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學者說過:日本是唐朝文化的縮影,北京是明清文化的縮影,而大潮汕,是宋朝文化的縮影。 

當然,這位專家的說法沒人進行深入考究,皆因現在“專家”這門行當已聲名狼藉。潮汕究竟是不是宋文化的縮影,這個宏大的論題不是我能探討的,也只能留給專家門去擺弄。

倒是南宋小朝廷被蒙古鐵騎一路追趕,從京城臨安(今杭州)倉皇出逃,一路逃跑來到潮汕,曾考慮以此地建立根據地對抗元兵,以圖恢復江南。

這麼說來,潮州府還差點成為臨時首都?

沒錯,我就是這個意思,但我很低調,所以借你的嘴說出來

從哪說起呢?

世間之事,有果必有因,有因就有果。咱們還得從宋家趙氏這個王朝的起家來說起。

毫無疑問,宋朝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朝代,它的經濟和文化達到了中國傳統社會的頂峰,遠遠超越了漢唐,明清二代也僅僅重複這宋朝的狀況而沒有超越。

在這樣一個經濟超級繁榮的朝代,底層人民的生活水準走在了中國封建歷史所有王朝的前端。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武大郎,一個殘疾人,沒有政府的幫助(當時是沒有殘聯這個機構的),他艱苦創業起早貪黑賣燒餅,收入非常可觀,居然有錢為潘金蓮贖身。結婚後老婆就在家沒上班,全靠他賣餅,他養得起家,還供得起房,而且是臨街商住兩用的鋪面。可見宋朝的國民經濟發達到怎樣的程度。

(請讓我穿越到宋朝)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很奇怪,在宋朝好像並不是這樣,它的軍事力量非常落後。這個根源在於開國皇帝宋太祖。

趙匡胤本是一個職業經理人,給後周公司打工,看老闆死得早,他就擁兵自重,私下找裁縫店做了件龍袍演了場黃袍加身的戲,自己就成了公司的老闆,這就是著名的“陳橋兵變”。

老祖宗在《左傳》有一句話:君以此始,必以此終。不是說後來宋朝也給人篡權了,而是從此開始,趙匡胤就對武將十分防範,從杯酒釋兵權解除大將軍權,到訂下“文官節制武將”的祖制,深入的種下了富而不強的基因。導致後來的靖康之恥,結束北宋時期。而南宋,在軍事上就更窩囊了,偏安江南,京城就在杭州,實際佔有的也就長江以南,整天被鄰居欺負,忍氣吞聲熬多了一百五十年。

直到那一天,故事開始了。

南宋末代皇帝逃亡潮汕,曾於此建立小朝廷

南宋疆域圖,尼瑪也就是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而已啊!

南宋德祐元年(1275),元軍進行了攻取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的重要戰役。1276年,二初二,在這個龍抬頭的日子裡,南宋皇帝投降了。

在元軍進駐臨安前夕,風雨飄搖的南宋朝廷,匆匆忙忙晉封七歲的吉王趙昰為益王,令其判(職位高的官兼職位低的職務)福州;同時晉封四歲的信王趙昺為廣王,令之判泉州,二王在宋朝投降前夜,由駙馬都尉楊鎮等護衛,出京師,經婺州(今浙江金華),去溫州。由此掀開南宋小朝廷流亡逃避蒙古趕盡殺絕的一頁。

臨安淪陷後,南宋一些不甘忍辱就範的文臣武將,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陳宜中來到溫州聚集在二王的麾下,主張重建朝廷,在溫州江心寺擁立趙昰為天下兵馬都元帥,趙昺為副元帥,同時發佈檄文,昭示各地忠臣義士緊急勤王。正在這時,已經在杭州投降的太皇太后,委派兩名宦官帶領百餘兵丁前來溫州,準備迎接二王迴歸臨安降元。陸秀夫等人不願歸還,扶持二王出海來到福州。

