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密雲水庫之戀

“北京城裡三杯水,一杯來自密雲水庫。”這杯水是兜底的,是生命之水。源於塞外的潮白二水,在燕山群峰中蜿蜒曲折,在密雲城南交匯成潮白河。61年前,因這東來的潮水、西繞的白水,人們築起了大壩,修成了密雲水庫。1985年,北京市將密雲水庫確定為首都飲用水源地。為了守護北京人的“大水缸”,密雲叫停水庫旅遊資源的開發,拆除水庫壩上的商業、餐飲、娛樂等設施,撤出網箱養魚,先後關閉鉻礦、小型鐵礦、水泥廠等200多個對水源有汙染的工業企業。如今,密雲人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指引下,以生態富民戰略,發展電商農業圈,探索田園綜合體的實踐,開創密雲生態文明建設新格局。

鄉愁淹在水底下

一聲令下,5萬密雲父老鄉親揮淚離故土,24萬畝良田被淹沒。看得見的水庫,揮不去的鄉愁。

“趴在冰面上,就能瞅見老家了,清楚著呢!能看到石頭壘的房子,斷牆,還有井。”萬明芝說。

對於1968年出生的萬明芝來說,100多米水底下的老家是陌生的。在她出生的10年前,父輩從現在水庫主壩往東七八里地的村中舉家搬遷。“先是在金叵羅村,後來在蕎麥峪住下來了。”萬明芝的二叔、80多歲的萬景林慢慢地說。他身體硬朗,說到搬家,手邊的煙半天沒有抽。“那時候的人都聽話,為了建水庫,說搬就搬了。”

修建密雲水庫是為了緩解京津地區用水緊張問題,更重要的是為了解決潮白河的水患問題。流經北京東部的潮白河,上游是潮河和白河。據史書記載,潮河因其“水性猛,時作響如潮”而得名,白河則是因河岸沙白而名。潮、白兩河匯成潮白河後,河道平淺,又無堤防,常常氾濫成災。

萬明芝如今生活在白河主壩附近的蕎麥峪,行政區域屬於溪翁莊鎮,據說“溪翁莊”的名字就源於水患記憶。“我們是最後搬出來的,馬車拉著糧食、鋪蓋。”82歲的馮東賢老人鶴髮童顏,思路清晰,他比畫著說:“碾子搬不走,很多傢俱也都扔下了。剛搬到尖巖的時候,就住在北邊的街上,也是人家給咱騰的地方,大家都是擠著住。”回想起老家,比馮東賢小一歲的劉顯朋打開了話匣子。“我們村過去是四山三水三分田。那山,現在在庫裡還能看到一小部分。山上主要是栗子樹,長得密,上了山看不到太陽。三分水,能打魚;三分田,近500畝稻田。”劉顯朋記憶中的老家如詩如畫,有著魚米之鄉的富足和幸福。

據統計,1958年密雲水庫建庫之初,庫區淹沒耕地16.9萬畝,加上築路、修渠、移民建房和料場取土,共佔用耕地24萬畝,相當於全縣耕地的三分之一。為保證密雲水庫施工及攔洪,分兩批搬遷了庫區內65個村莊,進行清庫。不到9個月,5萬餘人搬遷至5個公社的84個村。


忽然之間,一家房兩家住,一村地兩村種,移民和安置地原有村民都有困難。“陌生的人住到一起,難免馬勺碰鍋沿,就有口角。”尖巖村的鄭懷江當時雖然是個孩子,卻也記得爭吵時,被人懟是外村來的,氣得沒話說,只好遙望老家的方向。

1963年底,第一批3.4萬間安置房建成,庫區移民有了新家。萬明芝的父親、叔叔在蕎麥峪紮下根來。聽著大人們的唸叨長大,她終於透過冬日的冰面窺到老家的模樣,“現在水位高了,看不見了。”她的笑容中有了幾分惆悵。

