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語中“濟”字的含義非常特別,而且使用率很高,“濟”字本身及其引申的詞彙褒義滿滿,極富正能量。

“濟”字源自一條古代著名的河流:濟水,後演變為動詞:過河,渡過,比如:同舟共濟、直掛雲帆濟滄海等。又引申為對困苦之人加以幫助之意,比如:濟世、救濟、賑濟、接濟等,並由此產生了很多意思接近的成語:濟世救人、濟世安邦、濟世之才、表裡相濟、剛柔相濟、和衷共濟、同舟共濟、劫富濟貧、恩威並濟、人才濟濟,等等。

我們經常說的“經濟”二字中的“濟”也是由濟水演變而來。 經濟中的“經”字,指的是古代織布機上的縱向紗線,而左右橫向穿梭的線則稱為“緯”,而地理上的南北方向稱“經”,東西方向稱“緯”。古代濟水從西向東流動,且濟水清清,流速平緩,適合在南北方向分別開溝挖渠,引濟水來灌溉農田,因此“在南北方向引濟水灌溉農田的活動”就是最初“經濟”二字的由來,這一活動逐漸被古人引用為社會生產活動。而現代詞典中對經濟的解釋:社會物質生產和再生產的活動。結合現代和古代的解釋,就可以理解什麼是“經濟”了。

"

漢語中“濟”字的含義非常特別,而且使用率很高,“濟”字本身及其引申的詞彙褒義滿滿,極富正能量。

“濟”字源自一條古代著名的河流:濟水,後演變為動詞:過河,渡過,比如:同舟共濟、直掛雲帆濟滄海等。又引申為對困苦之人加以幫助之意,比如:濟世、救濟、賑濟、接濟等,並由此產生了很多意思接近的成語:濟世救人、濟世安邦、濟世之才、表裡相濟、剛柔相濟、和衷共濟、同舟共濟、劫富濟貧、恩威並濟、人才濟濟,等等。

我們經常說的“經濟”二字中的“濟”也是由濟水演變而來。 經濟中的“經”字,指的是古代織布機上的縱向紗線,而左右橫向穿梭的線則稱為“緯”,而地理上的南北方向稱“經”,東西方向稱“緯”。古代濟水從西向東流動,且濟水清清,流速平緩,適合在南北方向分別開溝挖渠,引濟水來灌溉農田,因此“在南北方向引濟水灌溉農田的活動”就是最初“經濟”二字的由來,這一活動逐漸被古人引用為社會生產活動。而現代詞典中對經濟的解釋:社會物質生產和再生產的活動。結合現代和古代的解釋,就可以理解什麼是“經濟”了。

濟水之南是濟南,濟南還在,濟水到哪去了?濟水三隱三現怎麼回事

濟水的命運完全取決於黃河的改道

古代濟水為“江、河、淮、濟”四瀆之一。但濟水這個名字僅留存於典籍中,滄海桑田歷史變遷已經湮滅,卻留下幾個和濟水有關的城市名稱:1、濟源(濟水之源),2、濟陰(濟水之南,山東定陶舊名濟陰),3、濟南(濟水之南,避定陶濟陰謂之濟南),4、濟陽(濟水之北,濟南屬縣,在濟南東北部),5、濟寧(濟水匯聚成鉅野澤,此城在鉅野澤東南,地勢較高,可保安寧之意),6、菏澤(古菏澤與鉅野澤、雷澤皆由濟水所匯聚而成),7、兗州(現指山東兗州,古代也叫沇州。濟水又稱沇水,沇水之州,古九州之一,位於河濟之間,即位於古代黃河和濟水之間的州域),8、齊河(濟南西部縣城,屬德州管轄。春秋時期高密人晏嬰相齊,封地晏城,臨濟水而建,濟水為齊國界河,故又稱齊水,宋代時改晏城為齊河),9、齊國(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周武王封太師姜尚於齊地,西北以濟水為界,以濟為名,因封地不止有河,更有地有山有人民,故去水為齊)。

