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曾經,我是一個農村人——不過我稱不上真正的農村人,因為我的農村生活只是停留在上高中前。如今,我似乎是城市裡的人了——其實不是我跳出了農村,而是我們的村莊拆遷了,整體轉變為城裡人了。回首往事,感慨歲月已老,昔日不再。

一、跳出農門一波三折

因為知道農村的苦,特別是幹農活的累,所以我小時候每次幹農活的時候,都想著必須“跳出農門”,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其實,由於我長期讀書,幹農活的時間並不長,但每次割麥、割稻、插秧、噴藥水,我都覺得這簡直無法忍受。而要改變這樣的命運,唯一的辦法就是:好好讀書。這是我那時簡單的想法。

1985年,我初中畢業時,我迷迷糊糊報考了師範(中師)——那時考上師範,不僅可以轉戶口(俗稱國家戶口),讀書也是免費的,畢業還能包分配。遺憾的是,由於我先天缺乏音樂細胞,在面試環節不會跟著風琴哼唱,我也就只能與師範告別了。這是第一次選擇失敗。

然後我就上了縣裡的重點高中,過上了寄宿的生活,每個月回家一趟,農村生活也只是寒暑假有點經歷。後來上了大學,農村戶口也遷移到城市。儘管不是理想中的學校,但好歹也算是上了大學。記得那一年,我們大隊裡(後來稱為村委會)有史以來出現了首批大學生,為此,還特地獎勵了我們三個考上大學的每人200元,這在當時也是很大一筆數字了!這是第二次選擇,從此,我跳出了農門。

1990年工作以後,我先是在縣裡的一箇中學任教,四年以後調回家鄉的中學。第二年(1995年),我的家鄉被劃入高新開發區,所有的原住民均就地轉為城市戶口,從農村人轉為“城裡人”,土地被徵用了,老房子被拆了,集中安置到了新建的小區裡,從此,我們真正脫離了農村生活。這一年,我把戶口也遷回了小區。這是第三次選擇,從此,我不再有記憶中的農村了。

二、難忘艱苦生活

從農村出來的人,才真正知道農村生活的艱苦。那個年代,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只有一條“種田”,所以農村生活用一個概括就是“苦”。

“民以食為天”。

記憶中,在生產隊的時候,我家因為人口多、勞動力少,入不敷出,幾乎年年都是隊裡的“超支戶”,魚肉之類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可以奢望一點,甚至連食用油也是少得可憐。那是,吃飯問題是第一大問題。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了分田到戶的做法,我們的吃飯問題才逐步得到解決。那時的農業產量比較低的,肥料主要是有機肥,羊圈豬圈裡的糞,是最好的肥料,還要加上草堆草灰之類的植物肥。雖然有化肥,可是需要現金去購買的,哪來的現金呢?所以,化肥總是要省著點用的。土地承包幾年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農村上的生活有所改觀了,大家能吃上飯了,有時候也可以奢侈地買點肉回來吃了。(計劃經濟時代,買肉也需要有肉票的。)至於後來的生活,我就不用多說了。

“穿新衣是大喜事”。

解決了吃飯問題,自然連帶著穿衣問題了。小時候,因為家裡窮,做一件新衣服也就是一件大事了。那時候不知道有沒有裁縫店或者服裝店(我們好像沒有去過服裝店),我們大隊裡有一個老裁縫,如果有人家要做衣服,裁縫就挑著縫紉機,上門量身定做新衣服。家裡有匠人在,自然要買些魚肉回來的。據說那時匠人也有規矩:魚肉不可在第一天就吃,必須要完工那天才能動筷子。所以,在收工那天,大家都很開心,特別是小孩子,一方面是過年的時候有新衣服穿了(平時當然是捨不得穿的,新衣服就是為了過年準備的,這是幾個月前甚至是一年前就計劃好的),另一方面是可以享受一點美食。在做新衣服方面,父母首先考慮的是滿足孩子的慾望,自己往往捨不得做一件新衣服,孩子的念想總是要儘量實現的。如果孩子比較多,那新衣服就要稍微做大一點,這樣可以穿上幾年;衣服穿不下了,可以給弟弟妹妹們穿;破了補補,仍舊可以穿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當然,後來一切都好起來了,穿衣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樓上樓下的理想生活”。

小時候,我們住的房子是平房,一層兩間。一間是正屋,前面是客廳,有八仙桌和長臺,後面是廚房。另一間,前面是臥室,再用木頭搭一個閣樓,也可以睡覺,後面是豬圈和羊圈。地面是泥土的,幾十年的踩踏,光滑得如水泥地面,如果有某個地方凹下去了,就用泥土填補一下。牆面是石灰塗的,用“植筋”(至今不知道這個詞語應該怎樣寫)和石灰攪拌而成,既光滑又牢固。

後來,我們用了幾年時間,慢慢地也造了三層樓,從此,過上了小時候的夢想生活——“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中的“樓上”、“電燈”。說到“電燈”,其實不是住進樓房才有的。早在平房的時候就有了電燈,只是那時候經常會停電,加上電費也比較貴,所以我們常用的是“沼氣燈”。(知道這個東西的人,顯然有代入感了。那時候,為了更好處理肥料和解決電力緊張的問題,農村上家家都挖了沼氣池,把草料放進沼氣池發酵,產生沼氣,用來照明,廢料作為肥料使用)

“腳力雖健頗費鞋”。

小時候,鞋子大多是自制的,從納鞋底和上鞋幫,一針一線,都凝聚的母親的心血。布鞋穿得舒服,可是經不起長時間穿,所以這樣的鞋子,我們不是很捨得穿的。冬天的棉鞋更是珍貴,所以我們通常要用“蒲鞋”來代替。蒲鞋穿得比較暖和,可惜因為是蒲草做的,自然是不能在雨天或溼地上行走,只適合在家穿穿。夏天,我們可以赤腳走在路上,地面很燙,走路特別快,腳力就是這樣練出來的。冬天,一下雨雪就有點受罪了,上學的時候只有淺幫的雨鞋(往往要自己補幾次,連我都學會了修補),鞋子裡進水是太尋常了,我們的土辦法就是在雨鞋裡塞稻草,到了學校後把已經溼透的稻草拿掉,換上乾的稻草。最神氣的鞋子,起初可能是解放鞋了,軍綠色,穿在腳上,特別神氣。後來就有了球鞋,最流行的是白球鞋,那是捨不得穿的。當然,後來(90年代)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鞋子了。

三、追憶簡單日子

說完農村生活的“艱苦”,也得說說當年農村生活的“簡單”——憶苦思甜,那是必須的。簡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物質方面,精神方面。

物質方面的簡單,上文已經嘮叨了很多,不過我在敘述的時候,已經全然沒有了當年的苦澀與酸楚——那些已經過去的事情,永遠存在於歷史中,我們不會再經歷了,我們的子孫輩更不會再經歷了。即使如此,何必我們要悲悲慼慼?

所以,我們就重點追憶精神方面的“簡單”了。說是“簡單”,其實是單純,甚至於可以用“淳樸”來形容。因為物質的匱乏,而且大多數人家都是這樣的艱難,所以,那時候人們的精神生活很簡單。

小時候,有一本小人書看看,都覺得是無比的高興。記得每次父母帶我去外婆家,要經過三井供銷社,那櫃檯裡擺放著小人書——那是很有魅力的東西——跟著玻璃櫃臺,我會一個一個封面看過去,內心裡只有一個願望:買一本好好看看。那時的營業員,是不允許你先翻一遍書再買的,你看上哪一本書,他就拿那一本出來,然後付錢。如果你想翻看了再買,營業員就不開心了。我記得最清楚的一次經歷就是,我看了好長時間,最後選了一本《勇往直前》的小人書,封面上看起來是打仗的(小時候就喜歡戰爭類的小人書),可是拿出來後,卻發現不是打仗的,而是講的社會主義建設的事情(具體內容我已經不記得了),非常失望,又無可奈何(拿出來就不能退了)。

那時候,書很缺乏(其實不是沒有書,而是買不起書),所以只要有字的書,都會拿來看——這情景,和清朝袁枚說“書非借不能讀也”是完全相反的,正因為沒書讀,所以只好借書讀。初三的時候,班級裡有富豪有一本《七劍下天山》的書,好像不完整,大家都預定了很長時間才能拿到手翻看的。後來,有條件買書看了,我卻再也沒有去買這本書看,這倒應了“書非借不能讀也”的道理了。

除了讀書,其他樂事就是聽收音機和看電視了。我叔叔家很早就買了一臺收音機,最好聽的就是廣播劇和評書了,比如《夜幕下的哈爾濱》(能記得名字的也就這個了,其他的《說岳全傳》已經記不清是當時聽的還是後來聽的)。看電視已經是後來的事情了。在我讀小學的時候,我們村上就有了第一臺電視機,黑白電視機,屏幕很小,節目很少,記得斷斷續續看過的有《阿里森敢死隊》《姿三四郎》等。每天傍晚,我就盼望著早點吃晚飯,然後搬著小凳子,到村上人家門口去看電視。這樣的場景,恐怕不是農村人,是想象不出來的。

最讓人興奮的,就是看“野電影”。那時候,去影劇院去看電影是太奢侈的事情了,那可能存在於城市裡或者書上、電影裡的。農村上,有時候也會放電影,因為在野外放映而且沒有規律,所以我們稱為“野電影”,節目以紅色題材為主,比如《地道戰》《鐵道游擊隊》《紅孩兒》等,實在是太好看了。(這裡插播一句:那時我還小,很任性,常常在路上與姐姐們鬧彆扭,回家的路上還會困得閉著眼拉著他們的手走……哎,家醜不可外揚啊)

還有很多“簡單”的回憶,比如“打牌片”不小心把指甲弄傷了(要用手扇牌片),“彈彈子”(玻璃珠),“啪啪子槍”(用竹子做槍管,用筷子做撞針,用一種樹上的果子做子彈),“烏泥槍”(用大河邊的烏泥捏一把槍),“鏈條槍”(用火柴做子彈)……

宋朝的陳杰寫了一首詩《仲宣樓》,詩曰:“崢嶸歲月欺人事,浩蕩乾坤入客愁。”意思是說:不平凡的歲月總是容易辜負人,浩蕩乾坤總是容易引起過客遊子的鄉愁。

憶苦思甜,怎一個情字了得?

