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明朝 月亮湖 民俗 戶外運動 掌上撫州 掌上撫州 2017-11-02

半壁青山茅店倚,一溪流水石橋橫。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第一次讀到這幅對聯時,我剛15歲,初中三年級,正在參加學校組織為期一週的下鄉幫助貧下中農秋收。

記得我們割禾的那個村名叫鍾嶺繳上村。一天,房東告訴我,今天不用去割禾了,隔壁嵩湖鄉廟會,我帶你一起去玩好嗎?

熙熙攘攘的嵩湖廟會,沒給我這個囊中羞澀的少年留下多少印象。

然而那條鄉間小路上的石橋、涼亭,還有涼亭石柱上的這幅滿滿的詩情畫意的對聯,卻一直銘刻在我的心中。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17年後,我調入家鄉一媒體工作,同事江波常用“石橋”、“流水”為筆名發表作品。一次閒聊中,我說了小時候的那段經歷,說了見過的石橋、涼亭。興起時,我竟一字不漏地背誦下了涼亭上的對聯。那次,我才確切地告曉嵩湖下聶村。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在夢港河石橋上垂釣的孩子們。

我從此與江波、下聶村結下深厚友誼,一直關注下聶動態,

下聶村距撫州城區約12公里,東臨撫河,西接夢港,北靠大仙嶺,自然環境優美,田園風光旖麗。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下聶先祖為南宋時從河南遷入。歷史上多有名儒巨賈,南宋抗金名將聶昌、明代書畫家聶大年,還有被明代“陳、羅、章、艾”四大才子尊為先生的聶大薰等。清時該村聶裕芳、聶良初先後獲得清同治帝、光緒帝旌表。湯顯祖曾為該村撰寫碑文,艾南英也曾為該村撰寫譜序。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村裡有明代祠堂一座、“大夫第”、“明經第”等明清古民居十餘棟,有古門樓6座,“樂善好施”牌坊一座,古井5口。眾多民居門楣石匾,以北宋經學家聶崇義名典《三禮圖》為內容,如:“詩禮宗源”、“詩禮遺輝”、“禮圖衍慶”、“詩禮揚聲”等。村前有一對歷經數百年的圓池,寓意聶族“好事逢雙,吉祥圓滿”。村後船湖託底,寓意聶村“水漲船高,五穀豐倉”。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下聶村山水相依,風光旖旎。春天,村外油菜花金亮燦燦;夏天,白鷺在溪頭嘻鬧覓食;秋天,路邊柿果紅彤累累;冬天,成群的大雁在河邊溼地棲息。走進下聶村,恍如置身一方世外桃源。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村西側古驛道旁有夢港石橋,為明代撫州歷史名人曾棟等創修。石橋橫跨夢港河,九墩十孔,長約百米,石橋是撫州古代通往福建的必經之路。是我少年時逛廟會所經過的那座石橋,橋東頭有一座古亭,曰暮江亭,亭柱上題有古代河東居士的一副對聯:“半壁青山茅店倚,一溪流水石橋橫。”對聯的落款為河東居士,後來,在江波的考證下,證實了河東居士,為該村明代隱士聶大勳,是明臨川四大才子所敬重的老師。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2009年,為慶祝共和國成立60週年,下聶村民在北山首創升旗儀式。

北部大仙嶺,竹樹掩映,滿目蔥蘢,一派原生態的景象。深秋,野柿樹上結滿小柿子,又多又紅,讓人眼饞。更稀奇的是,山道邊的不少灌木長得比喬木還粗還高,如野山櫟等;一個個鳥巢和螞蟻窩,有的藏在荊棘蓬裡,有的懸吊在樹枝或藤條上。據族譜載,山頂上曾建有道觀,至今還留有800年懸崖神龕。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從北山看下聶田園風光。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下聶村有明代宗祠,為保護文物,村民自發捐資修繕,並多方聯繫企業贊助。

石頭園在村西荒地上,是由數口舊石臼和稀疏地豎立著數十根長短不一的青石板條組成。在夕陽餘暉裡,這些看似無用的石頭,靜默無語,孤獨,落寞,古樸,滄桑,透出異樣的神祕感。

月亮湖,在村西的夢港河畔,形如彎月。湖上長有大片野生菱角,菱葉間開滿金燦燦的小黃花,如同鋪蓋一層厚厚的陽光。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下聶村的民俗。

下聶村曾在月亮湖多次舉辦過撫州戶外帳篷節,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戶外活動愛好者。帳篷節還融合了該村數百年的民俗活動“板凳龍燈”。月色下,熊熊篝火燃起,陣陣煙花綻放,千百盞孔明燈飄滿夜空,同繁星朗月交相輝映,恍如天上街市。此時,如潮的人流,伴隨著歡快的舞曲,手牽著手,圍著通紅的篝火載歌載舞。

撫州下聶村:一溪流水石橋橫

這條小路就是通往嵩湖廟會的主要通道,拍下這幅照片時,腦海裡就會泛起當年的記憶……

文章來源撫州古村哪些事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