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的蒙古好馬只配做馬肉腸:管窺明代馬政崩潰的一個瞬間


買的蒙古好馬只配做馬肉腸:管窺明代馬政崩潰的一個瞬間



如果世間列國中真有網上所謂的“武德”存在的話,戰馬一定是18世紀前各國“武德”的載體。膘肥馬壯的國家一定武德充沛。大明的武德為何長期欠費?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戰馬質量不行,導致的騎兵不給力。那麼,為啥明軍的戰馬不行呢?


買的蒙古好馬只配做馬肉腸:管窺明代馬政崩潰的一個瞬間



明神宗的時候大明朝廷上流傳這樣一個段子:蒙古人的馬一生下來,蒙古人就會搞這樣一項騷操作:把小馬駒留在山下,把母馬系在山頂。如果小馬駒能夠從山下一躍而上跳到母馬身邊,OK,好馬!留著自用;一下跳到半山腰然後溜達上去找媽的馬,肉馬。殺了吃肉。懦弱而不敢往上跳的,賣給大明。


買的蒙古好馬只配做馬肉腸:管窺明代馬政崩潰的一個瞬間



這個段子頗有點像網上一些日貨的說法,最好的日本貨出口歐美,次一等的日本人自用,最差的才出口到國內。但就和個別網民一樣,這種段子裡邏輯問題大明官員們是不在乎的。他們在乎的是“結論”。這個結論就是:明蒙互市,換回來的馬匹是不能用的,是最差最差的馬,大明是交易中吃虧的一方。大明願意和蒙古人搞“互市”完全是為了穩住蒙古人。但從隆慶四年(1570年)“俺答封貢”後,蒙古人年年都來賣馬,大明為了和平,也年年都用錢照買,馬買回來還不用,因為官老爺們認為馬不行,那就千里迢迢去送馬場養著。養的多了還成了負擔。

買的蒙古好馬只配做馬肉腸:管窺明代馬政崩潰的一個瞬間


這個問題積累到崇禎年間達到了高峰。崇禎元年秋,察哈爾汗部虎墩兔犯邊,崇禎對宣大總督王象乾一指:你,出個主意?王象乾說:不就是蒙古人賣劣馬嘛,咱們不收他劣馬,銀子折一半價給他,花錢消災完了唄。少卿申用懋(mào)慷慨激昂地反對:是,每年都找蒙古人買劣馬不好,但是每年我們從蒙古那兒買回數以萬計的馬,這多少對蒙古人也是個削弱吧。再說,我們花錢買馬,多少算個說法,你平白一大筆銀子送給出去,這算啥?歲幣!?辱明!?


買的蒙古好馬只配做馬肉腸:管窺明代馬政崩潰的一個瞬間



這話的邏輯雖然令人費解,但是這底氣非常令人佩服,用不了的劣馬每年幾萬匹地買。想必大明的薰馬肉腸必是道名菜……


買的蒙古好馬只配做馬肉腸:管窺明代馬政崩潰的一個瞬間



這個破事的緣起要從“俺答封貢”說起。在明朝中央內閣大臣高拱和張居正的策劃下,加上地方上的宣大總督王崇古及大同巡撫方逢時操作下,成功把握把漢那吉與其祖父、韃靼首領俺答因家事爭執而降明的機會,達成了封貢及互市,結束了明蒙近二百年的敵對狀態。


買的蒙古好馬只配做馬肉腸:管窺明代馬政崩潰的一個瞬間



明朝對蒙貿易執行的是白名單制度,賣出去的是生活用鐵器,買回來的是馬匹。馬匹雖好,可是大明邊鎮畢竟沒有這麼多人口,消費不了這麼多的馬匹。畢竟邊鎮買馬可是用朝廷的稅銀買的,大明軍費有限,買馬的錢吃緊,買回來不用光養著,那徒耗錢糧壓力山大,吃肉的什麼的說說而已。可蒙古人每年都來,不買他們就要打仗【1】。大明朝熱愛和平,怎麼辦呢?萬曆初年,“俺答封貢”的操盤手之一王崇古想了套方案。

買的蒙古好馬只配做馬肉腸:管窺明代馬政崩潰的一個瞬間


他認為邊鎮原本和蒙古人打仗,所用馬匹都是內地“徵俵”而來,質次價高,只能解決有無問題。現在蒙古人已經和我們議和了,換回來的“市馬”已經能夠滿足需要,價錢也不貴,內地就別再送馬過來了。所謂“胡馬不堪用”的事情其實是買回來的蒙古馬骨架結實性子野,又吃慣了野草,料豆之類精飼料剛開始吃不習慣,直接按內地的方法飼餵馴養容易讓馬得病。而當時南直隸和山西的馬販子已經掌握調養胡馬的辦法,而且最近邊軍軍士們領回的市馬都十分健壯,倒死的事情已不多見,養得膘肥體壯的非常好用【2】。進口商品相對土貨有比較優勢,老規矩在這新形勢下,變通一下挺好。