1974年,密雲水庫蓄水水位達到153米,是水庫建成後水位最高的一年。庫邊一部分村莊房屋進水,密雲再次決定將部分村莊遷移到水庫南部。從1974年到1976年,共有13個村近4000人遷往水庫南部的十里堡、西田各莊。經過幾次移民,密雲90%的村都有移民戶。20世紀90年代,水庫周邊地區的人口嚴重超載。國務院決定將居住在水位155米以下和生活條件比較差的15000人搬遷出庫區。三次大移民,密雲近7萬人搬離故土。

2018年初,穆家峪鎮新農村和劉林池村啟動“新劉棚改項目”。新農村是1958年的水庫移民村,當時只有712戶、2700人,居住在政府蓋的20間為一體的排子房裡。60年後發展成為3150戶、6450人,還有3000多外來人口的大村。98歲的張長珍面臨再次搬遷,淚如雨下。搬家那天,她讓兒子把系在窗櫺上的風鈴解下來,捐贈給村裡籌建的鄉愁博物館,那是當年從水庫搬家時帶來的,她想讓子孫後代將來有機會認識它。

"
密雲水庫之戀

“北京城裡三杯水,一杯來自密雲水庫。”這杯水是兜底的,是生命之水。源於塞外的潮白二水,在燕山群峰中蜿蜒曲折,在密雲城南交匯成潮白河。61年前,因這東來的潮水、西繞的白水,人們築起了大壩,修成了密雲水庫。1985年,北京市將密雲水庫確定為首都飲用水源地。為了守護北京人的“大水缸”,密雲叫停水庫旅遊資源的開發,拆除水庫壩上的商業、餐飲、娛樂等設施,撤出網箱養魚,先後關閉鉻礦、小型鐵礦、水泥廠等200多個對水源有汙染的工業企業。如今,密雲人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指引下,以生態富民戰略,發展電商農業圈,探索田園綜合體的實踐,開創密雲生態文明建設新格局。

鄉愁淹在水底下

一聲令下,5萬密雲父老鄉親揮淚離故土,24萬畝良田被淹沒。看得見的水庫,揮不去的鄉愁。

“趴在冰面上,就能瞅見老家了,清楚著呢!能看到石頭壘的房子,斷牆,還有井。”萬明芝說。

對於1968年出生的萬明芝來說,100多米水底下的老家是陌生的。在她出生的10年前,父輩從現在水庫主壩往東七八里地的村中舉家搬遷。“先是在金叵羅村,後來在蕎麥峪住下來了。”萬明芝的二叔、80多歲的萬景林慢慢地說。他身體硬朗,說到搬家,手邊的煙半天沒有抽。“那時候的人都聽話,為了建水庫,說搬就搬了。”

修建密雲水庫是為了緩解京津地區用水緊張問題,更重要的是為了解決潮白河的水患問題。流經北京東部的潮白河,上游是潮河和白河。據史書記載,潮河因其“水性猛,時作響如潮”而得名,白河則是因河岸沙白而名。潮、白兩河匯成潮白河後,河道平淺,又無堤防,常常氾濫成災。

萬明芝如今生活在白河主壩附近的蕎麥峪,行政區域屬於溪翁莊鎮,據說“溪翁莊”的名字就源於水患記憶。“我們是最後搬出來的,馬車拉著糧食、鋪蓋。”82歲的馮東賢老人鶴髮童顏,思路清晰,他比畫著說:“碾子搬不走,很多傢俱也都扔下了。剛搬到尖巖的時候,就住在北邊的街上,也是人家給咱騰的地方,大家都是擠著住。”回想起老家,比馮東賢小一歲的劉顯朋打開了話匣子。“我們村過去是四山三水三分田。那山,現在在庫裡還能看到一小部分。山上主要是栗子樹,長得密,上了山看不到太陽。三分水,能打魚;三分田,近500畝稻田。”劉顯朋記憶中的老家如詩如畫,有著魚米之鄉的富足和幸福。

據統計,1958年密雲水庫建庫之初,庫區淹沒耕地16.9萬畝,加上築路、修渠、移民建房和料場取土,共佔用耕地24萬畝,相當於全縣耕地的三分之一。為保證密雲水庫施工及攔洪,分兩批搬遷了庫區內65個村莊,進行清庫。不到9個月,5萬餘人搬遷至5個公社的84個村。