古代傳說濟水“三隱三現”,先說說第一隱和第一現。《禹貢》記載:“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水經》“水出王屋山為沇水,東至溫縣西北濟水”,這是對濟水在黃河以北部分的描述。濟水發源於濟源以北王屋山上,濟源為盆地,源頭之水從王屋山以地下河或地下眾泉匯流的形式向東、南潛流,到濟瀆和龍潭二個地面湧出,龍潭流出的泉水與濟瀆流出的泉水(今濟源石河、濟河)匯流後向東形成沇水(珠龍河,也稱豬龍河),這就是濟水的第一隱第一現,與山東濟南的泉水來源於市區南部的泰山山脈如出一轍。清清細流一路向東,基本沿現在的濟瀆路流至梨林鎮東南,與現在尚存的豬龍河三支應屬一脈,然後再一直向東南方向蜿蜒流淌,至孟州市東面南莊鎮的黃莊村,與老蟒河匯流後,又向東流經溫縣。濟水向東北方向流淌三十多公里後,於武埗縣南部匯入沁河,濟水與沁河合流後向南不遠注入黃河,這應該就是濟水黃河以北的部分。

《禹貢》下文的“溢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這是對濟水在黃河以南部分的描述。

濟水與沁河合流後流入黃河的正南對岸,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鴻溝。鴻溝是中國古代最早溝通黃河和淮河流域的人工運河,位於滎陽市廣武鎮北的廣武山。戰國時期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為了發展漕運,在廣武山開挖水道引黃河水為渠,東流至淮河。魏惠王之所以在廣武山兩個山頭之間的峽谷開挖鴻溝,說明此處水量極大,且水流較緩而形成了大片水澤,容易被人工控制。而黃河在南宋之前由此地向東北方向流去(不是現在黃河向東流淌的方向),因而在此處形成了由漩渦水流而沖積的淺灘,黃河所含的泥沙逐漸在東南方向淤積,經過千萬年的堆積形成高坡,黃河只能向地勢更低的東北方向流去,而黃河忽然拐彎的末端水流則流速緩慢,匯聚成澤,此處應該就是《禹貢》中所說“溢為滎”的滎澤之水的源頭。現代此地的黃河灘塗極為開闊,溝湖縱橫,北岸的對面就是流入黃河的沁河。

"

漢語中“濟”字的含義非常特別,而且使用率很高,“濟”字本身及其引申的詞彙褒義滿滿,極富正能量。

“濟”字源自一條古代著名的河流:濟水,後演變為動詞:過河,渡過,比如:同舟共濟、直掛雲帆濟滄海等。又引申為對困苦之人加以幫助之意,比如:濟世、救濟、賑濟、接濟等,並由此產生了很多意思接近的成語:濟世救人、濟世安邦、濟世之才、表裡相濟、剛柔相濟、和衷共濟、同舟共濟、劫富濟貧、恩威並濟、人才濟濟,等等。

我們經常說的“經濟”二字中的“濟”也是由濟水演變而來。 經濟中的“經”字,指的是古代織布機上的縱向紗線,而左右橫向穿梭的線則稱為“緯”,而地理上的南北方向稱“經”,東西方向稱“緯”。古代濟水從西向東流動,且濟水清清,流速平緩,適合在南北方向分別開溝挖渠,引濟水來灌溉農田,因此“在南北方向引濟水灌溉農田的活動”就是最初“經濟”二字的由來,這一活動逐漸被古人引用為社會生產活動。而現代詞典中對經濟的解釋:社會物質生產和再生產的活動。結合現代和古代的解釋,就可以理解什麼是“經濟”了。

