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貧窮讓我成長:被北大錄取的時候,我的爸爸正在村裡耕地

點擊右上方紅色“關注”,每天收聽我們為您準備的清華北大學霸故事!

這是學霸君推薦的第五十七篇學霸故事

感謝貧窮讓我成長:被北大錄取的時候,我的爸爸正在村裡耕地

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從古至今,窮人家的孩子註定要早早長大,早早地承擔更多的責任。可窮人家的孩子,也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他們也需要愛,需要被關心。

就像這篇故事中的吳林昌,廣西農村出身的他,自幼被爸媽留在了老家,和爺爺奶奶生活長大。每年過年與爸爸媽媽的匆匆一聚,便是一年的盼望。可家人們都不知道,慢慢長大的他,很需要爸媽的關愛。

漫漫求學路上,吳林昌經過了挫折和叛逆,最後明白了爸媽沉默的愛,也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責任。一封來自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獎勵了貧窮帶給他的成長。


  • 本文共:4188字 預計閱讀時間: 11分鐘

01、農村裡的愛,不需要表達

我的家鄉在廣西東北部一個偏遠的農村。小學時學到一個詞叫“四塞之國”,當時想到的第一個實例就是家鄉。更長大些,學了地理才知道,家鄉這種地形,叫山間小盆地。那一座座大山,阻隔了我們同外界的聯繫。

我是中國農村成千上萬留守兒童中的一員:我的爸爸是個堅毅的人,但他沉默寡言,不善言辭。媽媽溫柔很善良,但是話語也不多。從我記事起,父母親都是年底才回家,我是被我奶奶帶大的。

感謝貧窮讓我成長:被北大錄取的時候,我的爸爸正在村裡耕地

家鄉與外界隔絕了聯繫,我與父母也幾乎隔絕了聯繫,因此我很期待過年,更期待在我們終於可以見面時,他們能像書上那樣抱抱我,說他們很想我,很愛我。

但事實上,並沒有。他們只會給我帶一些外面世界才有的零食,認為這才是最大的補償。

書上和影視劇裡的孩子過生日時,都會有蛋糕吃,會有爸媽為他們唱生日歌,跟他們說生日快樂。可我小時候過生日,從來都只是一個簡單的煮雞蛋,爸媽也從來不會對我說生日快樂。

我當時也疑惑了很久:為什麼他們不說呢?慢慢地我才明白了,他們是很愛我的,但只是說不出口而已。而我也在很長的時間內,對朋友同學都說不出“生日快樂”這四個字。

在他們的影響下,我似乎也漸漸形成了這種習慣:愛並不需要說出來,只要心裡知道就可以了。情感方面的表達和交流於我成了一件害羞的的事情,或者說是困難的事情。

感謝貧窮讓我成長:被北大錄取的時候,我的爸爸正在村裡耕地

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莫過於我小學一年級時,爸爸偷偷拿家裡的錢去賭博。他賭輸了,當時,一向溫柔善良的媽媽氣得對他當眾破口大罵,而爸爸是一聲不吭。

當時的情景讓我和姐姐都很害怕,只能躲在牆角偷偷地看。後來,媽媽甚至拿著雨傘一下又一下“啪啪”地狠狠打在父親身上,但直到把傘打斷,爸爸還是沒有吭聲。躲在角落裡的我,既感受到氣氛無比壓抑,也想不通爸爸為什麼那麼能忍。

然而,這就是千千萬萬個農村家庭的縮影:大家都慣於沉默,日常的交流極少,情感方面的溝通更少。父輩們沉默寡言的性格深刻地影響了他們的子女,導致農村的孩子大半不善於表達、也不敢於表達。

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使他們羞於表達情感,怯於發表自己對事情的看法。

02、卑微的自負,我的人生逐漸脫軌

小學時,我遇到了人生的第一個好老師,他說要讓我們接受跟城裡孩子一樣好的教育。除了完成平常的教學任務之外,他還教我們奧數,這是在我們那個村裡是幾乎沒有聽過的。

他把我從我們村送到了市裡最好的中學。一開始,我的成績還算優異。但是到了初三,我的叛逆期來了。

感謝貧窮讓我成長:被北大錄取的時候,我的爸爸正在村裡耕地

那時,爸媽為了讓我方便與家人聯繫,給我買了個智能手機。那是我第一次使用智能手機,也是第一次能夠自由地上網。很快,我就被紛繁的網絡世界迷了眼睛和心竅:遊戲、小說、影視,這些對我來說都是那麼具有誘惑力。