忽然之間,一家房兩家住,一村地兩村種,移民和安置地原有村民都有困難。“陌生的人住到一起,難免馬勺碰鍋沿,就有口角。”尖巖村的鄭懷江當時雖然是個孩子,卻也記得爭吵時,被人懟是外村來的,氣得沒話說,只好遙望老家的方向。

1963年底,第一批3.4萬間安置房建成,庫區移民有了新家。萬明芝的父親、叔叔在蕎麥峪紮下根來。聽著大人們的唸叨長大,她終於透過冬日的冰面窺到老家的模樣,“現在水位高了,看不見了。”她的笑容中有了幾分惆悵。

1974年,密雲水庫蓄水水位達到153米,是水庫建成後水位最高的一年。庫邊一部分村莊房屋進水,密雲再次決定將部分村莊遷移到水庫南部。從1974年到1976年,共有13個村近4000人遷往水庫南部的十里堡、西田各莊。經過幾次移民,密雲90%的村都有移民戶。20世紀90年代,水庫周邊地區的人口嚴重超載。國務院決定將居住在水位155米以下和生活條件比較差的15000人搬遷出庫區。三次大移民,密雲近7萬人搬離故土。

2018年初,穆家峪鎮新農村和劉林池村啟動“新劉棚改項目”。新農村是1958年的水庫移民村,當時只有712戶、2700人,居住在政府蓋的20間為一體的排子房裡。60年後發展成為3150戶、6450人,還有3000多外來人口的大村。98歲的張長珍面臨再次搬遷,淚如雨下。搬家那天,她讓兒子把系在窗櫺上的風鈴解下來,捐贈給村裡籌建的鄉愁博物館,那是當年從水庫搬家時帶來的,她想讓子孫後代將來有機會認識它。

密雲水庫之戀

生計拴在水庫邊

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密雲的產業結構和生產力佈局與“保水”步伐同頻共振。“保水”如人們心底的一根弦,每次撥動就有一段難忘的插曲。

路循環往復,水四季變換,密雲水庫邊的美景讓人流連。然而,景因情而異。

劉顯朋回憶,1962年大家在尖巖安定下來,但人均只有兩分多地,且多為荒坡野地。村裡開始修建水渠、平整土地。水渠修在新村的北山上,綿延4公里。鄭懷江驕傲地說,那是尖巖村人的“紅旗渠”。尖巖村民開闢出400畝地種麥子,還可以間種玉米,第二茬種大豆,一年一畝地收1500斤左右糧食。在春耕秋收中,他們養兒育女,日子如流水般過去。

20世紀80年代,密雲水庫逐漸停止農業灌溉。1985年,北京市將密雲水庫確立為首都飲用水源地,密雲的絕大部分區域劃入水源保護區。村民們鑿出來的引水渠徹底停用了,不能種地,只能謀其他生路。有人打魚,有人網箱養魚,還有人給搞旅遊的個體戶打工,大家本能地過著靠水吃水的日子。1992年,萬明芝和丈夫搖著三米的船,一天兩趟在水庫打魚。萬明芝回憶,下午三四點下網,晚上八九點起網,到家10點,摘魚。凌晨3點出門,下第二次網,亮天起網,摘魚到上午10點。“魚販就在家門口等著,一手交魚,一手交錢。”萬明芝得意地說,“有一回,兩條魚賣了800塊!”

