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縣舉辦實施“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培訓班

農村 農民 農村改革 三農 廣東扶貧 2017-06-14

6月8日,五華縣在縣黨政大樓大會堂舉辦實施“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培訓會,會議邀請了省委農辦農村改革處副處長丁豔平同志、省社科聯決策諮詢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鄭紅軍同志和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委常委、大河鎮黨委書記孫昌盛同志開班授課。該縣五套班子全體領導、廣州駐五華扶貧工作組、縣直部委辦局(含二級局)和中央、省、市屬駐五華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縣委農辦、農業局、水務局、林業局、畜牧局、住建局、國土資源局正股級以上幹部;各鎮黨委書記、鎮長,各鎮分管農辦、扶貧工作的領導以及農辦和扶貧辦主任、92個省定貧困村的支部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長、各鎮3—5個示範村的支部書記共540人蔘加了培訓會,會議由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甘飛鴻同志主持。

上午,縣委副書記傅國強同志作開班動員講話,他強調,召開培訓會是五華廣大幹部全面、準確、系統掌握相關文件精神、政策措施、先進經驗的重要舉措,各與會人員務必排除一切干擾,切實靜下心來,全情全心全力投入,認真做好聽課記錄,並且在具體工作推進過程中結合此次培訓會上領導們的重要講話精神,多思考一些存在問題、多梳理一些工作思路,進一步堅定信心,以高昂的精神狀態投入到農村“三變”改革各項工作中,確保全縣特別是試點鄉鎮農村“三變”改革順利實施、紮實推進,從而更好地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形成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五華縣舉辦實施“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培訓班

隨後,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委常委、大河鎮黨委書記孫昌盛同志作“三變”改革操作實務培訓。孫書記從“三變”改革的背景引出了實施“三變”改革的原因,如何通過全面盤活農村“三資”來激活生產要素。讓“死資源”變“活資源”、“黑資源”變“綠資源”、“冷資源”變“熱資源”、“存量資源”變“增量資源”,讓資金投入從“分散”變“集中”、從“輸血”變“造血”,推進農民持續增收、產業持續增效。同時,壯大村集體經濟,構建利益聯接機制,讓農民直接成為農村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資金鍊上的投資者和受益人,通過入股分工、平臺務工、創業就業、建強基層組織保障等方式,實現了多重收益。讓農民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實現村集體、農戶和經營主體“三位一體”“聯產聯業”“聯股聯心”,釋放產業扶貧潛能。同時還談到為什麼要盤活“三資”來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如何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並以大河鎮的成功案例,詳細介紹了大河鎮的房權入股、土地入股、資金入股的具體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同時,還詳細列舉了“十二種”入股模式和“十二種”股權形式。

下午,省委農辦農村改革處副處長丁豔平同志作“三變”改革政策解讀。丁處長從“三變”改革的宏觀背景、基本含義、重大意義、改革基礎、改革路徑等多方面給與會人員詳細詮釋了農村“三變”改革,深入講解了“三變”改革為農村發展注入新動力,詳盡分析了貴州省六盤水市“三變”改革工作經驗,融實用性、指導性、操作性於一體,使與會人員受益匪淺,同時為廣大幹部就如何開展扶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理清了思路,開闊了視野,對落實工作舉措提供了有益的學習借鑑。

隨後,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決策諮詢研究中心主任鄭紅軍同志就“三變”改革在理論上進行了深入分析。鄭主任就“三變”改革的時代背景、主要內容、哲學基礎以及“三變”對農村綜合改革的哲學啟事等方面為與會人員深入分析了開展“三變”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是淺入深出地從“三變”的理論支撐以及“三變”的主要內容,引導幹部思考農村“三變”,發人深省;同時鄭紅軍同志就正確樹立“大勢觀”,辯證處理好“八大關係”,狠抓“四個轉變”,堅持法治、守住底線,用民主的思維做到“五個務必”,督促廣大黨員幹部紮實推動“三變”和“三農”工作。

最後,甘飛鴻副縣長現場傳達了廣東省委、省政府《關於2016年各地級以上市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情況的通報》文件精神,並督促各級幫扶幹部要詳細閱讀文件,認真對照自身工作,查漏補缺,紮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五華縣扶貧辦供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