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愛的哪吒,全村希望的敖丙,心理學家告訴你《哪吒》到底在講啥'

"


"


缺愛的哪吒,全村希望的敖丙,心理學家告訴你《哪吒》到底在講啥


今年的電影暑期檔被一個梳著丸子頭、頂著“煙燻妝”的“魔童”再次攪熱——上映11天,《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突破24.3億元,豆瓣評分8.6,這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創造了國產動畫的新峰值。

影院裡的笑與淚,是觀眾對於影片情感和價值傳遞的最佳反饋:透過一方慈愛、一方內斂的李靖夫婦,許多人看到了典型“中國式家庭”的溫情與尷尬;當敖丙穿上萬龍甲揹負起“全族希望”的那一刻,許多人想起了自己身上難以掙脫的壓力與枷鎖;在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吶喊中,許多人思索著自我命運的掙扎與追尋。

如果把《哪吒之魔童降世》看作一部暑期親子電影,那麼對身陷家庭壓力和外界偏見的孩子來說,這就是一本“成長手冊”;對家有“魔童”的父母來說,這又是一部“親子關係指南”。做自己,還是“父母的孩子”?走出影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沒有朋友的哪吒,缺少父母“到位”的愛

調皮、叛逆、衝動、暴力——影片中,由魔丸所化的哪吒從小就是一個令父母頭疼、令陳塘關百姓懼怕甚至排斥的存在,但表象之下,是一顆孤獨而敏感的心。為什麼哪吒沒有朋友,又很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在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汪晨波看來,伏筆就埋在早期依戀關係的形成之中。“哪吒在兒童早期沒有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汪晨波解釋,從行為反應來看,哪吒對母親的離開顯得十分冷淡,即便母親回家,他也會主動躲開或忽視,這是典型的迴避型依戀類型。


"


缺愛的哪吒,全村希望的敖丙,心理學家告訴你《哪吒》到底在講啥


今年的電影暑期檔被一個梳著丸子頭、頂著“煙燻妝”的“魔童”再次攪熱——上映11天,《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突破24.3億元,豆瓣評分8.6,這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創造了國產動畫的新峰值。

影院裡的笑與淚,是觀眾對於影片情感和價值傳遞的最佳反饋:透過一方慈愛、一方內斂的李靖夫婦,許多人看到了典型“中國式家庭”的溫情與尷尬;當敖丙穿上萬龍甲揹負起“全族希望”的那一刻,許多人想起了自己身上難以掙脫的壓力與枷鎖;在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吶喊中,許多人思索著自我命運的掙扎與追尋。

如果把《哪吒之魔童降世》看作一部暑期親子電影,那麼對身陷家庭壓力和外界偏見的孩子來說,這就是一本“成長手冊”;對家有“魔童”的父母來說,這又是一部“親子關係指南”。做自己,還是“父母的孩子”?走出影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沒有朋友的哪吒,缺少父母“到位”的愛

調皮、叛逆、衝動、暴力——影片中,由魔丸所化的哪吒從小就是一個令父母頭疼、令陳塘關百姓懼怕甚至排斥的存在,但表象之下,是一顆孤獨而敏感的心。為什麼哪吒沒有朋友,又很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在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汪晨波看來,伏筆就埋在早期依戀關係的形成之中。“哪吒在兒童早期沒有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汪晨波解釋,從行為反應來看,哪吒對母親的離開顯得十分冷淡,即便母親回家,他也會主動躲開或忽視,這是典型的迴避型依戀類型。


缺愛的哪吒,全村希望的敖丙,心理學家告訴你《哪吒》到底在講啥


我們從影片中看到,父親李靖很少出現在家中,卻對哪吒有不少要求,他的教養方式屬於專制型;而這對父子之間的“尷尬”相處也傳神地折射出典型中國式父親的形象:寧可把一腔父愛藏於心,也從不宣於口。而母親殷夫人是個經常“加班加點”的女強人,雖然她對孩子的愛溢於言表,但很難做到真正的陪伴,因此她的教養方式偏放任型。這兩種教養方式都不利於兒童形成安全依戀。

心理學研究證明,早期依戀類型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社會關係和親密關係模型。“最好的選擇是,父母採用權威—互惠型教養方式幫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戀。”汪晨波說,這不但需要父母角色的雙雙“在位”,也需要合理的育兒分工。而對於父母來說,對孩子表達愛意,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學對此有過一個經典而富有詩意的總結——這樣的愛應該是“不含誘惑的深情,不含敵意的堅決”。這其中自然包括尊重、理解、接納,但最重要的是,這應該是父母發自內心的愛。