我開始欺騙自己:反正我成績還行,即使不努力也能上本市最好的高中。

結果可想而知,由於我將時間和精力耗在手機上,成績下滑得很厲害。在又一次地考砸之後,英語老師在班裡的面批評我:“還考神呢,我看是瘟神還差不多!”

班主任也在質疑我是不是變了個人。此外,在那段時間裡,我還遭遇了人生中唯一一次校園霸凌。最黑暗的時刻終於到來了,我也不願與任何人交流,獨自蜷縮在陰暗的角落裡。

很快成績下滑的消息就傳到我爸那裡。爸媽很著急,多次跟我打電話,詢問為什麼成績下降如此厲害。我一直很不耐煩地說只是一次考試沒發揮好而已,甚至還跟他們發生爭執。

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了姐姐的一封信。姐姐在信裡說,“弟弟,我記得你以前最喜歡的座右銘是‘君子當自強不息’。可是你現在怎麼就自甘落後了呢?我正在高考備考抽出時間給你寫信,不是要訓斥你,而是希望你能有男子漢的擔當,不要自暴自棄,不要走上歧路,更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

感謝貧窮讓我成長:被北大錄取的時候,我的爸爸正在村裡耕地

我反覆認真地讀著這封信,心裡充斥著無盡的悔恨與自責:是啊,我怎能如此糊塗!怎能那樣對待關心我的爸爸媽媽!怎能沉迷於手機而怠慢學業!怎能耽誤姐的高考備考!我曾堅信,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現如今竟然因為手機而違背初心嗎?

我真誠地向姐姐回信,並保證自己會改變。此後,我又陸續收到了姐姐寄來的好多封信。在與姐姐坦誠的交流中,在她耐心的勸誡下,我逐漸恢復狀態,找回了學習動力。

從那時起,我第一次意識到,交流與溝通很重要,尤其是與親友之間情感上的交流。坦誠的交流讓我認清現實,恢復理性,糾正錯誤,而姐姐無微不至的關心也讓我感到十分溫暖——正是這種親情的力量幫助我回歸正軌。

03、爸爸,我想去外地上更好的高中

快上高中時,我面臨著一個重大的抉擇:到外市讀高中還是在本市讀高中。

父母堅持讓我在本地讀高中,理由是他們認為本地高中也很好,而且離家又近,他們擔心我獨自到很遠的地方唸書會受委屈,而且到外地上學的學費比較貴,到本地高中就讀的話還會有尖子生獎金。

但是進入本地高中,我能不能鯉魚躍龍門,一躍入燕園呢?實話說,很難。

感謝貧窮讓我成長:被北大錄取的時候,我的爸爸正在村裡耕地

當時父母的意見非常堅定,尤其是我父親,他是一個非常堅毅又倔強的人,他認定的事情通常很難改變。我也曾有過就在本地高中就讀的打算,也想順了爸媽的心意,畢竟從小到大我都很少違揹他們的意願。

但這一次,我堅持要去柳州鐵一中學,因為我明白,在本市讀高中,上北大的機率並不大。在教育資源嚴重不均的時代,我選擇離開自己的舒適區,到外市上高中,因為我心中一直有一個燕園夢。

最終,我花費了很大的力氣說服了父母,到了鐵一中讀書。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對的,我從鐵一中這塊跳板上奮力一跳,進入了燕園。

上高中之前,我習慣於自己一個人埋頭苦幹,從不主動去找老師請教問題,更別說找老師談心了。

讓我發生實質性改變的還是高二的一次班會,班主任刻意點了我的名,說我最大的缺點是懶。我剛聽到的時候很震驚,因為我的成績在年級來說也是名列前茅的。

而後我才恍然醒悟:是啊,我總是得過且過,總是以為我已經夠努力了,但我的努力似乎配不上我的目標。

感謝貧窮讓我成長:被北大錄取的時候,我的爸爸正在村裡耕地

會後,我第一次主動找班主任談心。在交談的過程中,我不知不覺就講到了自己的家庭,頓時,一陣愧疚湧上心頭:我太對不起爸媽了。他們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辛辛苦苦的工作也掙不了幾個錢,每次開學送我到車站的時候,他們不想給我壓力,只是叫我在外面好好吃飯,不要太節省。