濟水之南是濟南,濟南還在,濟水到哪去了?濟水三隱三現怎麼回事

濟水的命運完全取決於黃河的改道

古代濟水為“江、河、淮、濟”四瀆之一。但濟水這個名字僅留存於典籍中,滄海桑田歷史變遷已經湮滅,卻留下幾個和濟水有關的城市名稱:1、濟源(濟水之源),2、濟陰(濟水之南,山東定陶舊名濟陰),3、濟南(濟水之南,避定陶濟陰謂之濟南),4、濟陽(濟水之北,濟南屬縣,在濟南東北部),5、濟寧(濟水匯聚成鉅野澤,此城在鉅野澤東南,地勢較高,可保安寧之意),6、菏澤(古菏澤與鉅野澤、雷澤皆由濟水所匯聚而成),7、兗州(現指山東兗州,古代也叫沇州。濟水又稱沇水,沇水之州,古九州之一,位於河濟之間,即位於古代黃河和濟水之間的州域),8、齊河(濟南西部縣城,屬德州管轄。春秋時期高密人晏嬰相齊,封地晏城,臨濟水而建,濟水為齊國界河,故又稱齊水,宋代時改晏城為齊河),9、齊國(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周武王封太師姜尚於齊地,西北以濟水為界,以濟為名,因封地不止有河,更有地有山有人民,故去水為齊)。

古代傳說濟水“三隱三現”,先說說第一隱和第一現。《禹貢》記載:“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水經》“水出王屋山為沇水,東至溫縣西北濟水”,這是對濟水在黃河以北部分的描述。濟水發源於濟源以北王屋山上,濟源為盆地,源頭之水從王屋山以地下河或地下眾泉匯流的形式向東、南潛流,到濟瀆和龍潭二個地面湧出,龍潭流出的泉水與濟瀆流出的泉水(今濟源石河、濟河)匯流後向東形成沇水(珠龍河,也稱豬龍河),這就是濟水的第一隱第一現,與山東濟南的泉水來源於市區南部的泰山山脈如出一轍。清清細流一路向東,基本沿現在的濟瀆路流至梨林鎮東南,與現在尚存的豬龍河三支應屬一脈,然後再一直向東南方向蜿蜒流淌,至孟州市東面南莊鎮的黃莊村,與老蟒河匯流後,又向東流經溫縣。濟水向東北方向流淌三十多公里後,於武埗縣南部匯入沁河,濟水與沁河合流後向南不遠注入黃河,這應該就是濟水黃河以北的部分。

《禹貢》下文的“溢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這是對濟水在黃河以南部分的描述。

濟水與沁河合流後流入黃河的正南對岸,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鴻溝。鴻溝是中國古代最早溝通黃河和淮河流域的人工運河,位於滎陽市廣武鎮北的廣武山。戰國時期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為了發展漕運,在廣武山開挖水道引黃河水為渠,東流至淮河。魏惠王之所以在廣武山兩個山頭之間的峽谷開挖鴻溝,說明此處水量極大,且水流較緩而形成了大片水澤,容易被人工控制。而黃河在南宋之前由此地向東北方向流去(不是現在黃河向東流淌的方向),因而在此處形成了由漩渦水流而沖積的淺灘,黃河所含的泥沙逐漸在東南方向淤積,經過千萬年的堆積形成高坡,黃河只能向地勢更低的東北方向流去,而黃河忽然拐彎的末端水流則流速緩慢,匯聚成澤,此處應該就是《禹貢》中所說“溢為滎”的滎澤之水的源頭。現代此地的黃河灘塗極為開闊,溝湖縱橫,北岸的對面就是流入黃河的沁河。

濟水之南是濟南,濟南還在,濟水到哪去了?濟水三隱三現怎麼回事

從鴻溝看黃河

現在流向鄭州方向的黃河河道正是濟水的古河道。黃河水和濟水匯流之處在南岸形成了開闊的滎澤,此處水流變緩沉澱,水質也因此變清而繼續東流,古人認為這就是清澈的濟水潛黃河而出的原因,只不過當時的濟水遠沒有今天的黃河這麼開闊洶湧。這是濟水的第二隱第二現。鴻溝向東約2公里的桃花峪,這裡是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南宋之前的黃河正是從此處拐彎流向東北,經新鄉、滑縣進入河北至黃驊、天津流入渤海,而不是現在的黃河水道。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為抵禦金兵南下,東京(開封)守將杜充在滑縣派軍隊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水由於決堤漫灘而水流疲乏,黃河水因此在鴻溝與桃花峪附近侵入濟水古道,東流至開封后又奪汴河向東南匯淮河入黃海,而東北方向的滑縣黃河水則奪泗入淮。

"