1996年起,水庫每年有6個月的禁漁期,勤快的萬明芝開始在外打工。那時候,在水庫邊的山上開了不少個體飯店,人們既能看到水庫的美景,又能吃到水庫魚鮮,個體飯店生意火爆。萬明芝笑說自己膽小,不敢貸款,沒搞網箱養魚。二叔萬景林帶著兒子萬明泉忙乎網箱養魚。二十出頭的萬明泉,年收入兩三萬。與此同時,尖巖村的鄭懷江和村民們籌資,在水庫大壩出水口發展網箱養魚,村裡還因此辦起飼料廠等企業。

2002年,依照飲用水源基地不從事人工漁業生產的國際慣例,北京市決定限期取消密雲水庫內的網箱養魚,徹底解決飼料沉積物及魚糞對水質的汙染,淨化水庫地區環境。那時候,密雲水庫日供水量佔首都用水總量的三分之二。密雲人的生產和生活總是繞不開“保水”。“不讓網箱養魚,連帶著村裡的飼料廠等三家企業都倒閉了,集體的產業也垮了。”鄭懷江回憶說,“後來,大家聽從大隊幹部的號召,幹養殖業。最多的時候,村裡有四個豬場、三個牛場。”2003年4月,80戶網箱養殖戶全面退出,網箱和臨時房屋等水庫一級保護區內的所有餐館設施、禽畜養殖設施和超出規定面積建設的承包用房等全部拆除。餐館被引導開在橫跨口門子、蕎麥峪、白草窪三個村的公路邊,鎮政府對外招攬商戶在漁街投資特色飯店,形成美食一條街,萬明芝轉在漁街打工。

這一年,密雲水庫蓄水量不足10億立方米,庫區有不少土地裸露出來。萬明泉看到商機,買了30頭肉牛,養了兩年,平均每頭能賣1萬多元。到2013年,萬明泉有80多頭牛,一年能掙十來萬。萬明芝看上了庫區的土地,她是種地。村民們叫這是“押寶地”,因為水漲上來,作物就被淹了,完全聽天由命。邊打工邊種地,萬明芝種一茬玉米,一年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她很滿足。

2014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補充密雲水庫。密雲實行了更加嚴格的保水措施。2016年,密雲決定在一級保護區內清退全部中小規模養殖戶,包括尖巖村在內的密雲水庫周邊43個村全面禁養畜禽。萬明泉賣掉最後一批牛,離開了親手蓋起的牛棚。尖巖的村民們,在區裡政策資金的支持下,實現了全村300多座老房子的升級改造,幹部們鼓勵村民利用改造後的院子搞民俗旅遊。

在漁街打工多年,萬明芝琢磨著開個農家樂。“2013年下半年,鎮裡打造‘一村一品’,大隊鼓勵我們辦民俗戶,讓做蕎麥宴。”萬明芝笑著說。鎮幹部說幫她們做宣傳,拉客源,原本就有些心思的萬明芝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自家小院,辦起了民俗戶。當時村裡就三家跟鎮裡簽約,開門迎客。沒過兩天,客人就上門了。萬明芝喜笑顏開,大家居然都想來嚐嚐這蕎麥宴。“你瞅我們這,到現在是48家,都火了。”5年間,她的小院改造擴建,可以同時招待10桌客人。到週末,萬明芝還得多僱兩個幫手才忙得過來。細想起來,萬明芝感謝鎮領導,不僅幫著做宣傳、找客源,合作社還統一指導定價,避免了哄抬價格。此外,補貼到戶,指導大家改造衛生間。她爽利地說:“現在,年收入六七十萬,更知足了,不用出門就把錢賺了。”

不遠處,尖巖村在書記王淑平的帶領下,利用村裡幾千棵百年慄樹,打造栗子宴,吸引到眾多遊客。為了鼓勵民俗戶提高接待質量,區裡還給市區旅遊部門驗收合格並“上星”的民俗戶發獎金,為他們送去實木桌椅。鄭懷江精心設計了自家小院,開門迎客以來,很受住客們歡迎。

“總書記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還得吃生態飯。”王淑平說。2017年,“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寫進了中央一號文件。她和村民們就琢磨著如何把青山、栗子樹、栗子宴、民宿打通,形成鏈條,實現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綜合發展。

