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潮汕名賢,也是明代嘉靖年潮州地方著名的海盜首領



他是潮汕名賢,也是明代嘉靖年潮州地方著名的海盜首領



林道乾,明朝海盜,又名林悟樑,生於廣東省澄海縣(潮州人)蘇灣都南灣村(今屬灣頭鎮)。青年時曾為潮州小吏,善機變,有智謀。因走私貿易,為朝廷所不容,遂聚眾抗衡官軍,並於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三月,率戰船50餘艘自南澳島攻詔安,陷山南和廄下等村,為都督俞大猷所敗,退往臺灣北港(今臺灣北港溪下游一帶),監造戰船,旋復回潮州。隆慶元年十二月(1568年初)至翌年(1568年)三月,圍攻澄海溪東寨,寨陷。後受招撫,安置於潮陽縣招收都,但附者日眾。萬曆元年(1573年)總兵張元勳等合兵圍剿,他率眾突圍,到達柬埔寨,被柬埔寨王任命為把水使。明朝制置使劉堯海後聞林道乾所在,乃傳令搜捕,但其時林道乾已潛回潮州,發掘往時埋藏的金銀財寶,又招募百餘名潮人,帶往暹羅,改名為林悟樑,與暹王歃血為盟後,定居北大年(今泰國南部),任掌管該港客長。北大年港因而被稱為道乾港。一說他後來在試用自制的大炮時被炸死。

人物生平

明嘉靖末年,道乾常公行南海上活動,專以剽略為務。初,偕同朱良寶(澄海人)率眾3000人歸降朝廷地方官,得食膏腴田千餘畝。至“隆慶時朝廷橫海將軍郭成常調道乾及莫應敷(原許朝光部下,後殺朝光)征戰曾一本(大萊蕪一戰,一本投海死),乾劍斬辛繼新老末獻。於是軍中大事悉諮詢乾(明《武功錄·林道乾諸(朱)良寶林鳳列傳》以下稱《乾傳》)。“乾為人有風望,智力無二,好割據一方自雄。所至輒不忍貪淫之性,掘人墳墓,淫人妻小,蠶食人田土。常擅山海之禁以為利”《乾傳》。明中葉,朝廷在沿海實施海禁,嚴令邊民不得引寇入境,不得與外夷作買賣。

至明嘉靖年間海禁更嚴,而道乾則組織200餘人與朝廷抗衡,以武裝掩護海上商販活動,騷擾官軍。他衝破禁令而獲利。其時,“裡中皆畏乾,莫敢有後言,偶有人偵伺他,道乾聞知必大怒。‘據膏腴之田,以自安固’。他自謂不能居人下,恆欲收招海上精兵,發動舉事《乾傳》。

嘉靖四十二(1563)在一次抗爭中,道乾被朝廷都督俞大猷所追逐,遁人雞籠(今臺灣基隆,見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五)。後退赤嵌城(今臺灣台南)。道乾遂以此為踞點,名北海(《清·一統志》古蹟)。嘉靖四十五年(1566)三月,乾監督造船50餘隻,以南澳為基地,攻福建詔安五都等地,又被閩都督俞大猷所敗。是時倭寇擾閩,為大將戚繼光所破,倭遁去,居於此,道乾怕為寇所並,又懼官軍追擊,率眾抵占城(越南中部),攘其邊地以居(《明史》·雞籠傳),旋又回潮州。

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注:舊縣誌作嘉靖末年,今依《溪東寨碑記》改正)十二月至翌年三月,道乾率眾兩次攻打澄海藩衛溪東寨,第一次攻寨被陳求默(寨勇)擊退;第二次攻寨道乾改變策略,寨遂破。經過幾次與官軍抗衡之後,道乾回到舊部,他乃深溝高壘,日夜以絲綿為甲,治戰艦,派差使飛芻輓粟至海上,此時道乾志在海島。朝廷官軍窺其蹤跡,派制置使殷正茂佯寬假乾罪說:“令而得以功贖。”

於是隆慶四年(1570)道乾受朝廷安撫,安置於潮陽招收部下尾村。後道乾見朝廷不信任,謀“不意圖之”。是時“乾有侄名茂,先在彭亨國(今馬來西亞東部)為都夷使,修書約乾。乾與參政使陳奎商議,認為業已遠淪異域,不復還矣”《乾傳》。於是再圖舉事,將公文17扎,原封交還,率眾離去。此後道乾積極造船,懸賞招募,附者日眾。