寫到這裡,我必須剎車了——往事歷歷在目,片言隻語實在無法表達清楚。待以後又有感悟了,繼續回憶吧。

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

"

曾經,我是一個農村人——不過我稱不上真正的農村人,因為我的農村生活只是停留在上高中前。如今,我似乎是城市裡的人了——其實不是我跳出了農村,而是我們的村莊拆遷了,整體轉變為城裡人了。回首往事,感慨歲月已老,昔日不再。

一、跳出農門一波三折

因為知道農村的苦,特別是幹農活的累,所以我小時候每次幹農活的時候,都想著必須“跳出農門”,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其實,由於我長期讀書,幹農活的時間並不長,但每次割麥、割稻、插秧、噴藥水,我都覺得這簡直無法忍受。而要改變這樣的命運,唯一的辦法就是:好好讀書。這是我那時簡單的想法。

1985年,我初中畢業時,我迷迷糊糊報考了師範(中師)——那時考上師範,不僅可以轉戶口(俗稱國家戶口),讀書也是免費的,畢業還能包分配。遺憾的是,由於我先天缺乏音樂細胞,在面試環節不會跟著風琴哼唱,我也就只能與師範告別了。這是第一次選擇失敗。

然後我就上了縣裡的重點高中,過上了寄宿的生活,每個月回家一趟,農村生活也只是寒暑假有點經歷。後來上了大學,農村戶口也遷移到城市。儘管不是理想中的學校,但好歹也算是上了大學。記得那一年,我們大隊裡(後來稱為村委會)有史以來出現了首批大學生,為此,還特地獎勵了我們三個考上大學的每人200元,這在當時也是很大一筆數字了!這是第二次選擇,從此,我跳出了農門。

1990年工作以後,我先是在縣裡的一箇中學任教,四年以後調回家鄉的中學。第二年(1995年),我的家鄉被劃入高新開發區,所有的原住民均就地轉為城市戶口,從農村人轉為“城裡人”,土地被徵用了,老房子被拆了,集中安置到了新建的小區裡,從此,我們真正脫離了農村生活。這一年,我把戶口也遷回了小區。這是第三次選擇,從此,我不再有記憶中的農村了。

二、難忘艱苦生活

從農村出來的人,才真正知道農村生活的艱苦。那個年代,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只有一條“種田”,所以農村生活用一個概括就是“苦”。

“民以食為天”。

記憶中,在生產隊的時候,我家因為人口多、勞動力少,入不敷出,幾乎年年都是隊裡的“超支戶”,魚肉之類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可以奢望一點,甚至連食用油也是少得可憐。那是,吃飯問題是第一大問題。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了分田到戶的做法,我們的吃飯問題才逐步得到解決。那時的農業產量比較低的,肥料主要是有機肥,羊圈豬圈裡的糞,是最好的肥料,還要加上草堆草灰之類的植物肥。雖然有化肥,可是需要現金去購買的,哪來的現金呢?所以,化肥總是要省著點用的。土地承包幾年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農村上的生活有所改觀了,大家能吃上飯了,有時候也可以奢侈地買點肉回來吃了。(計劃經濟時代,買肉也需要有肉票的。)至於後來的生活,我就不用多說了。

“穿新衣是大喜事”。

解決了吃飯問題,自然連帶著穿衣問題了。小時候,因為家裡窮,做一件新衣服也就是一件大事了。那時候不知道有沒有裁縫店或者服裝店(我們好像沒有去過服裝店),我們大隊裡有一個老裁縫,如果有人家要做衣服,裁縫就挑著縫紉機,上門量身定做新衣服。家裡有匠人在,自然要買些魚肉回來的。據說那時匠人也有規矩:魚肉不可在第一天就吃,必須要完工那天才能動筷子。所以,在收工那天,大家都很開心,特別是小孩子,一方面是過年的時候有新衣服穿了(平時當然是捨不得穿的,新衣服就是為了過年準備的,這是幾個月前甚至是一年前就計劃好的),另一方面是可以享受一點美食。在做新衣服方面,父母首先考慮的是滿足孩子的慾望,自己往往捨不得做一件新衣服,孩子的念想總是要儘量實現的。如果孩子比較多,那新衣服就要稍微做大一點,這樣可以穿上幾年;衣服穿不下了,可以給弟弟妹妹們穿;破了補補,仍舊可以穿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當然,後來一切都好起來了,穿衣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樓上樓下的理想生活”。

小時候,我們住的房子是平房,一層兩間。一間是正屋,前面是客廳,有八仙桌和長臺,後面是廚房。另一間,前面是臥室,再用木頭搭一個閣樓,也可以睡覺,後面是豬圈和羊圈。地面是泥土的,幾十年的踩踏,光滑得如水泥地面,如果有某個地方凹下去了,就用泥土填補一下。牆面是石灰塗的,用“植筋”(至今不知道這個詞語應該怎樣寫)和石灰攪拌而成,既光滑又牢固。

後來,我們用了幾年時間,慢慢地也造了三層樓,從此,過上了小時候的夢想生活——“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中的“樓上”、“電燈”。說到“電燈”,其實不是住進樓房才有的。早在平房的時候就有了電燈,只是那時候經常會停電,加上電費也比較貴,所以我們常用的是“沼氣燈”。(知道這個東西的人,顯然有代入感了。那時候,為了更好處理肥料和解決電力緊張的問題,農村上家家都挖了沼氣池,把草料放進沼氣池發酵,產生沼氣,用來照明,廢料作為肥料使用)

“腳力雖健頗費鞋”。

小時候,鞋子大多是自制的,從納鞋底和上鞋幫,一針一線,都凝聚的母親的心血。布鞋穿得舒服,可是經不起長時間穿,所以這樣的鞋子,我們不是很捨得穿的。冬天的棉鞋更是珍貴,所以我們通常要用“蒲鞋”來代替。蒲鞋穿得比較暖和,可惜因為是蒲草做的,自然是不能在雨天或溼地上行走,只適合在家穿穿。夏天,我們可以赤腳走在路上,地面很燙,走路特別快,腳力就是這樣練出來的。冬天,一下雨雪就有點受罪了,上學的時候只有淺幫的雨鞋(往往要自己補幾次,連我都學會了修補),鞋子裡進水是太尋常了,我們的土辦法就是在雨鞋裡塞稻草,到了學校後把已經溼透的稻草拿掉,換上乾的稻草。最神氣的鞋子,起初可能是解放鞋了,軍綠色,穿在腳上,特別神氣。後來就有了球鞋,最流行的是白球鞋,那是捨不得穿的。當然,後來(90年代)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鞋子了。

三、追憶簡單日子

說完農村生活的“艱苦”,也得說說當年農村生活的“簡單”——憶苦思甜,那是必須的。簡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物質方面,精神方面。

物質方面的簡單,上文已經嘮叨了很多,不過我在敘述的時候,已經全然沒有了當年的苦澀與酸楚——那些已經過去的事情,永遠存在於歷史中,我們不會再經歷了,我們的子孫輩更不會再經歷了。即使如此,何必我們要悲悲慼慼?