德祐二年(1276年)五月初一,趙昰在福州正式登極稱帝,改元景炎。同時,晉封他的弟弟趙昺為衛王,兼潮州太守。並組成以陳宜中、張世傑、陸秀夫為首的行朝內閣,重整旗鼓,中興朝政。福州政權的建立對南宋王朝來說,是其復興的希望,但希望又十分渺茫。

在福州還沒站穩,成吉思汗的子孫率領鐵騎兵臨城下。這支戰無不勝的軍團橫掃了整個亞歐大陸,那時彪悍得胸前還長著毛的歐洲人被打得落花流水,無能為力之下只能找耶穌。但耶穌在十字架下帶著一成不變的滄桑的表情不做迴應,歐洲人認為是上帝在懲罰他們,所以把蒙古兵稱為

“上帝之鞭”。

南宋末代皇帝逃亡潮汕,曾於此建立小朝廷

藝術家所描繪的上帝之鞭

而在中國,只有皇帝沒有上帝。西方的上帝不會說話,但中國的皇帝打不贏會跑路。

同年十二月,蒙古進攻福州。南宋小朝廷又接著往南跑。皇帝的出逃可不像普通人家,雖然是逃亡,基本的配套和排場還是有的,太監宮女御廚什麼的一應俱全。文天祥看這樣不行,拖累太大,怎麼跑得過蒙古的騎兵。在路過沙縣的時候,他做出一個影響後世餐飲業的決定,遣散宮中的宦官宮女和御廚,讓他們就地解散,為了更好的隱蔽他們的身份(畢竟宮中的人一看就和當地農民有區別),讓他們分散進入當地居民家中,娶的娶,嫁的嫁,再不行就倒插門。從此,宮廷御廚的手藝就在當地落地生根併發揚光大,幾百年後,變成了散落在各地的一個餐飲招牌:

沙縣小吃

所以各位啊,你們別覺得那些小店沒檔次,你們去那裡吃的,可都是宮廷專用的啊!以後泡妞帶女朋友去吃飯,別特麼選什麼大餐館,那很沒品位的,就去這些小店,她要是敢說什麼,就把這典故說出來,她不信,就報我的名字(不用謝我,我姓雷)。

反正我是屢試不爽,從未失手。如果最後約PAO不成,那你只能反思自己的長相問題。


南宋末代皇帝逃亡潮汕,曾於此建立小朝廷


過了閩粵邊界,難兄難弟來到潮州,留下了很多民間傳說。我猜想之所以不是正史所記,可能由於非常時期,逃命要緊,再說歷代都是由當朝來修前朝史,比如明朝修《元史》,清朝又來修《明史》,一個替一個來收屍(這也是正史往往不正的原因)。那我們就彙總這些民間傳說和地方誌來說說。

為了逃避逃避元兵騎兵陸地上的追殺,南宋小朝廷是從泉州走水路進入廣東的。第一站就是潮州饒平。

饒平高堂鎮前寮村流傳著一段農民起義截擊元兵、保護宋帝的故事。前寮村,古稱百丈鄉,曾是抗元將士浴血奮戰的場所。宋帝前腳一來,蒙古兵後腳就跟著到。

潮汕地區居民都是從中原遷徙而來,先祖多數是受中原排擠,遠離中原政治中心,後輩定居於此又多被當朝遺忘。但血性使然,在民族生死存亡關頭,並未和中原來的統治者清算舊賬,而是操起傢伙拼命勤王。閩粵農民起義領袖陳吊王、許夫人等率眾截擊蒙古追兵,奮力掩護宋帝逃脫。

宋帝順著陸路往饒平山區逃竄,來到饒平鳳凰山(今屬潮安縣),荒山野嶺之間,少帝嚷嚷著口渴,大臣又找不到水給他,只能採山中茶葉給他嚼(沒錯,就是小夥伴們天天喝的那種茶),茶葉一入嘴清甘止渴,少帝稱賞不已,所以鳳凰山的這種茶樹,便是被後人稱為宋茶。《潮州府志》載:“鳳凰山名茶待詔茶亦名貢茶。”(請注意“待詔”和“貢”字)

口渴解決了,少帝又發現肚子餓了(小孩子就是難伺候,何況還是帝王家的),見到天池中的魚兒在水中游,宋帝只好望魚興嘆:“魚兒要是有腳自己爬上岸就好了!”