漢語中“濟”字的含義非常特別,而且使用率很高,“濟”字本身及其引申的詞彙褒義滿滿,極富正能量。

“濟”字源自一條古代著名的河流:濟水,後演變為動詞:過河,渡過,比如:同舟共濟、直掛雲帆濟滄海等。又引申為對困苦之人加以幫助之意,比如:濟世、救濟、賑濟、接濟等,並由此產生了很多意思接近的成語:濟世救人、濟世安邦、濟世之才、表裡相濟、剛柔相濟、和衷共濟、同舟共濟、劫富濟貧、恩威並濟、人才濟濟,等等。

我們經常說的“經濟”二字中的“濟”也是由濟水演變而來。 經濟中的“經”字,指的是古代織布機上的縱向紗線,而左右橫向穿梭的線則稱為“緯”,而地理上的南北方向稱“經”,東西方向稱“緯”。古代濟水從西向東流動,且濟水清清,流速平緩,適合在南北方向分別開溝挖渠,引濟水來灌溉農田,因此“在南北方向引濟水灌溉農田的活動”就是最初“經濟”二字的由來,這一活動逐漸被古人引用為社會生產活動。而現代詞典中對經濟的解釋:社會物質生產和再生產的活動。結合現代和古代的解釋,就可以理解什麼是“經濟”了。

濟水之南是濟南,濟南還在,濟水到哪去了?濟水三隱三現怎麼回事

濟水的命運完全取決於黃河的改道

古代濟水為“江、河、淮、濟”四瀆之一。但濟水這個名字僅留存於典籍中,滄海桑田歷史變遷已經湮滅,卻留下幾個和濟水有關的城市名稱:1、濟源(濟水之源),2、濟陰(濟水之南,山東定陶舊名濟陰),3、濟南(濟水之南,避定陶濟陰謂之濟南),4、濟陽(濟水之北,濟南屬縣,在濟南東北部),5、濟寧(濟水匯聚成鉅野澤,此城在鉅野澤東南,地勢較高,可保安寧之意),6、菏澤(古菏澤與鉅野澤、雷澤皆由濟水所匯聚而成),7、兗州(現指山東兗州,古代也叫沇州。濟水又稱沇水,沇水之州,古九州之一,位於河濟之間,即位於古代黃河和濟水之間的州域),8、齊河(濟南西部縣城,屬德州管轄。春秋時期高密人晏嬰相齊,封地晏城,臨濟水而建,濟水為齊國界河,故又稱齊水,宋代時改晏城為齊河),9、齊國(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周武王封太師姜尚於齊地,西北以濟水為界,以濟為名,因封地不止有河,更有地有山有人民,故去水為齊)。

古代傳說濟水“三隱三現”,先說說第一隱和第一現。《禹貢》記載:“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水經》“水出王屋山為沇水,東至溫縣西北濟水”,這是對濟水在黃河以北部分的描述。濟水發源於濟源以北王屋山上,濟源為盆地,源頭之水從王屋山以地下河或地下眾泉匯流的形式向東、南潛流,到濟瀆和龍潭二個地面湧出,龍潭流出的泉水與濟瀆流出的泉水(今濟源石河、濟河)匯流後向東形成沇水(珠龍河,也稱豬龍河),這就是濟水的第一隱第一現,與山東濟南的泉水來源於市區南部的泰山山脈如出一轍。清清細流一路向東,基本沿現在的濟瀆路流至梨林鎮東南,與現在尚存的豬龍河三支應屬一脈,然後再一直向東南方向蜿蜒流淌,至孟州市東面南莊鎮的黃莊村,與老蟒河匯流後,又向東流經溫縣。濟水向東北方向流淌三十多公里後,於武埗縣南部匯入沁河,濟水與沁河合流後向南不遠注入黃河,這應該就是濟水黃河以北的部分。