所以,我們就重點追憶精神方面的“簡單”了。說是“簡單”,其實是單純,甚至於可以用“淳樸”來形容。因為物質的匱乏,而且大多數人家都是這樣的艱難,所以,那時候人們的精神生活很簡單。

小時候,有一本小人書看看,都覺得是無比的高興。記得每次父母帶我去外婆家,要經過三井供銷社,那櫃檯裡擺放著小人書——那是很有魅力的東西——跟著玻璃櫃臺,我會一個一個封面看過去,內心裡只有一個願望:買一本好好看看。那時的營業員,是不允許你先翻一遍書再買的,你看上哪一本書,他就拿那一本出來,然後付錢。如果你想翻看了再買,營業員就不開心了。我記得最清楚的一次經歷就是,我看了好長時間,最後選了一本《勇往直前》的小人書,封面上看起來是打仗的(小時候就喜歡戰爭類的小人書),可是拿出來後,卻發現不是打仗的,而是講的社會主義建設的事情(具體內容我已經不記得了),非常失望,又無可奈何(拿出來就不能退了)。

那時候,書很缺乏(其實不是沒有書,而是買不起書),所以只要有字的書,都會拿來看——這情景,和清朝袁枚說“書非借不能讀也”是完全相反的,正因為沒書讀,所以只好借書讀。初三的時候,班級裡有富豪有一本《七劍下天山》的書,好像不完整,大家都預定了很長時間才能拿到手翻看的。後來,有條件買書看了,我卻再也沒有去買這本書看,這倒應了“書非借不能讀也”的道理了。

除了讀書,其他樂事就是聽收音機和看電視了。我叔叔家很早就買了一臺收音機,最好聽的就是廣播劇和評書了,比如《夜幕下的哈爾濱》(能記得名字的也就這個了,其他的《說岳全傳》已經記不清是當時聽的還是後來聽的)。看電視已經是後來的事情了。在我讀小學的時候,我們村上就有了第一臺電視機,黑白電視機,屏幕很小,節目很少,記得斷斷續續看過的有《阿里森敢死隊》《姿三四郎》等。每天傍晚,我就盼望著早點吃晚飯,然後搬著小凳子,到村上人家門口去看電視。這樣的場景,恐怕不是農村人,是想象不出來的。

最讓人興奮的,就是看“野電影”。那時候,去影劇院去看電影是太奢侈的事情了,那可能存在於城市裡或者書上、電影裡的。農村上,有時候也會放電影,因為在野外放映而且沒有規律,所以我們稱為“野電影”,節目以紅色題材為主,比如《地道戰》《鐵道游擊隊》《紅孩兒》等,實在是太好看了。(這裡插播一句:那時我還小,很任性,常常在路上與姐姐們鬧彆扭,回家的路上還會困得閉著眼拉著他們的手走……哎,家醜不可外揚啊)

還有很多“簡單”的回憶,比如“打牌片”不小心把指甲弄傷了(要用手扇牌片),“彈彈子”(玻璃珠),“啪啪子槍”(用竹子做槍管,用筷子做撞針,用一種樹上的果子做子彈),“烏泥槍”(用大河邊的烏泥捏一把槍),“鏈條槍”(用火柴做子彈)……

宋朝的陳杰寫了一首詩《仲宣樓》,詩曰:“崢嶸歲月欺人事,浩蕩乾坤入客愁。”意思是說:不平凡的歲月總是容易辜負人,浩蕩乾坤總是容易引起過客遊子的鄉愁。

憶苦思甜,怎一個情字了得?

寫到這裡,我必須剎車了——往事歷歷在目,片言隻語實在無法表達清楚。待以後又有感悟了,繼續回憶吧。

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曾經,我是一個農村人——不過我稱不上真正的農村人,因為我的農村生活只是停留在上高中前。如今,我似乎是城市裡的人了——其實不是我跳出了農村,而是我們的村莊拆遷了,整體轉變為城裡人了。回首往事,感慨歲月已老,昔日不再。

一、跳出農門一波三折

因為知道農村的苦,特別是幹農活的累,所以我小時候每次幹農活的時候,都想著必須“跳出農門”,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其實,由於我長期讀書,幹農活的時間並不長,但每次割麥、割稻、插秧、噴藥水,我都覺得這簡直無法忍受。而要改變這樣的命運,唯一的辦法就是:好好讀書。這是我那時簡單的想法。

1985年,我初中畢業時,我迷迷糊糊報考了師範(中師)——那時考上師範,不僅可以轉戶口(俗稱國家戶口),讀書也是免費的,畢業還能包分配。遺憾的是,由於我先天缺乏音樂細胞,在面試環節不會跟著風琴哼唱,我也就只能與師範告別了。這是第一次選擇失敗。

然後我就上了縣裡的重點高中,過上了寄宿的生活,每個月回家一趟,農村生活也只是寒暑假有點經歷。後來上了大學,農村戶口也遷移到城市。儘管不是理想中的學校,但好歹也算是上了大學。記得那一年,我們大隊裡(後來稱為村委會)有史以來出現了首批大學生,為此,還特地獎勵了我們三個考上大學的每人200元,這在當時也是很大一筆數字了!這是第二次選擇,從此,我跳出了農門。

1990年工作以後,我先是在縣裡的一箇中學任教,四年以後調回家鄉的中學。第二年(1995年),我的家鄉被劃入高新開發區,所有的原住民均就地轉為城市戶口,從農村人轉為“城裡人”,土地被徵用了,老房子被拆了,集中安置到了新建的小區裡,從此,我們真正脫離了農村生活。這一年,我把戶口也遷回了小區。這是第三次選擇,從此,我不再有記憶中的農村了。

二、難忘艱苦生活

從農村出來的人,才真正知道農村生活的艱苦。那個年代,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只有一條“種田”,所以農村生活用一個概括就是“苦”。

“民以食為天”。

記憶中,在生產隊的時候,我家因為人口多、勞動力少,入不敷出,幾乎年年都是隊裡的“超支戶”,魚肉之類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可以奢望一點,甚至連食用油也是少得可憐。那是,吃飯問題是第一大問題。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了分田到戶的做法,我們的吃飯問題才逐步得到解決。那時的農業產量比較低的,肥料主要是有機肥,羊圈豬圈裡的糞,是最好的肥料,還要加上草堆草灰之類的植物肥。雖然有化肥,可是需要現金去購買的,哪來的現金呢?所以,化肥總是要省著點用的。土地承包幾年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農村上的生活有所改觀了,大家能吃上飯了,有時候也可以奢侈地買點肉回來吃了。(計劃經濟時代,買肉也需要有肉票的。)至於後來的生活,我就不用多說了。

“穿新衣是大喜事”。

解決了吃飯問題,自然連帶著穿衣問題了。小時候,因為家裡窮,做一件新衣服也就是一件大事了。那時候不知道有沒有裁縫店或者服裝店(我們好像沒有去過服裝店),我們大隊裡有一個老裁縫,如果有人家要做衣服,裁縫就挑著縫紉機,上門量身定做新衣服。家裡有匠人在,自然要買些魚肉回來的。據說那時匠人也有規矩:魚肉不可在第一天就吃,必須要完工那天才能動筷子。所以,在收工那天,大家都很開心,特別是小孩子,一方面是過年的時候有新衣服穿了(平時當然是捨不得穿的,新衣服就是為了過年準備的,這是幾個月前甚至是一年前就計劃好的),另一方面是可以享受一點美食。在做新衣服方面,父母首先考慮的是滿足孩子的慾望,自己往往捨不得做一件新衣服,孩子的念想總是要儘量實現的。如果孩子比較多,那新衣服就要稍微做大一點,這樣可以穿上幾年;衣服穿不下了,可以給弟弟妹妹們穿;破了補補,仍舊可以穿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當然,後來一切都好起來了,穿衣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樓上樓下的理想生活”。

小時候,我們住的房子是平房,一層兩間。一間是正屋,前面是客廳,有八仙桌和長臺,後面是廚房。另一間,前面是臥室,再用木頭搭一個閣樓,也可以睡覺,後面是豬圈和羊圈。地面是泥土的,幾十年的踩踏,光滑得如水泥地面,如果有某個地方凹下去了,就用泥土填補一下。牆面是石灰塗的,用“植筋”(至今不知道這個詞語應該怎樣寫)和石灰攪拌而成,既光滑又牢固。

後來,我們用了幾年時間,慢慢地也造了三層樓,從此,過上了小時候的夢想生活——“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中的“樓上”、“電燈”。說到“電燈”,其實不是住進樓房才有的。早在平房的時候就有了電燈,只是那時候經常會停電,加上電費也比較貴,所以我們常用的是“沼氣燈”。(知道這個東西的人,顯然有代入感了。那時候,為了更好處理肥料和解決電力緊張的問題,農村上家家都挖了沼氣池,把草料放進沼氣池發酵,產生沼氣,用來照明,廢料作為肥料使用)

“腳力雖健頗費鞋”。

小時候,鞋子大多是自制的,從納鞋底和上鞋幫,一針一線,都凝聚的母親的心血。布鞋穿得舒服,可是經不起長時間穿,所以這樣的鞋子,我們不是很捨得穿的。冬天的棉鞋更是珍貴,所以我們通常要用“蒲鞋”來代替。蒲鞋穿得比較暖和,可惜因為是蒲草做的,自然是不能在雨天或溼地上行走,只適合在家穿穿。夏天,我們可以赤腳走在路上,地面很燙,走路特別快,腳力就是這樣練出來的。冬天,一下雨雪就有點受罪了,上學的時候只有淺幫的雨鞋(往往要自己補幾次,連我都學會了修補),鞋子裡進水是太尋常了,我們的土辦法就是在雨鞋裡塞稻草,到了學校後把已經溼透的稻草拿掉,換上乾的稻草。最神氣的鞋子,起初可能是解放鞋了,軍綠色,穿在腳上,特別神氣。後來就有了球鞋,最流行的是白球鞋,那是捨不得穿的。當然,後來(90年代)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鞋子了。

三、追憶簡單日子

說完農村生活的“艱苦”,也得說說當年農村生活的“簡單”——憶苦思甜,那是必須的。簡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物質方面,精神方面。

物質方面的簡單,上文已經嘮叨了很多,不過我在敘述的時候,已經全然沒有了當年的苦澀與酸楚——那些已經過去的事情,永遠存在於歷史中,我們不會再經歷了,我們的子孫輩更不會再經歷了。即使如此,何必我們要悲悲慼慼?

