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柳葉刀 三代外科人

一把柳葉刀 三代外科人

柳榮軒

一把柳葉刀 三代外科人

曹樹立

一把柳葉刀 三代外科人

陳平

港通天下的寧波,是西醫傳入較早的地方。創建於1843年的國科大華美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在新中國成立後一直以外科見長。今年90歲的柳榮軒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就在醫院工作,曾任醫院普外科主任,一把柳葉刀挽救了無數的生命。

醫院普外科主任的接力棒,從柳榮軒傳到弟子曹樹立的手中,現在再傳到曹樹立的弟子陳平手中。一把柳葉刀,在三代外科人手中傳遞。從醫路上,他們緊緊相隨,幾十年來,變化的是日新月異的醫療條件,不變的是治病救人的初心。

70年前,寧波醫生數量不多 外科醫生看病,主要靠問診和手摸

雖然已經過去了50多年,但柳榮軒還清晰地記得自己第一天到醫院報到的日子。1966年2月28日,從蘭州大學醫學院畢業、在蘭州當地醫院已工作了幾年的柳榮軒回到家鄉寧波,來到寧波市第二醫院成為一名外科醫生。

“當時的外科在現在醫院1號樓的四樓,西邊是泌尿外科和女外科,東邊是胸外科和男外科。”柳榮軒回憶,當時醫院只有永豐路口的那一幢大樓,外科是大病房,20多人住一間,所以外科病房分了男女。

“現在看病都有B超、CT、磁共振,而我們那個時候只有聽診器和血壓計,診斷病情主要靠問、靠手摸。”柳榮軒說,不像現在的外科醫生有那麼多醫療設備和輔助檢查,當時的外科醫生要求有一雙靈巧、細膩的手。

“我上大學時,外科學第一課,老師就要求我們把手保護好,不要做劈柴這些事,這樣在手術時,病人芝麻大的病變都能摸出來。”雖然已不拿手術刀多年,但柳榮軒老先生的手依然保護得很好,除了異常細膩,還有著不同於同齡人的敏銳與穩定。在沒有B超、磁共振的年代,他靠這雙手為患者精準定位病灶,讓手術的切口做得小一些、更小一些。

柳榮軒回憶,在他們那個年代,剛畢業幾年的普外科醫生,不能做上腹部開刀手術,闌尾炎、疝氣、痔瘡、大隱靜脈結紮是新入門外科醫生的“四大金剛”。工作幾年後,才能參與做一些上腹部的胃切除等手術。“那個時候寧波每家醫院的醫生都不多,上班只能連軸轉,隔天一個晚班,遇上病人要搶救的,那就白加黑連軸轉。”

據寧波市衛生志記載,新中國成立後,隨著衛生事業、醫學教育的發展,我市醫生隊伍不斷擴大,僅從西醫師的統計數字看:1950年全市西醫師僅147人,到1960年增加到了243人,到1980年有1274人。

老一輩外科醫生都是多面手 曾坐著人工軌道車去救人

柳榮軒家中有一本老相冊,裡面有不少他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工作時的照片。當時,寧波擅長外科的醫院不多,作為市二院普外科骨幹醫生,柳榮軒經常要下鄉出診做手術。

“那個時候外科醫生少,隔一天要上一個晚班,經常好幾天也難得回趟家。”柳榮軒記得,上世紀70年代初的一個晚上,10點多了還被叫出診。原來,慈城有名患者在手術時遇到門靜脈大出血,危在旦夕,手術醫生從沒處理過這樣情況,只能用紗布按住出血口,一邊給患者輸血,一邊趕緊聯繫市區的專家。聽到患者情況緊急,柳榮軒披上一件外衣急匆匆出門,對方醫院安排他去火車站坐人力軌道車去慈城。

“當時汽車很少,為了趕時間,對方醫院專門向鐵路部門申請了人力軌道車。我坐中間,一個人在前面手搖,後面一個人用腳踩著推,夜風吹得人‘呱呱抖’。”1小時後,柳榮軒趕到慈城,處理好患者破裂的門靜脈,並完成手術,患者轉危為安。