《禹貢》下文的“溢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這是對濟水在黃河以南部分的描述。

濟水與沁河合流後流入黃河的正南對岸,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鴻溝。鴻溝是中國古代最早溝通黃河和淮河流域的人工運河,位於滎陽市廣武鎮北的廣武山。戰國時期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為了發展漕運,在廣武山開挖水道引黃河水為渠,東流至淮河。魏惠王之所以在廣武山兩個山頭之間的峽谷開挖鴻溝,說明此處水量極大,且水流較緩而形成了大片水澤,容易被人工控制。而黃河在南宋之前由此地向東北方向流去(不是現在黃河向東流淌的方向),因而在此處形成了由漩渦水流而沖積的淺灘,黃河所含的泥沙逐漸在東南方向淤積,經過千萬年的堆積形成高坡,黃河只能向地勢更低的東北方向流去,而黃河忽然拐彎的末端水流則流速緩慢,匯聚成澤,此處應該就是《禹貢》中所說“溢為滎”的滎澤之水的源頭。現代此地的黃河灘塗極為開闊,溝湖縱橫,北岸的對面就是流入黃河的沁河。

濟水之南是濟南,濟南還在,濟水到哪去了?濟水三隱三現怎麼回事

從鴻溝看黃河

現在流向鄭州方向的黃河河道正是濟水的古河道。黃河水和濟水匯流之處在南岸形成了開闊的滎澤,此處水流變緩沉澱,水質也因此變清而繼續東流,古人認為這就是清澈的濟水潛黃河而出的原因,只不過當時的濟水遠沒有今天的黃河這麼開闊洶湧。這是濟水的第二隱第二現。鴻溝向東約2公里的桃花峪,這裡是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南宋之前的黃河正是從此處拐彎流向東北,經新鄉、滑縣進入河北至黃驊、天津流入渤海,而不是現在的黃河水道。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為抵禦金兵南下,東京(開封)守將杜充在滑縣派軍隊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水由於決堤漫灘而水流疲乏,黃河水因此在鴻溝與桃花峪附近侵入濟水古道,東流至開封后又奪汴河向東南匯淮河入黃海,而東北方向的滑縣黃河水則奪泗入淮。

濟水之南是濟南,濟南還在,濟水到哪去了?濟水三隱三現怎麼回事

鴻溝渠頭處河灘開闊

南宋之前的古濟水一直向東流經鄭州、開封,至蘭考縣北的銅瓦廂(今東壩頭鄉)附近時,濟水開始分成南濟與北濟,南濟在銅瓦廂開始向東北方向流入鉅野澤;北濟則繼續沿現代的黃河河道向東北方向至東明縣,然後向東經菏澤流入鉅野澤。《菏澤縣誌》載:“自漢以後濟水故道有二,一是自河南儀封縣界(今蘭考縣境內)流入曹縣北三十里,又東北經定陶縣南謂之南濟(又稱南清河);二是自東明縣流入,經菏澤縣南謂之北濟(又稱北清河),二水在鉅野合流(鉅野澤),北經鄆城縣南,又東北入東平州界。再經大清河(當時的濟水下段,現在的黃河河道)入渤海”。

鉅野澤、菏澤以及更古老的雷澤均為古濟水匯聚而成。《元和郡縣誌》則具體記載到:“大野澤一名鉅野澤,在縣東五里,南北三百里,東西百餘里。”《大名輿地名勝》載:“鉅野澤,宋時與梁山泊匯而為一”。 鉅野澤向西與雷澤相通,西南方向納入濟水後連通菏澤,幾個大澤的水溢出後向東北方向流出,這是濟水的第三隱第三現。濟水流出後再向東北流經濟南、濟陽後注入渤海。東南方向流出入菏水、通泗水,然後流入淮河入黃海。

"

漢語中“濟”字的含義非常特別,而且使用率很高,“濟”字本身及其引申的詞彙褒義滿滿,極富正能量。

“濟”字源自一條古代著名的河流:濟水,後演變為動詞:過河,渡過,比如:同舟共濟、直掛雲帆濟滄海等。又引申為對困苦之人加以幫助之意,比如:濟世、救濟、賑濟、接濟等,並由此產生了很多意思接近的成語:濟世救人、濟世安邦、濟世之才、表裡相濟、剛柔相濟、和衷共濟、同舟共濟、劫富濟貧、恩威並濟、人才濟濟,等等。

