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

數百年來被人們所傳頌的《臨江仙》,已經成為了老版《三國演義》的經典主題曲。人們一直以為這首詩的作品是羅貫中,卻忽略了這首作品的真正主人,他就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楊慎。儘管歷史對他有著這麼高的讚譽,可是人們對於楊慎的關注度,遠不及他的這首經典作品。為何在千百年以後,人們只記得江南的四大才子,卻極少有人過問,這位才子的故事呢?或許因為楊慎的一生都是個悲劇,這才導致了他被後世逐漸忽略。

"

數百年來被人們所傳頌的《臨江仙》,已經成為了老版《三國演義》的經典主題曲。人們一直以為這首詩的作品是羅貫中,卻忽略了這首作品的真正主人,他就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楊慎。儘管歷史對他有著這麼高的讚譽,可是人們對於楊慎的關注度,遠不及他的這首經典作品。為何在千百年以後,人們只記得江南的四大才子,卻極少有人過問,這位才子的故事呢?或許因為楊慎的一生都是個悲劇,這才導致了他被後世逐漸忽略。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1出生名門,寒窗苦讀

楊慎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他的父親楊廷和,經歷了四朝皇帝,在朝為官37年,雖然算不上權傾朝野,也是明朝歷史中完全不可被忽略的一個大人物。能夠出生於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楊慎的官運自然不差。更何況他天資聰穎,七歲背絕句,十二歲做文章,13歲的時候,因為過人才華,被當時的大學士李東陽收為門生,成為了當時的一樁美談。書香門第再加上官宦之家,讀書入仕是他生來就註定的路。

"

數百年來被人們所傳頌的《臨江仙》,已經成為了老版《三國演義》的經典主題曲。人們一直以為這首詩的作品是羅貫中,卻忽略了這首作品的真正主人,他就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楊慎。儘管歷史對他有著這麼高的讚譽,可是人們對於楊慎的關注度,遠不及他的這首經典作品。為何在千百年以後,人們只記得江南的四大才子,卻極少有人過問,這位才子的故事呢?或許因為楊慎的一生都是個悲劇,這才導致了他被後世逐漸忽略。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1出生名門,寒窗苦讀

楊慎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他的父親楊廷和,經歷了四朝皇帝,在朝為官37年,雖然算不上權傾朝野,也是明朝歷史中完全不可被忽略的一個大人物。能夠出生於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楊慎的官運自然不差。更何況他天資聰穎,七歲背絕句,十二歲做文章,13歲的時候,因為過人才華,被當時的大學士李東陽收為門生,成為了當時的一樁美談。書香門第再加上官宦之家,讀書入仕是他生來就註定的路。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楊慎的勤奮好學,再加上個人的才華,科舉考試對於他而言,完全就是小事一樁。可是命運怎麼會讓一個人一帆風順呢,如果不經歷點波折,又有幾人會珍惜奮鬥得來的成果。楊慎21歲的時候,前往京城參加考試,本以為能夠憑藉此次科舉春風得意,可是考官在閱卷之時,竟然將燭花掉落在了楊慎的卷子上,這就導致了他與這次的考試無緣。一代神童竟然落榜回家,這對於很多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打擊,寒窗苦讀21年,求的就是一個功名,考官的這種失誤,極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

數百年來被人們所傳頌的《臨江仙》,已經成為了老版《三國演義》的經典主題曲。人們一直以為這首詩的作品是羅貫中,卻忽略了這首作品的真正主人,他就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楊慎。儘管歷史對他有著這麼高的讚譽,可是人們對於楊慎的關注度,遠不及他的這首經典作品。為何在千百年以後,人們只記得江南的四大才子,卻極少有人過問,這位才子的故事呢?或許因為楊慎的一生都是個悲劇,這才導致了他被後世逐漸忽略。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1出生名門,寒窗苦讀

楊慎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他的父親楊廷和,經歷了四朝皇帝,在朝為官37年,雖然算不上權傾朝野,也是明朝歷史中完全不可被忽略的一個大人物。能夠出生於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楊慎的官運自然不差。更何況他天資聰穎,七歲背絕句,十二歲做文章,13歲的時候,因為過人才華,被當時的大學士李東陽收為門生,成為了當時的一樁美談。書香門第再加上官宦之家,讀書入仕是他生來就註定的路。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楊慎的勤奮好學,再加上個人的才華,科舉考試對於他而言,完全就是小事一樁。可是命運怎麼會讓一個人一帆風順呢,如果不經歷點波折,又有幾人會珍惜奮鬥得來的成果。楊慎21歲的時候,前往京城參加考試,本以為能夠憑藉此次科舉春風得意,可是考官在閱卷之時,竟然將燭花掉落在了楊慎的卷子上,這就導致了他與這次的考試無緣。一代神童竟然落榜回家,這對於很多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打擊,寒窗苦讀21年,求的就是一個功名,考官的這種失誤,極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但是楊慎對於此事卻是一笑而過,他重振山河,三年以後又一次參加科考,這次的他一舉奪得狀元,彌補了前幾年的遺憾。雖說楊慎憑藉的是真才實學,可是他畢竟是一個高官子弟。那些出身寒門的官員,就在楊慎背後指指點點,覺得此人必然是依靠後門才入朝為官,甚至懷疑他這個狀元的真假水平。楊勝才不屑於他們計較,早在他入京以前,他的作品就已經名滿天下,所以何須擔心別人的冷眼相加。他只需做好自己,用自己的才華來證明這一切。

"

數百年來被人們所傳頌的《臨江仙》,已經成為了老版《三國演義》的經典主題曲。人們一直以為這首詩的作品是羅貫中,卻忽略了這首作品的真正主人,他就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楊慎。儘管歷史對他有著這麼高的讚譽,可是人們對於楊慎的關注度,遠不及他的這首經典作品。為何在千百年以後,人們只記得江南的四大才子,卻極少有人過問,這位才子的故事呢?或許因為楊慎的一生都是個悲劇,這才導致了他被後世逐漸忽略。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1出生名門,寒窗苦讀