所以,我們就重點追憶精神方面的“簡單”了。說是“簡單”,其實是單純,甚至於可以用“淳樸”來形容。因為物質的匱乏,而且大多數人家都是這樣的艱難,所以,那時候人們的精神生活很簡單。

小時候,有一本小人書看看,都覺得是無比的高興。記得每次父母帶我去外婆家,要經過三井供銷社,那櫃檯裡擺放著小人書——那是很有魅力的東西——跟著玻璃櫃臺,我會一個一個封面看過去,內心裡只有一個願望:買一本好好看看。那時的營業員,是不允許你先翻一遍書再買的,你看上哪一本書,他就拿那一本出來,然後付錢。如果你想翻看了再買,營業員就不開心了。我記得最清楚的一次經歷就是,我看了好長時間,最後選了一本《勇往直前》的小人書,封面上看起來是打仗的(小時候就喜歡戰爭類的小人書),可是拿出來後,卻發現不是打仗的,而是講的社會主義建設的事情(具體內容我已經不記得了),非常失望,又無可奈何(拿出來就不能退了)。

那時候,書很缺乏(其實不是沒有書,而是買不起書),所以只要有字的書,都會拿來看——這情景,和清朝袁枚說“書非借不能讀也”是完全相反的,正因為沒書讀,所以只好借書讀。初三的時候,班級裡有富豪有一本《七劍下天山》的書,好像不完整,大家都預定了很長時間才能拿到手翻看的。後來,有條件買書看了,我卻再也沒有去買這本書看,這倒應了“書非借不能讀也”的道理了。

除了讀書,其他樂事就是聽收音機和看電視了。我叔叔家很早就買了一臺收音機,最好聽的就是廣播劇和評書了,比如《夜幕下的哈爾濱》(能記得名字的也就這個了,其他的《說岳全傳》已經記不清是當時聽的還是後來聽的)。看電視已經是後來的事情了。在我讀小學的時候,我們村上就有了第一臺電視機,黑白電視機,屏幕很小,節目很少,記得斷斷續續看過的有《阿里森敢死隊》《姿三四郎》等。每天傍晚,我就盼望著早點吃晚飯,然後搬著小凳子,到村上人家門口去看電視。這樣的場景,恐怕不是農村人,是想象不出來的。

最讓人興奮的,就是看“野電影”。那時候,去影劇院去看電影是太奢侈的事情了,那可能存在於城市裡或者書上、電影裡的。農村上,有時候也會放電影,因為在野外放映而且沒有規律,所以我們稱為“野電影”,節目以紅色題材為主,比如《地道戰》《鐵道游擊隊》《紅孩兒》等,實在是太好看了。(這裡插播一句:那時我還小,很任性,常常在路上與姐姐們鬧彆扭,回家的路上還會困得閉著眼拉著他們的手走……哎,家醜不可外揚啊)

還有很多“簡單”的回憶,比如“打牌片”不小心把指甲弄傷了(要用手扇牌片),“彈彈子”(玻璃珠),“啪啪子槍”(用竹子做槍管,用筷子做撞針,用一種樹上的果子做子彈),“烏泥槍”(用大河邊的烏泥捏一把槍),“鏈條槍”(用火柴做子彈)……

宋朝的陳杰寫了一首詩《仲宣樓》,詩曰:“崢嶸歲月欺人事,浩蕩乾坤入客愁。”意思是說:不平凡的歲月總是容易辜負人,浩蕩乾坤總是容易引起過客遊子的鄉愁。

憶苦思甜,怎一個情字了得?

寫到這裡,我必須剎車了——往事歷歷在目,片言隻語實在無法表達清楚。待以後又有感悟了,繼續回憶吧。

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曾經,我是一個農村人——不過我稱不上真正的農村人,因為我的農村生活只是停留在上高中前。如今,我似乎是城市裡的人了——其實不是我跳出了農村,而是我們的村莊拆遷了,整體轉變為城裡人了。回首往事,感慨歲月已老,昔日不再。

一、跳出農門一波三折

因為知道農村的苦,特別是幹農活的累,所以我小時候每次幹農活的時候,都想著必須“跳出農門”,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其實,由於我長期讀書,幹農活的時間並不長,但每次割麥、割稻、插秧、噴藥水,我都覺得這簡直無法忍受。而要改變這樣的命運,唯一的辦法就是:好好讀書。這是我那時簡單的想法。

1985年,我初中畢業時,我迷迷糊糊報考了師範(中師)——那時考上師範,不僅可以轉戶口(俗稱國家戶口),讀書也是免費的,畢業還能包分配。遺憾的是,由於我先天缺乏音樂細胞,在面試環節不會跟著風琴哼唱,我也就只能與師範告別了。這是第一次選擇失敗。

然後我就上了縣裡的重點高中,過上了寄宿的生活,每個月回家一趟,農村生活也只是寒暑假有點經歷。後來上了大學,農村戶口也遷移到城市。儘管不是理想中的學校,但好歹也算是上了大學。記得那一年,我們大隊裡(後來稱為村委會)有史以來出現了首批大學生,為此,還特地獎勵了我們三個考上大學的每人200元,這在當時也是很大一筆數字了!這是第二次選擇,從此,我跳出了農門。

1990年工作以後,我先是在縣裡的一箇中學任教,四年以後調回家鄉的中學。第二年(1995年),我的家鄉被劃入高新開發區,所有的原住民均就地轉為城市戶口,從農村人轉為“城裡人”,土地被徵用了,老房子被拆了,集中安置到了新建的小區裡,從此,我們真正脫離了農村生活。這一年,我把戶口也遷回了小區。這是第三次選擇,從此,我不再有記憶中的農村了。

二、難忘艱苦生活

從農村出來的人,才真正知道農村生活的艱苦。那個年代,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只有一條“種田”,所以農村生活用一個概括就是“苦”。

“民以食為天”。

記憶中,在生產隊的時候,我家因為人口多、勞動力少,入不敷出,幾乎年年都是隊裡的“超支戶”,魚肉之類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可以奢望一點,甚至連食用油也是少得可憐。那是,吃飯問題是第一大問題。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了分田到戶的做法,我們的吃飯問題才逐步得到解決。那時的農業產量比較低的,肥料主要是有機肥,羊圈豬圈裡的糞,是最好的肥料,還要加上草堆草灰之類的植物肥。雖然有化肥,可是需要現金去購買的,哪來的現金呢?所以,化肥總是要省著點用的。土地承包幾年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農村上的生活有所改觀了,大家能吃上飯了,有時候也可以奢侈地買點肉回來吃了。(計劃經濟時代,買肉也需要有肉票的。)至於後來的生活,我就不用多說了。

“穿新衣是大喜事”。

解決了吃飯問題,自然連帶著穿衣問題了。小時候,因為家裡窮,做一件新衣服也就是一件大事了。那時候不知道有沒有裁縫店或者服裝店(我們好像沒有去過服裝店),我們大隊裡有一個老裁縫,如果有人家要做衣服,裁縫就挑著縫紉機,上門量身定做新衣服。家裡有匠人在,自然要買些魚肉回來的。據說那時匠人也有規矩:魚肉不可在第一天就吃,必須要完工那天才能動筷子。所以,在收工那天,大家都很開心,特別是小孩子,一方面是過年的時候有新衣服穿了(平時當然是捨不得穿的,新衣服就是為了過年準備的,這是幾個月前甚至是一年前就計劃好的),另一方面是可以享受一點美食。在做新衣服方面,父母首先考慮的是滿足孩子的慾望,自己往往捨不得做一件新衣服,孩子的念想總是要儘量實現的。如果孩子比較多,那新衣服就要稍微做大一點,這樣可以穿上幾年;衣服穿不下了,可以給弟弟妹妹們穿;破了補補,仍舊可以穿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當然,後來一切都好起來了,穿衣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樓上樓下的理想生活”。

小時候,我們住的房子是平房,一層兩間。一間是正屋,前面是客廳,有八仙桌和長臺,後面是廚房。另一間,前面是臥室,再用木頭搭一個閣樓,也可以睡覺,後面是豬圈和羊圈。地面是泥土的,幾十年的踩踏,光滑得如水泥地面,如果有某個地方凹下去了,就用泥土填補一下。牆面是石灰塗的,用“植筋”(至今不知道這個詞語應該怎樣寫)和石灰攪拌而成,既光滑又牢固。

後來,我們用了幾年時間,慢慢地也造了三層樓,從此,過上了小時候的夢想生活——“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中的“樓上”、“電燈”。說到“電燈”,其實不是住進樓房才有的。早在平房的時候就有了電燈,只是那時候經常會停電,加上電費也比較貴,所以我們常用的是“沼氣燈”。(知道這個東西的人,顯然有代入感了。那時候,為了更好處理肥料和解決電力緊張的問題,農村上家家都挖了沼氣池,把草料放進沼氣池發酵,產生沼氣,用來照明,廢料作為肥料使用)