我們經常說的“經濟”二字中的“濟”也是由濟水演變而來。 經濟中的“經”字,指的是古代織布機上的縱向紗線,而左右橫向穿梭的線則稱為“緯”,而地理上的南北方向稱“經”,東西方向稱“緯”。古代濟水從西向東流動,且濟水清清,流速平緩,適合在南北方向分別開溝挖渠,引濟水來灌溉農田,因此“在南北方向引濟水灌溉農田的活動”就是最初“經濟”二字的由來,這一活動逐漸被古人引用為社會生產活動。而現代詞典中對經濟的解釋:社會物質生產和再生產的活動。結合現代和古代的解釋,就可以理解什麼是“經濟”了。

濟水之南是濟南,濟南還在,濟水到哪去了?濟水三隱三現怎麼回事

濟水的命運完全取決於黃河的改道

古代濟水為“江、河、淮、濟”四瀆之一。但濟水這個名字僅留存於典籍中,滄海桑田歷史變遷已經湮滅,卻留下幾個和濟水有關的城市名稱:1、濟源(濟水之源),2、濟陰(濟水之南,山東定陶舊名濟陰),3、濟南(濟水之南,避定陶濟陰謂之濟南),4、濟陽(濟水之北,濟南屬縣,在濟南東北部),5、濟寧(濟水匯聚成鉅野澤,此城在鉅野澤東南,地勢較高,可保安寧之意),6、菏澤(古菏澤與鉅野澤、雷澤皆由濟水所匯聚而成),7、兗州(現指山東兗州,古代也叫沇州。濟水又稱沇水,沇水之州,古九州之一,位於河濟之間,即位於古代黃河和濟水之間的州域),8、齊河(濟南西部縣城,屬德州管轄。春秋時期高密人晏嬰相齊,封地晏城,臨濟水而建,濟水為齊國界河,故又稱齊水,宋代時改晏城為齊河),9、齊國(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周武王封太師姜尚於齊地,西北以濟水為界,以濟為名,因封地不止有河,更有地有山有人民,故去水為齊)。

古代傳說濟水“三隱三現”,先說說第一隱和第一現。《禹貢》記載:“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水經》“水出王屋山為沇水,東至溫縣西北濟水”,這是對濟水在黃河以北部分的描述。濟水發源於濟源以北王屋山上,濟源為盆地,源頭之水從王屋山以地下河或地下眾泉匯流的形式向東、南潛流,到濟瀆和龍潭二個地面湧出,龍潭流出的泉水與濟瀆流出的泉水(今濟源石河、濟河)匯流後向東形成沇水(珠龍河,也稱豬龍河),這就是濟水的第一隱第一現,與山東濟南的泉水來源於市區南部的泰山山脈如出一轍。清清細流一路向東,基本沿現在的濟瀆路流至梨林鎮東南,與現在尚存的豬龍河三支應屬一脈,然後再一直向東南方向蜿蜒流淌,至孟州市東面南莊鎮的黃莊村,與老蟒河匯流後,又向東流經溫縣。濟水向東北方向流淌三十多公里後,於武埗縣南部匯入沁河,濟水與沁河合流後向南不遠注入黃河,這應該就是濟水黃河以北的部分。

《禹貢》下文的“溢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這是對濟水在黃河以南部分的描述。

濟水與沁河合流後流入黃河的正南對岸,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鴻溝。鴻溝是中國古代最早溝通黃河和淮河流域的人工運河,位於滎陽市廣武鎮北的廣武山。戰國時期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為了發展漕運,在廣武山開挖水道引黃河水為渠,東流至淮河。魏惠王之所以在廣武山兩個山頭之間的峽谷開挖鴻溝,說明此處水量極大,且水流較緩而形成了大片水澤,容易被人工控制。而黃河在南宋之前由此地向東北方向流去(不是現在黃河向東流淌的方向),因而在此處形成了由漩渦水流而沖積的淺灘,黃河所含的泥沙逐漸在東南方向淤積,經過千萬年的堆積形成高坡,黃河只能向地勢更低的東北方向流去,而黃河忽然拐彎的末端水流則流速緩慢,匯聚成澤,此處應該就是《禹貢》中所說“溢為滎”的滎澤之水的源頭。現代此地的黃河灘塗極為開闊,溝湖縱橫,北岸的對面就是流入黃河的沁河。