"
密雲水庫之戀

“北京城裡三杯水,一杯來自密雲水庫。”這杯水是兜底的,是生命之水。源於塞外的潮白二水,在燕山群峰中蜿蜒曲折,在密雲城南交匯成潮白河。61年前,因這東來的潮水、西繞的白水,人們築起了大壩,修成了密雲水庫。1985年,北京市將密雲水庫確定為首都飲用水源地。為了守護北京人的“大水缸”,密雲叫停水庫旅遊資源的開發,拆除水庫壩上的商業、餐飲、娛樂等設施,撤出網箱養魚,先後關閉鉻礦、小型鐵礦、水泥廠等200多個對水源有汙染的工業企業。如今,密雲人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指引下,以生態富民戰略,發展電商農業圈,探索田園綜合體的實踐,開創密雲生態文明建設新格局。

鄉愁淹在水底下

一聲令下,5萬密雲父老鄉親揮淚離故土,24萬畝良田被淹沒。看得見的水庫,揮不去的鄉愁。

“趴在冰面上,就能瞅見老家了,清楚著呢!能看到石頭壘的房子,斷牆,還有井。”萬明芝說。

對於1968年出生的萬明芝來說,100多米水底下的老家是陌生的。在她出生的10年前,父輩從現在水庫主壩往東七八里地的村中舉家搬遷。“先是在金叵羅村,後來在蕎麥峪住下來了。”萬明芝的二叔、80多歲的萬景林慢慢地說。他身體硬朗,說到搬家,手邊的煙半天沒有抽。“那時候的人都聽話,為了建水庫,說搬就搬了。”

修建密雲水庫是為了緩解京津地區用水緊張問題,更重要的是為了解決潮白河的水患問題。流經北京東部的潮白河,上游是潮河和白河。據史書記載,潮河因其“水性猛,時作響如潮”而得名,白河則是因河岸沙白而名。潮、白兩河匯成潮白河後,河道平淺,又無堤防,常常氾濫成災。

萬明芝如今生活在白河主壩附近的蕎麥峪,行政區域屬於溪翁莊鎮,據說“溪翁莊”的名字就源於水患記憶。“我們是最後搬出來的,馬車拉著糧食、鋪蓋。”82歲的馮東賢老人鶴髮童顏,思路清晰,他比畫著說:“碾子搬不走,很多傢俱也都扔下了。剛搬到尖巖的時候,就住在北邊的街上,也是人家給咱騰的地方,大家都是擠著住。”回想起老家,比馮東賢小一歲的劉顯朋打開了話匣子。“我們村過去是四山三水三分田。那山,現在在庫裡還能看到一小部分。山上主要是栗子樹,長得密,上了山看不到太陽。三分水,能打魚;三分田,近500畝稻田。”劉顯朋記憶中的老家如詩如畫,有著魚米之鄉的富足和幸福。

據統計,1958年密雲水庫建庫之初,庫區淹沒耕地16.9萬畝,加上築路、修渠、移民建房和料場取土,共佔用耕地24萬畝,相當於全縣耕地的三分之一。為保證密雲水庫施工及攔洪,分兩批搬遷了庫區內65個村莊,進行清庫。不到9個月,5萬餘人搬遷至5個公社的84個村。


忽然之間,一家房兩家住,一村地兩村種,移民和安置地原有村民都有困難。“陌生的人住到一起,難免馬勺碰鍋沿,就有口角。”尖巖村的鄭懷江當時雖然是個孩子,卻也記得爭吵時,被人懟是外村來的,氣得沒話說,只好遙望老家的方向。

1963年底,第一批3.4萬間安置房建成,庫區移民有了新家。萬明芝的父親、叔叔在蕎麥峪紮下根來。聽著大人們的唸叨長大,她終於透過冬日的冰面窺到老家的模樣,“現在水位高了,看不見了。”她的笑容中有了幾分惆悵。

1974年,密雲水庫蓄水水位達到153米,是水庫建成後水位最高的一年。庫邊一部分村莊房屋進水,密雲再次決定將部分村莊遷移到水庫南部。從1974年到1976年,共有13個村近4000人遷往水庫南部的十里堡、西田各莊。經過幾次移民,密雲90%的村都有移民戶。20世紀90年代,水庫周邊地區的人口嚴重超載。國務院決定將居住在水位155米以下和生活條件比較差的15000人搬遷出庫區。三次大移民,密雲近7萬人搬離故土。

