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被抹黑最嚴重的皇帝,明明設立了一個司令部,卻被說成安樂窩

中國所謂的正史,就是各王朝官修的紀傳體史書,代表的是王朝意識形態,甚至可以說是代表儒家士大夫的立場。近代學術巨擘梁啟超曾言,二十四史,不過是為帝王將相做家譜。此言非虛,除此之外,士大夫視角的史書還會對一些行為做事並不太符合儒家倫理的人進行黑化,其中不乏帝王將相。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恐怕就是一個被嚴重黑化的皇帝。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正德皇帝是個荒淫昏庸的暴君,但是歷史的真相併非如此簡單,歷史人物也不能做臉譜化的理解。

史上被抹黑最嚴重的皇帝,明明設立了一個司令部,卻被說成安樂窩

明武宗

很多人都知道,武宗曾經建過一個有別於大內的居住地,叫做豹房,其地址在當時皇城的西苑太液池西南岸,靠近西華門,就是今日北海公園的西面。在很多史書中,這個豹房就是明武宗豢養珍奇禽獸,順帶進行淫亂流氓活動的逍遙樓。豹房確實有豹子,據沈德潛《萬曆野獲編》記載:“嘉靖十年兵部覆勇士張升奏,西苑豹房畜土豹一隻,至役勇士二百四十名,歲廩二千八百石,佔地十頃,歲租七百金。”

那麼,豹房,準確說是西苑豹房的職能究竟是什麼呢?據《明史》記載,正德二年(1507年)“秋八月丙戌,作豹房”。據《明通鑑》記載:“於西華門別構院,築宮殿,而造密室於兩廂,勾連櫛列,命曰豹房”。

史上被抹黑最嚴重的皇帝,明明設立了一個司令部,卻被說成安樂窩

被醜化的豹房

明朝雖然是漢人王朝,但是很多皇帝卻帶有一定的遊牧政權大汗的特質。明朝宮廷的養豹、建豹房,並不是從正德帝開始的,而是早在宣德朝就開始力量,宣德時設有“豹房勇士”,這些人有可能是馴豹人,也有可能是供貴族觀賞用以與野獸搏鬥的鬥獸士。明代將豢養禽獸的地方都稱作是“房”,如馬房、象房、鷹房等,有時又稱作“坊”,如象坊、虎坊等。

不過,明史中的“豹房”一般特指武宗的西苑豹房。 明武宗的豹房於正德二年(1507年)開始建造,以後又不斷地添造房屋,據正德七年(1512年)十月戶部修建豹房工程的報告說:從開工到正德七年,工程己進行了5年,費白銀24萬餘兩,添造房屋200間。這次所建的200多間房屋,名為“豹房公廨”。既然名之為“公廨”,也就意味著這裡不單純是以前皇帝的那種珍奇動物園了,而是一處辦公機構,是處理政務的地方。

史上被抹黑最嚴重的皇帝,明明設立了一個司令部,卻被說成安樂窩

何炅版的明武宗

據記載,“豹房”是具有“密室”的兩廂勾連櫛列的“迷宮”,既有居住的密室,也有遊戲的豹房,附近有校場,是訓練內操的地方,同時也建有佛寺,是宗教活動場所。“公廨”、“豹房”、“教場”和“佛寺”四個部分組成所謂的武宗“豹房新宅”。武宗是個尚武天子,所以豹房有教場不足為奇,還有佛寺則說明他的宗教信仰是偏佛教的,而且是西域佛教。

為什麼武宗要單獨建一個建築群來作為辦公地點呢?朝堂不用嗎?很明顯,武宗就是要繞過文管系統,重新建立一個權力小組,重構大明的的政治權力系統。

豹房對於一般政務權力並不衝擊,唯獨重視的是帝國的軍事權力。

史上被抹黑最嚴重的皇帝,明明設立了一個司令部,卻被說成安樂窩

明武宗

在明武宗豹房中,最炙手可熱的是以劉瑾為首的“八虎”宦官集團之外,還有一批所謂的“佞臣”,其實也是武宗繞過人事系統提拔起來的一批官員。除此之外,“豹房公廨”中還有一個政治實力派——邊軍將領。