濟水之南是濟南,濟南還在,濟水到哪去了?濟水三隱三現怎麼回事

從鴻溝看黃河

現在流向鄭州方向的黃河河道正是濟水的古河道。黃河水和濟水匯流之處在南岸形成了開闊的滎澤,此處水流變緩沉澱,水質也因此變清而繼續東流,古人認為這就是清澈的濟水潛黃河而出的原因,只不過當時的濟水遠沒有今天的黃河這麼開闊洶湧。這是濟水的第二隱第二現。鴻溝向東約2公里的桃花峪,這裡是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南宋之前的黃河正是從此處拐彎流向東北,經新鄉、滑縣進入河北至黃驊、天津流入渤海,而不是現在的黃河水道。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為抵禦金兵南下,東京(開封)守將杜充在滑縣派軍隊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水由於決堤漫灘而水流疲乏,黃河水因此在鴻溝與桃花峪附近侵入濟水古道,東流至開封后又奪汴河向東南匯淮河入黃海,而東北方向的滑縣黃河水則奪泗入淮。

濟水之南是濟南,濟南還在,濟水到哪去了?濟水三隱三現怎麼回事

鴻溝渠頭處河灘開闊

南宋之前的古濟水一直向東流經鄭州、開封,至蘭考縣北的銅瓦廂(今東壩頭鄉)附近時,濟水開始分成南濟與北濟,南濟在銅瓦廂開始向東北方向流入鉅野澤;北濟則繼續沿現代的黃河河道向東北方向至東明縣,然後向東經菏澤流入鉅野澤。《菏澤縣誌》載:“自漢以後濟水故道有二,一是自河南儀封縣界(今蘭考縣境內)流入曹縣北三十里,又東北經定陶縣南謂之南濟(又稱南清河);二是自東明縣流入,經菏澤縣南謂之北濟(又稱北清河),二水在鉅野合流(鉅野澤),北經鄆城縣南,又東北入東平州界。再經大清河(當時的濟水下段,現在的黃河河道)入渤海”。

鉅野澤、菏澤以及更古老的雷澤均為古濟水匯聚而成。《元和郡縣誌》則具體記載到:“大野澤一名鉅野澤,在縣東五里,南北三百里,東西百餘里。”《大名輿地名勝》載:“鉅野澤,宋時與梁山泊匯而為一”。 鉅野澤向西與雷澤相通,西南方向納入濟水後連通菏澤,幾個大澤的水溢出後向東北方向流出,這是濟水的第三隱第三現。濟水流出後再向東北流經濟南、濟陽後注入渤海。東南方向流出入菏水、通泗水,然後流入淮河入黃海。

濟水之南是濟南,濟南還在,濟水到哪去了?濟水三隱三現怎麼回事

濟水在山東境內分為南濟和北濟,形成鉅野澤、菏澤和雷澤

從以上記載可以確定,古濟水就是現在從滎陽的鴻溝、桃花峪一直流到山東東明縣這一段黃河的河道。至於現在的黃河為何從東明縣西,又繼續向東北流至東平湖北口(濟水出鉅野澤後的出口,東平湖為鉅野澤退縮後的湖泊),這是因為1855年(清咸豐5年)蘭考銅瓦廂黃河大決口後的黃河水流量巨大,而之前的濟水已經一分為二,水流漸緩而河道侷促,不足以容納巨量的黃河水,黃河沿濟水河道流至東明縣西后,開始漫灘繼續向東北方向流去,流至東平湖濟水出口處開始合流。由此黃河第二次侵入濟水河道(濟水從東平湖口流出後改名為大清河),然後流經濟南、濟陽、濱州從東營的墾利注入渤海。

濟水在黃河以北部分的豬龍河因地下水逐漸枯竭而幾近停滯,只有沁河和蟒河仍在流淌;而濟水在黃河以南部分的消失,皆因黃河在歷史中屢屢改道最終侵奪了濟水河道導致。

濟水流域縱貫中原文明發祥地,與歷史長河一同流淌;濟水曾經擁有的燦爛輝煌,和黃河一起書寫中華文明。

一家之言,還望指正。不當之處,敬請留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