各位觀眾,見證奇蹟的時間到了,天池中的魚突然長出了四隻小腳,自己爬上岸來“送肉上刀砧”,少帝遂賜這種魚為“四腳御魚”。(此為當地口口相傳的民間傳說)

肚子一飽,又要犯困要睡覺了。(這特麼也叫逃命?)哪知元兵又追上來,大臣找到一山洞,眾人馬上簇擁著宋帝進去,轉眼間,元兵追上來,卻不見人影,原來蜘蛛精可憐這小皇帝,待他們一鑽進山洞裡,便連忙吐絲結網,把洞口封住,這才救了小皇帝等人的生命。當時,宋帝才七八歲,剛做了幾天皇帝,老百姓尚不知情,以為他還是太子,所以這石洞叫“太子洞”。後人在洞邊兩塊大石上分別刻上了“天不亡宋”和“孺人拯主”。

南宋末代皇帝逃亡潮汕,曾於此建立小朝廷

看看鳳凰山上的天池,景色是如此的優美!

南宋末代皇帝逃亡潮汕,曾於此建立小朝廷

但那時的旅遊事業還沒發展,很明顯宋帝和整個小朝廷也沒這個心思,躲過一劫,再繼續往前進入潮州府。

當他們一行來到潮州的時候,由於當時兵荒馬亂,城中居民門戶緊閉,趙昺雖說是潮州太守,卻落魄得討碗水喝都沒有,他說:朕又渴了!

陛下,能換句臺詞不?

走到城南時,路旁有一口井,井水清澈。可是,到處找不到汲水用具。這幫大佬爺們也是養尊處優慣了,如果是我,找條繩子爬下井裡,邊喝水順便洗個澡豈不是一舉兩得。

阿昺長嘆一聲:“難道井水也來欺負朕麼?”

民間傳說是這樣說的,少帝話音未落,井水就驀然上漲,湧至井面。帝昺大喜,以手掬水痛飲,感慨地說:“井也知君臣之義!”並封為“義井”。

從此,“義井”和“義井巷”的名字便叫開了,並留傳至今。

南宋末代皇帝逃亡潮汕,曾於此建立小朝廷

潮汕詩翁張華雲(1910-1993)有《竹枝詞•護國菜》曰:

君王蒙難下潮州,

豬嘴奪糧餉冕旒,

薯葉沐恩封護國,

愁煙慘綠自風流。

這就是著名的“護國菜”傳說,說少帝井水喝足了,走不了點路,又餓了。

(怎麼老是這樣的橋段?)

來到一座小山寺。寺僧見宋帝疲乏飢餓,卻苦於寺中無物可餉,只好用番薯葉子做了羹湯獻上。誰料落泊的小皇帝食後讚口不絕,並賜名“護國菜”。

南宋末代皇帝逃亡潮汕,曾於此建立小朝廷

潮汕的小夥伴們真有口福,可以經常吃“護國菜”。


別小看這個逃亡的小朝廷和年僅七八歲的宋少帝,其實他麾下匯聚著漢人的精英集團,錚錚鐵骨不願受蒙古韃子蹂躪,保存著皇室的正統血脈以尋求中華文明的延續。

所以在逃亡的過程中,這個智囊團不只是逃命,還一路勘察地形,以求尋找可以抵抗的地形建立軍事基地,讓小朝廷站穩腳跟。陸地為蒙古騎兵提供天然的優勢條件,所以他們把目光瞄準了海邊,在潮州府管轄的一個臨近陸地的海島--南澳島,可以利用海面有效阻止騎兵的追擊。於是陸秀夫、文天祥護送少帝上了南澳島,活脫脫的成了南澳的一支開荒小分隊,把簡易的行宮鬥搭建起來。

來源:人文潮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