2018年初,穆家峪鎮新農村和劉林池村啟動“新劉棚改項目”。新農村是1958年的水庫移民村,當時只有712戶、2700人,居住在政府蓋的20間為一體的排子房裡。60年後發展成為3150戶、6450人,還有3000多外來人口的大村。98歲的張長珍面臨再次搬遷,淚如雨下。搬家那天,她讓兒子把系在窗櫺上的風鈴解下來,捐贈給村裡籌建的鄉愁博物館,那是當年從水庫搬家時帶來的,她想讓子孫後代將來有機會認識它。

密雲水庫之戀

生計拴在水庫邊

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密雲的產業結構和生產力佈局與“保水”步伐同頻共振。“保水”如人們心底的一根弦,每次撥動就有一段難忘的插曲。

路循環往復,水四季變換,密雲水庫邊的美景讓人流連。然而,景因情而異。

劉顯朋回憶,1962年大家在尖巖安定下來,但人均只有兩分多地,且多為荒坡野地。村裡開始修建水渠、平整土地。水渠修在新村的北山上,綿延4公里。鄭懷江驕傲地說,那是尖巖村人的“紅旗渠”。尖巖村民開闢出400畝地種麥子,還可以間種玉米,第二茬種大豆,一年一畝地收1500斤左右糧食。在春耕秋收中,他們養兒育女,日子如流水般過去。

20世紀80年代,密雲水庫逐漸停止農業灌溉。1985年,北京市將密雲水庫確立為首都飲用水源地,密雲的絕大部分區域劃入水源保護區。村民們鑿出來的引水渠徹底停用了,不能種地,只能謀其他生路。有人打魚,有人網箱養魚,還有人給搞旅遊的個體戶打工,大家本能地過著靠水吃水的日子。1992年,萬明芝和丈夫搖著三米的船,一天兩趟在水庫打魚。萬明芝回憶,下午三四點下網,晚上八九點起網,到家10點,摘魚。凌晨3點出門,下第二次網,亮天起網,摘魚到上午10點。“魚販就在家門口等著,一手交魚,一手交錢。”萬明芝得意地說,“有一回,兩條魚賣了800塊!”

1996年起,水庫每年有6個月的禁漁期,勤快的萬明芝開始在外打工。那時候,在水庫邊的山上開了不少個體飯店,人們既能看到水庫的美景,又能吃到水庫魚鮮,個體飯店生意火爆。萬明芝笑說自己膽小,不敢貸款,沒搞網箱養魚。二叔萬景林帶著兒子萬明泉忙乎網箱養魚。二十出頭的萬明泉,年收入兩三萬。與此同時,尖巖村的鄭懷江和村民們籌資,在水庫大壩出水口發展網箱養魚,村裡還因此辦起飼料廠等企業。

2002年,依照飲用水源基地不從事人工漁業生產的國際慣例,北京市決定限期取消密雲水庫內的網箱養魚,徹底解決飼料沉積物及魚糞對水質的汙染,淨化水庫地區環境。那時候,密雲水庫日供水量佔首都用水總量的三分之二。密雲人的生產和生活總是繞不開“保水”。“不讓網箱養魚,連帶著村裡的飼料廠等三家企業都倒閉了,集體的產業也垮了。”鄭懷江回憶說,“後來,大家聽從大隊幹部的號召,幹養殖業。最多的時候,村裡有四個豬場、三個牛場。”2003年4月,80戶網箱養殖戶全面退出,網箱和臨時房屋等水庫一級保護區內的所有餐館設施、禽畜養殖設施和超出規定面積建設的承包用房等全部拆除。餐館被引導開在橫跨口門子、蕎麥峪、白草窪三個村的公路邊,鎮政府對外招攬商戶在漁街投資特色飯店,形成美食一條街,萬明芝轉在漁街打工。

這一年,密雲水庫蓄水量不足10億立方米,庫區有不少土地裸露出來。萬明泉看到商機,買了30頭肉牛,養了兩年,平均每頭能賣1萬多元。到2013年,萬明泉有80多頭牛,一年能掙十來萬。萬明芝看上了庫區的土地,她是種地。村民們叫這是“押寶地”,因為水漲上來,作物就被淹了,完全聽天由命。邊打工邊種地,萬明芝種一茬玉米,一年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她很滿足。