過去外科的分科沒有現在這麼細,老一輩普外科醫生都是多面手,遇到什麼手術都要上。憑藉一把柳葉刀,柳榮軒做手術能“從頭做到腳”。

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山區還沒有通電,醫生們只能點著煤油燈做手術。“當時有些手術室的地面還是泥土地,人走多了灰塵‘蓬蓬起’。”就是在這樣的手術條件下,柳榮軒和其他醫生護士們一起,挽救了不少病入膏肓的患者:為一名70歲伴有高血壓、心臟病的婦女切除了6公斤重的腫瘤;為一名9歲惡性腫瘤患兒做第二次手術,切除了7公斤重的畸胎瘤;成功搶救一名心跳驟停17分鐘的7歲患兒……

雖然條件艱苦,但柳榮軒的成就感滿滿:“每次做好一個難度高的手術,脫下手套,我就會‘呱呱跳’。為什麼?因為又救了一條人命!”

當年柳榮軒救治過的不少患兒,如今都已兒孫滿堂。幾年前,曾有患者輾轉找到他,再續醫患情。受父輩的薰陶,柳榮軒的兒子和孫子都選擇了醫生作為終身職業。從小被他帶著出診的孫子,如今也已成為獨當一面的外科醫生。

1999年,柳榮軒退休,醫院外科主任的接力棒在退休前幾年就已交到他的弟子曹樹立手裡。這以後,他還堅持坐診,活躍在手術檯上,直到2009年,他已79歲高齡,才回家休養。

據寧波市衛生志記載,進入上世紀90年代,隨著我市醫療衛生事業的迅猛發展,衛生技術人員隊伍不斷壯大。1991年全市有西醫醫生4464人,到2010年達到1.4萬人。

醫療條件越來越好 三代外科人治病救人的初心不變

柳榮軒的弟子曹樹立1982年到市二院工作,是改革開放以來醫院外科飛速發展的見證者。曹樹立回憶,改革開放以後,醫療條件逐漸改善,對外交流逐漸增多,是一名外科醫生成長的最好時候。

“我當外科醫生的時候,很多同事和我一樣,幾乎天天泡在醫院。醫生不夠的時候,各種手術都要上,跟著做助手,一年下來,大家進步都很快。”曹樹立說,和老一輩外科醫生“從頭做到腳”不同的是,隨著外科技術水平的發展,專科越來越細分。如今,二院當年的普外科,被陸續拆分為胃腸、肛腸、血管、肝膽、乳腺、甲狀腺等8個外科。

曹樹立說,細分的結果使得專科醫生的專科學術水平得以提升,隨著微創技術的應用,很多之前需要開膛剖腹的手術,現在只要打一兩個小孔就能搞定。

如今,寧波市第二醫院已經更名為國科大華美醫院,曹樹立2006年退休後,他的弟子陳平成為新一代外科主任。

“最近幾年外科的發展突飛猛進,一個最鮮明的特點就是腔鏡技術發展很快,在柳主任、曹主任的年代,腔鏡還沒有普及,現在每個科都有腔鏡技術在大顯身手。”陳平說,外科醫生的成長,首先感謝的還是病人,醫生是從一張白紙開始的,假如沒有病人的信任,醫生不可能提高和進步。以心換心,怎樣減少病人的痛苦?怎樣提高醫療質量,減少併發症?這是醫生首先要考慮的事。

不久前,國科大華美醫院外一科醫護人員相約為老主任柳榮軒集體慶祝生日,三代外科人齊聚,恭賀老人90歲生日。從大外科到細分專科,從普通開腹手術到微創手術,幾十年來,變化的是逐步改善的醫療條件,不變的是三代外科人為患者服務的初心。

首席記者 孫美星 通訊員 陳瓊 鄭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