楊慎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他的父親楊廷和,經歷了四朝皇帝,在朝為官37年,雖然算不上權傾朝野,也是明朝歷史中完全不可被忽略的一個大人物。能夠出生於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楊慎的官運自然不差。更何況他天資聰穎,七歲背絕句,十二歲做文章,13歲的時候,因為過人才華,被當時的大學士李東陽收為門生,成為了當時的一樁美談。書香門第再加上官宦之家,讀書入仕是他生來就註定的路。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楊慎的勤奮好學,再加上個人的才華,科舉考試對於他而言,完全就是小事一樁。可是命運怎麼會讓一個人一帆風順呢,如果不經歷點波折,又有幾人會珍惜奮鬥得來的成果。楊慎21歲的時候,前往京城參加考試,本以為能夠憑藉此次科舉春風得意,可是考官在閱卷之時,竟然將燭花掉落在了楊慎的卷子上,這就導致了他與這次的考試無緣。一代神童竟然落榜回家,這對於很多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打擊,寒窗苦讀21年,求的就是一個功名,考官的這種失誤,極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但是楊慎對於此事卻是一笑而過,他重振山河,三年以後又一次參加科考,這次的他一舉奪得狀元,彌補了前幾年的遺憾。雖說楊慎憑藉的是真才實學,可是他畢竟是一個高官子弟。那些出身寒門的官員,就在楊慎背後指指點點,覺得此人必然是依靠後門才入朝為官,甚至懷疑他這個狀元的真假水平。楊勝才不屑於他們計較,早在他入京以前,他的作品就已經名滿天下,所以何須擔心別人的冷眼相加。他只需做好自己,用自己的才華來證明這一切。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2踏入仕途,展現實力

24歲的楊慎踏入了仕途之路,開啟了他的為官生涯。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仕途之路與父親相比,全然是天差地別。簡單的來說,楊慎的性格比父親更直,官場之上這種性格的人難以走遠,世故圓滑才是為官之人的標配。可是楊慎在初入仕途之時,就和皇帝結下了樑子。他考上狀元的時候,擔任皇帝的是明武宗朱厚照,這邊明朝皇帝極愛到處遊玩享樂,全然不顧黎明百姓的生活。楊慎非常反感皇帝的做法,接連上書請求皇帝一改往日作風,可是朱厚照依然是我行我素,楊慎實在是看不慣皇帝這樣的做派,便辭官歸隱了。

"

數百年來被人們所傳頌的《臨江仙》,已經成為了老版《三國演義》的經典主題曲。人們一直以為這首詩的作品是羅貫中,卻忽略了這首作品的真正主人,他就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楊慎。儘管歷史對他有著這麼高的讚譽,可是人們對於楊慎的關注度,遠不及他的這首經典作品。為何在千百年以後,人們只記得江南的四大才子,卻極少有人過問,這位才子的故事呢?或許因為楊慎的一生都是個悲劇,這才導致了他被後世逐漸忽略。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1出生名門,寒窗苦讀

楊慎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他的父親楊廷和,經歷了四朝皇帝,在朝為官37年,雖然算不上權傾朝野,也是明朝歷史中完全不可被忽略的一個大人物。能夠出生於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楊慎的官運自然不差。更何況他天資聰穎,七歲背絕句,十二歲做文章,13歲的時候,因為過人才華,被當時的大學士李東陽收為門生,成為了當時的一樁美談。書香門第再加上官宦之家,讀書入仕是他生來就註定的路。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楊慎的勤奮好學,再加上個人的才華,科舉考試對於他而言,完全就是小事一樁。可是命運怎麼會讓一個人一帆風順呢,如果不經歷點波折,又有幾人會珍惜奮鬥得來的成果。楊慎21歲的時候,前往京城參加考試,本以為能夠憑藉此次科舉春風得意,可是考官在閱卷之時,竟然將燭花掉落在了楊慎的卷子上,這就導致了他與這次的考試無緣。一代神童竟然落榜回家,這對於很多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打擊,寒窗苦讀21年,求的就是一個功名,考官的這種失誤,極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但是楊慎對於此事卻是一笑而過,他重振山河,三年以後又一次參加科考,這次的他一舉奪得狀元,彌補了前幾年的遺憾。雖說楊慎憑藉的是真才實學,可是他畢竟是一個高官子弟。那些出身寒門的官員,就在楊慎背後指指點點,覺得此人必然是依靠後門才入朝為官,甚至懷疑他這個狀元的真假水平。楊勝才不屑於他們計較,早在他入京以前,他的作品就已經名滿天下,所以何須擔心別人的冷眼相加。他只需做好自己,用自己的才華來證明這一切。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2踏入仕途,展現實力

24歲的楊慎踏入了仕途之路,開啟了他的為官生涯。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仕途之路與父親相比,全然是天差地別。簡單的來說,楊慎的性格比父親更直,官場之上這種性格的人難以走遠,世故圓滑才是為官之人的標配。可是楊慎在初入仕途之時,就和皇帝結下了樑子。他考上狀元的時候,擔任皇帝的是明武宗朱厚照,這邊明朝皇帝極愛到處遊玩享樂,全然不顧黎明百姓的生活。楊慎非常反感皇帝的做法,接連上書請求皇帝一改往日作風,可是朱厚照依然是我行我素,楊慎實在是看不慣皇帝這樣的做派,便辭官歸隱了。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那時候的他,人生之路倒也算是過的太平,然而下一位皇帝的上任,直接導致了他往後的不幸人生。正德十六年,朱厚照因病逝世,因為他並無子嗣,又沒有親兄弟,所以在楊慎父親等人的推薦下,朱厚熜走馬上任,成為了一代明君嘉靖帝。朱厚熜能坐上這個位置,也有楊廷和的一份功勞在裡邊,為了展示自己投桃報李的博大胸懷,也為了加固自己的實力,周後嘉靖帝徵召辭官的楊慎再次入宮,楊慎重啟仕途之路。

"

數百年來被人們所傳頌的《臨江仙》,已經成為了老版《三國演義》的經典主題曲。人們一直以為這首詩的作品是羅貫中,卻忽略了這首作品的真正主人,他就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楊慎。儘管歷史對他有著這麼高的讚譽,可是人們對於楊慎的關注度,遠不及他的這首經典作品。為何在千百年以後,人們只記得江南的四大才子,卻極少有人過問,這位才子的故事呢?或許因為楊慎的一生都是個悲劇,這才導致了他被後世逐漸忽略。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1出生名門,寒窗苦讀