揹負高期待的“好孩子”,很可能失去自我

比起父母雙全的哪吒來說,影片“男二號”敖丙幾乎沒有過溫暖的親情體驗。在父親龍王眼裡,敖丙存在的意義不是“兒子”,而是龍族飛昇成仙的“工具”。當龍王用每條龍身上最硬的鱗片製成萬龍甲,給敖丙披上時,敖丙穿上的其實是整個龍族的期望。有網友幽默地評論:“這就像全村只有一個孩子考上大學,所有村民集資給他攢學費。”


"


缺愛的哪吒,全村希望的敖丙,心理學家告訴你《哪吒》到底在講啥


今年的電影暑期檔被一個梳著丸子頭、頂著“煙燻妝”的“魔童”再次攪熱——上映11天,《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突破24.3億元,豆瓣評分8.6,這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創造了國產動畫的新峰值。

影院裡的笑與淚,是觀眾對於影片情感和價值傳遞的最佳反饋:透過一方慈愛、一方內斂的李靖夫婦,許多人看到了典型“中國式家庭”的溫情與尷尬;當敖丙穿上萬龍甲揹負起“全族希望”的那一刻,許多人想起了自己身上難以掙脫的壓力與枷鎖;在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吶喊中,許多人思索著自我命運的掙扎與追尋。

如果把《哪吒之魔童降世》看作一部暑期親子電影,那麼對身陷家庭壓力和外界偏見的孩子來說,這就是一本“成長手冊”;對家有“魔童”的父母來說,這又是一部“親子關係指南”。做自己,還是“父母的孩子”?走出影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沒有朋友的哪吒,缺少父母“到位”的愛

調皮、叛逆、衝動、暴力——影片中,由魔丸所化的哪吒從小就是一個令父母頭疼、令陳塘關百姓懼怕甚至排斥的存在,但表象之下,是一顆孤獨而敏感的心。為什麼哪吒沒有朋友,又很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在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汪晨波看來,伏筆就埋在早期依戀關係的形成之中。“哪吒在兒童早期沒有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汪晨波解釋,從行為反應來看,哪吒對母親的離開顯得十分冷淡,即便母親回家,他也會主動躲開或忽視,這是典型的迴避型依戀類型。


缺愛的哪吒,全村希望的敖丙,心理學家告訴你《哪吒》到底在講啥


我們從影片中看到,父親李靖很少出現在家中,卻對哪吒有不少要求,他的教養方式屬於專制型;而這對父子之間的“尷尬”相處也傳神地折射出典型中國式父親的形象:寧可把一腔父愛藏於心,也從不宣於口。而母親殷夫人是個經常“加班加點”的女強人,雖然她對孩子的愛溢於言表,但很難做到真正的陪伴,因此她的教養方式偏放任型。這兩種教養方式都不利於兒童形成安全依戀。

心理學研究證明,早期依戀類型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社會關係和親密關係模型。“最好的選擇是,父母採用權威—互惠型教養方式幫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戀。”汪晨波說,這不但需要父母角色的雙雙“在位”,也需要合理的育兒分工。而對於父母來說,對孩子表達愛意,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學對此有過一個經典而富有詩意的總結——這樣的愛應該是“不含誘惑的深情,不含敵意的堅決”。這其中自然包括尊重、理解、接納,但最重要的是,這應該是父母發自內心的愛。

揹負高期待的“好孩子”,很可能失去自我

比起父母雙全的哪吒來說,影片“男二號”敖丙幾乎沒有過溫暖的親情體驗。在父親龍王眼裡,敖丙存在的意義不是“兒子”,而是龍族飛昇成仙的“工具”。當龍王用每條龍身上最硬的鱗片製成萬龍甲,給敖丙披上時,敖丙穿上的其實是整個龍族的期望。有網友幽默地評論:“這就像全村只有一個孩子考上大學,所有村民集資給他攢學費。”