“腳力雖健頗費鞋”。

小時候,鞋子大多是自制的,從納鞋底和上鞋幫,一針一線,都凝聚的母親的心血。布鞋穿得舒服,可是經不起長時間穿,所以這樣的鞋子,我們不是很捨得穿的。冬天的棉鞋更是珍貴,所以我們通常要用“蒲鞋”來代替。蒲鞋穿得比較暖和,可惜因為是蒲草做的,自然是不能在雨天或溼地上行走,只適合在家穿穿。夏天,我們可以赤腳走在路上,地面很燙,走路特別快,腳力就是這樣練出來的。冬天,一下雨雪就有點受罪了,上學的時候只有淺幫的雨鞋(往往要自己補幾次,連我都學會了修補),鞋子裡進水是太尋常了,我們的土辦法就是在雨鞋裡塞稻草,到了學校後把已經溼透的稻草拿掉,換上乾的稻草。最神氣的鞋子,起初可能是解放鞋了,軍綠色,穿在腳上,特別神氣。後來就有了球鞋,最流行的是白球鞋,那是捨不得穿的。當然,後來(90年代)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鞋子了。

三、追憶簡單日子

說完農村生活的“艱苦”,也得說說當年農村生活的“簡單”——憶苦思甜,那是必須的。簡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物質方面,精神方面。

物質方面的簡單,上文已經嘮叨了很多,不過我在敘述的時候,已經全然沒有了當年的苦澀與酸楚——那些已經過去的事情,永遠存在於歷史中,我們不會再經歷了,我們的子孫輩更不會再經歷了。即使如此,何必我們要悲悲慼慼?

所以,我們就重點追憶精神方面的“簡單”了。說是“簡單”,其實是單純,甚至於可以用“淳樸”來形容。因為物質的匱乏,而且大多數人家都是這樣的艱難,所以,那時候人們的精神生活很簡單。

小時候,有一本小人書看看,都覺得是無比的高興。記得每次父母帶我去外婆家,要經過三井供銷社,那櫃檯裡擺放著小人書——那是很有魅力的東西——跟著玻璃櫃臺,我會一個一個封面看過去,內心裡只有一個願望:買一本好好看看。那時的營業員,是不允許你先翻一遍書再買的,你看上哪一本書,他就拿那一本出來,然後付錢。如果你想翻看了再買,營業員就不開心了。我記得最清楚的一次經歷就是,我看了好長時間,最後選了一本《勇往直前》的小人書,封面上看起來是打仗的(小時候就喜歡戰爭類的小人書),可是拿出來後,卻發現不是打仗的,而是講的社會主義建設的事情(具體內容我已經不記得了),非常失望,又無可奈何(拿出來就不能退了)。

那時候,書很缺乏(其實不是沒有書,而是買不起書),所以只要有字的書,都會拿來看——這情景,和清朝袁枚說“書非借不能讀也”是完全相反的,正因為沒書讀,所以只好借書讀。初三的時候,班級裡有富豪有一本《七劍下天山》的書,好像不完整,大家都預定了很長時間才能拿到手翻看的。後來,有條件買書看了,我卻再也沒有去買這本書看,這倒應了“書非借不能讀也”的道理了。

除了讀書,其他樂事就是聽收音機和看電視了。我叔叔家很早就買了一臺收音機,最好聽的就是廣播劇和評書了,比如《夜幕下的哈爾濱》(能記得名字的也就這個了,其他的《說岳全傳》已經記不清是當時聽的還是後來聽的)。看電視已經是後來的事情了。在我讀小學的時候,我們村上就有了第一臺電視機,黑白電視機,屏幕很小,節目很少,記得斷斷續續看過的有《阿里森敢死隊》《姿三四郎》等。每天傍晚,我就盼望著早點吃晚飯,然後搬著小凳子,到村上人家門口去看電視。這樣的場景,恐怕不是農村人,是想象不出來的。

最讓人興奮的,就是看“野電影”。那時候,去影劇院去看電影是太奢侈的事情了,那可能存在於城市裡或者書上、電影裡的。農村上,有時候也會放電影,因為在野外放映而且沒有規律,所以我們稱為“野電影”,節目以紅色題材為主,比如《地道戰》《鐵道游擊隊》《紅孩兒》等,實在是太好看了。(這裡插播一句:那時我還小,很任性,常常在路上與姐姐們鬧彆扭,回家的路上還會困得閉著眼拉著他們的手走……哎,家醜不可外揚啊)

還有很多“簡單”的回憶,比如“打牌片”不小心把指甲弄傷了(要用手扇牌片),“彈彈子”(玻璃珠),“啪啪子槍”(用竹子做槍管,用筷子做撞針,用一種樹上的果子做子彈),“烏泥槍”(用大河邊的烏泥捏一把槍),“鏈條槍”(用火柴做子彈)……

宋朝的陳杰寫了一首詩《仲宣樓》,詩曰:“崢嶸歲月欺人事,浩蕩乾坤入客愁。”意思是說:不平凡的歲月總是容易辜負人,浩蕩乾坤總是容易引起過客遊子的鄉愁。

憶苦思甜,怎一個情字了得?

寫到這裡,我必須剎車了——往事歷歷在目,片言隻語實在無法表達清楚。待以後又有感悟了,繼續回憶吧。

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曾經,我是一個農村人——不過我稱不上真正的農村人,因為我的農村生活只是停留在上高中前。如今,我似乎是城市裡的人了——其實不是我跳出了農村,而是我們的村莊拆遷了,整體轉變為城裡人了。回首往事,感慨歲月已老,昔日不再。

一、跳出農門一波三折

因為知道農村的苦,特別是幹農活的累,所以我小時候每次幹農活的時候,都想著必須“跳出農門”,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其實,由於我長期讀書,幹農活的時間並不長,但每次割麥、割稻、插秧、噴藥水,我都覺得這簡直無法忍受。而要改變這樣的命運,唯一的辦法就是:好好讀書。這是我那時簡單的想法。

1985年,我初中畢業時,我迷迷糊糊報考了師範(中師)——那時考上師範,不僅可以轉戶口(俗稱國家戶口),讀書也是免費的,畢業還能包分配。遺憾的是,由於我先天缺乏音樂細胞,在面試環節不會跟著風琴哼唱,我也就只能與師範告別了。這是第一次選擇失敗。

然後我就上了縣裡的重點高中,過上了寄宿的生活,每個月回家一趟,農村生活也只是寒暑假有點經歷。後來上了大學,農村戶口也遷移到城市。儘管不是理想中的學校,但好歹也算是上了大學。記得那一年,我們大隊裡(後來稱為村委會)有史以來出現了首批大學生,為此,還特地獎勵了我們三個考上大學的每人200元,這在當時也是很大一筆數字了!這是第二次選擇,從此,我跳出了農門。

1990年工作以後,我先是在縣裡的一箇中學任教,四年以後調回家鄉的中學。第二年(1995年),我的家鄉被劃入高新開發區,所有的原住民均就地轉為城市戶口,從農村人轉為“城裡人”,土地被徵用了,老房子被拆了,集中安置到了新建的小區裡,從此,我們真正脫離了農村生活。這一年,我把戶口也遷回了小區。這是第三次選擇,從此,我不再有記憶中的農村了。

二、難忘艱苦生活

從農村出來的人,才真正知道農村生活的艱苦。那個年代,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只有一條“種田”,所以農村生活用一個概括就是“苦”。

“民以食為天”。

記憶中,在生產隊的時候,我家因為人口多、勞動力少,入不敷出,幾乎年年都是隊裡的“超支戶”,魚肉之類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可以奢望一點,甚至連食用油也是少得可憐。那是,吃飯問題是第一大問題。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了分田到戶的做法,我們的吃飯問題才逐步得到解決。那時的農業產量比較低的,肥料主要是有機肥,羊圈豬圈裡的糞,是最好的肥料,還要加上草堆草灰之類的植物肥。雖然有化肥,可是需要現金去購買的,哪來的現金呢?所以,化肥總是要省著點用的。土地承包幾年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農村上的生活有所改觀了,大家能吃上飯了,有時候也可以奢侈地買點肉回來吃了。(計劃經濟時代,買肉也需要有肉票的。)至於後來的生活,我就不用多說了。

“穿新衣是大喜事”。

解決了吃飯問題,自然連帶著穿衣問題了。小時候,因為家裡窮,做一件新衣服也就是一件大事了。那時候不知道有沒有裁縫店或者服裝店(我們好像沒有去過服裝店),我們大隊裡有一個老裁縫,如果有人家要做衣服,裁縫就挑著縫紉機,上門量身定做新衣服。家裡有匠人在,自然要買些魚肉回來的。據說那時匠人也有規矩:魚肉不可在第一天就吃,必須要完工那天才能動筷子。所以,在收工那天,大家都很開心,特別是小孩子,一方面是過年的時候有新衣服穿了(平時當然是捨不得穿的,新衣服就是為了過年準備的,這是幾個月前甚至是一年前就計劃好的),另一方面是可以享受一點美食。在做新衣服方面,父母首先考慮的是滿足孩子的慾望,自己往往捨不得做一件新衣服,孩子的念想總是要儘量實現的。如果孩子比較多,那新衣服就要稍微做大一點,這樣可以穿上幾年;衣服穿不下了,可以給弟弟妹妹們穿;破了補補,仍舊可以穿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當然,後來一切都好起來了,穿衣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樓上樓下的理想生活”。

