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教授鐵大哥

能源 大學 環境汙染 霧霾 看北京 2017-06-06

從“小小學徒工”成長為帶電作業班的“鐵大哥”,從初中畢業生晉升為“工人教授”,在供電崗位堅守35年的李孟東,始終把實踐和創新作為職業追求。

~~~~~~~~~~~

順義供電公司院南側樓2層,一間65平方米的房間內,計算機、顯示器、投影儀、資料櫃、展櫃、辦公桌椅等設施一應俱全。一側展臺上擺放著幾樣帶電作業的創新成果。“這是線路地線拆裝保護器,通過自鎖器和垂直地面方向運動的鐵錘,能夠快速將鐵釺釘入大地,拔出過程也方便快捷。”李孟東拿起一根一米多長的鐵釺,一邊講解其功能,一邊比劃著做示範。展臺上,絕緣鬥臂車安全提示器、觀察鏡、10千伏配電線路帶電電動清掃工具的信息牌上,主創人員一欄內都有一個同樣的名字——李孟東。在一旁懸掛的展板上,十二個醒目的大字“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正是李孟東創新工作室響亮的口號。

1982年,15歲的李孟東成為順義供電公司的一名普通職工。35年過去了,當年初中學歷的他,憑藉對專業的不懈追求和對工作的傾情奉獻,成為了公司裡的“李教授”。他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對電力事業的堅毅和執著;他沒有輝煌的成就,有的只是始終如一的無私奉獻和勤勉敬業;他沒有複雜的仕途抱負,有的只是班組領路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國慶節、奧運會、花博會、APEC等重要活動期間,都有他供電保障值守的身影。李孟東先後獲得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北京市電力公司優秀共產黨員、首都十大電力之星、北京市勞動模範等榮譽。面對這些成就,他感慨地說:“沒接受過高等教育也同樣有機會成為對企業有用的人,我的崗位就是我的大學!”

練滿身絕藝

李孟東現任國網北京順義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班長,是這一領域的帶頭人。別看現在的他經驗豐富,桃李滿天下,當初入行之時,為了學到能拿得出手的絕活兒,他也發過愁。

供電公司用人招工是分批次的,每招進一批新人,就會指定固定的師父帶徒。而子承父業的李孟東進單位時就他一個人,也就沒有指定固定的師父。初入電工行業,李孟東年紀小、手腳勤快,也非常好學。看著身邊的電工師傅過硬的本領,他既羨慕又極為感興趣。時至今日,回想起自己的學徒生涯,他仍會不自禁地讚歎:“師傅們術業有專攻,各有各的拿手絕活。我跟他們每人學一手,大夥都成了我的師父。”

有人電杆上的活兒好,他就一眼不眨地盯著看細節。有人地面的活兒好,他就時不時插嘴詢問。30多年前,電工行業機械化程度低,幾乎全是人工作業。所謂的絕活兒就是會使巧勁兒,幹活效率高。師傅們幹到哪兒,李孟東就學到哪兒,邊學習技能邊等待機會,時刻準備上手。為了贏得幹活的機會,他經常先做完分內的活兒後,再跟著師傅們一起幹。遇到不太著急的活兒,他就主動跟老師傅申請,“您歇著,我乾乾試試”。

工人教授鐵大哥

老師傅們也願意把手藝傳授給這個好學的小夥子。有時,會特意在安裝電線的時候,“掐”出一截來給李孟東練手。就這樣,有人教他拉線,有人教他緊線,有人教他變壓器組裝,有人教他故障處理……慢慢地,李孟東集百家之長,並把這些絕藝融會貫通成了自己的本領。他說,能有今日的成就,也得益於老師傅們的美德。“如果能‘提嘍’孩子一把,或許將來就能成才。”

從1982年到1987年,李孟東的主要工作是在外線施工,挖坑,架線,立電杆,風餐露宿是家常便飯,工作雖苦,苦中卻有樂。在他看來,那5年的時間對他意義非凡,夯實了技術,為今後的進步打下堅實基礎。

1987年,李孟東被分配到變電運行站,任務是看守維護以及檢查配電設備。剛去時他非常不適應,感覺像“被圈起來了”。不過很快,他就在和師父肖文學的“抬槓”中找到了樂趣。

變電運行站需要的技術與外線施工不可同日而語,後者是粗放型,而前者是精細型。李孟東又一次重新開始學習新知識,利用4年的時間,將本領又提升了一個檔次。

“師父的經驗非常豐富,我沒事兒就向他提出各式各樣的難題,師父一一地進行糾正。”李孟東印象最深的一次“抬槓”,是那天他和肖師傅坐在值班室門口的臺階上,討論繼電保護的問題。當時他總結了一些通過繼電保護裝置去判斷變電設施的事故特徵的信號,肖師傅當即給他糾了錯。“後來理論水平高了,我從書中印證了師父的話,他用最簡化的思路給我講解。這四年,我把性子給磨平了,學到了更深的技術知識。”