楊慎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他的父親楊廷和,經歷了四朝皇帝,在朝為官37年,雖然算不上權傾朝野,也是明朝歷史中完全不可被忽略的一個大人物。能夠出生於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楊慎的官運自然不差。更何況他天資聰穎,七歲背絕句,十二歲做文章,13歲的時候,因為過人才華,被當時的大學士李東陽收為門生,成為了當時的一樁美談。書香門第再加上官宦之家,讀書入仕是他生來就註定的路。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楊慎的勤奮好學,再加上個人的才華,科舉考試對於他而言,完全就是小事一樁。可是命運怎麼會讓一個人一帆風順呢,如果不經歷點波折,又有幾人會珍惜奮鬥得來的成果。楊慎21歲的時候,前往京城參加考試,本以為能夠憑藉此次科舉春風得意,可是考官在閱卷之時,竟然將燭花掉落在了楊慎的卷子上,這就導致了他與這次的考試無緣。一代神童竟然落榜回家,這對於很多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打擊,寒窗苦讀21年,求的就是一個功名,考官的這種失誤,極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但是楊慎對於此事卻是一笑而過,他重振山河,三年以後又一次參加科考,這次的他一舉奪得狀元,彌補了前幾年的遺憾。雖說楊慎憑藉的是真才實學,可是他畢竟是一個高官子弟。那些出身寒門的官員,就在楊慎背後指指點點,覺得此人必然是依靠後門才入朝為官,甚至懷疑他這個狀元的真假水平。楊勝才不屑於他們計較,早在他入京以前,他的作品就已經名滿天下,所以何須擔心別人的冷眼相加。他只需做好自己,用自己的才華來證明這一切。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2踏入仕途,展現實力

24歲的楊慎踏入了仕途之路,開啟了他的為官生涯。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仕途之路與父親相比,全然是天差地別。簡單的來說,楊慎的性格比父親更直,官場之上這種性格的人難以走遠,世故圓滑才是為官之人的標配。可是楊慎在初入仕途之時,就和皇帝結下了樑子。他考上狀元的時候,擔任皇帝的是明武宗朱厚照,這邊明朝皇帝極愛到處遊玩享樂,全然不顧黎明百姓的生活。楊慎非常反感皇帝的做法,接連上書請求皇帝一改往日作風,可是朱厚照依然是我行我素,楊慎實在是看不慣皇帝這樣的做派,便辭官歸隱了。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那時候的他,人生之路倒也算是過的太平,然而下一位皇帝的上任,直接導致了他往後的不幸人生。正德十六年,朱厚照因病逝世,因為他並無子嗣,又沒有親兄弟,所以在楊慎父親等人的推薦下,朱厚熜走馬上任,成為了一代明君嘉靖帝。朱厚熜能坐上這個位置,也有楊廷和的一份功勞在裡邊,為了展示自己投桃報李的博大胸懷,也為了加固自己的實力,周後嘉靖帝徵召辭官的楊慎再次入宮,楊慎重啟仕途之路。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3朝廷爭鬥,發配邊疆

只吃這一場看似表面友好的君臣之交,並沒有持續很久。因為在嘉靖皇帝登基以後,發生了明朝年間極為著名的“大議禮”事件。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極為複雜,如果從朱厚照父親的兄弟之中挑選一個繼承人,或許就沒有接下來的這件事。因為當時的嘉靖帝,只是朱厚照的堂弟,他的父親也是朱厚照父親同父異母的弟弟。可是當他繼承皇位以後,必須延續明孝宗的血脈,這就意味著他必須任明孝宗為父。其實這件事在未發生之前,楊廷和就格外擔心,果不其然,他的擔心還是成了真。

"

數百年來被人們所傳頌的《臨江仙》,已經成為了老版《三國演義》的經典主題曲。人們一直以為這首詩的作品是羅貫中,卻忽略了這首作品的真正主人,他就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楊慎。儘管歷史對他有著這麼高的讚譽,可是人們對於楊慎的關注度,遠不及他的這首經典作品。為何在千百年以後,人們只記得江南的四大才子,卻極少有人過問,這位才子的故事呢?或許因為楊慎的一生都是個悲劇,這才導致了他被後世逐漸忽略。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1出生名門,寒窗苦讀

楊慎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他的父親楊廷和,經歷了四朝皇帝,在朝為官37年,雖然算不上權傾朝野,也是明朝歷史中完全不可被忽略的一個大人物。能夠出生於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楊慎的官運自然不差。更何況他天資聰穎,七歲背絕句,十二歲做文章,13歲的時候,因為過人才華,被當時的大學士李東陽收為門生,成為了當時的一樁美談。書香門第再加上官宦之家,讀書入仕是他生來就註定的路。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楊慎的勤奮好學,再加上個人的才華,科舉考試對於他而言,完全就是小事一樁。可是命運怎麼會讓一個人一帆風順呢,如果不經歷點波折,又有幾人會珍惜奮鬥得來的成果。楊慎21歲的時候,前往京城參加考試,本以為能夠憑藉此次科舉春風得意,可是考官在閱卷之時,竟然將燭花掉落在了楊慎的卷子上,這就導致了他與這次的考試無緣。一代神童竟然落榜回家,這對於很多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打擊,寒窗苦讀21年,求的就是一個功名,考官的這種失誤,極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但是楊慎對於此事卻是一笑而過,他重振山河,三年以後又一次參加科考,這次的他一舉奪得狀元,彌補了前幾年的遺憾。雖說楊慎憑藉的是真才實學,可是他畢竟是一個高官子弟。那些出身寒門的官員,就在楊慎背後指指點點,覺得此人必然是依靠後門才入朝為官,甚至懷疑他這個狀元的真假水平。楊勝才不屑於他們計較,早在他入京以前,他的作品就已經名滿天下,所以何須擔心別人的冷眼相加。他只需做好自己,用自己的才華來證明這一切。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2踏入仕途,展現實力

24歲的楊慎踏入了仕途之路,開啟了他的為官生涯。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仕途之路與父親相比,全然是天差地別。簡單的來說,楊慎的性格比父親更直,官場之上這種性格的人難以走遠,世故圓滑才是為官之人的標配。可是楊慎在初入仕途之時,就和皇帝結下了樑子。他考上狀元的時候,擔任皇帝的是明武宗朱厚照,這邊明朝皇帝極愛到處遊玩享樂,全然不顧黎明百姓的生活。楊慎非常反感皇帝的做法,接連上書請求皇帝一改往日作風,可是朱厚照依然是我行我素,楊慎實在是看不慣皇帝這樣的做派,便辭官歸隱了。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那時候的他,人生之路倒也算是過的太平,然而下一位皇帝的上任,直接導致了他往後的不幸人生。正德十六年,朱厚照因病逝世,因為他並無子嗣,又沒有親兄弟,所以在楊慎父親等人的推薦下,朱厚熜走馬上任,成為了一代明君嘉靖帝。朱厚熜能坐上這個位置,也有楊廷和的一份功勞在裡邊,為了展示自己投桃報李的博大胸懷,也為了加固自己的實力,周後嘉靖帝徵召辭官的楊慎再次入宮,楊慎重啟仕途之路。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3朝廷爭鬥,發配邊疆