小時候,我們住的房子是平房,一層兩間。一間是正屋,前面是客廳,有八仙桌和長臺,後面是廚房。另一間,前面是臥室,再用木頭搭一個閣樓,也可以睡覺,後面是豬圈和羊圈。地面是泥土的,幾十年的踩踏,光滑得如水泥地面,如果有某個地方凹下去了,就用泥土填補一下。牆面是石灰塗的,用“植筋”(至今不知道這個詞語應該怎樣寫)和石灰攪拌而成,既光滑又牢固。

後來,我們用了幾年時間,慢慢地也造了三層樓,從此,過上了小時候的夢想生活——“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中的“樓上”、“電燈”。說到“電燈”,其實不是住進樓房才有的。早在平房的時候就有了電燈,只是那時候經常會停電,加上電費也比較貴,所以我們常用的是“沼氣燈”。(知道這個東西的人,顯然有代入感了。那時候,為了更好處理肥料和解決電力緊張的問題,農村上家家都挖了沼氣池,把草料放進沼氣池發酵,產生沼氣,用來照明,廢料作為肥料使用)

“腳力雖健頗費鞋”。

小時候,鞋子大多是自制的,從納鞋底和上鞋幫,一針一線,都凝聚的母親的心血。布鞋穿得舒服,可是經不起長時間穿,所以這樣的鞋子,我們不是很捨得穿的。冬天的棉鞋更是珍貴,所以我們通常要用“蒲鞋”來代替。蒲鞋穿得比較暖和,可惜因為是蒲草做的,自然是不能在雨天或溼地上行走,只適合在家穿穿。夏天,我們可以赤腳走在路上,地面很燙,走路特別快,腳力就是這樣練出來的。冬天,一下雨雪就有點受罪了,上學的時候只有淺幫的雨鞋(往往要自己補幾次,連我都學會了修補),鞋子裡進水是太尋常了,我們的土辦法就是在雨鞋裡塞稻草,到了學校後把已經溼透的稻草拿掉,換上乾的稻草。最神氣的鞋子,起初可能是解放鞋了,軍綠色,穿在腳上,特別神氣。後來就有了球鞋,最流行的是白球鞋,那是捨不得穿的。當然,後來(90年代)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鞋子了。

三、追憶簡單日子

說完農村生活的“艱苦”,也得說說當年農村生活的“簡單”——憶苦思甜,那是必須的。簡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物質方面,精神方面。

物質方面的簡單,上文已經嘮叨了很多,不過我在敘述的時候,已經全然沒有了當年的苦澀與酸楚——那些已經過去的事情,永遠存在於歷史中,我們不會再經歷了,我們的子孫輩更不會再經歷了。即使如此,何必我們要悲悲慼慼?

所以,我們就重點追憶精神方面的“簡單”了。說是“簡單”,其實是單純,甚至於可以用“淳樸”來形容。因為物質的匱乏,而且大多數人家都是這樣的艱難,所以,那時候人們的精神生活很簡單。

小時候,有一本小人書看看,都覺得是無比的高興。記得每次父母帶我去外婆家,要經過三井供銷社,那櫃檯裡擺放著小人書——那是很有魅力的東西——跟著玻璃櫃臺,我會一個一個封面看過去,內心裡只有一個願望:買一本好好看看。那時的營業員,是不允許你先翻一遍書再買的,你看上哪一本書,他就拿那一本出來,然後付錢。如果你想翻看了再買,營業員就不開心了。我記得最清楚的一次經歷就是,我看了好長時間,最後選了一本《勇往直前》的小人書,封面上看起來是打仗的(小時候就喜歡戰爭類的小人書),可是拿出來後,卻發現不是打仗的,而是講的社會主義建設的事情(具體內容我已經不記得了),非常失望,又無可奈何(拿出來就不能退了)。

那時候,書很缺乏(其實不是沒有書,而是買不起書),所以只要有字的書,都會拿來看——這情景,和清朝袁枚說“書非借不能讀也”是完全相反的,正因為沒書讀,所以只好借書讀。初三的時候,班級裡有富豪有一本《七劍下天山》的書,好像不完整,大家都預定了很長時間才能拿到手翻看的。後來,有條件買書看了,我卻再也沒有去買這本書看,這倒應了“書非借不能讀也”的道理了。

除了讀書,其他樂事就是聽收音機和看電視了。我叔叔家很早就買了一臺收音機,最好聽的就是廣播劇和評書了,比如《夜幕下的哈爾濱》(能記得名字的也就這個了,其他的《說岳全傳》已經記不清是當時聽的還是後來聽的)。看電視已經是後來的事情了。在我讀小學的時候,我們村上就有了第一臺電視機,黑白電視機,屏幕很小,節目很少,記得斷斷續續看過的有《阿里森敢死隊》《姿三四郎》等。每天傍晚,我就盼望著早點吃晚飯,然後搬著小凳子,到村上人家門口去看電視。這樣的場景,恐怕不是農村人,是想象不出來的。

最讓人興奮的,就是看“野電影”。那時候,去影劇院去看電影是太奢侈的事情了,那可能存在於城市裡或者書上、電影裡的。農村上,有時候也會放電影,因為在野外放映而且沒有規律,所以我們稱為“野電影”,節目以紅色題材為主,比如《地道戰》《鐵道游擊隊》《紅孩兒》等,實在是太好看了。(這裡插播一句:那時我還小,很任性,常常在路上與姐姐們鬧彆扭,回家的路上還會困得閉著眼拉著他們的手走……哎,家醜不可外揚啊)

還有很多“簡單”的回憶,比如“打牌片”不小心把指甲弄傷了(要用手扇牌片),“彈彈子”(玻璃珠),“啪啪子槍”(用竹子做槍管,用筷子做撞針,用一種樹上的果子做子彈),“烏泥槍”(用大河邊的烏泥捏一把槍),“鏈條槍”(用火柴做子彈)……

宋朝的陳杰寫了一首詩《仲宣樓》,詩曰:“崢嶸歲月欺人事,浩蕩乾坤入客愁。”意思是說:不平凡的歲月總是容易辜負人,浩蕩乾坤總是容易引起過客遊子的鄉愁。

憶苦思甜,怎一個情字了得?

寫到這裡,我必須剎車了——往事歷歷在目,片言隻語實在無法表達清楚。待以後又有感悟了,繼續回憶吧。

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曾經,我是一個農村人——不過我稱不上真正的農村人,因為我的農村生活只是停留在上高中前。如今,我似乎是城市裡的人了——其實不是我跳出了農村,而是我們的村莊拆遷了,整體轉變為城裡人了。回首往事,感慨歲月已老,昔日不再。

一、跳出農門一波三折

因為知道農村的苦,特別是幹農活的累,所以我小時候每次幹農活的時候,都想著必須“跳出農門”,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其實,由於我長期讀書,幹農活的時間並不長,但每次割麥、割稻、插秧、噴藥水,我都覺得這簡直無法忍受。而要改變這樣的命運,唯一的辦法就是:好好讀書。這是我那時簡單的想法。

1985年,我初中畢業時,我迷迷糊糊報考了師範(中師)——那時考上師範,不僅可以轉戶口(俗稱國家戶口),讀書也是免費的,畢業還能包分配。遺憾的是,由於我先天缺乏音樂細胞,在面試環節不會跟著風琴哼唱,我也就只能與師範告別了。這是第一次選擇失敗。

然後我就上了縣裡的重點高中,過上了寄宿的生活,每個月回家一趟,農村生活也只是寒暑假有點經歷。後來上了大學,農村戶口也遷移到城市。儘管不是理想中的學校,但好歹也算是上了大學。記得那一年,我們大隊裡(後來稱為村委會)有史以來出現了首批大學生,為此,還特地獎勵了我們三個考上大學的每人200元,這在當時也是很大一筆數字了!這是第二次選擇,從此,我跳出了農門。

1990年工作以後,我先是在縣裡的一箇中學任教,四年以後調回家鄉的中學。第二年(1995年),我的家鄉被劃入高新開發區,所有的原住民均就地轉為城市戶口,從農村人轉為“城裡人”,土地被徵用了,老房子被拆了,集中安置到了新建的小區裡,從此,我們真正脫離了農村生活。這一年,我把戶口也遷回了小區。這是第三次選擇,從此,我不再有記憶中的農村了。

二、難忘艱苦生活

從農村出來的人,才真正知道農村生活的艱苦。那個年代,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只有一條“種田”,所以農村生活用一個概括就是“苦”。

“民以食為天”。

記憶中,在生產隊的時候,我家因為人口多、勞動力少,入不敷出,幾乎年年都是隊裡的“超支戶”,魚肉之類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可以奢望一點,甚至連食用油也是少得可憐。那是,吃飯問題是第一大問題。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了分田到戶的做法,我們的吃飯問題才逐步得到解決。那時的農業產量比較低的,肥料主要是有機肥,羊圈豬圈裡的糞,是最好的肥料,還要加上草堆草灰之類的植物肥。雖然有化肥,可是需要現金去購買的,哪來的現金呢?所以,化肥總是要省著點用的。土地承包幾年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農村上的生活有所改觀了,大家能吃上飯了,有時候也可以奢侈地買點肉回來吃了。(計劃經濟時代,買肉也需要有肉票的。)至於後來的生活,我就不用多說了。