傳半世之功

在艱苦的崗位上做著平凡的工作,李孟東卻未停止學習和進步的腳步。1998年,他再次迎來“提升”的機會。公司安排他學習帶電作業,經過21天的理論學習和實操培訓,他基本掌握了帶電作業的要領。學成回來後,他從零開始組建帶電作業班,依靠不斷摸索去完善技能。

“以前沒接觸過帶電作業,第一感覺是害怕。離電線近了,雖然有安全距離和保護措施,但手還是像針扎一樣疼。越害怕越不敢動,後來沒轍了,我索性豁出去了,當班長的必須帶頭向前衝,給手底下人做個好示範。”李孟東說。

李孟東的一言一行都被隊員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有了他的帶電作業班就像被賦予了一種“魂”,有了前進的方向。在講究新式管理方法的今天,他帶的班組依然延續著傳統的徒弟拜師父的方法,他依然手把手地傳授技藝。這樣鍛煉出來的員工,業務技能都是一流的。

工人教授鐵大哥

▲ 宣讀任務單和安全事項是班組作業前必不可少的環節

自2007年起,李孟東被聘為順義供電公司兼職教師,為新入企的員工講解配電線路知識。“承擔起教書育人的工作,做好傳幫帶,身上的擔子重啊”,他深深地感嘆。為了使新員工能夠更快地瞭解掌握配電知識,經過兩年多的摸索,他總結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教育方法。他利用休息時間精心準備課件,儘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現場示範。課上他教學員攀登杆塔,識別線路設備,熟悉線路情況……一切都是那麼盡職盡責,那麼盡心盡力。寒來暑往,他送走了一茬又一茬的新員工,卻留下了學員們對他的崇敬。和藹可親的李老師的形象已經紮根於每一名學員心中,大家都親切地叫他“李教授”,沒有上過大學的他如今成了名副其實的“工人教授”。2012年,在北京市配電線路工職業技能大賽中,經過他培訓的員工共有6人進入決賽前十。如今,經他培訓的學員中有不少已經成為公司的技術骨幹。

近些年,李孟東帶的徒弟學歷越來越高,甚至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武漢大學的研究生。他坦言,高學歷的徒弟理論知識強,但動手能力弱。他因材施教,用多變的方式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賈凱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微電專業。剛到順義供電公司,他動手能力差的弱點就暴露了出來。李孟東針對個人特點著重鍛鍊他的弱項,杆上作業練習一段時間後,馬上進行上絕緣子練習,不久後又開始練習站姿站位,讓賈凱的學習過程有滋有味,一直都有新鮮感,並向複合型技術人才發展。在賈凱的技術略有小成時,李孟東又安排他跟著不同的師傅幹活,讓他看到自己與一線人員的差距,提高學習的動力。功夫不負有心人,賈凱在第二屆北京市配電線路比賽中奪得第七名。

對於帶電作業班,李孟東傾注了最多的心血。在他當班長的近20年時間裡,培養出了一批批的優秀電工人才。現在13名隊員中,級別最低的也是高級技工,還有三名技師。讓李孟東感到欣慰的是,經過他十餘年的悉心經營和全身心的培養,班組具備了極強的向心力和戰鬥力。

有一次外出施工,同事和李孟東打賭,讓他不發任何指令,看看隊員們的反應。李孟東對帶電作業班有一個要求:幹完活後,要把剪下來的電線邊角料全部收拾起來帶走,既對環境好,又能拿回來做實驗,有些還能退回廠裡重新利用。李孟東果然不發一言,隊員們自覺地把邊角廢料都撿了回去。這次打賭讓同事佩服得豎起大拇指,直言這就是傳幫帶精神,潛移默化的培養最重要。

踏重重難關

從1998年擔任帶電作業班班長至今,李孟東回家的時間是越來越少、越來越晚,而從家到單位的時間卻是越來越早。為了保證供電可靠性,帶電作業迎來了跨越式發展,帶電作業工作量也隨之越來越大,面對困難時的創新攻堅也越來越緊迫。2009年,李孟東帶領班組完成帶電作業1600餘次,帶電作業化率位居北京市電力公司前列。

