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的由來

民主 體育 馬克思主義 國哥說風水 2019-05-06

一、五四青年節的由來

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以青年學生為主的一場學生運動,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中國革命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史稱五四運動,這是中國革命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從而在思想上和幹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準備了條件。

五四青年節的由來

為了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以來中國青年光榮的革命傳統,1939年,陝甘寧邊區的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青年節。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宣佈這一規定。

五四青年節的由來

二、五四運動爆發原因

1918年11月11日,延續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英、美、法等國的勝利和德、奧等國的失敗而告結束。1919年1月,獲勝的協約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和平會議。中華民國作為戰勝國參加會議。中華民國代表在會上提出廢除外國在華特權,取消二十一條等正當要求,均遭拒絕。會議竟決定日本接管德國在華的各種特權。對這喪權辱國的條約,中華民國代表居然準備簽字承認。消息傳來,舉國震怒,群情激憤。以學生為先導的五四愛國運動就如火山爆發般地開始了。

五四青年節的由來

5月4日下午,北京3000多名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遊行,他們高呼:“還我青島、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呼籲各界人士行動起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保衛中國的領土和主權。這一運動得到的工人和各階層人士的聲援和支持,上海、南京等地的工人紛紛舉行罷工或示威。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並指令巴黎參加會議的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五四青年節的由來

三、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於探索、敢於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鬥。

五四青年節的由來

四、五四青年節的意義

五四青年節的設立是為了繼承和發揚“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愛國主義精神,號召大家團結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鬥。

五四青年節的由來

五、五四青年節的休假規定

按照國務院公佈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青年節(5月4日),14週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但這一規定沒有明確放假適用人群的年齡上限。

五四青年節的由來

2008年4月,經國務院法制辦同意,“青年節”放假適用人群為14至28週歲的青年,3億多青年將於每年5月4日放假半天。

此次進一步明確年齡上限後,將有3億多年齡在14至28週歲之間的青年可以依法在青年節這天享受到半天的假期,感受到社會對青年的關愛。

五四青年節的由來

《辦法》指出,各部門和各用人單位應自覺遵守《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切實保障青年的休假權利。

五四青年節的由來

國家的尊嚴比一切都重要,所以我們定要不忘初心,振興中華。以上就是五四青年節的由來的全部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