“穿新衣是大喜事”。

解決了吃飯問題,自然連帶著穿衣問題了。小時候,因為家裡窮,做一件新衣服也就是一件大事了。那時候不知道有沒有裁縫店或者服裝店(我們好像沒有去過服裝店),我們大隊裡有一個老裁縫,如果有人家要做衣服,裁縫就挑著縫紉機,上門量身定做新衣服。家裡有匠人在,自然要買些魚肉回來的。據說那時匠人也有規矩:魚肉不可在第一天就吃,必須要完工那天才能動筷子。所以,在收工那天,大家都很開心,特別是小孩子,一方面是過年的時候有新衣服穿了(平時當然是捨不得穿的,新衣服就是為了過年準備的,這是幾個月前甚至是一年前就計劃好的),另一方面是可以享受一點美食。在做新衣服方面,父母首先考慮的是滿足孩子的慾望,自己往往捨不得做一件新衣服,孩子的念想總是要儘量實現的。如果孩子比較多,那新衣服就要稍微做大一點,這樣可以穿上幾年;衣服穿不下了,可以給弟弟妹妹們穿;破了補補,仍舊可以穿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當然,後來一切都好起來了,穿衣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樓上樓下的理想生活”。

小時候,我們住的房子是平房,一層兩間。一間是正屋,前面是客廳,有八仙桌和長臺,後面是廚房。另一間,前面是臥室,再用木頭搭一個閣樓,也可以睡覺,後面是豬圈和羊圈。地面是泥土的,幾十年的踩踏,光滑得如水泥地面,如果有某個地方凹下去了,就用泥土填補一下。牆面是石灰塗的,用“植筋”(至今不知道這個詞語應該怎樣寫)和石灰攪拌而成,既光滑又牢固。

後來,我們用了幾年時間,慢慢地也造了三層樓,從此,過上了小時候的夢想生活——“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中的“樓上”、“電燈”。說到“電燈”,其實不是住進樓房才有的。早在平房的時候就有了電燈,只是那時候經常會停電,加上電費也比較貴,所以我們常用的是“沼氣燈”。(知道這個東西的人,顯然有代入感了。那時候,為了更好處理肥料和解決電力緊張的問題,農村上家家都挖了沼氣池,把草料放進沼氣池發酵,產生沼氣,用來照明,廢料作為肥料使用)

“腳力雖健頗費鞋”。

小時候,鞋子大多是自制的,從納鞋底和上鞋幫,一針一線,都凝聚的母親的心血。布鞋穿得舒服,可是經不起長時間穿,所以這樣的鞋子,我們不是很捨得穿的。冬天的棉鞋更是珍貴,所以我們通常要用“蒲鞋”來代替。蒲鞋穿得比較暖和,可惜因為是蒲草做的,自然是不能在雨天或溼地上行走,只適合在家穿穿。夏天,我們可以赤腳走在路上,地面很燙,走路特別快,腳力就是這樣練出來的。冬天,一下雨雪就有點受罪了,上學的時候只有淺幫的雨鞋(往往要自己補幾次,連我都學會了修補),鞋子裡進水是太尋常了,我們的土辦法就是在雨鞋裡塞稻草,到了學校後把已經溼透的稻草拿掉,換上乾的稻草。最神氣的鞋子,起初可能是解放鞋了,軍綠色,穿在腳上,特別神氣。後來就有了球鞋,最流行的是白球鞋,那是捨不得穿的。當然,後來(90年代)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鞋子了。

三、追憶簡單日子

說完農村生活的“艱苦”,也得說說當年農村生活的“簡單”——憶苦思甜,那是必須的。簡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物質方面,精神方面。

物質方面的簡單,上文已經嘮叨了很多,不過我在敘述的時候,已經全然沒有了當年的苦澀與酸楚——那些已經過去的事情,永遠存在於歷史中,我們不會再經歷了,我們的子孫輩更不會再經歷了。即使如此,何必我們要悲悲慼慼?

所以,我們就重點追憶精神方面的“簡單”了。說是“簡單”,其實是單純,甚至於可以用“淳樸”來形容。因為物質的匱乏,而且大多數人家都是這樣的艱難,所以,那時候人們的精神生活很簡單。

小時候,有一本小人書看看,都覺得是無比的高興。記得每次父母帶我去外婆家,要經過三井供銷社,那櫃檯裡擺放著小人書——那是很有魅力的東西——跟著玻璃櫃臺,我會一個一個封面看過去,內心裡只有一個願望:買一本好好看看。那時的營業員,是不允許你先翻一遍書再買的,你看上哪一本書,他就拿那一本出來,然後付錢。如果你想翻看了再買,營業員就不開心了。我記得最清楚的一次經歷就是,我看了好長時間,最後選了一本《勇往直前》的小人書,封面上看起來是打仗的(小時候就喜歡戰爭類的小人書),可是拿出來後,卻發現不是打仗的,而是講的社會主義建設的事情(具體內容我已經不記得了),非常失望,又無可奈何(拿出來就不能退了)。

那時候,書很缺乏(其實不是沒有書,而是買不起書),所以只要有字的書,都會拿來看——這情景,和清朝袁枚說“書非借不能讀也”是完全相反的,正因為沒書讀,所以只好借書讀。初三的時候,班級裡有富豪有一本《七劍下天山》的書,好像不完整,大家都預定了很長時間才能拿到手翻看的。後來,有條件買書看了,我卻再也沒有去買這本書看,這倒應了“書非借不能讀也”的道理了。

除了讀書,其他樂事就是聽收音機和看電視了。我叔叔家很早就買了一臺收音機,最好聽的就是廣播劇和評書了,比如《夜幕下的哈爾濱》(能記得名字的也就這個了,其他的《說岳全傳》已經記不清是當時聽的還是後來聽的)。看電視已經是後來的事情了。在我讀小學的時候,我們村上就有了第一臺電視機,黑白電視機,屏幕很小,節目很少,記得斷斷續續看過的有《阿里森敢死隊》《姿三四郎》等。每天傍晚,我就盼望著早點吃晚飯,然後搬著小凳子,到村上人家門口去看電視。這樣的場景,恐怕不是農村人,是想象不出來的。

最讓人興奮的,就是看“野電影”。那時候,去影劇院去看電影是太奢侈的事情了,那可能存在於城市裡或者書上、電影裡的。農村上,有時候也會放電影,因為在野外放映而且沒有規律,所以我們稱為“野電影”,節目以紅色題材為主,比如《地道戰》《鐵道游擊隊》《紅孩兒》等,實在是太好看了。(這裡插播一句:那時我還小,很任性,常常在路上與姐姐們鬧彆扭,回家的路上還會困得閉著眼拉著他們的手走……哎,家醜不可外揚啊)

還有很多“簡單”的回憶,比如“打牌片”不小心把指甲弄傷了(要用手扇牌片),“彈彈子”(玻璃珠),“啪啪子槍”(用竹子做槍管,用筷子做撞針,用一種樹上的果子做子彈),“烏泥槍”(用大河邊的烏泥捏一把槍),“鏈條槍”(用火柴做子彈)……

宋朝的陳杰寫了一首詩《仲宣樓》,詩曰:“崢嶸歲月欺人事,浩蕩乾坤入客愁。”意思是說:不平凡的歲月總是容易辜負人,浩蕩乾坤總是容易引起過客遊子的鄉愁。

憶苦思甜,怎一個情字了得?

寫到這裡,我必須剎車了——往事歷歷在目,片言隻語實在無法表達清楚。待以後又有感悟了,繼續回憶吧。

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曾經,我是一個農村人——不過我稱不上真正的農村人,因為我的農村生活只是停留在上高中前。如今,我似乎是城市裡的人了——其實不是我跳出了農村,而是我們的村莊拆遷了,整體轉變為城裡人了。回首往事,感慨歲月已老,昔日不再。

一、跳出農門一波三折

因為知道農村的苦,特別是幹農活的累,所以我小時候每次幹農活的時候,都想著必須“跳出農門”,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其實,由於我長期讀書,幹農活的時間並不長,但每次割麥、割稻、插秧、噴藥水,我都覺得這簡直無法忍受。而要改變這樣的命運,唯一的辦法就是:好好讀書。這是我那時簡單的想法。

1985年,我初中畢業時,我迷迷糊糊報考了師範(中師)——那時考上師範,不僅可以轉戶口(俗稱國家戶口),讀書也是免費的,畢業還能包分配。遺憾的是,由於我先天缺乏音樂細胞,在面試環節不會跟著風琴哼唱,我也就只能與師範告別了。這是第一次選擇失敗。

然後我就上了縣裡的重點高中,過上了寄宿的生活,每個月回家一趟,農村生活也只是寒暑假有點經歷。後來上了大學,農村戶口也遷移到城市。儘管不是理想中的學校,但好歹也算是上了大學。記得那一年,我們大隊裡(後來稱為村委會)有史以來出現了首批大學生,為此,還特地獎勵了我們三個考上大學的每人200元,這在當時也是很大一筆數字了!這是第二次選擇,從此,我跳出了農門。