只吃這一場看似表面友好的君臣之交,並沒有持續很久。因為在嘉靖皇帝登基以後,發生了明朝年間極為著名的“大議禮”事件。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極為複雜,如果從朱厚照父親的兄弟之中挑選一個繼承人,或許就沒有接下來的這件事。因為當時的嘉靖帝,只是朱厚照的堂弟,他的父親也是朱厚照父親同父異母的弟弟。可是當他繼承皇位以後,必須延續明孝宗的血脈,這就意味著他必須任明孝宗為父。其實這件事在未發生之前,楊廷和就格外擔心,果不其然,他的擔心還是成了真。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朝堂之上出現了兩派,一派人以楊慎父親等人為首,堅決不允許家境地將自己的父親稱為“皇考”,他們覺得嘉靖帝必須認孝宗為父;另一派人堅定的站在皇帝一方,如果輕易的更改父母,豈不是不孝。這個鬥爭在朝堂上持續了多年,無論是大臣又或者是皇帝,都不肯輕易讓步。在朝堂上有皇帝爭來鬥去確實有些費心費力,楊慎的父親憤然辭職,不想再繼續過問這檔子事。楊廷和在離開之前還規勸兒子,不要再參與朝堂之上的鬥爭。

"

數百年來被人們所傳頌的《臨江仙》,已經成為了老版《三國演義》的經典主題曲。人們一直以為這首詩的作品是羅貫中,卻忽略了這首作品的真正主人,他就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楊慎。儘管歷史對他有著這麼高的讚譽,可是人們對於楊慎的關注度,遠不及他的這首經典作品。為何在千百年以後,人們只記得江南的四大才子,卻極少有人過問,這位才子的故事呢?或許因為楊慎的一生都是個悲劇,這才導致了他被後世逐漸忽略。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1出生名門,寒窗苦讀

楊慎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他的父親楊廷和,經歷了四朝皇帝,在朝為官37年,雖然算不上權傾朝野,也是明朝歷史中完全不可被忽略的一個大人物。能夠出生於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楊慎的官運自然不差。更何況他天資聰穎,七歲背絕句,十二歲做文章,13歲的時候,因為過人才華,被當時的大學士李東陽收為門生,成為了當時的一樁美談。書香門第再加上官宦之家,讀書入仕是他生來就註定的路。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楊慎的勤奮好學,再加上個人的才華,科舉考試對於他而言,完全就是小事一樁。可是命運怎麼會讓一個人一帆風順呢,如果不經歷點波折,又有幾人會珍惜奮鬥得來的成果。楊慎21歲的時候,前往京城參加考試,本以為能夠憑藉此次科舉春風得意,可是考官在閱卷之時,竟然將燭花掉落在了楊慎的卷子上,這就導致了他與這次的考試無緣。一代神童竟然落榜回家,這對於很多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打擊,寒窗苦讀21年,求的就是一個功名,考官的這種失誤,極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但是楊慎對於此事卻是一笑而過,他重振山河,三年以後又一次參加科考,這次的他一舉奪得狀元,彌補了前幾年的遺憾。雖說楊慎憑藉的是真才實學,可是他畢竟是一個高官子弟。那些出身寒門的官員,就在楊慎背後指指點點,覺得此人必然是依靠後門才入朝為官,甚至懷疑他這個狀元的真假水平。楊勝才不屑於他們計較,早在他入京以前,他的作品就已經名滿天下,所以何須擔心別人的冷眼相加。他只需做好自己,用自己的才華來證明這一切。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2踏入仕途,展現實力

24歲的楊慎踏入了仕途之路,開啟了他的為官生涯。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仕途之路與父親相比,全然是天差地別。簡單的來說,楊慎的性格比父親更直,官場之上這種性格的人難以走遠,世故圓滑才是為官之人的標配。可是楊慎在初入仕途之時,就和皇帝結下了樑子。他考上狀元的時候,擔任皇帝的是明武宗朱厚照,這邊明朝皇帝極愛到處遊玩享樂,全然不顧黎明百姓的生活。楊慎非常反感皇帝的做法,接連上書請求皇帝一改往日作風,可是朱厚照依然是我行我素,楊慎實在是看不慣皇帝這樣的做派,便辭官歸隱了。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那時候的他,人生之路倒也算是過的太平,然而下一位皇帝的上任,直接導致了他往後的不幸人生。正德十六年,朱厚照因病逝世,因為他並無子嗣,又沒有親兄弟,所以在楊慎父親等人的推薦下,朱厚熜走馬上任,成為了一代明君嘉靖帝。朱厚熜能坐上這個位置,也有楊廷和的一份功勞在裡邊,為了展示自己投桃報李的博大胸懷,也為了加固自己的實力,周後嘉靖帝徵召辭官的楊慎再次入宮,楊慎重啟仕途之路。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3朝廷爭鬥,發配邊疆

只吃這一場看似表面友好的君臣之交,並沒有持續很久。因為在嘉靖皇帝登基以後,發生了明朝年間極為著名的“大議禮”事件。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極為複雜,如果從朱厚照父親的兄弟之中挑選一個繼承人,或許就沒有接下來的這件事。因為當時的嘉靖帝,只是朱厚照的堂弟,他的父親也是朱厚照父親同父異母的弟弟。可是當他繼承皇位以後,必須延續明孝宗的血脈,這就意味著他必須任明孝宗為父。其實這件事在未發生之前,楊廷和就格外擔心,果不其然,他的擔心還是成了真。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朝堂之上出現了兩派,一派人以楊慎父親等人為首,堅決不允許家境地將自己的父親稱為“皇考”,他們覺得嘉靖帝必須認孝宗為父;另一派人堅定的站在皇帝一方,如果輕易的更改父母,豈不是不孝。這個鬥爭在朝堂上持續了多年,無論是大臣又或者是皇帝,都不肯輕易讓步。在朝堂上有皇帝爭來鬥去確實有些費心費力,楊慎的父親憤然辭職,不想再繼續過問這檔子事。楊廷和在離開之前還規勸兒子,不要再參與朝堂之上的鬥爭。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那時候的楊慎血氣方剛,從這件事情發生,他和父親站在同一個立場。皇帝一直不聽大臣勸告,甚至直接改了自己父親的封號。一時之間,楊勝再也忍無可忍,他將當時站在皇帝隊裡面的大臣都團結在一起,準備和他們一起“仗節死義”,這一幫人跪在門外嚎啕大哭,這一做法不僅沒有讓嘉靖帝改變主意,反而完全觸怒了他。作為一國之君,他下令杖責這些大臣,當場杖斃16人。楊慎在此次廷杖之中撿回一條性命,但是從此以後等待著他的,就是發配邊疆。

"