萬曆元年(1573)三月,朝廷派總兵張元勳圍攻道乾,此次官軍謊稱“道乾投水死”。其實,道乾突圍後率眾抵柬埔寨,拿出囊中裝500金,帛50純奉獻寨主,委任乾為“把水使”。後明制置使聞道乾所在,遂下令暹羅、安南索乾,但此時道乾早已回潮州了。回潮州後發掘以前埋的金銀財寶,又招募100多名潮人,攜財帶人直奔暹羅,帆經呂宋。

時萬曆四年(1576),至暹羅渤泥(今稱大年)住下來。迫於明王朝壓力,“暹羅番王授計合擒乾,乾發覺,調動舳艫往佛醜海嶼而去,竟莫知所終。道乾之遁已鼠竄也”《乾傳》。因乾與同黨有矛盾,內部產生殘殺之機七“當是時以諸將視縛乾,如縛嬰兒,直易易耳”《乾傳》。道乾終於被戮殺而死。(後外面謊稱他自制土炮炸死)。

又據泰僑史資料記載,先是道乾於萬曆年間率潮屬2000餘人,白艚船100只,在北大年居下來,這是歷史上早期大規模旅泰發展貿易的紀錄。道乾受到北大年國王的賞識,將女兒嫁給他,並“劃出所屬之地若干,使道乾率眾居之”(溫雄飛《南洋華僑通史》)。乾與當地人和睦相處,被尊為掌握大年“客長”。乾死後,當地人把大年港命名為“道乾港”,他的故事至今仍在泰國華僑中流傳。

海盜首領

時間到了萬曆年間,林道乾與林鳳都是這時廣東潮州地方著名的海盜首領,他們和曾一本等人都曾是一個團伙裡的弟兄。林道乾,廣東潮州澄海縣人,年少時為縣衙小吏,為小康之家後代。他在私塾讀幾年書,可能因為性格原因得罪縣官,亡命天涯,投靠了海盜集團,後來自己拉起了一支隊伍,自立山頭。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林道乾率眾駕船五十餘艘到南澳島,佔為據點,進攻沿海。都督俞大酞領兵進剿,林道乾率眾轉移,航海到澎湖,因俞大酞官兵緊追而來,船隊駛往臺灣北港。

林道乾船隊到達北港,泊舟打鼓山下(鳳山縣西南),在打鼓仔港造船,擴大船隊,以圖進取。隨後林道乾從臺灣航海往勃泥(北大年)進行貿易,在勃泥潮州之間往返貿易,視明官府為無物。

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廣東巡撫上穆宗奏疏說:“嘉靖四十五年以來,海寇林道乾、樑有訓等聚眾三千餘人,駕鉅艦出人雷、瓊諸處”(《明穆宗實錄》卷十一隆慶元年八月)向朝廷報告林道乾又回到廣東沿海了。十二月,林道乾率眾攻澄海縣溪東寨,官兵海上追剿,疲於奔命,勞而無功。潮州官兵無力對付,想到招安林道乾。林帶隊駐紮潮陽縣境,表面上已被招安,實際搞獨立王國,公然挑戰明王朝的海禁法令,在沿海收購貨物,從事海上商業活。他還開闢澄海縣河渡門港口、使之成為商船往來的熱鬧港口,他在這裡“接濟聚黨”,屯集貨物,興販海外。

潮州地區地圖

佛郎機人沉馬羅及船主文嗚羅衝氏呶,通事蔡興全等二十餘人,並踵制府,上謁謂自治裝往擊乾,於是,制置使進暹羅使者,庭中問狀,因賞賜銀牌,花彩緞如禮,與我師並擊,如令”(瞿九思:《萬曆武功錄》,卷5,《林道乾、林鳳列傳》。)

葡人對於參與戰事十分積極,主動要求出擊,而且還自己裝備武器。官府對澳夷的態度也是很讚賞的。這裡我們還發現有“暹羅使者”嚮明官府告密,因此明朝廷賜暹羅使者銀牌花彩緞,要暹羅同時發兵聯合進擊。萬曆九年(1581)明朝使者再次賞諭柬埔寨,令與暹羅並攻道乾。林道乾縱橫萬里海疆,才智能力過人,很快得知了暹羅王的背信之舉,他立即進攻暹羅,打敗包括葡人在內的各國敵人,掠走了暹羅國大批船艦揚長而去。

林留在潮州的部眾被明軍打敗了,不過本人的結局則不錯,明朝政府始終奈何不了他。他在大年稱王立國,有記載說,大年國王是他的後裔。直至今天,那裡仍流傳這樣的歷史故事;中國僑民林道乾成了穆斯林,名TuK-K-y-a-n,是關稅官吏,曾為大年皇后鑄造火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