明代的邊軍專指明王朝在北方防禦蒙古的九邊鎮所屬邊防軍,這是由明太祖和明成祖父子相繼建立起來的軍事勁旅。就邊軍而言,其在武器裝備、兵員素質、軍事訓練、實戰經驗等方面都超過內地的衛所軍隊,甚至京軍的戰鬥另也不及邊軍。

明代在京師的京軍三大營就是屬於這種據重馭邊的禁軍性質。但是,蒙古對邊境的不斷襲擾,使得明代對蒙古的防禦又是軍事的重點,所以要有強大的邊防軍才能保證邊境的安穩。

史上被抹黑最嚴重的皇帝,明明設立了一個司令部,卻被說成安樂窩

豹房

京軍與邊軍都是明軍的主力,但軍力強大的邊軍對於京軍來說又是一個潛在的對手,兩者存在著矛盾,所以從邊軍形成之日起,明朝皇帝就立下一條祖制:“京軍不能調外,邊軍不能調內”。

這條“祖制”的用意很明顯,就是既要有一支強大的邊軍來防禦蒙古入侵,同時又不能讓它威脅中央政府的統治,“邊軍不能調內”這一條“祖制”最重要,但是明武宗卻徹徹底底地打破了這個規定,依然把四鎮邊軍調入了京師。

正德四年(1509年)到正德七年(1512年),北直隸地區發生劉六、劉七流民起義,明地方衛所軍和被派去的京軍皆被流民軍隊打敗,政府軍無力撲滅流民起義。

史上被抹黑最嚴重的皇帝,明明設立了一個司令部,卻被說成安樂窩

九邊

在流民起義軍逼近京師的緊急情況下,明武宗與豹房諸人就此事商討。豹房核心班子得出結論:“此事非書生所能辦,乃命太監谷大用總督,兵部侍郎陸完提督,駐臨清,居中控御。檄宣府遊擊許泰、郤永,大同副總兵張復,遊擊江彬帥邊兵入討之”,調宣府等邊鎮的邊軍開赴鎮壓起義的主戰場。

這次調入宣府、延綏兩鎮邊軍約2500人,統兵將領是副總兵許泰和馮禎、遊擊將軍郤永等人。兩個月後,又調入宣府的遊奇兵2000人、遼東兵2000人,加上前調邊軍共約6500人。

原來,這調邊軍進內地是權宜之計,京軍和地方軍都打不過起義軍,難道要坐視流民軍掀翻朱家江山嗎?武宗的權宜之計的確沒毛病!

史上被抹黑最嚴重的皇帝,明明設立了一個司令部,卻被說成安樂窩

明朝軍隊

但是不久,武宗就想把調京軍進京制度化、常態化了。正德七年(1512年)十一月月十七日,武宗頒佈聖旨:“兌調京營、宣府官軍,令其往來操習備禦。”武宗的意思是把京營軍和宣府的邊軍互相對調,以便交換操練和駐守。

明武宗提出的這個京軍、邊軍互調的意見,遭到以李東陽為首的文官集團的反對,認為這破壞了“祖制”,但明武宗等人在豹房仍然堅持了這個決議,使邊軍長期留在京師。從此以後,宣府、遼東、延綏、大同的四鎮邊軍便留在京城而不再返回邊鎮。

史上被抹黑最嚴重的皇帝,明明設立了一個司令部,卻被說成安樂窩

李東陽

邊軍將領也成為豹房新貴,武宗身邊的紅人,這樣武宗繞開了所謂的制度,直接掌握了更多的軍隊。當時在朱厚照身邊的近衛武裝基本上有三支:一是舊有的“侍衛上直軍”,包括“錦衣衛”在內的御林軍,加在一起約一萬人左右;二是由四鎮邊軍組成的“外四家軍”,這是明武宗給這支邊軍起的渾號;三是由宮內太監組成的“內操軍”。“外四家軍”約有6萬人左右,“內操軍”數不詳,估計也應有一兩千人。

這三支隊伍是明武宗直接掌握的武裝力量,也是豹房政治軍事實力的基礎,也是他可以同整個舊體制進行抗衡的資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