數年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盆景到風景,農村文化禮堂如繁華次第盛開在四明大地,這裡成為民有所樂的鄉村“會客廳”,傳承文脈記憶的“鄉愁基地”。一座文化禮堂,就可以喚醒一個村莊。村裡熱鬧了,村民有奔頭了,更重要的是,這裡成了凝心聚力的“精神家園”。今天起,現代金報將推出“禮堂家”欄目,聚焦寧波特色農村文化禮堂,講講這個“家”的故事。

平時學瑜伽,週末學舞蹈,不出村卻能享受媲美城市的生活。

自從家門口有了文化禮堂,寧波市鄞州區邱隘鎮回龍村村民忻海容每天的生活軌跡大不同了。“以前村民閒來無事就打麻將,現在大家都扎堆在文化禮堂找樂子,跳舞的跳舞,健身的健身,還能帶著孫子孫女去游泳。”她笑稱,現在每天的“檔期”排得滿滿當當,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

15個功能區塊,月均文化活動5場,年“訪問量”3萬餘人次,年收入16萬元……這一組數據,顯示了回龍村這個“網紅”文化禮堂的“不一般”。

上個週末,記者走進回龍村文化禮堂,探尋“不一般”背後的故事。

寧波這個“網紅”文化禮堂是這樣煉成的

回龍村文化禮堂有高大上的恆溫標準游泳池。受訪者供圖

“進化”中的文化禮堂

從400平方米到2800平方米

“我們的文化禮堂從徐家舊祠堂改造而來,你都想不到,以前這裡就是個打穀場。現在,村裡的文化禮堂可熱鬧了,我們的舞蹈隊經常在這裡排練。每天晚上這裡跳舞的人特別多。每年還要上節目呢。”村民張菊利說起回龍村的文化禮堂,一臉的自豪。現在她還是回龍村舞蹈隊的隊長,三天兩頭要帶著村民在文化禮堂排練節目。

5年前,寧波農村文化禮堂建設蔚然成風。看著鄰村嶄新的禮堂、豐富的活動,回龍村的村民看著心癢癢。

在村裡的“圓桌會議”上,很多年輕黨員建議:“現在都說‘農村城市化’,我們村裡能不能建一個‘高大上’的文化禮堂?設施設備要齊全,不光要有老年人跳舞的地方,還要有年輕人鍛鍊的地方,孩子們游泳的地方。”

有村民現身說法:“我們孩子最近在學游泳,老人每週要坐公交車去開元大酒店,要是家門口有一個游泳館就好了。”

“建文化禮堂,村民滿意最重要。他們開口就提出‘高大上’,當時壓力是非常大的。”但回龍村黨總支書記董海浩心裡很篤定,要建就要建一座不一般的文化禮堂。

說幹就幹,很多村民主動請纓,和工程隊一起清理祠堂。

2015年初,回龍村文化禮堂第一期工程完工。

隨著各項活動越來越多,四五百平方米的文化禮堂有些捉襟見肘。資金不足,那就分期實施慢慢“長”。

“村民需要什麼樣的服務,我們就增加什麼樣的功能。”第一年,從徐家祠堂改建成文化禮堂,開放了村情廊、村史館和圖書室;第二年,兩棟老屋中間建起了籃球場、羽毛球場。第三年,增加了說事議事室、陽光談心室、健身房、瑜伽館、游泳池。今年,村裡又“摳”出空間,把10多平方米的倉庫改建成了書畫室,增加了跆拳道館和拉丁舞教室……

寧波這個“網紅”文化禮堂是這樣煉成的

回龍村裡“藏”著一個健身房。受訪者供圖

“解剖”文化禮堂

15個功能區塊全省罕見

昨天,記者走進回龍村文化禮堂,這裡的設施齊全超出了記者想象。動感單車、綜合格鬥籠、坐姿划船器、坐姿高位下拉器……50餘件大型器械,依次擺放在500平方米的專業健身房內;一個標準化室內泳池,根據季節切換冷水和溫水;還有一個擁有十多臺測試儀器、200平方米的國民體質測試中心……

