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情結之晉北門戶外三關

明朝永樂皇帝朱棣遷都北平後,為了防範和打擊北元及其分裂後的韃靼和瓦剌,開始修建北平周圍的長城防線,由於韃靼和瓦剌不斷的入侵,此時原修建在塞北草原、平原、盆地的長城防線(外長城)很容易被突破;為了加強京師北平的防禦,經幾代努力依山形地勢在東起北京燕山、軍都山,經山西太行山、恆山、呂梁山,西至山西黃河邊修建了一道堅固的長城防線,即內長城。

長城情結之晉北門戶外三關

外三關

內長城防線的咽喉要道有六座著名關隘,即內三關和外三關。靠東側的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稱為內三關,靠西側的偏頭關、寧武關、雁門關為外三關。這六座關隘互為依託,構成一道整體防線,成為拱衛京師的天險屏障。

今天我們來看看晉北之門戶,京師之屏障的內長城外三關。

長城情結之晉北門戶外三關

1、偏頭關

偏頭關,位於山西省偏關縣黃河邊,地處黃河入晉南流之轉彎處,為歷代兵家爭奪重地。有“外三關之首”之稱。偏頭關東連丫角山,西臨黃河,因東仰西伏,故名偏頭。

長城情結之晉北門戶外三關

偏頭關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在此置儋林郡,由名將李牧鎮守晉北。唐朝時期,名將尉遲敬德在此鎮守,並在關東建九龍寺。現存關城為明代洪武十三年所建,明代宣德、天順、弘治、嘉靖、隆慶年間均有修建。

偏頭關關城形狀不規則,東西長1100米,城高10米,東、西、南三道城門均建有甕城。

關外有四道邊牆:第一道稱大邊,東起平魯縣崖頭墩,西抵黃河邊,長150公里。第二道稱二邊,東起老營鴉角墩,西至黃河岸老牛灣,南至河曲縣石梯隘口。第三道東接老營堡,西抵白道坡,長45公里。第四道東起長林鷹窩山,西達教場。

長城情結之晉北門戶外三關

長城與黃河交匯處,老牛灣

除關城和邊牆外,還在重山峻嶺的長城沿線和重要通道上修建了22座城堡,有樺林堡、老牛灣堡、草垛山堡、老營堡等。可見明朝時偏關的防備等級,比寧武關、雁門關有過之而無不及。

古人曾以“宣大以蔽京師,偏頭以蔽全晉”來形容偏關的重要地位。

長城情結之晉北門戶外三關

寧武關

2、寧武關

寧武關,在今山西寧武縣城區,位於呂梁山脈蘆芽山和雲中山交會的谷口。現存關城建於明代,關城雄踞於恆山餘脈的華蓋山之上,城臨恢河,俯看東、西、南三面,周長2公里,開東、西、南、北四城門,關城為長方形,南北窄東西長,城牆依山勢而建,高大堅固,四周有炮臺敵樓,十分壯觀。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曾在此置樓煩關以防匈奴。秦漢樓煩關,有縣南的樓煩關南口,縣北的樓煩關北口,即陽方口。明朝時期寧武關是外三關鎮守總兵駐地。

因寧武關介於偏頭關和雁門關之中,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應偏關,東援雁門”的戰略作用。《讀史方輿紀要》上說:“以重兵駐此,東可以衛雁門,西可以援偏關,北可以應雲朔,蓋地利得勢。”

長城情結之晉北門戶外三關

雁門關

3、雁門關

雁門關,位於山西北部代縣城北的勾注山脊。

雁門關的圍城依山勢而建,雁門關有東、西、北三門,皆以巨磚疊砌,東門曰“天險”、西門曰“地利”,北門門額刻“雁門關”三字。城牆的南端分別與關城的東西兩翼相連,向北則沿著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圍,合圍處建有城門。圍城以外還築有3道大石牆和25道小石牆,起到屏障的作用。

長城情結之晉北門戶外三關

雁門關東西兩面將老營口、坷申池口、陽方口、東隆口、西陘口、匕樓口、大石口、石口、馬蘭口、茹越口、胡峪口等雁門關十八隘口連為一體,地勢十分險要,為歷代兵家征戰之地。

雁門關往東是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到華北平原,往西是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甘陝;往北通塞外高原,南接中原腹地,在數千年的歷史中,始終為中原漢民族北出和草原遊牧民族南下之咽喉要道,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