2014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補充密雲水庫。密雲實行了更加嚴格的保水措施。2016年,密雲決定在一級保護區內清退全部中小規模養殖戶,包括尖巖村在內的密雲水庫周邊43個村全面禁養畜禽。萬明泉賣掉最後一批牛,離開了親手蓋起的牛棚。尖巖的村民們,在區裡政策資金的支持下,實現了全村300多座老房子的升級改造,幹部們鼓勵村民利用改造後的院子搞民俗旅遊。

在漁街打工多年,萬明芝琢磨著開個農家樂。“2013年下半年,鎮裡打造‘一村一品’,大隊鼓勵我們辦民俗戶,讓做蕎麥宴。”萬明芝笑著說。鎮幹部說幫她們做宣傳,拉客源,原本就有些心思的萬明芝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自家小院,辦起了民俗戶。當時村裡就三家跟鎮裡簽約,開門迎客。沒過兩天,客人就上門了。萬明芝喜笑顏開,大家居然都想來嚐嚐這蕎麥宴。“你瞅我們這,到現在是48家,都火了。”5年間,她的小院改造擴建,可以同時招待10桌客人。到週末,萬明芝還得多僱兩個幫手才忙得過來。細想起來,萬明芝感謝鎮領導,不僅幫著做宣傳、找客源,合作社還統一指導定價,避免了哄抬價格。此外,補貼到戶,指導大家改造衛生間。她爽利地說:“現在,年收入六七十萬,更知足了,不用出門就把錢賺了。”

不遠處,尖巖村在書記王淑平的帶領下,利用村裡幾千棵百年慄樹,打造栗子宴,吸引到眾多遊客。為了鼓勵民俗戶提高接待質量,區裡還給市區旅遊部門驗收合格並“上星”的民俗戶發獎金,為他們送去實木桌椅。鄭懷江精心設計了自家小院,開門迎客以來,很受住客們歡迎。

“總書記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還得吃生態飯。”王淑平說。2017年,“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寫進了中央一號文件。她和村民們就琢磨著如何把青山、栗子樹、栗子宴、民宿打通,形成鏈條,實現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綜合發展。

密雲水庫之戀

未來長在燕山上

生態立區,綠色發展,精緻密雲。密雲走出了向著生態富裕創新和諧美麗新的目標,闊步前進的生態涵養區道路。

多年來,密雲堅持生態立區的同時鎖定綠色發展,積極打造電商農業圈,規劃田園綜合體,建設懷柔科學城東區(密雲地塊)。為實現都市型現代農業快速發展,密雲開展了“十百千萬”工程,即打造年銷售額千萬元以上的電商企業10家,年銷售額百萬元以上的銷售大戶100家,培養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職業農民1000人,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職業農民10000人。

工科男孔博,是“十百千萬”工程第一人。從北京理工大學畢業,孔博加入投資諮詢行業,在國貿上班。每天4小時的通勤讓孔博“整個人都不好了”。孔博注意到,城裡人對新鮮蔬果的要求越來越迫切,而親友家的蔬菜、瓜果、雞蛋等,既賣不出去,也賣不出價。幾番糾結,孔博頂住親友“不看好”的壓力,與妻子一起,辭職、回鄉、創業。2013年,孔博和妻子的主要業務是收購土雞和土雞蛋,在網上銷售。“年底一算,口袋裡有現金20餘萬元。”孔博賺錢了。