古樸典雅的村情廊留住了回龍村的鄉愁,村民講堂成為傳達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快速通道,設備齊全的綜合禮堂可以承辦大型文藝演出,標準球場和健身房成為村民的運動場地,農村少見的室內游泳池更是成為了孩子們最嚮往的場所。記者初略一數,這座禮堂竟“藏”了15個功能區塊,刷新了寧波乃至全省的記錄。

2017年末,文化禮堂完成五期工程,總面積超過6000平方米,總投資近1000萬元,一舉獲評全省首批五星級文化禮堂。前來驗收的專家都讚不絕口,稱其“功能齊全,全省罕見。”

“時代在變,村民的需求也在變化,我們的文化禮堂就要跟著老百姓的實際需求來‘生長’。”這幾年,董海浩對文化禮堂的打造傾注了很多心血。現在他們正在做第六期工程規劃,要在村裡建一個小型足球場,以後大家能在村裡踢足球了。”

門常開、人常在、活動常有。從學雷鋒日到中秋節,從重陽節到春節,一年至少要辦大大小小五六十場活動。活動多了,村裡的文藝隊伍拉起來了,舞蹈、戲曲、合唱等,村民自編自演的節目越來越多了。

這兩年,村民張菊利的生活可謂有滋有味。54歲的她迷上了舞蹈,每天都通過網絡自學,練習新的步伐。現在,她學會了拉丁舞、爵士舞、華爾茲,還成了回龍村舞蹈隊的隊長。

說起這個,禮堂管理員董備頗為自豪。“現在禮堂已經成為村裡人氣最旺的地標,周邊企業的員工,甚至有東錢湖、潘火等附近的居民到這裡來參加活動。”

“可持續”的文化禮堂 不添村裡負擔而且能創收

文化禮堂建起來了,如何管成了難題。

“一算嚇一跳,一年光電費就要10幾萬。”董海浩在企業工作20多年,習慣成本核算。“文化禮堂就要用起來,健身器材有了,需要專業教練,游泳池更需要專業老師,再算上保潔費用等,七七八八費用加起來一年需要60餘萬元。”

那時候,董海浩就開始算賬。“要讓文化禮堂持續辦下去,需要有人來‘買單’。”

2016年,有個專職體育老師成了“買單”的第一人。“他承包了一個暑假,招生六七百人,人氣挺旺,但成本費用很高,暑假過完,他就撂擔子不幹了。”

回龍村開始醞釀新“招數”。2017年初,所有村幹部在微信朋友圈發出一條“招募通知”:“回龍村選擇健身房、游泳池兩個功能區塊,‘試水’文化禮堂市場化運營模式,歡迎有意向的企業與個人洽談。”

消息一出,主動來洽談的就有三家專業健身機構,都想承包游泳池。但他們的要求如出一轍:一年需要20萬元的管理費。

“虧本的生意不能做,一場場談判下來,我反而有信心了,這生意肯定做得成。”企業出身的董海浩天生有一種敏銳性,文化禮堂能實現“創收”。

2017年下半年,來自鎮海的“陽光動力健身房”慕名而來。雙方談判了半年,2018年初合同生效,健身機構聘請專人負責場地保潔、設施更新、秩序維護等事務,同時每年向村集體交納16萬元租金。回龍村同意該機構在村內發展健身會員,併為他們組織的文體比賽提供場地。為確保公益性,村委會和文化禮堂理事會實施項目控制和價格控制,除游泳池和健身房外,所有場地均免費開放。參與村級志願活動的村民、外來人員,還能憑藉服務積分兌換消費卡。

效果看起來不錯:一年多來,回龍村文化禮堂實現了每天8小時運營,健身機構的工作人員將秩序維護得井井有條。

董海浩說,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這是從企業管理中借鑑的智慧。現在,文化禮堂一年產生的16萬元收益還能“反哺”文化禮堂,增加很多的功能區塊,讓文化禮堂越辦越興旺。

現代金報記者薛曹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