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區今年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30公里'

""復興區今年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30公里

騎友在復興區的鄉村公路上結伴騎行。通訊員 李 甜攝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李增志、李甜 記者喬賓娟)近年來,復興區委、區政府聚焦鄉村振興,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新機制管養、一體化運營農村公路,三年任務目標一年完成,推動路暢景美業興旺。

復興區原有縣鄉級公路65.8公里,路網密度較低,覆蓋率及通達能力較差。2016年,邯鄲區劃調整後,復興區對全區農村路網進行高標準規劃,制定了“三橫五縱一環”為主骨架的農村道路網。通過串連村莊、景區、生態片區等沿線資源,形成園博園、康湖生態文明示範區、沁河生態片區、復興經濟開發區等片區內部路網的微循環,通過連接國省幹線、城市主幹道以及規劃骨架路網等高等級公路,實現各個片區與外界的溝通聯繫,形成主輔結合、內通外暢的交通體系。

今年,該區新建改建農村公路達130公里,投資3.6億元,鄉道公路與國省幹線融會貫通,農村公路把41個行政村村村串連,全區建制村通路率達100%。所有鄉道提升為三級路,路面寬7米,村道四級路,路面寬5米。

為確保每一條、每一段公路,每一道工序均達到質量標準,復興區堅持“政府監督、專業抽檢、社會監理、群眾參與、施工自檢”,大力實施道路建設“七公開”,鼓勵社會資本廣泛參與。該區成立了以區委書記為政委、區長為指揮長的創建指揮部,每個鄉鎮都有分包區級領導。承擔片區建設任務的相關單位,分別在沁河生態片區、康湖生態文明示範區修建觀光路40公里,將周邊10餘個村全部連接起來。今年僅鄉鎮修建的道路就有15條,總長33公里。

整潔通暢的農村公路離不開精心精細管理。2018年10月,復興區制定了《農村公路路長制實施方案》,強化農村公路的管理責任體系。全區鄉鎮全部成立農村公路管理所。對區、鄉、村道重點路段和橋樑實行重點監控、重點巡查、重點治理。全面實施農村道路安全防護工程,臨水高堤、急彎陡坡等處全部安裝安全防護裝置。集中開展公路路域環境治理攻堅戰,交通、國土、規劃、城管、住建等部門聯合執法,拆除各類違建165處,清理道路兩側非公路交通標誌50處,拆除兩側違建19.5萬平方米,維護了路產路權。大體量推進一次成景式通道綠化2萬餘畝,康莊大道、青年路、霍石路、觀嶺山路等農村公路沿線,花草樹木錯落有致、色彩繽紛,銀杏大道、海棠大道,一條路一個特點、一條路一個風格。

針對農村公路點多、線長、面廣的實際,復興區堅持縣道區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養護資金100%納入財政預算。制定養護標準、組織養護技術培訓,成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考核領導小組,定期開展養護考核。按照就近原則從公路沿線各村聘請保潔員,建立鄉村垃圾中轉站,按照城市道路標準對農村公路進行精細化保潔。定期開展路況聯查,及時消除路面病害。大力推廣無縫伸縮縫修補技術、廣薄層罩面修補技術等新技術,節省養護成本,提高行車安全性和舒適度。目前,全區縣、鄉、村三級道路鋪裝率達到100%。

城鄉一體化運營,村村通公交。復興區將村村通公交列入政府10件民生實事之一,通過打通斷頭路、拓寬狹窄路、翻修泥濘路等舉措,新開通公交線路3條,填補公交空白村7個,在全市率先實現村村通公交,建制村通車率100%。

以深化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區建設為契機,完善“公路+物流”模式,41個行政村全部建立物流點,增強農村與城市的物流對接功能。依託全民健身馬拉松、健步走、“五一”沁河賞花節等旅遊主題活動,將公園景觀節點、美麗鄉村串珠成鏈,打造集自然風光、人文歷史、景觀景點於一體的“公路+旅遊”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