數百年來被人們所傳頌的《臨江仙》,已經成為了老版《三國演義》的經典主題曲。人們一直以為這首詩的作品是羅貫中,卻忽略了這首作品的真正主人,他就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楊慎。儘管歷史對他有著這麼高的讚譽,可是人們對於楊慎的關注度,遠不及他的這首經典作品。為何在千百年以後,人們只記得江南的四大才子,卻極少有人過問,這位才子的故事呢?或許因為楊慎的一生都是個悲劇,這才導致了他被後世逐漸忽略。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1出生名門,寒窗苦讀

楊慎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他的父親楊廷和,經歷了四朝皇帝,在朝為官37年,雖然算不上權傾朝野,也是明朝歷史中完全不可被忽略的一個大人物。能夠出生於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楊慎的官運自然不差。更何況他天資聰穎,七歲背絕句,十二歲做文章,13歲的時候,因為過人才華,被當時的大學士李東陽收為門生,成為了當時的一樁美談。書香門第再加上官宦之家,讀書入仕是他生來就註定的路。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楊慎的勤奮好學,再加上個人的才華,科舉考試對於他而言,完全就是小事一樁。可是命運怎麼會讓一個人一帆風順呢,如果不經歷點波折,又有幾人會珍惜奮鬥得來的成果。楊慎21歲的時候,前往京城參加考試,本以為能夠憑藉此次科舉春風得意,可是考官在閱卷之時,竟然將燭花掉落在了楊慎的卷子上,這就導致了他與這次的考試無緣。一代神童竟然落榜回家,這對於很多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打擊,寒窗苦讀21年,求的就是一個功名,考官的這種失誤,極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但是楊慎對於此事卻是一笑而過,他重振山河,三年以後又一次參加科考,這次的他一舉奪得狀元,彌補了前幾年的遺憾。雖說楊慎憑藉的是真才實學,可是他畢竟是一個高官子弟。那些出身寒門的官員,就在楊慎背後指指點點,覺得此人必然是依靠後門才入朝為官,甚至懷疑他這個狀元的真假水平。楊勝才不屑於他們計較,早在他入京以前,他的作品就已經名滿天下,所以何須擔心別人的冷眼相加。他只需做好自己,用自己的才華來證明這一切。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2踏入仕途,展現實力

24歲的楊慎踏入了仕途之路,開啟了他的為官生涯。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仕途之路與父親相比,全然是天差地別。簡單的來說,楊慎的性格比父親更直,官場之上這種性格的人難以走遠,世故圓滑才是為官之人的標配。可是楊慎在初入仕途之時,就和皇帝結下了樑子。他考上狀元的時候,擔任皇帝的是明武宗朱厚照,這邊明朝皇帝極愛到處遊玩享樂,全然不顧黎明百姓的生活。楊慎非常反感皇帝的做法,接連上書請求皇帝一改往日作風,可是朱厚照依然是我行我素,楊慎實在是看不慣皇帝這樣的做派,便辭官歸隱了。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那時候的他,人生之路倒也算是過的太平,然而下一位皇帝的上任,直接導致了他往後的不幸人生。正德十六年,朱厚照因病逝世,因為他並無子嗣,又沒有親兄弟,所以在楊慎父親等人的推薦下,朱厚熜走馬上任,成為了一代明君嘉靖帝。朱厚熜能坐上這個位置,也有楊廷和的一份功勞在裡邊,為了展示自己投桃報李的博大胸懷,也為了加固自己的實力,周後嘉靖帝徵召辭官的楊慎再次入宮,楊慎重啟仕途之路。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3朝廷爭鬥,發配邊疆

只吃這一場看似表面友好的君臣之交,並沒有持續很久。因為在嘉靖皇帝登基以後,發生了明朝年間極為著名的“大議禮”事件。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極為複雜,如果從朱厚照父親的兄弟之中挑選一個繼承人,或許就沒有接下來的這件事。因為當時的嘉靖帝,只是朱厚照的堂弟,他的父親也是朱厚照父親同父異母的弟弟。可是當他繼承皇位以後,必須延續明孝宗的血脈,這就意味著他必須任明孝宗為父。其實這件事在未發生之前,楊廷和就格外擔心,果不其然,他的擔心還是成了真。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朝堂之上出現了兩派,一派人以楊慎父親等人為首,堅決不允許家境地將自己的父親稱為“皇考”,他們覺得嘉靖帝必須認孝宗為父;另一派人堅定的站在皇帝一方,如果輕易的更改父母,豈不是不孝。這個鬥爭在朝堂上持續了多年,無論是大臣又或者是皇帝,都不肯輕易讓步。在朝堂上有皇帝爭來鬥去確實有些費心費力,楊慎的父親憤然辭職,不想再繼續過問這檔子事。楊廷和在離開之前還規勸兒子,不要再參與朝堂之上的鬥爭。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那時候的楊慎血氣方剛,從這件事情發生,他和父親站在同一個立場。皇帝一直不聽大臣勸告,甚至直接改了自己父親的封號。一時之間,楊勝再也忍無可忍,他將當時站在皇帝隊裡面的大臣都團結在一起,準備和他們一起“仗節死義”,這一幫人跪在門外嚎啕大哭,這一做法不僅沒有讓嘉靖帝改變主意,反而完全觸怒了他。作為一國之君,他下令杖責這些大臣,當場杖斃16人。楊慎在此次廷杖之中撿回一條性命,但是從此以後等待著他的,就是發配邊疆。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4歲月沉澱,終得佳作

這一年的楊慎僅有36歲,正是意氣風發之時,他甚至連人生的一半都還沒有走完。帶著罪臣之名,他遠離故鄉和家人,前往雲南邊陲,誰知這一去在有生之年,再也沒有回到過故土。楊慎72歲病死他鄉,在這36年的時間裡,嘉靖帝曾經幾次大赦天下,可是這些名單中永遠沒有楊慎的名字。因為這個皇帝是一個十分記仇之人,直到楊慎去世以前,皇帝都沒有原諒過他曾經的所作所為。

"

數百年來被人們所傳頌的《臨江仙》,已經成為了老版《三國演義》的經典主題曲。人們一直以為這首詩的作品是羅貫中,卻忽略了這首作品的真正主人,他就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楊慎。儘管歷史對他有著這麼高的讚譽,可是人們對於楊慎的關注度,遠不及他的這首經典作品。為何在千百年以後,人們只記得江南的四大才子,卻極少有人過問,這位才子的故事呢?或許因為楊慎的一生都是個悲劇,這才導致了他被後世逐漸忽略。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1出生名門,寒窗苦讀

