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未使在華工廠大規模遷回美國……'

"

美媒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關稅的做法,並沒有像他所設想的那樣促使製造商大規模迴歸美國。

據《今日美國報》網站7月12日報道,中國美國商會在最近的一項調查中說,由於貿易戰,正考慮或已經將工廠遷出中國的美國公司只有很少一部分遷回美國。

報道指出,這些企業把目光主要投向東南亞和墨西哥。

白宮沒有對此發表評論。

特朗普12日早上在推特上發文說,“企業將搬到美國”,“如果關稅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它們就全都會回來,而且很快”。

報道稱,在上月底就特朗普擬對中國3000億美元輸美產品徵收關稅的聽證會上,不鏽鋼水壺製造商可利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兼總裁詹姆斯·奧斯古德說:“在美國,沒有可用的替代製造商。”

奧斯古德說:“建設資本密集型基礎設施、開發和培訓人員並把國內生產能力投入實踐可能需要5到7年時間。可利公司既沒有流動資金也沒有盈利來彌補這麼長時間的損失。”

多家公司作證說,中國有完整的供應鏈來支持它們的生產,但美國卻沒有。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說,美國的就業增長越來越多地集中在提供服務的行業,而不是製造業。

報道稱,美國勞工統計局的經濟學家理查德·埃爾南德斯在2018年8月的一篇文章中寫道,“技能的錯配,即勞動者擁有的技能與僱主所需技能之間的差距”導致(製造業)崗位的空缺在長時間內得不到填補。

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最近發佈的一份報告說,儘管美國和中國工廠的工資差距近年來有所縮小,但美國製造業工人的工資增長速度超過了生產率(即人均產出)的增長速度。這意味著美國的成本仍然相對更高。

該報告說,美元的走強“使美國商品在海外更加昂貴,進口產品在美國更加便宜”。

據美國經濟指標網站的數據,對低成本製造業而言,東南亞國家和墨西哥更便宜。美國工廠的月均工資超過3200美元,而越南是237美元,印度尼西亞是188美元,泰國是425美元,墨西哥是400美元左右。

報道指出,美國在貿易方面給予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等國以優惠待遇,以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這意味著來自這些國家的許多產品可以免稅銷往美國。

但美國公司不想冒遠離中國的風險,因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對許多企業來說這是擁有13億消費者的最大單一市場。例如,體育用品生產商哥倫比亞運動服裝公司在其最大的國外市場中國擁有700多家零售店。

該公司貿易總監凱蒂·滕曼說:“本土化生產有助於我們在中國本土市場保持競爭力,這反過來支持了美國的創新工作。”

蔡瑞德說:“向東南亞或印度轉移是合乎邏輯的,我們仍然可以從那裡為中國市場服務。這就是沒有很多公司計劃將業務遷回美國的原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