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宮廷裡的“門”字不許帶鉤腳?

明朝 朱元璋 清朝 明成祖 皇帝不稱朕 皇帝不稱朕 2017-09-19

作者丨胡丹

昨日(9月16日)圍繞“明”字,談了談古代文字書寫的問題——

《“眀朝”這麼寫對嗎?》

今兒再來談談“門”字提鉤的事。

門(門)這個字多簡單啊,小學老師教了:“一樹一點橫折鉤——門!”最後一筆,是須帶一鉤(提筆)的。

為什麼宮廷裡的“門”字不許帶鉤腳?

可古時還有一種寫法,門不帶鉤,假若帶了鉤,還可能給人帶來壞的影響。

據明人馬愈《馬氏日抄》講,門字為“兩戶相向,本無勾踢”。看看門字的演變——

為什麼宮廷裡的“門”字不許帶鉤腳?

商代甲骨文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其中的“門”字是沒有一鉤的。商周金文,也就是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以及秦漢的小篆,最後一筆也都是沒有勾腳的。

中國文字是象形文字,門字正是象“門”之形而來,從古至今的門,不都是“兩戶相對”,即兩個門框呈垂直平行的麼?誰會在入門入戶的地方伸個腳出來,不小心絆人一跤!也就是說,門字不應鉤腳才對。

可隨著文字的發展,門字最後就多了一筆鉤。為何如此?大概是在寫字時,有此一鉤,才好停筆吧!看官想,漢字裡末筆僅為一豎的字,是不是非常少?而用毛筆寫字,在每一筆的最後,總要頓一下,然後把筆鋒略微提一提的。這就是書寫的韻味和筆勢。

然而,“門”字帶鉤,既不符合常識,這一腳鉤起來,還真可能在無形中絆人一跤呢!

這不,馬愈講,南宋都城臨安玉牒殿,一次遭了火災,火勢延燒,把殿門都燒燬了。“玉牒”是皇家宗室譜系及名姓的記載,等於皇帝的家譜,屬於朝廷的重要檔案;玉牒殿就是專門存放玉牒的地方,本來對水火都有嚴密的防禁措施,豈料還是遭了回祿。

在檢討起火原因時,就有宰相提出來,玉牒殿門的“門”字,“有勾腳,帶火筆”,所以才遭遇火厄。皇帝聽了宰相的話,命將原來的門額取下,一把火燒了。新的殿門就是左右肥豎的兩筆。而且自此形成一種習慣,凡書宮殿門額時,多不勾腳——這就有點恢復傳統的意思了。

馬愈是明代人,他說本朝南京的城門額皆為詹孟舉(名希元,孟舉為字)所書,北京大明門額為朱孔易所書,就他所見,以上“門”字俱無鉤腳。

明代南京城門額書於太祖朱元璋時,北京城門額則書於成祖朱棣之後,時期不同,帝王的講究也不一樣。我們知道,朱元璋對文字的“講究”和忌諱特別多。

據清末民初著名古玩家趙汝珍《古董辨疑•雜辨》之“北京城門門字之所以不鉤”條講,朱元璋怒詹孟舉寫太學集賢門,門字有鉤,遂殺之,曰:“吾方欲集賢,乃欲閉門塞賢路耶?”朱元璋認為詹孟舉題寫國子監(太學)集賢門的門額,在寫門字時加了一鉤,懷疑他有“閉門塞賢路”的惡意,遂以此為由將其殺害。這也算是一種欲加之罪的文字獄吧!

趙汝珍說:“是門之不鉤,不僅避火,且忌其塞路也。”他是清末民初人,據他所見,當時北京城門所有額書之“門”字仍均無鉤。下圖為北京正南大門正陽門的門額,“門”字果然都是不帶鉤腳的。

為什麼宮廷裡的“門”字不許帶鉤腳?

為什麼宮廷裡的“門”字不許帶鉤腳?

下圖為京城宣武門的舊照片,門字亦然無鉤

為什麼宮廷裡的“門”字不許帶鉤腳?

今故宮所見門額(門匾),門字也多是不帶鉤的。

為什麼宮廷裡的“門”字不許帶鉤腳?

太和門在明代叫奉天門、皇極門,“太和”是清代才改的名字,顯然“太和門”是清代才掛的新匾。門字這麼寫,當出於同一種書寫習慣。今天的故宮整體上也都是清代重建,所有門額也都是後掛的,大體上,門都是不帶鉤的(也有例外)。

為什麼宮廷裡的“門”字不許帶鉤腳?

(午門這“門”字,似在鉤與不鉤之間)

清代的大清門,就是明代的“大明門”,書寫規則亦如前朝無鉤

為什麼宮廷裡的“門”字不許帶鉤腳?

進入民國後,大清門改為中華門,亦然無鉤

為什麼宮廷裡的“門”字不許帶鉤腳?

(關於大明門、大清門、中華門的演變,可參見前文《這才是國門:它代表了大明、大順、大清和中華,最後成為一道礙事的門》)

在近年復建後的北京永定門上,掛著的門額,門字腳卻是帶鉤的

為什麼宮廷裡的“門”字不許帶鉤腳?

不過,這塊門額是2004年仿刻的,原件有人說,可能是民國時所刻,故“封建王朝的老規矩”就不太嚴了,門字也不帶鉤了。

就今天所見的大多數古書“門”字,都是帶鉤的,然而宮廷裡的鉤字,就是那麼任性和例外,它偏偏腳板直立、不帶鉤鉤。

書寫裡的這些名堂,細究起來還有許多,語文老師與歷史老師各有教法,且待有暇時再摘一二漫議吧!

歡迎關注“皇帝不稱朕”微信公眾號:hdshuoshi(皇帝說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