為了快速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密雲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打造“密雲服務”品牌。回鄉創業的孔博引起密雲農業服務中心的關注,副主任馮傑明登門拜訪。服務中心看好“密農人家”的潛力,幫扶力度之大,“嚇”到了孔博。2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廠房,建保鮮庫,購置配送貨車、加工設備,建檢測站……“密農人家”的硬件快速升級改造。馮傑明說,“我們是‘企業保姆’。”2015年,孔博的回鄉創業轉軌上了快車道,當年銷售額達到1080萬元。2018年,“密農人家”的銷售額突破3000萬元,成為密雲本地自主創業最大的農業電商企業。在區政府引導下,密雲電商農業圈如滾雪球般壯大。截至2018年年底,密雲農業“十百千萬”工程累計打造年銷售額千萬元以上的電商企業12家,年銷售額百萬元以上的銷售大戶56家,培養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職業農民660人,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職業農民5000人。

優良的生態環境促成“甜蜜”事業的發展。密雲北部山區的馮家峪鎮,西口外村的高山崖壁上,懸掛著數百個蜂箱。這裡是全國最大的中華蜜蜂崖壁蜂場。2018年5月20日,世界蜜蜂日,馮家峪鎮舉辦首屆割蜜節,收穫儲存醞釀一年的野生百花蜜。單蜂產業一項,該鎮就陸續精準幫扶82個低收入家庭。目前,密雲有蜂農2072戶,蜂群11.5萬群,蜂群總量佔全市的44%,被中國養蜂學會評為“中國蜜蜂之鄉”。通過產業政策扶持,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密雲已初步建成了集蜜蜂種業、蜜蜂養殖、蜂產品深加工、蜜蜂文化和蜜蜂旅遊等為一體的產業鏈條,實現產業集群發展。密雲有了暱稱:蜜雲。

在密雲綠色發展的藍圖上,2035年的發展目標是科學城引領創新型產業。密雲科學城東區正有條不紊地推進中,緊密對接國家科學平臺,發展有特色的中關村高新技術密雲園,加快發展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做優節能環保產業,創新發展智能製造業,形成密雲核心產業發展區。

綠色發展如火如荼,精緻密雲緊鑼密鼓。密雲城東5公里外的蔡家窪村,榮獲“北京最美鄉村”“中國最有魅力休閒鄉村”兩大美譽。2019年4月29日北京世園會開幕。這一天,蔡家窪村年近70歲的餘全忠照舊在花卉棚打理月季花。他培育的“甜蜜的夢”“火焰山”等月季新品種參展世園會。得知各國政要紛紛讚美“甜蜜的夢”“火焰山”的消息,他難掩興奮之情。

在蔡家窪村,餘全忠是花把式,這位土專家負責花卉、蔬菜、草莓等農產品的培育,月薪萬元。讓人意外的是,16年前,他是一位車把式,趕馬車,做買賣。改變起源於2003年8月22日。那天,36歲的能人王大林被選為村書記。如何帶領村民致富?王大林打出了產業發展“組合拳”,把蔡家窪村所有的土地、山場,統一流轉至村集體,統一規劃、經營,發展都市農業,村民獲得流轉費;實行產權制度改革,成立蔡家窪股份經濟合作社;因地制宜對接項目,種植500畝櫻桃園……

餘全忠被王大林任命為櫻桃園負責人。餘全忠不會種櫻桃,但他肯學、會琢磨,很快成了種植方面的土專家。從當村書記的第一天起,王大林就是先有規劃再有項目。十幾年來,蔡家窪村與第三方專業規劃院合作,先後實施了三版蔡家窪村發展藍圖建設。

蔡家窪村通過自己的“新農部落”電商平臺銷售農產品,一直供不應求。目前,蔡家窪共有22家企業和合作社,形成了5000畝都市型現代農業園、400畝現代觀光工業園區和休閒旅遊商務區的三產聯動發展模式。2018年,蔡家窪農民人均年收入4.6萬元,不但解決了全村村民的就業問題,還吸引了不少外來務工人員。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過去“求生存”到現在“求生態”,如今的密雲人,住在生態區,吃上生態飯,奔跑在打造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典範之區的賽道上。

作者:張蕾磊 尹穎堯,中共北京市委前線雜誌社


本文發表於《前線》雜誌2019年第8期,原標題《密雲水庫之戀》

責編:高斌

版式:林苗苗

監製:李愛玲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轉載請註明微信公眾號:前線理論圈(id:qianxiantheory)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