1990年工作以後,我先是在縣裡的一箇中學任教,四年以後調回家鄉的中學。第二年(1995年),我的家鄉被劃入高新開發區,所有的原住民均就地轉為城市戶口,從農村人轉為“城裡人”,土地被徵用了,老房子被拆了,集中安置到了新建的小區裡,從此,我們真正脫離了農村生活。這一年,我把戶口也遷回了小區。這是第三次選擇,從此,我不再有記憶中的農村了。

二、難忘艱苦生活

從農村出來的人,才真正知道農村生活的艱苦。那個年代,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只有一條“種田”,所以農村生活用一個概括就是“苦”。

“民以食為天”。

記憶中,在生產隊的時候,我家因為人口多、勞動力少,入不敷出,幾乎年年都是隊裡的“超支戶”,魚肉之類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可以奢望一點,甚至連食用油也是少得可憐。那是,吃飯問題是第一大問題。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了分田到戶的做法,我們的吃飯問題才逐步得到解決。那時的農業產量比較低的,肥料主要是有機肥,羊圈豬圈裡的糞,是最好的肥料,還要加上草堆草灰之類的植物肥。雖然有化肥,可是需要現金去購買的,哪來的現金呢?所以,化肥總是要省著點用的。土地承包幾年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農村上的生活有所改觀了,大家能吃上飯了,有時候也可以奢侈地買點肉回來吃了。(計劃經濟時代,買肉也需要有肉票的。)至於後來的生活,我就不用多說了。

“穿新衣是大喜事”。

解決了吃飯問題,自然連帶著穿衣問題了。小時候,因為家裡窮,做一件新衣服也就是一件大事了。那時候不知道有沒有裁縫店或者服裝店(我們好像沒有去過服裝店),我們大隊裡有一個老裁縫,如果有人家要做衣服,裁縫就挑著縫紉機,上門量身定做新衣服。家裡有匠人在,自然要買些魚肉回來的。據說那時匠人也有規矩:魚肉不可在第一天就吃,必須要完工那天才能動筷子。所以,在收工那天,大家都很開心,特別是小孩子,一方面是過年的時候有新衣服穿了(平時當然是捨不得穿的,新衣服就是為了過年準備的,這是幾個月前甚至是一年前就計劃好的),另一方面是可以享受一點美食。在做新衣服方面,父母首先考慮的是滿足孩子的慾望,自己往往捨不得做一件新衣服,孩子的念想總是要儘量實現的。如果孩子比較多,那新衣服就要稍微做大一點,這樣可以穿上幾年;衣服穿不下了,可以給弟弟妹妹們穿;破了補補,仍舊可以穿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當然,後來一切都好起來了,穿衣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樓上樓下的理想生活”。

小時候,我們住的房子是平房,一層兩間。一間是正屋,前面是客廳,有八仙桌和長臺,後面是廚房。另一間,前面是臥室,再用木頭搭一個閣樓,也可以睡覺,後面是豬圈和羊圈。地面是泥土的,幾十年的踩踏,光滑得如水泥地面,如果有某個地方凹下去了,就用泥土填補一下。牆面是石灰塗的,用“植筋”(至今不知道這個詞語應該怎樣寫)和石灰攪拌而成,既光滑又牢固。

後來,我們用了幾年時間,慢慢地也造了三層樓,從此,過上了小時候的夢想生活——“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中的“樓上”、“電燈”。說到“電燈”,其實不是住進樓房才有的。早在平房的時候就有了電燈,只是那時候經常會停電,加上電費也比較貴,所以我們常用的是“沼氣燈”。(知道這個東西的人,顯然有代入感了。那時候,為了更好處理肥料和解決電力緊張的問題,農村上家家都挖了沼氣池,把草料放進沼氣池發酵,產生沼氣,用來照明,廢料作為肥料使用)

“腳力雖健頗費鞋”。

小時候,鞋子大多是自制的,從納鞋底和上鞋幫,一針一線,都凝聚的母親的心血。布鞋穿得舒服,可是經不起長時間穿,所以這樣的鞋子,我們不是很捨得穿的。冬天的棉鞋更是珍貴,所以我們通常要用“蒲鞋”來代替。蒲鞋穿得比較暖和,可惜因為是蒲草做的,自然是不能在雨天或溼地上行走,只適合在家穿穿。夏天,我們可以赤腳走在路上,地面很燙,走路特別快,腳力就是這樣練出來的。冬天,一下雨雪就有點受罪了,上學的時候只有淺幫的雨鞋(往往要自己補幾次,連我都學會了修補),鞋子裡進水是太尋常了,我們的土辦法就是在雨鞋裡塞稻草,到了學校後把已經溼透的稻草拿掉,換上乾的稻草。最神氣的鞋子,起初可能是解放鞋了,軍綠色,穿在腳上,特別神氣。後來就有了球鞋,最流行的是白球鞋,那是捨不得穿的。當然,後來(90年代)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鞋子了。

三、追憶簡單日子

說完農村生活的“艱苦”,也得說說當年農村生活的“簡單”——憶苦思甜,那是必須的。簡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物質方面,精神方面。

物質方面的簡單,上文已經嘮叨了很多,不過我在敘述的時候,已經全然沒有了當年的苦澀與酸楚——那些已經過去的事情,永遠存在於歷史中,我們不會再經歷了,我們的子孫輩更不會再經歷了。即使如此,何必我們要悲悲慼慼?

所以,我們就重點追憶精神方面的“簡單”了。說是“簡單”,其實是單純,甚至於可以用“淳樸”來形容。因為物質的匱乏,而且大多數人家都是這樣的艱難,所以,那時候人們的精神生活很簡單。

小時候,有一本小人書看看,都覺得是無比的高興。記得每次父母帶我去外婆家,要經過三井供銷社,那櫃檯裡擺放著小人書——那是很有魅力的東西——跟著玻璃櫃臺,我會一個一個封面看過去,內心裡只有一個願望:買一本好好看看。那時的營業員,是不允許你先翻一遍書再買的,你看上哪一本書,他就拿那一本出來,然後付錢。如果你想翻看了再買,營業員就不開心了。我記得最清楚的一次經歷就是,我看了好長時間,最後選了一本《勇往直前》的小人書,封面上看起來是打仗的(小時候就喜歡戰爭類的小人書),可是拿出來後,卻發現不是打仗的,而是講的社會主義建設的事情(具體內容我已經不記得了),非常失望,又無可奈何(拿出來就不能退了)。

那時候,書很缺乏(其實不是沒有書,而是買不起書),所以只要有字的書,都會拿來看——這情景,和清朝袁枚說“書非借不能讀也”是完全相反的,正因為沒書讀,所以只好借書讀。初三的時候,班級裡有富豪有一本《七劍下天山》的書,好像不完整,大家都預定了很長時間才能拿到手翻看的。後來,有條件買書看了,我卻再也沒有去買這本書看,這倒應了“書非借不能讀也”的道理了。

除了讀書,其他樂事就是聽收音機和看電視了。我叔叔家很早就買了一臺收音機,最好聽的就是廣播劇和評書了,比如《夜幕下的哈爾濱》(能記得名字的也就這個了,其他的《說岳全傳》已經記不清是當時聽的還是後來聽的)。看電視已經是後來的事情了。在我讀小學的時候,我們村上就有了第一臺電視機,黑白電視機,屏幕很小,節目很少,記得斷斷續續看過的有《阿里森敢死隊》《姿三四郎》等。每天傍晚,我就盼望著早點吃晚飯,然後搬著小凳子,到村上人家門口去看電視。這樣的場景,恐怕不是農村人,是想象不出來的。

最讓人興奮的,就是看“野電影”。那時候,去影劇院去看電影是太奢侈的事情了,那可能存在於城市裡或者書上、電影裡的。農村上,有時候也會放電影,因為在野外放映而且沒有規律,所以我們稱為“野電影”,節目以紅色題材為主,比如《地道戰》《鐵道游擊隊》《紅孩兒》等,實在是太好看了。(這裡插播一句:那時我還小,很任性,常常在路上與姐姐們鬧彆扭,回家的路上還會困得閉著眼拉著他們的手走……哎,家醜不可外揚啊)

還有很多“簡單”的回憶,比如“打牌片”不小心把指甲弄傷了(要用手扇牌片),“彈彈子”(玻璃珠),“啪啪子槍”(用竹子做槍管,用筷子做撞針,用一種樹上的果子做子彈),“烏泥槍”(用大河邊的烏泥捏一把槍),“鏈條槍”(用火柴做子彈)……

宋朝的陳杰寫了一首詩《仲宣樓》,詩曰:“崢嶸歲月欺人事,浩蕩乾坤入客愁。”意思是說:不平凡的歲月總是容易辜負人,浩蕩乾坤總是容易引起過客遊子的鄉愁。

憶苦思甜,怎一個情字了得?

寫到這裡,我必須剎車了——往事歷歷在目,片言隻語實在無法表達清楚。待以後又有感悟了,繼續回憶吧。

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隨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圖片來自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