缺愛的哪吒,全村希望的敖丙,心理學家告訴你《哪吒》到底在講啥


父母、祖輩、親友過於沉重的期望,最終變成了一股強大的精神壓力,這種感受對許多像敖丙一樣的“好孩子”來說並不陌生。知名央視主持人董卿曾在一次訪談中回憶,她的父母都畢業於復旦大學,爸爸是報社總編輯,媽媽是大學物理系教授,他們對她“只有挑剔,沒有鼓勵”,儘管這樣的嚴苛教育培養了她敢拼敢闖能吃苦的堅韌性格,但也導致她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不允許自己出半分差錯,性格極度缺乏安全感。

“好孩子們越是按照別人的期望成長,越可能背離真正的自我——丟失了自我意識,也不得不放棄個人夢想。”在心理諮詢師許波看來,為人父母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很正常,所以對孩子來說,在高期待、高壓力中更應該有“做自己”的意識。就像在影片中,哪吒對著敖丙大喊“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那樣勇敢為自己的人生做主,而不是僅僅滿足於成為“父母的孩子”“家族的孩子”。

比起“你是誰”,更應該知道“你要成為誰”

其實在這部影片中,“掙脫既定的命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敘事底色。由魔丸所化的哪吒,儘管從小調皮搗蛋、頑劣不堪,卻有著一顆做英雄的心,最終也拯救了整個陳塘關;靈丸轉世的敖丙,一直為復仇隱忍前行,但他在最後關頭放棄了塗炭生靈。這也引發了一些心理學學者的思考:基因等先天因素與教養等後天因素,到底哪個對人格的影響更大?

許波認為,從行為表現來看,兩個案例都支持基因—環境交互作用論。哪吒的基因固然受到魔丸的影響,但也遺傳了鎮守陳塘關的李靖夫婦的俠義,而在他的成長環境中,父母的言傳身教和師父太乙真人的悉心教導,都讓哪吒的內心深處嚮往著成為英雄,但不可否認的是,陳塘關百姓對他的偏見是一種負面影響。

敖丙的基因則受到靈丸和龍族的影響,但在他的成長環境中,淡薄的親情和師徒之情讓他鮮少感受到溫暖,再加上沉重的家族使命,讓敖丙難以做個純粹的“好人”。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他們最終的命運走向,就會發現其中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自我內心的選擇。

汪晨波提到,根據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人本性善良而且具有選擇能力,人們希望發揮正面價值,最終自我實現。哪吒和敖丙對於他們各自既定命運的掙脫,以及那句震撼人心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是個體自我悅納和自我驅動後,所體現出來的、充分的主觀能動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關鍵是如何做選擇,你要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這需要我們從自我內在體驗中找到人生的意義。”汪晨波說。

作者:朱穎婕


"


缺愛的哪吒,全村希望的敖丙,心理學家告訴你《哪吒》到底在講啥


今年的電影暑期檔被一個梳著丸子頭、頂著“煙燻妝”的“魔童”再次攪熱——上映11天,《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突破24.3億元,豆瓣評分8.6,這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創造了國產動畫的新峰值。

影院裡的笑與淚,是觀眾對於影片情感和價值傳遞的最佳反饋:透過一方慈愛、一方內斂的李靖夫婦,許多人看到了典型“中國式家庭”的溫情與尷尬;當敖丙穿上萬龍甲揹負起“全族希望”的那一刻,許多人想起了自己身上難以掙脫的壓力與枷鎖;在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吶喊中,許多人思索著自我命運的掙扎與追尋。

如果把《哪吒之魔童降世》看作一部暑期親子電影,那麼對身陷家庭壓力和外界偏見的孩子來說,這就是一本“成長手冊”;對家有“魔童”的父母來說,這又是一部“親子關係指南”。做自己,還是“父母的孩子”?走出影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沒有朋友的哪吒,缺少父母“到位”的愛

調皮、叛逆、衝動、暴力——影片中,由魔丸所化的哪吒從小就是一個令父母頭疼、令陳塘關百姓懼怕甚至排斥的存在,但表象之下,是一顆孤獨而敏感的心。為什麼哪吒沒有朋友,又很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在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汪晨波看來,伏筆就埋在早期依戀關係的形成之中。“哪吒在兒童早期沒有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汪晨波解釋,從行為反應來看,哪吒對母親的離開顯得十分冷淡,即便母親回家,他也會主動躲開或忽視,這是典型的迴避型依戀類型。