他們用盡了一切力量讓我讀書,而我卻沒有盡到自己應有的努力。我想起自己過往的種種得過且過,不由得恨自己的不爭氣,恨自己總是安於現狀。

班主任溫暖的鼓勵了我,說:“男子漢要有血性,要有擔當,要對得住家裡人。”那天晚上,我躺在宿舍床上想了很久。就是從那時起,我才真正去拼命努力地學習,不顧一切地刷題,要對得起父母的期待,對得起自己來鐵一中的初衷。

04、圓夢北大,回首艱辛來時路

這是信息化的時代,但我仍然對信封和信紙情有獨鍾,只因信封和信紙傳遞的那種沉甸甸的情感,最能被摩挲著信紙的閱讀者感知,這種溫暖是電子郵件無論如何也體現不出來的。

所以高考過後,我給每一位幫助過我的人寫信。我感謝那位認真負責的小學老師,感謝他把我送到了市裡最好的初中;我感謝始終關心我的高中班主任,感謝她為迷茫的我指引了方向;我感謝求學路上資助過我的人,他們的幫助很及時也很令人感動……

感謝貧窮讓我成長:被北大錄取的時候,我的爸爸正在村裡耕地

我寫信,感謝他們始終與我同在,始終與我交流,始終對我敞開心靈的大門。他們讓我學會了在交流中傳遞自己的溫暖、感恩與愛,在成長中學會感恩,他們在我心中是最可愛的人。

七月底,河北女孩王心儀被北大中文系錄取,她的文章《感謝貧窮》在微信端刷屏。

此時的我已經在燕園呆了一年了,但是看到她的這篇文章,我還是被觸動了。她的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後來我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大學,也經歷過兩次戀愛,但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我都很迷茫,不知道未來在何方,也不懂如何去愛一個人。”

將自我封閉在貧窮與自卑之中的人是孤獨和無助的,我對此觸動頗深,大概只有擁有相同經歷的人才能互相理解這種感受。但好在這一切都過去了,迷茫、孤獨與無助,這些都只是以往的生活所留下的一點不美好的痕跡。這些痕跡就像是冬日的殘冰,在暖陽的照耀下,堅硬的冰塊終將融化成為溫柔的水。

感謝貧窮讓我成長:被北大錄取的時候,我的爸爸正在村裡耕地

現在,我在燕園已經生活了一年了。我由一個害怕交流、羞於溝通的農村娃,變成了一個樂於交流也喜歡交流的北大學子。我經常給父母打電話,和身在南方的他們說說北京的暖氣和天氣;也經常與朋友們分享喜悅,讓多年的友情一直延續。

從羞於溝通的農村中走出,我帶著愛與感恩考上了北大,在北大又經歷一次轉變,再一次成長。

時間回到去北京上學的那一天,爸爸送我到市裡的火車站,對著我喋喋不休,說的都是注意安全、多吃飯這樣的話。

我認真的聽著,也認真的看著他,看著他臉上越發明顯的皺紋,也看著他欣慰驕傲的神色。我很想對他說:“爸,你放心,我已經長大了。”

但是話到嘴邊卻只是變成了一句“知道了“而已。因為我想做給他看,而不是說給他聽,我會用行動來證明我的成長,到時候再炫耀地跟他說:“你看,我已經長大了,能夠獨當一面了。

感謝貧窮讓我成長:被北大錄取的時候,我的爸爸正在村裡耕地

作者吳林昌

”我始終覺得我們父子之間,缺一碗酒,缺一次掏心掏肺的交談。不過我相信,這碗酒很快就會補上的。

在不斷的成長過程中,我逐漸發現,對於羞於溝通的人來說,學會了交流,其實也就就學會了如何去愛。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起立傳媒”,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