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質監局:落實“大扶貧”戰略 服務蠶桑業發展助推脫貧攻堅

農村 三農 農業 畜牧業 新華網 2017-06-01

新華網貴陽5月26日電 為深入貫徹省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奮力開創百姓福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圍繞省委省政府“大扶貧”戰略工作要求,貴州省質監局立足發揮服務桑蠶產業發展,提出“認清兩個基礎、認準四個優勢、服務四個問題、落實四項措施”工作思路,進一步為我省蠶桑產業發展搞好服務,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在基層落地落實、開花結果。

認清蠶桑產業兩個較好基礎。一是蠶桑產業基礎較好。貴州省蠶桑產業具有悠久的歷史,曾經是全國四大柞蠶產區之一。2006年,國家實施“東桑西移”工程項目以來,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制定了一系列近、遠期蠶桑發展規劃,對產業發展給予了較大的支持,目前發展態勢良好。二是蠶桑產品品質較高。我省出產的蠶繭質量很好,位於全國的前列。蠶繭清潔度和潔淨度好、出絲率高,生絲具有繭絲纖度細、一繭絲長長的特點,深受加工企業的喜愛,較多省外桑蠶公司在貴州建有的桑蠶基地。目前,我省桑樹種植面積已達到20萬畝、桑蠶養殖戶達到2萬來戶、年產蠶繭2千餘噸。

認準蠶桑產業四個發展優勢。一是自然條件優勢。貴州氣候溫暖溼潤,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全省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為15℃左右,每年的4—10月都可以養蠶產繭,生態地理環境非常適宜蠶桑產業的發展。二是資源總量優勢。全省每畝桑田平均養蠶收繭150公斤,收入6000元左右,與茶葉、菸葉產業相比較,雖然單產效益不及,但該產業具有不受區域限制及不受土地條件限制特點,能充分發揮全省宜林荒山荒地1042萬畝的優勢。三是人力資源優勢。蠶桑產業具有桑樹壽命長、摘桑養蠶勞動強度不大的特點,結合貴州農村地區留守人員勞動力足夠支撐的實際情況,蠶桑產業可發展為一種為農村留守群體提供快速、高效、穩定經濟收入的渠道。四是發展前景優勢。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絲綢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佔有70%以上的國際市場份額,擁有比較穩定的繭絲和絲綢需求市場。蠶桑產業還高度切合當前綠色發展理念,蠶蛹為高蛋白食品原材料,桑葉為桑芽茶原材料,桑果為桑果果酒原材料,桑樹園為綠色郊遊資源,等等。

服務蠶桑產業發展面臨的四個問題。一是服務蠶桑業基礎設施不足、抵禦自然風險不強的問題。主要是通過聯合農業、林業部門力量,舉辦標準化種植和養殖培訓班壯大蠶桑業從業人員知識技術能力,推動提高蠶桑業科學化種養殖水平;二是服務蠶業發展標準化程度不高的問題。發揮標準化部門優勢力量,提煉傳統蠶桑行業優點結合當前市場要求,制定技術標準,推動蠶桑產業逐步向蠶桑標準化種植、桑蠶標準化養殖、蠶桑產品品牌化生產靠近;三是服務桑蠶產業群眾積極性不高的問題。積極爭取國家纖檢局優惠扶持政策,培育蠶桑致富帶頭人帶頭致富、帶動致富、帶領致富;四是服務蠶桑產品開發不足的問題。發揮地理產品、名牌產品、產品質量檢測優勢,引領行業領先公司開發出貴州名牌、貴州品牌,高起點推動蠶桑產品深度開發。

搞好四個方面的服務工作助推蠶桑產業快速發展。一是協調多部門合作,及時解決蠶桑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共同努力做好做大我省蠶桑業基礎,做優我省蠶繭質量,奮力推動蠶桑產業成為我省繼煙、酒、茶、民族醫藥、旅遊以外的又一張名片,為實現同步全面小康添磚加瓦。二是引導名優企業加強對蠶桑業綜合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大蠶桑產業上下游產品開發力度,將傳統的桑蠶生產改造提升成為現代蠶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三是協調質監、農業、商務、科研等職能部門加大對桑蠶產業的扶持,在蠶桑標準化種植、桑蠶標準化養殖、產品標準化生產等方面提供指導和服務,提供產品便利的檢驗檢測服務,幫助蠶桑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四是加大省局質量管理部門對企業的幫扶力度,從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和產品標準要求等方面服務企業,幫助企業強化質量意識、提升質量水平,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趙曉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