楊慎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他的父親楊廷和,經歷了四朝皇帝,在朝為官37年,雖然算不上權傾朝野,也是明朝歷史中完全不可被忽略的一個大人物。能夠出生於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楊慎的官運自然不差。更何況他天資聰穎,七歲背絕句,十二歲做文章,13歲的時候,因為過人才華,被當時的大學士李東陽收為門生,成為了當時的一樁美談。書香門第再加上官宦之家,讀書入仕是他生來就註定的路。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楊慎的勤奮好學,再加上個人的才華,科舉考試對於他而言,完全就是小事一樁。可是命運怎麼會讓一個人一帆風順呢,如果不經歷點波折,又有幾人會珍惜奮鬥得來的成果。楊慎21歲的時候,前往京城參加考試,本以為能夠憑藉此次科舉春風得意,可是考官在閱卷之時,竟然將燭花掉落在了楊慎的卷子上,這就導致了他與這次的考試無緣。一代神童竟然落榜回家,這對於很多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打擊,寒窗苦讀21年,求的就是一個功名,考官的這種失誤,極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但是楊慎對於此事卻是一笑而過,他重振山河,三年以後又一次參加科考,這次的他一舉奪得狀元,彌補了前幾年的遺憾。雖說楊慎憑藉的是真才實學,可是他畢竟是一個高官子弟。那些出身寒門的官員,就在楊慎背後指指點點,覺得此人必然是依靠後門才入朝為官,甚至懷疑他這個狀元的真假水平。楊勝才不屑於他們計較,早在他入京以前,他的作品就已經名滿天下,所以何須擔心別人的冷眼相加。他只需做好自己,用自己的才華來證明這一切。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2踏入仕途,展現實力

24歲的楊慎踏入了仕途之路,開啟了他的為官生涯。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仕途之路與父親相比,全然是天差地別。簡單的來說,楊慎的性格比父親更直,官場之上這種性格的人難以走遠,世故圓滑才是為官之人的標配。可是楊慎在初入仕途之時,就和皇帝結下了樑子。他考上狀元的時候,擔任皇帝的是明武宗朱厚照,這邊明朝皇帝極愛到處遊玩享樂,全然不顧黎明百姓的生活。楊慎非常反感皇帝的做法,接連上書請求皇帝一改往日作風,可是朱厚照依然是我行我素,楊慎實在是看不慣皇帝這樣的做派,便辭官歸隱了。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那時候的他,人生之路倒也算是過的太平,然而下一位皇帝的上任,直接導致了他往後的不幸人生。正德十六年,朱厚照因病逝世,因為他並無子嗣,又沒有親兄弟,所以在楊慎父親等人的推薦下,朱厚熜走馬上任,成為了一代明君嘉靖帝。朱厚熜能坐上這個位置,也有楊廷和的一份功勞在裡邊,為了展示自己投桃報李的博大胸懷,也為了加固自己的實力,周後嘉靖帝徵召辭官的楊慎再次入宮,楊慎重啟仕途之路。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3朝廷爭鬥,發配邊疆

只吃這一場看似表面友好的君臣之交,並沒有持續很久。因為在嘉靖皇帝登基以後,發生了明朝年間極為著名的“大議禮”事件。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極為複雜,如果從朱厚照父親的兄弟之中挑選一個繼承人,或許就沒有接下來的這件事。因為當時的嘉靖帝,只是朱厚照的堂弟,他的父親也是朱厚照父親同父異母的弟弟。可是當他繼承皇位以後,必須延續明孝宗的血脈,這就意味著他必須任明孝宗為父。其實這件事在未發生之前,楊廷和就格外擔心,果不其然,他的擔心還是成了真。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朝堂之上出現了兩派,一派人以楊慎父親等人為首,堅決不允許家境地將自己的父親稱為“皇考”,他們覺得嘉靖帝必須認孝宗為父;另一派人堅定的站在皇帝一方,如果輕易的更改父母,豈不是不孝。這個鬥爭在朝堂上持續了多年,無論是大臣又或者是皇帝,都不肯輕易讓步。在朝堂上有皇帝爭來鬥去確實有些費心費力,楊慎的父親憤然辭職,不想再繼續過問這檔子事。楊廷和在離開之前還規勸兒子,不要再參與朝堂之上的鬥爭。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那時候的楊慎血氣方剛,從這件事情發生,他和父親站在同一個立場。皇帝一直不聽大臣勸告,甚至直接改了自己父親的封號。一時之間,楊勝再也忍無可忍,他將當時站在皇帝隊裡面的大臣都團結在一起,準備和他們一起“仗節死義”,這一幫人跪在門外嚎啕大哭,這一做法不僅沒有讓嘉靖帝改變主意,反而完全觸怒了他。作為一國之君,他下令杖責這些大臣,當場杖斃16人。楊慎在此次廷杖之中撿回一條性命,但是從此以後等待著他的,就是發配邊疆。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4歲月沉澱,終得佳作

這一年的楊慎僅有36歲,正是意氣風發之時,他甚至連人生的一半都還沒有走完。帶著罪臣之名,他遠離故鄉和家人,前往雲南邊陲,誰知這一去在有生之年,再也沒有回到過故土。楊慎72歲病死他鄉,在這36年的時間裡,嘉靖帝曾經幾次大赦天下,可是這些名單中永遠沒有楊慎的名字。因為這個皇帝是一個十分記仇之人,直到楊慎去世以前,皇帝都沒有原諒過他曾經的所作所為。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他甚至私下派人打聽楊慎的平日生活,楊慎能夠在這種情況下保住性命,如果不是看在他父親的面子上,他早已經被杖斃了。但是人各有命,楊勝雖然無法繼續在朝堂之上建功立業,這一次被髮配雲南的人生軌跡,也鑄就了他以後的文學地位。那時候的雲南生活雖然艱苦,可是也磨練了他的脾性,讓他感受到了精神上的愉悅。在被流放的這一時期裡,楊勝所寫的著作多達400多部,其中還包括很多與雲南歷史有關的研究材料。這個時候的他早已經退去了少年的青澀與張揚,開始變得沉穩起來,也是在這個時間段,楊慎寫出了那句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這首詞,就如同他的人生軌跡,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不就是他人生的最佳寫照嗎?