在技術管理上,李孟東大膽改進、積極創新,使工作效率和技術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為提升班組人員的理論水平和操作水平,他帶領全班多次參加配電線路專業課培訓,並組織開展10千伏帶電作業技術攻關活動和技術革新。2005年,他帶領班組完成帶電更換10千伏直線杆、新增電杆的技術改進工作。該項技術獲得北京電力技術改進二等獎。2007年,他帶隊完成帶電直線杆改耐張杆並加斷路器的工作,實現了從停電幹活到帶電工作的跨越,這不僅開創了順義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的歷史新紀元,而且這項帶電工作在北京電力公司也屬首例,獲得北京電力公司技術創新成果獎。2008年,他帶領全班人員完成了10千伏不停電作業法,即旁路作業法。2009年,李孟東又開始琢磨如何實現帶電作業更換轉角杆。這項作業難度極大,他查閱資料、潛心鑽研、反覆推敲、實踐、論證,接連攻破了帶電更換轉角杆作業中終端受力、導線與終端脫離的兩個難關。

工人教授鐵大哥

▲ 李孟東進行安全動作示範

2012年,以李孟東名字命名的職工創新工作室正式揭牌,至今已獲得三十餘項科技創新或實用型專利。2013年獲得華北電力工委優秀職工創新工作室稱號,2014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李孟東緊線器操作法獲評全國電力系統職工先進操作法,《絕緣鬥臂車安全提示系統》獲得第九屆“海洋王”杯全國QC小組成果發表賽一等獎。一個個創新也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順義供電公司帶電作業化率始終在北京市排名靠前,大大降低了順義地區的停電時間。一個又一個的不可能在李孟東面前變成現實,他不斷進取的腳步一刻都沒有停歇。

在工作中發現問題時,李孟東和班組成員用創新踏平重重困難,充分發揚民主,用交流討論統一思想,統一步驟。對待工作,他認真得像塊鐵,而幫助別人,他熱情得像團火。在他的帶領下,帶電作業班獲得先進集體稱號,全班組同志團結一心,積極進取,在帶電作業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還一方藍天

2016年5月15日,風和日麗,正是家庭出遊或親友、朋友相聚的日子。在順義區馬坡鎮石家營村管莊路#45杆,身穿電力工作服的作業人員正在進行緊張的工作。他們是順義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的員工,為了在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及企業生產的情況下儘早完成“煤改電”階段計劃,放棄了原定的休息。

研究顯示,北京PM2.5有6個重要來源,分別是土壤塵、燃煤、生物質燃燒、汽車尾氣與垃圾焚燒、工業汙染和二次無機氣溶膠,其中燃煤佔比約18%。燃煤汙染對霧霾天氣的形成產生了巨大影響。為減少冬季燃煤汙染、改善空氣質量,順義供電公司相繼開展一系列“煤改電”工程。李孟東的帶電作業班承擔順義地區198條架空線路總計2139公里的帶電作業任務。

提起“煤改電”,李孟東說這是一項工作量巨大而又必須完成的任務。2016年是他們最辛苦的一年,從8月份開始直到11月中旬集中供暖之前,他們加班加點施工,同時還要兼顧平時的工作,就為了能讓更多的百姓在入冬前享受到“電力供暖”的福利。由於工作量大,帶電作業班的隊員經常凌晨3點就出門,最晚幹到夜裡11點半。讓李孟東感到暖心的是,他們的付出得到了絕大多數百姓的支持。“有些住在改造工程附近的老百姓特別心疼我們,晚上天黑後打著自家的手電給我們照亮。今年我們‘煤改電’的任務比往年還要重,但是有了百姓的支持,再苦再累我們也會保質保量地完成。”

帶電作業班每年都會參與到“煤改電”任務中,他們放棄了許多休息日,不能時常陪在家人和孩子身邊。為了讓更多的人能用上電,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停電的次數,為了提高企業效益和供電可靠性,他們默默無聞地付出著青春與熱血。“舍小家顧大家”,是為了儘早消除霧霾,還北京一方明媚的藍天。這,就是供電人的使命。

每一個帶電作業班的隊員都有一個創一流班組的夢想。在李孟東的帶領下,班組把一流的目標融入各項基礎工作中,使各項工作都緊緊地與一流目標相吻合,並且做到分工到人、責任明確,使每一名隊員都行動起來,共同努力把各項工作做好、做細,讓責任感和使命感始終貫穿在工作之中。

文/張天宇 攝影/李曉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