買的蒙古好馬只配做馬肉腸:管窺明代馬政崩潰的一個瞬間



同樣是“俺答封貢”的操盤手,總督宣大、兵部侍郎方逢時在調查宣鎮,大同、山西等地馬市的“市馬”存量後認為,北方邊鎮確實消化不了數萬貿易換回的馬匹,所以他順著王崇古等人的思路給了個方案:一是邊疆三鎮各自建立馬場放牧,二是買回來的馬精挑細選後送給京營部隊使用,然後山東河南直隸等地應該“俵解”的馬匹一律折成銀子發送邊鎮,專用於買馬。三是拱衛京師的保定河間真定大名等地的官軍自己去馬市挑選需要的馬匹。四是對於挑剩下的馬匹也不用殺了吃肉,給步兵用。戰場上步兵是需要馬的【3】。


買的蒙古好馬只配做馬肉腸:管窺明代馬政崩潰的一個瞬間



但這個解決方案還處在方案的階段,巡按山西御史賀一桂的奏章就送到萬曆皇帝眼前了。賀一桂說,蒙古人良心大大地壞,賣給大明的市馬瘦弱多病,別說寄養,普通騎乘都成問題。官兵們只能變價出二手,再加錢買好馬才行。惡政,大大地惡政!官司打到了國防部(兵部),國防部做了和事佬,允許邊鎮和京營官兵用馬市的馬,要修自己的馬場你們自己花錢修,可以;要變賣花國庫的錢買回的胡馬也行,但是錢要專款專用,充作更新馬匹的“市本”。可以可以,都可以,都準。


買的蒙古好馬只配做馬肉腸:管窺明代馬政崩潰的一個瞬間



但是把山東河南直隸等地應該“俵解”的馬匹折成銀子發送邊鎮,這不可以。沒得商量。該“俵解”的馬以前如何現在還如何。此項不議。大明國防部這種和稀泥的做法在當時朝中其他的人看來完全是賣“俺答封貢”的功臣一個面子。所謂“胡馬不堪用”早已經是士大夫們在朝野上下的共識了。萬曆元年,巡按御史樑許是最堅決反對把買回來的胡馬送內地寄養的【5】。


買的蒙古好馬只配做馬肉腸:管窺明代馬政崩潰的一個瞬間



或者說,他其實反對一切對馬政的變革。兵部準了方、王的辦法後二十年,科臣侯先春閱視遼東後痛心疾首地上了摺子,說“遼之最急者馬,而遼之最不堪用者亦馬,遼之最耗國儲者馬,而遼之最累軍士者亦馬”。萬曆初年,樑許並不是說胡馬不好,可使滿朝大臣愣是從他上的摺子裡解讀出胡馬不好的意思來,然後馬政“改革”的事就開始向著奇怪的方向發展了。萬曆三十六年,巡按遼東的熊廷弼發現,馬政的執行在遼東變的很暴力:明軍上下對馬的態度就是儘快把馬整死:遼之不惜馬也,起於官不以法繩軍;而官與軍又圖馬死以為利。帥曰:‘馬不死,而吾所養之馬何以售? ’裨曰:'馬不死,而吾驗馬之錢何以來? ’軍曰:‘馬不死,而吾與馬戶通同及闔族幫買之利何以得? ’是官與軍無一人而不咒馬之速死者。馬即欲不死,不可得矣?

買的蒙古好馬只配做馬肉腸:管窺明代馬政崩潰的一個瞬間


熊廷弼寫完這份奏摺之後數年,薩爾滸之戰就開始了。決戰之前,大明上下用這樣的態度對待戰馬,蒙古人表示,這口鍋我不背。我賣給大明的都是大明官員自己精挑細選的。胡馬不服水草的問題固然存在,可連邊鎮馬販都能夠調養胡馬、將馬餵養得膘肥體壯、轉輸內地,集中了全國馬匹飼養經驗、主管全國馬政的太僕寺有什麼不行?是那些靠剝削馬戶、馬頭為生的利益集團才覺得決不可行,養馬州縣衙典胥吏、管馬官,京城包攬究售的馬販、太僕寺醫獸、驗馬官,乃至太僕寺、兵部官員、京城勢要之家,他們吃的就是“俵解”馬的飯,這才是胡馬不堪用,不能用的原因!總之,對於士大夫那種既得利益集團來說,相聲裡那句“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妥妥是至理名言!

參考資料

【1】《明神宗實錄》卷28,萬曆二年八月丙寅,頁九B,第696頁。

【2】《議收胡馬利害疏》王崇古,《皇明經世文編》卷318《王鑑川文集》,頁十一 A。中華書局,1962年,第3380頁。

【3】方逢時:《為懇乞議處疏通市馬疏》,《皇明經世文編》卷320《方司馬奏疏》,頁八A至十B。中華書局,1962年,第3410至3411頁。

【4】《明神宗實錄》卷28,萬曆二年八月丙寅,頁十B至十一A,第697至698頁。

【5】《明神宗實錄》卷11,萬曆元年三月辛卯,頁四B,第370頁。

【6】侯先春:《清馬政以禆邊疆重務事》,《皇朝經世文編》卷429《侯給諫奏疏》,頁七A至八B。中華書局,1962年,第4697至4697頁。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靈吸怪,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