"

數百年來被人們所傳頌的《臨江仙》,已經成為了老版《三國演義》的經典主題曲。人們一直以為這首詩的作品是羅貫中,卻忽略了這首作品的真正主人,他就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楊慎。儘管歷史對他有著這麼高的讚譽,可是人們對於楊慎的關注度,遠不及他的這首經典作品。為何在千百年以後,人們只記得江南的四大才子,卻極少有人過問,這位才子的故事呢?或許因為楊慎的一生都是個悲劇,這才導致了他被後世逐漸忽略。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1出生名門,寒窗苦讀

楊慎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他的父親楊廷和,經歷了四朝皇帝,在朝為官37年,雖然算不上權傾朝野,也是明朝歷史中完全不可被忽略的一個大人物。能夠出生於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楊慎的官運自然不差。更何況他天資聰穎,七歲背絕句,十二歲做文章,13歲的時候,因為過人才華,被當時的大學士李東陽收為門生,成為了當時的一樁美談。書香門第再加上官宦之家,讀書入仕是他生來就註定的路。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楊慎的勤奮好學,再加上個人的才華,科舉考試對於他而言,完全就是小事一樁。可是命運怎麼會讓一個人一帆風順呢,如果不經歷點波折,又有幾人會珍惜奮鬥得來的成果。楊慎21歲的時候,前往京城參加考試,本以為能夠憑藉此次科舉春風得意,可是考官在閱卷之時,竟然將燭花掉落在了楊慎的卷子上,這就導致了他與這次的考試無緣。一代神童竟然落榜回家,這對於很多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打擊,寒窗苦讀21年,求的就是一個功名,考官的這種失誤,極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但是楊慎對於此事卻是一笑而過,他重振山河,三年以後又一次參加科考,這次的他一舉奪得狀元,彌補了前幾年的遺憾。雖說楊慎憑藉的是真才實學,可是他畢竟是一個高官子弟。那些出身寒門的官員,就在楊慎背後指指點點,覺得此人必然是依靠後門才入朝為官,甚至懷疑他這個狀元的真假水平。楊勝才不屑於他們計較,早在他入京以前,他的作品就已經名滿天下,所以何須擔心別人的冷眼相加。他只需做好自己,用自己的才華來證明這一切。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2踏入仕途,展現實力

24歲的楊慎踏入了仕途之路,開啟了他的為官生涯。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仕途之路與父親相比,全然是天差地別。簡單的來說,楊慎的性格比父親更直,官場之上這種性格的人難以走遠,世故圓滑才是為官之人的標配。可是楊慎在初入仕途之時,就和皇帝結下了樑子。他考上狀元的時候,擔任皇帝的是明武宗朱厚照,這邊明朝皇帝極愛到處遊玩享樂,全然不顧黎明百姓的生活。楊慎非常反感皇帝的做法,接連上書請求皇帝一改往日作風,可是朱厚照依然是我行我素,楊慎實在是看不慣皇帝這樣的做派,便辭官歸隱了。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那時候的他,人生之路倒也算是過的太平,然而下一位皇帝的上任,直接導致了他往後的不幸人生。正德十六年,朱厚照因病逝世,因為他並無子嗣,又沒有親兄弟,所以在楊慎父親等人的推薦下,朱厚熜走馬上任,成為了一代明君嘉靖帝。朱厚熜能坐上這個位置,也有楊廷和的一份功勞在裡邊,為了展示自己投桃報李的博大胸懷,也為了加固自己的實力,周後嘉靖帝徵召辭官的楊慎再次入宮,楊慎重啟仕途之路。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3朝廷爭鬥,發配邊疆

只吃這一場看似表面友好的君臣之交,並沒有持續很久。因為在嘉靖皇帝登基以後,發生了明朝年間極為著名的“大議禮”事件。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極為複雜,如果從朱厚照父親的兄弟之中挑選一個繼承人,或許就沒有接下來的這件事。因為當時的嘉靖帝,只是朱厚照的堂弟,他的父親也是朱厚照父親同父異母的弟弟。可是當他繼承皇位以後,必須延續明孝宗的血脈,這就意味著他必須任明孝宗為父。其實這件事在未發生之前,楊廷和就格外擔心,果不其然,他的擔心還是成了真。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朝堂之上出現了兩派,一派人以楊慎父親等人為首,堅決不允許家境地將自己的父親稱為“皇考”,他們覺得嘉靖帝必須認孝宗為父;另一派人堅定的站在皇帝一方,如果輕易的更改父母,豈不是不孝。這個鬥爭在朝堂上持續了多年,無論是大臣又或者是皇帝,都不肯輕易讓步。在朝堂上有皇帝爭來鬥去確實有些費心費力,楊慎的父親憤然辭職,不想再繼續過問這檔子事。楊廷和在離開之前還規勸兒子,不要再參與朝堂之上的鬥爭。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那時候的楊慎血氣方剛,從這件事情發生,他和父親站在同一個立場。皇帝一直不聽大臣勸告,甚至直接改了自己父親的封號。一時之間,楊勝再也忍無可忍,他將當時站在皇帝隊裡面的大臣都團結在一起,準備和他們一起“仗節死義”,這一幫人跪在門外嚎啕大哭,這一做法不僅沒有讓嘉靖帝改變主意,反而完全觸怒了他。作為一國之君,他下令杖責這些大臣,當場杖斃16人。楊慎在此次廷杖之中撿回一條性命,但是從此以後等待著他的,就是發配邊疆。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4歲月沉澱,終得佳作

這一年的楊慎僅有36歲,正是意氣風發之時,他甚至連人生的一半都還沒有走完。帶著罪臣之名,他遠離故鄉和家人,前往雲南邊陲,誰知這一去在有生之年,再也沒有回到過故土。楊慎72歲病死他鄉,在這36年的時間裡,嘉靖帝曾經幾次大赦天下,可是這些名單中永遠沒有楊慎的名字。因為這個皇帝是一個十分記仇之人,直到楊慎去世以前,皇帝都沒有原諒過他曾經的所作所為。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他甚至私下派人打聽楊慎的平日生活,楊慎能夠在這種情況下保住性命,如果不是看在他父親的面子上,他早已經被杖斃了。但是人各有命,楊勝雖然無法繼續在朝堂之上建功立業,這一次被髮配雲南的人生軌跡,也鑄就了他以後的文學地位。那時候的雲南生活雖然艱苦,可是也磨練了他的脾性,讓他感受到了精神上的愉悅。在被流放的這一時期裡,楊勝所寫的著作多達400多部,其中還包括很多與雲南歷史有關的研究材料。這個時候的他早已經退去了少年的青澀與張揚,開始變得沉穩起來,也是在這個時間段,楊慎寫出了那句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這首詞,就如同他的人生軌跡,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不就是他人生的最佳寫照嗎?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作者:青樓詩社

喜歡詩詞文化的朋友,歡迎關注青樓詩社

"

數百年來被人們所傳頌的《臨江仙》,已經成為了老版《三國演義》的經典主題曲。人們一直以為這首詩的作品是羅貫中,卻忽略了這首作品的真正主人,他就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楊慎。儘管歷史對他有著這麼高的讚譽,可是人們對於楊慎的關注度,遠不及他的這首經典作品。為何在千百年以後,人們只記得江南的四大才子,卻極少有人過問,這位才子的故事呢?或許因為楊慎的一生都是個悲劇,這才導致了他被後世逐漸忽略。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1出生名門,寒窗苦讀

