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秀輝 書法網簽約作家:盧秀輝,江蘇興化人。職業書法家、畫家、篆刻家、文藝評論家。


李陽冰的舅舅是杜甫,李白是他的族侄。

千年以來的篆書第一人,李白因他而名垂千古

李白晚年,窮困潦倒,一直是李陽冰照顧他,李白死時,將他的手稿託付給了李陽冰。

李陽冰於李白有恩。一是私恩,一是公恩。

千年以來的篆書第一人,李白因他而名垂千古

私恩者,李白走投無路之際,從南京去當塗找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李陽冰以為李白找他玩的,在送別李白時,李白獻上了寫給他的詩,李陽冰才知道李白已經是窮途了,無處投靠。於是,當即毫不猶豫的收留了他,李白的晚年的幸福是李陽冰付出的,而且,他還為李白送了終。我們先讀一下李白的《獻從叔當塗宰陽冰》這首詩:

千年以來的篆書第一人,李白因他而名垂千古

金鏡霾六國,亡新亂天經。焉知高光起,自有羽翼生?蕭曹安屹屼,耿賈摧欃槍。吾家有季父,傑出聖代英。雖無三臺位,不借四豪名。激昂風雲氣,終協龍虎精。弱冠燕趙來,賢彥多逢迎。魯連善談笑,季布折公卿。遙知禮數絕,常恐不合併。惕想結宵夢,素心久已冥。顧慚青雲器,謬奉玉樽傾。山陽五百年,綠竹忽再榮。高歌振林木,大笑喧雷霆。落筆灑篆文,崩雲使人驚。吐辭又炳煥,五色羅華星。秀句滿江國,高才掞天庭。宰邑艱難時,浮雲空古城。居人若薙草,掃地無纖莖。惠澤及飛走,農夫盡歸耕。廣漢水萬里,長流玉琴聲。雅頌播吳越,還如泰階平。小子別金陵,來時白下亭。群鳳憐客鳥,差池相哀鳴。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輕。贈微所費廣,鬥水澆長鯨。彈劍歌苦寒,嚴風起前楹。月銜天門曉,霜落牛渚清。長嘆即歸路,臨川空屏營。

讀罷,再溼衣襟,遙想李杜,心痛不已。

千年以來的篆書第一人,李白因他而名垂千古

公恩者,李白死後,李陽冰將其詩文輯成《草堂集》十卷,併為之作《草堂集序》。沒有李陽冰,我們無從知道李白的偉大;沒有李陽冰,中國的唐詩將會黯然失色;沒有李陽冰,中國文學史將留下巨大的缺憾。李陽冰為李白輯《草堂集》絕對不是私恩,是公恩,有恩與全唐詩,有恩與中國文化史,有恩與中華文明。

彼時,李陽冰接到調令,但他還是先幫李白輯好《草堂集》,他在序中說:“臨當掛冠,公又疾亟,草稿萬卷,手集未修,俾予為序”。

千年以來的篆書第一人,李白因他而名垂千古

李白臨終時,有《臨終歌》交給李陽冰: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讀畢,再有滄然淚啊!

李陽冰對李白的評價是:“千載獨步,唯公一人”,“唯公文章,橫被六合,可謂力敵造化歟”。現在看來,也無過溢之處。

李陽冰是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的八世孫,累為官宦,世代孝義,養就了李陽冰為人耿介的性格。他少年時代就因才高出眾,受到鄉賢們的器重和賞識,大家都願意與他交往,一致交口稱讚他既不趨炎附勢,又具有英豪之氣。李陽冰氣度軒朗,竭力助人,待友以仁。李白有《當塗李宰君畫贊》可證:

千年以來的篆書第一人,李白因他而名垂千古

天垂元精,嶽降粹靈。應期命世,大賢乃生。吐奇獻策,敷聞王庭。帝用休之,揚光泰清。濫觴百里,涵量八溟。縉雲飛聲,當塗政成。雅頌一變,江山再榮。舉邑抃舞,式圖丹青。眉秀華蓋,目朗明星。鶴矯閬風,麟騰玉京。若揭日月,昭然運行。窮神闡化,永世作程。

李陽冰善詞章,“秀句滿江園”,有《說文》30卷,為當時人所重,可惜,已亡佚。他兄弟五個,都富文詞、而且都工於篆書。李陽冰說過一句很豪邁的話:“斯翁之後,直至小生”。一千多年後,這句話被一個清朝人挪用了,他說:“斯冰之後,直至小生”,挪用的人叫錢坫。錢坫(1744—1806)字獻之,又字篆秋,號十蘭。江蘇嘉定(今屬上海市)人。以篆書名天下。在李陽冰的眼裡,已無魏晉,更無兩漢,直韶遠秦。自秦李斯整理規範小篆,歷經兩漢、魏、晉、隋、唐,期間逾千載,學書者惟攻真草行,而篆書中廢不振,不復有名家攻之,亦不復有名家出矣。李陽冰嘗嘆息道:“天之未喪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李陽冰刊定許慎《說文解字》為二十卷,對原書的篆法和解說都大加改動。此後,至宋代初年,許慎的原本漸漸消失,李陽冰的刊本則盛行於世。直至宋初,徐鉉奉詔校訂《說文解字》,對原書進行了整理,才大致恢復了許慎《說文解字》的原貌。

千年以來的篆書第一人,李白因他而名垂千古

李陽冰以篆書為己任,始學李斯《嶧山碑》,取其瘦勁,得“勁利豪爽,風行而集,識者謂之蒼頡後身。”被後人稱為“李斯之後的千古一人”。當時,顏真卿書寫並勒石的碑文,顏真卿必請李陽冰用篆書題寫碑額,李陽冰在篆書方面的影響力,一時無倆。

李陽冰所存世的碑文很多,留傳下來的作品有65件。可惜由於年代久遠,風雨磨損,人為破壞,有許多已湮沒不復存在了。留下來的有浙江縉雲的《城隍廟記》、福州烏石山的《般若臺題記》、廣西桂林的《舜廟碑》、湖北武昌的《怡亭銘》、陝西西安的《顏帷貞廟碑額》等。

千年以來的篆書第一人,李白因他而名垂千古

李陽冰初為縉雲令時,在縉雲留下了12件書法作品,至今仍存的唯一原刻,是仙都初暘谷“倪翁洞”三字小篆題刻。《蒼金石志》評這三個字是“古釵倚物,力有萬夫”。為了保護這三個篆字,明代人特意修了憑虛閣。李陽冰在縉雲的另一篆書作品是《城隍廟碑》,寫於乾元二年(759)。唐玄宗時在縉雲仙都建黃帝祠宇,李陽冰來縉雲後,題寫“黃帝祠宇”的篆書並勒石。

唐大曆二年(767年)刻的《三墳記》,李季卿撰文,李陽冰書丹。《三墳記》是李陽冰的代表作,謂之“鐵線描。”《三墳記碑》是繼承李斯《嶧山碑》玉筋篆的筆法,以瘦勁之法,取結體修長,用遒勁平整的線條,創作出來的鐵線篆。

千年以來的篆書第一人,李白因他而名垂千古

本文作者盧秀輝先生作品

李陽冰以篆學成就在書法史上留下了他的地位,他的篆書圓淳瘦勁,是秦篆以後的一大變革,被譽為李斯後小篆第一人,是評的確,對後世有極大的影響。


本文為書法網簽約作家盧秀輝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