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勤政愛民,在位多年一直勵精圖治,為何他卻守不住大明江山?

每當提到被李自成逼得自縊而死的崇禎皇帝時,多數人對他的慘死都感到惋惜。崇禎在17歲上位稱帝后,在位多年時間,他一直都勤政愛民,日日勵精圖治,可以說他比清朝的雍正還要勤政。只是為何明朝末年有這樣一位對社稷負責,對百姓負責的帝王掌權,但是他卻沒有辦法守住大明江山呢?是他能力不足?還是他明朝的國運就是如此?

崇禎勤政愛民,在位多年一直勵精圖治,為何他卻守不住大明江山?

原因一,雖然自從崇禎上位之後他每日都會為了明朝的社稷而操勞,但是那時畢竟崇禎的年紀才只有17歲,所以當時崇禎並不知道具體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好的管理好江山和社稷,朝中也沒有輔臣能夠指點他,崇禎怎麼執政完全是憑藉他的感覺來,所以當時崇禎在位期間也下達了很多錯誤的決策,最後導致明朝江山出了很多問題。

崇禎勤政愛民,在位多年一直勵精圖治,為何他卻守不住大明江山?

原因二,崇禎在還是王爺時,他就一直都很厭惡宦官中的老大魏忠賢,所以崇禎上位之後下達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將魏忠賢處死。在魏忠賢被處死前,崇禎根本就不知道明朝的經濟命脈被魏忠賢握在手中,此刻魏忠賢身死,即便崇禎將魏忠賢手中的權勢全部都轉移到了東林黨的手中,然而東林黨就算再有能耐,也無法讓明朝的經濟復甦,所以崇禎上位後就處死了魏忠賢,也是錯誤的決定。

崇禎勤政愛民,在位多年一直勵精圖治,為何他卻守不住大明江山?

原因三,崇禎不懂得用人,身為帝王是必須得會用人的,然而崇禎卻不知道應該怎麼用人,凡是那些會說奉承話的,崇禎都十分喜歡這種類型的臣子,而且崇禎也會重用他們。另外,崇禎也根本不能明辨是非,根本就禁不住敵國的誘導,當年袁崇煥之死就是最好的證明。袁崇煥被斬首後,崇禎在民間百姓心中的地位與形象也都跌了不少。

崇禎勤政愛民,在位多年一直勵精圖治,為何他卻守不住大明江山?

原因四,崇禎將救國最後的希望全部都放在了大將左良玉的身上,然而雖然左良玉是被崇禎提拔上來的,然而崇禎卻根本不瞭解左良玉的為人和品性。當李自成馬上就要攻打到皇城時,這時崇禎派下屬讓左良玉速速前來救駕,然而左良玉卻一直都不出兵,最後崇禎許諾給左良玉很多好處後,這時左良玉才準備出兵營救崇禎,只是此時就算左良玉的本事再大,他也根本就無法成功將被困在皇城中的崇禎救出了。

崇禎勤政愛民,在位多年一直勵精圖治,為何他卻守不住大明江山?

原因五,在崇禎在位期間,雖然崇禎一直都心繫百姓,但是此時卻由於氣候原因百姓種的莊稼都沒有收成。即便崇禎的確是個勤政愛民的帝王,然而當百姓日日都吃不上飯的時候,他們也不會感恩當朝帝王,他們反而會擁護那些能夠帶著自己吃飽飯的叛軍,也正是此時,以李自成為首的多方起義勢力興起,這也給已經處於危機之中的明朝造成了致命的一擊,此時失去了民心的崇禎再也無法得到百姓的響應,最後崇禎成為亡國之君也是必然的。

崇禎勤政愛民,在位多年一直勵精圖治,為何他卻守不住大明江山?

小編覺得,崇禎生不逢時,另外,崇禎雖然的確也在日日勵精圖治,在位多年一直都想著怎麼做才能讓明朝的經濟發展的更好,怎麼才能讓民間的百姓過上更為富足的生活,只是崇禎卻做出了很多錯誤的決策,比如,處死了魏忠賢,當眾斬殺了袁崇煥,將兵權都交給了左良玉等,正是因為崇禎在位期間做了一系列無法挽回的錯事,最後才導致明朝的滅亡。如果在崇禎17歲執政那年,朝中有輔臣能夠好好輔佐他的話,崇禎也不至於做出這麼多錯誤的,不可行的決策,他也不會最終守不住明朝的江山。

歷史原創作者:貓豆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告知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