楊慎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他的父親楊廷和,經歷了四朝皇帝,在朝為官37年,雖然算不上權傾朝野,也是明朝歷史中完全不可被忽略的一個大人物。能夠出生於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楊慎的官運自然不差。更何況他天資聰穎,七歲背絕句,十二歲做文章,13歲的時候,因為過人才華,被當時的大學士李東陽收為門生,成為了當時的一樁美談。書香門第再加上官宦之家,讀書入仕是他生來就註定的路。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楊慎的勤奮好學,再加上個人的才華,科舉考試對於他而言,完全就是小事一樁。可是命運怎麼會讓一個人一帆風順呢,如果不經歷點波折,又有幾人會珍惜奮鬥得來的成果。楊慎21歲的時候,前往京城參加考試,本以為能夠憑藉此次科舉春風得意,可是考官在閱卷之時,竟然將燭花掉落在了楊慎的卷子上,這就導致了他與這次的考試無緣。一代神童竟然落榜回家,這對於很多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打擊,寒窗苦讀21年,求的就是一個功名,考官的這種失誤,極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但是楊慎對於此事卻是一笑而過,他重振山河,三年以後又一次參加科考,這次的他一舉奪得狀元,彌補了前幾年的遺憾。雖說楊慎憑藉的是真才實學,可是他畢竟是一個高官子弟。那些出身寒門的官員,就在楊慎背後指指點點,覺得此人必然是依靠後門才入朝為官,甚至懷疑他這個狀元的真假水平。楊勝才不屑於他們計較,早在他入京以前,他的作品就已經名滿天下,所以何須擔心別人的冷眼相加。他只需做好自己,用自己的才華來證明這一切。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2踏入仕途,展現實力

24歲的楊慎踏入了仕途之路,開啟了他的為官生涯。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仕途之路與父親相比,全然是天差地別。簡單的來說,楊慎的性格比父親更直,官場之上這種性格的人難以走遠,世故圓滑才是為官之人的標配。可是楊慎在初入仕途之時,就和皇帝結下了樑子。他考上狀元的時候,擔任皇帝的是明武宗朱厚照,這邊明朝皇帝極愛到處遊玩享樂,全然不顧黎明百姓的生活。楊慎非常反感皇帝的做法,接連上書請求皇帝一改往日作風,可是朱厚照依然是我行我素,楊慎實在是看不慣皇帝這樣的做派,便辭官歸隱了。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那時候的他,人生之路倒也算是過的太平,然而下一位皇帝的上任,直接導致了他往後的不幸人生。正德十六年,朱厚照因病逝世,因為他並無子嗣,又沒有親兄弟,所以在楊慎父親等人的推薦下,朱厚熜走馬上任,成為了一代明君嘉靖帝。朱厚熜能坐上這個位置,也有楊廷和的一份功勞在裡邊,為了展示自己投桃報李的博大胸懷,也為了加固自己的實力,周後嘉靖帝徵召辭官的楊慎再次入宮,楊慎重啟仕途之路。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3朝廷爭鬥,發配邊疆

只吃這一場看似表面友好的君臣之交,並沒有持續很久。因為在嘉靖皇帝登基以後,發生了明朝年間極為著名的“大議禮”事件。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極為複雜,如果從朱厚照父親的兄弟之中挑選一個繼承人,或許就沒有接下來的這件事。因為當時的嘉靖帝,只是朱厚照的堂弟,他的父親也是朱厚照父親同父異母的弟弟。可是當他繼承皇位以後,必須延續明孝宗的血脈,這就意味著他必須任明孝宗為父。其實這件事在未發生之前,楊廷和就格外擔心,果不其然,他的擔心還是成了真。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朝堂之上出現了兩派,一派人以楊慎父親等人為首,堅決不允許家境地將自己的父親稱為“皇考”,他們覺得嘉靖帝必須認孝宗為父;另一派人堅定的站在皇帝一方,如果輕易的更改父母,豈不是不孝。這個鬥爭在朝堂上持續了多年,無論是大臣又或者是皇帝,都不肯輕易讓步。在朝堂上有皇帝爭來鬥去確實有些費心費力,楊慎的父親憤然辭職,不想再繼續過問這檔子事。楊廷和在離開之前還規勸兒子,不要再參與朝堂之上的鬥爭。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那時候的楊慎血氣方剛,從這件事情發生,他和父親站在同一個立場。皇帝一直不聽大臣勸告,甚至直接改了自己父親的封號。一時之間,楊勝再也忍無可忍,他將當時站在皇帝隊裡面的大臣都團結在一起,準備和他們一起“仗節死義”,這一幫人跪在門外嚎啕大哭,這一做法不僅沒有讓嘉靖帝改變主意,反而完全觸怒了他。作為一國之君,他下令杖責這些大臣,當場杖斃16人。楊慎在此次廷杖之中撿回一條性命,但是從此以後等待著他的,就是發配邊疆。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04歲月沉澱,終得佳作

這一年的楊慎僅有36歲,正是意氣風發之時,他甚至連人生的一半都還沒有走完。帶著罪臣之名,他遠離故鄉和家人,前往雲南邊陲,誰知這一去在有生之年,再也沒有回到過故土。楊慎72歲病死他鄉,在這36年的時間裡,嘉靖帝曾經幾次大赦天下,可是這些名單中永遠沒有楊慎的名字。因為這個皇帝是一個十分記仇之人,直到楊慎去世以前,皇帝都沒有原諒過他曾經的所作所為。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他甚至私下派人打聽楊慎的平日生活,楊慎能夠在這種情況下保住性命,如果不是看在他父親的面子上,他早已經被杖斃了。但是人各有命,楊勝雖然無法繼續在朝堂之上建功立業,這一次被髮配雲南的人生軌跡,也鑄就了他以後的文學地位。那時候的雲南生活雖然艱苦,可是也磨練了他的脾性,讓他感受到了精神上的愉悅。在被流放的這一時期裡,楊勝所寫的著作多達400多部,其中還包括很多與雲南歷史有關的研究材料。這個時候的他早已經退去了少年的青澀與張揚,開始變得沉穩起來,也是在這個時間段,楊慎寫出了那句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這首詞,就如同他的人生軌跡,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不就是他人生的最佳寫照嗎?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作者:青樓詩社

喜歡詩詞文化的朋友,歡迎關注青樓詩社

明代大才子被髮配邊疆,寫下千古名篇,被《三國演義》選做開篇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