缺愛的哪吒,全村希望的敖丙,心理學家告訴你《哪吒》到底在講啥


我們從影片中看到,父親李靖很少出現在家中,卻對哪吒有不少要求,他的教養方式屬於專制型;而這對父子之間的“尷尬”相處也傳神地折射出典型中國式父親的形象:寧可把一腔父愛藏於心,也從不宣於口。而母親殷夫人是個經常“加班加點”的女強人,雖然她對孩子的愛溢於言表,但很難做到真正的陪伴,因此她的教養方式偏放任型。這兩種教養方式都不利於兒童形成安全依戀。

心理學研究證明,早期依戀類型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社會關係和親密關係模型。“最好的選擇是,父母採用權威—互惠型教養方式幫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戀。”汪晨波說,這不但需要父母角色的雙雙“在位”,也需要合理的育兒分工。而對於父母來說,對孩子表達愛意,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學對此有過一個經典而富有詩意的總結——這樣的愛應該是“不含誘惑的深情,不含敵意的堅決”。這其中自然包括尊重、理解、接納,但最重要的是,這應該是父母發自內心的愛。

揹負高期待的“好孩子”,很可能失去自我

比起父母雙全的哪吒來說,影片“男二號”敖丙幾乎沒有過溫暖的親情體驗。在父親龍王眼裡,敖丙存在的意義不是“兒子”,而是龍族飛昇成仙的“工具”。當龍王用每條龍身上最硬的鱗片製成萬龍甲,給敖丙披上時,敖丙穿上的其實是整個龍族的期望。有網友幽默地評論:“這就像全村只有一個孩子考上大學,所有村民集資給他攢學費。”


缺愛的哪吒,全村希望的敖丙,心理學家告訴你《哪吒》到底在講啥


父母、祖輩、親友過於沉重的期望,最終變成了一股強大的精神壓力,這種感受對許多像敖丙一樣的“好孩子”來說並不陌生。知名央視主持人董卿曾在一次訪談中回憶,她的父母都畢業於復旦大學,爸爸是報社總編輯,媽媽是大學物理系教授,他們對她“只有挑剔,沒有鼓勵”,儘管這樣的嚴苛教育培養了她敢拼敢闖能吃苦的堅韌性格,但也導致她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不允許自己出半分差錯,性格極度缺乏安全感。

“好孩子們越是按照別人的期望成長,越可能背離真正的自我——丟失了自我意識,也不得不放棄個人夢想。”在心理諮詢師許波看來,為人父母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很正常,所以對孩子來說,在高期待、高壓力中更應該有“做自己”的意識。就像在影片中,哪吒對著敖丙大喊“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那樣勇敢為自己的人生做主,而不是僅僅滿足於成為“父母的孩子”“家族的孩子”。

比起“你是誰”,更應該知道“你要成為誰”

其實在這部影片中,“掙脫既定的命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敘事底色。由魔丸所化的哪吒,儘管從小調皮搗蛋、頑劣不堪,卻有著一顆做英雄的心,最終也拯救了整個陳塘關;靈丸轉世的敖丙,一直為復仇隱忍前行,但他在最後關頭放棄了塗炭生靈。這也引發了一些心理學學者的思考:基因等先天因素與教養等後天因素,到底哪個對人格的影響更大?

許波認為,從行為表現來看,兩個案例都支持基因—環境交互作用論。哪吒的基因固然受到魔丸的影響,但也遺傳了鎮守陳塘關的李靖夫婦的俠義,而在他的成長環境中,父母的言傳身教和師父太乙真人的悉心教導,都讓哪吒的內心深處嚮往著成為英雄,但不可否認的是,陳塘關百姓對他的偏見是一種負面影響。

敖丙的基因則受到靈丸和龍族的影響,但在他的成長環境中,淡薄的親情和師徒之情讓他鮮少感受到溫暖,再加上沉重的家族使命,讓敖丙難以做個純粹的“好人”。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他們最終的命運走向,就會發現其中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自我內心的選擇。

汪晨波提到,根據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人本性善良而且具有選擇能力,人們希望發揮正面價值,最終自我實現。哪吒和敖丙對於他們各自既定命運的掙脫,以及那句震撼人心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是個體自我悅納和自我驅動後,所體現出來的、充分的主觀能動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關鍵是如何做選擇,你要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這需要我們從自我內在體驗中找到人生的意義。”汪晨波說。

作者:朱穎婕


缺愛的哪吒,全村希望的敖丙,心理學家告訴你《哪吒》到底在講啥


免責及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文匯網絡,僅供個人研究學習,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學府考研立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